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16与P53在子宫内膜浆液性腺癌与子宫内膜样腺癌鉴别诊断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
作者 魏丽 刘鹏 +1 位作者 刘萌萌 刘若慧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6年第11期990-993,共4页
目的探讨P16与P53在子宫浆液性腺癌与宫内膜样腺癌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P16和P53在子宫浆液性腺癌和宫内膜样腺癌中的表达。结果 P16灶性、片状(弱-中等强度)表达:6例于宫内膜样腺癌癌细胞胞核和胞浆,而在18... 目的探讨P16与P53在子宫浆液性腺癌与宫内膜样腺癌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P16和P53在子宫浆液性腺癌和宫内膜样腺癌中的表达。结果 P16灶性、片状(弱-中等强度)表达:6例于宫内膜样腺癌癌细胞胞核和胞浆,而在18例子宫浆液性腺癌中弥漫强表达表达,2例呈中等强度阳性,两者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61,P〈0.01)。P53局灶状(弱-中等强度)表达:7例在宫内膜样腺癌的癌细胞胞核,在18例子宫浆液性腺癌中弥漫强表达,两者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94,P〈0.01)。P16与P53呈强正相关(rs=0.687,P=0.001)。结论 P16与P53在子宫浆液性癌中的表达强于子宫宫内膜样腺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16与P53在两者的鉴别诊断中有重要价值,P16与P53在子宫浆液性腺癌中呈强的正相关,在其发生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腺癌 子宫内膜浆液腺癌 P16 P53
下载PDF
子宫内膜浆液性腺癌和子宫内膜样腺癌的鉴别 被引量:2
2
作者 曾学芹 《基层医学论坛》 2017年第22期2970-2971,共2页
目的研究免疫组化标记组合(p53、PR和PTEN)对鉴别子宫内膜样腺癌和子宫内膜浆液性腺癌的意义。方法观察我院病理科2009年6月—2014年6月72例子宫内膜癌组织切片,按WHO子宫内膜癌分类分组,子宫内膜样腺癌(EEA)65例,子宫内膜浆液性腺癌(US... 目的研究免疫组化标记组合(p53、PR和PTEN)对鉴别子宫内膜样腺癌和子宫内膜浆液性腺癌的意义。方法观察我院病理科2009年6月—2014年6月72例子宫内膜癌组织切片,按WHO子宫内膜癌分类分组,子宫内膜样腺癌(EEA)65例,子宫内膜浆液性腺癌(USC)7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标记检测p53、PR和PTEN表达并加以比较。结果子宫内膜样腺癌中PR均阳性表达、p53和PTEN表达缺失或微弱,子宫内膜浆液性腺癌中p53过表达、PR和PTEN表达缺失。结论 p53和PTEN表达缺失或微弱而PR阳性表达,倾向诊断子宫内膜样腺癌;而p53过表达、PR和PTEN表达缺失则倾向诊断子宫浆液性腺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腺癌 子宫内膜浆液腺癌 P53 PR PTEN
下载PDF
子宫内膜浆液性腺癌的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刘红 樊英 张国楠 《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 2010年第3期58-61,共4页
目的子宫内膜浆液性腺癌(uterine papillary serous carcinoma,UPSC)是一种较少见的特殊类型子宫内膜癌,发病率占子宫内膜癌的10%,但却占子宫内膜癌死亡的15%~20%,目前对它的治疗仍处于探索阶段,本文将其近年来的治疗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关键词 子宫内膜浆液腺癌 治疗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子宫内膜浆液性腺癌组织HER-2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章杰捷 吕卫国 《浙江医学》 CAS 2018年第19期2119-2121,2125,共4页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浆液性腺癌组织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行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浆液性腺癌患者51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手术切除的癌组织HER-2表达情况。比较癌组织HER-2阳...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浆液性腺癌组织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行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浆液性腺癌患者51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手术切除的癌组织HER-2表达情况。比较癌组织HER-2阳性表达患者与阴性表达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与预后。结果子宫内膜浆液性腺癌组织HER-2阳性表达患者11例,占21.57%。与HER-2阴性表达患者相比,HER-2阳性表达患者年龄较大,混合型病理组织发生率较高(均P<0.05)。HER-2阳性表达患者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阴性表达患者(18.43%vs 61.98%,P<0.05)。结论子宫内膜浆液性腺癌组织HER-2阳性表达的患者年龄较大,且预后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浆液腺癌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预后
