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学术研究呼唤平等与善良——答李存山教授
被引量:
1
1
作者
曾振宇
《学术界》
CSSCI
2004年第2期143-148,共6页
拙著《中国气论哲学研究》一书致力于摆脱西方权力话语的逼迫 ,探究中国哲学范畴独创性的文化品格。全书的基本观点为 :中西哲学存在着形态上的差异。中国文化从来就不存在所谓经验世界之外还存在着一个相对独立的逻辑世界 ,那种与经验...
拙著《中国气论哲学研究》一书致力于摆脱西方权力话语的逼迫 ,探究中国哲学范畴独创性的文化品格。全书的基本观点为 :中西哲学存在着形态上的差异。中国文化从来就不存在所谓经验世界之外还存在着一个相对独立的逻辑世界 ,那种与经验世界相分离或先于经验世界而独立存在的本体论 ,在中国哲学中找不到 ;那种具有“绝对的纯粹形式”的“纯粹概念” ,也是与中国哲学绝缘的。《学术界》2 0 0 3年第 6期刊登的李存山《“前哲学概念”的“气论哲学研究”》一文已远远超出了正常学术研究的范围。这种颠倒黑白、恶语中伤人的行为 ,令人深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
研究
李存山
《“前哲学概念”的“气论哲学研究”》
中国
哲学范畴
学术
品德
学术
交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陈庆英先生著作目录初考
2
作者
陈立华
《中国藏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89-200,共12页
陈庆英先生是我国著名藏学家,他杰出的学术成就为国内外藏学界所重视,其虚怀若谷的学术品德更为众多藏学界后辈所敬仰,有学者赞誉他“通汉藏著史集译注古籍十万函,究古今明学问传授桃李百千众”。本文详尽列出陈庆英先生藏学研究各类成...
陈庆英先生是我国著名藏学家,他杰出的学术成就为国内外藏学界所重视,其虚怀若谷的学术品德更为众多藏学界后辈所敬仰,有学者赞誉他“通汉藏著史集译注古籍十万函,究古今明学问传授桃李百千众”。本文详尽列出陈庆英先生藏学研究各类成果及相关文章,作者以女儿的视角回忆与陈庆英先生共同生活的日子,述说了对“亦师亦友”的父亲深切的感恩与怀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学研究
史集
陈庆英
学术
成就
藏学家
虚怀若谷
学术
品德
原文传递
做学问与做人
被引量:
1
3
作者
邓锐龄
《中国藏学》
CSSCI
2006年第2期54-56,共3页
作为一个学术工作者,在我几十年的经验中,觉得首先最重要的事情是学术品德。我过去读书时常常遇到这样的问题,也是中国学术思想史上争论的问题——这就是朱熹和陆九渊在鹅湖初次会面时的意见分歧:究竟做一个人是“尊德性”,还是“...
作为一个学术工作者,在我几十年的经验中,觉得首先最重要的事情是学术品德。我过去读书时常常遇到这样的问题,也是中国学术思想史上争论的问题——这就是朱熹和陆九渊在鹅湖初次会面时的意见分歧:究竟做一个人是“尊德性”,还是“道问学”。陆九渊就认为一个人应该先树立大者,再说别的,不能老是追求知识,向外发展,应该自己的思想、心态先要好;朱熹就认为一个人要认真读书,追求知识,对天下事物没有一件不去思索考虑研究的,最后融会贯通,才能了解并达到古圣先贤的完人的境界。朱、陆的争论焦点是怎么做一个理想的人,究竟从哪里入手,是从伦理道德入手,还是从读书求知入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做人
学问
学术
品德
争论焦点
学术
思想史
意见分歧
融会贯通
伦理道德
陆九渊
工作者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谈羡林师的学风学德
4
作者
薛克翘
《对外大传播》
2007年第2期24-25,共2页
季羡林先生的学术成就是举世公认的,他也因此成为大家公认的学术大师。在这里,我不想谈先生的学术成就,因为他的许多成就不是我能够谈得了的。我要谈的是他的学术风格和学术品德。
关键词
学风
学术
成就
学术
大师
学术
品德
学术
风格
季羡林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论大学教师学术品德的塑造规程
5
作者
赵学义
《中国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0-63,共4页
遵循品德生成规律,塑造大学教师学术品德的道德正义,是规范学术行为的根本。其具体规程是:在尊重大学教师学术自由和人格理性前提下,通过强化伦理委员会作用功能不断凝聚品德要素合力,并在系统推进大学教师品德驱动机制过程中,以荣誉规...
