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2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差别暴露、差别职业和差别体验 中国城乡居民环境关心差异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40
1
作者 范叶超 洪大用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41-167,共27页
本文利用2010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比较分析了城乡居民的环境关心差异:城乡居民在看待环境问题的方式上存在一种相似且连贯的心态体系;城乡居民的环境关心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城市居民在诸多方面都较乡村居民表现出更多的环境关心;国... 本文利用2010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比较分析了城乡居民的环境关心差异:城乡居民在看待环境问题的方式上存在一种相似且连贯的心态体系;城乡居民的环境关心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城市居民在诸多方面都较乡村居民表现出更多的环境关心;国外关于"居住地假设"的三种理论,只有"差别暴露理论"可以解释一部分城乡差异,其余两种理论均没有得到数据的有效支持;环境知识和媒体使用在城乡居民环境关心差异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中介作用;城乡居民的环境关心差异在趋于缩减,并开始走向同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关心 城乡差异 环境知识 媒体使用
下载PDF
新媒体时代媒体的可信度分析——以中国网民为对象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33
2
作者 王丽娜 马得勇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8-99,共12页
根据对4000余份网民调查数据研究发现,微博和网络社区是网民日常接触最为频繁的媒体类型,央视次之,而新华社和人民日报及其网站的使用频率最低。同时,网民认为央视等官方媒体最为可信,其次是微博和网络社区等非官方媒体。然而,如果从各... 根据对4000余份网民调查数据研究发现,微博和网络社区是网民日常接触最为频繁的媒体类型,央视次之,而新华社和人民日报及其网站的使用频率最低。同时,网民认为央视等官方媒体最为可信,其次是微博和网络社区等非官方媒体。然而,如果从各类媒体对网民的实际影响力来看,微博等非官方媒体在媒体影响力方面则超过官方媒体。此外,媒体使用、威权人格、意识形态立场均对媒体可信度产生了显著的影响。网民对某一媒体使用越频繁,对该媒体的可信度评价越高;左派网民更为信任官媒而右派网民则认为非官媒更为可靠;威权人格特征越强的网民对官媒和非官媒都更加信任。在新媒体时代,不同群体特性的网民对各类信息渠道的选择和信任呈分化态势,这种局面将成为中国传媒界的新常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体可信度 威权人格 意识形态立场 媒体使用
下载PDF
媒体使用、政治信任与腐败感知——以中国网民为对象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7
3
作者 薛可 余来辉 余明阳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9-78,共10页
在中国媒体政治信息传播语境下,媒体使用与腐败感知显著相关,官方媒体使用弱化了网民腐败感知,非官方媒体使用则强化了网民腐败感知。不同类型媒体使用对政治信任的影响差异显著,官方媒体使用对网民政治信任具有显著正向作用,而非官方... 在中国媒体政治信息传播语境下,媒体使用与腐败感知显著相关,官方媒体使用弱化了网民腐败感知,非官方媒体使用则强化了网民腐败感知。不同类型媒体使用对政治信任的影响差异显著,官方媒体使用对网民政治信任具有显著正向作用,而非官方媒体使用对网民政治信任具有显著负向作用。政治信任负向影响网民腐败感知。政治信任在媒体使用和腐败感知之间的中介作用,放大了官方媒体使用对网民腐败感知的负向影响,也削弱了非官方媒体使用对网民腐败感知的正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体使用 政治信任 腐败感知 官方媒体 非官方媒体
下载PDF
公共舆论倾向如何形成?——对网民政治支持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26
4
作者 马得勇 王丽娜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33-44,共12页
以公共舆论中的政治支持为切入点,采用广义倾向值匹配的统计方法,对新媒体时代中国网民的公共舆论倾向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探索性的实证研究,分析媒体使用、意识形态立场和政治认知分别对于政治支持倾向的响应函数和干预效应。研究结果表明... 以公共舆论中的政治支持为切入点,采用广义倾向值匹配的统计方法,对新媒体时代中国网民的公共舆论倾向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探索性的实证研究,分析媒体使用、意识形态立场和政治认知分别对于政治支持倾向的响应函数和干预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政治意识形态立场、媒体使用(信息接收渠道及频度)和政治认知均是影响此类舆论倾向的基本因素。其中,意识形态立场是影响政治支持因素中最强的变量;新媒体时代已不存在接收主流信息越多就越支持主流话语的情况,媒体对网民的政治支持的影响因接收政治信息的渠道以及频度的不同呈现出非线性的复杂情况。此外,网民的政治认知也是影响其政治支持倾向的重要变量。研究结果也表明,新媒体时代公共舆论的形成机制正在发生改变,党的宣传策略亟需与时俱进的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舆论 网民 政治支持 意识形态立场 媒体使用 政治认知
