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成像测井综合分析地应力方向的方法 被引量:25
1
作者 赵永强 《石油钻探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39-43,共5页
地应力方向与裂缝延伸方向有着密切的联系,地应力是指导油田注水开发的重要参数。成像测井资料包含了丰富的地层地应力信息,利用成像测井资料可以方便、准确地确定地应力的大小和方向。在分析地应力测井响应特征的基础上,利用微电阻率... 地应力方向与裂缝延伸方向有着密切的联系,地应力是指导油田注水开发的重要参数。成像测井资料包含了丰富的地层地应力信息,利用成像测井资料可以方便、准确地确定地应力的大小和方向。在分析地应力测井响应特征的基础上,利用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STARⅡ)与交叉偶极子声波成像测井(XMAC)提供的多种资料,采用多种方法综合确定了地应力方向,通过多种方法的相互验证进一步剔除了非应力因素对地应力解释的影响。应用成像测井综合确定地应力方向的方法,在安棚油田的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由测井分析所得到的结果与岩心测试所得到的结果一致,为油田注水开发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像测井 地应力 注水开发 油田
下载PDF
泌阳凹陷安棚油田深层系成岩作用研究及其在成岩圈闭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2
2
作者 金振奎 陈祥 +3 位作者 明海慧 周新科 邹元荣 张响响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614-620,共7页
深层系一般指沉积盆地中埋藏深度在 2 5 0 0~ 2 70 0m以下的地层 ,其储集物性普遍很差 ,但在一定条件下 ,深部溶蚀作用可产生优质储层 ,形成成岩圈闭。然而这种成岩圈闭的预测一直是一个难题。安棚油田位于河南泌阳凹陷东南部 ,勘探成... 深层系一般指沉积盆地中埋藏深度在 2 5 0 0~ 2 70 0m以下的地层 ,其储集物性普遍很差 ,但在一定条件下 ,深部溶蚀作用可产生优质储层 ,形成成岩圈闭。然而这种成岩圈闭的预测一直是一个难题。安棚油田位于河南泌阳凹陷东南部 ,勘探成果表明 ,在该油田深层系下第三系核桃园组核三段下部 (简称 (核三下 )席状的扇三角洲砂体中存在成岩圈闭。本次通过定量的成岩作用研究和成岩阶段划分 ,对成岩圈闭的形成机理和分布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 ,该区核三下的砂体经历了压实、胶结、溶蚀等多种成岩作用 ,不同的成岩作用发生于不同的埋藏深度。 2 70 0~ 310 0m之间以胶结强烈为特征 ,属于胶结带。 310 0~ 390 0m之间以次生溶蚀孔隙发育为特征 ,尤其是 32 0 0~ 36 0 0m之间 ,属于深部溶蚀带。本区核三下砂体自南而北埋藏深度逐渐变浅 ,其上倾方向处于胶结带的部分由于强烈胶结而变成致密层 ,可封堵油气 ,而下倾方向处于溶蚀带的部分由于次生溶蚀孔隙发育而成为良好储层 ,从而形成成岩圈闭。根据不同埋藏深度、不同成岩阶段孔隙发育和保存的特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阳凹陷 油田 成岩作用 圈闭 次生孔隙 储层
下载PDF
储层参数下限确定方法——以河南安棚油田为例 被引量:20
3
作者 段新国 王洪辉 +1 位作者 胡永章 张乐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69-173,共5页
河南安棚油田是河南石油勘探局最新勘探开发的油田之一 ,根据最新钻井资料和老井复查资料对储层做出初步评价。根据所得的资料用 Hobson法、产能法和浮力法确定出储层参数下限 ,并参考一定的储层划分标准将储层划分为三个等级 ,为油田... 河南安棚油田是河南石油勘探局最新勘探开发的油田之一 ,根据最新钻井资料和老井复查资料对储层做出初步评价。根据所得的资料用 Hobson法、产能法和浮力法确定出储层参数下限 ,并参考一定的储层划分标准将储层划分为三个等级 ,为油田的进一步勘探和开发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 参数下限 Hobson法 产能法 浮力法 储层划分
