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融合、渗透与交互:城市社区治理中的协商空间
被引量:
6
1
作者
陈旭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2年第5期97-106,共10页
城市社区治理与基层协商民主的实践耦合,为社区协商空间的建构与扩展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与逻辑理路。协商空间作为协商源起的背景场域,是由协商主体相互交流、持续互动塑造而成的,贯穿并覆盖着整个社区协商的过程。从居民面对面沟通...
城市社区治理与基层协商民主的实践耦合,为社区协商空间的建构与扩展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与逻辑理路。协商空间作为协商源起的背景场域,是由协商主体相互交流、持续互动塑造而成的,贯穿并覆盖着整个社区协商的过程。从居民面对面沟通对话的议事广场,到借助社会资本等抽象要素联结起来的公共话语,诠释着协商初始空间的多元融合建构;协商规则、手段、方式等能够形塑居民参与治理的过程,从而影响决策结果,而审慎的问责与监督机制能够倒逼协商规则的完善与内化,三者构筑了媒介渗透的协商联结空间;宏观制度体系与微观治理结构的既有权力框架成为协商结果呈现的重要前提,进而推动协商终端空间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社区治理
协商空间
话语融合
媒介
渗透
权力交互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媒介生态视阈下的“走转改”
被引量:
1
2
作者
邹琰
骆世查
《新闻研究导刊》
2013年第1期78-80,共3页
不可否认的是,随着科技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尤其是新媒体的兴起,当今社会呈现出媒体的盛世景观,但另一方面,信息的芜杂、把关人的缺失、商业逻辑的驱动以及传播渠道和速度难以控制而引发的新闻自由的滥用、公共论坛的缺失、媒体犯罪传...
不可否认的是,随着科技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尤其是新媒体的兴起,当今社会呈现出媒体的盛世景观,但另一方面,信息的芜杂、把关人的缺失、商业逻辑的驱动以及传播渠道和速度难以控制而引发的新闻自由的滥用、公共论坛的缺失、媒体犯罪传播的加剧等系列问题,被媒介专家定义为"传播生态失衡"现象。鉴于良好的媒介生态坏境是建构和谐社会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因此业界与理论界都从不同的角度对此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
生态
新闻资源
媒介
渗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媒介传播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被引量:
13
3
作者
马知遥
周晓飞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CSSCI
2020年第6期145-151,共7页
传播可以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必需的传承载体。媒介传播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发挥作用主要是依靠对传承载体即传承人的积极影响实现的:(1)保证传承载体的重要性;(2)促进传承载体群体化;(3)提高传承...
传播可以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必需的传承载体。媒介传播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发挥作用主要是依靠对传承载体即传承人的积极影响实现的:(1)保证传承载体的重要性;(2)促进传承载体群体化;(3)提高传承载体专业性;(4)争取传承载体生存空间。在信息化日益发达的今天,回到信息化的本质角度探讨非遗传承与媒介传播的融合共赢,具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头
媒介
传播
印刷
媒介
传播
电子
媒介
传播
媒介
渗透
融合
非遗传承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谈论录像艺术的第二种方法——基于对电视公共神话的媒介解构与蓝图重置
被引量:
2
4
作者
廖紫俨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7-42,共6页
对录像艺术的范畴讨论不应被苑囿于现当代艺术的史论模型中。在更广义的语境中,录像艺术更是一种对现代社会中大众文化的反思性褶皱,其作用的对象便是大众文化的结晶体——电视。在成为20世纪最兢兢业业的公共话语代理人后,电视接连不...
