期刊文献+
共找到1,062篇文章
< 1 2 5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宋代士大夫政治对皇权的限制 被引量:22
1
作者 程民生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3期59-67,共9页
随着时代变迁,宋朝社会隐现着激进思潮,君主神圣的观念有所减弱。历史营造出相对宽松的思想、政治环境,产生了与皇帝共天下的士大夫政治。广大士大夫为维护政治稳定和自身利益,比以往更多地体现出历史责任感和自尊。他们敢于激烈地... 随着时代变迁,宋朝社会隐现着激进思潮,君主神圣的观念有所减弱。历史营造出相对宽松的思想、政治环境,产生了与皇帝共天下的士大夫政治。广大士大夫为维护政治稳定和自身利益,比以往更多地体现出历史责任感和自尊。他们敢于激烈地抨击皇帝,公开抵制皇帝的不当旨令,利用神权和史官之权制约皇帝,并强化对皇帝的儒家思想教育。从而限制着皇权膨胀,并在许多情况下取得成功。宋代没有出现暴君,古代文化“造极”于宋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士大夫政治 《宋史》 共天下 宋仁宗 君主专制 宋神宗 宋太祖 宋理宗 宋真宗 宋哲宗
下载PDF
宋太祖誓约辨析 被引量:19
2
作者 徐规 《历史研究》 1986年第4期190-192,共3页
南宋建炎元年(1127年)七月,跟随宋徽宗北迁的閤门宣赞舍人曹勋自金朝燕山南归,至宋朝南京(今河南商丘),传达徽宗给其子高宗的寄语说:"艺祖(太祖)有约,藏于太庙:’誓不诛大臣、言官,违者不详.’相袭未尝辄易."这个藏于太庙的... 南宋建炎元年(1127年)七月,跟随宋徽宗北迁的閤门宣赞舍人曹勋自金朝燕山南归,至宋朝南京(今河南商丘),传达徽宗给其子高宗的寄语说:"艺祖(太祖)有约,藏于太庙:’誓不诛大臣、言官,违者不详.’相袭未尝辄易."这个藏于太庙的宋太祖誓约是否真有其事,当可作进一步的研究.然宋代实行重大抑武的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太祖 士大夫 祖宗家法 誓约 宋代 太庙 范仲淹 北宋 言官 宋徽宗
原文传递
柳宗元《龙城录》真伪新考 被引量:18
3
作者 陶敏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5-53,共9页
本文认为《龙城录》并非柳宗元所作,但作伪者也不是王或刘焘;此书的编造大约是在北宋前期,即宋太祖至仁宗前期这大约六七十年中。
关键词 柳宗元 真伪 北宋前期 宋太祖
原文传递
宋太祖誓碑质疑 被引量:13
4
作者 杜文玉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1期19-22,共4页
据叶梦得《避署漫抄》、王明清《挥麈后录》、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等书的记载,宋太祖即位后不久,曾立秘密“誓碑”藏之于太庙,告诫后世子孙不得杀大臣及言事之人。王曾瑜在《岳飞之死》一文中据此论证宋高宗违背“誓碑”之约,残... 据叶梦得《避署漫抄》、王明清《挥麈后录》、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等书的记载,宋太祖即位后不久,曾立秘密“誓碑”藏之于太庙,告诫后世子孙不得杀大臣及言事之人。王曾瑜在《岳飞之死》一文中据此论证宋高宗违背“誓碑”之约,残杀岳飞。覃延欢又在《浅谈北宋的冗官》一文中,把北宋冗官的产生和“誓碑”联系起来,认为由于北宋统治者对官员采取“大度宽容”的政策,无论官员怎样为非作歹(反叛除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太祖 太庙 誓约 宋高宗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徽宗 本纪 北宋 岳飞 靖康之变
下载PDF
宋代蹴鞠的盛行和发展 被引量:7
5
作者 任冀军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 2000年第3期95-96,共2页
关键词 蹴鞠运动 体育史 高等师范院校 宋太祖 比赛方法 队长 体育教育 娱乐活动 中国古代 赵匡胤
下载PDF
关于宋初先南后北统一方针讨论中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10
6
