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想家,但回不去了
1
作者 张佳玮 《学习之友》 2024年第4期45-46,共2页
我一个朋友,住在巴黎圣丹尼,家里阳台上,看得见塞纳河与埃菲尔铁塔,言谈间却会流露上海腔。他生在石库门里,说到上海,便回忆起五加皮、德兴馆、大光明电影院和大白兔奶糖,以及姚慕双、周柏春二位先生。还有上世纪80年代,外滩某商厦门口... 我一个朋友,住在巴黎圣丹尼,家里阳台上,看得见塞纳河与埃菲尔铁塔,言谈间却会流露上海腔。他生在石库门里,说到上海,便回忆起五加皮、德兴馆、大光明电影院和大白兔奶糖,以及姚慕双、周柏春二位先生。还有上世纪80年代,外滩某商厦门口摆着真人大的米老鼠。“很久没回去了。”上次回去是何时呢?“世博会那几年吧?”他也承认,“现在回去看,上海都不认识了……也不一样了。”想上海时怎么办呢?去巴黎13区,找一家上海馆子,吃一点酒香草头、腌笃鲜汤百叶结,好了,缓过来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菲尔铁塔 大白兔奶糖 石库门 五加皮 世博会 米老鼠 塞纳河
原文传递
一部富有人文内涵与上海风情的人物传记——读《滑稽泰斗:姚慕双周柏春合传》有感
2
作者 单跃进 《曲艺》 2023年第5期66-69,共4页
我认识唐燕能老师,是因为他给沪上一批戏曲名家立传,将一些随时可能湮没的艺术人生记录下来。在与唐老师的陆续接触中,我知道他痴迷余(叔岩)派声腔。约上三两好友,拍板击节,引吭一曲,便是他乐此不疲的生活享受。有时,他会将自娱自乐的... 我认识唐燕能老师,是因为他给沪上一批戏曲名家立传,将一些随时可能湮没的艺术人生记录下来。在与唐老师的陆续接触中,我知道他痴迷余(叔岩)派声腔。约上三两好友,拍板击节,引吭一曲,便是他乐此不疲的生活享受。有时,他会将自娱自乐的唱腔录音片段,分享与我。前年,唐老师微信与我,说正在奋力撰写姚慕双与周柏春的合传,邀我届时作序。言辞之间,我感受了他对这本传记的倾情投入,却也诧异他的跨界写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信 人物传记 艺术人生 老师 柏春 人文内涵 自娱自乐
原文传递
很多编辑和播音员喜欢与我一起工作 被引量:2
3
作者 陆进云(口述) 沈依谷(采访) 陈娅(采访) 《上海广播电视研究》 2019年第2期33-36,共4页
上海解放前后,您在电台的经历是怎样的?1946年中学毕业以后,我经亲戚介绍进了一家民营的“九九”电台。这家电台坐落于南京西路的一条新式弄堂里。播音室很小,前后两间加起来只有四五十个平方米。我在前面一间播音,后面一间放了一些沙发... 上海解放前后,您在电台的经历是怎样的?1946年中学毕业以后,我经亲戚介绍进了一家民营的“九九”电台。这家电台坐落于南京西路的一条新式弄堂里。播音室很小,前后两间加起来只有四五十个平方米。我在前面一间播音,后面一间放了一些沙发,演员来候播的时候就坐在沙发上。当时上海滩的名角,像严雪亭、蒋月泉、姚慕双、周柏春、戚雅仙、石筱英等这些当红艺人都曾被我们邀请来电台现场演播过。“九九”的发射功率其实是很低的。不过除了上海本地听众外,江苏、浙江等部分地区也还是可以接收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西路 戚雅仙 发射功率 蒋月泉 石筱英
下载PDF
在滑稽艺术中度春秋,在上海腔调里觅知音
4
作者 钱程 《上海人大月刊》 2022年第12期55-56,共2页
