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05篇文章
< 1 2 6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地区早产发生现状及早产儿结局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73
1
作者 郭战坤 马京梅 +7 位作者 范玲 张运平 杨孜 时春艳 申林 马仲秋 王珈略 杨慧霞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99-103,共5页
目的探讨北京地区早产发生现状及不同孕周、不同类型早产儿的结局。方法选择2006年12月1日-2007年5月31日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北大一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市妇产医院)、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海淀妇幼)、北京大... 目的探讨北京地区早产发生现状及不同孕周、不同类型早产儿的结局。方法选择2006年12月1日-2007年5月31日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北大一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市妇产医院)、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海淀妇幼)、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大三院)住院分娩的孕28周-36周“早产产妇955例及其早产儿1066例为研究对象,4家医院同期分娩数为15197例。结果(1)早产发生率:早产总发生率为6.3%(955/15197)。其中北大三院的早产发生率为13.1%(150/1142),北大一院的早产发生率为8.1%(125/1549),市妇产医院的早产发生率为5.5%(369/6656),海淀妇幼的早产发生率为5.3%(311/5850)。其中北大三院的早产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医院(P〈0.01)。两家综合医院(北大一院及北大三院)的早产率10.2%(275/2691)明显高于两家专科医院(市妇产医院及海淀妇幼)的早产率5.4%(680/12506),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早产发生孕周:〈34周的早产发生率为28.5%(272/954),t〉34周的早产发生率为71.5%(682/954),早产主要发生在孕34周以后。各家医院的早产发生孕周分布有明显不同,其中,海淀妇幼〈34周的早产发生率明显低于其他3家医院(P〈0.01),北大一院〈34周的早产发生率最高(P〈0.05),北大三院与市妇产医院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早产发生的原因:在早产的发生原因排序中,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早产占首位(405例),其次为医源性早产(340例)和自发性早产(205例)。各医院早产发生的原因有所不同,北大三院的医源性早产率明显高于其他各医院(P〈0.01);北大一院的PPROM发生率较高而自发性早产率较低。医源性早产的发生原因排序中前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 婴儿 早产 婴儿死亡率
原文传递
人口现代化与优先发展教育 被引量:64
2
作者 刘铮 《人口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1-10,共10页
一、提出人口现代化的必要性 经过十几年来的艰苦努力,“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这一基本国策,人口意识、人均观念已相当深入人心,并在实践上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就。从反映人口数量变化的主要指标来看,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 一、提出人口现代化的必要性 经过十几年来的艰苦努力,“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这一基本国策,人口意识、人均观念已相当深入人心,并在实践上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就。从反映人口数量变化的主要指标来看,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等都有了大幅度的下降;从反映人口素质的主要指标来看,婴儿死亡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文盲率以及每万人中受过初中、高中、大学教育的人口比例等指标都有较大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现代化 人口素质 妇女总和生育 婴儿死亡率 人口平均预期寿命 人口自然增长 人口数量 人口增长速度 人口出生 基本国策
原文传递
从“五普”地市数据看生育政策对出生性别比和婴幼儿死亡率性别比的影响 被引量:58
3
作者 张二力 《人口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1-18,共8页
