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孟德尔随机化方法在观察性研究因果推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22
1
作者 林丽娟 魏永越 +1 位作者 张汝阳 陈峰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19-624,共6页
孟德尔随机化方法,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亲代等位基因随机分配给子代",以遗传变异作为工具变量,以此推断观察性研究中暴露因素与研究结局的因果关联。近年来,随着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及各种组学数据的飞速发展,大量汇总数... 孟德尔随机化方法,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亲代等位基因随机分配给子代",以遗传变异作为工具变量,以此推断观察性研究中暴露因素与研究结局的因果关联。近年来,随着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及各种组学数据的飞速发展,大量汇总数据的公开,为孟德尔随机化方法在因果推断中的广泛应用提供契机。本文针对目前常用的三种孟德尔随机化方法进行阐述,并将其应用于探索血液代谢物与抑郁症的因果关联,比较三种方法在因果推断的优缺点,以期为孟德尔随机化在观察性研究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德尔随机分析 方法 遗传变异 因果推断
原文传递
孟德尔随机化的良好实践--孟德尔随机化分析的常见设计、关键挑战及优化 被引量:9
2
作者 王晶 张国燕 程杉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87-1094,共8页
孟德尔随机化(Mendelian randomization,MR)研究是一种因果推断方法,利用遗传变异作为工具变量来探索暴露(X)与结局(Y)之间的因果关系。首先,文章介绍了MR方法的核心假设以及如何在生物医学研究中挑选常见的MR设计类型。进而,介绍目前M... 孟德尔随机化(Mendelian randomization,MR)研究是一种因果推断方法,利用遗传变异作为工具变量来探索暴露(X)与结局(Y)之间的因果关系。首先,文章介绍了MR方法的核心假设以及如何在生物医学研究中挑选常见的MR设计类型。进而,介绍目前MR研究面对的关键挑战和解决方案,如:如何选择满足核心假设的工具变量(instrumental variable,IV),如何挑选MR中因果估计方法以及如何在生物学上解释MR结果等。此外,文章提出了包括宏基因组数据MR分析、甲基化数据MR分析等未来研究的方向。总之,MR方法作为一种强大的工具,有助于探索因果关系、选择治疗干预靶点,进行长期基于人群的干预研究。尽管MR不能完全替代随机对照试验,但其在生物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健康和疾病之间的复杂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德尔随机分析 常见设计 挑战
下载PDF
孟德尔随机化及其在牙周炎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8
3
作者 宋铖杰 边梦瑶 +1 位作者 雷利红 陈莉丽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072-1078,共7页
孟德尔随机化是一种以遗传变异为工具变量的因果推断法,它利用遗传变异的分配随机性和时序优先性,有效克服了传统观察性研究中的混杂偏倚和反向因果,成为近年的研究热点。牙周炎作为一种复杂的炎症性疾病,其与多种因素间存在相互关联,... 孟德尔随机化是一种以遗传变异为工具变量的因果推断法,它利用遗传变异的分配随机性和时序优先性,有效克服了传统观察性研究中的混杂偏倚和反向因果,成为近年的研究热点。牙周炎作为一种复杂的炎症性疾病,其与多种因素间存在相互关联,但这种关联认知多基于传统观察性研究,目前仍缺乏推断因果关系的有力证据。鉴于孟德尔随机化可能给牙周领域带来新的研究思路,本文针对该方法及其在牙周炎研究领域中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 孟德尔随机分析 数据库 遗传学 危险因素 因果推断 全身疾病
原文传递
MR-Egger回归在孟德尔随机化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7
4
作者 徐艺耘 刘振球 +4 位作者 樊虹 张欣 施婷婷 吴声 张铁军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04-809,共6页
目的探讨MR-Egger回归在孟德尔随机化分析中的应用。方法利用全基因组关联研究结果确定工具变量,通过MR-Egger回归进行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分析来检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tein cholesterol,HDL-C)和冠状动脉疾病之间的... 目的探讨MR-Egger回归在孟德尔随机化分析中的应用。方法利用全基因组关联研究结果确定工具变量,通过MR-Egger回归进行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分析来检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tein cholesterol,HDL-C)和冠状动脉疾病之间的因果效应,评估潜在工具变量的多效性,并将MR-Egger回归结果与逆方差加权法(inverse-variance weighted,IVW)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共纳入120个单核苷酸多态性构建工具变量。IVW结果表明HDL-C与冠状动脉疾病之间存在显著的因果关联(OR=0.82,95%CI:0.75~0.89)。MR-Egger回归结果显示HDL-C与冠状动脉疾病之间不存在因果关联(OR=0.96,95%CI:0.83~1.11),并提示基因工具变量存在显著的多效性(截距:-0.01,P=0.008)。结论MR-Egger回归在孟德尔随机化分析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尤其是在多效性偏倚存在的情况下能给出准确的因果效应估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Egger回归 孟德尔随机分析 工具变量(Ⅳ)