诞生于1918年的姚慕双和诞生于1922年的周柏春是上海滑稽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对滑稽昆仲和杰出的上海滑稽表演艺术家。上海滑稽包含滑稽戏和独脚戏两种不同的表演样式。在姚、周1938年从艺之前,肇始于清末民初的上海滑稽戏正从“新剧... 诞生于1918年的姚慕双和诞生于1922年的周柏春是上海滑稽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对滑稽昆仲和杰出的上海滑稽表演艺术家。上海滑稽包含滑稽戏和独脚戏两种不同的表演样式。在姚、周1938年从艺之前,肇始于清末民初的上海滑稽戏正从“新剧”(中国早期话剧)华丽转身,而1915年由“新剧”名家钱化佛“始作俑”的上海独脚戏自1927年起已见诸报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早期话剧 滑稽戏 独脚戏 华丽转身 腔调 清末民初 新剧
下载PDF
双艺,多才多艺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双勤 《上海戏剧》 1988年第4期39-40,共2页
先从吴双艺的名字说起。他1948年拜姚慕双、周柏春为师后便遴选了一个“艺”字为名,这说明他具有执着的艺术追求,把滑稽当作一杯醇馥的琼浆,陶醉其中,充满欢乐,钟爱滑稽艺术的炽热程度已至沸点。“双字辈”全是解放前后在私营电台上唱... 先从吴双艺的名字说起。他1948年拜姚慕双、周柏春为师后便遴选了一个“艺”字为名,这说明他具有执着的艺术追求,把滑稽当作一杯醇馥的琼浆,陶醉其中,充满欢乐,钟爱滑稽艺术的炽热程度已至沸点。“双字辈”全是解放前后在私营电台上唱独脚戏出身的。1950年姚周组织剧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柏春 独自一人 著名戏剧家 叹五更 瞳目结舌 九十九 楼台会 咕白 人物性格
下载PDF
滑稽表演的默契
6
作者 吴双艺 《上海戏剧》 1983年第5期45-46,共2页
“情愿同老婆离婚,也不愿跟他拆档。”这是我们滑稽演员中流传的一句行话。其实说这话的人,并非真的情愿同自己的妻子离婚,而是强调他和“老搭挡”的密切关系。“老搭档”们在长期合作的表演实践中,彼此熟悉了对方表演艺术的特点,配合紧... “情愿同老婆离婚,也不愿跟他拆档。”这是我们滑稽演员中流传的一句行话。其实说这话的人,并非真的情愿同自己的妻子离婚,而是强调他和“老搭挡”的密切关系。“老搭档”们在长期合作的表演实践中,彼此熟悉了对方表演艺术的特点,配合紧密,无论是语言的组织技巧,还是动作的一招一式,都能做到“钩子密、烘托紧”,珠联璧合,运用自如。“老搭档”们表演上的这种默契,对滑稽戏来说显得特别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稽表演 表演实践 演出效果 共性和个性 文化水平 欣赏习惯 姐妹艺术 艺术享受
下载PDF
姚氏昆仲双捧杯——记滑稽演员姚祺儿、姚勇儿
7
作者 张双勤 《上海戏剧》 1987年第3期27-28,共2页
这么凑巧,那样幸运,姚慕双的两个儿子姚祺儿、姚勇儿双双囊括了上海市文联颁发的首届文学艺术奖,滑稽界仅有两个名额的中年演员奖。问问他俩怎会捧杯的,39岁的哥哥和32岁的弟弟都异口同声地说:“党的培养,父亲教导。”说得正确,哥儿俩... 这么凑巧,那样幸运,姚慕双的两个儿子姚祺儿、姚勇儿双双囊括了上海市文联颁发的首届文学艺术奖,滑稽界仅有两个名额的中年演员奖。问问他俩怎会捧杯的,39岁的哥哥和32岁的弟弟都异口同声地说:“党的培养,父亲教导。”说得正确,哥儿俩在幼年跨入校门即为学校中的文艺积极分子,差不多又同时踏进滑稽界,9年以来,各自在党的哺育下,哥哥成了青艺滑稽剧团的台柱,弟弟成了上海滑稽剧团的尖子。也许有人会说姚氏昆仲靠的是老子姚慕双的牌子,这话是站不住脚的。一个演员成名是与天时、地利、人和有关的,三分机缘,七分努力,这似乎是一条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奖 中国戏剧家协会 自我解嘲 千人一面 学生时代 桑桑 官场现形记 艺术指导
