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7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安氏Ⅱ^1青少年髁突运动轨迹与颞下颌关节形态的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王晓宇 厉松 《北京口腔医学》 CAS 2011年第3期164-166,共3页
目的探讨安氏Ⅱ1青少年髁突运动轨迹特征及相应的颞下颌关节形态特征。方法选取青少年安氏Ⅱ1及直面型个别正常各15例,应用髁突运动轨迹描记仪(CADIAX compact 2)记录分析髁突运动轨迹特征,并且应用改良颞下颌关节闭口薛氏位X线片测量... 目的探讨安氏Ⅱ1青少年髁突运动轨迹特征及相应的颞下颌关节形态特征。方法选取青少年安氏Ⅱ1及直面型个别正常各15例,应用髁突运动轨迹描记仪(CADIAX compact 2)记录分析髁突运动轨迹特征,并且应用改良颞下颌关节闭口薛氏位X线片测量分析颞下颌关节形态特征。结果下颌功能运动时,安氏Ⅱ1错髁突位移5mm时矢状髁道倾斜度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大(P<0.05)。髁突矢状位移、垂直位移及矢状面空间总位移明显增加(P<0.05)。安氏Ⅱ1错关节窝前斜面与水平面夹角及关节窝前、后斜面夹角明显减小(P<0.05)。结论安氏Ⅱ1青少年髁突运动轨迹及颞下颌关节形态具有典型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氏1 髁突运动轨迹 髁突位置
下载PDF
恒牙期安氏Ⅱ^1颞下颌关节骨性结构的锥形束CT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刘俊玲 李洪发 +1 位作者 费丽思 武杰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5期453-456,共4页
目的:应用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重建恒牙期安氏Ⅱ1错患者颞下颌关节骨性结构,比较上颌前突和下颌后缩者颞下颌关节的差异。方法:对恒牙期安氏Ⅱ1错上颌前突和下颌后缩患者各30例进行CBCT扫描,利用invivo5... 目的:应用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重建恒牙期安氏Ⅱ1错患者颞下颌关节骨性结构,比较上颌前突和下颌后缩者颞下颌关节的差异。方法:对恒牙期安氏Ⅱ1错上颌前突和下颌后缩患者各30例进行CBCT扫描,利用invivo5软件三维重建,测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左、右两侧颞下颌关节无统计学差异;两组间颞下颌关节在部分测量项目中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两组左、右侧颞下颌关节骨性结构基本对称;上颌前突组髁状突在关节窝中位置相对靠前;上颌前突组较下颌后缩组髁状突粗、长,关节窝宽、深,关节结节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束CT(CBCT) 颞下颌关节(TMJ) 安氏1 骨性结构
下载PDF
高角安氏Ⅱ类1分类拔牙患者的临床治疗 被引量:4
3
作者 李国永 蔡斌 《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 2015年第1期15-19,共5页
目的 通过细丝弓技术在高角安氏Ⅱ类1分类拔牙患者直丝弓矫治中的应用,探讨其矫治前后软硬组织的变化,为临床正畸设计和矫治提供参考.方法 本研究采用回顾性的研究方法,以符合纳入标准的17例正畸患者为研究对象矫治前后拍摄头颅侧位定位... 目的 通过细丝弓技术在高角安氏Ⅱ类1分类拔牙患者直丝弓矫治中的应用,探讨其矫治前后软硬组织的变化,为临床正畸设计和矫治提供参考.方法 本研究采用回顾性的研究方法,以符合纳入标准的17例正畸患者为研究对象矫治前后拍摄头颅侧位定位片,对头影测量结果应用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7例高角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患者矫治结束后,磨牙和尖牙关系中性,覆(牙合)覆盖正常.正畸治疗后矢状向ANB角减小1.18°,U1-NA角减小19.13°,L1-NB角减小6.42°,L1-MP角减小5.28°,颏突度增加0.46mm,颏倾斜度减小3.99°,有统计学意义.垂直向OP-MP角减小0.19°,L6-MP距增加0.98 mm,有统计学意义,而上、下颌切牙和上磨牙垂直变化无统计学意义.矫治后软组织侧貌明显改善,面型角减小4.56°,鼻唇角增加16.48°,上、下唇突点距离审美平面减小4.93 mm和3.99 mm,PosB’-FH角增加6.88°,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高角安氏Ⅱ类1分类患者拔除四颗第一双尖牙,采用直丝弓矫治器矫治,矫治过程中应用细丝弓矫治技术可以对患者矢状向和垂直向达到良好的支抗控制,矫治后软组织侧貌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角 安氏1 错胎 拔牙 直丝弓矫治器 细丝弓技术