下载PDF
知行合一?从环境问题感知到环境友好行为——环境知识、媒体使用与非正式网络沟通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25
5
作者 龚文娟 杜兆雨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2-83,共12页
既往研究认为,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和态度与其行为之间存在复杂关系。为了探析人们的环境问题感知对其环境行为的微观影响机制,本文尝试提出'环境知识—媒体使用—社会交往'作为调节变量的解释框架。基于2013年中国综合社会调... 既往研究认为,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和态度与其行为之间存在复杂关系。为了探析人们的环境问题感知对其环境行为的微观影响机制,本文尝试提出'环境知识—媒体使用—社会交往'作为调节变量的解释框架。基于2013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环境模块数据,发现环境问题感知对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环境友好行为均有正向作用;三个调节变量在不同环境领域有不同的影响逻辑,公共领域环境友好行为更多受环境问题感知与成本的影响,而私人领域环境友好行为主要与自身体验和环保行为能力有关。因此,在政策引导方面,不同行动领域需要制定和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方略和措施,以促进公众的环境友好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问题感知 环境友好行为 环境知识 媒体使用 非正式网络沟通
下载PDF
互联网使用和公民参与:地域和群体之间的差异以及其中的普遍性 被引量:23
6
作者 潘忠党 《新闻大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2-53,共12页
本文通过分析来自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问卷调查数据,集中探讨了互联网使用与公民参与之间的关系。其中,公民参与包括获取时政知识、参与意见表达、参加社群组织及其活动,以及在地方选举中投票这四个维度。本文显示,互联网使用和公... 本文通过分析来自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问卷调查数据,集中探讨了互联网使用与公民参与之间的关系。其中,公民参与包括获取时政知识、参与意见表达、参加社群组织及其活动,以及在地方选举中投票这四个维度。本文显示,互联网使用和公民参与各自都有地域和地方之间的差异,而这差异与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都市化程度和居民教育水平等相关;在这种差异或不均等的场景中,互联网使用对公民参与有全国普遍的正向影响。同时影响公民参与的还有(1)社会-经济条件因素,(2)心理卷入和信心因素,以及(3)传统媒体使用因素。本文所勾勒的一个总体图像是,互联网使用和公民参与两者都是各地方的社会经济发展、个人的物质和心理资源掌握程度的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媒体使用 公民参与 民主化 媒介效果
原文传递
新传播形态下的中国受众:总体特征及群体差异(上) 被引量:21
7
作者 张志安 沈菲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7-31,共5页
本文依据来自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问卷调查数据,通过对37279个样本的统计分析,试图整体描绘新传播形态下的中国受众特征。文章首先简要描述了新媒体环境下中国受众对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使用状况、媒体认知和评价;继而,对城镇... 本文依据来自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问卷调查数据,通过对37279个样本的统计分析,试图整体描绘新传播形态下的中国受众特征。文章首先简要描述了新媒体环境下中国受众对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使用状况、媒体认知和评价;继而,对城镇和农村受众、省市县受众、不同地区受众、不同年龄受众、不同性别受众、不同教育程度受众、不同收入受众的群体差异进行比较。研究发现,我国受众的整体特征包括:媒体选择以电视为主,网络、报纸、广播、杂志为辅;使用动机以信息娱乐为主,创造表达意愿不强;期待媒体维护正义、解决问题,信任传统媒体多于网络媒体。此外,我国受众媒体使用和认知存在较大的群体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体使用 媒体认知 总体特征 群体差异
下载PDF
移动网民新闻阅读的特征、使用习惯和动机 被引量:21
8
作者 周懿瑾 吴暖暖 《新闻记者》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64-70,共7页