下载PDF
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分析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与结直肠癌发生风险的关系 被引量:5
5
作者 李镇圻 杜宁 和红阳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67-572,共6页
目的运用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TSMR)评估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与结直肠癌(CRC)之间的关联。方法PSC与CRC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数据分别来自芬兰生物银行及英国生物银行,对基于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的所有汇总数据进行二次数据... 目的运用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TSMR)评估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与结直肠癌(CRC)之间的关联。方法PSC与CRC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数据分别来自芬兰生物银行及英国生物银行,对基于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的所有汇总数据进行二次数据分析,选择与PSC密切关联的遗传位点作为工具变量,分别以孟德尔随机化Egger回归法、中位数加权法、IVW随机效应模型、最大似然比法、线性中位数加权法、IVW radial法、IVW固定效应模型七种方法做TSMR,以OR值评价PSC和CRC风险之间的因果关系。结果基因预测的PSC对CRC存在正向因果关系,以IVW固定效应模型为例,遗传决定的患PSC患者发生CRC风险增加(OR=1.002243,95%CI:1.001319~1.003167)。TSMR结果不存在异质性(P=0.87),无水平多效性(P=0.95)。本次所选PSC的3个工具变量为强工具变量(F=11.86)。结论TSMR发现PSC具有与CRC风险相关的遗传证据。无论是否合并炎症性肠病,在PSC患者中积极进行肠镜筛查或可有利于CRC的早期发现与及时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结直肠肿瘤 孟德尔随机分析
下载PDF
虚弱与癫痫发生风险的因果关系:孟德尔随机化分析
6
作者 张帅帅 黄宇靖 +4 位作者 贾肖扬 彭阳阳 李良宇 王桂华 杜爱玲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25年第1期67-70,共4页
目的采用孟德尔随机化(MR)分析方法探究虚弱与癫痫发生风险的因果关系。方法虚弱指数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汇总数据来源于Gwas Catalog数据库,包括175226例患者,7589717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癫痫的GWAS汇总数据来源于Finn Gen数据... 目的采用孟德尔随机化(MR)分析方法探究虚弱与癫痫发生风险的因果关系。方法虚弱指数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汇总数据来源于Gwas Catalog数据库,包括175226例患者,7589717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癫痫的GWAS汇总数据来源于Finn Gen数据库,包括6260例癫痫患者和176107例健康对照者,16380349个SNP。本研究主要采用逆方差加权法(IVW)分析衰弱指数与癫痫发生风险的因果关系,采用MR-Egger回归、加权中位数法及加权模式法作为IVW的补充方法。采用Cochran'sQ检验、漏斗图分析SNP的统计学异质性,采用MR-Egger回归的截距项评估SNP的水平多效性,采用留一法分析单个SNP对MR分析结果的影响。结果IVW分析结果显示,衰弱指数与癫痫发生风险呈正相关[OR=1.584,95%CI(1.086~2.312)];MR-Egger回归、加权模式法分析结果显示,衰弱指数与癫痫发生风险之间无因果关系(P>0.05),但其β值与IVW的β值方向一致;加权中位数法分析结果显示,衰弱指数与癫痫发生风险呈正相关[OR=1.642,95%CI(1.036~2.603)]。Cochran'sQ检验、漏斗图分析结果显示,与衰弱指数强相关的SNP间无统计学异质性。MR-Egger回归的截距项分析结果显示,与衰弱指数强相关的SNP无水平多效性(P=0.987);留一法分析结果显示,逐一剔除单个SNP后,IVW分析结果无明显改变。结论虚弱与癫痫发生风险存在正向因果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虚弱 因果关系 孟德尔随机分析