原文传递
应用Mini Uni-Twin托槽矫治安氏Ⅱ1错(牙合)的临床初探 被引量:4
4
作者 冯志才 翁嘉华 +5 位作者 蔡斌 朱双林 麦理想 姚宇 谢彬 王大为 《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 2013年第4期181-185,共5页
目的 应用Mini Uni-Twin (MUT)托槽按Begg矫治技术理念矫治安氏Ⅱ1错(牙合)畸形,评估其临床矫治效果并初步探讨其矫治机制.方法 选取16例安氏Ⅱ1错(牙合)畸形患者,拔除4个第一前磨牙,应用MUT托槽早期结合Begg矫治理念和后期应用... 目的 应用Mini Uni-Twin (MUT)托槽按Begg矫治技术理念矫治安氏Ⅱ1错(牙合)畸形,评估其临床矫治效果并初步探讨其矫治机制.方法 选取16例安氏Ⅱ1错(牙合)畸形患者,拔除4个第一前磨牙,应用MUT托槽早期结合Begg矫治理念和后期应用直丝弓技术进行矫治,对治疗前后的头影测量项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6例患者的平均疗程为(16.3±2.6)月.治疗后U1-SN角减小17.94°,U1-NA和L1-NB距离分别减小6.83 mm和1.98 mm,前牙覆(牙合)和覆盖分别减小1.94 mm和6.84 mm,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应用MUT托槽结合Begg矫治技术的理念可高效应用于安氏Ⅱ1错(牙合)畸形的矫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NI Uni—Twin(MUT)托槽 安氏1 错(牙合) X线头影测量 差动力
原文传递
功能性矫治器前伸下颌对颞下颌关节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张亚梅 雷勇华 +1 位作者 邹双双 刘璐 《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 2016年第2期94-97,共4页
安氏Ⅱ类错[牙合]发病率高,且多源于下颌后缩或下颌发育不足。临床上常用功能性矫治器调整上下颌骨的矢状向关系。本文从功能性矫治器的作用机制、矫治时机以及治疗后患者颞下颌关节的适应性改建方面进行了阐述,以了解功能性矫治器前... 安氏Ⅱ类错[牙合]发病率高,且多源于下颌后缩或下颌发育不足。临床上常用功能性矫治器调整上下颌骨的矢状向关系。本文从功能性矫治器的作用机制、矫治时机以及治疗后患者颞下颌关节的适应性改建方面进行了阐述,以了解功能性矫治器前伸下颌对颞下颌关节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 安氏1 功能性矫治器
原文传递
传动直丝弓技术矫治低角安氏Ⅱ1不拔牙错合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刘前玲 郭晓燕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 2019年第17期9-11,共3页
目的研究传动直丝弓技术矫治低角安氏II1不拔牙错合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0例安氏II类1分类错合下颌后缩低角患者,包括男5例、女5例,平均年龄12.5岁,矫治设计均为传动直丝弓技术不拔牙矫治,测量治疗前后X线头影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目的研究传动直丝弓技术矫治低角安氏II1不拔牙错合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0例安氏II类1分类错合下颌后缩低角患者,包括男5例、女5例,平均年龄12.5岁,矫治设计均为传动直丝弓技术不拔牙矫治,测量治疗前后X线头影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1]。结果 10例患者平均疗程为17.5个月,其中打开咬合平均用时4.2个月。治疗后都得到正常的前牙覆合、覆盖及磨牙中性关系,前牙突度得到明显改善。SNB、ANB、SPAS、MAS、U1-NA、L1-NB、U1-L1、U1-NA距、L1-NB距、FH-MP的变化较治疗前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结论传动直丝弓技术可以有效地矫治低角II1不拔牙错合下颌后缩畸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动直丝弓技术 低角 安氏1 不拔牙
