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1篇文章
< 1 2 4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媒体融合的定义、层面与研究议题 被引量:90
1
作者 韦路 《新闻记者》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2-38,共7页
本文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对媒体融合的定义、层面和重点研究议题进行了探讨,以期为今后媒体融合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本文认为,媒体融合是人类传播活动诸要素内部界限模糊的一种状态,这些要素包括技术、经济、主体、内容、规范等。这一... 本文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对媒体融合的定义、层面和重点研究议题进行了探讨,以期为今后媒体融合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本文认为,媒体融合是人类传播活动诸要素内部界限模糊的一种状态,这些要素包括技术、经济、主体、内容、规范等。这一定义强调了媒体融合的若干基本特征,包括多层面、多视角、界限模糊和不断变化等。技术、经济、主体、内容、规范是探讨媒体融合时必须关注的几个基本层面。未来的媒体融合研究应该重点关注四个方面的理论问题,即如何理解融合概念、如何重构社会关系、如何形塑媒介文化、如何影响政治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体融合 重构 媒介文化 政治生态
原文传递
媒介全球化与公众媒介素养结构的调整 被引量:50
2
作者 陈龙 《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6-29,共4页
中国社会虽然有多年改革开放的基础 ,但对于全球化背景下的媒介文化进入 ,还是缺乏应有的思想准备。全球化给文化消费带来很大的变化 ,对受众的影响自然也带有强制性。媒介技术的全球化、跨文化传播、市场化与媒介内容的变迁、媒介再现... 中国社会虽然有多年改革开放的基础 ,但对于全球化背景下的媒介文化进入 ,还是缺乏应有的思想准备。全球化给文化消费带来很大的变化 ,对受众的影响自然也带有强制性。媒介技术的全球化、跨文化传播、市场化与媒介内容的变迁、媒介再现的浅化等问题都需要我国公众的媒介素养在媒介知识结构与媒介功能观念、人格主体重塑、能力结构等方面做出顺应时代要求的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众媒介素养 媒介文化 全球化 媒介技术 新闻受众
下载PDF
混合与重构:媒介文化的“球土化” 被引量:45
3
作者 欧阳宏生 梁英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6-9,共4页
球土化(glocalization)观念融合了全球化(globalization)与地方化(localition)两个极端,用以强调二者的相反相成和互动发展。对于正在构建本土文化与融入全球化之间寻找张力空间的中国传媒来说,这一观念无疑提供了一个新的思维和实践框... 球土化(glocalization)观念融合了全球化(globalization)与地方化(localition)两个极端,用以强调二者的相反相成和互动发展。对于正在构建本土文化与融入全球化之间寻找张力空间的中国传媒来说,这一观念无疑提供了一个新的思维和实践框架。本文从“球土化”这一理念入手,分析了媒介文化的“球土化”现象,论述了作为传媒辩证法———媒介“球土化”的思维,提出了在“球土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文化 全球化 地方化 民族文化 文化传播
下载PDF
“受众为王”时代的电影新变观察 被引量:47
4
作者 陈旭光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4-11,共8页
面对当下中国电影产业、美学、艺术与文化等方方面面的巨大变动,我们应该从观众的变化中去寻找根源。从某种角度看,这也许是一个"受众为王"的时代。近些年来,电影观众的年龄、阶层、性别构成以及观影功能、观影方式和观影偏... 面对当下中国电影产业、美学、艺术与文化等方方面面的巨大变动,我们应该从观众的变化中去寻找根源。从某种角度看,这也许是一个"受众为王"的时代。近些年来,电影观众的年龄、阶层、性别构成以及观影功能、观影方式和观影偏好等等都在发生重要的新变。与这些新变直接或间接相应,电影也呈现出形态、类型、题材、风格、叙事、语言等的重要变化。对这些新变,我们要面对、顺应、"利用",也要因势利导。本文从受众变化的角度初步考察中国电影的若干"新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众 观影 网络 媒介文化 阶层 形态 类型 风格 语言 叙事
