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名者”的出场:短视频媒介的历史社会学考察 被引量:95
1
作者 潘祥辉 《国际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0-54,共15页
作为一种流行于互联网上的新型视听媒介,短视频的崛起或许在媒介史上具有革命性的意义,它将互联网时代的"自媒体革命"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短视频媒介是"后文字时代"的一种平民媒介,它唤醒和激发了普通人的传播本能... 作为一种流行于互联网上的新型视听媒介,短视频的崛起或许在媒介史上具有革命性的意义,它将互联网时代的"自媒体革命"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短视频媒介是"后文字时代"的一种平民媒介,它唤醒和激发了普通人的传播本能,促成了福柯所言的"无名者"的历史性出场。短视频媒介最大的社会价值即其"全民记录"价值。与文字时代的帝王起居注迥异,短视频时代出现了无数的"平民起居注",其对社会的影响既是共时性的,也是历时性的,其历时性影响之一在于它生成了一种新型史料。短视频有着自身的媒介逻辑和历史社会学效应,其带来的"无名者的出场"并非国家所赐,而是互联网商业化创新的一种"溢出效应",这种"溢出效应"可能在历史社会学层面产生不少"意料外后果"。理解这种"溢出效应"与"非预期后果",我们需要一种历史的"后见之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名者 短视频 媒介 信息史 媒介社会学 历史社会学
原文传递
社会转型过程中新闻生产的影响因素——2002上海新闻从业者调查报告之三 被引量:10
2
作者 陆晔 俞卫东 《新闻记者》 CSSCI 2003年第3期64-67,共4页
关键词 社会转型 媒介社会学 新闻生产 影响因素 上海 新闻从业者 2002年 调查
下载PDF
新闻生产与社会建构——论美国媒介社会学研究中的建构论取向 被引量:24
3
作者 张斌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3-27,共5页
美国媒介社会学研究虽然是以功能主义为主导范式的,但自1950年代以来也发展出了另一种建构主义取向的新范式。本文对美国媒介社会学研究中的这种建构论取向从核心命题、理论脉络、历史发展、研究方法等层面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与阐释。
关键词 媒介社会学 建构论 新闻生产
下载PDF
媒介社会学中的“把关”:一个经典理论的形成、演化与再造 被引量:24
4
作者 白红义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06-115,共10页
本文以"重访"怀特的把关人研究为起点,考察70年来把关理论的形成、演化和再造过程。经由这一过程,它从一个引介的社会心理学概念逐渐拓展为一套在新闻研究中颇具解释力的中层理论。在数字媒体时代,把关理论的思想渊源和知识... 本文以"重访"怀特的把关人研究为起点,考察70年来把关理论的形成、演化和再造过程。经由这一过程,它从一个引介的社会心理学概念逐渐拓展为一套在新闻研究中颇具解释力的中层理论。在数字媒体时代,把关理论的思想渊源和知识传统依然影响着后续的发展。对经典研究的"重访"不是为了单纯地返回过去,而是希望通过对历史线索的发掘和延伸,为当下的研究提供新的理论资源和分析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把关 经典 新闻建构 媒介社会学
原文传递
迈克尔·舒德森:新闻学不是一个学科——历史、常识祛魅与非中心化 被引量:23
5
作者 常江 何仁亿 《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2-17,共6页
本文通过深度访谈,对美国知名社会学家、新闻研究者迈克尔·舒德森的学术思想进行深入的考察、归纳和解析,尝试勾勒其不同研究议题背后的逻辑地图,并结合一手深访资料探讨舒德森的"新闻学的非学科化"思想的内涵及影响。... 本文通过深度访谈,对美国知名社会学家、新闻研究者迈克尔·舒德森的学术思想进行深入的考察、归纳和解析,尝试勾勒其不同研究议题背后的逻辑地图,并结合一手深访资料探讨舒德森的"新闻学的非学科化"思想的内涵及影响。本文认为舒德森对任何形式的"决定论"的戒慎态度,以及成熟的社会史研究视角,对中国本土新闻传播研究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迈克尔·舒德森 新闻 媒介社会学 客观性 社会
原文传递
论新中国70年广播电视传播理念的嬗变——基于媒介社会学框架之再梳理 被引量:21
6
