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MR-Egger回归在孟德尔随机化分析中的应用。方法利用全基因组关联研究结果确定工具变量,通过MR-Egger回归进行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分析来检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tein cholesterol,HDL-C)和冠状动脉疾病之间的...目的探讨MR-Egger回归在孟德尔随机化分析中的应用。方法利用全基因组关联研究结果确定工具变量,通过MR-Egger回归进行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分析来检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tein cholesterol,HDL-C)和冠状动脉疾病之间的因果效应,评估潜在工具变量的多效性,并将MR-Egger回归结果与逆方差加权法(inverse-variance weighted,IVW)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共纳入120个单核苷酸多态性构建工具变量。IVW结果表明HDL-C与冠状动脉疾病之间存在显著的因果关联(OR=0.82,95%CI:0.75~0.89)。MR-Egger回归结果显示HDL-C与冠状动脉疾病之间不存在因果关联(OR=0.96,95%CI:0.83~1.11),并提示基因工具变量存在显著的多效性(截距:-0.01,P=0.008)。结论MR-Egger回归在孟德尔随机化分析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尤其是在多效性偏倚存在的情况下能给出准确的因果效应估计。展开更多
目的:为克服观察性研究中的混杂因素和反向因果关系的影响,通过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法探讨失眠与2型糖尿病之间的关联关系。方法:在欧洲裔人群最新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中选择与失眠密切相关的遗传位...目的:为克服观察性研究中的混杂因素和反向因果关系的影响,通过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法探讨失眠与2型糖尿病之间的关联关系。方法:在欧洲裔人群最新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中选择与失眠密切相关的遗传位点作为工具变量。剔除与吸烟、体育活动、饮酒、教育程度、肥胖或2型糖尿病显著相关的位点后,使用逆方差加权评估失眠对2型糖尿病的效应,并采用加权中位数法和MR-Egger回归分析来检验结果的稳健性。通过计算F统计量来检验工具变量的适用性,F统计量大于10认为存在弱工具变量偏倚可能性较小。采用MR-Egger回归进行多效性检验。此外,采用留一法(leave-one-out)进行敏感性分析,以进一步验证结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结果:在全基因组水平上选择了248个与失眠独立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作为候选工具变量集合,基于千人基因组计划对候选工具变量集合进行修剪并剔除潜在的多效SNPs后,共纳入与失眠相关的167个SNPs作为最终的工具变量。本研究中F统计量为39.74,符合孟德尔随机化的相关性假设。逆方差加权法发现失眠与2型糖尿病的发生风险较高,在失眠的人群中发生2型糖尿病的风险是无失眠人群的1.14倍(95%CI:1.09~1.21,P<0.001)。加权中位数法和MR-Egger回归结果支持失眠对2型糖尿病存在正向关联。多效性检验表明结果受多效性影响的可能性较小,敏感性分析支持研究结果的可靠性与稳定性。结论:失眠是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失眠与2型糖尿病发病存在正向关联,本研究为糖尿病高危人群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提供了进一步的理论依据。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中心性肥胖与肝癌的关系。方法腰围、经BMI矫正的腰围、臀围、经BMI校正的臀围、腰臀比和经BMI校正的腰臀比相关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 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数据来自欧洲一个包含224459个样本的大型数据库。内脏...目的探讨中心性肥胖与肝癌的关系。方法腰围、经BMI矫正的腰围、臀围、经BMI校正的臀围、腰臀比和经BMI校正的腰臀比相关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 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数据来自欧洲一个包含224459个样本的大型数据库。内脏脂肪体积数据集来自欧洲数据库,包括32860名欧洲受试者的9275407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位点信息。肝癌的数据集来自英国生物银行数据库,包括372184名欧洲受试者的汇总数据。对获得的数据集进行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研究。结果逆方差加权法(IVW)分析结果显示,经BMI矫正的腰围会增加肝癌发生风险(OR=1.001,95%CI:1.000~1.001,P=0.024),且被加权中位数(WM)分析(OR=1.001,95%CI:1.000~1.002,P=0.020)证实,但在MR-Egger回归(OR=1.002,95%CI:0.999~1.004,P=0.135)中未被证实。其他中心性肥胖指标与肝癌无关。结论不同中心性肥胖指标与肝癌的相关性存在差异。经BMI矫正的腰围可能会导致肝癌发生,表明在相对较瘦的人群中,中心性肥胖与肝癌发生相关,且可能存在因果关系。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免疫细胞表型对HSP27的因果作用。方法:采用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MR)综合分析来确定免疫细胞表型与HSP27表达水平之间的因果关系。基于公开的遗传数据,我们探索了731个免疫细胞表型与HSP27表达的因果关系,总共包括四种类型的免...目的:探讨免疫细胞表型对HSP27的因果作用。方法:采用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MR)综合分析来确定免疫细胞表型与HSP27表达水平之间的因果关系。基于公开的遗传数据,我们探索了731个免疫细胞表型与HSP27表达的因果关系,总共包括四种类型的免疫特征(中位数荧光强度(MFI)、相对细胞(RC)、绝对细胞(AC)和形态参数(MP))。综合敏感性分析用于验证结果的稳健性、异质性和水平多效性。结果:我们进行了双向FDR校正,HSP27的表达在统计学上对细胞免疫表型没有显著影响(P>0.05)。然而,在研究细胞免疫表型对HSP27的因果影响时,我们发现在三种细胞免疫性状类别(MFI、RC、AC)中,21种免疫表型与HSP27表达存在因果联系(P<0.05)。