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家之敌:1918年的反对中日军事结盟运动 被引量:1
1
作者 马建标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40-149,共10页
1918年春,皖系军阀首领段祺瑞第三次出任国务总理,随之与总统冯国璋发生冲突,引发新的"府院之争"。在外交上,段祺瑞政府奉行亲日政策,与日本进行秘密的军事结盟活动。段祺瑞的亲日政策旨在巩固皖系军阀的势力,却有损于中国的... 1918年春,皖系军阀首领段祺瑞第三次出任国务总理,随之与总统冯国璋发生冲突,引发新的"府院之争"。在外交上,段祺瑞政府奉行亲日政策,与日本进行秘密的军事结盟活动。段祺瑞的亲日政策旨在巩固皖系军阀的势力,却有损于中国的国家利益。冯国璋担心皖系的强大会削弱直系的力量,故而他将段祺瑞政府正在进行的中日军事结盟秘密谈判"泄露"出去,立即引发学生界领导的反日运动。此次反日运动表明,学生界已经充分意识到日本是中国的"国家之敌"。而段祺瑞政府则继续奉行亲日政策,与学生界的反日立场针锋相对。此次反日运动虽然昙花一现,却为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在思想、组织和舆论上进行了良好的预备,堪称五四运动的前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国璋 段祺瑞 学生界 反日运动 中日共同防敌军事协定
原文传递
1903年留日学生刊物的传播网络 被引量:6
2
作者 许小青 《中州学刊》 CSSCI 2001年第6期92-96,共5页
本文试借用新闻传播学的一些理论来具体分析 190 3年《游学译编》《湖北学生界》《浙江潮》和《江苏》这四种留日学生刊物的传播网络 ,试图回答这些杂志是如何传播到国内 ,影响又是如何扩大 ,为何没能持久下去等一系列问题。留日学生刊... 本文试借用新闻传播学的一些理论来具体分析 190 3年《游学译编》《湖北学生界》《浙江潮》和《江苏》这四种留日学生刊物的传播网络 ,试图回答这些杂志是如何传播到国内 ,影响又是如何扩大 ,为何没能持久下去等一系列问题。留日学生刊物传播网络的建立主要是依靠各省同乡会 ,其发展既有外力的推动 ,又有自身从资金到自建发行网的诸多努力 ,但总体上仍呈现出脆弱性和地区分布的不平衡性的特点。在此基础上一方面我们要充分肯定留日学生刊物的传播网络对190 3年中国革命高潮初盛所起的积极推动作用 ,另一方面又要看到留日学生刊物的传播网络的内在局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03年 留日学生刊物 传播网络 《游学评编》 《湖北学生界 《浙江潮》 《江苏》
下载PDF
清末留日学生报刊述论 被引量:5
3
作者 杨海平 李刚 《编辑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79-80,23,共3页
关键词 留日学生 报刊 连续出版物 《湖北学生界 留日女学会杂志 帝国主义 思想体系 启蒙思想 女权主义 男女平权主义 出版者 清朝政府 妇女解放 冯自由 封建专制
原文传递
晚清留日学生刊物《湖北学生界》的出版发行 被引量:4
4
作者 宋徽 《出版发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7-79,共3页
清末留日学生历来是学界关注的焦点。《湖北学生界》是清末湖北留日学生创办的第一份以省命名的刊物,其出版发行模式具有较强的代表性。研究其出版发行状况,有助于掌握近代留学生刊物及其思想传播的主要途径及其影响力,进而理解此时期... 清末留日学生历来是学界关注的焦点。《湖北学生界》是清末湖北留日学生创办的第一份以省命名的刊物,其出版发行模式具有较强的代表性。研究其出版发行状况,有助于掌握近代留学生刊物及其思想传播的主要途径及其影响力,进而理解此时期刊的出版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刊物 晚清 湖北学生界 发行网络
原文传递
清政府因应留日学生杂志策略探析——以《湖北学生界》为例
5
作者 吴世平 《近代史学刊》 2024年第1期39-59,290,共22页
