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芦荟有效成分与子宫内膜癌相关蛋白分子对接及药物特性 被引量:1
1
作者 施荣华 郭潮辉 冯荣楷 《计算机与应用化学》 CAS 2016年第3期292-298,共7页
通过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的方法,研究草药芦荟中的成分对子宫内膜癌相关蛋白如AKT1,mTOR,VEGFR2的结合能力并分析其中的潜在有效成分作为子宫内膜癌的抗癌药物的可能性。运用Surflex-Dock和ACD/Labs Percepta Profilers软件对芦荟中的33... 通过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的方法,研究草药芦荟中的成分对子宫内膜癌相关蛋白如AKT1,mTOR,VEGFR2的结合能力并分析其中的潜在有效成分作为子宫内膜癌的抗癌药物的可能性。运用Surflex-Dock和ACD/Labs Percepta Profilers软件对芦荟中的33种成分与3个已知蛋白质结构进行柔性分子对接和ADMET的预测,并分析其打分函数和结合位点的对接情况。结果显示对接得分高且ADMET特性好的为Aloenin,其它得分较好的有7-(beta-Xylosyl)cephalomannine和Chrysophanol8-O-beta-D-(6'-O-malontl)glucopyranoside,而Aloenin具有最好的潜在药物特性,可做相关的生物活体和临床相关研究来进一步了解它的确切功效,从而研发一种治疗子宫内膜癌的新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 分子对接 ADMET预测 子宫内膜癌治疗
原文传递
基于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及网络药理学探析复方补中益气汤对子宫内膜癌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周志敏 林若明 +1 位作者 伍文康 冯荣楷 《计算机与应用化学》 CAS 2016年第11期1211-1215,共5页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和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找出补中益气汤的潜能成分,并探讨其成为治疗子宫内膜癌的药物的可能性。方法:从DisGeNET和BisoGenet应用程序中收集与子宫内膜癌相关的基因和蛋白质以及从中医药数据库中收集复方中药补中益...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和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找出补中益气汤的潜能成分,并探讨其成为治疗子宫内膜癌的药物的可能性。方法:从DisGeNET和BisoGenet应用程序中收集与子宫内膜癌相关的基因和蛋白质以及从中医药数据库中收集复方中药补中益气汤的成分,运用Cytoscape建立网络关系图,并用CytoNCA筛选出能影响子宫内膜癌的蛋白质。再运用Surflex-Dock对补中益气汤的10种中草药的534个成分与子宫内膜癌相关的蛋白质进行柔性分子对接及分析其在活性位点的结合模式,并使用FAF-Drugs3和OSIRIS进行分子结构的筛选以预测其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和毒性(ADMET)。结果:补中益气汤的六氢西红柿红素、八氢西红柿红素、新橙皮苷和橙皮苷这4个化合物与子宫内膜癌相关的蛋白质有好的结合亲和力与良好的药物特性。结论:从研究和文献中发现这4个化合物与癌症相关,有望进一步研究成为治疗子宫内膜癌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ADMET预测 子宫内膜癌治疗歇过程
原文传递
中国近十年子宫内膜癌治疗进展的科学知识图谱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邵缠婵 余新林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18年第4期11-16,共6页
目的分析中国近十年子宫内膜癌治疗进展的科学知识图谱。方法用科学计量学软件CiteSpaceⅢ处理中国知网有关子宫内膜癌治疗进展的题录数据,从数据可视化的视角对该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一方面,运用Excel等软件对子宫内膜癌治疗进展... 目的分析中国近十年子宫内膜癌治疗进展的科学知识图谱。方法用科学计量学软件CiteSpaceⅢ处理中国知网有关子宫内膜癌治疗进展的题录数据,从数据可视化的视角对该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一方面,运用Excel等软件对子宫内膜癌治疗进展发文的时间分布、学科分布和期刊分布做统计分析;另一方面,运用CiteSpaceⅢ软件做了作者合作、机构合作、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结果我国子宫内膜癌治疗进展的研究是从2012年开始兴起,研究的领军人物较少,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肿瘤学和妇产科学,我国子宫内膜癌治疗进展的研究机构间缺乏合作,研究热点集中在子宫内膜癌治疗进展等方面。结论整体上我国子宫内膜癌治疗进展的研究处于初级阶段,需要我们推进到技术实现等实质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治疗进展 知识图谱 CiteSpaceⅢ 中国知网
下载PDF
射线能量对子宫内膜癌调强放疗计划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4
4