下载PDF
女性青春发育减速期安氏Ⅱ~1类错治疗前后的头影测量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凌 张化宇 《北京口腔医学》 CAS 2009年第4期226-228,共3页
目的探讨青春发育减速期女性安氏Ⅱ1类错减数治疗前后的牙颌组织变化。方法选择15例安氏Ⅱ1类错女性患者,年龄12.2-14.3岁,均处于青春发育高峰期后期,低角水平生长型,拔除上颌两个第一前磨牙和下颌两个第二前磨牙,用MBT直丝弓矫治... 目的探讨青春发育减速期女性安氏Ⅱ1类错减数治疗前后的牙颌组织变化。方法选择15例安氏Ⅱ1类错女性患者,年龄12.2-14.3岁,均处于青春发育高峰期后期,低角水平生长型,拔除上颌两个第一前磨牙和下颌两个第二前磨牙,用MBT直丝弓矫治器治疗。治疗前后拍摄X线头颅侧位片,并对治疗前后牙颌组织变化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上颌及上牙弓突度减小,上下中切牙角增大,腭平面角PP-SN和下颌平面角SN-MP减小,下颌升支长度Ar-G0、前面高N-Me、后面高与前面高比值SGo/Nme增加,上下颌第一磨牙前移,下颌磨牙伸长,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下颌及下牙弓突度没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增加。结论青春发育高峰期后期女性低角水平生长型安氏Ⅱ1类错畸形,经矫治后下颌骨仍有一定生长,且发生逆时针旋转;此期安氏Ⅱ1类错畸形治疗后的变化是正畸治疗和生长发育相互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 安氏1 高峰期后期 低角水平生长型
下载PDF
利用种植钉矫治成人安氏Ⅱ1类低角病例的临床研究
8
作者 武杰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 2018年第22期9-10,共2页
目的分析使用种植钉治疗成人安氏Ⅱ1类低角错合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安氏Ⅱ1类低角错合拔牙患者11例,均拔除上颌第一前磨牙和下颌第二前磨牙,使用直丝弓矫治器配合种植钉进行矫治,治疗前后均拍摄头颅侧位定位片,对比治疗前后软硬组... 目的分析使用种植钉治疗成人安氏Ⅱ1类低角错合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安氏Ⅱ1类低角错合拔牙患者11例,均拔除上颌第一前磨牙和下颌第二前磨牙,使用直丝弓矫治器配合种植钉进行矫治,治疗前后均拍摄头颅侧位定位片,对比治疗前后软硬组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软组织Z角增大,颏唇沟、鼻唇角减小;骨组织指标∠ANB、Wits值减小,∠OP-FH、∠MP-SN、∠FH-MP增大;牙性指标中∠U1-SN、∠U1-PP、∠L1-MP、∠U1-NA、U1-NA距减小,∠U1-L1增大,以上指标通过t检验显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种植钉能够对安氏Ⅱ1类低角错合在支抗方面进行有效控制,获得了理想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钉 安氏1 低角
下载PDF
口面肌功能治疗在安氏Ⅱ1类错(牙合)早期矫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24
9
作者 史真 滕延萍 《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 2017年第1期20-25,共6页
