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几种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法在采石行业的应用效果比较 被引量:13
1
作者 张敬东 伍紫贤 +2 位作者 李飞 余彩虹 彭兴文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3-27,共5页
比较4种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模型在某采石场中应用的优缺点,探索适合采石行业职业健康风险评估的最佳方法。选取湖北鄂东某采石场为研究对象,进行现场调查和采样检测,应用4种模型进行评估分析:国际采矿与金属委员会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模型(... 比较4种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模型在某采石场中应用的优缺点,探索适合采石行业职业健康风险评估的最佳方法。选取湖北鄂东某采石场为研究对象,进行现场调查和采样检测,应用4种模型进行评估分析:国际采矿与金属委员会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模型(ICMM模型)判定采石场工人接触粉尘为不可容忍或者高风险水平;风险定义法(MES法)判定采石场工人接触粉尘和噪声为四级或三级风险水平;罗马尼亚职业事故和职业病风险评估方法(MLSP法)判定采石场工人接触粉尘和噪声为低风险或非常低风险水平;澳大利亚职业健康与安全风险评估管理导则(UQ法)判定采石场工人接触粉尘和噪声为高风险或中等风险水平。与有毒作业分级结果比较验证,ICMM模型、MES法、MLSP法相对一致,适合评估某一具体采石场的职业健康风险,UQ法因不考虑个体差异,更适合评估整个采石行业的职业健康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卫生工程 采石场 风险评估 评估方法 比较研究
下载PDF
井下有限空间内作业人员噪声危害调查 被引量:8
2
作者 贺飞 王继仁 +3 位作者 程根银 陈绍杰 郝朝瑜 张春华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849-854,共6页
为研究煤矿井下环境相对封闭、空间相对有限的情况下,噪声对作业人员的影响及危害,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分别对开滦集团东欢坨及荆各庄2煤矿井下5个不同作业区人员进行了共计200份的噪声危害问卷调查。将问卷调查结果通过SPSS软件进行统... 为研究煤矿井下环境相对封闭、空间相对有限的情况下,噪声对作业人员的影响及危害,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分别对开滦集团东欢坨及荆各庄2煤矿井下5个不同作业区人员进行了共计200份的噪声危害问卷调查。将问卷调查结果通过SPSS软件进行统计与分析,并将SPSS分析得到的数据用于分析井下噪声对作业人员的影响及危害,归纳出噪声对作业人员的影响因素,并对噪声、影响因素及症状之间建立了井下噪声对作业人员影响的理论关系模型。结果表明:在井下有限空间内,噪声对作业人员的危害最严重的症状是耳鸣,危害最轻的症状是畏惧感;参与调查的多为年龄较大、工龄较长的作业人员,噪声对工龄较长者的危害程度要大于对年龄较大者,且工龄与噪声危害之间存在Pearson相关性系数大于0的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卫生工程 井下有限空间 井下噪声 作业人员 噪声危害 问卷调查
下载PDF
手持砂轮打磨金属粉尘微观特征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黄武 汪圣华 +1 位作者 张金锋 徐秋凉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31-435,共5页
粉尘微观特征对职业健康危害及粉尘的宏观运动存在一定影响。以轨道交通工具生产企业手持砂轮打磨产生的碳钢、不锈钢、铝粉尘为研究对象,利用激光粒度仪、电子显微镜(SEM)对粉尘颗粒大小、颗粒分布特征及形貌特征进行分析,初步探讨了... 粉尘微观特征对职业健康危害及粉尘的宏观运动存在一定影响。以轨道交通工具生产企业手持砂轮打磨产生的碳钢、不锈钢、铝粉尘为研究对象,利用激光粒度仪、电子显微镜(SEM)对粉尘颗粒大小、颗粒分布特征及形貌特征进行分析,初步探讨了打磨对象的材料和打磨工艺对粉尘颗粒及微观形貌的影响、打磨产生的沉降性粉尘与空气中粉尘粒度及形貌的区别。结果表明,手持砂轮打磨的金属粉尘颗粒以粗颗粒为主;金属材料物理机械性能是影响粉尘颗粒及形貌的主要因素;同一打磨岗位上产生的沉降性粉尘与空气中漂浮粉尘的形貌特征一致,只在颗粒尺度上有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卫生工程 手持砂轮 金属粉尘 微观特征 颗粒 分散度 形貌特征
下载PDF
