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腔镜下广泛性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4
1
作者 原昕 孟凡东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8-52,共5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广泛性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治疗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2015年4月至2016年9月辽宁省葫芦岛市中心医院妇科收治的83例子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临床资料,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2组:开腹组(43例,传统经腹广...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广泛性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治疗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2015年4月至2016年9月辽宁省葫芦岛市中心医院妇科收治的83例子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临床资料,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2组:开腹组(43例,传统经腹广泛全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腹腔镜组(40例,腹腔镜下广泛性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比较2组患者术中、术后各项指标。结果开腹组ⅠB1期、ⅡA1期患者术中出血量高于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淋巴结切除数均低于腹腔镜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开腹组ⅠB1期、ⅡA1期患者肛门排气时间、发热时间、住院时间均高于腹腔镜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2组ⅠB1期患者服用止痛药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开腹组ⅡA1期患者服用止痛药比例高于腹腔镜组(P <0.05);2组患者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心理健康、生活兴致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开腹组和腹腔镜组身体健康评分、社会功能评分、负面效应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腹腔镜下广泛性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治疗子宫颈鳞状细胞癌能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增加淋巴结切除数量,缩短发热和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细胞 腹腔镜 广泛性子宫切除术 盆腔淋巴结清扫
下载PDF
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变化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1
2
作者 吴向陇 姜缨 +2 位作者 李明众 汪涛 王雯 《陕西肿瘤医学》 2000年第2期72-74,共3页
目的 研究子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血清中鳞状细胞癌抗原水平与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及对治疗反应之间的关系。方法 利用雅培公司提供的 IMX全自动快速粒子酶免疫分析系统 ,对 2 5例正常献血员和 83例经病理学诊断的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 ,... 目的 研究子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血清中鳞状细胞癌抗原水平与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及对治疗反应之间的关系。方法 利用雅培公司提供的 IMX全自动快速粒子酶免疫分析系统 ,对 2 5例正常献血员和 83例经病理学诊断的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 ,进行了血清中鳞状细胞癌抗原血清检测并分析其与病理分级、临床分期之间关系。其中 80例患者放射治疗前后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水平变化情况进行了自身比较。结果 中晚期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水平与病理分级、临床分期之间无相关性。放射治疗前后患者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水平有明显变化。结论 对子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 ,在治疗前后检测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水平 ,可以作为对放射治疗疗效判断的参考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细胞 细胞抗原 放射治疗 疗效
下载PDF
HPV16/18、p16、CK17、Ki-67在子宫颈鳞状上皮病变中的表达 被引量:11
3
作者 柴丽丽 杨国青 +1 位作者 王海玮 陈燕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15年第2期113-116,共4页
