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9篇文章
< 1 2 4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扎加压不放液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被引量:31
1
作者 王毅 秦娟娟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1997年第4期224-227,共4页
本文报告了97例99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运用环扎加压不放液手术治疗,总成功率达92.92%,其中:按赵氏膜分级,Ⅰ—Ⅱ:96.20%;ⅢA:88.24%。提出环扎加压不放液手术具有手术术操作简单,并发症少,有较广的适应... 本文报告了97例99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运用环扎加压不放液手术治疗,总成功率达92.92%,其中:按赵氏膜分级,Ⅰ—Ⅱ:96.20%;ⅢA:88.24%。提出环扎加压不放液手术具有手术术操作简单,并发症少,有较广的适应症。讨论了视网膜下液吸收的机理,影响视网膜下液吸收的因素,认为视网膜下液的吸收,不受年龄、屈光状态、脱离范围、视网膜下液量的影响,而主要与脱离时间及裂孔是否被封有关。对手术操作要点作了说明,提出建立一个良好的加压嵴以推顶裂孔是手术成功的关键。认为该手术同样适用于伴有脉络膜脱离,无晶体视网膜脱离及部分再手术的患眼,值得在临床上更好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脱离 环扎加压不放液
原文传递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静态三维超声重建 被引量:20
2
作者 程扬 曾水清 +1 位作者 陈汉荣 徐莉莉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24-25,共2页
目的应用静态三维超声重建的方法显示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立体结构形态和视网膜裂孔。方法应用Hpsonos1500多功能超声诊断仪,以计算机控制的步进马达带动7.0MHz换能器采集二维图像,经Tomtec计算机成像系统重建... 目的应用静态三维超声重建的方法显示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立体结构形态和视网膜裂孔。方法应用Hpsonos1500多功能超声诊断仪,以计算机控制的步进马达带动7.0MHz换能器采集二维图像,经Tomtec计算机成像系统重建三维图像。结果在13例14只眼中成功完成了静态三维超声重建,显示了视网膜的立体结构及部分视网膜裂孔。结论静态三维超声重建可提高对视网膜脱离的空间结构关系的认识能力,为屈光间质混浊的病例发现视网膜裂孔提供了新的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脱离 超声波诊断 三维超声重建
原文传递
基于互联网的延续护理在单眼孔源性视网膜脱落术后低视力中的效果 被引量:12
3
作者 张爽 董欣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19年第2期272-274,共3页
目的评价基于互联网的延续护理在单眼孔源性视网膜脱落术后低视力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到2018年1月诊治的单眼孔源性视网膜脱落术后低视力患者210例的临床资料,采用基于互联网的延续护理的为观察组(n=110),采用常规护理的... 目的评价基于互联网的延续护理在单眼孔源性视网膜脱落术后低视力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到2018年1月诊治的单眼孔源性视网膜脱落术后低视力患者210例的临床资料,采用基于互联网的延续护理的为观察组(n=110),采用常规护理的为对照组(n=100)。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护理后健康行为能力、自我护理能力视力、视力及护理期间并发症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健康行为能力与自我护理能力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1)。护理后,两组视力均显著高于护理前(P <0. 01),且观察组视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1)。护理期间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3. 6%vs 15. 0%,P <0. 01)。结论基于互联网的延续护理在单眼孔源性视网膜脱落术后低视力中的应用,能改善患者的健康行为和自我护理能力,促进恢复视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脱落 单眼 互联网 延续护理 低视力
原文传递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误漏诊原因浅析 被引量:11
4
作者 魏文斌 王景昭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1994年第3期188-189,共2页
报告孔源件视网膜脱离误诊、漏治病例32例。误、漏诊时间为7天至3年半;误、漏诊的主要原因为医生对眼病知识掌握不全面,检查不系统及病史询问不详等。对如何减少误、漏诊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 视网膜脱落 诊断 误诊
原文传递
驻景丸加减方合生脉散对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复位术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9
5
作者 黄秀蓉 王明芳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1997年第3期148-150,共3页
目的:观察驻景丸加减方合生脉散对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复位术后的疗效。方法:81例网脱复位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中药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视力、眼前部炎症、玻璃体混浊、眼底改变及全身症状。结果:治疗后视力增值、玻璃体混浊、全身症状... 目的:观察驻景丸加减方合生脉散对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复位术后的疗效。方法:81例网脱复位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中药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视力、眼前部炎症、玻璃体混浊、眼底改变及全身症状。结果:治疗后视力增值、玻璃体混浊、全身症状的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眼前部炎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该中药复方对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复位术后诸症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驻景丸加减方 生脉散 视网膜脱离
