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清末上海圣约翰大学演剧活动及其对中国现代剧场的历史意义 |
钟欣志
|
《戏剧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18
|
|
2
|
“春柳社开端”说与中国话剧诞生问题 |
黄爱华
|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6
|
|
3
|
20世纪初期报刊传媒与新剧的传播——以《申报》学生演剧、文明新戏演出消息和广告为例 |
黄爱华
|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6
|
|
4
|
新时代网络对学生演剧的传播与影响 |
孙菱
吴亮达
|
《葡萄酒》
|
2024 |
0 |
|
5
|
另一种进路:国剧运动源流考辨 |
徐珺
|
《戏剧文学》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6
|
学生演剧和新戏改良:20世纪初中国新剧之发生 |
黄爱华
|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5
|
|
7
|
重探百年话剧之源——中国话剧不始于春柳社补证 |
王凤霞
|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
2008 |
4
|
|
8
|
晓庄剧社与中国现代戏剧 |
李燕
|
《南大戏剧论丛》
|
2023 |
0 |
|
9
|
“新青年”的舞台召唤术——以《新村正》为中心 |
李宪瑜
|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1
|
|
10
|
校园剧社的建设与发展--以小黑剧社和一家人剧社为例 |
张琪
|
《艺术家》
|
2022 |
1
|
|
11
|
以笔为镜:天津南开学生演剧剧评考论(1915-1935) |
车晓宇
陈军
|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
|
2022 |
1
|
|
12
|
新潮演剧中的学生演剧述论 |
韩润磊
陈奥琳
|
《艺术评鉴》
|
2021 |
0 |
|
13
|
“新剧的发生”与中国戏剧的现代性寻求--兼论中国话剧源头问题 |
黄爱华
|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1
|
|
14
|
《新剧史》一书的史料考证 |
赵骥
|
《图书馆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1
|
|
15
|
清末上海学生演剧创始期活动之补正 |
张军
|
《戏剧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1
|
|
16
|
反思与对话:“五四”戏剧改革运动中的圣约翰大学之维 |
凤媛
刘辛未
|
《戏剧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0 |
|
17
|
安徽地区高校学生演剧对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意义 |
冯传胜
|
《戏剧之家》
|
2015 |
0 |
|
18
|
厚重而生动活泼的中国话剧艺术剧场演出史 |
傅谨
|
《艺术教育》
|
2021 |
0 |
|
19
|
大文豪的小剧场:梁启超《班定远平西域》的实验精神及其对中国现代剧场的特殊意义 |
钟欣志
|
《汉语言文学研究》
|
2017 |
0 |
|
20
|
晚清民国学生演剧“筹欸”现象研究 |
周爱军
|
《戏剧文学》
北大核心
|
2019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