遵循品德生成规律,塑造大学教师学术品德的道德正义,是规范学术行为的根本。其具体规程是:在尊重大学教师学术自由和人格理性前提下,通过强化伦理委员会作用功能不断凝聚品德要素合力,并在系统推进大学教师品德驱动机制过程中,以荣誉规则嵌入判例程序营造大学组织至上而下的学术伦理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教师
学术
品德
品德
塑造
道德正义
原文传递
宗喀巴大师学术修养新探
6
作者
旦增顿珠
桑培罗布
《西藏大学学报(藏文版)》
2019年第2期95-109,191,共16页
喀巴大师是讲辩著全面出众的典范,在其十八部研究著作中始终体现了善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突出特点,博得了佛学界的无上称赞。在研究宗喀巴大师著作独具的思想特点和社会价值的过程中,不难发现,大师所具高尚的学术品德和学术修养是他的另...
喀巴大师是讲辩著全面出众的典范,在其十八部研究著作中始终体现了善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突出特点,博得了佛学界的无上称赞。在研究宗喀巴大师著作独具的思想特点和社会价值的过程中,不难发现,大师所具高尚的学术品德和学术修养是他的另一大特点。其高尚的学术情怀与学术精神对佛学界建立一个和谐纯净的学术氛围和严谨踏实的学风做出了重要贡献。文章以宗喀巴大师学术品德和学术修养作为出发点,分析学术品德与学术价值之间的个性与共性、具体与一般关系,从而探讨学术诚信、学术惯例和学术规范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喀巴大师
学术
品德
学术
修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专业史学教育的学术道德提升
7
作者
王晓艳
《财会通讯(下)》
2009年第5期119-121,共3页
针对当前科研浮躁、学术腐败,学者缺少学术品德、学术品格等不良现象,本文指出专业史学教育缺失与不完善的危害是不自觉中使受教育者发展了不健全的人德、人格,不再习惯于传承文化,自身定位,关注自身乃至人类命运,社会历史责任感严重不...
针对当前科研浮躁、学术腐败,学者缺少学术品德、学术品格等不良现象,本文指出专业史学教育缺失与不完善的危害是不自觉中使受教育者发展了不健全的人德、人格,不再习惯于传承文化,自身定位,关注自身乃至人类命运,社会历史责任感严重不足,产生急功近利、浮躁、腐败等不道德行为,长此以往不仅影响学生个人素质也关系到整个国民素质,认为建立与完善专业史学教育,将专业史学教育定位于以人格、人德教育为中心,以内为主,内外兼修,可以减少科研浮躁、学术腐败滋生的主客观条件,使受教育着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学术品德、学术品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史学
专业史学教育
学术
品德
学术
品格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人文社会科学专业大学生如何提高自己的学术素养
8
作者
杨学成
《山东农业教育》
2013年第2期36-37,共2页
如何提高人文社会科学专业大学生的学术素养,是从教者应关注的问题。本文简述了大学生如何在掌握专业基础、养成独立思考习惯和参加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加强学术素养,提高学术品德。
关键词
学术
素养
学术
品德
专业基础
社会实践
原文传递
从帮助《资本论》的写作到整理修订《资本论》出版看恩格斯的学术品德与学术情怀——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
9
作者
柳思维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6,共6页
与马克思出身经历不同的恩格斯和马克思一样都选择了献身人类解放的伟大事业,奠定了最动人友谊和崇高学术品德的坚实基础;恩格斯在马克思写作《资本论》时给马克思提供无私的经济援助和巨大精神支持;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全身心投入整理...
