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王士禛诗歌学宋历程详考
被引量:
2
1
作者
刘畅
郑祥琥
《文学与文化》
2017年第4期20-28,共9页
清初诗人王士禛对于清代宋诗风的兴起,有着重要的贡献。他实际上是清代绵延二百余年的宋诗运动的发起人。而目前学术界对于王士禛本人的学宋、宗宋历程的研究,还有诸多不甚清晰处,一些研究者甚至仍然以宗唐来看待王士禛诗学。结合王士...
清初诗人王士禛对于清代宋诗风的兴起,有着重要的贡献。他实际上是清代绵延二百余年的宋诗运动的发起人。而目前学术界对于王士禛本人的学宋、宗宋历程的研究,还有诸多不甚清晰处,一些研究者甚至仍然以宗唐来看待王士禛诗学。结合王士禛诗集的编年情况,参照他诗作与文章、笔记中所透露的信息,可以还原出王士禛的学宋历程。王士禛的学宋宗宋问题,并不是简单的"中岁越三唐而事两宋",而是有着六个不同的阶段。王士禛从青少年时期即喜好读宋诗,到个人创作的宋诗化,到在诗坛公开提倡宋诗,都有明确的时间标志与事件标志。梳理王士禛的学宋宗宋历程,对于清代诗歌研究、清代宋诗运动的研究,均具有重要理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士稹
宋
诗
宗
宋
学
宋
苏轼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朝鲜朝初期文人群体的唐宋诗观研究
2
作者
朴哲希
《国际汉学》
CSSCI
2023年第2期124-130,159,共8页
唐诗与宋诗的分别传入,使朝鲜诗坛掀起了对唐宋诗审美特征、取法侧重的讨论。总体而言,朝鲜文人群体对唐宋诗的认识与取舍并非绝对地“宗唐”或“崇宋”,往往具有唐宋兼学和交融的特质。即,唐宋诗同为最高典范,文人学诗需在唐宋之域内...
唐诗与宋诗的分别传入,使朝鲜诗坛掀起了对唐宋诗审美特征、取法侧重的讨论。总体而言,朝鲜文人群体对唐宋诗的认识与取舍并非绝对地“宗唐”或“崇宋”,往往具有唐宋兼学和交融的特质。即,唐宋诗同为最高典范,文人学诗需在唐宋之域内。但经过长时间的学习,他们对唐风宋韵的理解不断深化,遂提出以“气”来分唐界宋,且其诗文作品亦呈现出不同的创作倾向。之后,随着海东江西诗派等学宋派以及南孝温、金时习、金净、李胄等学唐先驱的出现,朝鲜朝文人对唐宋诗态度的转变在15世纪末逐渐凸显出来,其围绕应当“学唐”还是“学宋”见解各异,争执不休,为朝鲜朝中期“唐宋诗之争”的正式形成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鲜朝初期
学
唐
学
宋
唐
宋
诗之争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出唐入宋与折中唐宋:宋荦诗风演变及诗学主张析论
3
作者
黄治国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1期75-84,共10页
宋荦是清初诗坛上与王士禛并称的著名诗人,其诗歌创作延续时间漫长,成果丰硕。宋荦的诗歌创作大致与自己的生平经历相应,可以划分为前后两期,前期和后期在题材、风格、艺术取法方面出现了不小的变化。在题材内容上,反映现实的作品从有到...