本文基于2012年底对移动新闻阅读用户进行的问卷调查,分析了移动新闻阅读市场的用户特征、受众阅读和使用新闻客户端的行为习惯及动机,并与现有的移动阅读用户调查数据进行了简要的比较。结果显示,移动新闻阅读的典型受众是:经济较发达... 本文基于2012年底对移动新闻阅读用户进行的问卷调查,分析了移动新闻阅读市场的用户特征、受众阅读和使用新闻客户端的行为习惯及动机,并与现有的移动阅读用户调查数据进行了简要的比较。结果显示,移动新闻阅读的典型受众是:经济较发达地区的中青年男性、文化素质较高、月收入处于中上水平,与其他类型(如小说、杂志等)的移动阅读用户相比有更高的收入水平和教育水平。受众的移动新闻阅读行为,越来越偏向浅层阅读。其特征是阅读时间短、打开客户端频繁、阅读场合更加移动化和碎片化。在评论参与行为中,参与评论跟帖的用户占到了四成以上,一成以上的用户是重度的评论者。最后,从动机的角度看,受众阅读移动新闻的主要需求来源于认知需求,其次是为了缓解无聊和充分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参与到新闻评论互动的用户,其主要的动机是内容引发跟帖欲望,次要原因是希望得到社会赞许,体现出用户在进行移动新闻阅读时对社交价值有一定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互联网 媒体使用 移动新闻阅读 动机
原文传递
政治知识、社会公平感与选举参与的关系——基于媒体使用的高阶调节效应分析 被引量:21
9
作者 郑建君 《政治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73-87,127,共16页
为探讨政治知识与选举参与的影响关系以及社会公平感和媒体使用对该关系的作用条件,我们通过对北京、天津、黑龙江、山东、浙江、安徽、湖北、甘肃、广西壮族自治区和陕西进行问卷调查,获得了8635份中国公民的有效数据,结果显示:政治知... 为探讨政治知识与选举参与的影响关系以及社会公平感和媒体使用对该关系的作用条件,我们通过对北京、天津、黑龙江、山东、浙江、安徽、湖北、甘肃、广西壮族自治区和陕西进行问卷调查,获得了8635份中国公民的有效数据,结果显示:政治知识与个体选举参与行为的正向关系,受到社会公平感中程序公平维度的调节作用;同时,在对公民选举参与的影响关系中,政治知识与程序公平的交互效应还受到个体媒体使用的调节作用,即在偏好使用新兴媒体的条件下,政治知识与程序公平的交互效应对公民选举参与行为的正向预测影响更强。本研究验证了以政治知识为表现形式的支持性资源与政治参与行为关系中社会公平感的作用,以及该作用在不同媒体使用条件下的表现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知识 选举参与 社会公平感 媒体使用 选择性接触
原文传递
“新媒体使用”概念的有效性——从媒介使用和媒介效果看网络信息渠道的异质性 被引量:21
10
作者 王天娇 《国际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9-135,共17页
"新媒体使用"经常作为与"传统媒体使用"相对立的概念获得学界的关注。然而,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媒体家族的迅速壮大,"新媒体使用"在量化研究中的内涵外延也日渐模糊。对此,本文提出了一个元测试(meta-ins... "新媒体使用"经常作为与"传统媒体使用"相对立的概念获得学界的关注。然而,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媒体家族的迅速壮大,"新媒体使用"在量化研究中的内涵外延也日渐模糊。对此,本文提出了一个元测试(meta-instrument)问题--在用户使用行为和媒介效果两方面,新媒体和传统媒体是否清晰可分?基于对二手数据的分析,本文发现不同的网络信息渠道/平台在使用频率上呈现异质性,在媒介效果上也难以作为同质化的"新媒体"或"网络媒体"一概而论。同时,门户网站在用户使用频率和使用效果上,更接近于传统媒体(如中央电视台、新华社和人民日报),而非社交媒体(如微博、微信等)。本文的研究发现为新媒体使用及其效果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为新媒体理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经验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体使用 媒介效果 调节效应 因子分析
原文传递
媒体使用媒体使用、媒体信任与基层投票行为——以村/居委会换届选举投票为例 被引量:16
11
作者 李丹峰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1-51,共11页
村/居委会换届选举投票是基层民主的重要内容。本研究基于2010年中国社会综合调查中普通居民问卷数据,从媒体使用、媒体内容和媒体信任角度分析大众媒体对人们基层投票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更多地支持了媒体动员理论,即在我国,... 村/居委会换届选举投票是基层民主的重要内容。本研究基于2010年中国社会综合调查中普通居民问卷数据,从媒体使用、媒体内容和媒体信任角度分析大众媒体对人们基层投票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更多地支持了媒体动员理论,即在我国,大众媒体对受众的投票行为起动员作用;(2)相比于媒体使用频率,媒体的内容是最重要的媒体影响因素;(3)人们对地方媒体及地方政府的信任对村/居委会投票行为有显著影响,对中央媒体和中央政府的信任没有影响,人们对地方政府的信任是地方媒体信任与村/居委会投票行为之间的阐释变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体使用 媒体信任 政府信任 基层投票
下载PDF
留守儿童媒体使用情况调查 被引量:15
12
作者 张轶楠 陈锐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9-73,共5页