下载PDF
最小量巩膜外垫压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被引量:9
6
作者 向艳 杨红 +4 位作者 李涛 杜皓 罗班 杨华静 陈博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15年第8期575-579,共5页
目的分析最小量巩膜外垫压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62例(165只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均采用最小量巩膜外垫压术(即不放液,节段性巩膜外垫压术)治疗。术中不进行视网膜下液放液,只对视网膜裂孔进行冷凝及小范... 目的分析最小量巩膜外垫压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62例(165只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均采用最小量巩膜外垫压术(即不放液,节段性巩膜外垫压术)治疗。术中不进行视网膜下液放液,只对视网膜裂孔进行冷凝及小范围的巩膜外垫压。结果术后视网膜复位156只眼(94.55%),154只眼1周内视网膜下液完全吸收。术后复位不良的9只眼中的4只眼上方球形视网膜脱离者辅以玻璃体腔气体填充(10%C3F8)后复位,4只眼行玻璃体切除术后视网膜解剖复位,另1只眼放弃治疗。最小量巩膜外垫压术并发症少,其中20只眼(12.12%)出现一过性高眼压,经局部或全身降眼压治疗,术后3~5d眼压恢复正常。均无眼内出血、感染或视网膜嵌顿发生。术后屈光状态随访3—6个月后接近术前。结论最小量巩膜外垫压术是一种不放液的、仅限于裂孔区的节段性巩膜外垫压手术,并发症少,二次手术率低,是值得推荐的经外路手术方式,对于玻璃体视网膜增生C1级以下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及球形视网膜脱离均可以考虑该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脱离 巩膜外垫压术 最小量
原文传递
改良式巩膜扣带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被引量:8
7
作者 李志勇 李云环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15年第2期118-120,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式巩膜扣带术联合玻璃体腔注气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效果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病例分析。收集自2013年1月至2014年5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17例(17眼),行改良式巩膜扣带术联合玻璃体腔注气术,随访6~12... 目的探讨改良式巩膜扣带术联合玻璃体腔注气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效果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病例分析。收集自2013年1月至2014年5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17例(17眼),行改良式巩膜扣带术联合玻璃体腔注气术,随访6~12个月,平均(8.85±1.87)月。观察术后视网膜复位情况、视力、眼压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一次手术视网膜复位16例,占94.12%。术后视力:视力改善者14例,占82.35%。术后并发症:高眼压5例,占29.41%,用降眼压药物控制后均眼压正常。新裂孔形成1例,占5.88%。玻璃体浑浊8例,占47.06%。结论改良式巩膜扣带术联合玻璃体腔注气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脱离 巩膜扣带术 改良 玻璃体腔注气
原文传递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巩膜扣带与玻璃体切除术效果比较 被引量:7
8
作者 宋莉 沙翔垠 +4 位作者 杨瑞明 郑瑜 吴兴萍 邹湖涌 文晔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15年第12期886-889,共4页
目的比较巩膜扣带术与玻璃体切除术治疗是及黄斑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的效果。方法累及黄斑的伴轻中度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的RRD45例(45只眼)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A组,27例(27只眼)行玻璃体切除术,B组,18例... 目的比较巩膜扣带术与玻璃体切除术治疗是及黄斑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的效果。方法累及黄斑的伴轻中度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的RRD45例(45只眼)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A组,27例(27只眼)行玻璃体切除术,B组,18例(18只眼)行巩膜扣带术。观察术后视网膜复位情况、视力、眼压、并发症及视网膜下液吸收情况。结果两组视网膜复位率及视力提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isher确切概率法,P=0.155;χ2=0.417,P=0.519);术后白内障的发生率,A组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61,P=0.018);两组一过性高眼压、视网膜前膜及视物变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1.831,0.011,0.234;P=0.176,0.915,0.628),两组在术后1个月仍存在视网膜下液者,B组多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162,P=0.000)。结论对于累及黄斑的伴轻中度PVR的RRD,巩膜扣带术与玻璃体切除术都能取得良好的疗效,虽然微创技术的发展使玻璃体切除术有成为治疗RRD主要术式的趋势,但巩膜扣带术仍然不失为有效的手术方式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脱离 玻璃体切除术 巩膜扣带术
原文传递
液氮冷凝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被引量:6
9
作者 蒋浪 甘宇业 刘文敬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39-40,共2页