宋荦是清初诗坛上与王士禛并称的著名诗人,其诗歌创作延续时间漫长,成果丰硕。宋荦的诗歌创作大致与自己的生平经历相应,可以划分为前后两期,前期和后期在题材、风格、艺术取法方面出现了不小的变化。在题材内容上,反映现实的作品从有到无,游赏交际之作由少到多。在诗作风格上,由前期凄清的骚屑之音转为后期雍容的雅正之调。在艺术师法上,由学唐转向学宋,最终摆脱束缚,自成一家。同时,他的诗学主张则体现出折中唐宋,乃至不囿于时代的圆融通达之态,其主张与创作实践之间的歧异,看似难解,却又有其合理性。而且在当时分唐界宋的诗坛,这种富于包容性的诗学主张未尝不是宋荦能够广泛团结各派诗人,登上诗坛主盟地位的一个潜在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
荦
诗风演变
诗
学
主张
学
唐
学
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纳兰性德诗赋论二评
4
作者
张佳生
《满族研究》
1987年第1期56-60,共5页
满族入关后,产生了一大批作家和文学家,不但文学作品数量繁富,而且在文学理论方面也有建树。他们以方兴之族立足于文坛,用审视的眼光对待传统文论,提出了种种文论观点,丰富了清代文论的内容,纳兰性德就是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一位。他的文...
满族入关后,产生了一大批作家和文学家,不但文学作品数量繁富,而且在文学理论方面也有建树。他们以方兴之族立足于文坛,用审视的眼光对待传统文论,提出了种种文论观点,丰富了清代文论的内容,纳兰性德就是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一位。他的文论著作主要有《原诗》、《赋论》、《原书》、《名家绝句钞序》、《与梁药亭书》、《与韩元少书》等,笔记《渌水亭杂识》中也有不少散论。在此文中,我们选择他的《原诗》和《赋论》略作评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兰性德
《原诗》
诗赋
赋论
杂识
学
宋
清初诗坛
别裁
经术
司马相如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立痒育英才报国酬壮志──记台胞、黄埔18期同学宋献琼一片乡情
5
作者
覃奇明
《文史春秋》
1995年第3期64-65,共2页
立痒育英才报国酬壮志──记台胞、黄埔18期同学宋献琼一片乡情覃奇明"既是家乡人,应办家乡事。"这是台湾广西同乡会秘书长宋献琼常说的一句话,也是他捐资600万元人民币,为家乡兴建"献琼中学"的实践指导思想所在。宋献琼先...
立痒育英才报国酬壮志──记台胞、黄埔18期同学宋献琼一片乡情覃奇明"既是家乡人,应办家乡事。"这是台湾广西同乡会秘书长宋献琼常说的一句话,也是他捐资600万元人民币,为家乡兴建"献琼中学"的实践指导思想所在。宋献琼先生17岁即投笔从戎,参加广西学生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乡会
黄埔军校
学
宋
南宁地区
广西
学
生军
英才
台胞
公职退休人员
世界环境日
教
学
业务
原文传递
辛旨诗稿选录——兼谈学诗经过
6
作者
吴三立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3期74-79,共6页
我院中文系吴三立教授,号辛旨,今年八十岁.从事中国语言文学的教学和研究,历五十余载.撰有《中国文字学》、《音韵沿革》、《甲骨 铜器文字研究》和《中国文字学史绪论》、《语言文字学的分类》、《古汉语复词中的偏义》等论著.吴教授...
我院中文系吴三立教授,号辛旨,今年八十岁.从事中国语言文学的教学和研究,历五十余载.撰有《中国文字学》、《音韵沿革》、《甲骨 铜器文字研究》和《中国文字学史绪论》、《语言文字学的分类》、《古汉语复词中的偏义》等论著.吴教授于语言文字学外,兼治古典文学.善书法,尤工旧诗,作品不少.曾抄部分诗作送中大陈寅恪教授,甚得其称许.学报编辑部曾约吴教授撰稿,现将其《给学报编辑部的信》、《我的学诗经过》及自选旧诗二十三首,一并发表于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
公度
黄节
陈先生
义山
学
宋
诗
学
少陵
中国文字
学
学
报编辑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任官避亲”当学宋太宗
7
作者
老马
《人事与人才》
1996年第8期33-33,共2页
史载:宋雍熙二年(公元985年)科试,有三人特别引人注目:宰相李舫之子李宗谔,副宰相吕蒙正之弟吕蒙亨,盐铁使王明之子王扶。此三人确有真才实学,无论初试及礼部中考,还是廷试大考,都取得了好成绩,故在上报皇帝审批的名单中均列为上等,照...