人吸入性损伤与循环炎症蛋白之间因果关系的双样本孟德尔随机化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代站站 朱沁 +3 位作者 佟希睿 马兵 夏照帆 房贺 《中华烧伤与创面修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043-1051,共9页
目的探究人吸入性损伤与循环炎症蛋白之间的因果关系。方法该研究为基于双样本孟德尔随机化(MR)分析的研究。以吸入性损伤为暴露因素、循环炎症蛋白为结局,从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数据库中获得吸入性损伤(216993个样本)和91种循环炎症蛋白(1... 目的探究人吸入性损伤与循环炎症蛋白之间的因果关系。方法该研究为基于双样本孟德尔随机化(MR)分析的研究。以吸入性损伤为暴露因素、循环炎症蛋白为结局,从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数据库中获得吸入性损伤(216993个样本)和91种循环炎症蛋白(14824个样本)的数据,采用双样本MR分析方法进行分析。根据连锁不平衡分析获得与吸入性损伤显著相关的独立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并将其作为工具变量,主要采用逆方差加权(IVW)法进行吸入性损伤与91种循环炎症蛋白之间因果关系的分析,进一步使用加权中位数法、加权模式法、MR-Egger法和简单模式法进行验证。根据前述IVW法分析结果,针对符合假设的吸入性损伤SNP,进行Cochran Q检验评估异质性,进行MR-Egger回归检验、MR-PRESSO离群值检验评估水平多效性,进行留一法分析评估可靠性。结果筛选出6个达到显著阈值(P<5×10^(-5))的SNP作为代表吸入性损伤的工具变量,其F值均>10,提示均为强相关工具变量。基于6个吸入性损伤SNP,IVW法分析显示,吸入性损伤与白细胞介素20(IL-20)、IL-20受体亚基α(IL-20RA)、IL-5、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超家族成员9(TNFRSF9)之间均存在显著因果关系(比值比分别为1.01、1.01、1.02、1.01,95%置信区间分别为1.00~1.02、1.00~1.03、1.01~1.03、1.00~1.03,P<0.05)。经加权中位数法和MR-Egger法验证,吸入性损伤与IL-5(比值比分别为1.02、1.03,95%置信区间分别为1.00~1.04、1.01~1.04,P<0.05)、TNFRSF9(比值比分别为1.02、1.03,95%置信区间分别为1.00~1.04、1.01~1.04,P<0.05)之间均存在显著因果关系;经加权模式法和简单模式法验证,吸入性损伤与IL-20、IL-20RA、IL-5和TNFRSF9之间的因果关系不明显(P值均>0.05),仍需以IVW法结果为准。根据前述IVW法分析结果,Cochran Q检验评估显示,与IL-20、IL-20RA、IL-5和TNFRSF9存在显著因果关系的6个吸入性损伤SNP均不存在显著异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吸入性 孟德尔随机分析 数据库 遗传学 因果律 循环炎症蛋白
原文传递
基于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的失眠与2型糖尿病关联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马雨佳 卢燃藜 +4 位作者 周泽宸 李晓怡 闫泽玉 武轶群 陈大方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4-178,共5页
目的:为克服观察性研究中的混杂因素和反向因果关系的影响,通过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法探讨失眠与2型糖尿病之间的关联关系。方法:在欧洲裔人群最新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中选择与失眠密切相关的遗传位... 目的:为克服观察性研究中的混杂因素和反向因果关系的影响,通过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法探讨失眠与2型糖尿病之间的关联关系。方法:在欧洲裔人群最新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中选择与失眠密切相关的遗传位点作为工具变量。剔除与吸烟、体育活动、饮酒、教育程度、肥胖或2型糖尿病显著相关的位点后,使用逆方差加权评估失眠对2型糖尿病的效应,并采用加权中位数法和MR-Egger回归分析来检验结果的稳健性。通过计算F统计量来检验工具变量的适用性,F统计量大于10认为存在弱工具变量偏倚可能性较小。采用MR-Egger回归进行多效性检验。此外,采用留一法(leave-one-out)进行敏感性分析,以进一步验证结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结果:在全基因组水平上选择了248个与失眠独立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作为候选工具变量集合,基于千人基因组计划对候选工具变量集合进行修剪并剔除潜在的多效SNPs后,共纳入与失眠相关的167个SNPs作为最终的工具变量。本研究中F统计量为39.74,符合孟德尔随机化的相关性假设。逆方差加权法发现失眠与2型糖尿病的发生风险较高,在失眠的人群中发生2型糖尿病的风险是无失眠人群的1.14倍(95%CI:1.09~1.21,P<0.001)。加权中位数法和MR-Egger回归结果支持失眠对2型糖尿病存在正向关联。多效性检验表明结果受多效性影响的可能性较小,敏感性分析支持研究结果的可靠性与稳定性。结论:失眠是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失眠与2型糖尿病发病存在正向关联,本研究为糖尿病高危人群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提供了进一步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睡和睡眠障碍 糖尿病 2型 孟德尔随机分析
