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1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安氏Ⅱ类亚类错牙合颅颌面结构三维形态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徐静 朱双林 +2 位作者 潘昱 彭文波 王洋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CAS 2015年第5期290-293,共4页
目的从三维影像分析安氏Ⅱ类亚类错牙合畸形的颅颌面结构,阐明安氏Ⅱ类亚类错牙合畸形的发生机制,为制定临床矫治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7月至2013年10月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正畸科收治的安氏Ⅱ类亚类错牙合畸形患者17例为研究组... 目的从三维影像分析安氏Ⅱ类亚类错牙合畸形的颅颌面结构,阐明安氏Ⅱ类亚类错牙合畸形的发生机制,为制定临床矫治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7月至2013年10月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正畸科收治的安氏Ⅱ类亚类错牙合畸形患者17例为研究组。同期选取在校大学生个别正常牙合志愿者16名为对照组。应用三维测量软件Mimics10.01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下颌骨、牙牙合相关项目测量。结果 (1)安氏Ⅱ类亚类错牙合下颌骨除髁突高度外,其余测量项目左右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安氏Ⅱ类亚类错牙合中性关系侧与正常牙合相比在升支长度、体部长度、髁突高度、髁突顶点高度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安氏Ⅱ类亚类错牙合远中关系侧与正常牙合相比在升支长度、体部长度、下颌角点宽度、乙状切迹点宽度、髁突内外径、髁突顶点高度、髁突顶点宽度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4)研究组两侧上、下颌第一磨牙的位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表现为远中关系侧的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错位和下颌第一磨牙远中错位,且该侧磨牙位置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安氏Ⅱ类亚类错牙合畸形除乙状切迹点位置外,下颌骨左右侧对称,其升支长度和体部长度较正常牙合偏短。远中关系侧的升支有向内旋转的趋势,牙牙合表现为该侧的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错位和下颌第一磨牙远中错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氏(牙合) 锥束CT
原文传递
安氏Ⅱ类亚类成人牙颌不对称性的锥形束CT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刘兰 董福生 +4 位作者 于美清 卢海燕 胡骁颖 王帅 马文盛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91-695,共5页
目的:利用锥形束CT(CBCT)技术研究安氏Ⅱ类亚类成人患者的牙颌不对称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30例安氏Ⅱ类亚类成人患者和30例正常上下牙列和下颌骨进行测量,比较两者之间的差异。结果:安氏Ⅱ类亚类成人患者常伴有中线的偏斜,且... 目的:利用锥形束CT(CBCT)技术研究安氏Ⅱ类亚类成人患者的牙颌不对称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30例安氏Ⅱ类亚类成人患者和30例正常上下牙列和下颌骨进行测量,比较两者之间的差异。结果:安氏Ⅱ类亚类成人患者常伴有中线的偏斜,且多发生在下颌;其Ⅱ类关系的形成主要与Ⅱ类亚类关系侧下颌磨牙位置偏远中有关。结论:安氏Ⅱ类亚类错成人患者主要存在的是牙性的不对称,其次也有少量骨性的不对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氏[牙合]) 不对称性 锥形束 CT(CBCT)
下载PDF
安氏Ⅱ类亚类错[牙合]对称与非对称拔牙矫治后牙骀关系的比较 被引量:1
3
作者 徐静 朱双林 +2 位作者 姚晓青 高文玲 许跃 《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 2011年第2期102-106,共5页