史载:宋雍熙二年(公元985年)科试,有三人特别引人注目:宰相李舫之子李宗谔,副宰相吕蒙正之弟吕蒙亨,盐铁使王明之子王扶。此三人确有真才实学,无论初试及礼部中考,还是廷试大考,都取得了好成绩,故在上报皇帝审批的名单中均列为上等,照理说中“进士”已不成问题。然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导干部
任官
避亲
学
宋
宋
太宗
腐败现象
干部工作
党内民主生活
发展趋势
组织人事
全文增补中
后村词韵杂谈
被引量:
2
8
作者
陈鸿儒
《龙岩学院学报》
1989年第1期122-131,共10页
刘克庄(1187—1269),字潜夫,号后村居士,福建莆田人。一生经历了孝宗、光宗、宁宗、理宗、度宗五朝,主要活动在南宋后半期。 后村是南宋大文学家,其词风近辛弃疾。二十三岁开始宦游,淳佑间赐同进士出身,官至宋修史、侍读、工部尚书及正...
刘克庄(1187—1269),字潜夫,号后村居士,福建莆田人。一生经历了孝宗、光宗、宁宗、理宗、度宗五朝,主要活动在南宋后半期。 后村是南宋大文学家,其词风近辛弃疾。二十三岁开始宦游,淳佑间赐同进士出身,官至宋修史、侍读、工部尚书及正议大夫,以龙图阁学士致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村词
刘克庄
词风
同进士出身
韵字
宁宗
正议大夫
词林正韵
学
宋
斋词韵
光宗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辽金时期渤海遗民诗文的三种特质
被引量:
1
9
作者
宋巍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2期91-94,共4页
辽金时期的渤海遗民文人承继渤海文化传统,在文学创作中表现出明显的崇儒尊正的特质。在宗派流变中,渤海遗民由宗唐转而学宋,最终兼取两家之长,树立了自我风格。但渤海遗民也处在自我民族认同和被迫民族同化的极大苦痛中,在超越痛苦中...
辽金时期的渤海遗民文人承继渤海文化传统,在文学创作中表现出明显的崇儒尊正的特质。在宗派流变中,渤海遗民由宗唐转而学宋,最终兼取两家之长,树立了自我风格。但渤海遗民也处在自我民族认同和被迫民族同化的极大苦痛中,在超越痛苦中形成悲凉秀美同构的趣味,渤海遗民文学也因此成为辽金文学的特殊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遗民文
学
崇儒尊正
宗唐
学
宋
悲凉秀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再论元诗分期标准及有关问题──兼答门岿先生
10
作者
徐子方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1期63-68,共6页
元诗的发展呈现着前衰后兴微妙的变化,而科举的废兴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与此同时,在元代,传统诗歌和以杂剧为主体的戏曲存在着相互冲突、此消彼长的势头。"学宋"、"尊唐"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前后期诗歌创作的不...
元诗的发展呈现着前衰后兴微妙的变化,而科举的废兴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与此同时,在元代,传统诗歌和以杂剧为主体的戏曲存在着相互冲突、此消彼长的势头。"学宋"、"尊唐"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前后期诗歌创作的不同倾向。门岿论文所谓元诗说不上前兴后衰或前衰后兴,发展是处于一种平缓态势的观点是错误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代
诗歌
分期标准
学
宋
倾向
尊唐倾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学学宋长荣的艺德
11
作者
徐恒足
《瞭望》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6期19-19,共1页
江苏省淮阴市京剧团的著名演员,驰名海内外的当代荀派艺术大师宋长荣,是海内外公认的“活红娘”.他在舞台上表演了40年,主演过70余个剧目,演遍了大半个中国,最近又要赴台为海峡那边的同胞姐妹献艺.他主演《红娘》达1400多场,始终保持着...