下载PDF
南襄盆地安棚浅、中层系特低渗储层裂缝特征及其与深层系裂缝对比 被引量:19
4
作者 巩磊 曾联波 +3 位作者 李娟 姜建伟 唐小梅 王兆生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78-784,共7页
利用野外露头、岩心、成像测井和薄片等资料,分析了南襄盆地安棚浅、中层系储层裂缝的发育特征,并与深层系裂缝特征进行了对比,最后分析了控制裂缝发育的主要因素。研究区发育有构造裂缝和成岩裂缝两种类型,以高角度构造裂缝为主,裂缝... 利用野外露头、岩心、成像测井和薄片等资料,分析了南襄盆地安棚浅、中层系储层裂缝的发育特征,并与深层系裂缝特征进行了对比,最后分析了控制裂缝发育的主要因素。研究区发育有构造裂缝和成岩裂缝两种类型,以高角度构造裂缝为主,裂缝平均线密度为0.42条/m,裂缝高度通常小于0.40 m,平均为0.25 m,反映裂缝主要在层内发育。微观裂缝是沟通基质粒间孔和粒内溶孔的重要通道,它使储层孔隙的连通性变好。受喜马拉雅早期和晚期水平构造挤压应力作用,该区主要发育3组裂缝。其中,近东西向裂缝最为发育,其次为北东向和北西向裂缝。安棚油田裂缝的形成与分布受构造应力场、岩性、孔隙度、渗透率、层厚以及构造等因素的影响。在相同因素的作用下,安棚油田浅、中层系裂缝的成因类型、产状及发育特征和深层系具有相似性,但浅、中层系裂缝的发育程度略差于深层系裂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 深层系 浅、中层系 油田 泌阳凹陷 南襄盆地
下载PDF
应用声发射资料计算地应力的方法 被引量:9
5
作者 黄忠桥 康义逵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3年第4期4-5,9,共3页
应用岩石声发射资料研究计算现令储层地应力及应力场分布,预测储层天然裂缝的分布和形成人工缝裂的形态,以降低裂缝性油气藏和中低渗透油气田井网部署与注水(含高压注水)开发的风险,减少储层压裂改造的盲目性,实现油田的合理开发。安棚... 应用岩石声发射资料研究计算现令储层地应力及应力场分布,预测储层天然裂缝的分布和形成人工缝裂的形态,以降低裂缝性油气藏和中低渗透油气田井网部署与注水(含高压注水)开发的风险,减少储层压裂改造的盲目性,实现油田的合理开发。安棚油田的实践表明,利用该方法求得的地应力剖面资料和同一储层地应力平面分布资料较为准确、可靠,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发射资料 计算方法 地应力 储层 油田 岩石 测井资料 储层
下载PDF
泌阳凹陷安棚油田核三段储层裂缝成因、期次及分布研究 被引量:15
6
作者 周文 张银德 +2 位作者 闫长辉 王洪辉 孙尚如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57-165,共9页
根据定向取心、成像测井、常规岩心及薄片资料对安棚油田核三段储层天然裂缝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20个裂缝充填物的稳定同位素测定,5组样品的声发射实验,结合岩心裂缝特征、地质构造历史等,确定出核三段地层中裂缝为区域性裂缝,... 根据定向取心、成像测井、常规岩心及薄片资料对安棚油田核三段储层天然裂缝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20个裂缝充填物的稳定同位素测定,5组样品的声发射实验,结合岩心裂缝特征、地质构造历史等,确定出核三段地层中裂缝为区域性裂缝,以垂直或高角度张性缝为主,成组出现,产状稳定,不受局部鼻状构造控制,确定出裂缝有4个破裂期,主要破裂期为第二期。从岩石力学性质、刚性岩石分布情况和岩(砂)层厚度、构造应力场强度等方面入手,系统地讨论了控制裂缝发育的地质因素。区域应力场强度与裂缝发育程度有密切关系,是影响裂缝发育的主要外因,而岩性、岩石密度和厚度是影响裂缝发育的主要内因。采用构造滤波法、应力场模拟法、主曲率法对研究区Ⅶ、Ⅷ、Ⅸ油组的平面裂缝分布进行了预测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阳凹陷 油田 裂缝成因 裂缝期次 裂缝分布