目的比较对称拔牙(拔除四个前磨牙)与非对称拔牙(拔除两个上颌前磨牙和一个下颌前磨牙)矫治安氏Ⅱ类亚类错[牙合]对牙[牙合]关系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例已矫治完成的因单侧下颌磨牙远中错位所致的安氏Ⅱ类亚类错[牙合]患者,根据... 目的比较对称拔牙(拔除四个前磨牙)与非对称拔牙(拔除两个上颌前磨牙和一个下颌前磨牙)矫治安氏Ⅱ类亚类错[牙合]对牙[牙合]关系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例已矫治完成的因单侧下颌磨牙远中错位所致的安氏Ⅱ类亚类错[牙合]患者,根据拔牙模式分为对称拔牙组和非对称拔牙组,每组各10例。对所有患者治疗前后的模型应用PAR(Peer Assessment Rating)指数测量评价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称拔牙组和非对称拔牙组治疗前加权总分分别为33.90±6.95和32.10±5.63,治疗后加权总分值分别为5.90±1.73和5.80±2.1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称拔牙组加权总分减少值和加权总分值减少率分别为27.80士6.92和(81.56±6.99)%,非对称拔牙组加权总分减少值和加权总分值减少率分别为26.30±5.11和(81.88±5.86)%,提示正畸治疗后咬合关系显著改善。结论临床根据磨牙远中错[牙合]及中线偏移程度采用对称拔牙和非对称拔牙均能有效矫治安氏Ⅱ类亚类错[牙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氏[牙合] 对称拔牙 非对称拔牙 PAR指数
原文传递
不同垂直骨面型安氏Ⅱ~1类错的软组织侧貌特征 被引量:19
4
作者 赵艳红 王春玲 +2 位作者 刘东旭 魏福兰 朱鲲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06年第5期469-472,共4页
目的:探讨安氏Ⅱ1类错不同垂直骨面型患者软组织的侧貌特征。方法:随机选取安氏Ⅱ1类错牙合低角型、均角型、高角型女性成年患者各28例,共84例,年龄18~23岁,平均20.3岁。选取矫治前X线头颅侧位片,进行头影测量,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 目的:探讨安氏Ⅱ1类错不同垂直骨面型患者软组织的侧貌特征。方法:随机选取安氏Ⅱ1类错牙合低角型、均角型、高角型女性成年患者各28例,共84例,年龄18~23岁,平均20.3岁。选取矫治前X线头颅侧位片,进行头影测量,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包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一系列指标随着面高的增加呈现出有规律的变化趋势。侧貌突度及上、下唇突度依次明显增大,而面下部深度逐渐由过深变浅,同时上下唇弧的弧度由大变小、弧形由深变浅、由过于弯曲趋于过直立,尤其是低角组颏唇沟过凹陷而高角组过平坦。结论:垂直骨面型对安氏Ⅱ1类错牙合的软组织侧貌特征尤其是唇颏部形态有着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氏^1(牙合) 软组织侧貌 垂直骨面型
下载PDF
安氏Ⅱ~1类错拔牙矫治后牙弓形态的变化 被引量:8
5
作者 壮荣 刘洋 +2 位作者 周云 晏燕 曹军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4年第1期76-79,85,共5页
目的:观察安氏Ⅱ1类错患者拔牙矫治后牙弓形态的变化规律,为临床治疗该类畸形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拔除4个第一前磨牙进行正畸治疗的安氏Ⅱ1错患者30例,取矫治前后石膏模型,通过三维扫描生成数字化牙颌模型,同时建立计算机牙弓形态定... 目的:观察安氏Ⅱ1类错患者拔牙矫治后牙弓形态的变化规律,为临床治疗该类畸形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拔除4个第一前磨牙进行正畸治疗的安氏Ⅱ1错患者30例,取矫治前后石膏模型,通过三维扫描生成数字化牙颌模型,同时建立计算机牙弓形态定量分析系统,通过定位标志点,在牙弓形态分析平面上获取各个牙位的坐标数据,利用三次方程式拟合牙弓曲线,测量牙弓宽度及长度的变化,量化牙弓形态的变化。结果:安氏Ⅱ1类错经过拔牙矫治后,①上颌侧切牙区以及尖牙区牙弓宽度明显增加(P<0.01,P<0.05),下颌侧切牙区和尖牙区牙弓宽度无明显变化;②上、下颌前磨牙区及磨牙区牙弓宽度明显减小(P<0.001);③矫治后上、下颌尖牙区长度明显增加(P<0.05),磨牙区长度明显减小(P<0.001)。结论:安氏Ⅱ1类错拔牙矫治后,上颌前部牙弓变宽,后部牙弓变窄,下颌前部牙弓形态未见明显缩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氏^1[牙合] 牙弓形态 数字化牙颌模型
