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婚姻:农村女性迁移的翘翘板——农村女性婚姻迁移的社会学分析 被引量:16
1
作者 孙琼如 《青年探索》 2004年第6期20-23,共4页
关键词 婚姻关系 农村女性 社会学 婚姻迁移 婚嫁文化
下载PDF
哈尼族婚嫁文化在现代首饰设计中的美学运用研究
2
作者 彭宗英 杨凌辉 贺光辉 《设计》 2024年第23期52-55,共4页
哈尼族婚嫁文化是中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了极其丰富的美学元素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哈尼族婚俗文化在现代首饰设计中的美学运用,分析其色彩、图案、材质和功能,并明确这些美学元素在现代首饰设计中的传... 哈尼族婚嫁文化是中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了极其丰富的美学元素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哈尼族婚俗文化在现代首饰设计中的美学运用,分析其色彩、图案、材质和功能,并明确这些美学元素在现代首饰设计中的传承与创新。通过将哈尼族婚嫁文化与现代首饰设计的美学原则相结合进行深入的研究,创造出既具有民族特色又符合当代审美潮流的首饰设计作品,并对如何更好地将哈尼族婚嫁文化融入现代首饰设计中提出了未来研究方向的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哈尼族婚礼文化的融入不仅能够为首饰设计增添一抹浓厚的文化底色,而且对于推动民族文化活态传承与创新发展具有不容小觑的战略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尼族 婚嫁文化 传承与创新 首饰设计 美学运用
下载PDF
云锦纹样在婚嫁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董泽昊 邓莉丽 《美术大观》 2021年第2期196-197,共2页
本文探究云锦纹样在婚嫁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方法,为云锦在文创产品设计中找到新的发展路径。基于婚嫁文创产品的生存现状,将云锦纹样融合现代婚嫁观、审美观,与婚嫁文创产品设计进行有机结合,为现代婚嫁文创产品增加传统造物之美、丰... 本文探究云锦纹样在婚嫁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方法,为云锦在文创产品设计中找到新的发展路径。基于婚嫁文创产品的生存现状,将云锦纹样融合现代婚嫁观、审美观,与婚嫁文创产品设计进行有机结合,为现代婚嫁文创产品增加传统造物之美、丰富文化内核的同时,推广云锦文化、拓宽云锦在现代市场的生存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锦纹样 婚嫁文化 文化创意产品设计
下载PDF
民间美术欣赏系列之四十四 近代汉族民间女子婚礼服欣赏
4
作者 郑宪恒 胥筝筝 《中国美术教育》 2019年第6期93-96,共4页
婚礼服指新郎、新娘参加婚礼时穿的服装,是民间婚嫁服饰的主体,也是婚嫁文化的物质载体。我国女子婚礼服的历史久远,其伴随周代礼服而出现。据《仪礼·士昏礼》载,“女次,纯衣纁袡,立于房中南面”[1]37,即新婚女子需身穿黄中泛红的... 婚礼服指新郎、新娘参加婚礼时穿的服装,是民间婚嫁服饰的主体,也是婚嫁文化的物质载体。我国女子婚礼服的历史久远,其伴随周代礼服而出现。据《仪礼·士昏礼》载,“女次,纯衣纁袡,立于房中南面”[1]37,即新婚女子需身穿黄中泛红的丝质礼服参加婚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婚礼服 近代汉族 婚嫁服饰 民间女子 美术欣赏 物质载体 婚嫁文化
原文传递
浅析潮州刺绣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以婚庆包装为例
5
作者 黎玉华 石静怡 《绿色包装》 2022年第12期133-137,共5页
潮州刺绣起源于我国岭南的潮汕地区,以构图饱满、色彩亮丽又具立体感而区别于其它绣种,是中国传统艺术的精髓,在国内外享有盛誉,但也免不了面临传承和发展的困境。本文简述了潮州刺绣的现状,对潮州刺绣文化在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潮州刺绣起源于我国岭南的潮汕地区,以构图饱满、色彩亮丽又具立体感而区别于其它绣种,是中国传统艺术的精髓,在国内外享有盛誉,但也免不了面临传承和发展的困境。本文简述了潮州刺绣的现状,对潮州刺绣文化在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构思,在潮州刺绣文化中提取元素,运用潮州刺绣文化融入婚嫁文化创意的设计思想,通过婚嫁文化创意设计构思,潮州刺绣文化与婚嫁文化创意理念相结合,并进行了潮州刺绣文化在婚嫁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中的实践,将潮州刺绣文化在婚嫁文化创意中进行应用。希望通过潮州刺绣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加大潮绣的传播,让更多人了解潮州刺绣,并引发对潮州刺绣传承与发展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州刺绣 婚嫁文化 文化创意产品 设计
下载PDF
从读者反映论看古诗英译中婚嫁文化因素的应对策略
6
作者 周赟赟 《海外英语》 2012年第8X期168-169,174,共3页