留守儿童问题是当代中国社会所独有的一个社会弱势群体,父母监护的缺失使得留守儿童在媒体接触时缺乏监督和指导,从而不能正确对待和有效使用媒体。缺乏与父母沟通的他们只能把大量的时间交给电视,但适合农村留守儿童收看的电视节目数... 留守儿童问题是当代中国社会所独有的一个社会弱势群体,父母监护的缺失使得留守儿童在媒体接触时缺乏监督和指导,从而不能正确对待和有效使用媒体。缺乏与父母沟通的他们只能把大量的时间交给电视,但适合农村留守儿童收看的电视节目数量极少,留守儿童所接触的媒介内容与其所生存的环境反差较大。针对这种情况,社会各方面诸如政府、学校、家庭、传媒都应该做出自己的努力,共同营造一个适合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守儿童 媒体使用 媒介素养
下载PDF
市场化、媒体使用和中国居民的政治效能感 被引量:12
13
作者 胡荣 庄思薇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6-25,共10页
本文利用CGSS2010调查数据,考察市场化背景下中国居民媒体使用行为的变化及其对政治效能感的影响。研究发现:首先,市场化对居民新媒体使用行为呈显著的正向作用;其次,媒体使用对政治效能感的不同维度的影响是不同的,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 本文利用CGSS2010调查数据,考察市场化背景下中国居民媒体使用行为的变化及其对政治效能感的影响。研究发现:首先,市场化对居民新媒体使用行为呈显著的正向作用;其次,媒体使用对政治效能感的不同维度的影响是不同的,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使用将会促进内在效能感,而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对外在效能感还不具有统计上的显著影响;最后,市场化的进程与中国居民的内在效能感呈线性递减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化 政治效能感 媒体使用
下载PDF
媒体传播对食品安全风险感知影响的定量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冯强 石义彬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13-121,共9页
食品安全的个体风险感知会受到媒体传播因素的影响。个体对媒体中食品信息的关注程度显著正向影响到他的风险感知程度。媒体渠道的可信度在个体风险感知中扮演重要角色,其中电视可信度越高,个体对风险严重性感知程度越高。系统式处理信... 食品安全的个体风险感知会受到媒体传播因素的影响。个体对媒体中食品信息的关注程度显著正向影响到他的风险感知程度。媒体渠道的可信度在个体风险感知中扮演重要角色,其中电视可信度越高,个体对风险严重性感知程度越高。系统式处理信息机制显著正向影响个体的风险感知,而直觉式处理对个体风险感知产生负向影响,信息处理机制在信息输入和风险感知之间扮演着重要中介作用。不同媒体的风险感知效果存在差异。媒体传播对个体风险感知的影响是媒体信息输入、媒体可信度和个体信息处理机制有机互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安全 风险感知 媒体使用 信息处理
下载PDF
社交媒体使用对广告态度影响的倒U形模式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宣长春 林升栋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30-135,共6页
本研究聚焦用户的社交媒体使用行为,探究社交媒体使用时间的变化对社交广告态度的影响。通过4172份全国性样本的问卷调查,提出一个新的社交广告态度模型--倒"U"形曲线。在社交媒体使用时间适度时,用户通过信息性和娱乐性需求... 本研究聚焦用户的社交媒体使用行为,探究社交媒体使用时间的变化对社交广告态度的影响。通过4172份全国性样本的问卷调查,提出一个新的社交广告态度模型--倒"U"形曲线。在社交媒体使用时间适度时,用户通过信息性和娱乐性需求的满足,对社交广告的态度越来越正面;在使用时间过度时,用户愈发感受到广告的侵入性和对隐私的担忧,对社交广告的态度越来越负面。研究结论为社交广告的经营管理提供理论支持,同时也为用户合理使用社交媒体提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媒体 媒体使用 社交广告 广告态度 倒U型关系
下载PDF
上海市民使用网络媒体的特征、动机及评价 被引量:8
16
作者 张志安 《新闻大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3-28,122,共7页
本文基于2009年对上海市民进行的问卷调查,分析上海市民使用网络媒体的特征、动机和评价,并与10年前上海调查及最新的全国调查数据进行简要比较。结果显示,上海网民比例增长非常迅猛,除下载和欣赏网络视频内容外,浏览新闻、搜索信息和... 本文基于2009年对上海市民进行的问卷调查,分析上海市民使用网络媒体的特征、动机和评价,并与10年前上海调查及最新的全国调查数据进行简要比较。结果显示,上海网民比例增长非常迅猛,除下载和欣赏网络视频内容外,浏览新闻、搜索信息和互动聊天依然是网民使用网络的主要行为。从使用网络的动机看,获取资讯信息、充实提升品位、增强社会归属居前三位。针对内容丰富、表达生动、形式有创意和表达民众心声方面,网民对网络媒体的评价高于传统媒体,传统媒体仅在"准确反映党和政府的精神"一项中功能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 媒体使用 使用动机 媒体评价
原文传递
健康传播中社会结构性因素和信息渠道对知沟的交互作用研究——以对癌症信息的认知为例 被引量:7
17
作者 李凤萍 喻国明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43-150,共8页
