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安康“83.8”洪水灾害及防汛工作简析 被引量:5
1
作者 来天成 郝宗刚 《灾害学》 CSCD 1991年第3期55-60,共6页
本文对安康“83.8”洪水灾害形成的机理及人为因素进行论述,并对洪水造成的灾害和灾后的教训及作法作了阐述。
关键词 洪水灾害 防汛 安康
下载PDF
庸国的兴亡及其与楚的关系 被引量:4
2
作者 何光岳 《求索》 1983年第3期123-126,共4页
古代的庸国,早在夏代以前,就已活动于河北省容城县一带,以后逐步南迁到河南新乡县,成为商朝的属国——庸侯国;一部分庸人变成商的奴隶。商代末年,庸人与周结成联盟,打败纣王,灭亡商朝,庸于是又成为周的属国,被封在今洛阳附近,称为鄘伯,... 古代的庸国,早在夏代以前,就已活动于河北省容城县一带,以后逐步南迁到河南新乡县,成为商朝的属国——庸侯国;一部分庸人变成商的奴隶。商代末年,庸人与周结成联盟,打败纣王,灭亡商朝,庸于是又成为周的属国,被封在今洛阳附近,称为鄘伯,后因周公在庸地建立洛邑,庸乃退居洛阳西南卢氏县一带。到了西周中叶,庸又向西南迁至陕西山阳,安康;后来扩展到湖北竹山县的群山中,与群蛮杂处,成为群蛮的部落联盟的盟主。这时,庸国势力强盛,对近邻楚国威胁很大。到春秋中叶,楚联合奏、巴二国,合力灭亡庸国。其遗民被迁至今湖北监利县北面的容城。一些不愿臣服楚国的庸人,便和一部分群蛮,越过大巴山,南渡长江三峡,进入湘西山区,分布于今湖南的大庸、永顺等地;另一部分庸人则在越过大巴山后,进入四川盆地,西迁至成都一带。除了迁居湘西一带的庸人和群蛮有所融合以外,大部分庸人最后融合于华夏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庸国 庸人 容成氏 楚国 洛邑 大巴山 安康 竹山 大庸 路史
下载PDF
从防洪角度看安康旧城的利用 被引量:1
3
作者 王瑞石 《城市规划》 1984年第2期59-61,共3页
1983年8月1日,汉江上游发生约200年一遇的特大洪水,安康县城防洪堤及城墙决口六处,继而洪水漫过堤防及城墙,全城迅速被洪水淹没,总淹没面积3.2平方公里,其中受灾严重的为旧城区,城内最大淹没深度约8米,房屋建筑被摧毁和严重破坏的约占2... 1983年8月1日,汉江上游发生约200年一遇的特大洪水,安康县城防洪堤及城墙决口六处,继而洪水漫过堤防及城墙,全城迅速被洪水淹没,总淹没面积3.2平方公里,其中受灾严重的为旧城区,城内最大淹没深度约8米,房屋建筑被摧毁和严重破坏的约占2/3,道路及各种市政设施也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坏,使安康县城遭到了毁灭性的洪水灾害。 国务院和陕西省领导同志很关心这次安康的救灾工作,从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很大支持,在很短的时间内基本上恢复了这个地区的生产和生活秩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水等级 安康 汉江上游 城市防洪 特大洪水位 中小洪水 一般洪水 地面植被 洪水灾害 石渣
下载PDF
加强和改进安康蚕业科研之我见 被引量:1
4
作者 陈正余 《蚕桑通报》 2002年第1期45-47,共3页
安康市的蚕业生产占陕西省总量的80 %以上 ,建国以来 ,蚕业科研为生产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然而 ,距21世纪蚕业发展的要求差距甚远。作者结合地方特点 ,对下一步蚕业科研的方向、内容、方法、水平。
关键词 安康 蚕业 科研 经费投资 队伍建设 组织领导
下载PDF
整合资源 再现历史
5
作者 罗金波 《陕西档案》 2006年第2期41-42,共2页