原文传递
“翻转+直播+实训”:新闻传播学类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 被引量:45
5
作者 刘涛 《新闻与写作》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78-84,共7页
充分利用线上优质教学资源,实现线上与线下教学的深度融合与对话,已然成为当前新闻传播学类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建设的关键所在。混合式课程教学模式创建的基本思路是在教学理念、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上实现三个维度的"混合"及... 充分利用线上优质教学资源,实现线上与线下教学的深度融合与对话,已然成为当前新闻传播学类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建设的关键所在。混合式课程教学模式创建的基本思路是在教学理念、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上实现三个维度的"混合"及其深层的教学互动:一是教学理念上采用翻转课堂形式,实现教学形式创新的"师生互动";二是教学设计上增加线上直播环节,实现内容体系重构的"内外互动";三是教学目标上强化主题实践训练,实现知识能力融合的"知行互动"。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开设的《媒介文化》和《融合新闻学》课程,分别利用教学团队自建的MOOC资源《新媒体文化十二讲》和《融合新闻:通往未来新闻之路》,积极探索和实践基于"翻转+直播+实训"三维互动逻辑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以期为新闻传播学类课程教学提供一个可供讨论或批判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OC SPOC 混合式课程 媒介文化 融合新闻学
原文传递
传媒娱乐化的伦理反思 被引量:34
6
作者 郑根成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47-51,共5页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市场理念的驱动下,伴随着我国传媒市场化、商业化浪潮的兴起,传媒领域还掀起了一股娱乐化的浪潮。虽然,对当前的传媒娱乐化浪潮下定论尚显为时过早,但对传媒娱乐化中的伦理问题进行深入反思却很有必要,因为,传媒娱...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市场理念的驱动下,伴随着我国传媒市场化、商业化浪潮的兴起,传媒领域还掀起了一股娱乐化的浪潮。虽然,对当前的传媒娱乐化浪潮下定论尚显为时过早,但对传媒娱乐化中的伦理问题进行深入反思却很有必要,因为,传媒娱乐化中经济伦理问题、人文关怀失位、对道德意义的消解及传媒娱乐化在价值导向上的背离等问题不仅关涉传媒自身的道德建设,也直接关涉到当前我国社会重建中的道德建设等重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媒娱乐化 传媒伦理 媒体道德 媒介文化
下载PDF
数字时代的媒介互动与传统媒体的象征意义 被引量:35
7
作者 夏德元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5-31,共7页
传统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只有与新媒体尤其是自媒体相对比,才具有意义;换言之,传统媒体因为新媒体的崛起而被赋予某些其原本不具备的象征意义。同样地,新媒体也是在与传统媒体的对比中凸显其独特的文化价值。在数字化时代,新媒体与传... 传统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只有与新媒体尤其是自媒体相对比,才具有意义;换言之,传统媒体因为新媒体的崛起而被赋予某些其原本不具备的象征意义。同样地,新媒体也是在与传统媒体的对比中凸显其独特的文化价值。在数字化时代,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既竞争排斥又相互依存。同为大众传播媒体的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身处相同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无疑面临某些共同的困惑和相似的选择;同时,作为相对比而存在的两极,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又面临着各有差异的受众,代表着不尽一致的利益诉求,因而必然承载着不同的社会心理期待,在一些问题上又必须作出不同的选择。作为社会公共传播机器,新旧大众传播媒体除了相互印证而获得其存在的价值之外,随着"人人皆媒体"时代的到来,还与日益兴盛的自媒体传播构成竞争。这使数字时代的传播格局变得更为复杂微妙。如此,传统媒体便又多了一重象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媒体 新媒体 自媒体媒体互动 媒介文化 象征意义