下载PDF
“点子”应常出常新——《新民晚报》关于世界杯足球赛报道引出的思考
8
作者 吴万里 《传媒观察》 1990年第8期32-33,共2页
办报离不开点子,那么点子是什么呢?我认为点子就是一种“巧思”、“办法”、“灵感”。具体来说,编排中有编排的巧思,如同一类型的不同新闻,单独、分开报道与组合在一起报道,效果是不一样的;同一标题,不同作法,反映也会不一。写作有写... 办报离不开点子,那么点子是什么呢?我认为点子就是一种“巧思”、“办法”、“灵感”。具体来说,编排中有编排的巧思,如同一类型的不同新闻,单独、分开报道与组合在一起报道,效果是不一样的;同一标题,不同作法,反映也会不一。写作有写作中的巧思,如一篇报道主题、角度的确定,往往以“精思竭虑,偶有一得”的灵感形式出现;采访时,从哪一线路入手去采访也大有千秋之别,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民晚报》 世界杯足球赛 体育版 精思 编辑记者 相声演员 作者队伍 为有源头活水来 辛苦劳作
下载PDF
乘时代之大潮 攀艺术之高峰——著名滑稽表演艺术家吴双艺表演艺术浅谈
9
作者 杜竹敏 《上海艺术评论》 2020年第5期13-15,共3页
应该说,离开上海滑稽、乃至上海戏曲近现代发展谈吴双艺的个人成就与艺术特色都是不全面的。艺术家成就的取得,既有大时代变革赋予的契机,还有以姚慕双、周柏春领衔,“双字辈”共同营造的艺术氛围,也离不开个人的奋斗与钻研。三者共同... 应该说,离开上海滑稽、乃至上海戏曲近现代发展谈吴双艺的个人成就与艺术特色都是不全面的。艺术家成就的取得,既有大时代变革赋予的契机,还有以姚慕双、周柏春领衔,“双字辈”共同营造的艺术氛围,也离不开个人的奋斗与钻研。三者共同成就了滑稽表演艺术家吴双艺,也成就了以吴双艺为代表的一批艺术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成就 表演艺术 艺术氛围 时代变革 滑稽 近现代发展
下载PDF
姚周之后上海滑稽戏向何处去
10
作者 吴琦幸 《曲艺》 2008年第9期36-37,共2页
几个月前,滑稽泰斗周柏春老师的辞世,又一次引起上海曲艺界以及文化界的省思。滑稽戏,这一为广大江南人士喜闻乐见的传统曲种目前的质量正在不断下滑,渐渐低俗化,观众也越来越少,这令很多喜爱滑稽艺术的人士深感忧虑。周柏春老师生前就... 几个月前,滑稽泰斗周柏春老师的辞世,又一次引起上海曲艺界以及文化界的省思。滑稽戏,这一为广大江南人士喜闻乐见的传统曲种目前的质量正在不断下滑,渐渐低俗化,观众也越来越少,这令很多喜爱滑稽艺术的人士深感忧虑。周柏春老师生前就一直为滑稽戏庸俗化泛滥、逐渐走向低落而担忧。他曾多次对女儿周伟儿说:"滑稽不应该是这个样子的。滑稽戏应该‘不油不流不俗’,它很高雅,并且能够给人以人生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稽戏 周柏春
原文传递
戒浅薄,除庸俗,深开拓——关于独脚戏的断想
11
作者 徐维新 《上海戏剧》 1986年第4期32-33,共2页
近几年来,独脚戏新作较少。四、五月间,江、浙、沪的滑稽演员曾举行过一次滑稽大会串,由八档较有影响的演员各展风采,这虽不是独脚戏的“全豹”,但毕竟也是“一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研究独脚戏现状和新作的窗口。
关键词 会串 宝宝乐 江笑笑 分会组织 小段 服装厂 法刀 人从 气刀
下载PDF
用笑声送旧迎新
12
作者 严顺开 《上海戏剧》 1979年第5期15-16,共2页
记得在中央戏剧学院学习时,系主任洪涛老师对我说:“我们发现你有根喜剧神经,今后准备在这方面培养你,希望你自己也多努力。”从此。
