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泉港北管“唱曲”对【鲜花调】、【孟姜女调】的运用、变易及其规律性 被引量:9
1
作者 王耀华 《中国音乐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2-92,共11页
在对泉港北管"唱曲"的源流考溯中,笔者发现其中有相当多的曲牌、曲目都与江浙一带的【鲜花调】、【孟姜女调】有紧密关联。本文试图对【鲜花调】、【孟姜女调】在泉港北管"唱曲"中的运用、变易及其所体现的规律性... 在对泉港北管"唱曲"的源流考溯中,笔者发现其中有相当多的曲牌、曲目都与江浙一带的【鲜花调】、【孟姜女调】有紧密关联。本文试图对【鲜花调】、【孟姜女调】在泉港北管"唱曲"中的运用、变易及其所体现的规律性略作分析,以求教于同行、方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泉港北管 唱曲 【鲜花 孟姜女
原文传递
管窥2500年孟姜女音乐之传播 被引量:7
2
作者 周来达 《音乐探索》 2007年第1期10-20,共11页
本文运用传播学观点,通过对2500多年来,历史上孟姜女音乐群体的形成、流变,现行[孟姜女调](下称[孟调])的形成、传播和它对越剧女腔音乐的影响等的探讨,认为一首[孟调]发展了一个越剧声腔。同时认为,2500多年前的孟音乐与2500多年后的... 本文运用传播学观点,通过对2500多年来,历史上孟姜女音乐群体的形成、流变,现行[孟姜女调](下称[孟调])的形成、传播和它对越剧女腔音乐的影响等的探讨,认为一首[孟调]发展了一个越剧声腔。同时认为,2500多年前的孟音乐与2500多年后的孟音乐传承方式的一脉相承,说明“在传播中生存,在合流中发展”是传统音乐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原则,而其赖以生存、发展的哲学基础则是“中国民族音乐特有的思维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姜女音乐群体 孟姜女 形成 传播 “越、孟”合流 传播生存 合流发展
下载PDF
越剧女腔基本调源辨 被引量:5
3
作者 周来达 《中国音乐》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30-133,共4页
本文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从理论、例证和[孟调]演化为越剧女腔的缘由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论证,提出了越剧女腔基本调与[孟姜女调](下称[孟调])有着不可回避的渊源关系之观点。
关键词 越剧腔基本 孟姜女 源于孟 缘由
原文传递
试析“白茆山歌”常用曲调 被引量:6
4
作者 王小龙 《常熟高专学报》 2003年第5期116-119,共4页
通过对"白茆山歌"常用的几个曲调"四句头"、"孟姜女调"等进行音乐分析,认为"白茆山歌"的曲调既有山歌体裁的特点,又有小调体裁的特点,从而得出"'白茆山歌'即是在白茆地区流传的... 通过对"白茆山歌"常用的几个曲调"四句头"、"孟姜女调"等进行音乐分析,认为"白茆山歌"的曲调既有山歌体裁的特点,又有小调体裁的特点,从而得出"'白茆山歌'即是在白茆地区流传的民歌总称"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茆山歌 体裁 山歌 民歌 四句头 孟姜女
下载PDF
孟姜女调“拟母曲”及变体探微 被引量:5
5
作者 吴璨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9-79,共11页
孟姜女故事自春秋伊始至今,流传不息。围绕孟姜女故事的民歌传唱,逐步形成独具特色的孟姜女调。文章以《中国民间歌曲集成》中的近370首孟姜女调为曲谱材料,对其进行详尽的旋律学分析,析出江苏民歌《孟姜女》为该调系"拟母曲"... 孟姜女故事自春秋伊始至今,流传不息。围绕孟姜女故事的民歌传唱,逐步形成独具特色的孟姜女调。文章以《中国民间歌曲集成》中的近370首孟姜女调为曲谱材料,对其进行详尽的旋律学分析,析出江苏民歌《孟姜女》为该调系"拟母曲"的合理性,进一步对其曲调的几种变体形式给予归纳研究,得出一首曲调是否属于孟姜女调的"不变"要素是"特性音调"和"各句落音";并在"不变"的基础上归纳出孟姜女调中不同的变体形式。这一研究,梳理了同宗民歌的流变和分化布局,是对孟姜女文化现象的一个重要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姜女 拟母曲 变体 江苏民歌《孟姜女
下载PDF
孟姜女音乐是怎样形成的 被引量:4
6
作者 翟纯璐 《管子学刊》 CSSCI 2006年第4期31-32,共2页