原文传递
《申报》女性广告:女性形象、现代性想像以及消费本质 被引量:22
8
作者 张晨阳 《妇女研究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8-64,共7页
本文对1928-1937年之间《申报》女性广告进行了内容分析,并从日常市民生活与现代性体验和想象、女性形象与社会角色定位以及女性广告的消费文化特质三方面进行了讨论。文章认为,《申报》女性广告文化作为现代广告的典型代表,不仅是报业... 本文对1928-1937年之间《申报》女性广告进行了内容分析,并从日常市民生活与现代性体验和想象、女性形象与社会角色定位以及女性广告的消费文化特质三方面进行了讨论。文章认为,《申报》女性广告文化作为现代广告的典型代表,不仅是报业史上探索媒介经营的先驱和范本,也参与了当时上海都会文化和城市气质的构建,体现了当时现代性转型中的上海大众的日常审美意识。这不仅是二、三十年代海派文化的一个充满意趣的缩影或曰截面,还与当代审美文化视野中的广告存在着共通与契合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申报》 女性 广告 审美 媒介文化
下载PDF
我国媒介素养教育体系的建构主体及方式 被引量:23
9
作者 郑保章 柴玥 《新闻记者》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1-63,共3页
关键词 教育体系 主体 建构 “学会生存” 媒介素养教育 媒介文化 全球化进程 科技水平 生存空间 大众传媒 生存方式 文化凝聚 麦克卢汉 大众媒介 学术价值 辐射力 动力学
下载PDF
社会化网络时代的媒介文化变迁 被引量:27
10
作者 蔡骐 《新闻记者》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6-41,共6页
社会化网络的兴起,改变了人类社会的连接方式,也重塑了媒介文化的现实表征。在以人为中心、以关系为纽带的社会化网络时代,小众文化借助大规模的连接、参与和协作向大众化演进,封闭的圈子文化在裂变式的关系网络中衍生出开放而流动的超... 社会化网络的兴起,改变了人类社会的连接方式,也重塑了媒介文化的现实表征。在以人为中心、以关系为纽带的社会化网络时代,小众文化借助大规模的连接、参与和协作向大众化演进,封闭的圈子文化在裂变式的关系网络中衍生出开放而流动的超部落化现象,而处于边缘地带的亚文化则在多种社会力量的再标签化和商业化进程中实现着迈向主流化的蜕变。从生产方式的变革,到文化形态及结构的转型,再到文化地位及性质的嬗变,社会化网络时代的媒介文化正经历着全方位的变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化网络 媒介文化 文化变迁
原文传递
“瓦釜效应”:一个关于媒介生态的假说 被引量:26
11
作者 杜骏飞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31-36,共6页
作为一种理论假说,"瓦釜效应"试图解释新闻市场中的"劣币驱逐良币"现象。不同于经济学领域的"柠檬市场"理论,"瓦釜效应"回答了这样的问题:媒介文化的媚俗和新闻价值观的"崇低"何以可... 作为一种理论假说,"瓦釜效应"试图解释新闻市场中的"劣币驱逐良币"现象。不同于经济学领域的"柠檬市场"理论,"瓦釜效应"回答了这样的问题:媒介文化的媚俗和新闻价值观的"崇低"何以可能,以及媒介场域中诸主体的合谋是如何实现的。为了更清晰地阐释"瓦釜效应",刻画了"循环影响链"的媒介生态模型,从而赋予理论以结构;亦论述了"瓦釜效应"的运行逻辑,认为它得以体制化的原因是:在相应的政策允准下,媒体、市场、资本、技术、政策和社会传统相互驱动,相互建构,以趋利避害为原则,共同推动了这一看似不可逆的生态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釜效应 媒介生态 新闻价值观 循环影响链 媒介文化 传播政策
下载PDF
“走向日常生活美学”——社交短视频的时代审美特征 被引量:23
12
作者 江志全 范蕊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98-103,共6页
