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84篇文章
< 1 2 7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假设连词“如其”语用特点探析
1
作者 何锋兵 《韶关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84-87,共4页
"如其"是古代汉语常用的一个假设连词,而它非常鲜明的语用特点目前尚未被学界注意。主要有:"如其"用于引导否定语意的假设;而此假设一般是前后并列的两个假设复句中的后一复句,表示一种不太乐观的可能,语气委婉。
关键词 如其 假设连词 语用特点
下载PDF
如其人 如其志 如其学——《隋唐五代书法史》写作札记
2
作者 朱关田 《书法》 2002年第12期11-12,共2页
我受命负责撰写的《隋唐五代书法史》,研究的重点拟在唐代文化与书法发展的关系,有关论述已为同道专家所认可的大约有三点,即唐代的“扬虞抑欧”之论,其标准不全在于书法艺术本身,而与帝王的评骘、家庭背景等有着密切的关联;褚遂良书风... 我受命负责撰写的《隋唐五代书法史》,研究的重点拟在唐代文化与书法发展的关系,有关论述已为同道专家所认可的大约有三点,即唐代的“扬虞抑欧”之论,其标准不全在于书法艺术本身,而与帝王的评骘、家庭背景等有着密切的关联;褚遂良书风的形成,颇受当时台省书手的影响;而颜真卿书法风貌的孕育,一方面来自颜氏的家学渊源,另方面也深受母族殷氏的滋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史 如其 书法 隋唐 五代
原文传递
文如其人?——一个古典命题的合理内涵与适用限度 被引量:36
3
作者 蒋寅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82-89,共8页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 ,“文如其人”或相反一直是个论争不休的话题。作者认为 ,“文不如其人”的命题是基于如下三项假设或者说断定的前提而成立的。第一 ,作家有文如其人的愿望 ;第二 ,作家都真实地表达了他的内心 ;第三 ,文学作品能够如...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 ,“文如其人”或相反一直是个论争不休的话题。作者认为 ,“文不如其人”的命题是基于如下三项假设或者说断定的前提而成立的。第一 ,作家有文如其人的愿望 ;第二 ,作家都真实地表达了他的内心 ;第三 ,文学作品能够如实地再现作家所欲表达的意思。但是 ,以上三点存在许多不确定性 ,稍加检讨 ,便显示出牵强性。所以“文如其人”的命题实际上是有限度的 ,其内核主要应该是人的气质乃至个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如其 文不如其 气质 中国 古代 文学
下载PDF
分层析理与价值认定——“文如其人”理论命题新论 被引量:12
4
作者 任遂虎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55-60,共6页
"文如其人"所涉问题颇为复杂。在知性、气性层面上,文、人对应,应以定点论解释;在情性、德性层面上,文、人不完全对应,应以两点论解释。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文如其人"中包括了应然的思想,即要求言行一致,人、文统一... "文如其人"所涉问题颇为复杂。在知性、气性层面上,文、人对应,应以定点论解释;在情性、德性层面上,文、人不完全对应,应以两点论解释。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文如其人"中包括了应然的思想,即要求言行一致,人、文统一,具有价值导向功能。精神文化负有社会职责,需要文、人参照评价机制。因此,在文、人关系问题上,既要有辩证思维的两点论,也要有整体思维的重点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如其人” 价值认定 不完全对应 命题 析理 价值导向功能 言行一致 社会职责
原文传递
周大新小说论 被引量:7
5
作者 梁鸿 《小说评论》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7-62,共6页
一、村落意识与乡村情感 考察20世纪50年代左右出生的作家作品,似乎无法避开"乡村--城市"这一处于复杂纠缠状态的名词范畴.