其中,12种免疫表型可促进HSP27的表达(IVW:P<0.05,OR<1),包括:IgD-CD24-AC;IgD-CD24-%lymphocyte;Myeloid DC AC;CD62L-myeloid DC AC;Activated Treg%CD4 Treg;CD38 on IgD+CD38dim;CCR2 on granulocyte;CD80 on CD62L+myeloid DC;CD80 on monocyte;CD8 on TD CD8br;CD4 on activated&secreting Treg;CD11c on granulocyte。另外9种免疫表型可抑制HSP27的表达(IVW:P<0.05,OR>1),即:CD62L-plas-macytoid DC AC;Naive CD4+AC;CD14+CD16+monocyte AC;CD3 on T cell;CD3 on CD8br;HVEM on CM CD4+;HVEM on naive CD4+;CX3CR1 on CD14-CD16-;CD45 on Mo MDSC。结论:本研究揭示了免疫细胞表型与HSP27之间存在显著的遗传相关性,这对了解HSP27的病理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为未来临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思路,而且有助于开发更准确的生物标志物和治疗方法。此外,我们的研究结果扩展了免疫学的研究成果,并为进一步研究免疫细胞与热休克蛋白在免疫应答和疾病中的相互作用提供了新的证据。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MR-Egger回归在孟德尔随机化分析中的应用。方法利用全基因组关联研究结果确定工具变量,通过MR-Egger回归进行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分析来检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tein cholesterol,HDL-C)和冠状动脉疾病之间的因果效应,评估潜在工具变量的多效性,并将MR-Egger回归结果与逆方差加权法(inverse-variance weighted,IVW)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共纳入120个单核苷酸多态性构建工具变量。IVW结果表明HDL-C与冠状动脉疾病之间存在显著的因果关联(OR=0.82,95%CI:0.75~0.89)。MR-Egger回归结果显示HDL-C与冠状动脉疾病之间不存在因果关联(OR=0.96,95%CI:0.83~1.11),并提示基因工具变量存在显著的多效性(截距:-0.01,P=0.008)。结论MR-Egger回归在孟德尔随机化分析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尤其是在多效性偏倚存在的情况下能给出准确的因果效应估计。
文摘目的:为克服观察性研究中的混杂因素和反向因果关系的影响,通过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法探讨失眠与2型糖尿病之间的关联关系。方法:在欧洲裔人群最新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中选择与失眠密切相关的遗传位点作为工具变量。剔除与吸烟、体育活动、饮酒、教育程度、肥胖或2型糖尿病显著相关的位点后,使用逆方差加权评估失眠对2型糖尿病的效应,并采用加权中位数法和MR-Egger回归分析来检验结果的稳健性。通过计算F统计量来检验工具变量的适用性,F统计量大于10认为存在弱工具变量偏倚可能性较小。采用MR-Egger回归进行多效性检验。此外,采用留一法(leave-one-out)进行敏感性分析,以进一步验证结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结果:在全基因组水平上选择了248个与失眠独立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作为候选工具变量集合,基于千人基因组计划对候选工具变量集合进行修剪并剔除潜在的多效SNPs后,共纳入与失眠相关的167个SNPs作为最终的工具变量。本研究中F统计量为39.74,符合孟德尔随机化的相关性假设。逆方差加权法发现失眠与2型糖尿病的发生风险较高,在失眠的人群中发生2型糖尿病的风险是无失眠人群的1.14倍(95%CI:1.09~1.21,P<0.001)。加权中位数法和MR-Egger回归结果支持失眠对2型糖尿病存在正向关联。多效性检验表明结果受多效性影响的可能性较小,敏感性分析支持研究结果的可靠性与稳定性。结论:失眠是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失眠与2型糖尿病发病存在正向关联,本研究为糖尿病高危人群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提供了进一步的理论依据。
文摘目的:探讨免疫细胞表型对HSP27的因果作用。方法:采用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MR)综合分析来确定免疫细胞表型与HSP27表达水平之间的因果关系。基于公开的遗传数据,我们探索了731个免疫细胞表型与HSP27表达的因果关系,总共包括四种类型的免疫特征(中位数荧光强度(MFI)、相对细胞(RC)、绝对细胞(AC)和形态参数(MP))。综合敏感性分析用于验证结果的稳健性、异质性和水平多效性。结果:我们进行了双向FDR校正,HSP27的表达在统计学上对细胞免疫表型没有显著影响(P>0.05)。然而,在研究细胞免疫表型对HSP27的因果影响时,我们发现在三种细胞免疫性状类别(MFI、RC、AC)中,21种免疫表型与HSP27表达存在因果联系(P<0.05)。其中,12种免疫表型可促进HSP27的表达(IVW:P<0.05,OR<1),包括:IgD-CD24-AC;IgD-CD24-%lymphocyte;Myeloid DC AC;CD62L-myeloid DC AC;Activated Treg%CD4 Treg;CD38 on IgD+CD38dim;CCR2 on granulocyte;CD80 on CD62L+myeloid DC;CD80 on monocyte;CD8 on TD CD8br;CD4 on activated&secreting Treg;CD11c on granulocyte。另外9种免疫表型可抑制HSP27的表达(IVW:P<0.05,OR>1),即:CD62L-plas-macytoid DC AC;Naive CD4+AC;CD14+CD16+monocyte AC;CD3 on T cell;CD3 on CD8br;HVEM on CM CD4+;HVEM on naive CD4+;CX3CR1 on CD14-CD16-;CD45 on Mo MDSC。结论:本研究揭示了免疫细胞表型与HSP27之间存在显著的遗传相关性,这对了解HSP27的病理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为未来临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思路,而且有助于开发更准确的生物标志物和治疗方法。此外,我们的研究结果扩展了免疫学的研究成果,并为进一步研究免疫细胞与热休克蛋白在免疫应答和疾病中的相互作用提供了新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