一、技术媒介文化下的"日常生活审美"转向媒介作为主体建构真实、传送信息的特殊制度组织和技术载体,其自身具备了创造和生成的能力,它能够借助技术手段改变人们对世界的认知途径和体验方式,进而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乃至行为... 一、技术媒介文化下的"日常生活审美"转向媒介作为主体建构真实、传送信息的特殊制度组织和技术载体,其自身具备了创造和生成的能力,它能够借助技术手段改变人们对世界的认知途径和体验方式,进而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乃至行为方式。在当代高度"媒介化"的社会中,新技术使人们对媒介的依赖亦愈加强烈。媒介文化权力在新技术的推动下全面扩展,形成真正社会意义上的媒介文化霸权,近年来,短视频传媒技术快速改变了人与世界的关系,图像超越了信息交流这一最初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视频 认知途径 日常生活美学 日常生活审美 媒介文化 传媒技术 文化霸权 主体建构
原文传递
“媒介文化研究”笔谈 被引量:19
13
作者 秦志希 夏冠英 +1 位作者 徐小立 刘建明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94-503,共10页
有人宣称,人类已进入到"传媒化社会",媒介已实施对人类社会、文化的"殖民"。媒介既是文化的生成物,同时又对社会文化及其走向施以深刻的影响。但我们对于媒介文化的研究还很不够,有鉴于此,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研究... 有人宣称,人类已进入到"传媒化社会",媒介已实施对人类社会、文化的"殖民"。媒介既是文化的生成物,同时又对社会文化及其走向施以深刻的影响。但我们对于媒介文化的研究还很不够,有鉴于此,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特组织这次笔谈,力图呈现对媒介文化的多元而理性的思考,以期引起学界及传媒实务界的高度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文化 视觉转向 国际影视 传播
下载PDF
尼尔·波兹曼与媒介生态学 被引量:15
14
作者 李晓云 《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84-85,共2页
关键词 媒介生态学 媒介文化 学科建设 行为方式 媒介环境 感觉方式 批评家 研究者 基本性
下载PDF
猜想与辨析——网络媒介文化背景下的“中国电影新力量” 被引量:20
15
作者 陈旭光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1-16,共6页
本文从媒介变革对电影巨大的多方面影响的角度立论,从"电影四要素"即与影像对应的世界、影像文本、生产者和受众等维度来审视网络媒介对电影的巨大影响和强劲冲击。本文认为,媒介决定现实,媒介改变并生成电影新观念、新形态,... 本文从媒介变革对电影巨大的多方面影响的角度立论,从"电影四要素"即与影像对应的世界、影像文本、生产者和受众等维度来审视网络媒介对电影的巨大影响和强劲冲击。本文认为,媒介决定现实,媒介改变并生成电影新观念、新形态,以网络为核心的新媒介文化引领电影美学的变革。循此思路,本文对中国电影新力量导演群体进行了初步的辨析定位,并以美国电影新生代等为参照,力图揭示新力量导演或"网生代"种种有待关注、正视并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电影新力量 媒介 网络媒介 媒介文化 “网生代”
原文传递
校园媒体对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功能探析 被引量:15
16
作者 王惠蓉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4期89-94,共6页
校园媒体对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功能是舆论引导功能和文化上的同构建设功能。深受世界范围内媒体环境变革的影响,校园媒体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功能面临新挑战。为应对这一挑战,校园媒体在舆论引导功能上要加强舆论导向与传播效果的统一... 校园媒体对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功能是舆论引导功能和文化上的同构建设功能。深受世界范围内媒体环境变革的影响,校园媒体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功能面临新挑战。为应对这一挑战,校园媒体在舆论引导功能上要加强舆论导向与传播效果的统一、党性原则与受众意识的统一;在媒介文化建设上要深入研究“三贴近”方法,办有亲和力的校园权威媒体。本文同时还探讨了新形势下校园媒体新作用的正负效应及相应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媒体 舆论引导 媒介文化 正负效应