爱情是文学作品永恒的主题,但地域差异导致文化差异,在相异的文化背景下,对同一主题的刻画必成多元化态势。该文选取颇具中国特色的婚嫁文化作为研究对象,从读者反映论的视角,探讨中国古诗词英译中婚嫁文化因素的翻译应对策略及翻译技巧。
关键词 古诗 婚嫁文化 策略 技巧
下载PDF
潮汕姿娘的地位变迁——以婚嫁文化为视角
7
作者 徐欣欣 黄勤锦 《求知导刊》 2018年第18期15-22,共8页
婚嫁文化属民俗文化范畴,贯穿于人类婚姻关系缔结过程始终,具有集体性、规范性与历史性.婚姻关系作为社会关系中的分支之一,涉及男女两性在家庭、道德、社会层面的交往及态度,而研究婚嫁文化的变迁可折射出女性在婚姻家庭中的地位.在潮... 婚嫁文化属民俗文化范畴,贯穿于人类婚姻关系缔结过程始终,具有集体性、规范性与历史性.婚姻关系作为社会关系中的分支之一,涉及男女两性在家庭、道德、社会层面的交往及态度,而研究婚嫁文化的变迁可折射出女性在婚姻家庭中的地位.在潮汕地区的家庭关系中,女性的地位尤受外界贬责,不单因为该地区传统婚姻观念与迷信保留的事实,更在于以讹传讹的丑化.因此,如何在该浓厚文化大背景下对妇女进行自新及环境营造是社会工作介入的必经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汕 姿娘 婚嫁文化 社会工作 变迁
下载PDF
齐鲁婚嫁文化中的民俗观念载体——民间美术
8
作者 张焕芳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 2014年第8期130-132,共3页
民间美术作品是民间的,又是民俗的,它在特殊的历史时期肩负着特殊的历史使命。本文紧紧围绕农耕时代齐鲁各地婚嫁礼仪中相沿习成的不同体裁的民间美术作品展开论述,力求真实、系统的分析"大俗大雅"的民间美术作品在齐鲁婚嫁... 民间美术作品是民间的,又是民俗的,它在特殊的历史时期肩负着特殊的历史使命。本文紧紧围绕农耕时代齐鲁各地婚嫁礼仪中相沿习成的不同体裁的民间美术作品展开论述,力求真实、系统的分析"大俗大雅"的民间美术作品在齐鲁婚嫁礼仪中"拙中见巧"的深层次文化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美术 婚俗 婚嫁文化 民俗观念
原文传递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婚嫁文化的演变——以青岛市即墨区南王家庄村为例
9
作者 王侨 诸葛福民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81-86,共6页
乡村是中国文化的重要源泉,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能够促进乡村的振兴。婚嫁文化作为乡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当地文化传播、培育文明乡风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对青岛市即墨区南王家庄村婚嫁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乡村是中国文化的重要源泉,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能够促进乡村的振兴。婚嫁文化作为乡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当地文化传播、培育文明乡风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对青岛市即墨区南王家庄村婚嫁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进行深入思考,重点探讨其婚嫁文化的演变特征、成因,以更好地满足农民对美好生活的精神需要,改善农民的精神风貌,树立乡村文明新风,推动乡村文化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婚嫁文化 历史演变 乡村振兴
下载PDF
秀禾服+花艺造型 花开富贵喜迎春
10
作者 艾米 《人像摄影》 2022年第3期146-153,共8页
中式婚礼受到越来越多新人喜爱,怀抱对传统婚嫁文化的崇敬,很多新人会选择举办一场中式喜宴。即便非中式婚礼,闺房出嫁时着中式嫁衣,也是时下众多新娘的选择。中式婚嫁造型成为新娘造型的重头戏。
关键词 中式婚礼 花开富贵 新人 婚嫁文化 重头戏
原文传递
浅析贵州省荔波县瑶麓乡瑶族婚嫁文化旅游的开发及保护
11
作者 余林 《黑河学刊》 2013年第2期33-33,85,共2页
贵州省荔波县瑶麓乡瑶族婚阿俗正在一步一步地弱化下去,在此情况下,本文认为可以借开发瑶族婚嫁文化之机,使当地人民效仿原有"凿壁谈婚"的恋爱方式及原有的结婚方式,促进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从而对瑶麓乡瑶族的婚嫁文化起到... 贵州省荔波县瑶麓乡瑶族婚阿俗正在一步一步地弱化下去,在此情况下,本文认为可以借开发瑶族婚嫁文化之机,使当地人民效仿原有"凿壁谈婚"的恋爱方式及原有的结婚方式,促进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从而对瑶麓乡瑶族的婚嫁文化起到良好地保护和发展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瑶麓乡 瑶族 婚嫁文化 旅游开发
下载PDF
“等娶罐”:民俗视像与民间美术
12
作者 武文丰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04X期122-123,共2页