关键词 20世纪50年代 周大新 小说 村落意识 乡村情感 窥视者 善恶辩证法 “文如其人” 《第二十幕》 《走出盆地》 《21大厦》
下载PDF
中国古代笔迹心理学思想综论 被引量:6
6
作者 杨春晓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1期87-91,共5页
本文第一次对我国古代丰富的汉字笔迹心理学思想给以初步的综合和论证。主要论述了古人在“字上。其人”命题基础上提出的个性、情绪、品德等对书法笔迹的影响,以及古人在“人如其字”的逆命题基础上通过书法笔迹测查人的个性、情绪、... 本文第一次对我国古代丰富的汉字笔迹心理学思想给以初步的综合和论证。主要论述了古人在“字上。其人”命题基础上提出的个性、情绪、品德等对书法笔迹的影响,以及古人在“人如其字”的逆命题基础上通过书法笔迹测查人的个性、情绪、品德、天资和身心健康状况等方面的心理学思想。为我国现代汉字笔迹心理学的建立提供史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如其 如其 笔迹与心理
下载PDF
人品与文品 被引量:9
7
作者 吴承学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6-15,共10页
古人说,文如其人。这其实包涵了两个命题:一个是体与性即风格与创作个性的关系;一个是人品与文品的关系。前者探讨作家的气质、禀性、性格等个性因素对于文学风格的影响;后者则主要探讨作家的人格、情操、思想、品行等道德因素对于艺... 古人说,文如其人。这其实包涵了两个命题:一个是体与性即风格与创作个性的关系;一个是人品与文品的关系。前者探讨作家的气质、禀性、性格等个性因素对于文学风格的影响;后者则主要探讨作家的人格、情操、思想、品行等道德因素对于艺术品格的制约。或者换句话说,前者是美学和心理学的交汇合流;后者是伦理学对于创作论和审美论的锲入。这两者当然难以截然分开,实际上古人往往把两个命题综合起来,但为了论述清晰方便,本文只对古代的人品文品说作些述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品 人品 文学风格 如其 创作个性 个性因素 艺术品格 道德因素
原文传递
史密森夫妇与粗野主义建筑思想 被引量:8
8
作者 朱亦民 《建筑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8-124,共7页
从英国二战后的社会和思想背景出发,对史密森夫妇的粗野主义建筑思想与1950年代的大众文化和波普艺术之间的关系进行讨论.艺术组织“独立小组”是史密森夫妇的粗野主义建筑中的核心“如其所是”观念的来源.“如其所是”观念的形成是史... 从英国二战后的社会和思想背景出发,对史密森夫妇的粗野主义建筑思想与1950年代的大众文化和波普艺术之间的关系进行讨论.艺术组织“独立小组”是史密森夫妇的粗野主义建筑中的核心“如其所是”观念的来源.“如其所是”观念的形成是史密森夫妇推动现代建筑从乌托邦理念向现实主义转变的重要步骤,并对1960年代后的建筑思想产生了历史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密森夫妇 粗野主义 如其所是
原文传递
“文如其人”命题探微——以考察其思想基础、思维方式为中心 被引量:7
9
作者 徐楠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9-66,共8页
中国古代文论史上的"文如其人"命题,往往具有"实然"、"应然"双重意义。其思想基础既在于儒家思想及文人普遍观念对文之反映、认识功能的信赖,也在于儒道两家共同标举的贵真理想。在古代文论具体情境中,... 中国古代文论史上的"文如其人"命题,往往具有"实然"、"应然"双重意义。其思想基础既在于儒家思想及文人普遍观念对文之反映、认识功能的信赖,也在于儒道两家共同标举的贵真理想。在古代文论具体情境中,该命题在具备一定合理意义的同时,必然存在思维方式上的漏洞。而同样文化背景下的"文未必如其人"论者,则很难对其完成有效质疑。通过思考该命题的特质、得失,今人亦能获得文学研究方法上的若干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如其人” 思维方式 命题 文学研究方法 古代文论 儒家思想 认识功能 文化背景