目的 观察口面肌功能治疗对安氏Ⅱ1类错(牙合)畸形的早期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口腔门诊进行肌功能治疗的患者14例,年龄7~12岁,男孩3例,女孩11例.其中替牙列11例,恒牙列3例,均为安氏Ⅱ1类错(牙合),覆盖5.0~... 目的 观察口面肌功能治疗对安氏Ⅱ1类错(牙合)畸形的早期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口腔门诊进行肌功能治疗的患者14例,年龄7~12岁,男孩3例,女孩11例.其中替牙列11例,恒牙列3例,均为安氏Ⅱ1类错(牙合),覆盖5.0~11.0 mm,其中Ⅲ度深覆(牙合)3例,均表现为牙列拥挤.进行肌功能评估后,选用不同型号的I2N训练器(Myofunctional Research Co.Queensland,Australia),进行肌功能训练.应用SPSS19.0软件对治疗前后测量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 6~10个月后,患者口周肌肉功能改善,深覆(牙合)、深覆盖纠正,牙列拥挤改善,面型改善.治疗后前牙覆盖减小(4.82±1.92) mm、覆(牙合)减小(2.25±0.64) mm、上切牙唇倾度减小(2.75±2.36) mm,6.96°±6.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下前牙唇倾度增加(-2.10°±2.90°)、SNB增加(-2.04°±2.29°)、FMA增加(-1.46°±1.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面肌功能治疗简便、无创,对安氏Ⅱ1类错(牙合)的早期治疗是有效的,肌功能评估和训练是关键,疗效依赖于患者的良好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面肌功能治疗 安氏1类错(牙合) 早期矫治
原文传递
生理性支抗Spee氏弓矫治器矫治安氏Ⅱ1错(牙合)拔牙病例的临床体会 被引量:17
10
作者 杨大鹏 丁士育 翟俊辉 《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 2015年第2期96-99,共4页
目的 应用PASS矫治器(生理性支抗Spee氏弓矫治器)对安氏Ⅱ1错(牙合)进行矫治,观察其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例安氏Ⅱ1错(牙合)畸形患者,拔除4个第一双尖牙,应用PASS矫治器进行矫治,对治疗前后头影测量项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例... 目的 应用PASS矫治器(生理性支抗Spee氏弓矫治器)对安氏Ⅱ1错(牙合)进行矫治,观察其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例安氏Ⅱ1错(牙合)畸形患者,拔除4个第一双尖牙,应用PASS矫治器进行矫治,对治疗前后头影测量项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例患者平均疗程16.22.2月.矫治后ANB角减小0.99°,U1-SN角减小16.06,U1-L1角增加14.60,U1-NA减小7.13 mm,L1-NB减小2.01 mm,前牙覆(牙合)和覆盖分别减小了1.99 mm和6.88 mm,以上测量项目变化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PASS矫治器对安氏Ⅱ1错(牙合)畸形矫治能得到很好的矫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SS矫治器 安氏1错(牙合) X线头影测量 软组织侧貌
原文传递
两种矫治技术对安氏Ⅱ~1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口腔颌面部软硬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14
11
作者 尹雪莲 杨光 +2 位作者 王鹏 苏哲君 霍峰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6期712-716,共5页
目的:比较生理性支抗Spee氏弓矫正器(PASS)矫治技术与麦克劳林·贝内特·特雷维斯(MBT)直丝弓矫治技术治疗安氏Ⅱ~1类错牙合畸形伴上、下牙列中度拥挤患者排齐阶段对口腔颌面部软硬组织的效果。方法:42例安氏Ⅱ~1类错牙合畸形... 目的:比较生理性支抗Spee氏弓矫正器(PASS)矫治技术与麦克劳林·贝内特·特雷维斯(MBT)直丝弓矫治技术治疗安氏Ⅱ~1类错牙合畸形伴上、下牙列中度拥挤患者排齐阶段对口腔颌面部软硬组织的效果。方法:42例安氏Ⅱ~1类错牙合畸形伴上、下牙列中度拥挤患者,分为观察组(PASS,n=16例)和对照组(MBT加口外弓或Nance弓或TPA治疗,n=26例),采用Dolphin测量所有患者治疗前及排齐后的头颅侧位片,比较2组患者的平均治疗时间、硬组织指标(∠SNA、∠SNB、∠ANB、∠U1-NA、U1-NA距、∠L1-NB、L1-NB距、∠U1-SN、∠L1-MP及∠MP-SN)和软组织指标(面型角∠FAC、鼻唇角∠NLA、上唇突度ULP及下唇突度LLP)。结果:观察组排齐阶段平均时间为(6. 2±2. 12)月,与对照组(5. 0±1. 