民俗文化是民间文化的一种,泛指民俗事象和民俗活动范围内所反映的文化现象,其中包含着当地的民间美术,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和文化价值,婚嫁人生礼仪是民俗视像的一种重要形式,具有与其它民俗视像同样的功能。等娶罐作为陕西宝鸡地区民... 民俗文化是民间文化的一种,泛指民俗事象和民俗活动范围内所反映的文化现象,其中包含着当地的民间美术,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和文化价值,婚嫁人生礼仪是民俗视像的一种重要形式,具有与其它民俗视像同样的功能。等娶罐作为陕西宝鸡地区民众子女婚嫁中的重要民间美术,无论从名称、用途和装饰意味,都隐喻着待嫁女子对未来婚姻的诉求与期待,表现一脉相承的生命与繁衍,传达了民众对于勤劳为本、喜结良缘的美好祝愿,凸显了人生礼仪的含蓄与内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娶罐 婚嫁文化 人生礼仪
原文传递
“十里红妆女儿梦”的背后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敏珊 《明日风尚》 2017年第20期83-83,共1页
'红妆带绾同心结,碧沼花开并蒂莲','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是从古至今女子不变的心愿。早在《仪礼》中的《士婚礼》篇中就记载了成婚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在物产丰饶的浙东地区,女子出嫁之时,流... '红妆带绾同心结,碧沼花开并蒂莲','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是从古至今女子不变的心愿。早在《仪礼》中的《士婚礼》篇中就记载了成婚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在物产丰饶的浙东地区,女子出嫁之时,流光溢彩的宁式红妆家具,从女家一直延伸到夫家,号称'十里红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里红妆 婚嫁文化 宁式家具
原文传递
黔西北彝族婚嫁歌文化生态调查与传承保护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娟 刘云 《中国民族博览》 2022年第20期62-65,共4页
婚嫁歌是彝族三大礼俗歌之一,汉语习惯称其为酒礼歌,与世界上所有非遗文化的生存原理相同,黔西北彝族婚嫁歌依赖于彝族传统婚俗而存在。近代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彝族语言的流失、外来文化的影响以及现代文化的冲击,黔西北彝族... 婚嫁歌是彝族三大礼俗歌之一,汉语习惯称其为酒礼歌,与世界上所有非遗文化的生存原理相同,黔西北彝族婚嫁歌依赖于彝族传统婚俗而存在。近代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彝族语言的流失、外来文化的影响以及现代文化的冲击,黔西北彝族婚嫁歌文化生态发生了重大变迁,传统婚礼逐渐被现代婚礼取代,相应地婚嫁歌也失去了市场,婚嫁歌因传承代际中断而处于濒危状态。在传统文化式微、现代文化主导的语境下,政府有关部门应通过彝族婚嫁歌文化的调查认定和记录建档、非遗代表性名录及其传承人申报,传承人队伍培养,加大监管和资金扶持,规划建设文化生态区、文化生态乡镇、文化生态村寨等形式,结合乡村文化振兴战略,多措并举,促使黔西北彝族婚嫁歌文化得以有效传承和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西北彝族 婚嫁文化生态 调查 传承保护 研究
下载PDF
侗族婚嫁习俗的对外翻译与跨文化传播研究
15
作者 罗崇雯 孙筱佳 +1 位作者 赵芫 李韵怡 《大众标准化》 2020年第12期120-122,共3页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逐渐深入,我国文化外宣日益重要。民俗文化翻译作为应用翻译的一个分支,不断受到翻译界及全世界的关注。侗族是我国的少数民族,具有少数民族文化特点。然而,由于侗族婚嫁特色方面的外宣较少,民族特色文...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逐渐深入,我国文化外宣日益重要。民俗文化翻译作为应用翻译的一个分支,不断受到翻译界及全世界的关注。侗族是我国的少数民族,具有少数民族文化特点。然而,由于侗族婚嫁特色方面的外宣较少,民族特色文化不能得到较好的宣扬。侗族民俗文化外翻研究对弘扬民族文化,加深全世界各民族之间的互相了解,意义重大。因此,文章采用了文献研究法、调查法等研究方法,致力于对侗族婚嫁习俗文化的对外翻译和跨文化传播,扩大民族民俗文化的多方影响力,不断提升国内外公众对民族民俗文化的关注度和认可度,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心。侗族大歌根植于文化土壤之中,以音乐的形式传播文化,是侗族文化的直接体现.它在与世界多元文化的交流碰撞中不断发展,以其独特的原生性的音乐文化,民俗文化,祭祀文化,审美文化,语言文化,建筑文化等享誉世界.本文旨在研究侗族大歌在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价值,教育价值,经济社会价值,生态价值,和谐价值,并对如何保护好这一世界性艺术做出些许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外宣 侗族婚嫁习俗文化 对外翻译与传播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