下载PDF
垂直骨面型与安氏Ⅱ~1类错牙合畸形颌面骨骼及牙弓宽度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吴佩蓉 张志彬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9年第2期129-132,共4页
目的:探究垂直骨面型与安氏Ⅱ~1类错牙合畸形颌面骨骼及牙弓宽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2年9月-2017年1月笔者医院收治的80例安氏Ⅱ~1类错牙合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垂直骨面型分为高角组(n=26)、均角组(n=28)和低角组(n=26)。观察三... 目的:探究垂直骨面型与安氏Ⅱ~1类错牙合畸形颌面骨骼及牙弓宽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2年9月-2017年1月笔者医院收治的80例安氏Ⅱ~1类错牙合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垂直骨面型分为高角组(n=26)、均角组(n=28)和低角组(n=26)。观察三组上下磨牙倾斜角度和牙弓宽度。结果:就不同垂直面型患者的磨牙倾斜度进行比较,三组在下磨牙指标L6-SN、L6-PP、L6-MP,上磨牙指标U6-L6方面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F=32.141、52.485、20.083、57.685,P<0.05)。就不同垂直面型与牙弓宽度进行比较,三组在WU6、~6╂~6bone方面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F=12.395、5.027,P<0.05)。就垂直面型的颌面骨骼和牙弓宽度显著差异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WU6、~6╂~6bone与垂直面型呈现负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284、-0.328;而L6-SN、L6-PP、L6-MP、U6-L6呈现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654、0.751、0.446、0.769。结论:在不同安氏Ⅱ~1类错牙合畸形垂直骨面型患者中,上颌牙弓前中段宽度随着下颌平面角的增大而减小;因此,在临床正畸过程中,需要考虑垂直骨面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骨面型 安氏^1[牙合]畸形 颌面骨骼 牙弓宽度 相关性
下载PDF
青少年下颌后缩型安氏Ⅱ~1类错的髁突运动轨迹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李建霞 邓锋 +3 位作者 宋锦璘 张翼 范小平 秦朴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4期1432-1435,共4页
目的探讨青少年下颌后缩型安氏Ⅱ1类错者髁突运动轨迹的特征及其与正常者的差异。方法选取青少年下颌后缩型安氏Ⅱ1类错和正常各25例,应用髁突运动轨迹描记仪(computer aided diagnosis axiograph,CADI-AX)记录各种下颌运动时... 目的探讨青少年下颌后缩型安氏Ⅱ1类错者髁突运动轨迹的特征及其与正常者的差异。方法选取青少年下颌后缩型安氏Ⅱ1类错和正常各25例,应用髁突运动轨迹描记仪(computer aided diagnosis axiograph,CADI-AX)记录各种下颌运动时其髁突的运动轨迹。结果实验组双侧髁突开闭口轨迹运动幅度减小、位移量小于正常者(P<0.05);前伸后退轨迹前伸幅度增加,位移量大于正常者(P<0.05);侧方运动时,非工作侧髁突在矢状面上的轨迹较前伸轨迹向前下方倾斜度增加。髁突位移5mm时矢状面倾斜度在各种下颌运动时均大于正常者(P<0.05)。结论实验组髁突运动轨迹与正常相比有显著差异,可能与其髁突位置、前牙覆覆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髁突运动 正常[牙合] 安氏^1[牙合] 描记仪
下载PDF
头帽肌激动器联合矫治安氏II类一分类骨性错牙合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
8
作者 李晓芳 李永明 +2 位作者 陈学鹏 郭向红 魏亚丽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6年第6期713-715,i0008,共4页
