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4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海湖QH85-14C钻孔孢粉分析及其古气候古环境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59
1
作者 杜乃秋 孔昭宸 山发寿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1989年第10期803-814,共12页
本文主要依据青海湖具有^(14)C 年龄数据的 QH 85-14C 钻孔系统孢粉分析资料,将井深4.5m 岩芯所做的孢粉图式从下至上分为五个区域性孢粉带,进而论述了青海湖区11,000年来的植被曾经历了疏林草原(11,000—10,000年 BP)、森林草原(10,000... 本文主要依据青海湖具有^(14)C 年龄数据的 QH 85-14C 钻孔系统孢粉分析资料,将井深4.5m 岩芯所做的孢粉图式从下至上分为五个区域性孢粉带,进而论述了青海湖区11,000年来的植被曾经历了疏林草原(11,000—10,000年 BP)、森林草原(10,000年 BP)、森林(8,000—3,500年 BP)、森林草原(3,500—1,500竿 BP)和疏林草原(1500年前至今),反映的气候序列为凉干→温湿→温干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新世 孢粉分析 古植被
下载PDF
鄂尔多斯东部4000余年来的环境与人地关系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50
2
作者 许清海 孔昭宸 +3 位作者 陈旭东 阳小兰 梁文栋 孙黎明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05-112,共8页
本文依据地处 3 9°2 8′0 8″N ,1 1 0°0 9′92″E ,海拔 1 2 1 9m的伊金霍洛旗杨家湾古土壤剖面取得的高时间分辨率孢粉分析和炭屑含量统计资料揭示 :45 0 0aB .P .之前 ,鄂尔多斯东部的毛乌素沙地地区曾出现明显的流沙扩展 ... 本文依据地处 3 9°2 8′0 8″N ,1 1 0°0 9′92″E ,海拔 1 2 1 9m的伊金霍洛旗杨家湾古土壤剖面取得的高时间分辨率孢粉分析和炭屑含量统计资料揭示 :45 0 0aB .P .之前 ,鄂尔多斯东部的毛乌素沙地地区曾出现明显的流沙扩展 ,此后 ,气候变得比较湿润 ,流动沙丘逐渐被固定下来 ;42 0 0~ 3 5 0 0aB .P .是本区的气候适宜期 ,这里曾有针阔叶混交林生长 ;3 5 0 0aB .P .以后 ,气候变得干燥起来 ,森林从本区消失 ;2 70 0~ 2 4 0 0aB .P .,草原植被中藜科植物增加 ,气候进一步向干的方面发展 ,但降水量仍比现在高 ;2 4 0 0aB .P .以后 ,在全新世晚期气候变干和人类活动的共同作用下 ,全新世中期本区发育的黑垆土遭到严重破坏 ,流动沙丘再次活跃起来。鄂尔多斯杨家湾古土壤剖面的炭屑浓度变化、考古遗址的发现较好地反映了人类活动强度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孢粉分析 环境变化 人地关系 鄂尔多斯地区 古人类活动 考古遗址
下载PDF
湖光岩玛珥湖高分辨率孢粉记录揭示的早全新世适宜期环境特征 被引量:49
3
作者 王淑云 吕厚远 +1 位作者 刘嘉麒 Jrg F.W.Negendank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285-1291,共7页
通过对广东湛江湖光岩玛珥湖B孔顶部8~0.6m岩芯较高分辨率的孢粉分析,揭示了该区全新世植被、气候变化的历史:早全新世(约11600~7800cal a BP),木本植物花粉含量为56.0%,其中热带木本植物花粉含量占优势,最多的时期发生在9500~8000ca... 