原文传递
历代对孔子称管仲“如其仁”的解读——从安大简《仲尼曰》“管仲善”看
10
作者 乐爱国 《船山学刊》 2024年第2期64-75,共12页
自孔子肯定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的功业并称之“如其仁”,但又批评管仲之“器小”“不知礼”之后,历代儒家对管仲的评价各有不同,大致有三:其一,孟子、荀子以及董仲舒对管仲多有批评,忽视孔子称管仲“如其仁”;其二,汉唐至北... 自孔子肯定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的功业并称之“如其仁”,但又批评管仲之“器小”“不知礼”之后,历代儒家对管仲的评价各有不同,大致有三:其一,孟子、荀子以及董仲舒对管仲多有批评,忽视孔子称管仲“如其仁”;其二,汉唐至北宋时期儒家学者大都称管仲为“仁”,或同时又认为管仲有“器小”“不知礼”的欠缺;其三,程朱一脉以及后来儒家学者大都称管仲有“仁之功”,虽并非“仁人”,但与之密切相关。新出土的安大简《仲尼曰》明确讲“管仲善”,印证了《论语》中孔子称管仲“如其仁”以及后世多数儒家的解读。然而今有学者主要依据孟子轻视管仲的功业并言“以力假仁者霸”,认为孔子称管仲“如其仁”实指孟子所反对的“以力假仁”,而孔子批评管仲“不知礼”蕴含着管仲“不知仁”之意,明显有过度贬低管仲之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管仲 如其 《仲尼曰》
下载PDF
爱国爱教 修身立德——2023年藏传佛教教义阐释研讨会侧记
11
作者 易文文 李一凡 《中国西藏》 2024年第2期74-79,共6页
位于北京市安定门外的西黄寺,是自清以来藏传佛教高僧在北京的主要驻锡地。藏传佛教“拓然巴”高级学衔唯一培养和授予单位-一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以下简称高佛院)便坐落于此。清幽之地,超然世外,藏传佛教“三级学衔”制度实施二十年... 位于北京市安定门外的西黄寺,是自清以来藏传佛教高僧在北京的主要驻锡地。藏传佛教“拓然巴”高级学衔唯一培养和授予单位-一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以下简称高佛院)便坐落于此。清幽之地,超然世外,藏传佛教“三级学衔”制度实施二十年来,这里培养了335位“拓然巴”,他们中的许多人正逐渐成长为藏传佛教传承和发展的有生力量。2023年藏传佛教教义阐释研讨会上,由高佛院培养的藏传佛教高素质僧才提交了多篇优秀论文。文如其人,灼灼其华,本刊采访了其中的几位优秀代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传佛教 佛学院 藏语系 爱国爱教 修身立德 灼灼其华 如其 然巴
下载PDF
说“理”有道 文成则“服”——考场议论文说理方法探微
12
作者 李雪萍 《高中生学习(作文素材与时评)》 2024年第6期18-20,共3页
“田坎服水,道理服人”,议论文写作也是如此,其关键就在于说理深刻。正所谓“文如其人”,人站直了才有正气,说话才能铿锵;理“站直”了,文章自然掷地有声,以理服人。考生若想写出高分议论文,不妨抓好“说理”这一环节,巧妙运用相关说理... “田坎服水,道理服人”,议论文写作也是如此,其关键就在于说理深刻。正所谓“文如其人”,人站直了才有正气,说话才能铿锵;理“站直”了,文章自然掷地有声,以理服人。考生若想写出高分议论文,不妨抓好“说理”这一环节,巧妙运用相关说理方法,或许能赢得阅卷老师的青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阅卷老师 议论文写作 说理方法 巧妙运用 如其 方法探微 以理服人
原文传递
看不见的控制:儒学思想对传统文学的规训机制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泽华 《汉语言文学研究》 2023年第2期73-82,共10页