目的:探讨头帽肌激动器联合应用对生长期安氏II1类骨性错牙合的牙、颌、颅面的影响。方法:选择11例早期安氏II1类骨性错牙合采用头帽肌激动器联合矫治的患者,对其治疗前后的X线头影测量分析比较。结果:11例患者经过6~8个月的治疗,抑制... 目的:探讨头帽肌激动器联合应用对生长期安氏II1类骨性错牙合的牙、颌、颅面的影响。方法:选择11例早期安氏II1类骨性错牙合采用头帽肌激动器联合矫治的患者,对其治疗前后的X线头影测量分析比较。结果:11例患者经过6~8个月的治疗,抑制上颌骨发育,促进下颌骨生长效果显著。ANB角、U1-NB距、U1-NA距、wits值、覆牙合、覆盖减小,SNB角、U1-L1角、Po-NB距显著增加(P<0.05),上下颌间关系协调。磨牙关系为I类或偏Ⅲ类关系。结论:头帽牵引和肌激动器联合矫治适用于骨性安氏II1错牙合的早期矫治,可快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侧面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帽肌激动器 安氏^1[牙合] 早期矫治
下载PDF
单侧尖牙固定小斜导治疗安氏Ⅱ类亚类错(牙合)效果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孙留振 张静 李鹏举 《中国医疗美容》 2019年第4期71-75,共5页
目的介绍一种辅助治疗安氏Ⅱ类亚类错(牙合)的方法并探讨其有效性。方法选取48例安氏Ⅱ类亚类错(牙合)非拔牙矫治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在直丝弓固定矫治排齐整平后,配合上颌尖牙固定小斜导调整磨牙关系;对照组固定矫治配合Ⅱ类... 目的介绍一种辅助治疗安氏Ⅱ类亚类错(牙合)的方法并探讨其有效性。方法选取48例安氏Ⅱ类亚类错(牙合)非拔牙矫治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在直丝弓固定矫治排齐整平后,配合上颌尖牙固定小斜导调整磨牙关系;对照组固定矫治配合Ⅱ类牵引调整磨牙关系。在调整前后分别拍摄头颅侧位片并制取石膏模型进行测量分析,对两组治疗前后测量数据的差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尖牙固定小斜导组远中关系量(mm)、MP-SN(°)、覆(牙合)(mm)等差值(绝对值)均大于Ⅱ类牵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尖牙固定小斜导组的治疗时间(3.6±1.4个月)明显短于Ⅱ类牵引组(5.8±2.3个月),有统计学差异(P <0.01)。结论尖牙固定小斜导是一种简单、高效的辅助治疗安氏Ⅱ类亚类错(牙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牙固定小斜导 安氏([牙合])
下载PDF
Twin-block矫治器治疗安氏Ⅱ~1类错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景雅玲 刘小荣 陈彩云 《甘肃医药》 2016年第11期837-839,共3页
目的:观察Twin-block矫治器对安氏Ⅱ-1类错(牙合)的矫治效果以及患者侧貌软组织的改变。方法:选择15例生长发育期以下颌后缩为主的安氏Ⅱ-1类错(牙合)患者,其中男性9例,女性6例,平均年龄11.2岁,采用Twin-block矫治器进行治疗,矫... 目的:观察Twin-block矫治器对安氏Ⅱ-1类错(牙合)的矫治效果以及患者侧貌软组织的改变。方法:选择15例生长发育期以下颌后缩为主的安氏Ⅱ-1类错(牙合)患者,其中男性9例,女性6例,平均年龄11.2岁,采用Twin-block矫治器进行治疗,矫治前后分别拍摄X线投影颅侧位片进行测量,对治疗前后测量的结果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矫治后前牙覆(牙合)覆盖关系基本正常,SNB角增大,ANB角减少,软组织面角增大,颏唇沟深度-H线距离减少,软组织侧貌改善明显。结论:对于生长发育期的以下颌后缩为主的安氏Ⅱ-1类错(牙合),采用Twin-block矫治器有明显效果,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牙(牙合)矢状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氏^1(牙合) TWIN-BLOCK功能矫治器 头影测量
下载PDF
改良Twinblock矫治器配合多曲方丝弓技术治疗骨性安氏II^1类错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鹏 惠英 +1 位作者 苏哲君 刘锐 《疑难病杂志》 CAS 2009年第7期406-408,共3页