作者 欧阳宏生 朱婧雯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9-96,共8页
新中国成立70年间广播电视传播理念的变革对于媒介本体与社会形态的"互构"认知具有显著的样本意义。以斯图亚特·霍尔围绕广播电视研究所提出的"媒介社会学"理论范式为基础,以新中国成立70年时间范畴内广播电... 新中国成立70年间广播电视传播理念的变革对于媒介本体与社会形态的"互构"认知具有显著的样本意义。以斯图亚特·霍尔围绕广播电视研究所提出的"媒介社会学"理论范式为基础,以新中国成立70年时间范畴内广播电视的史实资料为样本,重新梳理广播电视内部组织运作与外部传播观两个层面、四个维度的社会学指向及其演变历程:在内部层面,70年来我国广播电视本位认知历经"工具"、"喉舌"到"阵地"的理念回归,引导内部组织和运作理念从"粗放式覆盖"到"认同式生产"之转型;外部层面,基于技术认知从拓展规模到保障品质的意识觉醒,形成了广播电视外部效果理念由政治依附向公共服务的嬗变轨迹。在多元媒介环境下,广播电视应突破单一媒介形态理念的消极保守认知,从"大视听""跨媒介"的价值意识层面重塑传播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广播电视 媒介社会学 传播理念 互构
下载PDF
“驯化”媒介社会学:理论旅行、文化中间人与在地学术实践 被引量:21
7
作者 李红涛 黄顺铭 《国际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29-154,共26页
本文运用理论旅行视角和文化中间人概念,从研究者的学术想象和实践入手,考察中国学界如何译介、挪用、移植媒介社会学,探究媒介社会学跨越时空的"旅行",理解传播学"中西之间"的互动。对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以及历史... 本文运用理论旅行视角和文化中间人概念,从研究者的学术想象和实践入手,考察中国学界如何译介、挪用、移植媒介社会学,探究媒介社会学跨越时空的"旅行",理解传播学"中西之间"的互动。对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以及历史文献的分析发现,中国学界对欧美媒介社会学的想象呈"经典化"趋势,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经由翻译完成的"再经典化"的后果。与此相应,媒介社会学的本土实践则带有强烈的"当代性"。经由经典想象、再经典化和当代实践,媒介社会学被"驯化"为新闻社会学,为在地学术实践提供了建设性的"话语资源",为新闻学和新闻业寻求突破的空间和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社会学 理论旅行 文化中间人 翻译 驯化 在地术实践
原文传递
“实践知识”与“表象知识”——作为“知识”的新闻与媒介社会学的研究演进 被引量:20
8
作者 张伟伟 《新闻记者》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56-66,共11页
新媒体时代,面对新闻业的急剧变迁和加速转型,从知识视角切入研究当代新闻业表现和危机,显示出丰富的理论潜力。本文通过对"知识"概念在新闻学研究中被应用的历史梳理表明:从知识视角诠释新闻业源自19世纪杜威和帕克对新闻业... 新媒体时代,面对新闻业的急剧变迁和加速转型,从知识视角切入研究当代新闻业表现和危机,显示出丰富的理论潜力。本文通过对"知识"概念在新闻学研究中被应用的历史梳理表明:从知识视角诠释新闻业源自19世纪杜威和帕克对新闻业规范性问题的思考;20世纪50年代起,媒介社会学将新闻知识的探讨重心转移至操作性和合法性层面,基于对新闻知识性质和功能的考察,媒介社会学提出作为实践知识和表象知识的"新闻知识",分别通过对新闻生产形塑与新闻权威的建构,解决了新闻业操作性层面的"如何建构现实"与合法性层面的"何以建构现实"这两个关键问题。在新媒体时代,面对新闻知识在新闻业操作性和合法性问题上的解释危机,本文提出,媒介社会学不仅需要重新探究新闻知识对新闻业操作性和合法性问题的解答方式,更需要去思考新闻知识在新闻业规范性问题上的解释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知识 媒介社会学 新闻生产专业权威
原文传递
媒介社会学的文化研究路径:以斯图亚特·霍尔为例 被引量:20
9
作者 黄典林 《国际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8-87,共20页