传统媒体、互联网和人际交往等信息渠道差异和社会结构性因素对健康知沟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对"中国居民健康信息调查"的数据分析显示,仅有电视使用和教育程度对健康知沟的形成存在交互效应,即电视使用可以缩小不同教... 传统媒体、互联网和人际交往等信息渠道差异和社会结构性因素对健康知沟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对"中国居民健康信息调查"的数据分析显示,仅有电视使用和教育程度对健康知沟的形成存在交互效应,即电视使用可以缩小不同教育程度群体之间的健康知沟,人际传播和广播使用能够显著预测健康知识水平差异,但不能改变由教育程度差异导致的知沟,而报纸使用和互联网使用对不同教育程度群体间的知沟无显著影响.这些发现有助于我们加深对知沟现象及其成因的理解,也为进一步从互联网投入度等数字鸿沟视角研究该议题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体使用 知沟假说 社会经济地位 交互作用
下载PDF
我国青少年的媒体使用、媒体信任与政治信任——基于一项全国性问卷调查的研究
18
作者 张明新 沙贺稳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6-175,共10页
建构政治信任是青少年政治社会化的重要目标,媒体则是塑造该群体政治信任的重要途径。通过对广东、湖北、甘肃三省六地近1400名在校中学生的问卷调查,考察媒体使用和媒体信任对青少年群体政治信任的影响。数据分析表明,青少年的媒体使... 建构政治信任是青少年政治社会化的重要目标,媒体则是塑造该群体政治信任的重要途径。通过对广东、湖北、甘肃三省六地近1400名在校中学生的问卷调查,考察媒体使用和媒体信任对青少年群体政治信任的影响。数据分析表明,青少年的媒体使用既直接促进政治信任,还通过媒体信任对政治信任产生间接影响。媒体使用对青少年的政治信任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即青少年使用媒体获取时政信息越频繁,其对于政治行为者、政府、政党、政治制度和政治系统的信任程度就越高。官方媒体信任和非官方媒体信任都能显著促进青少年的政治信任,且两种媒体信任在媒体使用和政治信任之间发挥着重要的中介作用。从政治传播视角揭示了媒体使用对青少年政治信任的多重影响路径,彰显和证实了媒体信任在该群体政治信任培育中的重要价值。将中介变量媒体信任划分为官方媒体信任和非官方媒体信任两个维度,丰富和拓展了学界对媒体信任和政治信任之间关系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传播 政治信任 政治社会化 媒体使用 媒体信任 青少年群体
下载PDF
媒体使用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葛蕾蕾 陈昱睿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00-110,共11页
居民幸福感是衡量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指标,可以以政府信任作为中介变量,采用层次回归的中介效应检验方法探索媒体使用、政府信任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媒体使用对居民幸福感存在显著影响:传统政务媒体的使用同居民幸... 居民幸福感是衡量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指标,可以以政府信任作为中介变量,采用层次回归的中介效应检验方法探索媒体使用、政府信任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媒体使用对居民幸福感存在显著影响:传统政务媒体的使用同居民幸福感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新兴政务媒体的使用也同居民幸福感的关系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政府信任在传统政务媒体和居民幸福感之间发挥部分中介效应。这一研究丰富了我国居民幸福感的实证研究,对政府开展电子政务、拓宽媒体宣传渠道、提升政府信任水平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政务媒体 新兴政务媒体 政府信任 居民幸福感 媒体使用
下载PDF
媒体使用如何影响青少年的国家认同?——基于政治参与中介作用的考察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明新 刘通 《新闻大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2-87,122,共17页
构建和提升青少年的国家认同,是国家政治文化建设的重要实践课题。基于对1396名青少年的问卷调查,本研究考察了该群体的媒体使用对国家认同的影响,特别分析了政治参与在其间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使用皆对青少年的国... 构建和提升青少年的国家认同,是国家政治文化建设的重要实践课题。基于对1396名青少年的问卷调查,本研究考察了该群体的媒体使用对国家认同的影响,特别分析了政治参与在其间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使用皆对青少年的国家认同存在直接的正向影响,并通过非行动性政治参与和行动性政治参与分别发挥正向和负向的间接作用。本研究有助于拓宽关于本土媒体使用政治效果发生机制的理解,揭示出非行动性政治参与对强化国家认同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体使用 国家认同 青少年 中介效应 政治参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