86)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2组患者治疗前各软、硬组织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排齐后∠U1-NA、U1-NA距、∠L1-NB、L1-NB距、∠U1-SN、∠L1-MP及ULP等小于对照组(P <0. 05),∠NLA则大于对照组(P <0. 05),其余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对照组∠U1-NA、U1-NA距、∠L1-NB、L1-NB距、∠U1-SN、∠L1-MP、∠NLA及ULP等指标排齐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各软、硬组织指标排齐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PASS矫治技术在治疗安氏Ⅱ~1类错牙合畸形的排齐阶段不会造成前牙的唇倾,可高效、健康地促进牙齿排齐,且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面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畸形 安氏1类错牙合畸形 PASS矫治技术 MBT直丝弓矫治技术 硬组织 软组织 排齐阶段
下载PDF
生理性支抗控制系列讲座(四)生理性支抗控制技术的矫治程序 被引量:13
12
作者 许天民 《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 2015年第4期225-227,共3页
前面三讲我们介绍了生理性支抗控制理念及为防止生理性支抗丢失、维持上颌生理性Spee氏曲线而设计的XBT颊管及MLF托槽,这一讲,我们将介绍生理性支抗Spee氏弓矫治系统PASS[1-2](Physiologic Anchorage Spee-wire System)的矫治程序.生... 前面三讲我们介绍了生理性支抗控制理念及为防止生理性支抗丢失、维持上颌生理性Spee氏曲线而设计的XBT颊管及MLF托槽,这一讲,我们将介绍生理性支抗Spee氏弓矫治系统PASS[1-2](Physiologic Anchorage Spee-wire System)的矫治程序.生理性支抗Spee氏弓矫治技术的基本原则是:利用口腔内所有的生理性力量,在尽量降低矫正器机械力内耗的情况下,把牙齿引导到尽可能符合生理特点的协调位置。口腔内所有牛理性的力量包含麟烦舌肌力、咬合力、牙齿萌出力及牙周韧带的力量等;降低矫正器的机械力内耗主要指降低牙齿沿弓丝滑动时的摩擦阻力;而牙齿生理性的协调位置则主要考虑牙列生理形态、牙轴与咀嚼功能、以及牙齿移动的边界范围。以下以安氏Ⅱ1类拔除4个第一双尖才矫治的病例为例,介绍该矫治技术的应用程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抗控制 矫治程序 生理性 控制技术 牙齿萌出 讲座 矫治技术 安氏1类
原文传递
FRⅡ型功能矫治器与肌激动器对儿童安氏Ⅱ~1类错矫治效果对比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金婕 陈钰文 +2 位作者 朱玉 王健 阎秀林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CAS 2015年第11期668-671,共4页
目的比较分析FRⅡ型功能矫治器与肌激动器对儿童安氏Ⅱ1类错(牙合)的临床矫治效果。方法 2008—2012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26例安氏Ⅱ1类患儿分别采用FRⅡ型功能矫治器(13例)和肌激动器(13例)进行功能性矫治,在矫治前... 目的比较分析FRⅡ型功能矫治器与肌激动器对儿童安氏Ⅱ1类错(牙合)的临床矫治效果。方法 2008—2012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26例安氏Ⅱ1类患儿分别采用FRⅡ型功能矫治器(13例)和肌激动器(13例)进行功能性矫治,在矫治前后拍摄头颅侧位片,选择指示颅面部软硬组织形态位置特征的17项指标定点测量,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测量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矫治后所有患儿侧貌得到明显改善,磨牙关系达中性或偏近中。两组矫治器均能有效促进下颌生长,回收上颌切牙,减小前牙覆(牙合)、覆盖,但对上颌骨生长的抑制作用均不明显,肌激动器能有效地控制下切牙的倾斜度。两组矫治器矫治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RⅡ型功能矫治器和肌激动器均能有效改善上下颌骨及牙弓的Ⅱ类关系,改善患者侧貌面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R型功能矫治器 肌激动器 安氏1类错(牙合)畸形 X线头影测量分析