国内传播学界关于媒介社会学的论述呈现出以美国传统和新闻机构为中心的倾向,而对美国学术脉络和机构范式之外的研究传统缺乏足够重视。机构视角把研究范围广阔的媒介社会学窄化为以媒体机构和职业活动为核心的新闻生产社会学。本文认为... 国内传播学界关于媒介社会学的论述呈现出以美国传统和新闻机构为中心的倾向,而对美国学术脉络和机构范式之外的研究传统缺乏足够重视。机构视角把研究范围广阔的媒介社会学窄化为以媒体机构和职业活动为核心的新闻生产社会学。本文认为,以斯图亚特·霍尔为代表的英国文化研究视野下的媒介社会学传统,尤其是霍尔从符号学传统出发提出的"意义结构"概念以及将新闻和媒介分析与意识形态和宏观政治经济情势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是值得我们借鉴的替代性学术资源。本文以霍尔在新闻媒介研究方面的代表性论著为论述对象,系统评述了霍尔等人的媒介社会学主张,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媒介社会学的文化研究路径的核心特征和理论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社会学 霍尔 文化研究 术路径
原文传递
结构变迁与功能转化——解读《新闻联播》改版 被引量:20
10
作者 常江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2-86,共5页
作为中国历史最悠久、影响力最大的电视新闻节目之一,从2011年9月开始,《新闻联播》进行了持续性、小规模的改版并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本文采用结构—功能主义媒介社会学分析框架,从结构变迁与功能转化两个角度对《新闻联播》的改版... 作为中国历史最悠久、影响力最大的电视新闻节目之一,从2011年9月开始,《新闻联播》进行了持续性、小规模的改版并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本文采用结构—功能主义媒介社会学分析框架,从结构变迁与功能转化两个角度对《新闻联播》的改版做出解读,试图在宏阔的社会语境下发掘中国电视新闻变革的深层原因及其可能产生的意义与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联播 改版 媒介社会学 电视新闻
下载PDF
探索文明的进路——西方媒介社会学的历史、现状与趋势 被引量:13
11
作者 邵培仁 展宁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5期57-71,共15页
为更好地讨论和发展媒介社会学,赋予其更广阔的理论与实践内涵,文章为媒介社会学划定了一个大致的学科领域范围。并在此基础上梳理了西方媒介社会学的理论渊源和十大理论成果,认为媒介社会学的发展应该超越单纯的传播学分支学科概念,成... 为更好地讨论和发展媒介社会学,赋予其更广阔的理论与实践内涵,文章为媒介社会学划定了一个大致的学科领域范围。并在此基础上梳理了西方媒介社会学的理论渊源和十大理论成果,认为媒介社会学的发展应该超越单纯的传播学分支学科概念,成为理解传播现象和推进社会理论的潜在范式。同时指出,对于媒介符号充斥的现代社会中人的生存状态以及社会组织方式的研究是媒介社会学的关注焦点,也引领着其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社会学 科范围 媒介 现代性 后现代转向
下载PDF
智能媒体:一个媒介社会学的概念 被引量:10
12
作者 卿清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9-30,共2页
“智能媒体”是一个尚在探索中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术概念,它从计算机学科逐渐进入媒介社会学,本质是描述一种在智能技术介入下人类信息传播活动出现的新模式和新形态。
关键词 智能媒体 媒介 媒体 媒介社会学
下载PDF
再思媒介社会学的边界——兼与李红涛、黄顺铭商榷 被引量:8
13
作者 姚文苑 胡翼青 《国际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8-109,共22页
随着媒介化进程在整个社会的纵深发展,“媒介社会学”的正当性和合法性问题开始凸显。通过反思李红涛、黄顺铭对英美媒介社会学边界工作的研究,本文认为,探讨媒介社会学的边界问题首先要在学理上明确论者在何种意义上谈论“媒介”和“... 随着媒介化进程在整个社会的纵深发展,“媒介社会学”的正当性和合法性问题开始凸显。通过反思李红涛、黄顺铭对英美媒介社会学边界工作的研究,本文认为,探讨媒介社会学的边界问题首先要在学理上明确论者在何种意义上谈论“媒介”和“社会”,然而李红涛和黄顺铭在媒介观与社会观方面均没有统一的立场,这直接导致了其边界工作的失效。伯明翰学派的“媒介转向”推动了媒介化理论的发展,“媒介”逐渐从传统信息传播桎梏中解放出来,获得与“社会”平等对话的主体性地位,从而为媒介社会学的生成奠定了基础。当前媒介实践进一步推进了媒介化的讨论——媒介不仅具有“他律”社会的力量,还能够不断生成、构建社会的存在。媒介因社会而成其为媒介,社会也因媒介成其为社会。只有在这一语境下,才会出现真正的媒介社会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 社会 媒介社会学 边界 媒介