《湖北学生界》作为由湖北官费留日学生主办的刊物,其创刊之初言论较为温和。湖广总督张之洞和湖北巡抚端方通过他们在日本经营的情报网络,早在该杂志筹备出版之际便已有所觉察。是时,张之洞主张查禁,而端方以并无“违谬字样”为由建议... 《湖北学生界》作为由湖北官费留日学生主办的刊物,其创刊之初言论较为温和。湖广总督张之洞和湖北巡抚端方通过他们在日本经营的情报网络,早在该杂志筹备出版之际便已有所觉察。是时,张之洞主张查禁,而端方以并无“违谬字样”为由建议采取监管策略。随后,因拒俄风潮爆发,《湖北学生界》的论调渐趋激进,出现响应拒俄运动、主张“军国民主义”、批评清政府施政、宣传革命“排满”的倾向。与此同时,舆论界传出端方暗中支持《湖北学生界》的风说,致使端方无比紧张,极力撇清关系,迅速与张之洞在查禁一事上达成共识,随之,清政府经由收买主笔王璟芳干扰其发行,同时通过约束官费留学生、威胁内地“名誉会员”,致使其停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学生界 张之洞 端方 留日学生
下载PDF
《湖北学生界》与晚清湖北 被引量:2
6
作者 宋徽 周积明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86-191,共6页
《湖北学生界》(《汉声》、《旧学》)是清末留日学生创办的第一份以省份命名的报刊。无论在新闻史还是在近代史亦或在思想史研究的领域,《湖北学生界》的历史地位和学术价值历来都受到广泛的关注。该刊以"湖北"为名,彰示了它... 《湖北学生界》(《汉声》、《旧学》)是清末留日学生创办的第一份以省份命名的报刊。无论在新闻史还是在近代史亦或在思想史研究的领域,《湖北学生界》的历史地位和学术价值历来都受到广泛的关注。该刊以"湖北"为名,彰示了它与晚清湖北剪切不断的渊源和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学生界 晚清 “省 同人
下载PDF
两湖留日学生刊物与政治舆论动员中的地缘倾向 被引量:2
7
作者 王天根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93-200,共8页
戊戌政变后排满革命舆论渐成主流。从地理空间上看,其时东京、横滨等地是革命舆论的中心。早期两湖留日学生及革命派人士筹办《游学译编》和《湖北学生界》,利用东京、横滨等地与长沙、武汉等媒介网络广泛建构革命舆论。分析两湖留日学... 戊戌政变后排满革命舆论渐成主流。从地理空间上看,其时东京、横滨等地是革命舆论的中心。早期两湖留日学生及革命派人士筹办《游学译编》和《湖北学生界》,利用东京、横滨等地与长沙、武汉等媒介网络广泛建构革命舆论。分析两湖留日学生刊物,可见近代革命在地理空间有重要表现,地缘关系扮演了重要角色。中国地方行省办的报刊以及日本留学生在域外办的中国行省报刊,都印证了这一点,这决定中国近代报刊既有同乡意识,也有全国目光。留日报刊对政治建构及革命话语呈现的媒介镜像,特别是其中传播的政治想象及排满革命等民族主义情绪,其后果波及辛亥革命的基本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湖留日学生 游学译编 湖北学生界 政治舆论 地缘倾向
下载PDF
门罗主义与清末民族主义思潮 被引量:2
8
作者 郭双林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20-22,共3页
关键词 民族主义思潮 《中国民族权力消长史》 门罗主义 清末 中央文献出版社 《湖北学生界 新式知识分子 2002年版 《游学译编》 中国人
下载PDF
鲜为人知的近代教育家——李廉方 被引量:1
9
作者 郭戈 《师道(人文)》 2007年第4期6-8,共3页
追求进步,辛亥先驱 李廉方(1879-1959),原名步青,字福廷,号莲舫。湖北京山人。15岁中秀才。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入湖北经心书院。1902年留学日本弘文书院速成师范科,参与创办《湖北学生界》《汉声》杂志,鼓吹社会改革。次... 追求进步,辛亥先驱 李廉方(1879-1959),原名步青,字福廷,号莲舫。湖北京山人。15岁中秀才。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入湖北经心书院。1902年留学日本弘文书院速成师范科,参与创办《湖北学生界》《汉声》杂志,鼓吹社会改革。次年被清政府取消学籍,勒令回国,寓居武昌花园山孙森茂花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教育家 《湖北学生界 留学日本 社会改革 清政府 书院 花园 原名
下载PDF
《湖北学生界》:晚清湖北之平地惊雷 被引量:1
10
作者 宋徽 《咸宁学院学报》 2010年第7期72-73,共2页