以“五普”数据为基础 ,分析全国“地市”的出生性别比、婴儿死亡率性别比与生育政策的关系。本文的分析表明实行“第 1个孩子为女孩 ,间隔几年允许生第 2个孩子”生育政策的人口比例越高的地区 ,出生性别比和婴儿死亡性别比失常越严重 ... 以“五普”数据为基础 ,分析全国“地市”的出生性别比、婴儿死亡率性别比与生育政策的关系。本文的分析表明实行“第 1个孩子为女孩 ,间隔几年允许生第 2个孩子”生育政策的人口比例越高的地区 ,出生性别比和婴儿死亡性别比失常越严重 ;实行较为宽松生育政策的地区比较接近正常。实行较为宽松的生育政策有利于解决目前出生性别比严重失常和女婴死亡严重偏高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育政策 出生性别比 五普 人口比例 婴儿死亡率 孩子 中国 失常 正常 女婴
原文传递
1996-2013年中国早产或低出生体重儿死亡率变化趋势分析 被引量:61
4
作者 崔浩 何春花 +5 位作者 缪蕾 朱军 王艳萍 李琪 李小洪 沈丽琴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61-165,共5页
目的分析1996-2013年中国早产或低出生体重儿死亡率(IMRPL)的变化趋势。方法资料来源于以人群为基础的中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系统。白2007年起,监测网由中国原116个县(区)调整为336个。将监测地区所有本地户口或非本地户口居住1... 目的分析1996-2013年中国早产或低出生体重儿死亡率(IMRPL)的变化趋势。方法资料来源于以人群为基础的中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系统。白2007年起,监测网由中国原116个县(区)调整为336个。将监测地区所有本地户口或非本地户口居住1年以上的0~4岁儿童均纳入监测。采用趋势Х^2检验和Poisson回归分析IMRPL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并探究其在不同地区和城乡之间随时间的变化差异。结果监测数据显示,在1996年监测地区104170例活产儿中早产或低出生体重儿死亡656例,而在2013年监测地区421026例活产儿中早产或低出生体重儿死亡904例。中国IMR。由1996年的629.9/10万下降至2013年的214.6/10万,年平均下降率为6.14%,但早产或低出生体重儿死亡在婴儿死亡中所占比例呈上升趋势,年平均增幅为1.52%,到2013年该比例上升为22.6%。1996-2013年农村和城市IMR。随时间变化均呈下降趋势,18年间分别下降了28.1%和66.6%,但城乡IMR。差距仍明显。同期,中部地区的年平均IMR。是东部地区的1.40倍(95%CI:1.31~1.49),而西部地区的年平均IMRPL是东部地区的2.25倍(95%CI:2.12~2.40),区域间IMRPL差异明显。同期研究显示,男性婴儿因早产或低出生体重而死亡的可能性是女性婴儿的1.09倍(95%CI:1.05~1.14)。结论1996-2013年中国IMRPL呈总体下降趋势,农村地区IMRPL降幅较城市大,城乡和区域间IMRPL差异明显,且早产或低出生体重已成为威胁中国儿童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 低出生体重 婴儿死亡率 变化趋势 回顾性研究
原文传递
国内外新生儿死亡率、婴儿死亡率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关系研究 被引量:54
5
作者 赵梓伶 蒋莉华 +1 位作者 何琳坤 蒋迎佳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16年第13期2585-2588,共4页
目的 分析国内外新生儿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关系。方法 利用2000-2013年世界和中国各地区数据,对儿童死亡率指标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2000-2013年全球儿童死亡率指标年平均下降速度不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下降最快,... 目的 分析国内外新生儿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关系。方法 利用2000-2013年世界和中国各地区数据,对儿童死亡率指标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2000-2013年全球儿童死亡率指标年平均下降速度不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下降最快,新生儿死亡率下降最慢,经济发达地区儿童死亡下降速度快于欠发达国家。随着儿童死亡的减少,全球婴儿死亡率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比例及新生儿死亡率占婴儿死亡率的比例也逐年增加。2000-2013年中国儿童死亡率下降速度快于全球平均水平,新生儿死亡率下降速度最快,农村下降速度普遍高于城市。结论 新生儿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三者共同反映儿童卫生情况,又各有侧重,分析研究中应注意它们的这种协同及差别;国际欠发达地区仍是减少儿童死亡的重点难点地区;我国应加强儿童医疗保健服务,在努力持续降低新生儿死亡率的同时,进一步重视预防1~4岁儿童死亡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死亡率 婴儿死亡率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原文传递
2003-2012年北京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和死亡原因分析 被引量:47
6
作者 闫淑娟 朱雪娜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84-490,共7页