目的探讨HPV16/18感染及p16、CK17、Ki-67在子宫颈不成熟鳞状化生(IM)、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子宫颈鳞状细胞癌(CC)中的表达及关系。方法应用原位杂交及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HPV16/18、p16、CK17、Ki-67在子宫颈IM 30例、CIN 6... 目的探讨HPV16/18感染及p16、CK17、Ki-67在子宫颈不成熟鳞状化生(IM)、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子宫颈鳞状细胞癌(CC)中的表达及关系。方法应用原位杂交及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HPV16/18、p16、CK17、Ki-67在子宫颈IM 30例、CIN 60例[低级别上皮内病变(LSIL)30例,高级别上皮内病变(HSIL)30例]、CC 30例标本中的表达情况,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HPV16/18感染在LSIL、HSIL及CC中的阳性率[30 %(9/30)、60 %(18/30)、77 %(23/30)]高于IM组[6.7 %(2/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并且随着子宫颈病变加重,HPV16/18的表达率也呈递增趋势。CK17在IM中的阳性表达率[90 %(27/30)]高于LSIL、HSIL及CC组[分别为17 %(5/30)、10 %(3/30)、7 %(2/30),P〈0.05]。p16、Ki-67在LSIL中的表达率分别为83 %(25/30)、87 %(26/30),HSIL中为90 %(27/30)、93 %(28/30),CC中为97 %(29/30)、97 %(29/30),均高于IM组[13 %(4/30)、10 %(3/30)]。HPV16/18阳性的HSIL及CC中均发现p16、Ki-67的高表达,三个指标之间均具有相关性。结论高危型HPV16/18感染与CIN及子宫颈癌的发生密切相关,且常伴随p16、Ki-67的高表达,提示HPV16/18可能引起抑癌基因p16突变,导致细胞癌变。随着子宫颈鳞状上皮病变加重,CK17阳性率明显降低,HPV16/18、p16、Ki-67的阳性率明显增高,联合检测对子宫颈鳞状上皮病变的诊断及分级具有辅助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16/18 CK17 P16 KI-67 子宫颈不成熟化生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子宫颈细胞
原文传递
P16,P53及Ki67在子宫颈鳞状细胞癌(SCC),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慢性炎症中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0
4
作者 白菊萍 徐星榕 边芸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CSCD 2022年第5期474-476,共3页
目的研究子宫颈鳞状细胞癌(SCC)、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慢性炎症中P16,P53及Ki67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9月于甘肃省张掖市第二人民医院行宫颈癌筛查的患者,根据纳入、排除标准最终入组193例患者,其中... 目的研究子宫颈鳞状细胞癌(SCC)、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慢性炎症中P16,P53及Ki67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9月于甘肃省张掖市第二人民医院行宫颈癌筛查的患者,根据纳入、排除标准最终入组193例患者,其中子宫颈SCC 5例,CIN 92例(CIN178例,CIN29例,CIN35例),慢性宫颈炎症96例,采集患者宫颈组织检测P16,P53及Ki67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宫颈病理变化的相关性。结果慢性炎症、CIN1~CIN3以及子宫颈SCC中P16阳性率分别为4.17%、30.77%、55.56%、60.00%、80.00%,P53阳性率分别为7.29%、20.51%、44.44%、60.00%、60.00%,Ki67阳性率分别为4.17%、30.77%、55.56%、60.00%、80.00%,P16、P53、Ki67阳性率呈上升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16(r=0.462,P<0.05),P53(r=0.353,P<0.05)及Ki67(r=0.502,P<0.05)表达情况与宫颈组织病理变化正相关。结论P16,P53及Ki67在子宫颈SCC、CIN不同分级以及慢性炎症中,其表达水平随宫颈病变程度加重而升高,通过检测相关指标可评估宫颈病变情况,有利于临床预防和治疗宫颈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细胞 宫颈上皮内瘤变 慢性炎症 表达水平 临床意义
原文传递
子宫颈鳞状细胞癌中自噬标记蛋白p62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1
5
作者 李晓妍 赵卫东 +2 位作者 周颖 陶峰 徐汉杰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8-41,共4页
目的探讨自噬标志物p62蛋白在子宫颈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观察70例子宫颈鳞状细胞癌、20例正常子宫颈上皮、34例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组织中p62蛋白的表达,分析... 目的探讨自噬标志物p62蛋白在子宫颈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观察70例子宫颈鳞状细胞癌、20例正常子宫颈上皮、34例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组织中p62蛋白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子宫颈鳞状细胞癌进展的关系。结果 p62在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细胞质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子宫颈上皮和CIN(P<0.000 1);p62在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细胞质中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结论子宫颈鳞状细胞癌中p62蛋白表达增高、自噬活性减弱,可能与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的进展和转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细胞 P62 自噬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HPV-16E7、Rb、p16蛋白在宫颈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6