下载PDF
子宫内膜浆液性腺癌IMP3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 被引量:1
5
作者 邓玉 耿莉 《现代医学》 2013年第9期616-619,共4页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mRNA结合蛋白3(IMP3)在子宫内膜浆液性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IMP3在40例子宫内膜浆液性腺癌、10例子宫内膜腺体异型增生、20例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2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阳...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mRNA结合蛋白3(IMP3)在子宫内膜浆液性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IMP3在40例子宫内膜浆液性腺癌、10例子宫内膜腺体异型增生、20例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2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析其与病变类型的关系,并分析IMP3在子宫内膜浆液性腺癌组中的表达率与临床病理特征的联系。结果:IMP3在子宫内膜浆液性腺癌和子宫内膜腺体异型增生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2.5%和70.0%,明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的10%和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的15%(均P<0.05)。子宫内膜浆液性腺癌IMP3阳性表达率与患者临床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相关(P<0.05),而与年龄无关(P>0.05)。结论:IMP3与子宫内膜浆液性腺癌的发生发展及浸润转移有关,可作为一种新的子宫内膜浆液性腺癌早期诊断和治疗的分子标志物,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浆液腺癌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mRNA结合蛋白3 免疫组织化学
原文传递
子宫内膜浆液性腺癌54例回顾分析
6
作者 朱瑾 孙红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14-918,共5页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浆液性腺癌的临床特点、生物学行为特征、手术的范围及术后的治疗与预后的相互关系。方法对1996年1月至2005年12月我院收治的54例子宫内膜浆液性腺癌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临床分期、病理分级、组织学分级及肌层浸...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浆液性腺癌的临床特点、生物学行为特征、手术的范围及术后的治疗与预后的相互关系。方法对1996年1月至2005年12月我院收治的54例子宫内膜浆液性腺癌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临床分期、病理分级、组织学分级及肌层浸润深度进行相关的分析;统计分析手术范围、手术治疗、化疗与预后的相互关系。结果子宫内膜浆液性腺癌多发于绝经后妇女,占总数的85%,占同期子宫内膜癌的8.91%。术前诊断性刮宫对子宫内膜浆液性腺癌的检出率为48%。子宫内膜浆液性腺癌的死亡率较高,5年生存率为76.92%。广泛性的全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瘤体减灭术以及术后放疗、化疗可提高5年生存率。多因素分析结果发现,有无淋巴转移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结论子宫内膜浆液性腺癌发现时往往病程已较晚,并有子宫外转移,而与子宫肌层的浸润深度无关。分段诊刮结合彩色超声检查对早期发现子宫内膜浆液性腺癌具有重要意义。术前术中准确分期并施以适当范围的手术治疗,术后辅以化疗和放疗,对预后及提高5年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浆液腺癌 手术治疗 预后
下载PDF
子宫内膜乳头状浆液性腺癌与透明细胞癌临床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王春延 高燕 胡元晶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1912-1915,共4页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乳头状浆液性腺癌(UPSC)与透明细胞癌(UCCC)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2004年4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41例UPSC与19例UCCC临床资料。结果:UPSC完全手术分期24例,早期(仅Ⅰ期)9例,晚期(Ⅲ、Ⅳ...