关键词 对我说 毕业分配 中央戏剧学院 喜剧演员 一春 喜剧色彩 根被
下载PDF
滑稽的历程——姚慕双、周柏春表演艺术研讨会述评
13
作者 范华群 《上海戏剧》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25-26,共2页
一九八八年的岁尾,上海市文联大厅里,座无虚席。这里正在举行著名滑稽戏演员姚慕双、周柏春舞台艺术生活五十周年表演艺术的研讨会,国内著名的滑稽戏的编、导、演与喜剧理论的专家学者们欢聚一堂,探讨了不少过去尚未涉及的理论问题。
关键词 柏春 舞台艺术 形体语言 八年 一九 杂技理论 滑稽表演 艺术创造 李天济
下载PDF
俗而不俗——漫谈姚、周的滑稽艺术
14
作者 钱英郁 《上海戏剧》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26-27,共2页
姚慕双、周柏春的滑稽艺术与众不同在哪里?作为艺术大师,他们俩的艺术个性是什么?我认为姓周的艺术创造归结起来可以用“俗而不俗”来概括。姚、周的艺术生活从1938年开始,经历了抗日战争年代的上海“孤岛”和沦陷时期,国民党“劫收”... 姚慕双、周柏春的滑稽艺术与众不同在哪里?作为艺术大师,他们俩的艺术个性是什么?我认为姓周的艺术创造归结起来可以用“俗而不俗”来概括。姚、周的艺术生活从1938年开始,经历了抗日战争年代的上海“孤岛”和沦陷时期,国民党“劫收”上海和发动内战时期,以及建国以来这三十九年。这风风雨雨的五十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沦陷时期 柏春 夸张变形 永安公司 十年 谐隐 可看性 引人发笑 方朔
下载PDF
怀念滑稽艺术大师姚慕双先生
15
作者 李涵 《中国戏剧》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54-56,共3页
关键词 滑稽艺术 独脚戏 表演艺术家 人物塑造 演艺生涯
原文传递
独脚戏的幽默所产生的艺术审美效应
16
作者 徐开麟 徐小桃 《曲艺》 2016年第10期13-16,共4页
独脚戏,生长于都市市民文化土壤的曲艺形式,植根于人民群众,具有强烈的海派喜剧色彩和独特的海派幽默。它既继承了民族喜剧艺术的传统,又不排斥对外国喜剧艺术的借鉴,以其宽泛的包容性形成了属于南方曲艺独特的审美效应。记得20世纪90... 独脚戏,生长于都市市民文化土壤的曲艺形式,植根于人民群众,具有强烈的海派喜剧色彩和独特的海派幽默。它既继承了民族喜剧艺术的传统,又不排斥对外国喜剧艺术的借鉴,以其宽泛的包容性形成了属于南方曲艺独特的审美效应。记得20世纪90年代初,我去滑稽泰斗周柏春家拜访,访谈间聊到了独脚戏,周老师不无幽默地说,“阿拉独脚戏讲不过人家相声,但是阿拉的‘做'不会输给人家的。”周老师所说的“做”就是独脚戏讲究的“说、学、做、唱”中的一种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效应 曲艺形式 喜剧艺术 市民文化 江笑笑 艺术方法 柏春 喜剧色彩 王汝刚
原文传递
“我不喜欢每个戏都是姚慕双”
17
作者 张双勤 《上海戏剧》 1985年第3期26-28,共3页
六十八岁了.这位二十二岁上私营电台唱独脚戏出身的著名滑稽戏演员姚慕双,在舞台上已辗战四十多年了,他脸上涂过的油彩恐怕有几十斤.他演过近百部滑稽戏,扮过腰缠万贯的大商贾,也扮过食不饱腹的小乞丐;扮过声势煊赫的大闻人,也扮过平庸... 六十八岁了.这位二十二岁上私营电台唱独脚戏出身的著名滑稽戏演员姚慕双,在舞台上已辗战四十多年了,他脸上涂过的油彩恐怕有几十斤.他演过近百部滑稽戏,扮过腰缠万贯的大商贾,也扮过食不饱腹的小乞丐;扮过声势煊赫的大闻人,也扮过平庸无奇的小市民;扮过满腹经纶的大教授,也扮过胸无点墨的小流氓……。真是能上能下,九流三教,无一不演。“我不喜欢每个戏都是姚慕双。”他在教徒弟学戏时经常说这句话。它是有所指的,唱过曲艺的滑稽戏演员很容易犯一种毛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奇 斯坦尼 钟楼怪人 摇摇头 千人一面 美国电影 下三等 人到中年 生活感受