福柯通过“权力—知识”的概念将规训看作一种持久的运行机制,以“知识”控制人的行为,通过规范化裁决、监视和检查的手段,将人规训成某一类人。在传统文学的发展中,儒学形成了独特的“权力—知识”规训机制:儒学通过对“诗言志”命题... 福柯通过“权力—知识”的概念将规训看作一种持久的运行机制,以“知识”控制人的行为,通过规范化裁决、监视和检查的手段,将人规训成某一类人。在传统文学的发展中,儒学形成了独特的“权力—知识”规训机制:儒学通过对“诗言志”命题的掌控,以之为传统文学话语场的信条,将“志”由起初泛指心中所思而趋向狭义,成为儒学思想在文学批评史上的代言;“礼以别异”的观念促成的文体等级谱系,充当了规范化裁决的规训手段,将其他文体的发展导向诗学传统;“文如其人”的观念让“文”成为审查作者道德是否合乎儒学思想的“全景敞视”监视机制,而儒学促成的传统道德成为这个规训机制的惩戒方式。在儒学“权力—知识”机制的规训下,文人的创作活动常常笼罩在偏离的焦虑中,这种心态在文学史上扮演着驱动器的角色,推动着文学的发展,或将偏离的文学拉拢回归,或采取尊体的方式使新兴的偏离文体向诗学称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学 规训 诗言志 如其 焦虑
下载PDF
神舟十八号乘组中的新面孔——航天员李聪、李广苏
14
作者 占康 《名人传记》 2024年第7期66-71,共6页
在神舟十八号飞行乘组中,李聪和李广苏是两个新面孔,来自我国第三批航天员。李聪外表俊朗,笑起来像月牙一般的眼晴散发出自信的气质,一头短发,夹杂着数根白发更显睿智,指令长叶光富称赞他是人如其名,非常聪慧。长着一张娃娃脸的李广苏,... 在神舟十八号飞行乘组中,李聪和李广苏是两个新面孔,来自我国第三批航天员。李聪外表俊朗,笑起来像月牙一般的眼晴散发出自信的气质,一头短发,夹杂着数根白发更显睿智,指令长叶光富称赞他是人如其名,非常聪慧。长着一张娃娃脸的李广苏,内敛细致,说话不徐不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令长 如其 李广 航天员 神舟
原文传递
应“咏”屐齿印苍苔 评论家毛时安印象
15
作者 刘玉琴 《上海戏剧》 2024年第1期20-22,共3页
20世纪90年代起与毛时安相识,时常一起看戏讨论,有着20多年的交流交往。印象中的毛时安是一个性格率真的人,其戏剧的评论风格也大抵文如其人。这里的率真不仅指向他的性情,更指向他的敢于直言,不隔靴搔痒,如对有的戏嗤之以鼻,有的又欣... 20世纪90年代起与毛时安相识,时常一起看戏讨论,有着20多年的交流交往。印象中的毛时安是一个性格率真的人,其戏剧的评论风格也大抵文如其人。这里的率真不仅指向他的性情,更指向他的敢于直言,不隔靴搔痒,如对有的戏嗤之以鼻,有的又欣喜难禁,常常喜怒形于色。这看起来似乎较为随性,不太成熟,可又内蕴着他的忧患意识和真诚热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时安 如其 忧患意识 率真 20世纪90年代 印象
下载PDF
透过诗画大家看笔墨精神之争
16
作者 郑鸣谦 《中华民居》 2024年第1期4-9,共6页
王原祁在《麓台题画稿》中有言:“笔墨一道同乎性情,非高旷中有沉挚,则性情终不出也。”此言道破“画如其人”之理,也言明了笔墨所写的意之所在。同时,也为我们欣赏中国画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鉴赏标准。笔墨是具有精神品格和属性的,若笔墨... 王原祁在《麓台题画稿》中有言:“笔墨一道同乎性情,非高旷中有沉挚,则性情终不出也。”此言道破“画如其人”之理,也言明了笔墨所写的意之所在。同时,也为我们欣赏中国画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鉴赏标准。笔墨是具有精神品格和属性的,若笔墨未得其法,则气韵无由显露;若要气韵生动,舍笔墨而无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笔墨精神 气韵生动 鉴赏标准 王原祁 精神品格 如其 中国画 性情