关键词 视网膜脱离 液氮 冷凝型 冷冻疗法
下载PDF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外路手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0
作者 占敏艳 周琼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3年第3期93-95,98,共4页
近年来,随着眼底病学的发展及检查方法的提高,视网膜脱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视网膜脱离是一种常见的致盲性眼病,其中原发性孔源性视网膜发病率为14.4/10万[1],主要发生在视网膜裂孔形成的基础上,液化的玻璃体经视网膜裂孔进入神经... 近年来,随着眼底病学的发展及检查方法的提高,视网膜脱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视网膜脱离是一种常见的致盲性眼病,其中原发性孔源性视网膜发病率为14.4/10万[1],主要发生在视网膜裂孔形成的基础上,液化的玻璃体经视网膜裂孔进入神经上皮视网膜下,使视网膜神经上皮与色素上皮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脱离 外路手术 进展
下载PDF
原发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对侧眼周边视网膜病变的临床观察
11
作者 邓先明 王文战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24年第4期297-301,共5页
目的观察原发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对侧眼周边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连续纳入2019年1月至2023年10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的单眼发病原发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461例。对侧眼经充分扩瞳... 目的观察原发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对侧眼周边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连续纳入2019年1月至2023年10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的单眼发病原发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461例。对侧眼经充分扩瞳后行全视网膜镜等检查记录的周边视网膜病变包括格子样变性、囊样病变、视网膜裂孔及视网膜浅脱离的数量及性质。以对侧眼有、无周边视网膜病变分两组,有周边视网膜病变组(A组)238例和无周边视网膜病变组(B组)223例。比较两组间患者年龄、性别、眼别、对侧眼眼轴长度,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侧眼发生周边视网膜病变的相关因素。结果本研究中全视网膜镜等检查结果238例原发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对侧眼发生周边视网膜病变(51.6%,238/461),其中周边视网膜病变位于颞上象限129眼、颞下象限87眼;鼻上象限31眼,鼻下象限16眼。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相比,A组患者眼轴更长、年龄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而在性别、眼别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3、0.29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对侧眼周边视网膜病变的发生与眼轴长度呈显著正相关(OR=1.19,95%CI:1.073~1.323,P=0.001),与年龄呈负相关(OR=0.98,95%CI:0.966~0.995,P=0.008),而与性别及眼别均无明显相关性(P=0.103,P=0.307)。结论原发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对侧眼周边视网膜病变的发病率较高,以颞侧居多。对侧眼周边视网膜病变的发生随着眼轴长度的增长而升高,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脱离 对侧眼 眼轴 长度 病变 周边视网膜 年龄
原文传递
首选个体化巩膜扣带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12
作者 赵鲁新 王哲 +1 位作者 潘洁 于晓晖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9年第9期1769-1770,共2页
目的:探讨首选个体化巩膜扣带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92例95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伴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C1级以下的病例,根据裂孔位置、数目、视网膜脱离的形态等首选放液或者不放液的巩膜扣带术,个别病例辅... 目的:探讨首选个体化巩膜扣带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92例95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伴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C1级以下的病例,根据裂孔位置、数目、视网膜脱离的形态等首选放液或者不放液的巩膜扣带术,个别病例辅以玻璃体腔注气术。随访时间7~48(平均10.2)mo。结果:视网膜一次手术复位成功90眼(95%),视力由术前的4.03±0.42到术后的矫正视力4.58±0.33。结论:首选个体化巩膜扣带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能够用最小量的手术、最小的创伤,获得较高的视网膜复位率和较好的视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脱离 巩膜扣带术
下载PDF
玻璃体切除空气填充术治疗视网膜脱离的效果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书 潘杰 +1 位作者 马建军 刘勤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19年第10期721-725,共5页