下载PDF
安棚油田扇三角洲沉积微相特征与油气分布 被引量:8
7
作者 陈春强 张亚中 +2 位作者 吴丽艳 江春明 陶宗普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29-532,共4页
以沉积学、储集层地质学和测井地质学为基础,依据岩心观察,结合沉积物粒度等沉积相标志的再认识,研究了泌阳凹陷安棚油田扇三角洲致密砂岩储集层的微相特征。该油田的扇三角洲沉积可进一步细分为扇三角洲前缘和前扇三角洲2个亚相及6个微... 以沉积学、储集层地质学和测井地质学为基础,依据岩心观察,结合沉积物粒度等沉积相标志的再认识,研究了泌阳凹陷安棚油田扇三角洲致密砂岩储集层的微相特征。该油田的扇三角洲沉积可进一步细分为扇三角洲前缘和前扇三角洲2个亚相及6个微相,详细阐述了各微相的沉积、物性特征以及展布规律,总结了微相与油气分布的关系,指出中远水下分流河道及河口坝为油气聚集的有利微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阳凹陷 油田 扇三角洲 分布
下载PDF
扇三角洲沉积微相特征与储集层“四性”的关系——以泌阳凹陷安棚油田为例 被引量:6
8
作者 陈春强 樊太亮 +2 位作者 吴丽艳 张向红 李辉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S4期11-13,共3页
以岩心观察为基础,在沉积学、储集层地质学和测井地质学的指导下,研究了泌阳凹陷安棚油田的扇三角洲沉积,将扇三角洲前缘划分为6个微相,并详细阐述了扇三角洲各微相的沉积特征、展布规律及其与致密砂岩储集层“四性”的关系,指出中远水... 以岩心观察为基础,在沉积学、储集层地质学和测井地质学的指导下,研究了泌阳凹陷安棚油田的扇三角洲沉积,将扇三角洲前缘划分为6个微相,并详细阐述了扇三角洲各微相的沉积特征、展布规律及其与致密砂岩储集层“四性”的关系,指出中远水下分流河道及河口坝为油气聚集的有利微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扇三角洲 沉积微相 储集层 泌阳凹陷 油田 桃园组
下载PDF
泌阳凹陷安棚油田深层系油气分布规律及控制因素 被引量:12
9
作者 明海会 金振奎 +2 位作者 金之钧 杨明慧 陈祥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29-336,共8页
随着人类对油气资源需求不断增长,中浅层油气藏已基本探明和投入开发,深层系成为油气增储上产的一个新领域。国内外深层油气勘探实践证明,在深层系取得突破的关键是加强油气分布规律及控制因素认识。安棚油田位于泌阳凹陷东南部,其深层... 随着人类对油气资源需求不断增长,中浅层油气藏已基本探明和投入开发,深层系成为油气增储上产的一个新领域。国内外深层油气勘探实践证明,在深层系取得突破的关键是加强油气分布规律及控制因素认识。安棚油田位于泌阳凹陷东南部,其深层古近系核桃园组三段下亚段(Ⅴ~Ⅷ砂组)目前是河南石油勘探局的重点勘探层位。在安棚油田深层系近年的勘探成果及取得的地质认识的基础上,剖析该区油气成藏过程,并研究油气分布规律及主要控制因素。研究发现,安棚深层系油气藏主要为砂岩上倾尖灭油气藏,油气分布极不均匀,纵向上,核三Ⅴ砂组油气最为富集,Ⅵ砂组次之,Ⅶ、Ⅷ砂组最少;油气在平面上主要集中分布于鼻状构造轴部的泌185—泌252井一带。油气分布主要受沉积相、成岩作用及构造控制。平面上处于鼻状构造高部位,又处于晚成岩B期的远源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是最有利于油气富集的部位;纵向上,晚成岩B期的砂体有利于油气聚集,而晚成岩A3亚期的砂体不利于油气聚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 砂岩上倾尖火油气藏 油气成藏过程 油气分布规律 控制因素
下载PDF
