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好氧颗粒污泥技术的工业废水处理工程实例
1
作者
梅慧瑞
王驰
+4 位作者
傅先松
徐礼灿
文志军
张新国
刘青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4-88,共5页
浙江某工业园区新建污水厂设计规模为2×104m3/d,基于用地紧张、水质排放标准提高的现状,确定以生物池(以SBR为基础的好氧颗粒污泥技术)+高效澄清池+反硝化深床滤池为主体工艺的设计方案。相较原污水厂的活性污泥法(一、二期分别采...
浙江某工业园区新建污水厂设计规模为2×104m3/d,基于用地紧张、水质排放标准提高的现状,确定以生物池(以SBR为基础的好氧颗粒污泥技术)+高效澄清池+反硝化深床滤池为主体工艺的设计方案。相较原污水厂的活性污泥法(一、二期分别采用CASS、A2O工艺),本工艺节省占地约40%、降低运行费用30%以上。启动调试期间,在进水COD、氨氮、总氮、总磷分别为360~660、20~42、35~55、1.65~3.66 mg/L波动的情况下,出水COD、氨氮、总氮、总磷分别保持在38、1.9、10.5、0.3 mg/L以下,满足浙江省《城镇污水处理厂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 33/2169—2018)要求。后期培养出的颗粒污泥粒径达到1.4 mm以上,污泥体积指数(SVI)保持在30 mL/g以下,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MLSS)由4.28 g/L增加至10.64 g/L。该项目为好氧颗粒污泥技术在国内首次大型工程化的成功案例,对该技术的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
氧
颗粒
污泥
技术
工业废水
同步脱氮除磷
高效节能
原文传递
题名
好氧颗粒污泥技术的工业废水处理工程实例
1
作者
梅慧瑞
王驰
傅先松
徐礼灿
文志军
张新国
刘青
机构
北创环保<北京>有限公司
龙游华水水业发展有限公司
出处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4-88,共5页
文摘
浙江某工业园区新建污水厂设计规模为2×104m3/d,基于用地紧张、水质排放标准提高的现状,确定以生物池(以SBR为基础的好氧颗粒污泥技术)+高效澄清池+反硝化深床滤池为主体工艺的设计方案。相较原污水厂的活性污泥法(一、二期分别采用CASS、A2O工艺),本工艺节省占地约40%、降低运行费用30%以上。启动调试期间,在进水COD、氨氮、总氮、总磷分别为360~660、20~42、35~55、1.65~3.66 mg/L波动的情况下,出水COD、氨氮、总氮、总磷分别保持在38、1.9、10.5、0.3 mg/L以下,满足浙江省《城镇污水处理厂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 33/2169—2018)要求。后期培养出的颗粒污泥粒径达到1.4 mm以上,污泥体积指数(SVI)保持在30 mL/g以下,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MLSS)由4.28 g/L增加至10.64 g/L。该项目为好氧颗粒污泥技术在国内首次大型工程化的成功案例,对该技术的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
好
氧
颗粒
污泥
技术
工业废水
同步脱氮除磷
高效节能
Keywords
aerobic granular sludge technology
industrial wastewater
simultaneous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removal
l
high efficiency and energy-saving
分类号
TU992 [建筑科学—市政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好氧颗粒污泥技术的工业废水处理工程实例
梅慧瑞
王驰
傅先松
徐礼灿
文志军
张新国
刘青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