6
作者 徐耀先 dell.whrsm.ac.cn +4 位作者 陈德基 解梦霞 唐志佼 李蓓芸 赵斌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631-634,共4页
目的:探讨HPV-16E7、Rb、p16蛋白在宫颈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方法:利用过氧化酶标记的链霉卵白素(SP)染色法,检测58例宫颈鳞状细胞癌中的HPV-16E7、Rb、p16蛋白表达。结果:在58例宫颈鳞状细胞癌中,HPV-16E7、Rb和p1... 目的:探讨HPV-16E7、Rb、p16蛋白在宫颈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方法:利用过氧化酶标记的链霉卵白素(SP)染色法,检测58例宫颈鳞状细胞癌中的HPV-16E7、Rb、p16蛋白表达。结果:在58例宫颈鳞状细胞癌中,HPV-16E7、Rb和p16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79%(51/58)、34.5%(20/58)和81.0%(47/58)。在50例Rb蛋白阴性和弱阳性表达的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HPV-16E7和p16为过度表达,Rb与HPV-16E7、p16呈相关关系(P<0.01);HPV-16E7与p16呈正相关关系(P<0,05)。Rb、p16表达与临床分期有关,Rb阳性表达随着临的升高而减弱,p16阳性表达随临床分期升高而增强。结论:宫颈鳞状细胞癌的发生与Rb阴性和弱表达,p16、HPV-16E7过度表达有关;检测Rb、p16、HPV-16E7表达水平,对于宫颈鳞状细胞癌的临床早期诊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细胞 HPV-16 E7 RB基因 P16蛋白
下载PDF
宫颈病变中心体异常扩增与高危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相关性 被引量:8
7
作者 何海 徐建平 +2 位作者 刘健玲 李莉芳 黄浩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5年第3期247-249,共3页
目的探讨宫颈病变中中心体异常扩增与高危人乳头状瘤病毒(high-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HR-HPV)感染的关系。方法对46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CIN组)、43例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宫颈鳞癌组)及20例... 目的探讨宫颈病变中中心体异常扩增与高危人乳头状瘤病毒(high-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HR-HPV)感染的关系。方法对46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CIN组)、43例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宫颈鳞癌组)及20例正常宫颈组织者(对照组)进行宫颈脱落细胞的HR-HPV基因型检测,另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技术检测中心体。结果对照组、CIN组及宫颈鳞癌组HR-HPV感染阳性率依次增高,分别为5.00%、78.26%、93.02%,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IN组与宫颈鳞癌组细胞中心体异常细胞率分别为(1.76±1.74)%、(4.46±2.0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变量相关分析显示宫颈病变中,中心体异常细胞率和HR-HPV感染呈正相关(r=0.452,P=0.000)。结论宫颈鳞癌发生、发展过程中,中心体异常扩增与HR-HPV感染密切相关;HR-HPV感染可能通过引起中心体的异常扩增诱发宫颈癌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细胞 宫颈上皮内瘤变 中心体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
原文传递
子宫颈上皮内瘤变进展过程中Claudin-1的表达和意义 被引量:6
8
作者 胡孟钧 徐航娣 +2 位作者 魏建丽 郦秀芳 张春丽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29-630,共2页
关键词 子宫颈细胞 子宫颈上皮内瘤变 CLAUDIN-1
下载PDF
子宫颈鳞状细胞癌中Aurora-A、MCM7和HPV16 E7的表达及病理学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蔡明霞 邓再兴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4期20-24,共5页
