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媒介文艺的核心范畴及艺术自洽探讨 |
晏青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2
|
|
2
|
走向交往诗学:弹幕文化与社交时代的文艺变革 |
黎杨全
|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14
|
|
3
|
从物语消费到数字消费:新媒介文艺消费逻辑的演进 |
黎杨全
|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21 |
9
|
|
4
|
从创作到制作:网络新媒体视域下文学生产方式转型 |
李灵灵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8
|
|
5
|
融媒介文艺批评的特征和发展趋势 |
凌逾
|
《中国文学批评》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4
|
|
6
|
媒介文艺学的数字化探寻 |
欧阳友权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5
|
|
7
|
走向跨次元批评--对当前“二次元”概念的反思 |
黎杨全
|
《中国文学批评》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4
|
|
8
|
走向媒介化社会的媒介文艺学:文学经典主义批判 |
李清瑞
王健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9
|
中国新媒介文艺外部研究——基于平台的方法 |
别君华
单小曦
|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0
|
自创生:媒介及新媒介文艺意义生成 |
单小曦
刘千瑜
|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1
|
文艺主题活动的美学向度与时代表达——以杭州亚( 残) 运会火炬传递系列活动为个案 |
陈瑞
|
《传播力研究》
|
2024 |
0 |
|
12
|
中国新媒介文艺史研究的理论起点 |
王若存
别君华
|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1
|
|
13
|
从梗文化到沙盒式创作:新媒介文艺的模因再生产现象研究 |
朱守涵
|
《牡丹江大学学报》
|
2024 |
0 |
|
14
|
“感知操练”:麦克卢汉的媒介文艺思想 |
李昕揆
|
《贵州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4
|
|
15
|
作为“数字人文2.0”的新媒介文艺批评 |
单小曦
王樱子
|
《中国文学批评》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6
|
数字时代的语文教育——从新媒介文艺主体论出发 |
许锦煊
|
《中学语文》
|
2024 |
0 |
|
17
|
新媒介文艺创作视野下吉林省微电影创作观念研究 |
孙晨
|
《科技传播》
|
2018 |
3
|
|
18
|
“媒介生长论”与新媒介文艺批评的伦理向度 |
冉华
|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
2021 |
2
|
|
19
|
瑞安跨媒介叙事的意义生产问题探讨 |
朱守涵
|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
2023 |
0 |
|
20
|
媒介文艺学对语言论文论的改造 |
单小曦
|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
2017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