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安丙家族考论 被引量:1
1
作者 蔡东洲 《文献》 CSSCI 2004年第4期244-260,共17页
  1996年,五座安丙家族墓在四川省华蓥市发现,引起了中国考古界和宋史界的广泛关注.安丙家族是南宋巴蜀地区的名门望族之一,在安丙及其弟安涣、子安癸仲领导参与平定吴曦叛宋降金的'武兴之乱'后,安氏家族更是扬名天下.……
关键词 广州新志 巴蜀地区 文物管理所 宗支 抚谕使 吴昌裔 知枢密院 刘震孙
原文传递
后唐“安重诲事件”的真相和实质初探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最欣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91-96,共6页
后唐天成四年(929)九月,枢密使安重诲听说使者乌昭遇谒见吴越国王钱镠时舞蹈称臣,就上奏明宗皇帝李嗣源赐乌昭遇死,并奏削钱镠王爵、元帅、尚父等官职,这就是学界所称的"安重诲事件"。此事件的真相是:钱镠上贡给后唐枢密使安... 后唐天成四年(929)九月,枢密使安重诲听说使者乌昭遇谒见吴越国王钱镠时舞蹈称臣,就上奏明宗皇帝李嗣源赐乌昭遇死,并奏削钱镠王爵、元帅、尚父等官职,这就是学界所称的"安重诲事件"。此事件的真相是:钱镠上贡给后唐枢密使安重诲的礼物没有使安重诲满意,安重诲就诬陷钱镠不礼君命,进而怂恿唐明宗削夺了钱镠的官爵;其实质是后唐时枢密使的权力进入"枢密之权等于人主"阶段的典型反映;其施加给吴越国的影响是,此后的几十年中,吴越国尽可能诚恳和优厚地给朝廷重臣奉献礼物,从而加重了吴越国百姓的经济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唐 吴越国 枢密使 钱镠
下载PDF
修缘文字:方苞的文章人生
3
作者 王思豪 《唯实》 2016年第9期81-84,共4页
《诗经·大雅·生民》谓:'实方实苞,实种实褎。'周人的始祖——后稷,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因为灵异的诞生而被扔在小巷里,结果是牛羊跑来用乳汁喂养了他;被扔进了大树林,结果正巧有樵夫来砍柴,将他救出;被扔在了寒冰之上,... 《诗经·大雅·生民》谓:'实方实苞,实种实褎。'周人的始祖——后稷,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因为灵异的诞生而被扔在小巷里,结果是牛羊跑来用乳汁喂养了他;被扔进了大树林,结果正巧有樵夫来砍柴,将他救出;被扔在了寒冰之上,结果天上飞来只大鸟,用温暖的羽翼覆盖他、温暖他。正是因为经历了如此大的磨难,后稷终于创造出了辉煌的业绩。方苞,一个从《诗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缘 刘大櫆 义法 万斯同 雍正朝 震川先生 方氏 学术历程 方帜
下载PDF
被磨灭的燕云汉人(长篇历史随笔节选)
4
作者 何玉湖 《唐山文学》 2016年第12期4-32,1,共30页
第二十五章晋地的突厥王权(一)在笔者看来,契丹立国之前,很长一个时段,有大量汉人主动逃亡契丹地面,远比掳掠去的汉人要多得多。或许这听来都让人难以置信。您是故作惊人语吧?笔者认为,之所以会生出这样的疑问,跟以往没有把汉地平民生... 第二十五章晋地的突厥王权(一)在笔者看来,契丹立国之前,很长一个时段,有大量汉人主动逃亡契丹地面,远比掳掠去的汉人要多得多。或许这听来都让人难以置信。您是故作惊人语吧?笔者认为,之所以会生出这样的疑问,跟以往没有把汉地平民生活状况跟契丹平民生活相互对比并做对比研究相关。我还认为,历来的史家研究或论述契丹崛起的过程,往往有意或无意地不去跟邻近的沙陀突厥王权相互对应着来探求,不是公正地把握住对等的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耶律阿保机 李克用 沙陀突厥 李存勖 辽太祖 李嗣源 幽州节度使
原文传递
由安重诲看五代枢密使的权重
5
作者 解洪旺 赵丹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9年第11期144-146,共3页
初设于唐代中后期的枢密使发展至五代时期,改用士人担任,其权力也伴随武人掌权的特征而膨胀到极点。后唐明宗朝的安重诲极具代表性,其活动轨迹对枢密使制度产生了重要影响,并可由此看到五代枢密使权重的特点和原因。
关键词 枢密使
下载PDF
管窥后唐枢密使的外朝化趋势——由郭崇韬、安重诲两案探讨
6
作者 解洪旺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6期55-58,共4页
郭崇韬与安重诲处于五代枢密使由内廷转向外朝的重要时期,其生前身后都伴随着权力与制度的分化重组。郭崇韬处于转化初期因无力对抗内廷势力而失败,而安重诲跋扈外朝转而侵夺皇权,败于君臣权力的博弈。探讨两案例中枢密使所表现出来的... 郭崇韬与安重诲处于五代枢密使由内廷转向外朝的重要时期,其生前身后都伴随着权力与制度的分化重组。郭崇韬处于转化初期因无力对抗内廷势力而失败,而安重诲跋扈外朝转而侵夺皇权,败于君臣权力的博弈。探讨两案例中枢密使所表现出来的外朝化倾向,对于加强枢密使制度的研究应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枢密使 外朝化 郭崇韬
下载PDF
后唐明宗李嗣源评传
7
作者 王志华 《沧桑》 1994年第1期45-47,共3页
李嗣源,生于唐懿宗咸通八年(867年),卒于后唐长兴四年(933年)。五代时后唐皇帝,庙号明宗。出生于应州金城(今山西应县)。本名邀佶烈,无姓氏,称帝后改名李亶。其先祖为沙陀族,其父李霓为李国昌(李克用之父)爱将,曾镇守雁门(今... 李嗣源,生于唐懿宗咸通八年(867年),卒于后唐长兴四年(933年)。五代时后唐皇帝,庙号明宗。出生于应州金城(今山西应县)。本名邀佶烈,无姓氏,称帝后改名李亶。其先祖为沙陀族,其父李霓为李国昌(李克用之父)爱将,曾镇守雁门(今山西代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嗣源 后唐明宗 李克用 李亶 长兴 代时 幽州节度使 李回 后唐庄宗
下载PDF
为何宋朝国运可以延续三百年
8
作者 郑渝川 《中国慈善家》 2014年第12期90-91,共2页
赵匡胤以及在他之后继任的赵光义,不仅剪除了割据藩镇,攻灭了唐王朝版图内除燕云十六州之外的各个割据政权,而且通过一系列的政治和军事改革,成功扭转了唐代中期到五代长达数百年的恶劣政治风气,即重建了中国道德秩序。
关键词 赵匡胤 唐王朝 石敬瑭 燕云十六州 儒家政治 李从厚 博弈者 改革家 文官集团 军人团体 唐代中期 私有财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