某铸造厂房夏季室内热环境测试分析及评价
4
作者 孟晓静 安康乐 薛淑凯 《工业安全与环保》 2023年第1期24-28,共5页
高温是工业厂房常见的职业危害因素,为了掌握工业厂房夏季室内热环境特征,对某铸造厂房不同工作地点的空气温度、相对湿度、风速及湿球黑球温度(WBGT)进行了现场测试,对比分析了室外环境参数与工作地点环境参数的变化规律,结合高温职业... 高温是工业厂房常见的职业危害因素,为了掌握工业厂房夏季室内热环境特征,对某铸造厂房不同工作地点的空气温度、相对湿度、风速及湿球黑球温度(WBGT)进行了现场测试,对比分析了室外环境参数与工作地点环境参数的变化规律,结合高温职业卫生限值规定对室内高温环境进行了评价,并建立了室内空气温度与WBGT的关系式。结果表明:室内空气温度高于室外空气温度,而室内相对湿度小于室外相对湿度;不同工作地点的WBGT平均值在27.13~33.74℃,部分工作地点全天WBGT都超出了高温作业职业接触限值的规定;室内空气温度升高1℃,WBGT将升高0.68℃。研究结果可为工业厂房室内高温环境设计及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卫生工程 室内热环境 高温 湿球黑球温度 空气温度
下载PDF
“安全卫生工程”二级学科(专业)设置初论 被引量:3
5
作者 曾繁华 易俊 范小花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0期77-80,共4页
"安全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确立之后,其二级学科(专业)及三级学科的建设即成为安全工程教育所面临的重要课题。提出在"安全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下设立"安全卫生工程"专业。分析了设立"安全卫生工程&q... "安全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确立之后,其二级学科(专业)及三级学科的建设即成为安全工程教育所面临的重要课题。提出在"安全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下设立"安全卫生工程"专业。分析了设立"安全卫生工程"专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阐述了"安全卫生工程"专业的内涵和体系架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卫生工程 安全科学与工程 二级学科 学科建设
下载PDF
湿法刻蚀车间有害气体扩散规律及控制技术数值模拟 被引量:2
6
作者 董艳 刘艳 +1 位作者 赵岩 崔向兰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223-1231,共9页
集成电路制造企业湿法刻蚀工序中使用了大量的刻蚀液,且刻蚀液极易挥发。为有效防治集成电路制造业湿法刻蚀车间有害气体的扩散,保护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采用CFD方法对刻蚀车间更换刻蚀液的过程进行数值模拟计算,研究有害气体扩散的规... 集成电路制造企业湿法刻蚀工序中使用了大量的刻蚀液,且刻蚀液极易挥发。为有效防治集成电路制造业湿法刻蚀车间有害气体的扩散,保护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采用CFD方法对刻蚀车间更换刻蚀液的过程进行数值模拟计算,研究有害气体扩散的规律和控制技术。结果表明:刻蚀设备局部通风的风速和车间局部排风罩的位置是影响有害气体质量浓度分布的关键因素。当刻蚀设备的局部排风风速为6m/s,并在刻蚀设备上方车间顶部设置局部排风罩时,可使车间内作业工位处HF的质量浓度降到职业接触限值(2 mg/m^3)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卫生工程 集成电路制造 湿法刻蚀 有害气体扩散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安全卫生工程设计中的效益原理及应用
7
作者 王峰 《劳动保护科学技术》 1996年第3期18-19,17,共3页
提出了安全卫生工程设计的效益概念,讨论了提高该效益的基本途径和应遵循的原则,从而为完善安全卫生工程设计的理论指导体系进行了经济评价指标的引入。
关键词 安全卫生工程 设计 效益
下载PDF
煤尘润湿接触角的BP神经网络估算方法研究
8
作者 罗根华 马云东 +1 位作者 李梦雪 娜木热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272-1276,共5页