目的探讨子宫颈鳞状细胞癌中Aurora-A、MCM7和HPV16 E7的表达及病理学情况。方法分析2013年2月~2015年4月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中医院病理科收集的手术切除宫颈新鲜标本90例的病理学情况,依据宫颈病变分级标准进行分组:正常组(20例)... 目的探讨子宫颈鳞状细胞癌中Aurora-A、MCM7和HPV16 E7的表达及病理学情况。方法分析2013年2月~2015年4月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中医院病理科收集的手术切除宫颈新鲜标本90例的病理学情况,依据宫颈病变分级标准进行分组:正常组(2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组(20例)、CINⅡ组(15例)、CINⅢ组(15例)、宫颈鳞癌组(20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Aurora-A、MCM7和HPV16 E7蛋白表达情况;观察并比较Aurora-A、MCM7和HPV16 E7蛋白在宫颈不同病变、临床分期、病理情况的宫颈组织中的表达;观察Aurora-A、MCM7和HPV16 E7蛋白与宫颈鳞癌病理分期的相关性。结果鳞癌组Aurora-A、MCM7和HPV16 E7蛋白阳性表达率均高于正常组、CINⅠ组、CINⅡ组、CINⅢ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Ⅱa~Ⅱb期宫颈鳞癌组织中Aurora-A、MCM7和HPV16 E7蛋白阳性表达率均高于Ⅰa~Ⅰb期宫颈鳞癌组织,低分化宫颈鳞癌组织中Aurora-A、MCM7和HPV16 E7蛋白阳性表达率均高于高分化、中分化宫颈鳞癌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urora-A、MCM7和HPV16 E7蛋白阳性表达率均与宫颈鳞癌病理分期呈正相关(r=0.305、0.306、0.304,均P〈0.05)。结论 Aurora-A、MCM7和HPV16 E7蛋白在宫颈癌、癌前病变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各蛋白联合检测可以为宫颈癌诊断及预后评价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细胞 AURORA-A MCM7 HPV16 E7 表达 病理学
下载PDF
子宫颈鳞状细胞癌中Klotho与Wnt10b的表达及其相关性 被引量:6
10
作者 成慧 宋明芮 +1 位作者 张晓云 张煦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98-500,505,共4页
目的检测正常子宫颈上皮、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以及子宫颈鳞状细胞癌(cervic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CSCC)组织中Klotho和Wnt10b的表达,探讨二者在子宫颈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其相关性... 目的检测正常子宫颈上皮、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以及子宫颈鳞状细胞癌(cervic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CSCC)组织中Klotho和Wnt10b的表达,探讨二者在子宫颈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Klotho及Wnt10b在正常子宫颈上皮、CIN及CSCC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Klotho在正常子宫颈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CIN及CSCC组织,其表达与子宫颈癌患者的年龄无关,与子宫颈癌FIGO分期、癌细胞分化程度以及淋巴结转移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nt10b在CSCC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子宫颈上皮组织及CIN组织,其表达与分化程度、FIGO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lotho与Wnt10b的表达呈负相关(rs=-0.416,P<0.01)。结论 Klotho和Wnt10b可能在子宫颈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联合检测二者有助于子宫颈癌发病机制的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细胞 KLOTHO Wnt10b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TEAD4和MMP9在子宫颈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预后
11
作者 姚华娟 肖娟 +1 位作者 余婷 雷玲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7期0211-0216,共6页
通过运用生物信息学分析TEAD4 和MMP9在子宫颈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以及对其预后的相关性进行分析,为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的临床诊疗以及开发新的分子靶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采用在线数据库GEO 、TCGA、GEPIA2以及On... 通过运用生物信息学分析TEAD4 和MMP9在子宫颈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以及对其预后的相关性进行分析,为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的临床诊疗以及开发新的分子靶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采用在线数据库GEO 、TCGA、GEPIA2以及OncoLnc对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TEAD4和MMP9高表达于子宫颈鳞状细胞癌(P<0.05),并且二者是正相关关系(R=0.17,P<0.01)。另外,数据显示TEAD4低表达的时候患者的生存率较高,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EAD4 和MMP9在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细胞 生物信息学 TEAD4 MMP9
下载PDF
子宫颈鳞状细胞癌基因胚系突变特点及与临床特征的关系 被引量:1
12