目的评估25 G经睫状体平坦部玻璃体切除(PPV)空气填充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1月至2018年5月在该院行25 G PPV空气填充术治疗的RRD 30例(30只眼).术后随访6~12个月,平均(8.5±1.68)个月.结果术后... 目的评估25 G经睫状体平坦部玻璃体切除(PPV)空气填充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1月至2018年5月在该院行25 G PPV空气填充术治疗的RRD 30例(30只眼).术后随访6~12个月,平均(8.5±1.68)个月.结果术后1个月视网膜完全复位率为93.3%,末次随访视网膜完全复位率为100%.术前平均BCVA(logMAR)为2.0±0.69,术后1周、3个月和末次随访时BCVA分别为1.3±0.42、1.08±0.39和1.01±0.35.手术前后BCVA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手术前眼压平均为(12.06±2.98)mmHg(1 mmHg=0.133 kPa).手术后1周、3个月和末次随访分别为(16.63±8.38)mmHg、(15.13±2.24)mmHg和(15.70±1.95)mmHg,与手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中及术后未见明显并发症.结论25 G PPV联合空气填充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切除术 填充 空气 脱离 视网膜
原文传递
玻璃体切除联合空气填充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伟 李甦雁 +2 位作者 张正培 刘海洋 季苏娟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19年第5期332-336,共5页
目的评价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玻璃体切除联合空气填充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017年12月至2018年8月行23G玻璃体切除术(PPV)联合空气填充术治疗的31例(31只眼)RRD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其中2例术后2周视网膜再次脱离,进行硅油填... 目的评价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玻璃体切除联合空气填充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017年12月至2018年8月行23G玻璃体切除术(PPV)联合空气填充术治疗的31例(31只眼)RRD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其中2例术后2周视网膜再次脱离,进行硅油填充后视网膜成功复位,余29例(93.55%)视网膜均一次成功复位。术后3个月视力较术前提高者25只眼,占80.65%,不变者6只眼,占19.35%。术前平均眼压为(12.01±2.45)mmHg(1mmHg=0.133kPa),术后3个月平均眼压为(14.11±2.14)mmHg,明显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90,P=0.000)。结论23GPPV联合空气填充术治疗RRD视网膜复位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患者较易接受和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脱离 玻璃体切除术 23G 空气 填充
原文传递
玻璃体切除术治疗较复杂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晓宏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14年第11期1389-1390,共2页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除术治疗较复杂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62例较复杂型RR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1例。观察组应用经睫状体扁平部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对照组应用巩膜扣带术治疗,...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除术治疗较复杂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62例较复杂型RR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1例。观察组应用经睫状体扁平部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对照组应用巩膜扣带术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的视网膜复位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视力提高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眼轴长度、角膜散光度及屈光度变化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1)。观察组术后视物变形、黄斑部位视网膜皱折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1),白内障及一过性高眼压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角膜水肿、虹膜后粘连及角膜上皮损失发生率相近(P>0.05)。结论玻璃体切除术用于治疗较复杂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疗效显著,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脱离 玻璃体切除术 巩膜扣带术
原文传递
复发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研究
16
作者 张伊迪 袁志刚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23年第8期612-620,共9页
目的研究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术后复发视网膜脱离(RD)的临床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纳入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就诊于山西省眼科医院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术后出现复发性RD者73例(73眼)。所有患者行巩膜扣带术或玻璃... 目的研究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术后复发视网膜脱离(RD)的临床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纳入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就诊于山西省眼科医院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术后出现复发性RD者73例(73眼)。所有患者行巩膜扣带术或玻璃体切除术治疗,术中根据情况选择玻璃体腔填充物。术后随访时间至少为最后一次术后3个月,检查患者术后视网膜复位情况、裂孔闭合情况和最佳矫正视力(BCVA,logMAR)等。