下载PDF
媒介文化生产中的偶像制造与消费及其媒体责任 被引量:15
17
作者 鲍海波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22-128,共7页
在新的历史时期,媒介文化生产中的偶像制造与消费随着社会的转型呈现出一系列新的特点,诸如驳杂化、泛俗化与媒介化,并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这自然和当下的社会及其人们的心理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大众传播媒介的推波助澜在偶像的制造... 在新的历史时期,媒介文化生产中的偶像制造与消费随着社会的转型呈现出一系列新的特点,诸如驳杂化、泛俗化与媒介化,并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这自然和当下的社会及其人们的心理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大众传播媒介的推波助澜在偶像的制造与消费中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正因如此,大众传媒所秉持的社会责任就显得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文化 媒介文化生产 媒介消费 媒体责任
下载PDF
媒介文化研究视角下“弹幕”的生成机制及其亚文化意义 被引量:18
18
作者 闫方洁 《思想理论教育》 CSSCI 2017年第10期81-85,共5页
"弹幕"是新媒介语境下青年亚文化的新形态之一,它的产生是作为"生产式"受众的青少年与"开放式"媒介文本进行对话,并依照自己的旨趣来重构话语和符码的结果。"弹幕"是青少年通过对媒介文本的不... "弹幕"是新媒介语境下青年亚文化的新形态之一,它的产生是作为"生产式"受众的青少年与"开放式"媒介文本进行对话,并依照自己的旨趣来重构话语和符码的结果。"弹幕"是青少年通过对媒介文本的不规则解码以及戏仿、拼贴、挪用等语言策略,生产出与初始文本意义相断裂的二级文本。"弹幕"以其所具有的族群性、草根性、颠覆性、戏谑性等特征为青少年构建起一个具有风格的、独立自足的精神空间。青少年在其中通过区隔化的沟通和社交获得归属感,通过对主流文化的象征性抵抗宣告话语权,通过仪式化的网络狂欢逃离日常生活实践与社会规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文化 弹幕 文化
原文传递
媒介素养与媒介文化 被引量:17
19
作者 王琪 《北方论丛》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5-58,共4页
媒介文化的媚俗倾向遭致社会各界的讨伐。减少媒介文化的负面因素,需要全社会的努力,需要"媒介人"的自觉,也可从不同视角予以审视。为降解这些负面影响,提升媒介素养是非常重要的。媒介素养包括"媒介人"与受众两方... 媒介文化的媚俗倾向遭致社会各界的讨伐。减少媒介文化的负面因素,需要全社会的努力,需要"媒介人"的自觉,也可从不同视角予以审视。为降解这些负面影响,提升媒介素养是非常重要的。媒介素养包括"媒介人"与受众两方面的素养构成,但更重要者则在于媒介自身。为达到提升媒介文化品位之目的,应从精神守望、媒介自觉、正视多层次大众文化需求等方面做出努力。只有提升媒介素养,才能达到提升媒介文化之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素养 媒介文化 媒体 大众文化
下载PDF
娱乐化浪潮中的媒介文化──文化研究与传播政治经济学的解读 被引量:13
20
作者 蔡骐 蔡雯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5-10,共6页
时下,娱乐已成为大众媒介的宠儿。媒介的娱乐化浪潮也标志着中国媒介文化的转向。在当前的中国语境中,如何解读这一现象?本文在梳理我国媒介文化娱乐化演进历程的基础上,选取文化研究与传播政治经济学这两种理论视角,对传媒娱乐化现象... 时下,娱乐已成为大众媒介的宠儿。媒介的娱乐化浪潮也标志着中国媒介文化的转向。在当前的中国语境中,如何解读这一现象?本文在梳理我国媒介文化娱乐化演进历程的基础上,选取文化研究与传播政治经济学这两种理论视角,对传媒娱乐化现象进行了深入的剖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娱乐化 媒介文化 文化研究 传播政治经济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