目的 调查2003-2012年北京市5岁以下儿童年龄别和主要死因别死亡率.方法 采用北京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网实时监测收集的2003-2012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资料,计算城区、近郊区和远郊区县新生儿、婴儿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 目的 调查2003-2012年北京市5岁以下儿童年龄别和主要死因别死亡率.方法 采用北京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网实时监测收集的2003-2012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资料,计算城区、近郊区和远郊区县新生儿、婴儿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主要死因别死亡率.结果 2012年北京市新生儿、婴儿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为0.21% (253/121 747)、0.31%(379/121 747)和0.36%(435/121 747),比2003年分别降低了54.88%、50.24%和54.75%.城区、近郊区和远郊区县儿童死亡率均呈下降趋势(新生儿死亡率分别由2003年的0.53%、0.42%和0.48%降至2012年的0.20%、0.19%和0.23%,婴儿死亡率分别由2003年的0.73%、0.58%和0.63%降至2012年的0.30%、0.29%和0.35%,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由2003年的0.90%、0.72%和0.82%降至2012年的0.33%、0.34%和0.39%,P值均<0.01).2003-2012年,北京市5岁以下儿童主要死因中,先天性心脏病、出生窒息、早产或低出生体重和交通意外死亡率有下降趋势,分别从2003年的140.63/10万、109.38/10万、85.94/10万和26.04/10万,降至2012年的41.89/10万、59.96/10万、52.57/10万和6.57/10万(P<0.01).城区、近郊区和远郊区县先天性心脏病死亡率均呈下降趋势,分别从2003年的216.56/10万、119.75/10万和134.58/10万,降至2012年的52.47/10万、23.50/10万和63.11/10万(P<0.01).远郊区县5岁以下儿童前8位死因中有6个死因(先天性心脏病、出生窒息、早产或低出生体重、交通意外、溺水和败血症)呈下降趋势,其死亡率分别从2003年的134.58/10万、127.85/10万、100.94/10万、33.65/10万、33.65/10万和26.92/10万,降至2012年的63.11/10万、65.54/10万、60.69/10万、12.14/10万、0.00/10万和4.85/10万(P<0.05),近4年无溺水死亡.2012年北京市5岁以下儿童前5位死因依次为出生窒息、早产或低出生体重、先天性心脏病、肺炎和意外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死亡率 死亡原因 新生儿 儿童
原文传递
“六普”报告的婴儿死亡率误差和实际水平的估计 被引量:45
7
作者 黄荣清 曾宪新 《人口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16,共14页
婴儿死亡率在人口死亡研究中有着特殊的位置。婴儿死亡是死亡力随年龄变化过程的起点,而且对以后的死亡力变化有很大的影响。过去几次人口普查数据分析表明,由于婴儿死亡漏报,导致婴儿死亡率与实际有较大出入。文章从174个国家数据所反... 婴儿死亡率在人口死亡研究中有着特殊的位置。婴儿死亡是死亡力随年龄变化过程的起点,而且对以后的死亡力变化有很大的影响。过去几次人口普查数据分析表明,由于婴儿死亡漏报,导致婴儿死亡率与实际有较大出入。文章从174个国家数据所反映出的婴儿死亡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人口普查数据与卫生部检测地区婴儿死亡的对比、各省婴儿死亡数据的对比几个方面的分析表明,第六次人口普查的婴儿死亡存在明显的"漏报"。从死亡报告误差发生可能性相对较小的幼儿死亡着手,在对各省的幼儿死亡率进行的修正基础上,根据婴儿死亡与幼儿死亡之间的稳定关系对各省的婴儿死亡数据进行修正,进而得出修正后的全国婴儿死亡率为17.27‰,普查的婴儿死亡漏报水平为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死亡率 漏报 人口普查
原文传递
中国出生性别比和女婴生存状况分析 被引量:29
8
作者 李树茁 朱楚珠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3-18,7,共7页
本文发现中国的高出生性别比和偏高的女婴死亡水平同时在80年代中期开始出现.进一步的分析表明,高出生性别比和偏高的女婴死亡水平根本上是由强烈的男孩偏好所造成的,它同时又被快速的生育率转变所加剧.80年代中期开始的广泛利用B超鉴... 本文发现中国的高出生性别比和偏高的女婴死亡水平同时在80年代中期开始出现.进一步的分析表明,高出生性别比和偏高的女婴死亡水平根本上是由强烈的男孩偏好所造成的,它同时又被快速的生育率转变所加剧.80年代中期开始的广泛利用B超鉴定胎儿性别和同期农村村级合作医疗体制的弱化及解体,分别是导致高出生性别比和偏高的女婴死亡水平的直接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生性别比 婴儿死亡率 女婴 死亡水平 性别鉴定 生存状况 歧视性待遇 低生育 计划生育政策 80年代
下载PDF
80年代中国人口死亡水平和模式的变动分析──兼论对1990年人口普查死亡水平的调整 被引量:36
9
作者 李树茁 《人口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37-44,共8页