通过对广东湛江湖光岩玛珥湖B孔顶部8~0.6m岩芯较高分辨率的孢粉分析,揭示了该区全新世植被、气候变化的历史:早全新世(约11600~7800cal a BP),木本植物花粉含量为56.0%,其中热带木本植物花粉含量占优势,最多的时期发生在9500~8000cal a BP左右,达到木本植物花粉的60.2%,反映气候热暖潮湿;中全新世(7800~4200cal a BP),热带-亚热带植物花粉含量明显下降,而草本植物和山地针叶植物花粉含量增加,指示了中全新世温度下降;晚全新世4200cal a BP开始,草本植物和山地针叶植物花粉明显增多,揭示出晚全新世湖光岩地区温度、湿度明显下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南方热带-亚热带地区高温湿润的全新世适宜期发生在早全新世(9500~8000 cal a BP),与全球低纬地区全新世气候变化格局一致.初步认为,全新世早期,在岁差周期的控制下,北半球较强的太阳辐射驱动了热带辐合带(ITCZ)和副热带锋面季风降水带同时向北推移,造成中国热带低纬度地区早全新世最适宜期.湖光岩地区中晚全新世气候干旱趋势和气候波动除了与北半球夏季太阳辐射强度减弱有关外,可能与该时期ENSO的活跃也有一定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新世 最适宜期 孢粉分析 湖光岩玛珥湖
原文传递
西辽河平原东部沼泽发育与中全新世早期以来古环境演变 被引量:39
4
作者 杨永兴 黄锡畴 +1 位作者 王世岩 孔昭宸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42-249,共8页
根据典型沼泽剖面14 C测年及其树木年轮校正、孢粉分析、粘土矿物X 衍射分析、泥炭植物残体鉴定和沉积物的化学元素聚集与迁移资料 ,研究了中全新世以来西辽河平原东部沼泽发育过程与古环境演变及其二者的关系。结果表明 ,位于生态环境... 根据典型沼泽剖面14 C测年及其树木年轮校正、孢粉分析、粘土矿物X 衍射分析、泥炭植物残体鉴定和沉积物的化学元素聚集与迁移资料 ,研究了中全新世以来西辽河平原东部沼泽发育过程与古环境演变及其二者的关系。结果表明 ,位于生态环境过渡带、脆弱带的沼泽发生、发育对环境变化尤为敏感。中全新世早期以来 ,环境变化频繁 ,由此导致沼泽发育出现多次形成、发育、退化、消亡、再生循环变化。沼泽发育与古环境演变可划分为 6个时期 :中全新世早期沼泽孕育与萌芽发育期 ;中全新世中期沼泽旺盛发育期 ;中全新世中晚期沼泽间断发育期 ;中全新世晚期沼泽退化发育期 ;晚全新世早期沼泽复苏期 ;晚全新世晚期沼泽消亡期。距今 5 80 0年左右为本区全新世沼泽最早发育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沼泽发育 古环境演变 中全新世早期 孢粉分析 粘土矿物分析 西辽河平原
下载PDF
赤峰地区孢粉分析与先人生活环境初探 被引量:47
5
作者 许清海 杨振京 +2 位作者 崔之久 阳小兰 梁文栋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53-457,共5页
从考古孢粉学角度 ,根据赤峰七锅山剖面孢粉分析 ,结合赤峰地区古文化遗址的考古资料 ,探讨了赤峰地区 80 0 0aB .P .以来的先人生活环境 ,以及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演变的过程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 :84 0 0~ 62 0 0aB .P .为温暖湿... 从考古孢粉学角度 ,根据赤峰七锅山剖面孢粉分析 ,结合赤峰地区古文化遗址的考古资料 ,探讨了赤峰地区 80 0 0aB .P .以来的先人生活环境 ,以及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演变的过程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 :84 0 0~ 62 0 0aB .P .为温暖湿润的草原气候 ,先人既狩猎捕鱼 ,也种植作物和放牧 ;6 2 0 0~ 4 0 0 0aB .P .,随着森林的破坏 ,环境逐渐恶劣 ,农业水平下降 ;4 0 0 0~ 2 5 0 0aB .P .植被以草原为主 ,气候温干 ,先人以旱作农业为主 ;2 5 0 0aB .P .至现在 ,植被为典型的蒿草草原 ,气候温和偏干 ,农业和畜牧业相对发展 ,人类活动加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孢粉分析 古环境 人类活动 赤峰地区 自然环境 气候
下载PDF
神农架北坡表土常见花粉的R值研究 被引量:41
6
作者 刘会平 唐晓春 +1 位作者 王开发 潘安定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78-380,共3页