对录像艺术的范畴讨论不应被苑囿于现当代艺术的史论模型中。在更广义的语境中,录像艺术更是一种对现代社会中大众文化的反思性褶皱,其作用的对象便是大众文化的结晶体——电视。在成为20世纪最兢兢业业的公共话语代理人后,电视接连不断地续写着自己的公共性神话。然而,在电视公共神话的背后,非在场的资本逻辑力量正蚕食着电视,它用电视统摄现代社会的认识论,进而更好地完成其政治和消费等层面的社会意识渗透。在公共媒介变得暧昧混浊之际,录像艺术通过具有强烈媒介对抗性的艺术实践解构了电视的公共性神话,即运用业已被异化的电视媒介和文本来反抗电视本身,通过对电视语境的再定义后重置公共媒介的话语蓝图,再造媒介的乌托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公共性
录像艺术
语境再定义
媒介
渗透
论
白南准
原文传递
题名
融合、渗透与交互:城市社区治理中的协商空间
被引量:
6
1
作者
陈旭
机构
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出处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2年第5期97-106,共10页
基金
吉林省社会科学项目“吉林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体系现代化研究”(2022C64)
东北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校内青年项目“当代西方国家治理效能评估的内在逻辑与移植困境”(2022xq004)。
文摘
城市社区治理与基层协商民主的实践耦合,为社区协商空间的建构与扩展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与逻辑理路。协商空间作为协商源起的背景场域,是由协商主体相互交流、持续互动塑造而成的,贯穿并覆盖着整个社区协商的过程。从居民面对面沟通对话的议事广场,到借助社会资本等抽象要素联结起来的公共话语,诠释着协商初始空间的多元融合建构;协商规则、手段、方式等能够形塑居民参与治理的过程,从而影响决策结果,而审慎的问责与监督机制能够倒逼协商规则的完善与内化,三者构筑了媒介渗透的协商联结空间;宏观制度体系与微观治理结构的既有权力框架成为协商结果呈现的重要前提,进而推动协商终端空间的形成。
关键词
城市社区治理
协商空间
话语融合
媒介
渗透
权力交互
Keywords
urban community governance
consultative space
discourse fusion
media penetration
power interaction
分类号
D638 [政治法律—政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媒介生态视阈下的“走转改”
被引量:
1
2
作者
邹琰
骆世查
机构
西南大学
出处
《新闻研究导刊》
2013年第1期78-80,共3页
文摘
不可否认的是,随着科技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尤其是新媒体的兴起,当今社会呈现出媒体的盛世景观,但另一方面,信息的芜杂、把关人的缺失、商业逻辑的驱动以及传播渠道和速度难以控制而引发的新闻自由的滥用、公共论坛的缺失、媒体犯罪传播的加剧等系列问题,被媒介专家定义为"传播生态失衡"现象。鉴于良好的媒介生态坏境是建构和谐社会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因此业界与理论界都从不同的角度对此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
媒介
生态
新闻资源
媒介
渗透
分类号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媒介传播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被引量:
13
3
作者
马知遥
周晓飞
机构
天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天津大学教育学院
出处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CSSCI
2020年第6期145-151,共7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楠溪江流域传统村落景观资源空间形态与保护研究”(编号19YJC850005)。
文摘
传播可以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必需的传承载体。媒介传播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发挥作用主要是依靠对传承载体即传承人的积极影响实现的:(1)保证传承载体的重要性;(2)促进传承载体群体化;(3)提高传承载体专业性;(4)争取传承载体生存空间。在信息化日益发达的今天,回到信息化的本质角度探讨非遗传承与媒介传播的融合共赢,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
口头
媒介
传播
印刷
媒介
传播
电子
媒介
传播
媒介
渗透
融合
非遗传承
Keywords
oral media communication
print media communication
electronic media communica⁃tion
media penetration and fusion
intangible culture heritage
分类号
C985 [经济管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谈论录像艺术的第二种方法——基于对电视公共神话的媒介解构与蓝图重置
被引量:
2
4
作者
廖紫俨
机构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7-42,共6页
文摘
对录像艺术的范畴讨论不应被苑囿于现当代艺术的史论模型中。在更广义的语境中,录像艺术更是一种对现代社会中大众文化的反思性褶皱,其作用的对象便是大众文化的结晶体——电视。在成为20世纪最兢兢业业的公共话语代理人后,电视接连不断地续写着自己的公共性神话。然而,在电视公共神话的背后,非在场的资本逻辑力量正蚕食着电视,它用电视统摄现代社会的认识论,进而更好地完成其政治和消费等层面的社会意识渗透。在公共媒介变得暧昧混浊之际,录像艺术通过具有强烈媒介对抗性的艺术实践解构了电视的公共性神话,即运用业已被异化的电视媒介和文本来反抗电视本身,通过对电视语境的再定义后重置公共媒介的话语蓝图,再造媒介的乌托邦。
关键词
电视公共性
录像艺术
语境再定义
媒介
渗透
论
白南准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融合、渗透与交互:城市社区治理中的协商空间
陈旭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2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媒介生态视阈下的“走转改”
邹琰
骆世查
《新闻研究导刊》
2013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论媒介传播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马知遥
周晓飞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CSSCI
2020
1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谈论录像艺术的第二种方法——基于对电视公共神话的媒介解构与蓝图重置
廖紫俨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2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