《湖北学生界》(《汉声》、《旧学》)以"湖北人谋湖北"为旨要,语言浅白,内容丰富,尤其对湖北的分析与研究极富特色。然而多年来,《湖北学生界》在一直处于比较尴尬的地位:影响有余,但认识不足、重视不够。通过对文本的梳理,... 《湖北学生界》(《汉声》、《旧学》)以"湖北人谋湖北"为旨要,语言浅白,内容丰富,尤其对湖北的分析与研究极富特色。然而多年来,《湖北学生界》在一直处于比较尴尬的地位:影响有余,但认识不足、重视不够。通过对文本的梳理,阐述其对晚清湖北的认识及影响,给予其公正的历史评价,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学生界 晚清 湖北 调查 论说
下载PDF
晚清文化场域中的南社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春田 《东吴学术》 2012年第2期92-101,共10页
一 一九0三年(清光绪二十九年)对于晚清中国来说,似乎并不起眼,不如一八九五年,一八九八年或一九一一年显得意义深远。然而,在这一年却出现了一些影响到其后历史的重要事件和重要文本.特别是对于“革命”文化的形成与传播,起... 一 一九0三年(清光绪二十九年)对于晚清中国来说,似乎并不起眼,不如一八九五年,一八九八年或一九一一年显得意义深远。然而,在这一年却出现了一些影响到其后历史的重要事件和重要文本.特别是对于“革命”文化的形成与传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这一年的一月,湖北留日学生刘成禺、李书城等在东京创办《湖北学生界》(第五期起改名《汉声》)。随后,各省留日学生又创办《浙江潮》、《直说》、《江苏》等杂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场域 晚清 《湖北学生界 南社 留日学生 《浙江潮》 “革命” 《江苏》
原文传递
清季留日学生群体革命思想认同倾向性研究
12
作者 胡华楠 《黑龙江史志》 2023年第7期44-46,共3页
在清末新政时期,基于多种现实因素的影响,官方出台了向日本派遣留学生的政策。政策一出,留日之风遂起,并于20世纪初渐成规模,留日学生出入不同学堂,学新知,结志友,汇思潮,以期报效祖国,挽救民族危亡。留日学生群体作为时局变化下的产物... 在清末新政时期,基于多种现实因素的影响,官方出台了向日本派遣留学生的政策。政策一出,留日之风遂起,并于20世纪初渐成规模,留日学生出入不同学堂,学新知,结志友,汇思潮,以期报效祖国,挽救民族危亡。留日学生群体作为时局变化下的产物,反过来又推动着时局向前发展,在国内外各种革命思潮宣传影响之下,留日学生群体逐渐向革命一派靠拢,最终成为扑向清廷统治的一支重要力量。研究这一群体的革命思想产生与认同过程,对于深化留日学生群体在晚清革命中如何发挥作用的认知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学生界 拒俄运动 革命思想
下载PDF
近代伪译小说辩伪问题一瞥--以《湖北学生界》所载小说《日中露》为例
13
作者 江涛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22年第9期54-57,共4页
近代小说伪译现象比较流行,但目前学界对于伪译小说的辩伪仍有较大的随意性,缺乏明确的鉴定标准,因而难免产生一些误判。《湖北学生界》所载一部标称“译稿”的小说《日中露》,近30年来中日研究者普遍视之为“伪译”,但据一篇人物传记记... 近代小说伪译现象比较流行,但目前学界对于伪译小说的辩伪仍有较大的随意性,缺乏明确的鉴定标准,因而难免产生一些误判。《湖北学生界》所载一部标称“译稿”的小说《日中露》,近30年来中日研究者普遍视之为“伪译”,但据一篇人物传记记载,该小说系当时湖北籍留日学生李书城所译。同时,在小说文本内部也有几处较为确实的证据,显示小说背后存在日语底本及发生了事实上的语言转化。由此可以判定该小说并非伪译。此例提醒研究者,晚清小说伪译研究应遵循“无罪推定”原则,在一定的鉴定标准之下审慎地进行辨伪工作,以此为伪译研究建立起更为牢固的文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中露 伪译 李书城 湖北学生界 留日学生
下载PDF
论清末留日学生改造“国民性”思想——以《湖北学生界》为中心
14
作者 刘宝森 《武汉学刊》 2019年第2期37-40,共4页
清末留日学生所创办的《湖北学生界》,以'输入东西之学说,唤起国民之精神'为宗旨,'为吾国国民说法,一篇一章,一行一句,无不补国人公德之缺点,启世界民族之思想,科学益其智识,理论辟其精神,事实助其感情,文词增其美德,实足... 清末留日学生所创办的《湖北学生界》,以'输入东西之学说,唤起国民之精神'为宗旨,'为吾国国民说法,一篇一章,一行一句,无不补国人公德之缺点,启世界民族之思想,科学益其智识,理论辟其精神,事实助其感情,文词增其美德,实足养成中国将来之国民',塑造新型国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留学生 湖北学生界 国民性 改造