孟姜女传说,自春秋晚期发端于齐都临淄城郊以来,历经各代传承与演义,时至明清趋于完善、成熟,并普及全国、享誉世界,从而成为我国著名的四大传说之一。该传说在广泛流播的过程中,逐渐催生出了许多孟氏体裁的民间文艺作品,其中民间音乐... 孟姜女传说,自春秋晚期发端于齐都临淄城郊以来,历经各代传承与演义,时至明清趋于完善、成熟,并普及全国、享誉世界,从而成为我国著名的四大传说之一。该传说在广泛流播的过程中,逐渐催生出了许多孟氏体裁的民间文艺作品,其中民间音乐占有很大比重。这些音乐作品的形成,首先追溯到齐国的哭调和齐人对孟姜女原型杞梁妻遭遇的感叹之歌。自汉代至明清,孟姜女音乐产生、繁荣,随之出现了流行全国的孟姜女调,从而形成了孟姜女音乐系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国哭 孟姜女音乐 孟姜女
下载PDF
“孟姜女调”的流传及其艺术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趙苠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68-70,共3页
“孟姜女调”是苏南地区流传的最具民间风格特征和民俗风情的民歌曲调。本文拟从“孟姜女调”的民间传说基础上对该曲调的音乐构成、音乐特征及其广泛的民人噫义作一较系统的对比和分析。
关键词 孟姜女 曲式 艺术影响
下载PDF
二人转中的【孟姜女调】
8
作者 马劲 《戏剧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8-131,共4页
传统二人转的小曲小帽数目众多,【孟姜女调】是其中的一首。二人转中的【孟姜女调】具有深厚的文化渊源,可上溯至《左传》;从音乐角度来看,二人转中的【孟姜女调】则直接来源于江苏唱春调的《孟姜女十二月花名调》。由于闯关东的原因,... 传统二人转的小曲小帽数目众多,【孟姜女调】是其中的一首。二人转中的【孟姜女调】具有深厚的文化渊源,可上溯至《左传》;从音乐角度来看,二人转中的【孟姜女调】则直接来源于江苏唱春调的《孟姜女十二月花名调》。由于闯关东的原因,《孟姜女十二月花名调》作为一首广受欢迎的明清俗曲随关内移民落户东北,被二人转吸收为小曲小帽,叫做【孟姜女调】,后来在二人转中得到了传承和进一步的应用,在二人转中以【孟姜女调】原曲为母体,衍生出多个子体曲调,围绕【孟姜女调】生成了具有东北特色的同宗民歌系统,极大地丰富了二人转的音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人转 小曲小帽 孟姜女 唱春
原文传递
民歌“孟姜女调”本体与变体的对比研究——以《孟姜女》和《手扶栏杆》为例
9
作者 杨瑞 《乐器》 2024年第9期34-37,共4页
《孟姜女》是江浙一带广为流传的民歌小调,最早由明清时期的俗曲发展而来。该曲在传唱的过程中,经不同地区劳动人民的创作、改编,形成了大量的民歌变体。本文通过查询“孟姜女调”的相关文献资料,以两首代表性的民歌为例,对“孟姜女调... 《孟姜女》是江浙一带广为流传的民歌小调,最早由明清时期的俗曲发展而来。该曲在传唱的过程中,经不同地区劳动人民的创作、改编,形成了大量的民歌变体。本文通过查询“孟姜女调”的相关文献资料,以两首代表性的民歌为例,对“孟姜女调”本体与变体的旋律、曲式以及词曲特点进行对比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总结“孟姜女调”的音乐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姜女 手扶栏杆 音乐形态 比较研究
下载PDF
新编《孟姜女》作品艺术特征探微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骥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61-163,共3页
新编《孟姜女》的创作,是民族音乐风格的时代化,新式作曲手法与传统音乐本土文化的完美交融,同时也是西洋技法的中国化。他的作品一方面十分尊崇传统的素材与音调,另一方面呈现出了许多惊人的新创造,如章节的结构对比,引用中国戏... 新编《孟姜女》的创作,是民族音乐风格的时代化,新式作曲手法与传统音乐本土文化的完美交融,同时也是西洋技法的中国化。他的作品一方面十分尊崇传统的素材与音调,另一方面呈现出了许多惊人的新创造,如章节的结构对比,引用中国戏曲的音乐板式,它的创作对我国民歌声乐艺术的发展,特别是在突出作品风格特征与演唱技巧方面都具有不可估量的艺术价值。它拓展了新创作型民族作品的演唱二度创作视野,让我们能够更加辩证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姜女 音乐流变 特徵探微 艺术价值
下载PDF
从贵池傩戏唱腔《姑嫂行路》和《月子弯弯照九州》看民歌的传播与变迁 被引量:3
11
作者 孟凡玉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00-106,共7页