下载PDF
新——滑稽笑料之本
18
作者 周柏春 《上海戏剧》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24-25,共2页
从艺五十年,我从对滑稽戏和独脚戏的茫然好奇,到略略掌握笑的艺术规律,并逐渐形成个人的艺术风格,这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积累、不断精益求精的过程。我以为:引导我在笑的阶梯上不断攀登的绳索就是——“新”,“新”是一切艺术的生命之... 从艺五十年,我从对滑稽戏和独脚戏的茫然好奇,到略略掌握笑的艺术规律,并逐渐形成个人的艺术风格,这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积累、不断精益求精的过程。我以为:引导我在笑的阶梯上不断攀登的绳索就是——“新”,“新”是一切艺术的生命之本。我的五十年舞台生涯,就是苦苦求新的一生。这次,五十周年舞台生涯纪念演出,我大胆而执意地演出独脚戏新作《生死恋》。这对我与姚慕双具有相当知名度的演员来说,是有一定的心理压力的。象这样影响极大的纪念性演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台生涯 生死恋 艺术风格 心理压力 十年 喜逐颜开 阿桂 流派唱腔 日本电影
下载PDF
海派清口之王——周立波
19
《优品》 2009年第6期60-61,共2页
"最可怜的是那些麻雀,都撞死在在证券公司的大屏幕上——它们以为是共青森林公园到了。"这句话引起了整个剧场的哄堂大笑,几个观众几乎都笑出了眼泪。梳着"小分头"、穿着小西服的周立波手持机关枪、眼戴蛤蟆镜的周... "最可怜的是那些麻雀,都撞死在在证券公司的大屏幕上——它们以为是共青森林公园到了。"这句话引起了整个剧场的哄堂大笑,几个观众几乎都笑出了眼泪。梳着"小分头"、穿着小西服的周立波手持机关枪、眼戴蛤蟆镜的周立波站定,鞠躬,继续用上海话侃侃而谈。演出制作方曾用计数器计算过这场名为《笑侃三十年》表演中的观众反应:按每场表演为140分钟计算,笑声约有680次——这意味着观众平均十几秒就会笑一次。而场上所有的道具就是一个乐谱夹子、两把椅子、一杯水。周立波特地和记者解释说那个乐谱架里是几张A4打印纸,没有内容,只有方向性提示的表演大纲。解释完了还问了一句记者:你是不是觉得很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立波 一杯水 上海话 森林公园 财狂 郭德纲 十年 余秋雨 小唱
原文传递
姚慕双和周柏春说的比唱的好听
20
作者 吴琦幸 《上海戏剧》 2000年第5期37-38,共2页
滑稽艺术大师周柏春以“冷面滑稽”著称,他用自己独特的语言节奏鲜明地塑造出或刁钻促狭,或贪图小便宜,或工于心计的所谓“反派”人物形象。而以热情著称的姚慕双又以其苍劲洪亮的语言,刻划出或憨厚老实、或不经世面、或粗犷自负的... 滑稽艺术大师周柏春以“冷面滑稽”著称,他用自己独特的语言节奏鲜明地塑造出或刁钻促狭,或贪图小便宜,或工于心计的所谓“反派”人物形象。而以热情著称的姚慕双又以其苍劲洪亮的语言,刻划出或憨厚老实、或不经世面、或粗犷自负的半吊子形象,在对方的手下常常吃瘪,从而爆发出笑料,这两种人物也正是人们在生活中经常看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柏春 滑稽戏剧 演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