作者 李华瑞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7年第4期52-58,91,共8页
本文对宋初先南后北统一方针的讨论提出三点新看法:1.认为后周王朴所讲“先易后难之“易”非是传统看法所指较弱的对手容易征服之意,而是指在较长的边境线上容易找到突破口之意。2.认为宋初君臣虽然对燕云地区念兹在兹,但在先南... 本文对宋初先南后北统一方针的讨论提出三点新看法:1.认为后周王朴所讲“先易后难之“易”非是传统看法所指较弱的对手容易征服之意,而是指在较长的边境线上容易找到突破口之意。2.认为宋初君臣虽然对燕云地区念兹在兹,但在先南后北统一方针中的北仅指北汉而不包括燕云,因为至宋初燕云已归属契丹几二十年,收复燕云问题实际上已成为宋与辽之间的边防问题。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边策 宋太祖 辽朝 燕云 统一
下载PDF
试论中国古代的反贪立法 被引量:7
7
作者 黄启昌 《中国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46-155,共10页
国家或集体公职人员利用职权牟取私利,是历代整饬吏治的重要内容,也是反贪立法的着眼点。对贪官污吏,历史上或称“赃吏”。什么叫“赃”?《晋书·刑法志》说:“财货之利谓之赃。”其义与“贪”大同小异,因此惩贪也叫“惩赃”... 国家或集体公职人员利用职权牟取私利,是历代整饬吏治的重要内容,也是反贪立法的着眼点。对贪官污吏,历史上或称“赃吏”。什么叫“赃”?《晋书·刑法志》说:“财货之利谓之赃。”其义与“贪”大同小异,因此惩贪也叫“惩赃”。纵观历史,历代统治者都不同程度地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贪立法 中国古代 受财枉法 《唐律疏议》 贪污行为 受所监临财物 监守自盗 贪污犯罪 《宋刑统》 宋太祖
原文传递
重文轻武:赵宋王朝的潜规则 被引量:10
8
作者 张邦炜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38-146,共9页
宋朝统治集团只怕从未公开宣称"本朝重文轻武"。宋代重文轻武论之所以备受质疑,原因主要在于重文轻武不是赵宋王朝的明规矩,而是心照不宣的潜规则。质疑者往往以北宋初年的史实为例。其实,当时尚处于从武人政治到文官政府的... 宋朝统治集团只怕从未公开宣称"本朝重文轻武"。宋代重文轻武论之所以备受质疑,原因主要在于重文轻武不是赵宋王朝的明规矩,而是心照不宣的潜规则。质疑者往往以北宋初年的史实为例。其实,当时尚处于从武人政治到文官政府的转换阶段。宋太祖文武并重,只是开始注重文治而已。对于重文轻武的简单化解释和绝对化理解,也是人们怀疑宋代重文轻武的重要原因之一。文臣、武官作为宋代统治集团中的两大群体,既非一概势如水火,也非各自铁板一块。文臣、武官内部均有争斗,两者之间又有交叉,其情势相当错综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太祖 重文轻武 文武并用 文武并重 武官内斗
下载PDF
“金匮之盟”真伪考——对一桩学术定案的重新甄别 被引量:9
9
作者 王育济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年第1期68-79,87,共13页
宋太祖之母昭宪太后生前,曾嘱宋太祖立约先传位于皇弟,复传位于皇子。此即所谓“昭宪顾命”。因这一顾命文件曾封藏于金匮之中,故通称“金匮之盟”。两宋及元明清三代,很少有人怀疑“金匮之盟”的真实性。本世纪四十年代,张荫麟、邓广铭。
关键词 宋太 赵普 宋太祖 太宗实录 遗诏 五代十国 元明清 少数民族 门阀政治 学术界
下载PDF
试论北宋前期任官制度的形成 被引量:8
10
作者 邓小南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35-45,共11页
