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妊娠孕妇孕期增加体质量与围产期结局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王岚 周文正 +4 位作者 梅玲蔚 王龙琼 邹函 李浩然 漆洪波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8-21,共4页
目的:探讨双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妊娠孕妇孕期增加体质量与围产期结局的相关性。方法:回顾分析350例符合研究标准的双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孕妇资料,按2009年美国医学研究所(Institute of Medicine,IOM)孕期增加体质量指南推荐,将受试者按... 目的:探讨双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妊娠孕妇孕期增加体质量与围产期结局的相关性。方法:回顾分析350例符合研究标准的双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孕妇资料,按2009年美国医学研究所(Institute of Medicine,IOM)孕期增加体质量指南推荐,将受试者按孕期增加体质量分为3组:低于指南推荐组(体质量增加<16.8 kg)145例;符合指南推荐组(16.8 kg≤体质量增加<24.5 kg)170例;高于指南推荐组(体质量增加≥24.5 kg)35例。记录每例受试者的妊娠并发症发病情况和围产期结局,并采用logistic回归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发生与孕期增加体质量呈正相关(OR=1.087,95%CI=1.008~1.172,P=0.031)。3组孕妇的分娩孕周分别是(35.29±2.25)周、(36.32±1.33)周和(36.50±0.94)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极度早产(OR=0.829,95%CI=0.749~0.918,P=0.000)和极度胎膜早破(OR=0.776,95%CI=0.688~0.874,P=0.000)的发生与孕期增加体质量呈负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双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妊娠孕妇中,孕期体质量增加符合IOM指南推荐,有利于减少妊娠并发症的发生以及获得良好的围产期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胎妊娠 孕期增加质量 妊娠并发症 妊娠结局
下载PDF
孕期增加体质量对妊娠期糖尿病产妇新生儿体质量的影响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3
2
作者 胡丹萍 裘亚君 刘婷婷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22年第22期4255-4258,共4页
目的 分析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孕期增加体质量对新生儿体质量的影响,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体质量管理对策。方法 选择2018年2月-2020年1月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孕妇均严格按照妊娠期糖尿病... 目的 分析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孕期增加体质量对新生儿体质量的影响,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体质量管理对策。方法 选择2018年2月-2020年1月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孕妇均严格按照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血糖控制管理方案获得血糖良好控制,收集所有入组孕妇的年龄、身高、受孕方式、既往产次、糖尿病史、妊娠糖尿病史、既往生产新生儿体质量、孕前1个月体质指数(BMI)、新生儿性别等资料,整理并收集孕期保健检查不同阶段的体质量数据,确定妊娠时、孕12周、孕28周、分娩前体质量,并计算孕早期(0~12周)、孕中期(13~28周)、孕晚期(29周~分娩)体质量增速(体质量/间隔天数),统计入组孕妇新生儿体质量情况。结果 妊娠糖尿病产妇新生儿体质量为(3 527.49±317.58)g,较正常产妇新生儿体质量高;不同年龄、孕前BMI、孕期增加体质量、孕早期增加体质量、孕中期增加体质量、新生儿分娩孕周、出生缺陷孕妇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期糖尿病产妇新生儿出生体质量与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孕前1个月BMI、孕期增加体质量、孕早期体质量增速、孕中期体质量增速呈正相关(P<0.01);分层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孕前BMI、孕期增加体质量、孕早期增加体质量、孕中期增加体质量、新生儿分娩孕周、出生缺陷是新生儿出生体质量的影响因素(P<0.05),控制孕前BMI、分娩孕周、孕早期增加体质量、孕中期增加体质量、出生缺陷后,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孕期体质量增速是新生儿出生时体质量的影响因素,其可以独立解释新生儿出生体质量总变异的30.70%。结论 妊娠期糖尿病产妇新生儿出生体质量较高,带来较大的不良妊娠结局风险,孕期增加体质量是新生儿体质量的影响因素,提示临床应加强糖尿病孕妇妊娠早期、中期的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新生儿出生质量 孕期增加质量 质量管理对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