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性安氏Ⅱ^1的生长改良治疗 被引量:2
1
作者 赵春洋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00年第2期111-112,共2页
本文通过 16例骨性安氏 1 错畸形的生长改良治疗 ,介绍了矫治器的组成及治疗方法。结果表明 ,颌外牵引有效地抑制了上颌向前的生长发育 ,斜面导板促进了下颌向前的生长发育 ,顺时针旋转下颌 ,改善了颜面外观。作者分析认为 ,1骨性安... 本文通过 16例骨性安氏 1 错畸形的生长改良治疗 ,介绍了矫治器的组成及治疗方法。结果表明 ,颌外牵引有效地抑制了上颌向前的生长发育 ,斜面导板促进了下颌向前的生长发育 ,顺时针旋转下颌 ,改善了颜面外观。作者分析认为 ,1骨性安氏 1 错畸形矫治的关键 ,首先是利用儿童生长发育的潜力 ,协调上下颌骨间关系 ,然后在此基础上协调关系。 2骨性安氏 1 的矫治主要是解决了长度和高度的不协调 ,同时 ,通过改变后牙牙弓宽度 ,补偿性协调了上下牙弓宽度的不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氏^1he畸形 生长改良治疗 矫治器
原文传递
MBT矫治技术内收上颌切牙位置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李洪发 李锦标 +3 位作者 郑朝 王曦 王悦 李红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5期438-440,共3页
目的 观察MBT矫治技术内收前牙时上颌切牙位置 ,支抗磨牙及上唇突度的变化。方法 通过 15例安氏Ⅱ1类拔除四个第一双尖牙的患者矫治前后X线头影测量的变化分析。结果 MBT矫治技术能有效控制上颌切牙唇舌向倾斜度和垂直位置 ,上切牙... 目的 观察MBT矫治技术内收前牙时上颌切牙位置 ,支抗磨牙及上唇突度的变化。方法 通过 15例安氏Ⅱ1类拔除四个第一双尖牙的患者矫治前后X线头影测量的变化分析。结果 MBT矫治技术能有效控制上颌切牙唇舌向倾斜度和垂直位置 ,上切牙内收后切缘至RL距离减小 5 .37mm ,上中切牙角减小 8.6 8 ,上中切牙切缘至腭平面距离增大 0 .72mm ,上磨牙至RL线距离、腭平面的距离分别增大 1.2 7mm、0 .89mm ,上唇突点至RL线距离减小 2 .0 6mm ,上唇倾角减小 6 .79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BT矫治技术 内收 上颌切牙位置 X线头影测量 ^安氏^1类he畸形
下载PDF
Twin-block矫治器对严重安氏II^1错畸形第1期矫治疗效观察
3
作者 张丽萍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546-547,共2页
关键词 ^安氏^1he畸形 Twin—block矫治器 he 矫治 疗效观察
下载PDF
功能和固定矫治器联合矫治安氏Ⅱ类1分类骨性错畸形
4
作者 张鸿军 《口腔材料器械杂志》 2003年第2期69-71,共3页
目的 通过对功能和固定矫治器联合矫治恒牙列早期安氏Ⅱ类1分类骨性错(牙合)畸形的研究,探讨发育期骨性错(牙合)畸形一期矫治的优越性。方法 应用双(牙合)垫矫治器或斜面导板结合方丝弓矫治器对12例恒牙列早期安氏Ⅱ类1分类骨性错(牙合... 目的 通过对功能和固定矫治器联合矫治恒牙列早期安氏Ⅱ类1分类骨性错(牙合)畸形的研究,探讨发育期骨性错(牙合)畸形一期矫治的优越性。方法 应用双(牙合)垫矫治器或斜面导板结合方丝弓矫治器对12例恒牙列早期安氏Ⅱ类1分类骨性错(牙合)联合矫治,对治疗前后头颅侧位定位片进行分析。结果 SNB角增加1.28°,FMA角无明显改变,OP-SN值变大,Go-Pog、Go-Ar都呈显著性增大,前牙覆盖减少7.26mm,上下唇至审美平面距离显著减小。结论 利用功能矫治器和固定矫治器联合一期矫治恒牙列早期安氏Ⅱ类1分类骨性错(牙合),,同样可收到双期矫治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矫治器 固定矫治器 矫治 安氏类1分类he畸形 方丝弓矫治器 恒牙 正畸
下载PDF
儿童安氏Ⅱ类第1分类错牙合畸形的矫治体会
5
作者 方鸿满 张冬玲 +1 位作者 谢荣富 孙超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15-315,共1页
关键词 安氏类第1分类he畸形 矫治 儿童 he 正畸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