通过采集和测定35个矿区煤样品的化学组成、结构参数和润湿接触角,构建了以13个影响因子为输入参数和以接触角为输出目标的3层BP人工神经网络,并利用该模型估算煤尘润湿接触角。结果表明,隐含层节点数为19时,接触角估算值与实测值的决... 通过采集和测定35个矿区煤样品的化学组成、结构参数和润湿接触角,构建了以13个影响因子为输入参数和以接触角为输出目标的3层BP人工神经网络,并利用该模型估算煤尘润湿接触角。结果表明,隐含层节点数为19时,接触角估算值与实测值的决定系数R2=0.957,平均相对误差为4.59%,表明基于BP神经网络建立的煤尘润湿接触角估算模型具有很高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卫生工程 煤尘 润湿接触角 BP神经网络 Sigmoid型函数
下载PDF
风机布置方式对高瓦斯隧道施工通风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29
9
作者 张恒 吴瑾 +2 位作者 陈寿根 刘效成 孙建春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834-1841,共8页
为了优化瓦斯隧道施工通风方案,提高瓦斯在隧道内的排出效率,以新建鸪山隧道高瓦斯段施工通风为背景,采用数值模拟和现场监测对隧道横通道处射流风机的布置、轴流风管与掌子面距离、风管放置高度、射流风机放置高度对隧道内通风效果的... 为了优化瓦斯隧道施工通风方案,提高瓦斯在隧道内的排出效率,以新建鸪山隧道高瓦斯段施工通风为背景,采用数值模拟和现场监测对隧道横通道处射流风机的布置、轴流风管与掌子面距离、风管放置高度、射流风机放置高度对隧道内通风效果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射流风机最好布置在与横通道距离为5 m的气流上风向,该处瓦斯的排出效果最佳。风管与掌子面的距离不宜太近或太远,距离太近,会造成掌子面两侧风速差异过大;距离太远,射流未能到达掌子面,并在掌子面附近形成涡流区,使得掌子面处瓦斯未能与新鲜空气混合。但是,风管与掌子面的距离不同,隧道内最后稳定的轴向风速几乎相同。轴流风机风管布置在较高的位置,掌子面总体风速分布更为均匀,并且由于瓦斯密度相比空气小,易聚积于隧道顶部,将风管布置在高处,有利于隧道顶部的瓦斯排出,减少瓦斯聚积。射流风机的布置位置较低时,瓦斯易聚积在隧道下方,反之,瓦斯易聚积在隧道上方,因此,射流风机布置在较高处,瓦斯沿着隧道上部空间排出,有利于隧道内作业人员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卫生工程技术 施工通风 瓦斯分布 风机布置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基于风幕隔尘集尘的综掘面粉尘防治研究 被引量:15
10
作者 孟晗 杨玉中 +3 位作者 鲁忠良 吴立云 王飞 厐龙龙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173-2180,共8页
煤矿井下综掘面粉尘浓度过高会严重影响井下安全生产和工人的身心健康。运用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方法对风幕隔尘集尘系统在漳村煤矿28采区皮带巷中的粉尘防治进行了研究。风幕隔尘集尘系统包括抽出式系统和压入式系统两部分,其中风幕射... 煤矿井下综掘面粉尘浓度过高会严重影响井下安全生产和工人的身心健康。运用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方法对风幕隔尘集尘系统在漳村煤矿28采区皮带巷中的粉尘防治进行了研究。风幕隔尘集尘系统包括抽出式系统和压入式系统两部分,其中风幕射流箱连接到压入式风筒的末端,压入式风筒采用柔性可伸缩性风筒。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皮带巷的粉尘浓度在综掘机司机工作位置附近偏高,粉尘浓度与产尘源距离成反比,高浓度的粉尘集中分布在抽出式风筒一侧范围,存在风幕系统时,风幕会在综掘机司机的前方形成一道风流屏障,阻挡综掘机作业时产生的粉尘向综掘机司机工作位置处扩散。同时,抽出式风筒将含尘气流抽出,降低综掘工作面的粉尘浓度。与普通的长压短抽式通风除尘方式相比,存在风幕隔尘集尘系统时,皮带巷中的高浓度粉尘可以得到很好的控制,保证综掘机司机不受高浓度粉尘的危害,可为综掘工作面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卫生工程技术 粉尘防治 隔尘集尘 风幕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大采高综采工作面风流-呼吸带粉尘分布数值模拟 被引量:15
11
作者 张辛亥 尚治州 +1 位作者 冯振 刘阳军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570-575,共6页