下载PDF
孟德尔随机化在肝癌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李凌巍 秦俊杰 +1 位作者 贾云龙 吕浩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91-396,共6页
近年来,基于全基因组关联研究的孟德尔随机化研究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医学领域的病因探索,以其遗传变异的分配随机性和时序优先性的独特优势,可以有效克服传统观察性研究中的混杂偏倚和反向因果的干扰。本文针对该方法及其在肝癌研究领域... 近年来,基于全基因组关联研究的孟德尔随机化研究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医学领域的病因探索,以其遗传变异的分配随机性和时序优先性的独特优势,可以有效克服传统观察性研究中的混杂偏倚和反向因果的干扰。本文针对该方法及其在肝癌研究领域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旨在为肝癌的因果关联研究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德尔随机分析 肝肿瘤 全基因组关联研究
下载PDF
尿酸介导体重指数与慢性心力衰竭关系的孟德尔随机化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葛腾 房瑛 +3 位作者 齐鸿飞 宁博 吴永青 赵明君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95-502,共8页
目的:采用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分析探讨体重指数、尿酸与慢性心力衰竭(CHF)之间的因果关系。方法:使用公开的东亚人群全基因组关联研究汇总数据集,以逆方差加权(IVW)法为主要分析方法,同时采用MR-Egger回归法、加权中位数模型、简单模型... 目的:采用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分析探讨体重指数、尿酸与慢性心力衰竭(CHF)之间的因果关系。方法:使用公开的东亚人群全基因组关联研究汇总数据集,以逆方差加权(IVW)法为主要分析方法,同时采用MR-Egger回归法、加权中位数模型、简单模型、加权模型,分析体重指数、尿酸与CHF两两之间的关系。使用MR-Egger回归法检测多效性,使用Cochran Q检验检测异质性,使用留一法进行敏感性分析,绘制漏斗图检测偏倚性,使用MR-PRESSO包剔除离群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孟德尔分析后计算中介效应值及中介效应比例,最后分析体重指数、尿酸与CHF两两之间的反向孟德尔随机化研究。结果:两样本孟德尔分析中IVW法显示体重指数(OR=1.685,95%CI:1.417~2.003,P<0.001)、尿酸(OR=1.225,95%CI:1.087~1.380,P<0.001)均与CHF存在因果关系;体重指数(OR=1.204,95%CI:1.139~1.273,P<0.001)与尿酸存在因果关系。尿酸在体重指数与CHF的因果关系中的中介效应比例为7.23%。MR-Egger回归截距的P均>0.05,即筛选出的SNP不存在水平多效性,因果推断方法有效,体重指数-尿酸、体重指数-CHF的孟德尔随机化分析存在异质性(Cochran Q检验P<0.01)。反向孟德尔随机化分析中IVW法显示,CHF与体重指数(OR=0.977,95%CI:0.947~1.008,P>0.05)、CHF与尿酸(OR=1.000,95%CI:0.963~1.038,P>0.05)之间均不存在因果关系,尿酸与体重指数的分析存在基因多效性,故因果推断方法无效。结论:体重指数、尿酸均与CHF存在因果关系且呈正相关,且尿酸在体重指数与CHF的因果关系中为不完全中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重指数 尿酸 慢性心力衰竭 孟德尔随机分析 因果关系 中介效应
下载PDF
基于孟德尔随机化分析探讨类风湿关节炎与肺动脉高压的因果关系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勇 姚晓玲 +2 位作者 凌益 杨豫正 马武开 《重庆医学》 CAS 2024年第16期2432-2437,共6页
目的通过孟德尔随机化设计方法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与肺动脉高压(PH)的因果关系。方法使用公开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获取暴露与结局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数据进行汇总分析。使用逆方差加权法(IVW)作为主要分析方法评估暴露因素(RA)对结... 目的通过孟德尔随机化设计方法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与肺动脉高压(PH)的因果关系。方法使用公开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获取暴露与结局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数据进行汇总分析。使用逆方差加权法(IVW)作为主要分析方法评估暴露因素(RA)对结局(PH)的因果效应。以MR-Egger回归法、加权中位数法(WM)、加权模式和简单模式作为回归补充说明,进行敏感性分析评估结果的稳健性;采用“heterogeneity”函数计算P值检验异质性,采用“horizontal pleiotropy”函数计算P值检验水平多效性。结果在GWAS数据库中收录的“FINNGEN数据”中选择出的SNPs经孟德尔随机分析去除连锁不平衡且满足P<5×10^(-8),具有强相关性;通过整合暴露因素与结局获取了有效工具变量。IVW结果显示,RA是PH的风险因素(OR=1.295,95%CI:1.053~1.593,P=0.014)。“heterogeneity”函数检验表明结果不存在异质性(P=0.221);“horizontal pleiotropy”函数检验表明结果不存在水平多效性(P=0.877),总体结果稳健可靠。结论RA是PH的危险因素,RA与PH存在正向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肺动脉高压 孟德尔随机分析 因果关联