根据表土孢粉分析和植被样方调查的比较研究 ,获得了神农架北坡表土常见花粉的R值。常绿阔叶树花粉一般具有较低代表性 ,R值变化于 0 .70左右。绝大部分落叶阔叶树花粉也具有较低代表性 ,R值变化于 0 .6 8~ 0 .88之间 ,但桦、桤木和槭... 根据表土孢粉分析和植被样方调查的比较研究 ,获得了神农架北坡表土常见花粉的R值。常绿阔叶树花粉一般具有较低代表性 ,R值变化于 0 .70左右。绝大部分落叶阔叶树花粉也具有较低代表性 ,R值变化于 0 .6 8~ 0 .88之间 ,但桦、桤木和槭却表现异常。针叶树有气囊花粉具有明显的超代表性 ,R值变化在 1.35~ 2 .44之间 ,松表现最为强烈。草本植物花粉的R值变化较大 ,代表性较差。影响R值的因素很多 ,植物的生态特性、花粉特征、花粉源距离、花粉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农架 花粉代表性 表土 植物群落 孢粉分析 R值 古气候 古环境
下载PDF
河南洛阳寺河南剖面中全新世以来的孢粉分析及环境变化 被引量:40
7
作者 孙雄伟 夏正楷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89-294,共6页
对河南洛阳寺河南剖面进行的高分辨率的孢粉分析表明 ,该地区中全新世以来的孢粉组合以草本植物占绝对优势。其中以蒿属 (Artemisia)最为丰富 ,其次为禾本科 (Gramineae)和藜科(Chinopodiaceae)。乔木花粉含量较少 ,以松属 (Pinus)为主... 对河南洛阳寺河南剖面进行的高分辨率的孢粉分析表明 ,该地区中全新世以来的孢粉组合以草本植物占绝对优势。其中以蒿属 (Artemisia)最为丰富 ,其次为禾本科 (Gramineae)和藜科(Chinopodiaceae)。乔木花粉含量较少 ,以松属 (Pinus)为主。根据孢粉组合的变化 ,将剖面划分为 5个孢粉组合带。早期 (72 35~ 7380aBP)气候较为寒冷干燥 ,缺少乔木花粉。随着全新世大暖期的到来 ,在Ⅱ孢粉带上乔木花粉大量出现 ,种类丰富。尤其 5 6 2 5~ 6 12 0aBP期间出现了很多喜暖树种 ,是中全新世以来气候最好的时期。在 4 5 80~ 5 6 2 5aBP期间 ,乔木花粉急剧减少 ,表明气候发生恶化。随着气候的逐渐好转 ,乔木花粉在Ⅳ孢粉带 (30 90~ 4 5 80aBP)上重新出现 ,但喜暖树种较少。 30 90aBP以后出现较多的禾本科花粉 ,可能和该地区人类活动的增强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原 中全新世 孢粉分析
下载PDF
红山文化牛河梁遗址形成的环境背景与人地关系研究 被引量:36
8
作者 莫多闻 杨晓燕 +3 位作者 王辉 李水城 郭大顺 朱达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74-181,共8页
本文对辽宁凌源市红山文化牛河梁遗址区的地形进行了考察 ,对建筑石料进行了鉴定 ,证明当时人类对地形和岩性的认识和利用已具有较高水平。对遗址文化层的动植物残体分析、孢粉分析及附近大凌河上游全新世沉积剖面的孢粉分析基础上 ,对... 本文对辽宁凌源市红山文化牛河梁遗址区的地形进行了考察 ,对建筑石料进行了鉴定 ,证明当时人类对地形和岩性的认识和利用已具有较高水平。对遗址文化层的动植物残体分析、孢粉分析及附近大凌河上游全新世沉积剖面的孢粉分析基础上 ,对牛河梁遗址形成的环境背景和红山文化晚期繁荣的原因及人地关系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山文化 牛河梁遗址 建筑选址 环境背景 人地关系 孢粉分析
下载PDF
孢粉分析定量重建燕山地区5000年来的气候变化 被引量:36
9
作者 许清海 阳小兰 +2 位作者 杨振京 梁文栋 孙黎明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39-345,共7页