与马克思出身经历不同的恩格斯和马克思一样都选择了献身人类解放的伟大事业,奠定了最动人友谊和崇高学术品德的坚实基础;恩格斯在马克思写作《资本论》时给马克思提供无私的经济援助和巨大精神支持;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全身心投入整理修订《资本论》出版。这些都充分体现了恩格斯无比崇高的学术品德与学术情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论》
整理修订
恩格斯
学术
品德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校学士学位授予标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建议
10
作者
高东东
《科技视界》
2014年第20期71-71,322,共2页
学士学位授予标准存在宏观和高校、学术性和非学术性、授予性和不予授予等标准,这使得学位授予存在灵活性缺乏、屈从就业的弊病。统一《学位法》的出台、注重教学相长、加强新生入学教育和设定学术道德品质养成标准有助于完善该问题。
关键词
学士学位
学术
品德
标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论高等教育组织塑造学术品德的逻辑
11
作者
张继平
《高校教育管理》
2007年第1期16-19,共4页
高等教育组织在塑造学术品德的过程中有其独特的逻辑,具有对之进行创造、保存、提炼、完善和传播的逻辑。在理论上,高等教育组织是一种权责分担而又共融的权责角色结构,它是塑造学术品德的逻辑承担者,具有权责分担、宏观决策、整体协调...
高等教育组织在塑造学术品德的过程中有其独特的逻辑,具有对之进行创造、保存、提炼、完善和传播的逻辑。在理论上,高等教育组织是一种权责分担而又共融的权责角色结构,它是塑造学术品德的逻辑承担者,具有权责分担、宏观决策、整体协调、组织管理等几个方面的逻辑使然。从逻辑归因的角度审视,高等教育组织决定学术品德的走向,在塑造学术品德的过程中应理性地内外结合,将道德熏染和组织信念结合为一体,才能不失偏颇。从逻辑途径考察,高等教育组织塑造学术品德的逻辑终点在于以人为本,情理相生,“法”“德”兼善,从而促进学术自治和学者自律,以完善组织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组织
学术
品德
逻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缺乏的是逻辑启蒙
被引量:
1
12
作者
郭宇宽
《各界》
2016年第6期63-63,共1页
北京大学司法鉴定室主任孙东东教授指老上访户“不说百分之一百,至少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精神有问题.都是偏执型精神障碍”,这样的言论是骇人听闻的,包括鄢烈山、杨恒均等知识分子都表达了清晰的批评,包括在网上很多发言都指责这是一...
北京大学司法鉴定室主任孙东东教授指老上访户“不说百分之一百,至少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精神有问题.都是偏执型精神障碍”,这样的言论是骇人听闻的,包括鄢烈山、杨恒均等知识分子都表达了清晰的批评,包括在网上很多发言都指责这是一种迎合某种权势意图的投机行为,是学术品德的问题。但在我们看来,把这个问题道德化,远远没有触及问题的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逻辑
中国
精神障碍
司法鉴定
北京大学
知识分子
投机行为
学术
品德
原文传递
《燕园求是集》出版
13
《历史档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68-68,共1页
关键词
《燕园求是集》
张注洪
史料学
学术
品德
历史学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江南大学“五个强化”加强青年教师培养
14
《重庆与世界(教师发展)》
2015年第12期94-94,共1页
近年来,江南大学以提升青年教师的学术品德、业务能力与优良教风师风为主要目标,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努力建设一支素质优良、富有活力、勇于创新、适应学校发展并具有良好发展潜力的青年教师队伍。一是强化师德师风教育。
关键词
青年教师培养
江南大学
师德师风教育
青年教师队伍
学术
品德
业务能力
勇于创新
发展潜力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学术研究呼唤平等与善良——答李存山教授
被引量:
1
1
作者
曾振宇
机构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出处
《学术界》
CSSCI
2004年第2期143-148,共6页
文摘
拙著《中国气论哲学研究》一书致力于摆脱西方权力话语的逼迫 ,探究中国哲学范畴独创性的文化品格。全书的基本观点为 :中西哲学存在着形态上的差异。中国文化从来就不存在所谓经验世界之外还存在着一个相对独立的逻辑世界 ,那种与经验世界相分离或先于经验世界而独立存在的本体论 ,在中国哲学中找不到 ;那种具有“绝对的纯粹形式”的“纯粹概念” ,也是与中国哲学绝缘的。《学术界》2 0 0 3年第 6期刊登的李存山《“前哲学概念”的“气论哲学研究”》一文已远远超出了正常学术研究的范围。这种颠倒黑白、恶语中伤人的行为 ,令人深思。