下载PDF
儿童期体质指数与妊娠期高血压的潜在因果关系:孟德尔随机化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邢影 罗小平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5期55-58,共4页
目的采用孟德尔随机化(MR)方法探讨儿童期体质指数(BMI)与妊娠期高血压(GH)的潜在因果关系。方法从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数据库获取儿童期BMI数据集(ID:ebi-a-GCST90002409)和GH数据集(ID:finn-b-O15_HYPTENSPREG),其中儿童期BMI数据... 目的采用孟德尔随机化(MR)方法探讨儿童期体质指数(BMI)与妊娠期高血压(GH)的潜在因果关系。方法从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数据库获取儿童期BMI数据集(ID:ebi-a-GCST90002409)和GH数据集(ID:finn-b-O15_HYPTENSPREG),其中儿童期BMI数据集的样本量为39620例,包括8173382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GH数据集的样本量为123579例,包括16379784个SNP。本研究采用逆方差加权法(IVW)、MR-Egger回归、加权中位数法、简单模式法、加权模式法分析儿童期BMI与GH的潜在因果关系。采用CochranQ检验评估各SNP间的统计学异质性,采用MR-Egger回归的截距项、MR-PRESSO检验及漏斗图分析SNP的水平多效性,采用留一法评估单个SNP对IVW分析结果的影响。结果本研究共筛选出16个与儿童期BMI高度相关的SNP,剔除rs2076308(回文SNP)、rs17817449(离群值)、rs61765651(离群值)后,最终纳入13个与儿童期BMI高度相关的SNP。IVW分析结果显示,儿童期BMI升高是GH的危险因素[OR=1.29,95%CI(1.09~1.53),P<0.01];且MR-Egger回归、加权中位数法、简单模式法、加权模式法分析的β值与IVW分析的β值方向一致。CochranQ检验结果显示,与儿童期BMI高度相关的SNP间不存在统计学异质性(P=0.47)。MR-Egger回归的截距项、MR-PRESSO检验、漏斗图分析结果均显示,与儿童期BMI高度相关的SNP不存在水平多效性。留一法分析结果显示,剔除单个SNP后,MR分析结果无明显改变。结论儿童期BMI升高是GH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妊娠性 体质指数 儿童 孟德尔随机分析
下载PDF
肠道菌群与丛集性头痛的因果关系: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郭玉梦 崔杨霖 +2 位作者 孔雨晨 高磊 张宪忠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3期43-48,共6页
目的 采用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MR)分析探讨肠道菌群与丛集性头痛(CH)的因果关系。方法肠道菌群数据集来自MiBioGen联盟的汇总数据,共涉及1 053 032 560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CH数据集来自R9版本的芬兰数据库,共涉及20 167 676个SNP。... 目的 采用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MR)分析探讨肠道菌群与丛集性头痛(CH)的因果关系。方法肠道菌群数据集来自MiBioGen联盟的汇总数据,共涉及1 053 032 560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CH数据集来自R9版本的芬兰数据库,共涉及20 167 676个SNP。本研究主要采用逆方差加权法(IVW)进行MR分析,以探讨肠道菌群与CH的潜在因果关系,并采用错误发现率(FDR)校正P值;其次,以MR-Egger回归、加权中位数法(WME)、加权众数法(WM)、简单众数法(SM)作为IVW的补充方法。采用IVW、MR-Egger回归分析肠道菌群与CH的反向因果关系。结果 IVW分析结果显示,放线菌门是CH的危险因素[OR=1.786,95%CI(1.154~2.764),P=0.009,PFDR=0.046],粪球菌属1是CH的保护因素[OR=0.563,95%CI(0.355~0.894),P=0.015,PFDR=0.074],副拟杆菌属、普雷沃氏菌属9、瘤胃球菌属UCG003组与CH具有潜在关联(P<0.05,PFDR>0.10)。且MR-Egger回归、WME、WM、SM的β值与IVW的β值方向一致。反向MR分析结果显示,CH与放线菌门、粪球菌属1、副拟杆菌属、普雷沃氏菌属9、瘤胃球菌属UCG003组不存在反向因果关系(P>0.05)。结论 放线菌门是CH的危险因素,粪球菌属1是CH的保护因素,副拟杆菌属、普雷沃氏菌属9、瘤胃球菌属UCG003组与CH具有潜在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丛集性头痛 胃肠道微生物组 肠道菌群 孟德尔随机分析 因果关系
下载PDF
中心性肥胖和肝癌的关系: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许姗姗 仇丽霞 +1 位作者 柳雅立 张晶 《肝脏》 2024年第4期387-390,共4页