原文传递
数字新闻生产中的编辑室控制——基于对媒体从业者微信使用的田野观察 被引量:8
14
作者 王敏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10,共10页
“控制”是媒介社会学的一个经典问题,传统上尤其注重对“组织内控制”的研究,侧重从中观、微观的媒介组织和新闻实践层面,解析编辑室内部控制因素,强调从业者比较一致地呈现出对媒体机构“驯从”的表征。互联网时代数字技术全方位嵌入... “控制”是媒介社会学的一个经典问题,传统上尤其注重对“组织内控制”的研究,侧重从中观、微观的媒介组织和新闻实践层面,解析编辑室内部控制因素,强调从业者比较一致地呈现出对媒体机构“驯从”的表征。互联网时代数字技术全方位嵌入和改造新闻生产的背景性变化下,通过新闻民族志考察数字编辑室日常互动的微观情境,可以看到伴随着机构权威和新闻行业“奖赏性权力”的弱化,以及弹性工作制下从业者“面对面互动”的大幅减少,编辑室控制更多是在网络互动中实施,并在互动中不断协商和改变,组织结构与个体能动性之间的张力因而更为凸显。作为一种占据主导地位的社交媒体,微信成为互联网时代编辑室控制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挑战既有结构的独特方式和协商空间,对于解析社交媒体时代工作场所的社会互动模式具有典型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辑室 数字新闻 微信使用 媒介社会学
下载PDF
作为“理想型”的媒介社会学经典创立者:重访韦伯与帕克 被引量:8
15
作者 白红义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34-41,共8页
媒介社会学是嵌入社会学思想和问题的媒介研究,不同于社会学的其他研究领域,它依然缺乏清晰而稳定的学科边界,寻找合适的经典创立者有助于增强这一研究领域在学术场域中的合法性。韦伯与帕克可以被视为"理想型"的媒介社会学... 媒介社会学是嵌入社会学思想和问题的媒介研究,不同于社会学的其他研究领域,它依然缺乏清晰而稳定的学科边界,寻找合适的经典创立者有助于增强这一研究领域在学术场域中的合法性。韦伯与帕克可以被视为"理想型"的媒介社会学经典创立者,他们之所以能够扮演这一关键角色是基于两点共性:一是对于研究新闻和新闻业问题的高度重视,二是强调运用经验性的实证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社会学 韦伯 帕克 理想型 经典创立者
下载PDF
“行动-媒介-结构”:一种媒介社会学分析路径的可能性
16
作者 韩瑞霞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21-31,共11页
Web3.0以降媒介深度嵌入社会生活全领域的现实,促逼学界对媒介社会的研究进路进行重新思考。将媒介社会学界定为于行动与结构互动框架下,考察媒介在社会生活各层面发挥作用的机制与影响的一门交叉学科,在此定位基础上,回顾媒介社会学国... Web3.0以降媒介深度嵌入社会生活全领域的现实,促逼学界对媒介社会的研究进路进行重新思考。将媒介社会学界定为于行动与结构互动框架下,考察媒介在社会生活各层面发挥作用的机制与影响的一门交叉学科,在此定位基础上,回顾媒介社会学国内外学术史的演进和典型研究路径特征,主张从“行动-媒介-结构”视角全面建构和重新梳理媒介社会学的议题、理论、方法,并对这一路径的适当性、可行性及与当下涌现的其他路径的关系进行分析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社会学 行动-媒介-结构 互联网 传播社会学
下载PDF
作为社会解释的媒介话语分析——解读《媒介话语的进路》 被引量:7
17
作者 徐桂权 章震 《新闻记者》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82-88,共7页