目的评价改良Twinblock矫治器结合多曲方丝弓技术治疗恒牙早期骨性安氏II1类错的临床效果。方法21例11~15岁下颌发育不足为主的恒牙早期骨性安氏II1类错患者,经改良Twinblock矫治器结合多曲方丝弓技术治疗,并于治疗前后均拍摄头颅... 目的评价改良Twinblock矫治器结合多曲方丝弓技术治疗恒牙早期骨性安氏II1类错的临床效果。方法21例11~15岁下颌发育不足为主的恒牙早期骨性安氏II1类错患者,经改良Twinblock矫治器结合多曲方丝弓技术治疗,并于治疗前后均拍摄头颅X线侧位片,进行测量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经过双期治疗,II类磨牙关系矫治为I类关系,覆覆盖减小,咬合关系较好,头影测量下颌骨的变化显著,SNB角增大,下颌升支高度、下颌体长度增加,ANB角减小,矢状关系改善,侧貌协调。结论改良Twinblock矫治器与多曲方丝弓技术结合矫治骨性安氏II1类错切实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Twinblock矫治器 安氏^1[牙合] 多曲方丝弓技术
下载PDF
安氏Ⅱ~1类错治疗前后牙弓形态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济强 朱吉坤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6期603-606,共4页
目的:分析与比较安氏Ⅱ1类错治疗前、后牙弓形态的变化。方法:应用计算机建立数学模型β函数,分析比较安氏Ⅱ1类错治疗前、后牙弓形态的变化。选择安氏Ⅱ1类错病例17例(男6例,女11例),平均年龄13.8岁。取矫治前、后石膏模型,将模... 目的:分析与比较安氏Ⅱ1类错治疗前、后牙弓形态的变化。方法:应用计算机建立数学模型β函数,分析比较安氏Ⅱ1类错治疗前、后牙弓形态的变化。选择安氏Ⅱ1类错病例17例(男6例,女11例),平均年龄13.8岁。取矫治前、后石膏模型,将模型平行于基准平面扫描到计算机。由中切牙接触点、双侧尖牙牙尖点和双侧第一磨牙远中颊尖点5个点确定个体弓形。应用SPSS11.0软件包将2组弓形中的尖牙宽度(Wc)、磨牙宽度(Wm)、尖牙深度(Dc)、磨牙深度(Dm)以及e值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上、下牙弓宽度在矫治前、后有显著差异(P<0.05);上、下牙弓长度治疗前、后尖牙长度变化不明显,而第一磨牙长度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治疗前、后,上、下牙弓形状无明显变化。结论:牙弓形态包括牙弓大小及牙弓形状。正畸治疗中,有时需要改变牙弓大小,但应保持患者治疗前的牙弓形状,以期获得稳定的长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氏^1[牙合] 矫治 牙弓形态
下载PDF
早期Twin-Block功能矫治器矫治对安氏Ⅱ~1类错(牙合)畸形患儿软、硬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邵长江 邢晓华 +2 位作者 桑临惠 史婷 马兴梅 《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第3期60-63,共4页
目的 研究早期Twin-Block(TB)功能矫治器矫治对安氏Ⅱ~1类错(牙合)畸形患儿软、硬组织的影响。方法 对42例安氏Ⅱ~1类错(牙合)畸形患儿进行早期TB功能矫治器矫治,通过X线正中(牙合)位头颅侧位定位片分析功能矫治前、功能矫治后患儿软组... 目的 研究早期Twin-Block(TB)功能矫治器矫治对安氏Ⅱ~1类错(牙合)畸形患儿软、硬组织的影响。方法 对42例安氏Ⅱ~1类错(牙合)畸形患儿进行早期TB功能矫治器矫治,通过X线正中(牙合)位头颅侧位定位片分析功能矫治前、功能矫治后患儿软组织和硬组织相关测量指标的变化。结果 早期TB功能矫治器矫治能够促进安氏Ⅱ~1类错(牙合)畸形患儿下颌骨的生长发育,使下颌基骨长度、下颌升支高度明显增加(P<0.05),上、下颌骨矢状向关系得到改善,同时发生以下颌磨牙区牙槽骨高度增加为主的牙槽骨代偿性改建;还可使软组织上唇突距明显缩小,上唇基部厚度、上唇紧张度、下唇突距、颏突度、软组织面突角明显增大(P<0.05或P<0.01)。结论 对安氏Ⅱ~1类错(牙合)畸形患儿进行早期TB功能矫治器矫治,可改变硬组织颌骨间关系,使软组织颏部突出,改善鼻、唇、颏软组织形态结构,使患儿拥有良好的侧貌面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氏~1(牙合)畸形 早期功能矫治 下颌骨 硬组织 软组织 侧貌面型 临床观察
原文传递
不同年龄段安氏Ⅱ类亚类错颞下颌关节结构及髁突位置对称性的CBCT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何梦莹 张翼 徐卫华 《贵州医药》 CAS 2017年第10期1079-1081,共3页