目的探讨中心性肥胖与肝癌的关系。方法腰围、经BMI矫正的腰围、臀围、经BMI校正的臀围、腰臀比和经BMI校正的腰臀比相关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 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数据来自欧洲一个包含224459个样本的大型数据库。内脏... 目的探讨中心性肥胖与肝癌的关系。方法腰围、经BMI矫正的腰围、臀围、经BMI校正的臀围、腰臀比和经BMI校正的腰臀比相关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 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数据来自欧洲一个包含224459个样本的大型数据库。内脏脂肪体积数据集来自欧洲数据库,包括32860名欧洲受试者的9275407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位点信息。肝癌的数据集来自英国生物银行数据库,包括372184名欧洲受试者的汇总数据。对获得的数据集进行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研究。结果逆方差加权法(IVW)分析结果显示,经BMI矫正的腰围会增加肝癌发生风险(OR=1.001,95%CI:1.000~1.001,P=0.024),且被加权中位数(WM)分析(OR=1.001,95%CI:1.000~1.002,P=0.020)证实,但在MR-Egger回归(OR=1.002,95%CI:0.999~1.004,P=0.135)中未被证实。其他中心性肥胖指标与肝癌无关。结论不同中心性肥胖指标与肝癌的相关性存在差异。经BMI矫正的腰围可能会导致肝癌发生,表明在相对较瘦的人群中,中心性肥胖与肝癌发生相关,且可能存在因果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性肥胖 肝癌 孟德尔随机分析
下载PDF
单细胞转录组学结合孟德尔分析探讨扩张性心肌病潜在治疗靶点
15
作者 翁军华 《浙江实用医学》 2024年第4期286-294,共9页
目的 在通过分析多组转录组和单细胞数据集,深入探究扩张性心肌病(DCM)的分子机制,并寻找潜在的治疗靶点。方法 (1)数据获取与预处理。从GEO数据库获取多个转录组和单细胞数据集,并利用SVA软件去除批次效应。(2)差异基因分析。通过PCA... 目的 在通过分析多组转录组和单细胞数据集,深入探究扩张性心肌病(DCM)的分子机制,并寻找潜在的治疗靶点。方法 (1)数据获取与预处理。从GEO数据库获取多个转录组和单细胞数据集,并利用SVA软件去除批次效应。(2)差异基因分析。通过PCA和差异分析,筛选出与DCM相关的关键基因。(3)功能富集分析。利用GO和KEGG富集分析,探讨这些基因在生物学过程中的功能。(4)关键基因筛选。采用共识聚类、LASSO和随机森林等算法,从差异基因中筛选出关键基因。(5)因果关系分析。进行孟德尔随机化分析,验证关键基因与DCM之间的因果关系。(6)细胞类型分析。利用单细胞数据分析确定关键基因在不同细胞类型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1)鉴定出788个与DCM相关的关键基因。(2)GO和KEGG分析揭示了这些基因在多个生物学通路中发挥重要作用。(3)筛选出FGFR3、RTKN2和SLC9A3R1三个关键基因。(3)孟德尔随机化分析证实SLC9A3R1与DCM存在因果关系。(4)单细胞数据分析显示SLC9A3R1在心肌细胞中高表达。结论 本研究通过多组学分析,深入解析了DCM的分子机制。SLC9A3R1作为新发现的关键基因在DCM的发病过程中可能扮演重要角色,有望成为新的治疗靶点。这些研究结果为DCM的诊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张性心肌病 转录组数据 差异基因分析 共识聚类 机器学习 单细胞分析 孟德尔随机分析 免疫浸润分析
下载PDF
用孟德尔随机化方法研究免疫细胞表型与HSP27的因果关系
16
作者 陈曦 柴巍浩 +2 位作者 黄凯瑞 袁宏睿 杨毅 《河北医学》 CAS 2024年第8期1296-1303,共8页
目的:探讨免疫细胞表型对HSP27的因果作用。方法:采用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MR)综合分析来确定免疫细胞表型与HSP27表达水平之间的因果关系。基于公开的遗传数据,我们探索了731个免疫细胞表型与HSP27表达的因果关系,总共包括四种类型的免... 目的:探讨免疫细胞表型对HSP27的因果作用。方法:采用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MR)综合分析来确定免疫细胞表型与HSP27表达水平之间的因果关系。基于公开的遗传数据,我们探索了731个免疫细胞表型与HSP27表达的因果关系,总共包括四种类型的免疫特征(中位数荧光强度(MFI)、相对细胞(RC)、绝对细胞(AC)和形态参数(MP))。综合敏感性分析用于验证结果的稳健性、异质性和水平多效性。结果:我们进行了双向FDR校正,HSP27的表达在统计学上对细胞免疫表型没有显著影响(P>0.05)。然而,在研究细胞免疫表型对HSP27的因果影响时,我们发现在三种细胞免疫性状类别(MFI、RC、AC)中,21种免疫表型与HSP27表达存在因果联系(P<0.05)。其中,12种免疫表型可促进HSP27的表达(IVW:P<0.05,OR<1),包括:IgD-CD24-AC;IgD-CD24-%lymphocyte;Myeloid DC AC;CD62L-myeloid DC AC;Activated Treg%CD4 Treg;CD38 on IgD+CD38dim;CCR2 on granulocyte;CD80 on CD62L+myeloid DC;CD80 on monocyte;CD8 on TD CD8br;CD4 on activated&secreting Treg;CD11c on granulocyte。