作者 姜德文 李彬 +4 位作者 何冬玲 傅晓丽 周箫 吕庆 刘艳洁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54-459,共6页
目的:探讨子宫颈鳞状细胞癌(CSCC)基因胚系突变特点及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67例CSCC患者的癌组织和癌旁组织,提取组织样本的基因组DNA、构建基因组文库和杂交捕获胚系突变基因的外显子序列进行有效PCR扩增和富集;采用二代测序(N... 目的:探讨子宫颈鳞状细胞癌(CSCC)基因胚系突变特点及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67例CSCC患者的癌组织和癌旁组织,提取组织样本的基因组DNA、构建基因组文库和杂交捕获胚系突变基因的外显子序列进行有效PCR扩增和富集;采用二代测序(NGS)技术检测基因胚系突变情况并对其突变位点进行筛选、分类和分析。结果:57例发生胚系突变的CSCC患者组织样本共检出46种胚系突变基因及其相应的125个突变位点。46种胚系突变基因在CSCC患者中排名前10位的为FANCA、MSH2、BRCA2、BRCA1、BRIP1、TSC1、PTCH1、MSH6、CHEK2和CDKN2A,其中FANCA、BRCA2、MSH2、BRCA1及BRIP1等30种基因突变出现在2例及以上的患者中;这些突变分别发生在常染色体和X染色体上,其突变类型分别为3个移码缺失突变、112个非同义突变、4个同义突变、2个非移码缺失突变、1个终止突变和3个可变剪切位点突变。在125个突变位点中有24个(19.20%)位点发生致病性突变和101个(80.80%)位点发生非致病性突变。24个致病突变位点发生在19例CSCC患者对应的11种基因(FANCA、BRCA1、BRCA2、MSH2、PALB2、BRIP1、ATR、CHEK2、FLCN、MRE11A和NF2)中,其中新发现5个突变位点BRCA1(c.2350del:p.S784Rfs*8)、MRE11A(c.1532del:p.N511Ifs*13)、NF2(c.1724del:p.N575Ifs*24)、ATR(c.1222A>G:p.I408V)和BRIP1(c.3391T>C:p.Y1131H)在CLINVAR和HGMD数据库中未收录。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基因胚系突变在绝经状态和病理分化程度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胚系突变位点的变异类型也仅在非同义突变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1种基因的致病性突变是潜在地促进CSCC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其致病性突变位点可能是CSCC发生更加密切相关的致病位点。新发现的5个突变位点可能参与CSCC发生和发展的致病机制,有望成为CSCC未来需要关注的突变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细胞 基因 胚系突变 临床特征
下载PDF
人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细胞系HCC-0214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3
13
作者 董海龙 隋延仿 +5 位作者 曲萍 李增山 禄韶英 张素珍 叶菁 陈广生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3-46,共4页
目的 建立人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细胞系HCC-0214,为子宫颈癌研究提供实验模型。方法无菌切除人子宫颈癌的手术标本,用组织块贴壁法体外培养,连续传代稳定生长后,绘制细胞生长曲线。采用光镜、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并进行细胞周期和染色体核形... 目的 建立人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细胞系HCC-0214,为子宫颈癌研究提供实验模型。方法无菌切除人子宫颈癌的手术标本,用组织块贴壁法体外培养,连续传代稳定生长后,绘制细胞生长曲线。采用光镜、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并进行细胞周期和染色体核形分析。用免疫组化法测定细胞系肿瘤标记物的(ER、PR、Keratine、PCNA)表达情况。结果组织块贴壁法体外培养获得人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细胞系HCC-0214(简称H),细胞维持培养16个月,传代131代,生长稳定,群体倍增时间为35.48 h,细胞呈上皮镶嵌状贴壁生长,趋向复层生长,无接触抑制。超微结构显示,具有典型的桥粒结构和较多的张力原纤维。染色体数目35~156条,主流范围58~80条(64.8%),结构为人类染色体。细胞的肿瘤标记物(ER、PR、Keratine、PCNA)检测呈高表达,DNA指数为1.931。裸鼠移植瘤组织病理形态学与患者原始肿瘤一致,无血清培养成功。结论通过组织块贴壁法体外培养建立的人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细胞系HCC-0214,与原发癌保持相同的生物学特性,体外连续传代16个月以上,细胞形态不变,生长周期恒定,可望作为一个稳定的细胞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细胞 细胞系HCC-0214 组织块贴壁法 细胞体外培养
原文传递
子宫颈鳞状细胞癌中超保守核糖核酸339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
14
作者 仇姝 陆红梅 周洁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3年第11期32-37,42,共7页