利用燕山地区几个主要植物的花粉-气候响应面模型,定量恢复了燕山南部5000aB.P.来的气候变化。5000aB.P.以来,燕山南部的气候曾发生过两次明显的降温事件,一次发生在4500~3600aB.P.,7月份平均气温比今低2.0℃左右;一次发生在2750~1750... 利用燕山地区几个主要植物的花粉-气候响应面模型,定量恢复了燕山南部5000aB.P.来的气候变化。5000aB.P.以来,燕山南部的气候曾发生过两次明显的降温事件,一次发生在4500~3600aB.P.,7月份平均气温比今低2.0℃左右;一次发生在2750~1750aB.P.,7月份平均气温比今低3.7℃左右;2000aB.P.以来年均降水量一直呈下降趋势,年均降水量比2000aB.P.前减少50~100mm。孢粉分析表明,燕山南部人工栽培板栗的历史可以追索到1600aB.P.,种植水稻的历史可以追索到700aB.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孢粉分析 花粉-气候响应面 气候变化
下载PDF
北京平原晚第四纪堆积期与史前大洪水 被引量:31
10
作者 袁宝印 邓成龙 +2 位作者 吕金波 金昌柱 吴玉书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74-482,共9页
通过北京平原地区东方广场剖面和小红门剖面第四纪地层、年代学、环境变迁、沉积相及孢粉分析等方面的研究发现 ,从大约 0 .1MaB .P .~ 2 2 0 0 0aB .P .,北京平原地区形成以砂砾石沉积为主的洪积扇 ,此后开始进入北京平原形成时期。 2... 通过北京平原地区东方广场剖面和小红门剖面第四纪地层、年代学、环境变迁、沉积相及孢粉分析等方面的研究发现 ,从大约 0 .1MaB .P .~ 2 2 0 0 0aB .P .,北京平原地区形成以砂砾石沉积为主的洪积扇 ,此后开始进入北京平原形成时期。 2 2 0 0 0~ 1 2 0 0 0aB .P .,气候干冷 ,永定河水量减少 ,平原沉积速率较低。进入冰后期以来 ,气候逐渐温暖湿润 ,永定河水量增加 ,山区风化物质被搬运至北京平原堆积下来。沉积以天然堤相、决口扇相为主 ,沉积速率大增。 80 0 0~ 40 0 0aB .P .,沉积速率达到最大 ,出现晚第四纪堆积期 ,同时洪水频繁 ,恰好与传说中的史前大洪水时期相当。 3 0 0 0aB .P .以后 ,气候向干冷转化 ,永定河水量减少 ,人类生产力提高 ,抵御洪水能力增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四纪 北京平原 沉积速率 堆积期 史前大洪水 环境变迁 孢粉分析
下载PDF
长白山地泥炭分布、沉积速率与全新世气候变化 被引量:28
11
作者 赵红艳 冷雪天 王升忠 《山地学报》 CSCD 2002年第5期513-518,共6页
本文阐述了长白山地泥炭分布规律 ,计算了泥炭厚度累积速率和碳累积速率。早全新世泥炭仅在南部局地沉积 ,速率较小 ,中全新世沉积普遍 ,速率最大 ,晚全新世继续沉积 ,速率较大 ;相应地 ,气候上早全新世开始转暖 ,偏凉 ,中全新世温暖湿... 本文阐述了长白山地泥炭分布规律 ,计算了泥炭厚度累积速率和碳累积速率。早全新世泥炭仅在南部局地沉积 ,速率较小 ,中全新世沉积普遍 ,速率最大 ,晚全新世继续沉积 ,速率较大 ;相应地 ,气候上早全新世开始转暖 ,偏凉 ,中全新世温暖湿润 ,晚全新世偏冷、偏湿。这一结论与孢粉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 沉积速率 全新世 泥炭 气候变化 长白山 地层分析 孢粉分析 同位素
下载PDF
南京紫金山现代植被表土孢粉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6
12
作者 于草 韩辉友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79-84,共6页
选择南京紫金山现代植被进行植被调查和表土孢粉分析。结合中国东部不同气候带下的几个地点表土孢粉分析,把孢粉百分含量、孢粉组合及孢粉优势种、标志种与植被的各项参数进行对比,找出植被与孢粉之间的关系。为恢复古植被、古生态和... 选择南京紫金山现代植被进行植被调查和表土孢粉分析。结合中国东部不同气候带下的几个地点表土孢粉分析,把孢粉百分含量、孢粉组合及孢粉优势种、标志种与植被的各项参数进行对比,找出植被与孢粉之间的关系。为恢复古植被、古生态和古气候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 孢子花粉 孢粉分析 第四纪 植被环境
下载PDF
青海表土花粉分布规律及其与植被的关系 被引量:34
13
作者 魏海成 郑卓 +5 位作者 马海州 潘安定 黄康有 罗传秀 郑艳伟 王志英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32-940,共9页