民歌和戏曲、曲艺等多种民间音乐艺术的关系是极为密切的,常常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吸收、相互借鉴。主要靠口耳相传的民歌,其传播与变迁具有自己鲜明的特点,探讨民歌传播与变迁的内在规律是音乐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本文通过... 民歌和戏曲、曲艺等多种民间音乐艺术的关系是极为密切的,常常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吸收、相互借鉴。主要靠口耳相传的民歌,其传播与变迁具有自己鲜明的特点,探讨民歌传播与变迁的内在规律是音乐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本文通过对安徽贵池傩戏中吸收的两首著名民歌的探讨,认为贵池傩戏对民歌的吸收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原词原曲、依曲填词、依词配曲三种方式,但是,无论何种方式,民歌在传播过程中,变异现象都是必然发生的,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歌 传播与变迁 贵池傩 孟姜女 月子弯弯照九州
下载PDF
越剧女腔基本调原型对流派唱腔曲调影响辨 被引量:2
12
作者 周来达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CSSCI 2010年第2期66-76,共11页
本文提出了越剧流派唱腔曲调的形成,不仅如前人所说与越剧女腔基本调等有关,而且还与女腔基本调的原型——[孟姜女调]有着极为深切关系的观点,并认为越剧流派(包括唱腔流派)的出现具有群体性。要突破和改变当前越剧声腔"太监化&qu... 本文提出了越剧流派唱腔曲调的形成,不仅如前人所说与越剧女腔基本调等有关,而且还与女腔基本调的原型——[孟姜女调]有着极为深切关系的观点,并认为越剧流派(包括唱腔流派)的出现具有群体性。要突破和改变当前越剧声腔"太监化"的局面,关键是要大力加强和全面提高剧种音乐自身的创新能力和演员的创腔能力。而要做到这一点的前提,就是要深刻认识和掌握越剧音乐的本体、本源和本质,努力遵循越剧音乐自身发展规律办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剧 基本原型 [孟姜女] 流派唱腔曲
下载PDF
从[孟姜女调]到歌仔戏[七字调]——民歌戏曲化的文化考察 被引量:1
13
作者 严永福 《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32-40,共9页
[孟姜女调]随北方人民南迁入闽,其变体“七字仔”又随移民脚步“过台湾”,在当地交杂的社会环境下与客家民歌交互相融,出现了旋律形态的进一步变易,乐师的记谱、演奏习惯及伴奏乐器的定弦亦随之发生适应性改变。从[孟姜女调]到歌仔戏[... [孟姜女调]随北方人民南迁入闽,其变体“七字仔”又随移民脚步“过台湾”,在当地交杂的社会环境下与客家民歌交互相融,出现了旋律形态的进一步变易,乐师的记谱、演奏习惯及伴奏乐器的定弦亦随之发生适应性改变。从[孟姜女调]到歌仔戏[七字调],是民歌在闽台特定的社会环境下传播、交融、发展并最终成长为戏曲唱腔的戏曲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姜女] 歌仔戏 [七字] 客家民歌
下载PDF
浅析“孟姜女调”中的南北方音乐特征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一童 《黄河之声》 2021年第8期25-27,共3页
在我国音乐艺术的历史长河中,经过岁月的洗礼,流传着很多影响深远的民间曲调,其中“孟姜女调”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在流传过程中受到南北方地域因素的影响,“孟姜女调”风格的差异性也体现出来。本文以“孟姜女调”在南北方的代... 在我国音乐艺术的历史长河中,经过岁月的洗礼,流传着很多影响深远的民间曲调,其中“孟姜女调”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在流传过程中受到南北方地域因素的影响,“孟姜女调”风格的差异性也体现出来。本文以“孟姜女调”在南北方的代表民歌作为研究的切入点,从音乐本质的角度探讨同宗民歌“孟姜女调”在南北方的音乐特性从而进行深入分析,为后续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姜女 南北唱段 音乐特征
下载PDF
河南地区“孟姜女调”的地域性演唱风格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吕可 《音乐生活》 2023年第2期74-76,共3页
从古代《诗经》的研究内容中可以看出,劳动人民通过歌谣、口头诗歌、民间小调等形式,世世代代传承传统音乐文化。很多民间世代传颂且大面积普遍流传开来的音乐文化,通常是古代劳动人民依据某个真实的人物故事、神话传说作为内容,以歌谣... 从古代《诗经》的研究内容中可以看出,劳动人民通过歌谣、口头诗歌、民间小调等形式,世世代代传承传统音乐文化。很多民间世代传颂且大面积普遍流传开来的音乐文化,通常是古代劳动人民依据某个真实的人物故事、神话传说作为内容,以歌谣、小调的形式来表达人们朴素的思想情感,对人物故事的情感态度、对现实社会的基本认知,可以说民间歌谣和小调音乐是我国传统文化传承中的文化瑰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物故事 民间歌谣 口头诗歌 民间小 神话传说 传统文化传承 《诗经》 孟姜女