为了研究大采高综采工作面在多工序、多尘源情况下的呼吸带范围粉尘质量浓度分布,运用Fluent软件对井下大采高综采工作面风流分布、粉尘运移、呼吸带高度范围粉尘质量浓度分布进行模拟研究,并结合现场实测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煤机械... 为了研究大采高综采工作面在多工序、多尘源情况下的呼吸带范围粉尘质量浓度分布,运用Fluent软件对井下大采高综采工作面风流分布、粉尘运移、呼吸带高度范围粉尘质量浓度分布进行模拟研究,并结合现场实测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煤机械设备的影响使得工作面空间体积发生突变,造成采煤机附近局部风速增大,并且在采煤机下风侧附近产生3 m/s的湍流。湍流使得运移到此处的粉尘发生扩散,致使湍流下风侧呼吸带粉尘质量浓度剧烈升高十几倍。根据实测数据与模拟结果对比分析:采煤机下风侧10~20 m是粉尘防治的重要区域;而在采煤机下风侧30 m以后的范围,巷道中心部位呼吸带高度粉尘受风流影响漂浮在空中而不易沉降,导致粉尘质量浓度居高不下,此范围也是重点防尘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卫生工程技术 综采工作面 数值模拟 呼吸带 粉尘 风流分布
下载PDF
特长隧道风仓接力通风关键参数及其效果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张恒 张俊儒 +2 位作者 周水强 孙建春 吴洁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795-803,共9页
通过长斜井进入正洞施工的特长隧道,往往面临独头通风距离过长、工作面风量不足等问题,造成污染物难以在规定时间排出洞外。以衢宁铁路鹫峰山隧道风仓接力施工通风为依托,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风仓长度、隔板长度及风机布置方式对轴... 通过长斜井进入正洞施工的特长隧道,往往面临独头通风距离过长、工作面风量不足等问题,造成污染物难以在规定时间排出洞外。以衢宁铁路鹫峰山隧道风仓接力施工通风为依托,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风仓长度、隔板长度及风机布置方式对轴流风机通风效率的影响,分析了原压入式通风和风仓接力通风洞内CO运移特性。结果表明,风仓长度从10 m增至25 m时,轴流风机通风效率大幅提高,风仓长度大于25 m时,对轴流风机通风效率的影响不大。设置中隔板会影响空气在风仓内的分流并产生较多旋流,从而降低风机通风效率;轴流风机远离斜井端对称布置,风仓内部风流的引流速度和引流范围最大,风流运动路径最优,通风效率最高。由于压入式通风受限于斜井断面尺寸及现场布置方式,当通风距离超过3 000 m后,无法满足洞内作业环境规定的条件。在正洞与斜井交叉部位设置密封的风仓,形成接力通风,能大幅度延长通风距离,提高通风效率,改善洞内空气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卫生工程技术 施工通风 长大斜井 风仓设置 数值模拟
下载PDF
隧道施工通风壁面粗糙度评定方法及其工程应用 被引量:11
13
作者 张恒 孙建春 +2 位作者 向芬 王路 涂鹏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17-225,共9页
隧道通风数值计算中定义壁面粗糙程度的参数由粗糙高度和粗糙常数构成,参数的选取很难利用数学推导的方式进行研究。依托衢宁铁路鹫峰山隧道的施工通风项目,采用数值模拟并结合现场实测数据研究了隧道内壁面粗糙度的评定方法、取值和工... 隧道通风数值计算中定义壁面粗糙程度的参数由粗糙高度和粗糙常数构成,参数的选取很难利用数学推导的方式进行研究。依托衢宁铁路鹫峰山隧道的施工通风项目,采用数值模拟并结合现场实测数据研究了隧道内壁面粗糙度的评定方法、取值和工程应用。结果表明:隧道壁面平均粗糙高度由隧道内实际开挖轮廓线和设计开挖轮廓线之间包络的面积与取样长度的比值确定,计算得到了隧道横断面平均粗糙高度为0. 191 m,纵向平均粗糙高度为0. 231 m;建立了粗糙常数Rc与粗糙单元间距、形状的关系,同时得到基本模型对应的Rc计算公式;基于典型理想壁面模型,以原模型面积减去理想模型的面积(绝对值)除以原模型面积所得值最小定义了最优简化模型,提出了关于壁面粗糙常数取值的计算方法,并以此计算出鹫峰山隧道壁面粗糙常数Rc为0.46。最终根据Rh和Rc的取值,采用三维数值模拟,分析了隧道内CO质量浓度不同时间段的分布规律。由于压入式通风自身的缺陷(无法突破长度瓶颈),且受现场布置及施工方式所限,通风距离超过3 000 m很难满足施工条件的需要,无法达到规定的洞内作业环境条件。因此,急需对现有的通风方式进行优化和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卫生工程技术 施工通风 壁面模型 壁面粗糙度 评定方法
下载PDF
熵权法在铀矿井下空气环境安全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王淑云 黄芳 +3 位作者 谭雄 黄爽 匡雅 廖宇航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538-545,共8页