对青海地区63个样点进行植被调查及表土样点分析结果显示:青海地区山地针叶林、针阔混交林、高山灌丛-灌丛草甸、温带草原、灌木-半灌木荒漠及高寒荒漠植被区均有相对独特的花粉组合特征。乔木类中桦呈超代表性,云杉、柏、杨属呈低代表... 对青海地区63个样点进行植被调查及表土样点分析结果显示:青海地区山地针叶林、针阔混交林、高山灌丛-灌丛草甸、温带草原、灌木-半灌木荒漠及高寒荒漠植被区均有相对独特的花粉组合特征。乔木类中桦呈超代表性,云杉、柏、杨属呈低代表性;灌木、草本中白刺、沙拐枣、柽柳呈低代表性,蒿、藜、麻黄呈超代表性,蔷薇科金露梅、银露梅在自身为优势种的落叶灌丛群落中呈低代表性,在针阔叶林、灌丛草甸过渡带中呈适中代表性。禾本科、莎草科、菊科、豆科、十字花科呈低代表性。A/C值在不同生态环境下的变化幅度较大,但数据组显示A/C值中位数值由半干旱向干旱植被区逐次降低,如草甸和草原为4.14,高山灌丛为2.93,荒漠草原为1.22,荒漠灌丛为0.13,荒漠戈壁为0.05。可见,A/C值能很好地反映环境干湿程度,是环境干旱程度的良好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地区 表土花粉 A/C值 植被盖度 孢粉分析
下载PDF
利用炭屑显微结构复原青铜时代的植被 被引量:33
14
作者 崔海亭 李宜垠 +2 位作者 胡金明 腰希申 李旸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9期1504-1507,T002,共5页
根据扫描电子显微镜显微结构,对赤峰地区两处青铜时代遗址中的炭屑进行鉴定.经鉴定,两处炭屑标本均属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该种具有较强的气候指示意义.参照孢粉组合中出现的植物种(属)及其现代种(属)的生态气候指标和群落... 根据扫描电子显微镜显微结构,对赤峰地区两处青铜时代遗址中的炭屑进行鉴定.经鉴定,两处炭屑标本均属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该种具有较强的气候指示意义.参照孢粉组合中出现的植物种(属)及其现代种(属)的生态气候指标和群落学特征,复原了赤峰黄土丘陵区青铜时代的植被.当时气候较为暖湿,地带性植被为蒙古栎林和油松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屑 显微结构 植被复原 青铜时代 蒙古栎 植物鉴定 孢粉分析 古生态学 古植被
原文传递
珠江三角洲北部晚第四纪孢粉植物群的古环境意义 被引量:32
15
作者 郑卓 王建华 《热带海洋》 CSCD 1998年第3期1-9,共9页
采用孢粉分析的方法对珠江三角洲北部地区多个钻孔进行了古植被和古环境的研究。结果表明,该区晚更新世与全新世的孢粉组合存在明显区别,更新世时期以木本植物为主,而全新世表现为蕨类孢子和草本花粉的大幅度增加。该特征反映了更新... 采用孢粉分析的方法对珠江三角洲北部地区多个钻孔进行了古植被和古环境的研究。结果表明,该区晚更新世与全新世的孢粉组合存在明显区别,更新世时期以木本植物为主,而全新世表现为蕨类孢子和草本花粉的大幅度增加。该特征反映了更新世本区为河漫滩洼地沉积为主,局部受海侵影响,而全新世为海湾河口相沉积。根据木本植物花粉不同组分的含量变化以及某些气候敏感属种的出现,可以推论晚更新世亚间冰期的年平均气温比现今低2-4℃左右,盛冰期则低6℃以上,到全新世中期以后形成了与现代相似的明显受季风影响的常绿阔叶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孢粉分析 珠江三角洲 晚第四纪 古环境 古植物群
下载PDF
吉林柳河哈尼湖13.1-4.5cal.kaB.P.古气候演化的高分辨率孢粉记录 被引量:32
16
作者 喻春霞 罗运利 孙湘君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929-938,共10页