目的分析子宫颈鳞状细胞癌(CSCC)中超保守核糖核酸339(uc.339)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探讨uc.339对宫颈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和相关机制。方法收集102例CSCC标本的临床特征。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uc.339在CSCC组... 目的分析子宫颈鳞状细胞癌(CSCC)中超保守核糖核酸339(uc.339)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探讨uc.339对宫颈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和相关机制。方法收集102例CSCC标本的临床特征。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uc.339在CSC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分析uc.339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通过MTT实验和克隆形成实验分析uc.339对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生物信息学预测uc.339下游靶基因;采用qRT-PCR验证uc.339对靶基因微小RNA-339-5P(miR-339-5P)的影响;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验证uc.339对miR-339-5P的调控作用;采用回复实验证实uc.339对miR-339-5P调控及对宫颈癌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qRT-PCR实验结果表明,CSCC组织中uc.339的表达水平高于癌旁正常宫颈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c.339的表达与肿瘤大小(Pearson′s R=7.909)和病理分级(Pearson′s R=-4.859)显著相关(P<0.05),与患者年龄、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无相关性(P>0.05)。MTT实验提示过表达uc.339可促进宫颈癌细胞增殖,而降低uc.339表达则抑制了细胞的增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克隆形成实验表明,过表达uc.339宫颈癌细胞克隆形成数目多于Scramble对照,降低uc.339表达宫颈癌细胞克隆形成数目低于si-对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物信息学预测显示miR-339-5P是uc.339的靶基因;在宫颈癌细胞中过表达uc.339后,miR-339-5P表达水平下降,而降低uc.339表达后,miR-339-5P表达水平则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证实uc.339与miR-339-5P特异性结合,并可负性调控miR-339-5P的表达。回复实验提示过表达miR-339-5P能消除uc.339对宫颈癌增殖的促进作用,而降低miR-339-5P的表达则能进一步激发宫颈癌细胞的增殖活性。结论CSCC中uc.339表达水平上调,可能是一个新的致癌基因。uc.339通过抑制miR-339-5P表达促进CSCC细胞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细胞 超保守核糖核酸339 临床特征 微小RNA-339-5P 细胞增殖 克隆形成实验 生物信息学
下载PDF
维吾尔族妇女子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中micRNA-21表达及与人乳头瘤病毒的关系 被引量:4
15
作者 高冬梅 李小文 +2 位作者 张媛媛 朱明玥 马斌林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4117-4118,共2页
目的探讨维吾尔族妇女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Ⅲ级和子宫颈癌组织中miRNA-21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子宫颈癌中miRNA-21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关系。方法应用荧光定量RT-PCR技术和原位杂交技术检测维吾尔族妇女子宫颈鳞状细胞癌、CINⅠ... 目的探讨维吾尔族妇女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Ⅲ级和子宫颈癌组织中miRNA-21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子宫颈癌中miRNA-21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关系。方法应用荧光定量RT-PCR技术和原位杂交技术检测维吾尔族妇女子宫颈鳞状细胞癌、CINⅠ~Ⅲ级病变组织中miRNA-21的表达情况,并对子宫颈鳞状细胞癌中miRNA-21与HPV感染情况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miRNA-21在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CINⅢ级、Ⅰ和Ⅱ级病变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分别是8.19±1.96,5.19±1.75,3.78±0.81。在HPV16阳性和阴性病变中miRNA-21表达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4.62±0.74 vs 3.57±0.70,P=0.014)。结论 miRNA-21在子宫颈癌前病变以及维吾尔族妇女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并且与高危型HPV16感染相关联,因此,miRNA-21可被作为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的早期筛查及早期诊断的分子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上皮内瘤变 子宫颈细胞 MICRO RNAS 人乳头瘤病毒
下载PDF
p16、p53及hTERC在人乳头状瘤病毒检测阴性子宫颈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 被引量:4
16
作者 吕秀芳 宋晓霞 +2 位作者 贺慧 徐纪跃 孔令非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791-792,共2页