  2005年5月11日,安康市汉滨区中原镇彩旗飘舞、人头攒动,伴随一阵阵欢庆锣鼓和鞭炮声,"纪念枧沟乡苏维埃政权创建70周年"活动拉开帷幕,中共汉滨区委、汉滨区人民政府领导为"枧沟乡苏维埃政权旧址"纪念展室剪彩揭...   2005年5月11日,安康市汉滨区中原镇彩旗飘舞、人头攒动,伴随一阵阵欢庆锣鼓和鞭炮声,"纪念枧沟乡苏维埃政权创建70周年"活动拉开帷幕,中共汉滨区委、汉滨区人民政府领导为"枧沟乡苏维埃政权旧址"纪念展室剪彩揭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档案史 志局 汉滨区 苏维埃政权 安康 视沟
下载PDF
陕西安康原蚕区建设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建议
6
作者 党致社 王富炳 +1 位作者 陈凌云 汪德智 《北方蚕业》 2001年第1期39-40,共2页
关键词 陕西 安康 原蚕区建设 区域选择 基础设施建设 合作制种方式 技术培训 蚕种质量管理
下载PDF
三台清《潼川营牌示批词》碑
7
作者 钟治 《四川文物》 1997年第3期43-44,共2页
关键词 牌示 三台 兵丁 艺术价值 合营 安康 实物资料 重要作用 腐败行为 都司
下载PDF
水祸:安康1983
8
作者 艾路 健涛 《新西部》 2010年第8期15-18,共4页
27年前,一场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使安康老城变成一片汪洋;上千人命丧水祸,在安康人心中留下至今难以抚平的伤痛;危难时刻,子弟兵挺身而出,但“不少干部在洪灾面前溃不成军”;多年来,根治水患一直是安康从政府到民间一个共同的... 27年前,一场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使安康老城变成一片汪洋;上千人命丧水祸,在安康人心中留下至今难以抚平的伤痛;危难时刻,子弟兵挺身而出,但“不少干部在洪灾面前溃不成军”;多年来,根治水患一直是安康从政府到民间一个共同的呼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水 自然灾害 救灾工作 政府工作 安康
下载PDF
李渊用将既往不咎【古今用人轶事(11)】
9
作者 路川 《疏导》 1994年第1期23-23,共1页
唐高祖李渊,原系隋朝命官,封为唐公,镇夺太原。他准备以进攻突厥为名起兵反隋时,李靖“察(李渊)有非常志”,曾企图到江都向隋炀帝告发,因道不通,被阻于长安。李渊占领长安后将他捉住并要处斩,李靖高呼道:“唐公起兵除暴安良,欲成大事,... 唐高祖李渊,原系隋朝命官,封为唐公,镇夺太原。他准备以进攻突厥为名起兵反隋时,李靖“察(李渊)有非常志”,曾企图到江都向隋炀帝告发,因道不通,被阻于长安。李渊占领长安后将他捉住并要处斩,李靖高呼道:“唐公起兵除暴安良,欲成大事,为何因私怨杀贤士!”李渊之子李世民在旁看他有些胆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渊 李靖 起兵反隋 李世民 长安 调整部署 隋炀帝 决心继续 大获全胜 安康
原文传递
安康专区发现水稻干尖线虫病
10
作者 刘健 《陕西农业科学》 1959年第2期66-66,共1页
水稻干尖线虫病是国内及国际间的重要检疫对象,在天津银坊粳稻上首先发现了这种病害,1956年春由天津调进我区11万斤银坊粳稻,在石泉、汉阴、安康三县推广,57年又在紫阳,洵阳,平利等县多点示范,因而水稻干尖线虫就成了我区水稻中一个怀... 水稻干尖线虫病是国内及国际间的重要检疫对象,在天津银坊粳稻上首先发现了这种病害,1956年春由天津调进我区11万斤银坊粳稻,在石泉、汉阴、安康三县推广,57年又在紫阳,洵阳,平利等县多点示范,因而水稻干尖线虫就成了我区水稻中一个怀疑的检疫对象。在第一年栽培时就有病症的表现,但由于对该病生疏,大都认为是缺肥、受冻和热风吹了的缘故。经过三年的种植和57、58两年的调查了解,标本经安康农校,我站和中央植物检疫实验室镜检,都肯定了是干尖线虫病。在田间及仓库所发现的被害状和种子镜检的均是粳稻,证明干尖线虫是由天津传入我区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 镜检 天津 种子 水稻 繁殖器官 安康 石泉 汉阴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