江苏省淮阴市京剧团的著名演员,驰名海内外的当代荀派艺术大师宋长荣,是海内外公认的“活红娘”.他在舞台上表演了40年,主演过70余个剧目,演遍了大半个中国,最近又要赴台为海峡那边的同胞姐妹献艺.他主演《红娘》达1400多场,始终保持着常演常新的艺术魅力,是“当代荀派艺术的一面旗帜”.了解宋长荣的人都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
宋
艺术魅力
人民艺术家
演员
同胞姐妹
海内外
江苏省
立德修身
淮阴市
始终保持
原文传递
辽道宗“愿后世生中国”诸说考辨
被引量:
2
12
作者
张其凡
熊鸣琴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4-93,共10页
关于辽道宗"愿后世生中国"说,学术界有生"北宋"说、生"契丹"说和生"佛诞生地"说三种不同的理解。考察辽道宗所处时代,辽朝、辽道宗与北宋争胜的心态,以及辽道宗本人尊崇佛教的文化取向,将"...
关于辽道宗"愿后世生中国"说,学术界有生"北宋"说、生"契丹"说和生"佛诞生地"说三种不同的理解。考察辽道宗所处时代,辽朝、辽道宗与北宋争胜的心态,以及辽道宗本人尊崇佛教的文化取向,将"愿后世生中国"之"中国"作"佛诞生地"理解,不论是从文本语境,宗教逻辑,还是从人物心态诸方面,都无一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道宗
“中国”
学
唐比
宋
崇佛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疑古辨伪 考信求实——崔述经学研究特色探析
13
作者
冯梅
《中华文化论坛》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20-125,共6页
崔述是清代乾嘉时期的独立学者,他打破传统的经学研究框架,承继宋学的"疑古"、"卫道"精神以及"汉学"的考据方法,剖析疑似,以求其真;考信六艺,以经证史;"学无汉、宋惟其是",以"无征不信&qu...
崔述是清代乾嘉时期的独立学者,他打破传统的经学研究框架,承继宋学的"疑古"、"卫道"精神以及"汉学"的考据方法,剖析疑似,以求其真;考信六艺,以经证史;"学无汉、宋惟其是",以"无征不信"的态度,遍治群经,廓清伪书和传说所长期积累的虚伪古史,以经史考信而明"圣道"。崔述站在史学立场上从事经学研究,是经学在清代史学化的重要体现;其大胆、执着、创新的学术精神以及关于上古史及《诗经》学的诸多见解,引发了经学、史学、文学多角度的争鸣,对其后的学术界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崔述
经
学
研究
疑古辨伪
以经证史
学
无汉
宋
原文传递
题名
王士禛诗歌学宋历程详考
被引量:
2
1
作者
刘畅
郑祥琥
机构
南开大学文学院
出处
《文学与文化》
2017年第4期20-28,共9页
文摘
清初诗人王士禛对于清代宋诗风的兴起,有着重要的贡献。他实际上是清代绵延二百余年的宋诗运动的发起人。而目前学术界对于王士禛本人的学宋、宗宋历程的研究,还有诸多不甚清晰处,一些研究者甚至仍然以宗唐来看待王士禛诗学。结合王士禛诗集的编年情况,参照他诗作与文章、笔记中所透露的信息,可以还原出王士禛的学宋历程。王士禛的学宋宗宋问题,并不是简单的"中岁越三唐而事两宋",而是有着六个不同的阶段。王士禛从青少年时期即喜好读宋诗,到个人创作的宋诗化,到在诗坛公开提倡宋诗,都有明确的时间标志与事件标志。梳理王士禛的学宋宗宋历程,对于清代诗歌研究、清代宋诗运动的研究,均具有重要理论意义。
关键词
王士稹
宋
诗
宗
宋
学
宋
苏轼
Keywords
Wang Shizhen
Poetry of Song Dynasty
Take Song as a Model
Learning Song
Su Shi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朝鲜朝初期文人群体的唐宋诗观研究
2
作者
朴哲希
机构
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国际汉学》
CSSCI