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乳头状浆液性腺癌(UPSC)与透明细胞癌(UCCC)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2004年4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41例UPSC与19例UCCC临床资料。结果:UPSC完全手术分期24例,早期(仅Ⅰ期)9例,晚期(Ⅲ、Ⅳ期)15例。UCCC完全手术分期10例,早期(仅Ⅰ期)6例,晚期(Ⅲ、Ⅳ期)4例。单因素分析显示:脉管浸润、腹水/腹腔冲洗液细胞学阳性及淋巴结转移者总生存期(OS)较短;脉管浸润、肌层浸润、腹水/腹腔冲洗液细胞学阳性者无病生存期(DFS)较短。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腹水/腹腔冲洗液细胞学阳性者的患者OS较短;脉管浸润、腹水/腹腔冲洗液细胞学阳性者的患者DFS较短。结论:UPSC确诊时多为晚期,预后差。治疗强调全面手术分期,脉管浸润、肌层浸润、腹水/腹腔冲洗液及淋巴结转移与预后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乳头状浆液腺癌 透明细胞癌 治疗 预后分析
下载PDF
子宫内膜腺体异型增生与子宫内膜浆液性乳头状腺癌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杨帆 杨开选 +2 位作者 孙亮 黄芹 宋波 《华西医学》 CAS 2007年第3期511-512,共2页
目的:研究子宫内膜浆液性乳头状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内子宫内膜腺体异型增生腺体在免疫表型和形态学上的特征和相关性。方法:镜下观察子宫内膜浆液性乳头状腺癌和子宫内膜样腺癌癌旁组织中具有子宫内膜腺体异型增生特征的腺体,观察其形... 目的:研究子宫内膜浆液性乳头状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内子宫内膜腺体异型增生腺体在免疫表型和形态学上的特征和相关性。方法:镜下观察子宫内膜浆液性乳头状腺癌和子宫内膜样腺癌癌旁组织中具有子宫内膜腺体异型增生特征的腺体,观察其形态特征,记录其数目,统计学分析,比较其与两种类型子宫内膜癌相关性的差异;S-P法对具有子宫内膜腺体异型增生的子宫内膜浆液性乳头状腺癌和癌旁组织进行P53和Ki67免疫组织化学染色,P53染色进行半定量分析,计算Ki67指数,比较不同组织区间的差异。结果:子宫内膜腺体异型增生与子宫内膜浆液性乳头状腺癌相关,子宫内膜腺体异型增生P53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强度和Ki67指数介于子宫内膜浆液性乳头状腺癌和正常子宫内膜腺上皮之间。结论:子宫内膜腺体异型增生与子宫内膜浆液性乳头状腺癌高度相关,可能是其前驱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浆液乳头状腺癌 子宫内膜腺体异型增生 内膜上皮内癌
下载PDF
Her2和P53在子宫内膜浆液性乳头状腺癌的表达和意义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春延 胡元晶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第3期20-21,共2页
目的检测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和P53在子宫内膜浆液性乳头状腺癌(UPSC)中的表达,分析二者的相关性,探讨其在UPSC诊断、病情评估及预后判定中的意义。方法对40例手术治疗的UPSC患者、30例非UPSC类子宫内膜癌(EC)患者以及30例正常子... 目的检测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和P53在子宫内膜浆液性乳头状腺癌(UPSC)中的表达,分析二者的相关性,探讨其在UPSC诊断、病情评估及预后判定中的意义。方法对40例手术治疗的UPSC患者、30例非UPSC类子宫内膜癌(EC)患者以及30例正常子宫内膜(NE)标本进行研究。采用免疫组化检测Her2和P53的表达。分析Her2和P53的表达与UPSC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Her2及P53在UPSC患者中表达显著高于EC及NE中(P<0.05),二者呈正相关关系(P<0.05)。在多、单因素的生存分析过程中,UPSC患者腹腔冲洗液/腹水中是否有恶性肿瘤细胞的存在,是总生存期(OS)预后的主要因素(P<0.05);而脉管浸润和大网膜转移是影响患者无病生存期(DFS)的预后因素(P<0.05)。结论 Her2与P53在UPSC均有表达,二者呈正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浆液乳头状腺癌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P53 免疫组化 生存分析
下载PDF
子宫内膜浆液性腺癌1例分析
10
作者 周冰洁 朱任坚 《科学中国人》 2017年第7Z期65-65,共1页
子宫内膜浆液性腺癌(USC)属于子宫内膜癌的一种,多发生于老年妇女。肥胖是其高危因素之一。USC发病率很低,恶性程程极高,易有深肌层浸润和腹腔、淋巴及远处转移,预后极差。无明显腹腔浸润时,也可能发生腹腔播散。通过对本院收治的1例子... 子宫内膜浆液性腺癌(USC)属于子宫内膜癌的一种,多发生于老年妇女。肥胖是其高危因素之一。USC发病率很低,恶性程程极高,易有深肌层浸润和腹腔、淋巴及远处转移,预后极差。无明显腹腔浸润时,也可能发生腹腔播散。通过对本院收治的1例子宫内膜浆液性腺癌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治疗过程总结分析,探讨USC的发病情况、临床特征、诊断依据及治疗要点,总结经验,提高确诊率,降低漏诊率和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浆液腺癌 免疫组化 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