原文传递
有关《藤野先生》的一些资料
15
作者 张代敏 《高师函授》 1985年第4期28-30,共3页
一鲁迅在《藤野先生》一文中说:'中国留学生会馆的门房里有几本书买,有时还值得去一转;倘在上午,里面的几间洋房里倒也还可以坐坐的。'这有'门房'又有'洋房'的'中国留学生会馆'的详情如何? 中国留学生... 一鲁迅在《藤野先生》一文中说:'中国留学生会馆的门房里有几本书买,有时还值得去一转;倘在上午,里面的几间洋房里倒也还可以坐坐的。'这有'门房'又有'洋房'的'中国留学生会馆'的详情如何? 中国留学生会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留学生会馆 藤野先生 成城学校 译书汇编社 游学译编 湖北学生界 文中 同班同学 八番 铃木
下载PDF
浅议《湖北学生界》东西学说传播特点
16
作者 马建强 《武汉文博》 2011年第1期26-30,共5页
本文以晚清鄂籍留日学生刊物《湖北学生界》为研究对象,考察留学救国背景中,该刊在"输入东西之学说,唤起国民之精神"的理念指引下对当时东西学说的介绍和传播,展现了《湖北学生界》在东西学说传播实践中的特色和理念。
关键词 湖北学生界 东西学说 留日学生
原文传递
回忆我的父亲李书城
17
作者 李声英 《湖北文史》 2011年第2期167-170,共4页
我是李书城的四女儿李声英。父亲1965年因患胃癌去世,虽然他老人家离开我们已经45年了,我自己也已是耄耋之年的老人,但是父亲那浓重的潜江乡音还时时在我耳边回荡。
关键词 李书 我自己 湖北学生界 黄兴 革命团体 经心书院 广西陆军小学堂 革命党人 革命活动 革命思想
原文传递
《湖北学生界》与日语借词的引进
18
作者 张莉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2期76-79,共4页
清末民初的留日学生创办的杂志是日语借词研究的重要文献,留日学生于1903年创办的《湖北学生界》也不例外。以《湖北学生界》为考察对象,整理、分析了其作者、文本及用词情况。研究发现:其优秀的作者群、涉及领域广泛的文章等特点决定... 清末民初的留日学生创办的杂志是日语借词研究的重要文献,留日学生于1903年创办的《湖北学生界》也不例外。以《湖北学生界》为考察对象,整理、分析了其作者、文本及用词情况。研究发现:其优秀的作者群、涉及领域广泛的文章等特点决定了它在日语借词研究中的价值。它对重要人文、自然科学术语的详细介绍,加速了日语借词的普及,为现代汉语词汇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学生界 日语借词 中日交流
下载PDF
《湖北学生界》的传播对武昌首义的思想动员
19
作者 加敏 《商洛学院学报》 2022年第5期53-59,90,共8页
《湖北学生界》作为辛亥革命前由留日学生创办的第一份革命性报刊,与充满革命思想的众多报刊在传播过程中形成的舆论合力对武昌起义的爆发起到了思想动员作用。从阅读史的研究视角出发,考察《湖北学生界》稳固的传播机制和以湖北学界、... 《湖北学生界》作为辛亥革命前由留日学生创办的第一份革命性报刊,与充满革命思想的众多报刊在传播过程中形成的舆论合力对武昌起义的爆发起到了思想动员作用。从阅读史的研究视角出发,考察《湖北学生界》稳固的传播机制和以湖北学界、军界为主的读者阅读其文本的阅读行为,探讨《湖北学生界》在读者中产生的思想感化力和动员力,对理解以《湖北学生界》为代表的革命报刊为武昌起义爆发准备了思想条件及《湖北学生界》在辛亥革命报刊史上的特殊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学生界 武昌首义 革命思想动员 阅读史
下载PDF
光辉的业绩 崇高的精神——湖北爱国学生运动史
20
《党员生活(湖北)》 2012年第5期9-9,共1页
辛亥革命时期——湖北学生的反清革命。1903年1月.湖北省留日学生同乡会在东京创办的《湖北学生界》月刊及此后参与创办的革命刊物《二十世纪之支那》影响很大,受到了孙中山和黄兴的高度认同,在此基础上创办的同盟会刊物《明报》使... 辛亥革命时期——湖北学生的反清革命。1903年1月.湖北省留日学生同乡会在东京创办的《湖北学生界》月刊及此后参与创办的革命刊物《二十世纪之支那》影响很大,受到了孙中山和黄兴的高度认同,在此基础上创办的同盟会刊物《明报》使“革命排满”及民主革命思想深入人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学生界 运动史 《二十世纪之支那》 业绩 爱国 精神 反清革命 辛亥革命时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