原文传递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和Twin-block矫治器矫治安氏Ⅱ1类下颌后缩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11
14
作者 杜雨乐 赵刚 李晓光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0年第5期60-63,共4页
目的:探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和Twin-block矫治器联合MBT直丝弓矫治技术矫治安氏Ⅱ1类下颌后缩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处于生长发育高峰期或高峰期前期的安氏Ⅱ1类的患者22例分为2组,1组应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矫治,另1组应用Twin-block联合... 目的:探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和Twin-block矫治器联合MBT直丝弓矫治技术矫治安氏Ⅱ1类下颌后缩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处于生长发育高峰期或高峰期前期的安氏Ⅱ1类的患者22例分为2组,1组应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矫治,另1组应用Twin-block联合MBT直丝弓矫治器矫治,矫治前后均进行X线头影测量,对两种方案的疗效进行评估。使用儿童口腔健康影响程度量表判断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口腔健康生活质量,分析佩戴两种矫治器期间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情况。结果:根据X线头影测量结果,两种方案治疗后均使ANB明显减小,SNB增大,口内磨牙和尖牙达到安氏I类或接近I类关系,前牙覆牙合覆盖均达到正常值或接近正常值,Ⅱ类面型明显改善。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组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OH-QoL)明显高于Twin-block矫治器联合MBT直丝弓矫治器组。结论:两种方案都能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且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具有美观舒适的优点,较传统矫治器对患者的生活影响更小,更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氏1类错牙合畸形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 TWIN-BLOCK矫治器 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
下载PDF
安氏Ⅱ~1错矫治前后咬合功能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王艳玲 韩凉 +1 位作者 张勇 张瑾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CAS 2012年第11期686-689,共4页
目的研究安氏Ⅱ1错矫治前后咬合功能状况的变化,借以评价正畸治疗对咬合接触变化的影响,并结合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数据,对比分析本研究对安氏Ⅱ1错咬合稳定重建的可靠程度及对临床的指导意义。方法选取2008-2012年来济南市口腔医... 目的研究安氏Ⅱ1错矫治前后咬合功能状况的变化,借以评价正畸治疗对咬合接触变化的影响,并结合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数据,对比分析本研究对安氏Ⅱ1错咬合稳定重建的可靠程度及对临床的指导意义。方法选取2008-2012年来济南市口腔医院正畸科就诊的安氏Ⅱ1错患者30例,用T-scanⅡ数字化咬合分析系统记录患者矫治前后最大牙尖交错位的力总值(TOF)、力不对称指数(AOF)、力中心点位置(COF)、力中心点的最大位移(MMCOF)、闭合时间(TO),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安氏Ⅱ1错患者矫治后TOF高于矫治前(P<0.01);矫治后COF距上颌中线的距离与矫治前相比减小(P<0.01);矫治后AOF、MMCOF、TO均低于矫治前(P<0.01)。结论正畸治疗能够改善安氏Ⅱ1错患者的力水平及平衡性;T-scanⅡ数字化咬合分析系统能够客观、真实、准确的显示咬合接触状态,其测量结果可作为临床评价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氏1错 T-scan数字化咬合分析系统 咬合接触 力中心点 咬合功能