2023年第2期124-130,159,共8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古代朝鲜半岛‘唐宋诗之争’文献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19BWW024)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唐诗与宋诗的分别传入,使朝鲜诗坛掀起了对唐宋诗审美特征、取法侧重的讨论。总体而言,朝鲜文人群体对唐宋诗的认识与取舍并非绝对地“宗唐”或“崇宋”,往往具有唐宋兼学和交融的特质。即,唐宋诗同为最高典范,文人学诗需在唐宋之域内。但经过长时间的学习,他们对唐风宋韵的理解不断深化,遂提出以“气”来分唐界宋,且其诗文作品亦呈现出不同的创作倾向。之后,随着海东江西诗派等学宋派以及南孝温、金时习、金净、李胄等学唐先驱的出现,朝鲜朝文人对唐宋诗态度的转变在15世纪末逐渐凸显出来,其围绕应当“学唐”还是“学宋”见解各异,争执不休,为朝鲜朝中期“唐宋诗之争”的正式形成奠定基础。
关键词
朝鲜朝初期
学
唐
学
宋
唐
宋
诗之争
Keywords
early Joseon Dynasty
learning from the Tang poetry
learning from the Song poetry
Tang and Song Poetry Dispute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I312.07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出唐入宋与折中唐宋:宋荦诗风演变及诗学主张析论
3
作者
黄治国
机构
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
出处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1期75-84,共10页
基金
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项目"清史.典志.文学艺术志.诗词篇"(200410220204001)
文摘
宋荦是清初诗坛上与王士禛并称的著名诗人,其诗歌创作延续时间漫长,成果丰硕。宋荦的诗歌创作大致与自己的生平经历相应,可以划分为前后两期,前期和后期在题材、风格、艺术取法方面出现了不小的变化。在题材内容上,反映现实的作品从有到无,游赏交际之作由少到多。在诗作风格上,由前期凄清的骚屑之音转为后期雍容的雅正之调。在艺术师法上,由学唐转向学宋,最终摆脱束缚,自成一家。同时,他的诗学主张则体现出折中唐宋,乃至不囿于时代的圆融通达之态,其主张与创作实践之间的歧异,看似难解,却又有其合理性。而且在当时分唐界宋的诗坛,这种富于包容性的诗学主张未尝不是宋荦能够广泛团结各派诗人,登上诗坛主盟地位的一个潜在因素。
关键词
宋
荦
诗风演变
诗
学
主张
学
唐
学
宋
分类号
I207.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纳兰性德诗赋论二评
4
作者
张佳生
出处
《满族研究》
1987年第1期56-60,共5页
文摘
满族入关后,产生了一大批作家和文学家,不但文学作品数量繁富,而且在文学理论方面也有建树。他们以方兴之族立足于文坛,用审视的眼光对待传统文论,提出了种种文论观点,丰富了清代文论的内容,纳兰性德就是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一位。他的文论著作主要有《原诗》、《赋论》、《原书》、《名家绝句钞序》、《与梁药亭书》、《与韩元少书》等,笔记《渌水亭杂识》中也有不少散论。在此文中,我们选择他的《原诗》和《赋论》略作评介。
关键词
纳兰性德
《原诗》
诗赋
赋论
杂识
学
宋
清初诗坛
别裁
经术
司马相如
分类号
K282.1 [历史地理—历史学]
D633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立痒育英才报国酬壮志──记台胞、黄埔18期同学宋献琼一片乡情
5
作者
覃奇明
出处
《文史春秋》
1995年第3期64-65,共2页
文摘
立痒育英才报国酬壮志──记台胞、黄埔18期同学宋献琼一片乡情覃奇明"既是家乡人,应办家乡事。"这是台湾广西同乡会秘书长宋献琼常说的一句话,也是他捐资600万元人民币,为家乡兴建"献琼中学"的实践指导思想所在。宋献琼先生17岁即投笔从戎,参加广西学生军...