为科学合理地评价铀矿井下空气环境质量,通过对广东某铀矿及辽宁某铀矿井下空气环境的调查,分析了铀矿井下空气环境的特点及其危害,确定氡、氡子体、铀矿尘、CO、NO2及矿井气候6个指标为影响铀矿井下空气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依此建立铀... 为科学合理地评价铀矿井下空气环境质量,通过对广东某铀矿及辽宁某铀矿井下空气环境的调查,分析了铀矿井下空气环境的特点及其危害,确定氡、氡子体、铀矿尘、CO、NO2及矿井气候6个指标为影响铀矿井下空气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依此建立铀矿井下空气环境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了铀矿井下空气环境安全评价模型,并采用熵权法客观赋权的方式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避免了评价过程中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从而得到比较客观的评价结果。以南方某铀矿井为例,运用建立的评价模型对其井下采场、巷道掘进、天井掘进3个工作面空气环境质量进行安全评价。结果表明,采场工作面空气环境质量为良好,巷道掘进工作面和天井掘进工作面空气环境质量为中等。其评价结论可为企业优化井下工作场所空气环境质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卫生工程技术 铀矿井下 空气环境 熵权法 模糊综合评价法
下载PDF
水雾粒子特性对呼吸性粉尘降尘效率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荆德吉 马纪闯 张天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9-175,共7页
为有效去除工业生产中的呼吸性粉尘,提高水雾粒子对呼吸性粉尘的捕捉效率,基于三相流理论建立了高速气流中单颗粒雾-尘碰撞耦合数值模型。研究高速气流中单颗粒雾-尘碰撞耦合过程,分析雾-尘粒径比及相对速度对尘粒表面线积分润湿度的影... 为有效去除工业生产中的呼吸性粉尘,提高水雾粒子对呼吸性粉尘的捕捉效率,基于三相流理论建立了高速气流中单颗粒雾-尘碰撞耦合数值模型。研究高速气流中单颗粒雾-尘碰撞耦合过程,分析雾-尘粒径比及相对速度对尘粒表面线积分润湿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不同粒径等级的呼吸性粉尘,达到最佳润湿度对应的雾-尘粒径比不同,k(PM1)=15、k(PM2.5)=2和k(PM5)=1。在高速气流中雾-尘相对运动状态不同时,粉尘颗粒的最佳润湿度随雾-尘相对速度U增大而增大。搭建仿真试验模型,研究不同情况下水雾粒子的捕尘效率。结果表明,超音速雾化喷嘴对呼吸性粉尘的降尘效率为95.95%,单流体喷嘴降尘效率为82.98%。结合现场试验对比分析,验证雾-尘粒径比及相对速度对尘粒表面线积分润湿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越符合粉尘粒子被捕捉的最佳粒径比的喷嘴的降尘效率越高,提高尘雾粒子碰撞速度可以提高对粉尘粒子的捕捉效率,为治理呼吸性粉尘及清洁化工业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卫生工程技术 单颗粒碰撞 呼吸性粉尘 数值模拟 降尘效率
下载PDF
基于EPA法和职业病作业分级法的某电子企业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比较 被引量:8
16
作者 张敬东 蔡莹 +1 位作者 李飞 伍紫贤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692-1698,共7页
电子行业存在普遍的职业健康危害且极易被忽视,采用EPA吸入风险评估模型和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法,对电子行业的某电子零部件生产企业进行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有毒有害化学物中一个H2SO4检测点、粉尘中8个矽尘检测点和部分噪声检测... 电子行业存在普遍的职业健康危害且极易被忽视,采用EPA吸入风险评估模型和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法,对电子行业的某电子零部件生产企业进行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有毒有害化学物中一个H2SO4检测点、粉尘中8个矽尘检测点和部分噪声检测点超出了我国职业接触限值外,其他各现场采样检测值均不超过我国规定的职业接触限值; EPA法评估结果显示,从业人员接触的H2SO4、H3PO4、C3H8O、HCl、V及其化合物等有毒有害化学物和粉尘存在较大的职业健康风险;而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法评估结果显示,从业人员除接触到的H2SO4的职业健康风险水平为I级轻度作业危害外,其余有毒有害化学因素的职业健康风险水平为无害作业水平,同时接触到的粉尘和噪声则达到Ⅲ级高度危害作业水平,存在较高的职业健康风险。EPA法的评估结果普遍比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方法的评估结果高;且EPA法适用于电子行业职业危害因素中有毒有害化学物和粉尘的职业健康风险评估,而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方法的适用范围比EPA法还多一项物理因素的职业健康风险评估。针对该电子零部件制造企业建议从加强工艺设备的密闭性、提升系统的通风性、改善个人健康管理措施三方面进行防毒、防尘、防噪风险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卫生工程技术 EPA模型 职业病分级法 电子行业 职业健康 风险管理