原文传递
自锁托槽联合微种植体支抗矫治安氏Ⅱ^(1s)类错的临床疗效评价 被引量:8
16
作者 李立国 刘琪 +1 位作者 袁东辉 吴彦伟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5年第10期615-617,共3页
目的:观察自锁托槽矫治技术与微种植体支抗联合应用于安氏Ⅱ1s类错矫治的临床效果。方法:18例安氏Ⅱ1s错患者,男性7例,女性11例,平均年龄25.6岁,均采用上颌拔除两个第一前磨牙,下颌拔除一个第一前磨牙的拔牙模式,使用自锁托槽矫治... 目的:观察自锁托槽矫治技术与微种植体支抗联合应用于安氏Ⅱ1s类错矫治的临床效果。方法:18例安氏Ⅱ1s错患者,男性7例,女性11例,平均年龄25.6岁,均采用上颌拔除两个第一前磨牙,下颌拔除一个第一前磨牙的拔牙模式,使用自锁托槽矫治器联合微种植体支抗矫治。治疗前后拍摄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使用配对t检验比较治疗前后头影测量指标的变化。结果:矫治结束后,与矫治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锁托槽矫治联合微种植体支抗矫治能够明显改善上前牙唇倾度,改善Ⅱ类面型,使软组织侧貌趋于直面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种植体支抗 自锁矫治 安氏1s类错 软组织侧貌
原文传递
微种植钉支抗在SUS^2矫治器治疗安氏Ⅱ~1类中作用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任继业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52-556,共5页
目的:通过Pancherz法对比研究微种植钉支抗在SUS^2固定功能矫治器治疗安氏Ⅱ~1类中的作用特点。方法:应用SUS^2下颌前伸矫治器联合固定矫治器分别对24例安氏Ⅱ~1类下颌后缩病例进行功能矫治,其中12例不使用微种植钉支抗,为C组,另外12例... 目的:通过Pancherz法对比研究微种植钉支抗在SUS^2固定功能矫治器治疗安氏Ⅱ~1类中的作用特点。方法:应用SUS^2下颌前伸矫治器联合固定矫治器分别对24例安氏Ⅱ~1类下颌后缩病例进行功能矫治,其中12例不使用微种植钉支抗,为C组,另外12例采用微种植钉增加下颌牙弓支抗,为T组,所有患者治疗6~8个月,治疗前后摄头颅侧位片,并进行Pancherz头影测量分析,SPSS 15.0统计学软件进行t检验。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后颏前点位置改变(Δpg/OLp),下颌切牙变化(Δli/OLp-Δpg/OLp)和下颌磨牙变化(Δlm/OLp-Δpg/OLp)均有统计学差异。2组覆盖明显减小,C组骨因素45.8%,牙因素54.2%,T组骨因素71.2%,牙因素28.8%。两组磨牙关系均得到改善,C组骨因素54.6%,牙因素45.4%,T组骨因素81.4%,牙因素18.6%。结论:2种方法矫治Ⅱ~1类错均可促进下颌骨生长,改善覆盖和磨牙关系。Pancherz分析法分析表明,在前牙覆盖及磨牙关系的改善中,SUS^2联合微种植钉支抗表现出相对更多的骨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氏1错[牙合] SUS2矫治器 微种植钉支抗 PANCHERZ分析法
下载PDF
FRⅡ型功能矫治器矫治早期安氏Ⅱ~1错临床效果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冯翠娟 田玉楼 +3 位作者 金婕 赵震锦 侯志明 张扬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CAS 2013年第11期668-671,共4页