利用哈尼湖钻孔剖面深837~304cm高分辨率的123个孢粉数据和序列中的8个14C测年数据重建中国东北地区13.1~4.5cal.kaB.P.的植被与气候历史:13.1~11.9cal.kaB.P.植被变化明显,整个时段气温较低,后期有回暖趋势,在12.8~12.1cal.kaB.P.... 利用哈尼湖钻孔剖面深837~304cm高分辨率的123个孢粉数据和序列中的8个14C测年数据重建中国东北地区13.1~4.5cal.kaB.P.的植被与气候历史:13.1~11.9cal.kaB.P.植被变化明显,整个时段气温较低,后期有回暖趋势,在12.8~12.1cal.kaB.P.的快速变干可能是新仙女木事件在本区的体现;11.9~10.0cal.kaB.P.孢粉显示为以云杉、冷杉等针叶树为主,气候湿冷;10.0~8.2cal.kaB.P.针叶林逐步演替为落叶阔叶林,为升温阶段;8.2~4.5cal.kaB.P.落叶阔叶林进一步发展,气候温暖湿润。同时孢粉序列也反映出,东北地区在气候变暖后发生了一系列的冷暖干湿波动,大致可与我国北方和南方其他地区的气候事件对应。经频谱分析表明,本区在研究期间存在1100a,700a,500a及300a的气候变化的准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气候 孢粉分析 哈尼湖
下载PDF
东天山北麓2000多年以来的森林线与环境变化 被引量:32
17
作者 阎顺 孔昭宸 +2 位作者 杨振京 倪健 李树峰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99-704,共6页
依据吉木萨尔县泉子街乡桦树窝子和小西沟两个剖面进行高时间分辨率的孢粉分析,结合剖面岩性特征分析、历史文献记录和碳屑鉴定,揭示了天山北麓最近2000多年以来的环境变化。2000aB.P.以前,该地植被为荒漠草原;2000~1300aB.P.(50aB.C.... 依据吉木萨尔县泉子街乡桦树窝子和小西沟两个剖面进行高时间分辨率的孢粉分析,结合剖面岩性特征分析、历史文献记录和碳屑鉴定,揭示了天山北麓最近2000多年以来的环境变化。2000aB.P.以前,该地植被为荒漠草原;2000~1300aB.P.(50aB.C.~650A.D.),植被为草原植被,其中1750~1400aB.P.(200~550A.D.),植被为有少量森林的草原植被,当时气候状况较今凉湿,适宜云杉生长,使得云杉林带下移,幅度可达250m左右。当时的年均气温较今低1℃而降水量较高,是新疆历史上一个相对冷湿的环境;约1300~450aB.P.(650~1500A.D.),植被为荒漠草原;450aB.P.年以来,植被为荒漠草原草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山北麓 孢粉分析 森林带变化 环境
下载PDF
8.0ka B.P.以来三江平原北部沼泽发育和古环境演变研究 被引量:28
18
作者 杨永兴 王世岩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2-38,共7页
8 .0kaB .P .以来 ,三江平原北部气候变化序列划分为 5个阶段 ,温暖湿润 (80 0 0~ 5 5 90aB .P .)→较温暖湿润 (5 5 90~ 185 1aB .P .)→温冷稍湿 (185 1~ 1110aB .P .)→寒冷偏湿 (1110~ 6 4 9aB .P .)→冷凉略湿 (6 4 9aB .P .... 8 .0kaB .P .以来 ,三江平原北部气候变化序列划分为 5个阶段 ,温暖湿润 (80 0 0~ 5 5 90aB .P .)→较温暖湿润 (5 5 90~ 185 1aB .P .)→温冷稍湿 (185 1~ 1110aB .P .)→寒冷偏湿 (1110~ 6 4 9aB .P .)→冷凉略湿 (6 4 9aB .P .~至今 )。气候的变化模式依次为 :高温期→温暖适宜期→缓慢降温期→急剧降温期→低温渐暖期。在 55 90aB .P .和 1317aB .P .,发生强烈降温事件。沼泽发育也依次划分为 5个时期 ,沼泽化过程发展期→沼泽大发展期→沼泽发育缓慢期→沼泽发育波动期→沼泽发育萎缩期。植被演替相应为 :温性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和草原→以落叶阔叶树稍多的针、阔叶混交林和草原→以桦为主的阔叶林→针阔混交林、以松占优势的针、阔叶混交林和草原。在 185 1~ 1317aB .P .、6 4 9~ 30 9aB .P .和 30 9~ 0aB .P .期间 ,受频繁的农业生产、砍伐森林、开垦沼泽为农田等人类活动的影响 ,沼泽发育呈现退化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沼泽发育 古环境演变 孢粉分析 人类活动 三江平原 气候变化 农业 森林
下载PDF
新疆博斯腾湖表层沉积物的孢粉分析 被引量:25
19