关键词
学术
研究
李存山
《“前哲学概念”的“气论哲学研究”》
中国
哲学范畴
学术
品德
学术
交流
分类号
B21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陈庆英先生著作目录初考
2
作者
陈立华
机构
西藏民族大学民族研究院
出处
《中国藏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89-200,共12页
文摘
陈庆英先生是我国著名藏学家,他杰出的学术成就为国内外藏学界所重视,其虚怀若谷的学术品德更为众多藏学界后辈所敬仰,有学者赞誉他“通汉藏著史集译注古籍十万函,究古今明学问传授桃李百千众”。本文详尽列出陈庆英先生藏学研究各类成果及相关文章,作者以女儿的视角回忆与陈庆英先生共同生活的日子,述说了对“亦师亦友”的父亲深切的感恩与怀念。
关键词
藏学研究
史集
陈庆英
学术
成就
藏学家
虚怀若谷
学术
品德
分类号
K281 [历史地理—历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做学问与做人
被引量:
1
3
作者
邓锐龄
机构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历史研究所
出处
《中国藏学》
CSSCI
2006年第2期54-56,共3页
文摘
作为一个学术工作者,在我几十年的经验中,觉得首先最重要的事情是学术品德。我过去读书时常常遇到这样的问题,也是中国学术思想史上争论的问题——这就是朱熹和陆九渊在鹅湖初次会面时的意见分歧:究竟做一个人是“尊德性”,还是“道问学”。陆九渊就认为一个人应该先树立大者,再说别的,不能老是追求知识,向外发展,应该自己的思想、心态先要好;朱熹就认为一个人要认真读书,追求知识,对天下事物没有一件不去思索考虑研究的,最后融会贯通,才能了解并达到古圣先贤的完人的境界。朱、陆的争论焦点是怎么做一个理想的人,究竟从哪里入手,是从伦理道德入手,还是从读书求知入手。
关键词
做人
学问
学术
品德
争论焦点
学术
思想史
意见分歧
融会贯通
伦理道德
陆九渊
工作者
分类号
B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谈羡林师的学风学德
4
作者
薛克翘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所
出处
《对外大传播》
2007年第2期24-25,共2页
文摘
季羡林先生的学术成就是举世公认的,他也因此成为大家公认的学术大师。在这里,我不想谈先生的学术成就,因为他的许多成就不是我能够谈得了的。我要谈的是他的学术风格和学术品德。
关键词
学风
学术
成就
学术
大师
学术
品德
学术
风格
季羡林
分类号
K825.6 [历史地理—历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大学教师学术品德的塑造规程
5
作者
赵学义
机构
洛阳理工学院社会科学系
出处
《中国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0-63,共4页
基金
2011年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大学教师优良学术品德塑造研究"(项目编号:2011A880011)
2012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项目"大学教师学术行为的伦理调控研究"(项目编号:2012-ZD-039)
2012年度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大学学术不端的伦理干预研究"(项目编号:2012BJY015)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遵循品德生成规律,塑造大学教师学术品德的道德正义,是规范学术行为的根本。其具体规程是:在尊重大学教师学术自由和人格理性前提下,通过强化伦理委员会作用功能不断凝聚品德要素合力,并在系统推进大学教师品德驱动机制过程中,以荣誉规则嵌入判例程序营造大学组织至上而下的学术伦理环境。
关键词
大学教师
学术
品德
品德
塑造
道德正义
Keywords
university teachers
academic morality
moral shaping
moral justice
分类号
G645.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宗喀巴大师学术修养新探
6
作者
旦增顿珠
桑培罗布
机构
西藏大学文学院
出处
《西藏大学学报(藏文版)》
2019年第2期95-109,191,共16页
文摘
喀巴大师是讲辩著全面出众的典范,在其十八部研究著作中始终体现了善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突出特点,博得了佛学界的无上称赞。在研究宗喀巴大师著作独具的思想特点和社会价值的过程中,不难发现,大师所具高尚的学术品德和学术修养是他的另一大特点。其高尚的学术情怀与学术精神对佛学界建立一个和谐纯净的学术氛围和严谨踏实的学风做出了重要贡献。文章以宗喀巴大师学术品德和学术修养作为出发点,分析学术品德与学术价值之间的个性与共性、具体与一般关系,从而探讨学术诚信、学术惯例和学术规范问题。