泌阳凹陷安棚油田核三段储层天然裂缝特征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周文 闫长辉 +2 位作者 王洪辉 孙尚如 王志刚 《矿物岩石》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57-60,共4页
根据岩芯裂缝观察结果 ,通过与 FMI,MAIN成像测井资料进行对比 ,系统描述天然裂缝在成像测井上的影像特征 ,对地层裂缝特征参数进行了确定。成果反映出核三段地层中的裂缝主要为垂直裂缝倾角在 80°~ 90°之间 ,走向在 10 0... 根据岩芯裂缝观察结果 ,通过与 FMI,MAIN成像测井资料进行对比 ,系统描述天然裂缝在成像测井上的影像特征 ,对地层裂缝特征参数进行了确定。成果反映出核三段地层中的裂缝主要为垂直裂缝倾角在 80°~ 90°之间 ,走向在 10 0°~ 110°左右 ,宽度一般小于 1m m,裂缝长度主要在 30 m m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阳凹陷 油田 核三段储层 天然裂缝 定向取芯 成像测井
下载PDF
新型低伤害压裂液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6
11
作者 段玉秀 林景禹 +1 位作者 丁建锁 钟静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CAS 2003年第4期12-14,共3页
针对安棚油田特低孔特低渗、储层温度高、微裂缝发育等地质特征 ,通过室内实验 ,研制出具有耐高温、低伤害、延迟交联等特点的新型压裂液体系 ,并进行了 2 0多井次的现场试验。结果表明 ,该压裂液具有很好的适应性 。
关键词 新型 低伤害压裂液 研究 应用 高温 油田
下载PDF
泌阳凹陷安棚油田深层系沉积相及对油气分布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8
12
作者 明海会 金振奎 +2 位作者 李清作 曲延明 陈祥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05年第2期48-51,共4页
以安棚油田深层系岩心分析资料及大量测井、录井、生产动态资料为基础,通过各类沉积相标志分析,研究了安棚油田深层系储集层的沉积相类型及沉积相特征,认为该区深层系为近源扇三角洲沉积,并将其划分为上扇、中扇、下扇、扇缘,扇外为半... 以安棚油田深层系岩心分析资料及大量测井、录井、生产动态资料为基础,通过各类沉积相标志分析,研究了安棚油田深层系储集层的沉积相类型及沉积相特征,认为该区深层系为近源扇三角洲沉积,并将其划分为上扇、中扇、下扇、扇缘,扇外为半深湖深湖,并建立了深层系扇三角洲沉积模式。在此基础上,对沉积相与油气分布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沉积相带物性及含油气性差异明显,中扇物性好,是油气聚集的有利相带;下扇、扇缘等微相相对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 深层系 控制作用 油气分布 泌阳凹陷 扇三角洲沉积 沉积相特征 岩心分析 动态资料 沉积模式 分布关系 含油气性 沉积相带 有利相带 油气聚集 相标志 储集层 基础 物性 测井 微相
下载PDF
裂缝性储层压裂砂堵的防止措施 被引量:9
13
作者 郑宽兵 陶良军 +3 位作者 冯彩琴 冯兴武 刘洪涛 张坤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15-116,共2页
安棚地区属特低孔特渗油气藏,天然裂缝发育,最初的17口井的压裂施工试验表明,该地区压裂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压裂施工时砂堵问题。分析认为造成砂堵的主要原因是:①天然裂缝发育,滤失严重;②近井筒弯曲摩阻大;③弹性模量高,人工裂缝窄... 安棚地区属特低孔特渗油气藏,天然裂缝发育,最初的17口井的压裂施工试验表明,该地区压裂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压裂施工时砂堵问题。分析认为造成砂堵的主要原因是:①天然裂缝发育,滤失严重;②近井筒弯曲摩阻大;③弹性模量高,人工裂缝窄。针对这些问题,制定了相应的工艺技术,应用该技术现场实施32口井.施工成功率为87%,取得了良好的增产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集层 裂缝 压裂 砂堵 核桃园组 油田