目的评价FRⅡ型功能性矫治器矫治早期安氏Ⅱ1错[牙合]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5--2012年在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正畸科就诊的安氏Ⅱ’错[牙合]畸形患儿26例,应用FRⅡ型功能性矫治器进行功能性矫治,在治疗前后拍摄头颅侧位片,并... 目的评价FRⅡ型功能性矫治器矫治早期安氏Ⅱ1错[牙合]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5--2012年在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正畸科就诊的安氏Ⅱ’错[牙合]畸形患儿26例,应用FRⅡ型功能性矫治器进行功能性矫治,在治疗前后拍摄头颅侧位片,并用winCeph8.0头影测量软件进行分析。结果26例患儿矫治时间6~14个月,平均10.08个月。矫治后侧貌均得到明显改善,磨牙关系达中性或偏近中,前牙覆拾、覆盖基本正常。结论FRⅡ型功能性矫治器可促进下颌生长,同时刺激上、下颌牙齿及牙槽骨发生有利的改变,从而协调上、下颌关系,改善安氏Ⅱ1错[牙合]拿畸形患者侧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R型功能矫治器 安氏1错[牙合]畸形 X线头影测量分析
原文传递
Twin-Block联合MBT双期矫治安氏Ⅱ~1错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7
19
作者 陈睿 柴红波 陈永吉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1年第2期103-104,共2页
目的:观察应用Twin-Block功能矫治器联合MBT直丝弓矫治技术双期矫治快速生长期下颌后缩性安氏Ⅱ1错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以下颌后缩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生长期安氏Ⅱ1错患者16例,采用双期矫治I,期应用Twin-Block功能矫治器,Ⅱ1期应用... 目的:观察应用Twin-Block功能矫治器联合MBT直丝弓矫治技术双期矫治快速生长期下颌后缩性安氏Ⅱ1错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以下颌后缩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生长期安氏Ⅱ1错患者16例,采用双期矫治I,期应用Twin-Block功能矫治器,Ⅱ1期应用MBT直丝弓矫治技术,应用X线头影测量分析,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硬组织变化进行分析,并对测量结果进行t检验。结果:治疗前后患者外形侧貌及覆盖改善明显。X线测量结果ANB,SNA,Go-Gn,L1-MP,ANS-Me变化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快速生长期的下颌后缩性安氏Ⅱ1错采用双期矫治有明显疗效,可以有效改变前牙的覆盖和磨牙关系,这种改善包括骨骼效应和牙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WIN-BLOCK 双期矫治 安氏1错
原文传递
三维有限元分析成人安氏Ⅱ~1类患者单颌拔牙矫治后颞下颌关节的应力分布 被引量:7
20
作者 吕儒雅 尹艳娇 +2 位作者 刘海霞 陈秋秋 王婧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6期5763-5768,共6页
背景:临床上对成人安氏Ⅱ1类患者单颌拔牙矫治效果的评价多关注咬合关系及软组织侧貌的改善,然而颞下颌的应力分布却少有学者关注。目的:分析成人安氏Ⅱ1类患者单颌拔牙矫治后颞下颌关节在牙尖交错位紧咬牙时颞下颌关节各部位的应力分... 背景:临床上对成人安氏Ⅱ1类患者单颌拔牙矫治效果的评价多关注咬合关系及软组织侧貌的改善,然而颞下颌的应力分布却少有学者关注。目的:分析成人安氏Ⅱ1类患者单颌拔牙矫治后颞下颌关节在牙尖交错位紧咬牙时颞下颌关节各部位的应力分布。方法:运用相关软件将志愿者的CT及MRI数据融合,构建个别正常牙合及安氏Ⅱ1类错牙合单颌拔牙矫治前、后的颞下颌关节有限元模型,分别对其进行边界约束和力学加载,分析描述3种模型中颞下颌关节各个部位的应力分布。结果与结论:(1)与安氏Ⅱ1类错牙合相比,单合拔牙矫治后颞下颌关节无明显应力集中区,应力值大小发生变化,表现为髁突的等效应力较矫治前减小,关节盘及颞骨关节窝的等效应力值比矫治前增大,但应力分布更加均匀,接近正常牙合的应力特征;(2)结果提示,安氏Ⅱ1类错牙合单颌拔牙矫治降低了安氏Ⅱ1类错牙合罹患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隐患,符合正畸治疗平衡、稳定的矫治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构建 骨组织工程 成人 安氏1类 单颌拔牙 颞下颌关节 三维有限元分析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