关键词 死亡水平 婴儿死亡率 人口普查 平均期望寿命 80年代 变动分析 死亡报告 中国人口 1990年 婴幼儿死亡
原文传递
晚期早产儿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探讨 被引量:37
10
作者 徐萍 张雪峰 +2 位作者 李瑛 刘向梅 钱素云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931-934,共4页
目的研究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1年内,晚期早产儿的出生率、病死率、各系统并发症及早产相关因素等,为进一步建立系统、有效的临床防治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前瞻性统计2007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出生的全部新生... 目的研究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1年内,晚期早产儿的出生率、病死率、各系统并发症及早产相关因素等,为进一步建立系统、有效的临床防治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前瞻性统计2007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出生的全部新生儿。胎龄35~37周的晚期早产儿为观察组,生后24h内检查血、尿、便常规、血气分析、血电解质、监测微量血糖、胸片、头颅B超及心脏彩超;随机选每月1日出生的足月新生儿为埘照组,详细记录两组并发症。并对观察组母亲年龄、孕期感染、妊高征、糖尿病、贫血、胎膜早破、羊水异常、脐带异常、胎盘异常、双胎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晚期早产儿333例,出生率为2.71%(333/12286);并发症以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最高(33.6%),其次为呼吸系统疾病发生率(16.8%)、低血糖(9.0%)、颅内出血(8.1%)、贫血或红细胞增多症(5.7%)、消化系统疾病(5.4%),较足月儿组明显增高(P〈0.05);妊高征、贫血、胎膜早破、双胎妊娠是导致晚期早产儿早产的主要高危因素;其病死率为1.20%(4/333),明显高于足月新生儿的0.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晚期早产儿住院时间(5.1d±3.90d)明显高于足月新生儿(3.2d±1.61d)(P〈0.05)。结论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晚期早产儿的出生率为2.71%;其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高于足月新牛儿,住院时间也较足月新生儿长;高胆红素血症为最常见并发症;妊高征、贫血、胎膜早破、双胎妊娠怂导致晚期早产儿的主要早产因素。儿科医生应重视晚期早产儿,常规收入新生儿科观察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早产 出生 婴儿死亡率
原文传递
1991~2012年我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变化及死因分析 被引量:34
11
作者 张蕾丝 姚朗 李雨捷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3710-3713,共4页
目的:探讨1991-2012年我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变化趋势及主要死因,为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中国卫生统计年鉴(2001-2013年)》发布的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数据,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 目的:探讨1991-2012年我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变化趋势及主要死因,为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中国卫生统计年鉴(2001-2013年)》发布的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数据,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91-2012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逐年下降,2012年我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分别为13.2‰和10.3‰,较1991年下降了78.4%和79.4%;其中2012年城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分别为5.9‰和5.2‰,较1991年下降了71.8%和70.0%,2012年农村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分别为16.2‰和12.4‰,较1991年下降了77.2%和78.6%。0-1岁儿童主要死亡原因依次是围生期疾病、先天畸形及呼吸系统疾病。1-5岁儿童主要死亡原因依次是损伤与中毒、先天畸形及染色体异常、呼吸系统疾病。结论:1991-2012年我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明显下降;农村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高于城市,但差距在逐年缩小。应针对主要问题采取多种切实有效的措施降低我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工作重点应集中在农村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 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婴儿死亡率 死亡原因
