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汉“守冢”制度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子今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20年第3期1-10,共10页
两汉时期出现的由最高执政集团设定的“守冢”制度,是对战国以来兴起的盗墓风习的抗御方式。“守冢”制度维护了政治等级,提倡一种政治文化取向,亦表现出仁政关怀,同时也顺应了国家作为意识形态主导的“孝”的伦理原则的社会普及。“予... 两汉时期出现的由最高执政集团设定的“守冢”制度,是对战国以来兴起的盗墓风习的抗御方式。“守冢”制度维护了政治等级,提倡一种政治文化取向,亦表现出仁政关怀,同时也顺应了国家作为意识形态主导的“孝”的伦理原则的社会普及。“予守冢”“置守冢”,又体现出皇帝对某些家族和个人的特别恩宠。两汉“守冢”制度对后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成为帝王的一种政治表演形式,也成为帝制时代的行政规范之一。“守陵”“守冢”“守墓”作为国家行为,可以防止民间个体及小群体隐秘的盗墓犯罪,却无法阻止军政实力集团大规模的公开的盗掘,但是对于这种体制在客观上有益于保存古代文明遗产的意义,应当给予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汉 东汉 掘冢
下载PDF
对“红军妹”张桂清为毛泽覃守墓的质疑——与卜谷、杨友明等商榷
2
作者 邹亮辉 《苏区研究》 2016年第4期15-21,共7页
1935年4月26日,毛泽覃牺牲在江西瑞金红林山区。近年来,卜谷和杨友明等作者分别发表了《为毛泽覃守灵的红军妹》、《老红军母子接力80年守护毛泽覃墓》的文章,文中都写了一个"红军妹"张桂清为毛泽覃守墓的红色传奇,其实文章... 1935年4月26日,毛泽覃牺牲在江西瑞金红林山区。近年来,卜谷和杨友明等作者分别发表了《为毛泽覃守灵的红军妹》、《老红军母子接力80年守护毛泽覃墓》的文章,文中都写了一个"红军妹"张桂清为毛泽覃守墓的红色传奇,其实文章与历史真实史料不符。为此,文章对以上"两文"的不实之处提出商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军妹” 张桂清 毛泽覃 质疑
下载PDF
充满魅力的土家族生活画卷
3
作者 陈新洲 李鹏翔 张先国 《政策》 2002年第3期58-60,共3页
每天清晨,37岁的土家族汉子覃国安都会来到距家200米远的祖坟前,进行打扫。而傍晚,干完农活的覃国安又来到坟前,看看坟墓是否完好如昔。
关键词 土家族 生活习俗 覃国安 “穴居部落” 吊脚楼 生态家园
下载PDF
372年的守墓史终结在第17代
4
作者 月青 《社区》 2005年第14期40-42,共3页
关键词 明末抗清将军 袁崇焕 余幼芝 民族文化 旅游文化资源 价值观念
原文传递
守在青山护英魂--音乐剧《我的两万个兄弟》赏析
5
作者 椿桃 《音乐世界》 2021年第5期34-39,共6页
音乐剧《我的两万个兄弟》以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红军烈士陵园的真实故事改编而来,以上世纪30年代红军守墓人为原型,讲述了通江娃何小狗子一生追随红军的故事。红军挽救了何小狗子的生命,还给他一个新的名字,何红生。后因红军紧急转移,... 音乐剧《我的两万个兄弟》以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红军烈士陵园的真实故事改编而来,以上世纪30年代红军守墓人为原型,讲述了通江娃何小狗子一生追随红军的故事。红军挽救了何小狗子的生命,还给他一个新的名字,何红生。后因红军紧急转移,何红生和队伍失散。没能追上红军的他,用一生的时间守护月光下、田垄旁的座座无名红军坟冢,直到生命的尽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我的两万个兄弟 红军
下载PDF
遵守了374年的诺言
6
作者 韩飞 《中老年保健》 2004年第6期57-59,共3页
袁崇焕是明末著名的民族英雄,曾任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扼守山海关,捍卫京师,守卫边疆,立下了丰功伟绩。后遭人谗毁,竟成冤狱。佘义士,广东顺德人。冒着被满门抄斩的危险,将袁崇焕首级葬于自家院内。临终留下遗训:世世代代不许做官,不... 袁崇焕是明末著名的民族英雄,曾任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扼守山海关,捍卫京师,守卫边疆,立下了丰功伟绩。后遭人谗毁,竟成冤狱。佘义士,广东顺德人。冒着被满门抄斩的危险,将袁崇焕首级葬于自家院内。临终留下遗训:世世代代不许做官,不许回南方老家,留京为袁大将军守墓。为了这一句诺言,佘氏家族17代忠贞不渝、埋名隐姓为袁大将军守墓370多年。说起来佘家人与袁崇焕本无亲无故,佘家先祖也只是袁崇焕帐下的一个谋士。可他们敬佩袁崇焕的报国忠心,他们心甘情愿地以一个后生晚辈的身份在将军坟前尽忠尽孝。佘家的第17代传人佘幼芝自懂事起,就继承了家族使命,开始了自己半个多世纪的守墓生涯。今年已66岁的佘幼芝几乎把自己一辈子的心血都花在了为袁大将军守墓建祠上面。2002年底,北京市文物局投资近500万元修缮一新的袁崇焕墓和祠堂已正式开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袁崇焕 佘幼芝 爱国精神 民族气节
下载PDF
明代乡贤书写中“孝”的文本建构及嬗变——以浙江金华浦江郑氏为例 被引量:7
7
作者 张会会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3期246-251,共6页