讨论宋代的任官制度,必定会牵涉到两个重要问题:一是官、职、差遣(特别是官与差遣)的分离及其制度化,二是人事任用权力问题。围绕相关问题,近年来已有不少文章面世,从不同角度予以阐发、说明,惟追溯源流、论述制度变更过程似嫌不足。本... 讨论宋代的任官制度,必定会牵涉到两个重要问题:一是官、职、差遣(特别是官与差遣)的分离及其制度化,二是人事任用权力问题。围绕相关问题,近年来已有不少文章面世,从不同角度予以阐发、说明,惟追溯源流、论述制度变更过程似嫌不足。本文拟就此谈些个人看法,以求正于方家。就官与差遣的分离而言,仅做静止状态下的勾画绝对不够,还需要在历史发展的长期曲折过程中寻其形成脉络,从而真正准确、深刻地认识它。宋代富有特色的设官分职制度,很难仅仅归结为宋太祖、太宗等一二代帝王及其谋臣的精明措置。在他们之前,晚唐五代的精英人物们,已在艰难地摸索解脱困境的出路,无数经验教训的累积,使得调整变革的思路渐趋明晰。宋初政治领袖们对于任官制度的贡献,与其说是创建了一套全新的制度,不如说是在强化中央集权的大背景下,对于二百年间不断变更的任官制度加以整理、改造;而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任官制度 北宋前期 职事 唐代后期 宋太祖 州县官 中央集权 相关问题 节度使 曲折过程
原文传递
宋初“先南后北”统一策略的再探讨 被引量:8
11
作者 王育济 《东岳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82-89,共8页
北宋立国之初,宋太祖和赵普等人经多方论证,提出并实施了“先南后北”的统一策略(即先征取江南诸国,然后统一北方)。关于这一策略,学术界已有了较多的研究,意见分歧也很大。本文拟从前人较少注意的一些方面,提出个人的看法。不当之处,... 北宋立国之初,宋太祖和赵普等人经多方论证,提出并实施了“先南后北”的统一策略(即先征取江南诸国,然后统一北方)。关于这一策略,学术界已有了较多的研究,意见分歧也很大。本文拟从前人较少注意的一些方面,提出个人的看法。不当之处,敬俟教正。 一、南征次第与依据——宋太祖的战术思路和其对地运南迁的战略认识 早在北宋之前,李谷和王朴等就提出过“先南后北”的统一方针。李谷认为,统一天下,应首先自“江淮”始,“取江淮如探囊中物耳。”(《南唐书·韩熙载传》)王朴受李谷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南后北 宋太祖 契丹 经济重心 燕云 周世宗 和平赎买 北汉 统一战略 政治家
下载PDF
略论近期出土的辽国历史文物 被引量:8
12
作者 金毓黻 《考古》 1956年第4期1-4,共4页
最近北京故宫博物院展出的五省出土文物,其中有去年在前热河省赤峰县(今属内蒙古自治区)辽墓出土器物多件,是值得重视的历史文化遗产。该墓系在赤峰县城西方45公里之大营子村发现,据墓中发现之墓志铭,题为"故驸马赠卫国王",... 最近北京故宫博物院展出的五省出土文物,其中有去年在前热河省赤峰县(今属内蒙古自治区)辽墓出土器物多件,是值得重视的历史文化遗产。该墓系在赤峰县城西方45公里之大营子村发现,据墓中发现之墓志铭,题为"故驸马赠卫国王",于辽穆宗应历九年入葬(公元959年,即为宋太祖赵匡胤制造陈桥兵变自称皇帝的前一年)。此次展出的辽国出土器物,即为此墓的殉葬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土器物 出土文物 内蒙古 自治区 殉葬品 赤峰 契丹人 劳动人民 宋太祖 契丹民族
原文传递
宋初文化政策与儒佛道之关系 被引量:4
13
作者 宫云维 《孔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55-62,共8页
赵宋王朝是在经历了唐末五代的军阀混战之后建立的。为了解除武人干政的威胁,重整封建伦常,以维护和巩固新生的封建政权,北宋统治者从一开始就采取了右文轻武的基本国策,具体到文化学术上,就有一个如何对待儒、佛、道关系的问题。... 赵宋王朝是在经历了唐末五代的军阀混战之后建立的。为了解除武人干政的威胁,重整封建伦常,以维护和巩固新生的封建政权,北宋统治者从一开始就采取了右文轻武的基本国策,具体到文化学术上,就有一个如何对待儒、佛、道关系的问题。本文选取宋初太祖、太宗、真宗三朝为背景,运用大量的史实,对宋初三帝与儒、佛、道三教的关系进行了探讨,认为宋初在强调儒、佛、道融合的同时,对儒、佛、道的关照程度也不置一等,其中儒家处于首要地位,佛、道二教又分别次之。同时指出,宋初对儒、佛、道的鼓励和扶植并不等于是任其姿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政策 《佛祖历代通载》 宋太祖 儒佛道 《宋大诏令集》 《宋会要》 宋太 麟台故事 宋真宗 唐末五代
原文传递
吴越国王钱俶墓志考释 被引量:8
14
作者 吴建华 《中原文物》 1998年第2期89-95,共7页