原文传递
北京市2006—2015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趋势分析 被引量:31
12
作者 王璟 张玲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364-1367,共4页
目的调查2006—2015年北京市5岁以下儿童年龄别和主要死因别死亡率变化趋势及死亡地点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北京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网实时收集的2006—2015年儿童死亡监测资料,对不同年龄段的儿童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主要死因的死亡... 目的调查2006—2015年北京市5岁以下儿童年龄别和主要死因别死亡率变化趋势及死亡地点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北京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网实时收集的2006—2015年儿童死亡监测资料,对不同年龄段的儿童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主要死因的死亡专率和死亡地点进行分析。结果北京市新生儿死亡率(NMR)、婴儿死亡率(IMR)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U5MR)均呈下降趋势(均P<0.01),2015年分别为1.52‰、2.42‰和3.02‰,比2006年分别降低了55.56%、47.85%和47.75%。2006—2015年,北京市5岁以下儿童主要死因中,无论是城市还是远郊,先天性心脏病和出生窒息均成下降趋势(均P<0.05);而早产或低体重呈波动状态(均P<0.05)。城市的其他先天畸形和意外窒息下降明显,降幅分别为71.61%和10.08%(均P<0.05);远郊的肺炎下降明显,降幅为59.12%(P<0.05)。另外,5岁以下儿童死亡地点与地域分布和儿童性别有关,城市儿童和女童多在医院死亡(均P<0.05)。结论 2006—2015年,北京市5岁以下儿童的健康状况持续改善,应继续提高妇女儿童的医疗保健能力,控制"全面放开二孩"国策下的婴儿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死亡率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新生儿 死亡原因
原文传递
中国儿童死亡状况的国际比较 被引量:30
13
作者 冯星淋 罗昊 +1 位作者 沈娟 郭岩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39-343,共5页
目的:从全球视角研究中国在实现MDG4进程中的现状和趋势,分析与中国国情类似国家之间的差距。方法:利用WHO和UNICEF年度报告公布的数据,一是描述世界婴儿以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现状、发展趋势;二是比较中国的婴儿以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负... 目的:从全球视角研究中国在实现MDG4进程中的现状和趋势,分析与中国国情类似国家之间的差距。方法:利用WHO和UNICEF年度报告公布的数据,一是描述世界婴儿以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现状、发展趋势;二是比较中国的婴儿以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负担及其变化趋势在世界各国中所处的位置;三是分别选出人均GDP(ppp)、总和生育率、成人识字率以及城市化率4项指标与中国类似的10个国家进行比较。结果:16年间虽然各国儿童健康总体状况持续改善,但是离MDG4所要求的4.3%的下降速率尚存在不小差距。中国在儿童死亡率的相对水平上表现尚可,但是绝对死亡负担居世界前列。从下降速率来看,中国在世界上排位居中,但近年的世界排名有所退步。同时婴儿死亡率的平均年下降速率为3.29%,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平均年下降速率为3.35%,略低于实现MDG4所要求的4.3%。结论:中国的婴儿以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在死亡率的绝对水平上表现尚可。但是因为人口基数较大,婴儿以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人数的负担居世界前列。与中国国情类似的国家中,秘鲁、南斯拉夫、伯利兹、斯里兰卡、越南、印尼和埃及的表现都要优于中国,其成功经验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死亡率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MDG4 国际比较
原文传递
2019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被引量:28
14
作者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20年第9期1-11,共11页