一直以来人乳头状瘤病毒( HPV)感染被认为是宫颈癌的主要致病因素,起关键作用的是致癌基因E6、E7。然而,约10%的子宫颈腺癌和一定比例的子宫颈鳞癌HPV检测为阴性[1]。我们通过对 HPV DNA、E6/E7 mRNA、p16、p53、hTERC进行检测... 一直以来人乳头状瘤病毒( HPV)感染被认为是宫颈癌的主要致病因素,起关键作用的是致癌基因E6、E7。然而,约10%的子宫颈腺癌和一定比例的子宫颈鳞癌HPV检测为阴性[1]。我们通过对 HPV DNA、E6/E7 mRNA、p16、p53、hTERC进行检测,探讨p16、p53及hTERC在HPV检测阴性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的表达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细胞 人乳头瘤病毒 HTERC 病毒检测 p16 p53 阴性 HPV检测
原文传递
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SIAH2、CARM1的表达与意义
17
作者 陈湧彧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3年第3期105-108,共4页
目的:探讨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SIAH2、CARM1的表达及与临床特征间的关系。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漳浦县医院收治的120例子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于患者入院后检测癌组织与配对癌旁组织中SIAH2、CARM1相关蛋白... 目的:探讨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SIAH2、CARM1的表达及与临床特征间的关系。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漳浦县医院收治的120例子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于患者入院后检测癌组织与配对癌旁组织中SIAH2、CARM1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分析上述指标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SIAH2、CARM1的阳性表达率明显较子宫颈鳞状细胞癌旁组织高(P<0.05);SIAH2、CARM1通路相关蛋白阳性表达与年龄、肿瘤直径无关(P>0.05),但可能与分化程度、肌层浸润深度、FIGO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得出,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SIAH2、CARM1通路相关蛋白表达阳性率在低分化、肌层浸润深度≥1/2、FIGO分期为Ⅲ~Ⅳ期、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较高(OR>1,P<0.05)。结论:SIAH2、CARM1在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较癌旁组织高,且与临床病理特征(分化程度、肌层浸润深度、FIGO分期、淋巴结转移)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细胞 SIAH2 CARM1 病理特征
下载PDF
CNTN-1蛋白在早期子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4
18
作者 符建桃 黄守国 王海燕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99-501,共3页
目的探讨神经黏附分子接触蛋白-1(CNTN-1)在子宫颈鳞癌的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及其预后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PV法检测CNTN-1蛋白在48例子宫颈鳞癌组织、40例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SIL)及20例正常子宫颈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 目的探讨神经黏附分子接触蛋白-1(CNTN-1)在子宫颈鳞癌的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及其预后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PV法检测CNTN-1蛋白在48例子宫颈鳞癌组织、40例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SIL)及20例正常子宫颈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定位分布。结合临床病理资料、随访数据和CNTN-1蛋白表达情况对子宫颈鳞癌患者进行预后分析。结果CNTN-1蛋白在正常子宫颈组织、SIL、子宫颈鳞癌组织中呈递增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子宫颈鳞癌组,CNTN-1蛋白高表达率与FIGO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患者年龄及肿瘤分化程度无关(P>0.05)。Kaplan-Meier法生存分析和Log-rank检验表明:子宫颈鳞癌组织中CNTN-1蛋白高表达组的患者无瘤生存期较低表达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预后分析示CNTN-1蛋白的表达、肿瘤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是子宫颈鳞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CNTN-1蛋白在子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浸润中起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细胞 CNTN-1 生存分析 预后 免疫组化
原文传递
Ki-67和p16表达与宫颈上皮内瘤变发生发展相关性的探讨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江涛 郭宏栋 +2 位作者 代翠华 付青 姚永刚 《中国实用医刊》 2010年第17期39-41,共3页