吴越国王钱亻叔墓志考释吴建华吴越国末代之君钱亻叔墓志今陈列于洛阳古代艺术馆东展室,但陈列时被误识为“邓亻叔”之志,致使这方具有较高历史价值的“国君”级墓志沉湮至今。为了志文资料的完整及行文之便,笔者先将志文抄录如下:... 吴越国王钱亻叔墓志考释吴建华吴越国末代之君钱亻叔墓志今陈列于洛阳古代艺术馆东展室,但陈列时被误识为“邓亻叔”之志,致使这方具有较高历史价值的“国君”级墓志沉湮至今。为了志文资料的完整及行文之便,笔者先将志文抄录如下:大宋故安时镇国崇文耀武宣德守道中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越国 亡国之君 墓志 国王 北宋 钱谬 李煜 宋太祖 中原政权 军节度使
原文传递
宋代内库的财政管理述论 被引量:7
15
作者 朱鸿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69-74,共6页
本文系统深入地研究探讨了宋代内库设置的原因、内库的构成及管理制度,并以大量的事实证明,宋朝内库在财政收入上享有优先特权,内库财政规模相当大,在宋代财政经济和管理体制中占有独特的地位,是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经济杠杆之一。
关键词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述论 三司 军队 财赋 宋太祖 提点刑狱 门司 封桩 特权
下载PDF
宋太祖“不诛大臣、言官”誓约考论 被引量:8
16
作者 张希清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6-56,共11页
南宋高宗建炎元年,曹勋自金朝的燕山府(今北京)回到宋朝的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传达的宋徽宗宣谕云:"艺祖有约,藏于太庙,誓不诛大臣、言官,违者不祥。"他在随后所上《进前十事札子》和绍兴十四年编次的《北狩见闻录》... 南宋高宗建炎元年,曹勋自金朝的燕山府(今北京)回到宋朝的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传达的宋徽宗宣谕云:"艺祖有约,藏于太庙,誓不诛大臣、言官,违者不祥。"他在随后所上《进前十事札子》和绍兴十四年编次的《北狩见闻录》中,又重申了这一宣谕。可见"不诛大臣、言官"的宋太祖誓约,应该确有其事。有宋一朝,"不诛大臣、言官"作为一条祖宗家法,已经得到宋朝君臣的公认。事实上,除特殊时期诛杀过少数几位大臣之外,基本上没有诛杀大臣、言官。宋太祖之所以订立"不诛大臣、言官"这一誓约,以及宋朝君臣谨奉之为祖宗家法,是最高统治者接受前代历史教训,为了巩固政权,采取"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政策的必然结果。宋太祖誓约在历史上起过积极作用,在当今也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太祖 誓约 大臣 言官 共治天下
下载PDF
岳飞之死 被引量:8
17
作者 王曾瑜 《历史研究》 1979年第12期27-41,共15页
本文主要说明以下三点:(一)宋高宗是杀害岳飞的元凶,而秦桧和张俊是帮凶;(二)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完全是一反常规、不择手段的虐杀;(三)对宋高宗杀岳飞的原因和背景尽可能作些探索和说明。一、宋太祖不杀大臣的誓约宋朝与明朝不同,明... 本文主要说明以下三点:(一)宋高宗是杀害岳飞的元凶,而秦桧和张俊是帮凶;(二)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完全是一反常规、不择手段的虐杀;(三)对宋高宗杀岳飞的原因和背景尽可能作些探索和说明。一、宋太祖不杀大臣的誓约宋朝与明朝不同,明朝滥杀臣僚如草芥,宋朝却特别优礼臣僚。因为宋太祖传下秘密"誓碑",规定"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子孙有渝此誓者,灭必殛之"。太祖誓约在北宋历代执行得相当严格,如卢多逊和丁谓图谋皇位,也仅流放了事①,只有在钦宗时开了杀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岳飞 韩世忠 秦桧 宋高宗 宋太祖 宋朝 张俊 士大夫 绍兴 明朝
原文传递
宋太祖朝的曲宴及其政治功用 被引量:8
18
作者 陈峰 《历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67-177,191,共12页