2019年全国卫生健康系统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启动实施健康中国行动,深化医改取得重要进展,重大疾病防控持续加强,医疗服务水平稳步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继续增强,重点人群健康服务扎实推进,综合监督水平不断提升,各项... 2019年全国卫生健康系统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启动实施健康中国行动,深化医改取得重要进展,重大疾病防控持续加强,医疗服务水平稳步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继续增强,重点人群健康服务扎实推进,综合监督水平不断提升,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城乡居民健康水平持续提高。居民人均预期寿命由2018年的77.0岁提高到2019年的77.3岁,孕产妇死亡率从18.3/10万下降到17.8/10万,婴儿死亡率从6.1‰下降到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民健康水平 医疗服务水平 婴儿死亡率 统计公报 疾病防控 人群健康 卫生健康 人均预期寿命
原文传递
我国出生缺陷的现状及干预 被引量:24
15
作者 罗美瑜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5期1-2,共2页
关键词 出生缺陷发生 婴儿死亡率 出生缺陷儿 感染性疾病 传染性疾病 统计数据 婴幼儿 意味着
下载PDF
1990年婴儿死亡率的调整及生命表估计 被引量:26
16
作者 翟振武 《人口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9-16,共8页
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10%抽样汇总表和1%磁带公布以后,我们对数据质量进行了认真的检查。检查结果表明,绝大多数项目的质量是较高的,但是,死亡数据却呈现出明显的偏低现象。特别是婴儿死亡率,更令人生疑。本文试图对1990年普查的婴儿... 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10%抽样汇总表和1%磁带公布以后,我们对数据质量进行了认真的检查。检查结果表明,绝大多数项目的质量是较高的,但是,死亡数据却呈现出明显的偏低现象。特别是婴儿死亡率,更令人生疑。本文试图对1990年普查的婴儿死亡率做一评价,并利用1981年生命表调整1990年婴儿死亡率,进而编制出经过调整的1990年全国生命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死亡率 生命表 1990年 数据质量 人口普查 汇总表 检查结果 过调整 死亡 1981年
原文传递
国内外剖宫产现状及原因分析 被引量:26
17
作者 韩代花 何新蓉 +3 位作者 梁裕杰 黄芳 王洋 李红英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CAS 2015年第3期339-341,共3页
随着剖宫产技术的成熟、抗菌药物的应用以及麻醉和监测能力的提高,剖宫产手术的安全性显著提高,为解决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降低母婴死亡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过高的剖宫产率又为产科质量带来隐患,增加了不良结局的风险。目前剖宫产... 随着剖宫产技术的成熟、抗菌药物的应用以及麻醉和监测能力的提高,剖宫产手术的安全性显著提高,为解决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降低母婴死亡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过高的剖宫产率又为产科质量带来隐患,增加了不良结局的风险。目前剖宫产率的增高已是全世界面临的共同问题,在我国尤为突出。综述国内外剖宫产现状,探讨影响剖宫产率的因素,指出剖产率的增高不再是单纯的医学问题,社会因素也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只有通过医务人员和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有效地降低剖宫产率,保障母婴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术 妊娠并发症 婴儿死亡率 社会学 医学
下载PDF
中国婴儿死亡率分析 被引量:22
18
作者 周有尚 饶克勤 张德英 《中国人口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35-46,34,共13页
婴儿死亡率、婴儿死亡原因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是当前国际人口学和医学公共卫生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它是衡量和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文化教育、卫生保健事业发展和居民健康状况的敏感指标,也是人口平均期望寿命研究的重要内容。我... 婴儿死亡率、婴儿死亡原因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是当前国际人口学和医学公共卫生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它是衡量和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文化教育、卫生保健事业发展和居民健康状况的敏感指标,也是人口平均期望寿命研究的重要内容。我国婴儿死亡及其原因、影响婴儿死亡因素的调查研究起步较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死亡率 新生儿死亡 农村 中小城市 水平 呼吸系病 死因 调查研究 大城市 差异