另外9种免疫表型可抑制HSP27的表达(IVW:P<0.05,OR>1),即:CD62L-plas-macytoid DC AC;Naive CD4+AC;CD14+CD16+monocyte AC;CD3 on T cell;CD3 on CD8br;HVEM on CM CD4+;HVEM on naive CD4+;CX3CR1 on CD14-CD16-;CD45 on Mo MDSC。结论:本研究揭示了免疫细胞表型与HSP27之间存在显著的遗传相关性,这对了解HSP27的病理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为未来临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思路,而且有助于开发更准确的生物标志物和治疗方法。此外,我们的研究结果扩展了免疫学的研究成果,并为进一步研究免疫细胞与热休克蛋白在免疫应答和疾病中的相互作用提供了新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细胞 HSP27 孟德尔随机分析 因果分析 敏感性分析
下载PDF
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分析炎性因子与前列腺癌因果关系
17
作者 曾银 张甘霖 +3 位作者 郭军 杨梦萍 韩强 杨国旺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7期588-596,共9页
目的:采用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方法来评估91种炎性因子与前列腺癌的潜在因果关系。方法:选取91种炎性因子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汇总统计数据(n=14824)结合FinnGen最新第9版数据库中选取前列腺癌作为结局进行孟德尔随机化分析。通过... 目的:采用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方法来评估91种炎性因子与前列腺癌的潜在因果关系。方法:选取91种炎性因子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汇总统计数据(n=14824)结合FinnGen最新第9版数据库中选取前列腺癌作为结局进行孟德尔随机化分析。通过逆方差加权法(IVW)、MR-Egger回归、简单中位数法(SM)、加权中位数法(WM)、加权中值法(WME)等回归模型的OR值和95%CI评估炎性因子与前列腺癌的因果关系,其中IVW法得出的因果关系相对稳定,作为本研究的主要统计方法。进一步采用贝叶斯分析法对孟德尔分析结果进行验证。使用Cochran's Q检验评估遗传工具变量的异质性,使用MR-Egger截距检验评估多效性,使用留一法评估作为工具变量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对暴露和结局因果关系影响的敏感性。结果:IVW法结果显示,91种炎性因子中白介素-22受体A1(IL-22RA1)、磺基转移酶1A1(ST1A1)与前列腺癌发病风险呈正向因果关联:IL-22RA1:IVW[OR(95%CI):1.12(1.00~1.25),P=0.04];ST1A1:IVW[OR(95%CI):1.08(1.00~1.16),P=0.03]。趋化因子配体11(CXCL11)、白介素17A(IL-17A)与前列腺癌发病风险呈反向因果关联;CXCL11:IVW[OR(95%CI):0.88(0.81~0.95),P=0.00];IL-17A:IVW[OR(95%CI):0.91(0.84~0.98),P=0.02]。MR-Egger截距分析未检测到潜在的水平多效性(P均>0.05,IL-22RA1=0.885,ST1A1=0.949,CXCL11=0.391,IL-17A=0.884)。MR-PRESSO未检测到偏倚SNPs(P均>0.05,IL-22RA1=0.479,ST1A1=0.629,CXCL11=0.326,IL-17A=0.444),未发现异质性(P均>0.05,IL-22RA1=0.543,ST1A1=0.677,CXCL11=0.336,IL-17A=0.494),留一法敏感性分析结果图提示无个别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对整体因果关系预测产生明显影响,故分析结果可靠。结论:91种炎性因子中IL-22RA1、ST1A1与前列腺癌有正向因果关系,随着这些因子的水平增加,前列腺癌发病的风险升高;CXCL11、IL-17A与前列腺癌有反向因果关系,即随着这些因子的水平增加,前列腺癌发病风险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性因子 前列腺癌 孟德尔随机分析 敏感性分析 单核苷酸多态性 贝叶斯分析
下载PDF
脑龄差异的遗传风险位点及与14种脑部疾病的因果关系分析
18
作者 彭凯 易帆 +2 位作者 张岁霞 王凯 黄正行 《中华精神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4-175,共12页
目的探讨脑龄差异(brain age gap,BAG)作为大脑健康生物标志物的潜力及其与常见脑部疾病的因果关系。方法选取公共数据库英国生物银行(UK Biobank,UKB)、阿尔茨海默病神经影像学倡议(Alzheimer′s Disease Neuroimaging Initiative,ADNI... 目的探讨脑龄差异(brain age gap,BAG)作为大脑健康生物标志物的潜力及其与常见脑部疾病的因果关系。