在中国古代传统生活中,酒历来是不可或缺的助兴之物,如曹操名言“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故“宴”与“饮”密不可分。在人际交往中,宴饮又往往有融通之效,推杯换盏间的热烈气氛,既有助于释放情绪,加深相互信任,也能缓和矛盾,甚或化解僵局... 在中国古代传统生活中,酒历来是不可或缺的助兴之物,如曹操名言“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故“宴”与“饮”密不可分。在人际交往中,宴饮又往往有融通之效,推杯换盏间的热烈气氛,既有助于释放情绪,加深相互信任,也能缓和矛盾,甚或化解僵局,正如唐人李远诗所云:“人事三杯酒,流年一局棋。”《全唐诗》(增订本)卷519《李远》(残句),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第5979页。另见孙光宪:《北梦琐言》卷6,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134页。因此,宴饮始终是统治集团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历史上,帝王因贪杯而醉生梦死、荒废朝政的现象屡见不鲜,诸如商纣王的“酒池肉林”、北齐宣帝的“唯数饮酒,曲蘖成灾”,《北史》卷7《齐本纪中》,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第263页。以及辽穆宗的“荒耽于酒,畋猎无厌”之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功用 宋太祖 《全唐诗》 中华书局 《北梦琐言》 人际交往 相互信任 统治集团
原文传递
北宋宦官问题辨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张邦炜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89-96,共8页
史学名家柴德赓发表《宋宦官参预军事考》,已是50年前的往事。此后,宋代宦官问题,很少有人问津。人们偶尔涉及这个问题,有的采用清初思想家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奄宦上》里的见解:“奄宦之祸历汉、唐、宋而相因无已”,认为宋代宦... 史学名家柴德赓发表《宋宦官参预军事考》,已是50年前的往事。此后,宋代宦官问题,很少有人问津。人们偶尔涉及这个问题,有的采用清初思想家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奄宦上》里的见解:“奄宦之祸历汉、唐、宋而相因无已”,认为宋代宦官问题同汉、唐一样严重;有的沿袭近人蔡东藩在《宋史演义》中的论断:宋代“抑制宦官,没有奄祸”,甚至将此说引申为宋代宦官与政治无关。两种说法截然相反,究竟谁是谁非?有宋一代到底有无所谓“奄祸”,其原因又何在?本文试图略加辨析,范围限于北宋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 问题辨析 太宗 内侍 徽宗 宋太祖 武将 文臣 内臣 宦官之祸
下载PDF
燕云十六州与宋初宋辽的军事策略 被引量:3
20
作者 孙建民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90-94,共5页
燕云十六州是宋初宋辽关系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明清以来,学者们一直认为宋初宋辽双方皆持互相吞并之心:辽国盘踞燕云旨在南下灭宋,而宋朝几次北伐燕云则是为了完成统一大业,恢复汉庸旧疆。 笔者认为,宋初宋辽奉行的都是一种割据自守的策... 燕云十六州是宋初宋辽关系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明清以来,学者们一直认为宋初宋辽双方皆持互相吞并之心:辽国盘踞燕云旨在南下灭宋,而宋朝几次北伐燕云则是为了完成统一大业,恢复汉庸旧疆。 笔者认为,宋初宋辽奉行的都是一种割据自守的策略,皆无吞并对方的意图。宋初三代君主并没有收复燕云的雄心。只不过辽是积极的防守,宋是消极的自守。有宋太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云 宋辽 军事策略 宋太 北汉 宋太祖 幽州 契丹 辽宋 辽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