作者 黄小忠 赵艳 +2 位作者 程波 陈发虎 徐俊荣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02-609,共8页
通过对新疆博斯腾湖的表层沉积物孢粉的分析,探讨了干旱区大型湖泊中表层沉积物孢粉与周围植被的关系以及孢粉在湖泊中的分布和传播规律.研究发现,博斯腾湖表层沉积物中孢粉主要是来源于周围荒漠植被中的藜科、蒿属、麻黄等植物以及湖... 通过对新疆博斯腾湖的表层沉积物孢粉的分析,探讨了干旱区大型湖泊中表层沉积物孢粉与周围植被的关系以及孢粉在湖泊中的分布和传播规律.研究发现,博斯腾湖表层沉积物中孢粉主要是来源于周围荒漠植被中的藜科、蒿属、麻黄等植物以及湖泊四周浅水地带生长的香蒲等水生植物.藜科、蒿属、麻黄等花粉的传播过程主要受大风作用的影响,而且百分比含量在整个湖盆中的分布比较稳定,A C值能够反映区域目前的干旱状况;香蒲等水生植物花粉的百分比含量主要受其母体植物分布的影响.云杉花粉在河口区域的相对高百分比含量表明其河流传播特征;云杉花粉在湖泊中的低百分比含量与整个流域的植被及其分布状况以及区域的气候条件有关;云杉花粉具有超代表性.近河口湖泊表层样品孢粉组合受河流和近岸植被的影响较大,但距离超过2km以后湖泊沉积花粉百分比含量较为稳定.孢粉的质量浓度分布显示,孢粉在湖盆中的分布有比较强的趋中性.博斯腾湖中部沉积物孢粉序列能够很好记录区域的植被变化历史和环境演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斯腾湖 表层沉积物 孢粉分析
下载PDF
植物淀粉粒分析在考古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28
20
作者 杨晓燕 吕厚远 夏正楷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87-91,共5页
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自然科学的很多研究方法逐渐被应用到考古学,为考古学家提供了更多古人类文化的信息,并衍生出新的研究方向如分子生物考古、环境考古、冶金考古和植物考古等等。植物考古以考古出土的植物遗存为研究对象,借助一... 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自然科学的很多研究方法逐渐被应用到考古学,为考古学家提供了更多古人类文化的信息,并衍生出新的研究方向如分子生物考古、环境考古、冶金考古和植物考古等等。植物考古以考古出土的植物遗存为研究对象,借助一些植物学的方法认识和了解古代人与植物的相互关系①,比如古代人类经济生活、农作物的起源和传播、生态环境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等方面。大植物遗存、孢粉和植硅体成为植物考古的主要研究对象。大植物遗存在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广泛应用②,浮选法更是在赵志军先生的努力下逐渐在各个考古发掘工地推广,但将考古遗址中的孢粉、植硅体、淀粉粒等微体化石应用到考古学中还留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孢粉分析虽然在国内考古学中应用非常广泛,但大多只限于环境背景的恢复,李宜垠③对伴人植物花粉做过一些探讨,使孢粉分析在考古学中的应用更进一步;植硅体在中国稻作农业研究中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成果④;至于近二十年来在澳大利亚和中美洲地区植物考古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淀粉粒分析(Starch grains analysis),在国内几乎还没有出现,文献所见只有香港中文大学吕烈丹博士的一篇短文四。她在介绍考古器物的残余物分析时,对淀粉粒分析在考古中的应用进行了简单介绍,并提及到她对南方洞穴遗址中淀粉粒保存与埋藏环境的研究。本文详细总结了淀粉粒分析在国外考古学中的应用现状和实验方法,以期促进植物考古学在我国考古学中更深入和广泛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古学家 孢粉分析 香港中文大学 人类文化 中美洲地区 植物淀粉粒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