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安徽宿县褚兰汉画像石墓研究
被引量:3
- 1
-
-
作者
岳翔
李传兴
黄永飞
-
机构
淮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
出处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4期160-163,共4页
-
基金
安徽省高校省级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项目(2011SQRW060)
-
文摘
安徽宿县褚兰地区的两座画像石墓,虽经盗掘损毁严重,但从其残存的建筑结构及与其他画像石墓作以比较,可发现墓室朝向不固定,可能依据地势走向和风水而定,祠堂朝向也不固定,但基本为南北两种朝向。将此墓画像内容与早期画像石作以比较可以发现,在画像题材中有一些图像元素和内容配置是相对固定的,这个图像体系也有其原始意义,在后来发展中,工匠在这些图像元素的基础上可以增加或删减,意义也逐渐发生变化。
-
关键词
安徽宿县
褚兰
汉代
画像石墓
祠堂
-
分类号
K203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浅谈民国时期安徽宿县社会教育之概况
- 2
-
-
作者
张祎
-
机构
青海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
出处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12期20-23,共4页
-
基金
2019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资助项目“高校网络育人体系建设研究”(19JDSZ1014)。
-
文摘
清末“新政”中,社会教育改革被提上日程,至民国时期,宿县才具有真正意义上的社会教育。从宿县社会教育的行政体制、师资力量配置、经费投入三个方面对民国时期安徽宿县社会教育状况进行分析,诠释了宿县社会教育落后的原因,呼吁当今政府要大力发展经济、培育师资力量,以普及群众的社会教育,进而提高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为宿县教育现代化做出贡献。
-
关键词
民国时期
安徽宿县
社会教育
管理体制
-
Keywords
The Republic of China
The Social Education
Teachers and Funds Education Administrative System
in Su Xian County in Anhui
-
分类号
G613.2
[文化科学—学前教育学]
-
-
题名安徽宿县教育近代化之浅析
- 3
-
-
作者
张祎
-
机构
青海民族大学
-
出处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107-109,共3页
-
文摘
笔者对清末以来安徽宿县教育近代化的研究,采用了因果分析法与历史描述法,剖析了安徽宿县教育近代化的原因、主要形式及意义。本文以近代安徽宿县新式学堂、师范教育、职业教育为主,从创立者、课程设置等方面对其考察。指出宿县教育近代化的成就;同时指出其近代化过程中的不足及留给后人的启示。
-
关键词
安徽宿县
教育
近代化
-
分类号
G527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论民国时期安徽宿县社会教育之内容
- 4
-
-
作者
张祎
-
机构
青海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
出处
《滁州学院学报》
2020年第6期80-83,88,共5页
-
文摘
民国初年,宿县政府响应国家号召,正式普及社会教育。从识字教育、健康教育、业余生活教育、职业生计教育四方面对安徽宿县社会教育内容进行分析,诠释宿县社会教育的意义,为当今宿州社会教育的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
关键词
民国时期
安徽宿县
社会教育
主要内容
-
分类号
K258
[历史地理—历史学]
G529
[历史地理—中国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