方法选取公共数据库英国生物银行(UK Biobank,UKB)、阿尔茨海默病神经影像学倡议(Alzheimer′s Disease Neuroimaging Initiative,ADNI)、帕金森病进展标志物倡议(Parkinson′s Progression Markers Initiative,PPMI)数据库中脑部结构磁共振成像(structur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sMRI)图像,输入简单全卷积神经网络(simple fully convolutional network,SFCN)估计脑龄差异;根据有无ICD-10编码和相应脑部疾病标签定义患者组(有相应编码或标签,n=6796)和健康对照组(无相应编码或标签,n=9660),采用双样本t检验比较患者组和健康对照组脑龄差异;使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分析UKB数据库31520人中与脑龄差异显著相关基因组区域;通过孟德尔随机化(mendelian randomization,MR)分析脑龄差异与14种脑部疾病之间的因果效应。结果健康对照组中用于测试的受试者(n=1932)的实际年龄与估计脑龄之间平均绝对误差为2.364岁;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患者组中阿尔茨海默病(t=33.42)、焦虑障碍(t=2.38)、双相障碍(t=3.76)、脑卒中(t=2.75)、脱髓鞘疾病(t=7.45)、抑郁症(t=3.49)、帕金森病(t=17.69)、创伤后应激障碍(t=2.34)脑龄差异显著增加(PFDR<0.05);在GWAS中有8个与脑龄差异相关的独立全基因组风险位点(P<5×10-8),其中4个是新发现的(相关基因:PICK1、TBC1D9、SIAH3、TMEM98);MR分析显示阿尔茨海默病与脑龄差异之间存在强因果关系(β=0.23,95%CI=0.08~0.38,PFDR=0.030)。结论脑龄差异可作为反映大脑健康信息的生物标志物,同时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会导致脑龄差异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学标记 脑龄差异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孟德尔随机分析
原文传递
多囊卵巢综合征生物学标志物探索:孟德尔随机化和共定位分析
19
作者 凌少华 覃晓 +3 位作者 田纯 黄利营 李丽宁 覃莉 《生殖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2期1644-1649,共6页
目的 采用基于汇总数据的孟德尔随机化(SMR)和共定位分析,整合多组学数据来探索与PCOS发病风险相关的生物学标记物。方法 基因表达和蛋白质丰度的遗传汇总数据分别来自GTEx/eQTLGen数据库和Ferkingstad等的研究,PCOS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目的 采用基于汇总数据的孟德尔随机化(SMR)和共定位分析,整合多组学数据来探索与PCOS发病风险相关的生物学标记物。方法 基因表达和蛋白质丰度的遗传汇总数据分别来自GTEx/eQTLGen数据库和Ferkingstad等的研究,PCOS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数据来自FinnGen和UKB数据库,采用SMR分析来评估基因/蛋白质与PCOS发病风险之间的因果关系,并对候选基因进行共定位分析以进一步探索基因/蛋白与PCOS之间潜在的共同因果变异。结果 SMR分析结果发现,共有323个基因、26个蛋白与PCOS发病风险相关(Pvalue<0.01,PHEIDI>0.05),其中有7个基因在蛋白丰度和基因表达层面都与PCOS发病风险相关,结合共定位分析结果,共得到4个基因在基因表达和蛋白丰度层面均与PCOS发病风险相关,且具有中高水平证据的共定位。在蛋白丰度层面上,ATP1B2[OR=1.274,95%CI(1.091,1.487)]的高表达与PCOS发病风险增加相关,而ATOX1[OR=0.345,95%CI(0.169,0.704)]、RIDA[OR=0.730,95%CI(0.613,0.869)]和STX8[OR=0.291,95%CI(0.123,0.689)]的低表达与PCOS发病风险增加相关。结论 ATOX1、ATP1B2、RIDA和STX8可能与PCOS发病存在因果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孟德尔随机分析 共定位分析 QTL
下载PDF
膝骨关节炎相关炎症因子与血浆代谢物间的因果关系及中介效应
20
作者 王振宇 张洪美 +2 位作者 荆琳 何名江 闫奇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CAS 2024年第6期467-473,共7页
目的采用孟德尔随机化(MR)系统评估炎症因子、血浆代谢物与膝骨关节炎(KOA)间的因果关系及血浆代谢物在炎症因子介导的KOA中的中介效应。方法自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公共数据库获取91种炎症因子、1400种血浆代谢物和KOA的GWAS数据。... 目的采用孟德尔随机化(MR)系统评估炎症因子、血浆代谢物与膝骨关节炎(KOA)间的因果关系及血浆代谢物在炎症因子介导的KOA中的中介效应。方法自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公共数据库获取91种炎症因子、1400种血浆代谢物和KOA的GWAS数据。使用两样本MR分析,对炎症因子、代谢物与KOA和KOA相关炎症因子与代谢物间的因果关系进行评估,对代谢物在炎症因子介导的KOA中的中介效应进行估计。结果2种炎症因子(CD5、FGF-5)、65种血浆代谢物与KOA存在显著因果关系。中介分析发现N-乙酰基-1-甲基-L-组氨酸在FGF-5与KOA的因果关系中存在3.7%的中介效应比。结论多种炎症因子及代谢物与KOA存在因果关系,代谢对KOA的影响应予重视。T细胞在预防KOA中有重要作用,从遗传学层面可解释富白细胞富血小板血浆的抗炎作用。FGF通路在预防预防KOA方面有潜力,为未来PRP组分研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炎症趋化类因子 富血小板血浆 孟德尔随机分析 血浆代谢物 中介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