关键词
宗喀巴大师
学术
品德
学术
修养
Keywords
Je Tsongkhapa
Academic personality
positive model roles
分类号
B949.9 [哲学宗教—宗教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专业史学教育的学术道德提升
7
作者
王晓艳
机构
天津商业大学商学院
出处
《财会通讯(下)》
2009年第5期119-121,共3页
基金
天津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学科(专业)史学教育与学术品德
学术品格关系之研究"(编号:ZZG059)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针对当前科研浮躁、学术腐败,学者缺少学术品德、学术品格等不良现象,本文指出专业史学教育缺失与不完善的危害是不自觉中使受教育者发展了不健全的人德、人格,不再习惯于传承文化,自身定位,关注自身乃至人类命运,社会历史责任感严重不足,产生急功近利、浮躁、腐败等不道德行为,长此以往不仅影响学生个人素质也关系到整个国民素质,认为建立与完善专业史学教育,将专业史学教育定位于以人格、人德教育为中心,以内为主,内外兼修,可以减少科研浮躁、学术腐败滋生的主客观条件,使受教育着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学术品德、学术品格。
关键词
专业史学
专业史学教育
学术
品德
学术
品格
分类号
K0-4 [历史地理—历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人文社会科学专业大学生如何提高自己的学术素养
8
作者
杨学成
机构
山东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出处
《山东农业教育》
2013年第2期36-37,共2页
文摘
如何提高人文社会科学专业大学生的学术素养,是从教者应关注的问题。本文简述了大学生如何在掌握专业基础、养成独立思考习惯和参加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加强学术素养,提高学术品德。
关键词
学术
素养
学术
品德
专业基础
社会实践
分类号
G521 [文化科学—教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从帮助《资本论》的写作到整理修订《资本论》出版看恩格斯的学术品德与学术情怀——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
9
作者
柳思维
机构
湖南商学院经济与贸易学院
出处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6,共6页
文摘
与马克思出身经历不同的恩格斯和马克思一样都选择了献身人类解放的伟大事业,奠定了最动人友谊和崇高学术品德的坚实基础;恩格斯在马克思写作《资本论》时给马克思提供无私的经济援助和巨大精神支持;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全身心投入整理修订《资本论》出版。这些都充分体现了恩格斯无比崇高的学术品德与学术情怀。
关键词
《资本论》
整理修订
恩格斯
学术
品德
Keywords
Das Kapital
revision
Engels
academic morality
分类号
F091.91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校学士学位授予标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建议
10
作者
高东东
机构
中国计量学院法学院
出处
《科技视界》
2014年第20期71-71,322,共2页
基金
中国计量学院"关于我校学士学位授予工作的研究"(HEX201305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摘
学士学位授予标准存在宏观和高校、学术性和非学术性、授予性和不予授予等标准,这使得学位授予存在灵活性缺乏、屈从就业的弊病。统一《学位法》的出台、注重教学相长、加强新生入学教育和设定学术道德品质养成标准有助于完善该问题。
关键词
学士学位
学术
品德
标准
分类号
G643.7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高等教育组织塑造学术品德的逻辑
11
作者
张继平
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管理学院
出处
《高校教育管理》
2007年第1期16-19,共4页
文摘