作者 杨瑞杰 姜伟娟 王俊杰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95-498,共4页
目的研究射线能量对子宫内膜癌术后全盆腔调强放射治疗计划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10例子宫内膜癌术后患者,对每例患者分别设计6和18MV的全盆腔调强放射治疗计划。所有计划均使用相同的布野方案和剂量体积约束。比较两组计划的靶区、危... 目的研究射线能量对子宫内膜癌术后全盆腔调强放射治疗计划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10例子宫内膜癌术后患者,对每例患者分别设计6和18MV的全盆腔调强放射治疗计划。所有计划均使用相同的布野方案和剂量体积约束。比较两组计划的靶区、危及器官和正常组织的剂量分布。结果6和18MV计划的平均PTV100分别是95.6%和95.3%(检验值P=0.26),Dmean分别是52.55Gy和52.60Gy(P=0.54),适形指数分别是0.87和0.88(P:0.03),均匀性指数均为1.10(P:0.38)。18MV计划较6MV计划正常组织的平均积分剂量下降了2.4%(P=0.001),小肠和结肠的平均V30和V50分别下降了4.2%(P=0.006)和3.3%(P=0.046),其他危及器官的剂量分布间差异元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子宫内膜癌的术后全盆腔调强放射治疗,18MV计划比6MV计划剂量分布的适形度更好,能够更好地保护正常组织、小肠和结肠。两组计划靶区的覆盖度和剂量分布的均匀性,以及直肠、膀胱和盆腔骨的保护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放射治疗 调强放射治疗 射线能量 正常组织 积分剂量
原文传递
子宫内膜癌术后适形与调强及螺旋断层放疗的非肿瘤组织积分剂量比较 被引量:5
5
作者 杨瑞杰 徐寿平 +3 位作者 姜伟娟 周桂霞 解传滨 王俊杰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9年第20期1605-1609,共5页
目的:比较子宫内膜癌术后全盆腔3D-CRT、SaSIMRT和HT的非肿瘤组织积分剂量。方法:选择10例子宫内膜癌术后患者,分别设计其3D-CRT、SaSIMRT和HT全盆腔放疗计划。比较三组计划的危及器官和正常组织积分剂量(ID)。结果:3D-CRT、SaSIMRT和H... 目的:比较子宫内膜癌术后全盆腔3D-CRT、SaSIMRT和HT的非肿瘤组织积分剂量。方法:选择10例子宫内膜癌术后患者,分别设计其3D-CRT、SaSIMRT和HT全盆腔放疗计划。比较三组计划的危及器官和正常组织积分剂量(ID)。结果:3D-CRT、SaSIMRT和HT计划平均适形指数分别为0.61、0.87和0.87,平均均匀性指数分别为1.08、1.10和1.07。与3D-CRT比较,SaSIMRT和HT小肠+结肠、直肠、膀胱、盆腔骨ID更低(P<0.05),SaSIMRT正常组织ID下降19.50Gy-L,但HT正常组织ID增加11.85Gy-L。与SaSIMRT相比,HT直肠和膀胱ID分别下降0.08Gy-L和0.51Gy-L,但盆腔骨和正常组织ID分别增加1.65Gy-L和31.35Gy-L。结论:与3D-CRT相比,子宫内膜癌术后全盆腔SaSIMRT和HT改善了剂量分布适形度,降低了直肠、膀胱、小肠和结肠、盆腔骨ID。与SaSIMRT比较,HT靶区剂量更均匀,膀胱、直肠ID更低。与3D-CRT比较,SaSIMRT正常组织ID更低,HT正常组织ID有所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放射治疗 适形放射治疗 调强放射治疗 螺旋断层放疗 积分剂量
原文传递
子宫内膜癌螺旋断层放疗与静态调强放疗的剂量学比较 被引量:3
6
作者 杨瑞杰 徐寿平 +2 位作者 姜伟娟 王俊杰 解传滨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121-1126,共6页
背景与目的:螺旋断层放疗(helical tomotherapy,HT)在很多肿瘤治疗中体现了剂量学优势,但目前尚没有子宫内膜癌术后全盆腔HT的报道。本研究通过比较子宫内膜癌术后全盆腔HT与固定机架角静态调强放疗(step-and-shoot intensity-modulated... 背景与目的:螺旋断层放疗(helical tomotherapy,HT)在很多肿瘤治疗中体现了剂量学优势,但目前尚没有子宫内膜癌术后全盆腔HT的报道。本研究通过比较子宫内膜癌术后全盆腔HT与固定机架角静态调强放疗(step-and-shoot intensity-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SaS-IMRT)剂量学的差异,探讨子宫内膜癌术后全盆腔HT是否具有剂量学优势。方法:选择10例接受子宫内膜癌术后全盆腔放疗患者,对每例患者分别设计全盆腔SaS-IMRT和HT计划。比较两组计划的靶区、危及器官和正常组织剂量分布。结果:SaS-IMRT和HT计划的平均PTV100是95.6%和95.8%(P=0.72)。两组计划平均适形指数都是0.87,平均均匀性指数是1.10和1.07(P=0.00)。与SaS-IMRT计划相比,HT计划直肠和膀胱平均剂量分别下降了1.3Gy和3.0Gy,小肠加结肠、盆腔骨接受中低剂量照射的体积增加,盆腔骨平均剂量增加1.1Gy。HT计划正常组织V5、V10、V20分别增加13.0%、18.0%和5.0%(P=0.00),平均剂量增加2.5Gy(P=0.00)。结论:与SaS-IMRT比较,HT靶区剂量更均匀,能够更好地保护膀胱和直肠。小肠和结肠、盆腔骨及正常组织接受中低剂量照射的体积增加,其临床意义尚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放射治疗 调强放疗 螺旋断层放疗 全盆腔放疗 剂量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