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张冰从肝论治消化系统疾病的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 被引量:6
1
作者 石琳 张冰(指导)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737-2740,共4页
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改变,消化系统疾病表现出很多新的发病特点。张冰教授作为孟河京派的传承人,在继承前人经验的同时,认为消化系统疾病多具有心身疾病的特点,可以分为"脾属病证"和"胃属病证"两大类,与五脏六腑中... 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改变,消化系统疾病表现出很多新的发病特点。张冰教授作为孟河京派的传承人,在继承前人经验的同时,认为消化系统疾病多具有心身疾病的特点,可以分为"脾属病证"和"胃属病证"两大类,与五脏六腑中肝的关系最为密切,并提出对"肝决中焦"的认识和从肝论治的学术思想,治疗上以调畅气机、恢复脾胃正常的升降功能为要务,按照在上、在中、在下病位之不同,因势利导分而治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从肝论治 消化系统疾病 肝决中焦 临床经验 张冰 孟河京派 心身疾病
原文传递
孟河京派治疗泄泻的临床用药经验传承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周伟龙 张冰 《世界中医药》 CAS 2018年第5期1273-1278,共6页
目的:本文针对泄泻的治疗比较孟河京派与孟河医派用药的异同,梳理孟河京派用药特色的传承与发展。方法:基于与孟河京派有传承关系的各代医家治疗泄泻的医案建立数据库,应用关联规则、层次聚类等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各医家常用单味药频次... 目的:本文针对泄泻的治疗比较孟河京派与孟河医派用药的异同,梳理孟河京派用药特色的传承与发展。方法:基于与孟河京派有传承关系的各代医家治疗泄泻的医案建立数据库,应用关联规则、层次聚类等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各医家常用单味药频次、药物组合频次、治疗泄泻通用药物、孟河京派特色用药等,并梳理形成孟河用药传承脉络。结果:京派医家擅用白术治疗泄泻,高频药物组合为"茯苓,白术""茯苓,陈皮""茯苓,薏苡仁",置信度为1的关联规则为"龙骨→牡蛎"。结论:孟河京派对前人经验既有传承又有发展,治疗泄泻的用药更趋平和,且尤重脾胃,形成了独特的用药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河京派 @ 颜正华 用药规律 泄泻 经验 传承
下载PDF
孟河京派颜系学术传承与创新
3
作者 郭萍 林志健 +1 位作者 闫玉琴 张冰 《四川中医》 2024年第6期4-7,共4页
孟河京派颜系作为孟河医派在京的重要支流,在京传承近70年,已成为北方地区特色学术流派之一。本文聚焦于国医大师颜正华和首都名中医张冰这两位孟河京派颜系的核心人物,以国医大师颜正华、首都名中医张冰为线索,通过梳理其学术脉络、明... 孟河京派颜系作为孟河医派在京的重要支流,在京传承近70年,已成为北方地区特色学术流派之一。本文聚焦于国医大师颜正华和首都名中医张冰这两位孟河京派颜系的核心人物,以国医大师颜正华、首都名中医张冰为线索,通过梳理其学术脉络、明晰其传承谱系、凝练其学术特色,深入探讨他们的学术思想和实践经验,展示其“医-药-研-教”全方位发展创新模式。希望能够通过展现学术传承特色,为中医药的创新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河京派 学术思想 颜正华 张冰 医-药-研-教
下载PDF
孟河京派治疗眩晕的临床用药经验传承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周伟龙 张冰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3期206-209,共4页
孟河医派在近代中医药领域影响深远,医家已遍布全国。其中第四代传人、国医大师颜正华教授及其学术继承人坚持传承,不忘创新,在北京地区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诊疗体系——孟河京派。文章针对眩晕的治疗,总结了费伯雄、马培之等孟河前辈滋肾... 孟河医派在近代中医药领域影响深远,医家已遍布全国。其中第四代传人、国医大师颜正华教授及其学术继承人坚持传承,不忘创新,在北京地区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诊疗体系——孟河京派。文章针对眩晕的治疗,总结了费伯雄、马培之等孟河前辈滋肾柔肝、祛痰定风、顺气和中等临证经验,结合京派代表人物颜正华教授及其学术传承人张冰教授潜镇浮阳、兼护脾胃的用药思路,梳理了孟河京派治疗眩晕的经验传承特色,为眩晕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河京派 眩晕 颜正华 张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