关键词
同乡会
黄埔军校
学
宋
南宁地区
广西
学
生军
英才
台胞
公职退休人员
世界环境日
教
学
业务
分类号
K825.4 [历史地理—历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辛旨诗稿选录——兼谈学诗经过
6
作者
吴三立
出处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3期74-79,共6页
文摘
我院中文系吴三立教授,号辛旨,今年八十岁.从事中国语言文学的教学和研究,历五十余载.撰有《中国文字学》、《音韵沿革》、《甲骨 铜器文字研究》和《中国文字学史绪论》、《语言文字学的分类》、《古汉语复词中的偏义》等论著.吴教授于语言文字学外,兼治古典文学.善书法,尤工旧诗,作品不少.曾抄部分诗作送中大陈寅恪教授,甚得其称许.学报编辑部曾约吴教授撰稿,现将其《给学报编辑部的信》、《我的学诗经过》及自选旧诗二十三首,一并发表于后.
关键词
诗经
公度
黄节
陈先生
义山
学
宋
诗
学
少陵
中国文字
学
学
报编辑部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任官避亲”当学宋太宗
7
作者
老马
出处
《人事与人才》
1996年第8期33-33,共2页
文摘
史载:宋雍熙二年(公元985年)科试,有三人特别引人注目:宰相李舫之子李宗谔,副宰相吕蒙正之弟吕蒙亨,盐铁使王明之子王扶。此三人确有真才实学,无论初试及礼部中考,还是廷试大考,都取得了好成绩,故在上报皇帝审批的名单中均列为上等,照理说中“进士”已不成问题。然而。
关键词
领导干部
任官
避亲
学
宋
宋
太宗
腐败现象
干部工作
党内民主生活
发展趋势
组织人事
分类号
D630.3 [政治法律—政治学]
C96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全文增补中
题名
后村词韵杂谈
被引量:
2
8
作者
陈鸿儒
出处
《龙岩学院学报》
1989年第1期122-131,共10页
文摘
刘克庄(1187—1269),字潜夫,号后村居士,福建莆田人。一生经历了孝宗、光宗、宁宗、理宗、度宗五朝,主要活动在南宋后半期。 后村是南宋大文学家,其词风近辛弃疾。二十三岁开始宦游,淳佑间赐同进士出身,官至宋修史、侍读、工部尚书及正议大夫,以龙图阁学士致仕。
关键词
后村词
刘克庄
词风
同进士出身
韵字
宁宗
正议大夫
词林正韵
学
宋
斋词韵
光宗
分类号
N55,G658.3 [自然科学总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辽金时期渤海遗民诗文的三种特质
被引量:
1
9
作者
宋巍
机构
渤海大学文学院
出处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2期91-94,共4页
基金
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辽金元时期北方民族审美意识研究--以文学为中心"(项目编号:W2012143)
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立项课题"辽金时期渤海遗民文学研究"(项目编号:2013lslktzies-36)
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元代山水散曲色彩词研究"(项目编号:LBDYY029)阶段性成果
文摘
辽金时期的渤海遗民文人承继渤海文化传统,在文学创作中表现出明显的崇儒尊正的特质。在宗派流变中,渤海遗民由宗唐转而学宋,最终兼取两家之长,树立了自我风格。但渤海遗民也处在自我民族认同和被迫民族同化的极大苦痛中,在超越痛苦中形成悲凉秀美同构的趣味,渤海遗民文学也因此成为辽金文学的特殊现象。
关键词
渤海遗民文
学
崇儒尊正
宗唐
学
宋
悲凉秀美
分类号
I207.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再论元诗分期标准及有关问题──兼答门岿先生
10
作者
徐子方
机构
东南大学学报编辑部
出处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1期63-68,共6页
文摘
元诗的发展呈现着前衰后兴微妙的变化,而科举的废兴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与此同时,在元代,传统诗歌和以杂剧为主体的戏曲存在着相互冲突、此消彼长的势头。"学宋"、"尊唐"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前后期诗歌创作的不同倾向。门岿论文所谓元诗说不上前兴后衰或前衰后兴,发展是处于一种平缓态势的观点是错误的。
关键词
元代
诗歌
分期标准
学
宋
倾向
尊唐倾向
Keywords
:the Yuan poetry imperial examination
the Yuan operas
following the Song poetry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学学宋长荣的艺德