话语分析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始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语言学内部的一场革命,并从六十年代起推动了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语言学转向。在国内新闻传播学领域,自梵·迪克的《作为话语的新闻》(1)和费尔克拉夫的《话语与社会变迁》(2)于2... 话语分析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始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语言学内部的一场革命,并从六十年代起推动了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语言学转向。在国内新闻传播学领域,自梵·迪克的《作为话语的新闻》(1)和费尔克拉夫的《话语与社会变迁》(2)于2003年翻译出版以来,媒介的话语分析逐渐为研究者所熟知。然而,对于这种方法的学术脉络及其内部丰富多样的研究进路,现有的译介著作所涉的范围依然比较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语分析 费尔克拉夫 国内新闻 语言转向 传播领域 五十年代 翻译出版 话语研究 政治话语 媒介社会学
原文传递
“昨日重现”:青年群体胶片摄影实践的媒介社会学考察
18
作者 吴炜华 黄珩 《新闻与写作》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3-76,共14页
数字时代,胶片摄影以特殊的视觉特征在青年群体中复兴,紧密勾连起媒介使用的逆向回溯与媒介社会学维度的文化意义形塑。通过在线观察与深度访谈的研究方法,深入剖析了青年群体“玩胶片”的媒介实践及其意义生产过程。研究发现,青年群体... 数字时代,胶片摄影以特殊的视觉特征在青年群体中复兴,紧密勾连起媒介使用的逆向回溯与媒介社会学维度的文化意义形塑。通过在线观察与深度访谈的研究方法,深入剖析了青年群体“玩胶片”的媒介实践及其意义生产过程。研究发现,青年群体对胶片摄影技术进行了主体驱动下的媒介考古,不断开掘了胶片摄影在颗粒度、影调和画幅等方面具有异质性的风格化表达。在此媒介考古的过程中,胶片摄影更为繁琐复杂的流程形成了基于摄影创作的深度游戏,极大地增加了摄影玩家的参与感和仪式感。最终,青年玩家以胶片摄影编织出了后亚文化色彩的意义网络,使胶片摄影与数字平台的拼贴深度嵌入了青年群体的数字生活。历史维度上属于旧媒介的胶片机,反而在青年主体性的媒介实践中成为了文化维度上的新媒介,超越了媒介演进的线性迭代叙事与媒介怀旧的分析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片摄影 媒介演进 青年文化 媒介社会学
原文传递
媒介暴力与青少年犯罪——媒介效果的三种模式及其启示 被引量:4
19
作者 蔡玉敏 《青少年犯罪问题》 2003年第2期8-10,共3页
本文运用早期媒介社会学研究成果之一,即媒介效果的三种模式,分析了媒介暴力与青少年犯罪的关系及其互动过程。认为媒介暴力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有时并不是简单直接的。从更深的层次看,青少年犯罪与青少年缺乏一个健康成长的生活与学习... 本文运用早期媒介社会学研究成果之一,即媒介效果的三种模式,分析了媒介暴力与青少年犯罪的关系及其互动过程。认为媒介暴力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有时并不是简单直接的。从更深的层次看,青少年犯罪与青少年缺乏一个健康成长的生活与学习环境有直接的关联。因此,我们不能停留于对媒介的道德谴责上,而要把预防青少年犯罪重点放在为青少年创造健康良好的生活与学习环境上,从而培养其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自觉抵制媒介暴力的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暴力 青少年犯罪 媒介效果 媒介社会学
下载PDF
数字时代社会传播结构的改变对商业沟通的影响——对话媒介社会学大师纽曼·罗素 被引量:6
20
作者 薛敏芝 《中国广告》 2014年第2期90-92,共3页
希望本栏目不仅是沟通的载体,更能成为沟通的桥梁,甚至是沟通的平台,让更多中西方的广告大师在这个平台上亮相。开始阶段本栏目着重于介绍西方广告研究的前沿学者和广告专家们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总结,让中国的广告人能即时地了解... 希望本栏目不仅是沟通的载体,更能成为沟通的桥梁,甚至是沟通的平台,让更多中西方的广告大师在这个平台上亮相。开始阶段本栏目着重于介绍西方广告研究的前沿学者和广告专家们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总结,让中国的广告人能即时地了解世界广告的动态,在以后的阶段也将在这个栏目展现中国广告大师们的思考和见解。为体现国际视野,本栏目特邀美国密苏里大学教授.曾获得“美国互联网广告研究第一人”的罗杰斯教授担任顾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社会学 大师 传播结构 数字时代 广告研究 罗素 纽曼 对话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