下载PDF
基于模糊数学法的抽水蓄能水电站职业健康风险评价 被引量:8
17
作者 陈涛 张华飞 +4 位作者 方铭 孙成勋 衣传宝 高阳 徐华雷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699-1703,共5页
为确定抽水蓄能水电站的主要职业健康危害因素、评价抽水蓄能水电站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风险,在现场调查的基础上,对运维一体化生产方式下抽水蓄能水电站工作人员的主要工作区域进行划分,将其划分为主厂房、副厂房、主变洞、地下GIS系统... 为确定抽水蓄能水电站的主要职业健康危害因素、评价抽水蓄能水电站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风险,在现场调查的基础上,对运维一体化生产方式下抽水蓄能水电站工作人员的主要工作区域进行划分,将其划分为主厂房、副厂房、主变洞、地下GIS系统、地面GIS系统、出现系统共6个区域,并对各个区域的职业健康危害因素进行检测和识别,筛选出噪声、振动、潮湿、高温/低温、工频电场和六氟化硫作为工作人员接触的主要危害因素。然后结合职业健康相关规范及研究,根据各危害因素的人体接触强度将危害定量划分为无危害(Ⅰ)、轻度危害(Ⅱ)、中度危害(Ⅲ)、重度危害(Ⅳ) 4个级别。最后结合抽水蓄能水电站工作人员的工作特点及接触危害因素的强度和时间长度,利用模糊数学法对抽水蓄能水电站的职业健康风险进行评价:首先确定了抽水蓄能水电站不同工作场各危害因素的健康风险,结果表明6个工作区域中噪声对人体的危害最大,主厂房和副厂房振动的危害次之。之后,根据工作人员在各工作区域危害因素的接触时间,对全部工作区域的模糊矩阵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全厂健康风险综合评价等级为Ⅰ级。主厂房、副厂房、主变洞、地下GIS室、地面GIS室、出线系统均属于总体无风险,6个主要危害因素中对人体影响最大的为噪声,而在出线系统区域,工频电场的影响较大。实践表明,该方法所得结论与工程实际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卫生工程技术 抽水蓄能水电站 风险评价 危害因素 模糊数学法
下载PDF
平行导洞压入式通风对特长隧道污染物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红森 王方超 +1 位作者 陈长坤 焦伟冰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00-1009,共10页
为探究横通道开启方式对平行导洞压入式通风的特长隧道内污染物分布规律的影响,研究了不同横通道开启方式下的隧道内纵向风速、风压损失及污染物分布规律。所建立的隧道模型包含17个横通道,其中5个为车行横通道,12个为人行横通道,横通... 为探究横通道开启方式对平行导洞压入式通风的特长隧道内污染物分布规律的影响,研究了不同横通道开启方式下的隧道内纵向风速、风压损失及污染物分布规律。所建立的隧道模型包含17个横通道,其中5个为车行横通道,12个为人行横通道,横通道均匀布置。考虑了5种不同的车行横通道开启方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平导压入式通风时,主隧道内的纵向风速呈分段式分布,隧道中心风速最小,越靠近隧道出口的风速越大。当对称开启偶数个横通道时,由于风压平衡,隧道中心两个横通道之间的纵向风速几乎为0,无法有效稀释CO;当对称开启奇数个横通道时,隧道内风速为从隧道中心往两侧洞口方向,当平导通风风量足够大时,可将隧道内CO体积比稀释到符合规范的要求。此外,当对称开启奇数个横通道时,在相同的平导通风量下,横通道开启个数较多反而不利于降低隧道中心区域的CO体积比。所研究隧道模型中对称开启3个横通道的临界通风量最小,临界通风风量为631 m^(3)/s,与根据规范计算得到的所需通风量相差不大。因此,在进行此类隧道通风设计时,可参考规范进行通风量的计算。研究结果可为此类隧道的通风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卫生工程技术 平行导洞 隧道通风 污染物
下载PDF
局部正压通风方法解决采面低氧问题的试验及模拟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裴晓东 蒋曙光 +3 位作者 吴征艳 朱佳诺 赵粟 姚志远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6-185,共10页