原文传递
河南曲剧主腔“阳调”的艺术特征考述
16
作者 江慧 《中国戏剧》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8-89,共2页
河南曲剧又称为"河南曲子戏"或"高台戏"。它起源于河南汝州,是一种曲风优雅、唱调婉转的地方剧种。据统计,在河南曲剧中存在着百余个风格各异的调门。其中,尤以"阳调"的使用频率最高、变体最多、代表性... 河南曲剧又称为"河南曲子戏"或"高台戏"。它起源于河南汝州,是一种曲风优雅、唱调婉转的地方剧种。据统计,在河南曲剧中存在着百余个风格各异的调门。其中,尤以"阳调"的使用频率最高、变体最多、代表性最强。"阳调"源自流行在江淮地区的民歌《孟姜女过关》,这首民歌中的典型旋律被提炼成为"孟姜女调",后经"凤阳花鼓"流入"鼓子曲"而形成"阳调",并为河南曲剧所吸收融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曲剧 凤阳花鼓 地方剧种 孟姜女 鼓子曲 孟姜女过关 曲子戏
原文传递
走近稀有剧种(九)——江西广昌孟戏
17
作者 陈音璇 《音乐生活》 2016年第10期13-14,共2页
“孟姜女”是我国民间最有影响力的一个名词,不仅有最著名的民间传说“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也有与它同名、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汉族传统民歌小调“孟姜女调”(又名“四季调”)。但鲜为人知的是,我国还有一种专门演出孟姜女故事,
关键词 孟姜女故事 孟戏 江西 剧种 孟姜女 民间传说 传统民歌 影响力
原文传递
《孟姜女调》流布考辨
18
作者 吴璨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3期78-84,共7页
《孟姜女调》在中国传统音乐中具有一定曲牌意义,它的起源有“春调”说、“凤阳歌”说和“月子弯弯照几(九)州”说三种。经过对《中国民间歌曲集成》为主要曲谱来源进行统计,目前《孟姜女调》主要的流传有:作为《孟姜女调》“拟母曲”... 《孟姜女调》在中国传统音乐中具有一定曲牌意义,它的起源有“春调”说、“凤阳歌”说和“月子弯弯照几(九)州”说三种。经过对《中国民间歌曲集成》为主要曲谱来源进行统计,目前《孟姜女调》主要的流传有:作为《孟姜女调》“拟母曲”的江苏民歌《孟姜女》,主要流行于苏南地区;以唱词为“孟姜女故事”的同词同曲之《孟姜女调》,主要流行于江苏省、秦陇晋地区以及关东与齐鲁燕赵地区;唱词内容为孟姜女故事,但曲调却与《孟姜女调》调系南辕北辙的一系列民间曲调的同词异曲之《孟姜女调》,主要流行于秦陇晋地区以及其他零散分布。从音乐形态角度上,秦陇晋地区的此类曲调变化最大,可能与当地的“长城文化”有关;而齐鲁燕赵地区、中州地区由于临近吴越,曲调旋律变化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姜女故事 孟姜女 流布 音乐形态
下载PDF
民间曲调“孟姜女”的互文性阐释 被引量:1
19
作者 吴璨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50-58,共9页
互文性又称"文本间性"或"间文本性",指所有文本之间的相互转化和吸收。互文性理论脱胎于当代西方后现代主义的文化思潮中。音乐文本的互文性视角,是用考察音乐文本之间关系的方法对音乐作品进行解读。文本选取具有... 互文性又称"文本间性"或"间文本性",指所有文本之间的相互转化和吸收。互文性理论脱胎于当代西方后现代主义的文化思潮中。音乐文本的互文性视角,是用考察音乐文本之间关系的方法对音乐作品进行解读。文本选取具有曲牌意义的"孟姜女调"为文本对象,从曲调框架、唱词内容、腔词关系三方面,借用"互文性"理论方法,探讨传统音乐中,非音响文本间的互文性。得出在传统音乐中,大量存在着以某一具体曲牌性曲调为中心轴而形成的不同文本间互为互文性的结论。互文性视角下的"孟姜女调"音乐文本具有共时性、历时性和拼接式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姜女 音乐文本 唱词内容 互文性
下载PDF
《花名宝卷》初探
20
作者 袁野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2015年第10期33-34,共2页
宝卷是明清以来带有信仰特质的民间文学代表之一,小卷作为其中的一种特殊类型,也逐渐受到学界越来越多的重视。其中,《花名宝卷》作为一部流传相对广泛、深受民众喜爱的小卷,它的源流、版本以及产生的影响等都极具研究价值。文章从这些... 宝卷是明清以来带有信仰特质的民间文学代表之一,小卷作为其中的一种特殊类型,也逐渐受到学界越来越多的重视。其中,《花名宝卷》作为一部流传相对广泛、深受民众喜爱的小卷,它的源流、版本以及产生的影响等都极具研究价值。文章从这些方面入手,进行简要的分析与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卷 《花名宝卷》 孟姜女 十二月花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