错畸形所伴随的异常咬往往会破坏口颌系统各结构之间的形态及功能的协调与平衡,Solberget[1]研究人颅骨标本后发现TMJ形态特征与错类型显著相关。安氏Ⅱ类亚类错双侧咬合不对称,常伴有中线偏斜及颌骨发育不一致,病因复杂,包括... 错畸形所伴随的异常咬往往会破坏口颌系统各结构之间的形态及功能的协调与平衡,Solberget[1]研究人颅骨标本后发现TMJ形态特征与错类型显著相关。安氏Ⅱ类亚类错双侧咬合不对称,常伴有中线偏斜及颌骨发育不一致,病因复杂,包括牙性、骨性及功能性因素等,诊断与矫治具有一定难度;有学者针对98名安氏Ⅱ类亚类错患者TMJ的影像学研究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氏牙合 CBCT 颞下颌关节
下载PDF
乌鲁木齐市维吾尔族与汉族青少年安氏Ⅱ^1类错(牙合)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雅 周瑾 +1 位作者 吾热古丽 热娜古丽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4年第20期1721-1724,共4页
目的:研究乌鲁木齐市维吾尔族青少年安氏Ⅱ1类错牙合的骨型和牙性矢状向特征,比较乌鲁木齐市维吾尔族青少年与汉族青少年安氏Ⅱ1类错牙合的差异性。方法:通过测量100例维吾尔族青少年与100例汉族青少年安氏Ⅱ1类错牙合的头颅侧位片,应用... 目的:研究乌鲁木齐市维吾尔族青少年安氏Ⅱ1类错牙合的骨型和牙性矢状向特征,比较乌鲁木齐市维吾尔族青少年与汉族青少年安氏Ⅱ1类错牙合的差异性。方法:通过测量100例维吾尔族青少年与100例汉族青少年安氏Ⅱ1类错牙合的头颅侧位片,应用NEMO CEPH NX头影测量系统统计分析各项测量的均值和标准差,分别比较维吾尔族安氏Ⅱ1类错牙合与汉族安氏Ⅱ1类错牙合的骨型和牙性矢状向特征的差异性。结果:1维吾尔族和汉族青少年安氏Ⅱ1类错牙合在构成类型上都以上颌骨正常,下颌骨后缩最多见,这种类型在维吾尔族占71%,在汉族64%。2维吾尔族和汉族青少年安氏Ⅱ1类错牙合在上颌骨正常,下颌骨后缩的类型中的比较,U1/NA、U1/L1、L1/NB、U1-NA、L1-NB、Po-NB这6项测量值和汉族青少年有显著统计学差异,其它测量值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维吾尔族和汉族青少年安氏Ⅱ1类错牙合比较分析,维吾尔族上前牙较汉族唇倾,且下前牙较舌倾,颏部发育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吾尔族 青少年 安氏^1(牙合) 测量分析
下载PDF
矫治时机对恒牙期口呼吸安氏Ⅱ类1分类错患者正畸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姚霜 刘晓君 +3 位作者 杨霜 杨苹 徐青 王冰 《口腔医学》 CAS 2006年第5期348-350,共3页
目的探讨恒牙初期和恒牙晚期口呼吸所致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患者的矫治时机。方法对12例恒牙初期和14例恒牙晚期口呼吸所致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患儿,均以快速扩弓联合Tip-Edge技术进行矫治,用图像数字化X线头颅定位摄片仪,作治疗前后X... 目的探讨恒牙初期和恒牙晚期口呼吸所致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患者的矫治时机。方法对12例恒牙初期和14例恒牙晚期口呼吸所致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患儿,均以快速扩弓联合Tip-Edge技术进行矫治,用图像数字化X线头颅定位摄片仪,作治疗前后X线头影测量对比分析。结果恒牙初期组治疗完成后的SNB、Y-axis、SN-MP和FH-MP等测量值,分别减小了2.88°、1.74°、1.48°和2.23°,而S-Go增加了3.21 mm,与恒牙晚期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而恒牙晚期患儿治疗后上切牙倾斜度明显减小,其变化大于恒牙初期组患者(P<0.05)。结论恒牙初期进行治疗更有利于垂直向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呼吸 安氏^1[牙合] 正畸治疗 矫治时机
下载PDF
双期矫治安氏Ⅱ^1类错[牙合]的软组织侧貌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周科曙 《常州实用医学》 2008年第5期293-295,共3页