针对浅埋近距离煤层群工作面易产生低氧现象的难题,以山西某矿3105工作面低氧问题为研究背景,采用理论分析、相似模拟及数值模拟方法进行了研究。分析得出煤层地质条件、工作面通风方式、大气压力变化和自然风压是工作面产生低氧现象的... 针对浅埋近距离煤层群工作面易产生低氧现象的难题,以山西某矿3105工作面低氧问题为研究背景,采用理论分析、相似模拟及数值模拟方法进行了研究。分析得出煤层地质条件、工作面通风方式、大气压力变化和自然风压是工作面产生低氧现象的主要原因,并探究了采用局部正压通风方法解决采面低氧问题的可行性。结果表明:采用负压通风时,增加风速不能明显提高工作面上隅角区域的氧气体积分数,仍低于20%;采用局部正压通风时,采场内20%氧气体积分数等值线在通风风速达到1.6 m/s时,与工作面呈平行状态,增加风速能有效提高采面上隅角的氧气体积分数;采用局部正压通风回风巷增阻时,相较于单一的局部正压通风能够在更小的风速条件下解决采面低氧的问题,且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防范采空区遗煤自然发火。利用COMSOL仿真软件,建立工作面采场气体运移模型,开展了不同通风方法、不同风速条件下的采空区氧气体积分数分布及运移规律研究,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测定结果基本一致。3105工作面现场实践表明,采用局部正压通风回风巷增阻的技术措施能够有效解决工作面低氧问题,工作面上隅角及回风流的氧气体积分数由15%上升到20%以上,并始终保持正常水平,确保了工作面的安全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卫生工程技术 工作面低氧 局部正压通风 上隅角 采空区 数值模拟
下载PDF
面向喷染车间的挥发性有机物质量浓度预测方法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彭来湖 张权 +1 位作者 李建强 李杨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6-195,共10页
以喷染车间挥发性有机物为研究对象,对喷染车间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VOCs)质量浓度预测方法进行研究。首先,使用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 RF)算法对影响喷染车间挥发性有机物质量浓度的特征变量进行权重分析。同时... 以喷染车间挥发性有机物为研究对象,对喷染车间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VOCs)质量浓度预测方法进行研究。首先,使用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 RF)算法对影响喷染车间挥发性有机物质量浓度的特征变量进行权重分析。同时,构建基于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ong-Term and Short-Term Memory Neural Network, LSTM)的挥发性有机物质量浓度预测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引入麻雀搜索算法(Sparrow Search Algorithm, SSA)进行参数优化选择。最后,以浙江省杭州市某汽车喷染车间7月29日—10月28日的数据为样本,将温度、相对湿度、室内大气压、室外大气压作为模型输入变量,并与LSTM模型、随机森林-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Random Forest-Long Short-Term Memory neural network, RF-LSTM)模型、随机森林-反向传播神经网络(Random Forest-BP neural network, RF-BP)模型进行对比试验。结果显示,基于随机森林-麻雀搜索算法-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Random Forest-Sparrow Search Algorithm-Long Short-Term Memory neural network, RF-SSA-LSTM)模型的预测效果最佳,平均绝对误差、均方根误差和决定系数分别为2.812 2、3.457 4、0.988。同时,为验证RF-SSA-LSTM模型性能,通过不同时间步长实现对喷染车间VOCs质量浓度预测,结果显示预测误差较小,在可接受范围内。RF-SSA-LSTM预测模型提高了挥发性有机物质量浓度的预测精度,为减少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卫生工程技术 挥发性有机物 随机森林 麻雀搜索算法 LSTM神经网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