原文传递
胸中豪情寄笔端——读冯凤举的山水画
17
作者 李永强 《荣宝斋》 2024年第7期208-217,共10页
冯凤举是一位豪情满怀的画家,性格豪爽,为人耿直,通过为数不多的几次交流,可以感觉到他的豪迈与性情。古人云“画如其人”,的确如此,凤举的画和他的人品一样朴实淳厚,作品中处处蕴含着画家对艺术的真诚与饱满的创作激情。
关键词 创作激情 性格豪爽 如其 山水画 豪迈
原文传递
并非文如其人
18
作者 冯积岐 《文学自由谈》 2024年第3期129-133,共5页
文如其人,是我们评价某个作家的常用语。这顶帽子不是给每个作家戴在头上都合适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给世界供献了《罪与罚》《群魔》《卡拉马佐夫兄弟》等好多部经典作品,可是,他的为人和为文却在两条道上奔跑。英国作家毛姆曾对他的为... 文如其人,是我们评价某个作家的常用语。这顶帽子不是给每个作家戴在头上都合适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给世界供献了《罪与罚》《群魔》《卡拉马佐夫兄弟》等好多部经典作品,可是,他的为人和为文却在两条道上奔跑。英国作家毛姆曾对他的为人和为文做出过比较贴切的概括:“陀思妥耶夫斯基所具有的惊人原创力,使他成为世上最卓越的小说家之一,而这种原创力的源头,不是他身上的善,而是他身上的恶。”可以说,他是一个十足的无赖、赌徒、骗子。他的道德上的污点是无法抹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罪与罚》 如其 陀思妥耶夫斯基 英国作家 《卡拉马佐夫兄弟》 《群魔》 原创力 毛姆
原文传递
斯婷:去看见理想的另一种可能
19
作者 池来 《幼儿教育》 2024年第19期79-81,共3页
斯婷,人如其名。斯文在兹,裳裳婷婷。从事幼教行业近30年,斯婷先后获浙江省“春蚕奖”、浙江省师德先进个人、浙江省教科研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2023年,斯婷被评选为“浙江省最具影响力幼儿园教师”。回首来时路,她这一颗牵系教育的心,炽... 斯婷,人如其名。斯文在兹,裳裳婷婷。从事幼教行业近30年,斯婷先后获浙江省“春蚕奖”、浙江省师德先进个人、浙江省教科研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2023年,斯婷被评选为“浙江省最具影响力幼儿园教师”。回首来时路,她这一颗牵系教育的心,炽热真挚,寒来暑往,始终如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园教师 教科研 荣誉称号 来时路 如其 师德先进个人 幼教行业 影响力
原文传递
“文如其人”与“潘岳现象” 被引量:6
20
作者 王东成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CSSCI 2004年第3期113-116,共4页
文学创作是最不具有遮掩性的“欲盖弥彰”的“人格控制”活动,是最自由、最全面地表现创作主体的本质,最充分、最完满地展示其主体性的精神创作活动。文学创作的主体性首先表现为创作主体的主导性,呈现出“文如其人”的基本情状;同时也... 文学创作是最不具有遮掩性的“欲盖弥彰”的“人格控制”活动,是最自由、最全面地表现创作主体的本质,最充分、最完满地展示其主体性的精神创作活动。文学创作的主体性首先表现为创作主体的主导性,呈现出“文如其人”的基本情状;同时也体现为创作主体的精神超越性,导致了“潘岳现象”的发生。创作主体的现实人格与其在作品中体现出的艺术人格有基本的一致性,也有某种程度的区别与距离。“潘岳现象”不是对“文如其人”的否定,而是文学创作的主体精神超越性的生动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如其人” “潘岳现象” 主体性 现实人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