明代乡贤传"孝"的书写形式分为两部分,即明代以前孝子的"哭亲守墓"模式与明代孝子的"现世奉养"模式。"哭亲守墓"源于晋唐正史人物传记的书写手法,"现世奉养"则是明代士人对本朝孝子... 明代乡贤传"孝"的书写形式分为两部分,即明代以前孝子的"哭亲守墓"模式与明代孝子的"现世奉养"模式。"哭亲守墓"源于晋唐正史人物传记的书写手法,"现世奉养"则是明代士人对本朝孝子的"形塑"。这两种模式被乡贤传作者整合于一本传记之中,既统一于"孝"又具有各自的时代性。《金华先民传》对浦江郑氏孝义一族的书写正是"孝"表现形式历时性变化的代表。这种"孝"书写形式的变化,通过乡贤传记的传播及其教化作用影响了明代地方乡里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乡贤书写 哭亲 现世奉养
下载PDF
唐人的居住方式与孝悌之道 被引量:3
8
作者 雷巧玲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年第3期98-103,共6页
唐人“同财共居”的同居及守丧时居庐、庐墓等居住方式是古代孝悌之道的充分反映。由于法令的限制、传统道德规范的影响及皇帝的大力提倡,作为孝悌表现形式的同居、居庐及庐墓在唐代不仅盛行,而且极受推崇,并形成一种社会风气。
关键词 唐代居住方式 孝悌 同居 庐居 分居
下载PDF
陕北画像石艺术思维的走向——以绥德延家岔守墓神祇信仰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2
9
作者 王娟 《装饰》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20-121,共2页
本文从考证绥德延家岔东汉墓前室东壁左门柱画像中的守门神祇形象出发,证明反映在画像石艺术中的陕北东汉时期的民间神祇信仰,渗入了佛教思想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这种变化中蕴含的深层社会思想变迁。佛教思想在改变民众生死观的... 本文从考证绥德延家岔东汉墓前室东壁左门柱画像中的守门神祇形象出发,证明反映在画像石艺术中的陕北东汉时期的民间神祇信仰,渗入了佛教思想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这种变化中蕴含的深层社会思想变迁。佛教思想在改变民众生死观的同时,也改变着画像石艺术的审美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家岔汉 神祗 民间信仰 佛教因素
原文传递
高句丽碑刻中的法律条文
10
作者 耿铁华 《中国古代法律文献研究》 2017年第1期467-487,共21页
现存有关高句丽法律制度方面的碑刻有《集安高句 丽碑》和《好太王碑》,两者均涉及高句丽守墓烟户制度及买卖 烟户的惩治规定.《集安高句丽碑》自从2012年被发现,引起国 内外学者关注,现有释文16种,碑文含有好太王十八年(408) 制定的... 现存有关高句丽法律制度方面的碑刻有《集安高句 丽碑》和《好太王碑》,两者均涉及高句丽守墓烟户制度及买卖 烟户的惩治规定.《集安高句丽碑》自从2012年被发现,引起国 内外学者关注,现有释文16种,碑文含有好太王十八年(408) 制定的三条关于守墓烟户制度的法律条令.《好太王碑》中记载 好太王墓守墓烟户的摊派、来源及守墓烟户制度的法律规定,并 禁止守墓烟户买卖,对违背规定者进行惩罚、延及子孙.结合考 古研究者对好太王墓的考察发现,可明确高句丽守墓烟户的来 源、数量及“四时祭祀”制度.传世文献如《后汉书》《三国志》等对高句丽的守墓烟户制度均没有记载,《集安高句丽碑》 和《好太王碑》可弥补历史文献在该方面的缺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句丽 烟户 四时祭祀 法令
下载PDF
漫谈《雷雨》中心的周朴园
11
作者 张玫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2009年第9期71-73,共3页
周朴园作为《雷雨》的核心人物之一,除了传统的分析角度外,本文试从周朴园是剧中纷繁复杂的人物关系的核心,是他统治的周公馆中至高无上的权威,也是这个家庭中的情感的可怜虫,以及整出悲剧的最终守墓者等角度,重新解读周朴园这一... 周朴园作为《雷雨》的核心人物之一,除了传统的分析角度外,本文试从周朴园是剧中纷繁复杂的人物关系的核心,是他统治的周公馆中至高无上的权威,也是这个家庭中的情感的可怜虫,以及整出悲剧的最终守墓者等角度,重新解读周朴园这一人物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禺 《雷雨》 周朴园 独裁者 孤独者
下载PDF
成都出土唐爨守忠墓志铭的探讨
12
作者 龙腾 《成都文物》 2002年第3期31-34,共4页
1999年12月,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成都市南郊桂溪乡发现的唐爨守忠墓志铭,相当重要。过去发现爨氏碑刻5通,皆在云南省,这是四川首次出土爨氏碑刻。此碑很多地方可以纠史之误,补史之阙,很有价值,值得重视。
关键词 成都市 文物考古 志铭 唐爨
原文传递
《郭守乾墓誌》與武定侯郭勛子嗣
13
作者 黄阿明 《中华文史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21-229,394,共10页
明清史籍對明代武定侯郭勛家世、子嗣情況的記載,語焉不詳,且存在矛盾之處。本文結合相關文獻對《明故左軍都督府掌府事武定侯郭公(守乾)墓誌銘》進行考釋,復原了武定侯郭勛的家庭與子嗣情況,有效地解決了明清史籍關於武定侯郭勛子嗣情... 明清史籍對明代武定侯郭勛家世、子嗣情況的記載,語焉不詳,且存在矛盾之處。本文結合相關文獻對《明故左軍都督府掌府事武定侯郭公(守乾)墓誌銘》進行考釋,復原了武定侯郭勛的家庭與子嗣情況,有效地解決了明清史籍關於武定侯郭勛子嗣情況記載的矛盾和殘缺問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故左軍都督府掌府事武定侯郭公(乾)誌銘考釋 武定侯 郭勛 配妻 父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