目的 观察Ki-67和p16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中的分布特点及其与HPV16感染的关系,并探讨两者表达的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EnVison两步法)检测Ki-67和p16在CINⅠ48例、CINⅡ52例、CINⅢ 40例和浸润性子宫颈鳞状细胞癌(SCC)36例... 目的 观察Ki-67和p16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中的分布特点及其与HPV16感染的关系,并探讨两者表达的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EnVison两步法)检测Ki-67和p16在CINⅠ48例、CINⅡ52例、CINⅢ 40例和浸润性子宫颈鳞状细胞癌(SCC)36例中的表达情况.另选取正常子宫颈鳞状上皮2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 ①p16在正常子宫颈鳞状上皮表达均阴性(0/20),在CINⅠ、CINⅡ、CINⅢ和浸润性SCC中的阳性率分别为47.9%(23/48)、82.7%(43/52)、95.0%(38/40)、97.2%(35/36),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8.3812, P<0.01).p16阳性强度在各级CIN病变中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0869,P<0.01).②Ki-67在正常对照组有5例表达,在CINⅠ中的阳性率为66.7%(32/48),而100%的CINⅡ和CINⅢ均为Ki-67阳性(χ2=28.3812, P<0.01).Ki-67阳性强度在各级CIN病变中不同(χ2=30.0869,P<0.01).③HPV16在正常组均为阴性,在33.3%(16/48)CINⅠ级、48.1%(25/52)CINⅡ级、87.5%(35/40)CINⅢ级、91.7%(33/36)子宫颈浸润性鳞状细胞癌中为阳性.HPV16感染与p16表达呈正相关(r=0.33,P<0.05),而与Ki-67表达无相关性(P>0.05).结论 p16在各级CIN中呈现不同的分布特点并与HPV16感染有关,是子宫颈CIN病变中细胞异型程度高的标记物.p16和Ki-67的高表达与CIN发生发展及最终癌变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I-67 表达 宫颈上皮内瘤变 发生发展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CINⅢ 子宫颈细胞 HPV16感染 阳性率 统计学意义 浸润性 对照组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上皮 分布特点 positive SCC HOWEVER control
原文传递
宫颈鳞癌组织中促红细胞生成素及其受体蛋白表达、微血管密度变化 被引量:3
20
作者 胡湘麟 周铁军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5期51-54,共4页
目的观察宫颈鳞癌组织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EPO-R)蛋白表达及微血管密度(MVD)变化,并探讨三者与宫颈鳞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收集宫颈鳞癌组织标本76例份(观察组),宫颈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组织标本25例份... 目的观察宫颈鳞癌组织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EPO-R)蛋白表达及微血管密度(MVD)变化,并探讨三者与宫颈鳞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收集宫颈鳞癌组织标本76例份(观察组),宫颈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组织标本25例份(HSIL组),宫颈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组织标本20例份(LSIL组),正常宫颈组织标本20例份(正常组)。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各组宫颈组织EPO、EPO-R蛋白及CD31,根据CD31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测算MVD。比较各组EPO、EPO-R蛋白表达及MVD,分析观察组EPO、EPO-R蛋白表达及MVD与宫颈鳞癌患者年龄、肿瘤直径、组织学分级、FIGO分期、脉管腔侵犯、淋巴结转移的关系,分析观察组宫颈鳞癌组织EPO、EPO-R表达与MVD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HSIL组、LSIL组、正常组EPO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6.32%、52.00%、25.00%、10.00%,EPO-R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2.89%、60.00%、30.00%、15.00%,观察组与HSIL组、LSIL组、正常组相比,HSIL组与正常组相比,P均<0.05。观察组、HSIL组、LSIL组、正常组MVD分别为(45.46±5.62)、(25.64±3.80)、(12.35±2.70)、(6.90±1.62)条/5 HP,各组两两相比,P均<0.05。观察组EPO、EPO-R蛋白的表达与患者年龄、肿瘤直径、组织学分级、FIGO分期、脉管腔侵犯、淋巴结转移无关(P均>0.05);MVD与患者肿瘤直径、组织学分级、脉管腔侵犯、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观察组MVD与EPO、EPO-R表达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623、0.575,P均<0.05)。结论宫颈鳞癌组织EPO、EPO-R蛋白表达及MVD升高,EPO、EPO-R可能通过促进肿瘤血管形成而促进宫颈鳞癌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细胞 促红细胞生成素 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 微血管密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