下载PDF
无固相钻井液技术在安棚油田的应用 被引量:7
14
作者 肖俊峰 李振杰 刘中信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77-79,共3页
安棚油田埋藏深,储量少,因普通聚合物钻井液具有“三高一低”(指高固相、高粘切和低滤失量)特点,采用该钻井液钻井时,中上部砂砾岩井段机械钻速低,经常出现厚泥饼“小井眼”阻卡和渗透性漏失等井下复杂情况,使钻井综合成本居高不下,严... 安棚油田埋藏深,储量少,因普通聚合物钻井液具有“三高一低”(指高固相、高粘切和低滤失量)特点,采用该钻井液钻井时,中上部砂砾岩井段机械钻速低,经常出现厚泥饼“小井眼”阻卡和渗透性漏失等井下复杂情况,使钻井综合成本居高不下,严重制约着该油藏的增贮上产。低固相、低粘度和低切力的无固相钻井液,在循环排量一定的情况下.冲刷井壁的能力较其它体系强,难以形成虚厚的泥饼和过大的液柱压力(包括激动压力),能够从根本上消除钻井施工中的厚泥饼阻卡问题,缓解砂砾岩的渗透漏失,最大限度地提高机械钻速。在现场应用7口井表明,通过采用FA367/KCl无固相钻井液技术,“小井眼”阻卡和渗透性漏失得到有效缓解,井下安全,起下钻、完井作业顺利;与本区块同类型井相比(平均井深为3300 m),机械钻速由原来的8.12 m/h提高到11.52 m/h,提高了44.6%以上,钻井周期由原来的48.28 d降低到现在的36.2 d,钻井成本大幅度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固相钻井液 油田 阻卡 机械钻速 小井眼 泥饼 漏失 砂砾岩 区块 井深
下载PDF
安棚油田深层系低渗透储层裂缝及其贡献 被引量:8
15
作者 杨永利 姜建伟 卢小欧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4-36,共3页
安棚油田深层系为低孔、特低渗透砂砾岩储层。根据定向取心、成像测井和铸体薄片等资料,对安棚油田深层裂缝的分布特征及其渗流作用进行了分析。该区发育大尺度裂缝、中—小尺度裂缝和微观尺度裂缝3种级次的裂缝类型,以东西向裂缝最发育... 安棚油田深层系为低孔、特低渗透砂砾岩储层。根据定向取心、成像测井和铸体薄片等资料,对安棚油田深层裂缝的分布特征及其渗流作用进行了分析。该区发育大尺度裂缝、中—小尺度裂缝和微观尺度裂缝3种级次的裂缝类型,以东西向裂缝最发育,其次是北东向和北西向裂缝。但受北东向现今地应力场的影响,该区北东向裂缝的开度大,连通性好,渗透率最高,是该区的主渗透裂缝方向,也是该油田下一步开发井网调整的主要地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 分布特征 渗流作用 低渗透储层 油田
下载PDF
油田水离子色谱分析技术及其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6
作者 李武 宁丽荣 卢丽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6-82,共7页
针对常规化学分析方法分析油田水中常量离子的缺点,开展了油田水离子色谱分析技术研究,并应用到泌阳凹陷安棚油田的油田水分析中,为油田开发提供了可靠的分析数据。研究成果表明安棚油田储层条件较差,不同层位油田水受储层性质的影响较... 针对常规化学分析方法分析油田水中常量离子的缺点,开展了油田水离子色谱分析技术研究,并应用到泌阳凹陷安棚油田的油田水分析中,为油田开发提供了可靠的分析数据。研究成果表明安棚油田储层条件较差,不同层位油田水受储层性质的影响较大,注入水对储层的溶蚀作用较强。安棚油田浅中层与深层的油田水差别显著,深层油田水受注水的影响更大。泌185—安2108—安65—安27—安2029—泌185等井组成的闭合区域为统一储集体,具有较好油气储集条件。油田水离子色谱分析技术对研究储层连通性、注水开发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X-500型离子色谱仪 色谱分析 油田 注水开发 油田 泌阳凹陷 南襄盆地