比较患者基线资料及复发时的临床特征并评估影响患者术后视网膜复位及视力恢复的因素。结果有62例在复发RD后行1次手术,其中7例裂孔未闭合二次复发RD;11例在复发后行2次手术,其中2例裂孔未闭合最终再复发RD。患者术后BCVA为1.20±0.47较术前1.57±0.53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C级(OR=0.10,95%CI:0.01~0.95,P=0.045)和下方RD(OR=6.00,95%CI:1.02~35.31,P=0.048)是RRD术后复发RD的重要相关因素。在复发性RD中黄斑孔是影响术后视力恢复的主要因素(OR=0.02,95%CI:0.01~0.02,P=0.016)。RD复发持续时间与最终BCVA呈正相关(r=0.31,P=0.008)。结论RRD患者术后复发RD者行手术治疗后仍然有RD再次复发的风险。PVR≥C级和下方RD与RRD手术后复发性RD的发生率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脱离 视网膜脱离 复发 黄斑 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增生 预后 视力
原文传递
玻璃体切除联合巩膜扣带术治疗伴玻璃体积血的视网膜脱离 被引量:4
17
作者 董淑倩 李秋明 +3 位作者 李洋 郭洁 郑春燕 闫琼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18年第1期5-8,共4页
目的评价无惰性气体无硅油填充的玻璃体切除联合最小量巩膜扣带术治疗伴玻璃体积血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5年5月99例(99只眼)RRD伴玻璃体积血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进行了玻璃体切除联合最... 目的评价无惰性气体无硅油填充的玻璃体切除联合最小量巩膜扣带术治疗伴玻璃体积血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5年5月99例(99只眼)RRD伴玻璃体积血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进行了玻璃体切除联合最小量巩膜扣带术。结果99只眼均为局限性非增生性视网膜脱离,其中67只眼有外伤史。裂孔均位于一个象限,下方裂孔73只眼占73.74%。术中玻璃体腔气液交换后空气填充21只眼(21.21%),余78只眼(78.79%)为灌注液填充。一次手术视网膜复位率92.93%,最终视网膜复位率100.00%。患者术后视力较术前提高(X^2=68.561,P=0.000)。末次随访时,术后平均眼压(17.92±2.45)mmHg(1mmHg=0.133kPa)较术前眼压(14.55±3.81)mmHg升高(t=4.315,P=0.000),但均在正常范围。术中及术后未见并发症出现。结论无惰性气体无硅油填充的玻璃体切除联合最小量巩膜扣带术可治疗伴玻璃体积血的I/RD,手术成功率高,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切除术 巩膜扣带术 视网膜脱离
原文传递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环扎加压术后眼屈光和视力改变等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黄红深 王丽景 +3 位作者 暴景荣 陈若飞 林松 赵菁芳 《眼科新进展》 CAS 1997年第3期171-174,共4页
关键词 视网膜脱离 环扎加压术 眼屈光 视力
下载PDF
最小手术量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4
19
作者 岳立晖 游昌涛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13年第9期694-696,共3页
目的探讨最小手术量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双目间接检眼镜直视下无放液巩膜外加压联合冷凝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82例(82眼)的临床效果。结果一次手术治愈77只眼,占93.90%;经两次手术治愈3只眼,占... 目的探讨最小手术量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双目间接检眼镜直视下无放液巩膜外加压联合冷凝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82例(82眼)的临床效果。结果一次手术治愈77只眼,占93.90%;经两次手术治愈3只眼,占3.66%,1只眼改为玻璃体切除、视网膜光凝和C3F8填充术治愈,1眼放弃。随访1年,最小手术量手术的总治愈率97.56%,无其它并发症。结论对于合适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应用最小量外眼手术治疗同样达到最大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量 最小 脱离 视网膜 巩膜外加压 冷凝
原文传递
微创玻璃体切除联合空气填充术治疗后囊破裂的人工晶状体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效果
20
作者 唐文建 尹娟娟 王瑞峰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23年第4期292-295,共4页
目的观察微创玻璃体切除联合无菌空气填充术治疗后囊破裂人工晶状体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20年12月至2022年6月于行25G微创玻璃体切除联合无菌空气填充术的后囊破裂人... 目的观察微创玻璃体切除联合无菌空气填充术治疗后囊破裂人工晶状体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20年12月至2022年6月于行25G微创玻璃体切除联合无菌空气填充术的后囊破裂人工晶状体眼RRD 29例(29眼)的临床资料。术后随访3~6个月,观察术后1周、1、3、及6个月视力(BCVA,logMAR)。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顺利,术后1周所有患者视网膜完全复位。术后1周、1、3及6个月BCVA依次为0.91±0.20、0.83±0.17、0.76±0.19、0.72±0.20,均优于术前BCVA为1.33±0.33(F=37.80,P<0.001)。21例(72.41%)术后视力提高;6例(20.69%)无变化;2例(6.89%)视力下降。19例黄斑脱离者中18例(94.74%)术后视力提高。无脉络膜脱离、脉络膜上腔出血、感染性眼内炎、人工晶体脱位或明显移位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微创玻璃体切除眼内无菌空气填充治疗后囊破裂人工晶状体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安全、有效,复位成功率高,视力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切除 微创 填充 空气 晶状体眼 人工 破裂 后囊 脱离 视网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