11
作者
徐恒足
出处
《瞭望》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6期19-19,共1页
文摘
江苏省淮阴市京剧团的著名演员,驰名海内外的当代荀派艺术大师宋长荣,是海内外公认的“活红娘”.他在舞台上表演了40年,主演过70余个剧目,演遍了大半个中国,最近又要赴台为海峡那边的同胞姐妹献艺.他主演《红娘》达1400多场,始终保持着常演常新的艺术魅力,是“当代荀派艺术的一面旗帜”.了解宋长荣的人都知道。
关键词
学
宋
艺术魅力
人民艺术家
演员
同胞姐妹
海内外
江苏省
立德修身
淮阴市
始终保持
分类号
K825.7 [历史地理—历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辽道宗“愿后世生中国”诸说考辨
被引量:
2
12
作者
张其凡
熊鸣琴
机构
暨南大学
出处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4-93,共10页
文摘
关于辽道宗"愿后世生中国"说,学术界有生"北宋"说、生"契丹"说和生"佛诞生地"说三种不同的理解。考察辽道宗所处时代,辽朝、辽道宗与北宋争胜的心态,以及辽道宗本人尊崇佛教的文化取向,将"愿后世生中国"之"中国"作"佛诞生地"理解,不论是从文本语境,宗教逻辑,还是从人物心态诸方面,都无一不合。
关键词
辽道宗
“中国”
学
唐比
宋
崇佛
分类号
K246.1 [历史地理—历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疑古辨伪 考信求实——崔述经学研究特色探析
13
作者
冯梅
机构
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四川艺术职业学院
出处
《中华文化论坛》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20-125,共6页
文摘
崔述是清代乾嘉时期的独立学者,他打破传统的经学研究框架,承继宋学的"疑古"、"卫道"精神以及"汉学"的考据方法,剖析疑似,以求其真;考信六艺,以经证史;"学无汉、宋惟其是",以"无征不信"的态度,遍治群经,廓清伪书和传说所长期积累的虚伪古史,以经史考信而明"圣道"。崔述站在史学立场上从事经学研究,是经学在清代史学化的重要体现;其大胆、执着、创新的学术精神以及关于上古史及《诗经》学的诸多见解,引发了经学、史学、文学多角度的争鸣,对其后的学术界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
崔述
经
学
研究
疑古辨伪
以经证史
学
无汉
宋
分类号
K092 [历史地理—历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王士禛诗歌学宋历程详考
刘畅
郑祥琥
《文学与文化》
2017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朝鲜朝初期文人群体的唐宋诗观研究
朴哲希
《国际汉学》
CSSCI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出唐入宋与折中唐宋:宋荦诗风演变及诗学主张析论
黄治国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纳兰性德诗赋论二评
张佳生
《满族研究》
198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立痒育英才报国酬壮志──记台胞、黄埔18期同学宋献琼一片乡情
覃奇明
《文史春秋》
1995
0
原文传递
6
辛旨诗稿选录——兼谈学诗经过
吴三立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任官避亲”当学宋太宗
老马
《人事与人才》
1996
0
全文增补中
8
后村词韵杂谈
陈鸿儒
《龙岩学院学报》
1989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论辽金时期渤海遗民诗文的三种特质
宋巍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再论元诗分期标准及有关问题──兼答门岿先生
徐子方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学学宋长荣的艺德
徐恒足
《瞭望》
北大核心
1995
0
原文传递
12
辽道宗“愿后世生中国”诸说考辨
张其凡
熊鸣琴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10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疑古辨伪 考信求实——崔述经学研究特色探析
冯梅
《中华文化论坛》
北大核心
2016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