下载PDF
安棚油田压裂砂堵因素分析及解决方法 被引量:6
17
作者 张高玖 赵德勇 +2 位作者 刘欣 段玉秀 钟静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2期1-3,共3页
安棚油田储层埋藏深,属于典型的高温高压特低孔特低渗裂缝砂岩油气藏。其地质特征决定了压裂施工难度大,压裂砂堵频繁,施工成功率低。经分析,储层因素、工况因素等复杂因素导致形成压裂砂堵,采用“砂团”注入和油溶性降滤失剂综合降滤... 安棚油田储层埋藏深,属于典型的高温高压特低孔特低渗裂缝砂岩油气藏。其地质特征决定了压裂施工难度大,压裂砂堵频繁,施工成功率低。经分析,储层因素、工况因素等复杂因素导致形成压裂砂堵,采用“砂团”注入和油溶性降滤失剂综合降滤失等技术可解决压裂砂堵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裂砂堵 天然裂缝 滤失 摩阻 油田
下载PDF
安棚油田部分井低砂比砂堵原因及对策 被引量:5
18
作者 冯彩琴 林景禹 +1 位作者 刘喜杰 张宏 《河南石油》 2002年第5期49-50,共2页
安棚油田压裂施工低砂比砂堵的原因是天然裂缝发育,滤失严重;裂缝起裂位置与最大主应力方向不一致,近井段摩阻大;岩石弹性模量高,人工裂缝窄。提出消除低砂比砂堵的措施是前置液中加入降滤失剂、延长低砂比注入段和降低管内摩阻,并通过... 安棚油田压裂施工低砂比砂堵的原因是天然裂缝发育,滤失严重;裂缝起裂位置与最大主应力方向不一致,近井段摩阻大;岩石弹性模量高,人工裂缝窄。提出消除低砂比砂堵的措施是前置液中加入降滤失剂、延长低砂比注入段和降低管内摩阻,并通过施工实例证实了这些措施的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 低砂比 砂堵原因 对策 油井 压裂 天然裂缝 砂桥 降滤失剂 摩阻
下载PDF
安棚特低孔特低渗油气藏裂缝特征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志刚 李忠平 龚银忠 《断块油气田》 CAS 2002年第6期45-48,共4页
针对泌阳凹陷安棚油气藏特低孔特低渗、单井自然产能低的特点 ,应用天然裂缝识别技术和裂缝参数定量确定方法对储层裂缝特征、单井裂缝发育井段、裂缝形成期次及裂缝分布规律等进行了系统研究 ,并对产层下限、产层分布、压裂层位选择等... 针对泌阳凹陷安棚油气藏特低孔特低渗、单井自然产能低的特点 ,应用天然裂缝识别技术和裂缝参数定量确定方法对储层裂缝特征、单井裂缝发育井段、裂缝形成期次及裂缝分布规律等进行了系统研究 ,并对产层下限、产层分布、压裂层位选择等方面进行了相关研究 ,据此确定了合理开发井距和井排部署方向 ,充分利用了天然裂缝的有利面 ,减少或避免了其不利影响 ,使特低孔特低渗的安棚油气藏投入了开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 特低孔特低渗油气藏 裂缝特征 研究 应用 井网
下载PDF
裂缝-孔隙型特低渗透砂岩油藏开发技术——以安棚油田深层系为例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国鹏 孙尚如 +2 位作者 赵庆 张延章 邱凌 《新疆石油天然气》 CAS 2005年第1期55-58,共4页
安棚油田深层系储层属扇三角洲相沉积,储层岩石的成分成熟度和结构熟度均较低,岩石胶结致密,具有特低孔隙度和特低渗透率特征。深层系储层裂缝较发育,储层中的天然裂缝以高角度或垂直裂缝为主,采用定向取心先进技术确定了地下裂缝的走... 安棚油田深层系储层属扇三角洲相沉积,储层岩石的成分成熟度和结构熟度均较低,岩石胶结致密,具有特低孔隙度和特低渗透率特征。深层系储层裂缝较发育,储层中的天然裂缝以高角度或垂直裂缝为主,采用定向取心先进技术确定了地下裂缝的走向。针对储层物性差、自然产能低的特点,通过开发早期油藏地质研究、裂缝识别及分布评价,提出相了应的开发技术,采用压裂增产、高压增注等措施,以保证特低渗油田的有效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 深层系 特低渗储层 天然裂缝 开发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