高等教育组织在塑造学术品德的过程中有其独特的逻辑,具有对之进行创造、保存、提炼、完善和传播的逻辑。在理论上,高等教育组织是一种权责分担而又共融的权责角色结构,它是塑造学术品德的逻辑承担者,具有权责分担、宏观决策、整体协调、组织管理等几个方面的逻辑使然。从逻辑归因的角度审视,高等教育组织决定学术品德的走向,在塑造学术品德的过程中应理性地内外结合,将道德熏染和组织信念结合为一体,才能不失偏颇。从逻辑途径考察,高等教育组织塑造学术品德的逻辑终点在于以人为本,情理相生,“法”“德”兼善,从而促进学术自治和学者自律,以完善组织逻辑。
关键词
高等教育组织
学术
品德
逻辑
Keywords
higher educational organizations
academic morality
logic
分类号
G649.2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缺乏的是逻辑启蒙
被引量:
1
12
作者
郭宇宽
出处
《各界》
2016年第6期63-63,共1页
文摘
北京大学司法鉴定室主任孙东东教授指老上访户“不说百分之一百,至少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精神有问题.都是偏执型精神障碍”,这样的言论是骇人听闻的,包括鄢烈山、杨恒均等知识分子都表达了清晰的批评,包括在网上很多发言都指责这是一种迎合某种权势意图的投机行为,是学术品德的问题。但在我们看来,把这个问题道德化,远远没有触及问题的本质。
关键词
逻辑
中国
精神障碍
司法鉴定
北京大学
知识分子
投机行为
学术
品德
分类号
B81 [哲学宗教—逻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燕园求是集》出版
13
出处
《历史档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68-68,共1页
关键词
《燕园求是集》
张注洪
史料学
学术
品德
历史学家
分类号
G236 [文化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江南大学“五个强化”加强青年教师培养
14
出处
《重庆与世界(教师发展)》
2015年第12期94-94,共1页
文摘
近年来,江南大学以提升青年教师的学术品德、业务能力与优良教风师风为主要目标,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努力建设一支素质优良、富有活力、勇于创新、适应学校发展并具有良好发展潜力的青年教师队伍。一是强化师德师风教育。
关键词
青年教师培养
江南大学
师德师风教育
青年教师队伍
学术
品德
业务能力
勇于创新
发展潜力
分类号
G451.2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学术研究呼唤平等与善良——答李存山教授
曾振宇
《学术界》
CSSCI
2004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陈庆英先生著作目录初考
陈立华
《中国藏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
0
原文传递
3
做学问与做人
邓锐龄
《中国藏学》
CSSCI
2006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谈羡林师的学风学德
薛克翘
《对外大传播》
200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试论大学教师学术品德的塑造规程
赵学义
《中国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
0
原文传递
6
宗喀巴大师学术修养新探
旦增顿珠
桑培罗布
《西藏大学学报(藏文版)》
201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基于专业史学教育的学术道德提升
王晓艳
《财会通讯(下)》
200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人文社会科学专业大学生如何提高自己的学术素养
杨学成
《山东农业教育》
2013
0
原文传递
9
从帮助《资本论》的写作到整理修订《资本论》出版看恩格斯的学术品德与学术情怀——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
柳思维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高校学士学位授予标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建议
高东东
《科技视界》
201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试论高等教育组织塑造学术品德的逻辑
张继平
《高校教育管理》
200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中国缺乏的是逻辑启蒙
郭宇宽
《各界》
2016
1
原文传递
13
《燕园求是集》出版
《历史档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江南大学“五个强化”加强青年教师培养
《重庆与世界(教师发展)》
201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