原文传递
早期足月儿围产期高危因素及并发症临床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24
19
作者 高亮 程慧清 徐发林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3期212-218,共7页
目的探讨早期足月儿的围产期高危因素及新生儿期疾病特征。方法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出生的足月活产新生儿共5468例。比较早期足月组(1933例)、完全足月组(3013例)和晚期足月组(412例)孕产妇的基本情况... 目的探讨早期足月儿的围产期高危因素及新生儿期疾病特征。方法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出生的足月活产新生儿共5468例。比较早期足月组(1933例)、完全足月组(3013例)和晚期足月组(412例)孕产妇的基本情况、妊娠期合并症及并发症发生率,分析早期足月分娩的危险因素。比较早期足月组(2033例)、完全足月组(3023例)和晚期足月组(412例),胎龄37~37周^+6亚组(695例)与38~38周^+6亚组(1338例)新生儿的基本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LSD—t检验、Pearsonz。检验、校正χ^2检验、Fisher精确概率法、二元多因素logistic回归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孕产妇情况:比较早期足月组与完全足月组、晚期足月组孕产妇高龄(≥35岁)[21.1%(407/1933)、10,5%(317/3013)、6.8%(28/412),χ^2=127.690]、妊娠次数〉1次[63.1%(1220/1933)、47.3%(1425/3013)、39.6%(163/412),χ^2=147.668]、分娩次数〉1次[43.7%(844/1933)、23.1%(697/3013)、15.O%(62/412),χ^2=287.765]、剖宫产[75.2%(1453/1933)、56.2%(1693/3013)、54.1%(223/412),χ^2=196.348]、瘢痕子宫[27.9%(539/1933)、8.9%(267/3013)、1.5%(6/412),χ^2=396.521]、胎膜早破[20.6%(398/1933)、14.2%(428/3013)、10.2%(42/412),χ^2=47.217]、羊水异常[17.8%(344/1933)、12.3%(370/3013)、11.2%(46/412),χ^2=32.777]、妊娠期糖尿病[11.5%(223/1933)、5.9%(178/3013)、5.1%(21/412),χ^2=56.169]、胎位异常[9.5%(184/1933)、5.1%(155/3013)、2.9%(12/412),χ^2=43.511]、妊娠期高血压疾病[9.2%(178/1933)、3.5%(105/3013)、2.9%(12/412),χ^2=79.915]、多胎妊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新生 婴儿 早产 围产期 危险因素 重症监护病房 新生儿 婴儿死亡率
原文传递
六普数据中婴儿死亡率及儿童死亡概率的质疑与评估 被引量:24
20
作者 赵梦晗 杨凡 《人口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8-80,共13页
文章根据卫生部监测点数据及世界其他国家有关数据对我国第六次入口普查公布的婴儿死亡率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概率提出质疑,认为普查数据所显示的我国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概率水平偏低且下降速度过快。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结... 文章根据卫生部监测点数据及世界其他国家有关数据对我国第六次入口普查公布的婴儿死亡率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概率提出质疑,认为普查数据所显示的我国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概率水平偏低且下降速度过快。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结合多国数据,分别考察经济发展水平、文化教育水平与婴儿死亡率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概率之间的关系,发现我国的状况在很大程度上不符合国际经验。为给出相对准确的婴儿死亡率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概率估计值,研究中利用寇尔德曼模型生命表及布拉斯罗吉特转换对我国实际的婴儿死亡率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概率进行了估计。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概率分别在18‰~19‰和22‰-23‰的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六次人口普查 婴儿死亡率 5岁以下儿童死亡 数据质量评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6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