目的研究双期矫治安氏Ⅱ^1类错[牙合]矫治前后患者面部侧貌的改变。方法选择15例双期矫治的替牙期、恒牙早期以下领后缩为主的安氏Ⅱ^1类错[牙合]患者,其中男5例,女10例,平均年龄11.1岁。工期治疗均采用功能矫治器(activators)矫... 目的研究双期矫治安氏Ⅱ^1类错[牙合]矫治前后患者面部侧貌的改变。方法选择15例双期矫治的替牙期、恒牙早期以下领后缩为主的安氏Ⅱ^1类错[牙合]患者,其中男5例,女10例,平均年龄11.1岁。工期治疗均采用功能矫治器(activators)矫治,Ⅱ期采用方丝弓矫治器治疗。应用X线头影测量技术进行Holdaway软组织分析及常规硬组织分析,并对治疗前后测量结果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双期治疗结束后,患者软组织颏部变厚,软组织面角增大,下唇突点-H线距离、H角、刻唇沟深度和骨骼侧面凸度减小,SNB增大,ANB减小,以上结果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下颌发育不足的安氏Ⅱ^1类错[牙合]患者在替牙期、恒牙早期采用双期矫治能改善其面部侧貌;activators矫治器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牙颌矢状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氏^1[牙合] 双期矫治 功能矫治器
下载PDF
Twinblock矫治Ⅱ~1高角错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文静 左艳萍 +4 位作者 董福生 卢海燕 马文盛 吴建瓴 胡骁颖 《河北医药》 CAS 2008年第8期1153-1154,共2页
目的研究应用Twinblock治疗安氏Ⅱ1错高角病例前后颌骨形态的变化,评价功能矫治器对矫治Ⅱ1错高角病例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选择20例(平均年龄11.4岁)Ⅱ1分类错高角病例应用Twinblock治疗,拍摄治疗前、后头颅... 目的研究应用Twinblock治疗安氏Ⅱ1错高角病例前后颌骨形态的变化,评价功能矫治器对矫治Ⅱ1错高角病例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选择20例(平均年龄11.4岁)Ⅱ1分类错高角病例应用Twinblock治疗,拍摄治疗前、后头颅X线侧位片,测量骨性标志点的垂直与矢状向变化,分析颌骨形态的变化。结果矫治后,明显促进了下颌的生长,对上颌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上前牙唇倾度减小,有效的改善了面型。结论早期应用Twinblock矫治Ⅱ1伴下颌发育不足高角病例,矫治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影测量 安氏^1[牙合] 下颌骨形态 TWINBLOCK矫治器
下载PDF
Twinblock联合2×4技术早期矫治安氏II^2错
19
作者 侯铁军 张福奎 +1 位作者 唐磊 杭望雁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6年第11期1305-1306,I0012,共3页
目的:评价Twinblock联合2×4技术早期矫治安氏II2错牙合的疗效。方法:18例安氏II2患者采用Twinblock联合2×4技术进行矫治,并对矫治前后数据进行头影测量分析。结果:上颌中切牙轴倾度、ANB角,后牙牙槽高度,矫治前后有显著性差... 目的:评价Twinblock联合2×4技术早期矫治安氏II2错牙合的疗效。方法:18例安氏II2患者采用Twinblock联合2×4技术进行矫治,并对矫治前后数据进行头影测量分析。结果:上颌中切牙轴倾度、ANB角,后牙牙槽高度,矫治前后有显著性差异。结论:Twinblock联合2×4技术对早期矫治安氏II2类错牙合有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WINBLOCK 2×4技术 安氏^2[牙合]
下载PDF
改型MARA矫治器治疗Ⅱ^1下颌后缩X线头影测量研究
20
作者 姚薇 段银钟 王蕾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7年第2期197-199,共3页
目的:探讨改型MARA矫治器治疗生长期安氏Ⅱ1下颌后缩患者的硬组织改变。方法:随机选取16例生长发育期安氏Ⅱ1类错患者用MARA矫治器治疗,治疗前后拍摄头颅侧位片。结果:改型MARA矫治器治疗(平均7.8个月)结束后,SNB角、下颌总长度(Co-Gn... 目的:探讨改型MARA矫治器治疗生长期安氏Ⅱ1下颌后缩患者的硬组织改变。方法:随机选取16例生长发育期安氏Ⅱ1类错患者用MARA矫治器治疗,治疗前后拍摄头颅侧位片。结果:改型MARA矫治器治疗(平均7.8个月)结束后,SNB角、下颌总长度(Co-Gn)、颏点(Po-NB)明显增加,促进下颌生长发育,而对上颌抑制作用不明显,SNA角变化不明显,A点无后移。上颌第一磨牙远中移动,下颌第一磨牙近中移动,下切牙略唇移。垂直方向上,前面高(ANS-Me)、后面高(Co-Go)均显著增大。结论:改型MARA矫治器能有效促进下颌骨生长发育,改善患者侧貌外型,纠正下颌后缩畸形,成本低廉,适于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RA矫治器 安氏^1[牙合] 下颌后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