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论贾宝玉的女儿观
被引量:
13
1
作者
楼霏
《红楼梦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05-227,共23页
贾宝玉是曹雪芹满怀激情、呕心沥血精心塑造的人物形象,是《红楼梦》人物系列中性格最复杂亦最难理解的典型形象,也是我国小说史上最独特、最有魅力的艺术典型。 曹雪芹将贾宝玉置身于一个珠环翠绕、脂浓粉香的有情世界,并冠以“千古情...
贾宝玉是曹雪芹满怀激情、呕心沥血精心塑造的人物形象,是《红楼梦》人物系列中性格最复杂亦最难理解的典型形象,也是我国小说史上最独特、最有魅力的艺术典型。 曹雪芹将贾宝玉置身于一个珠环翠绕、脂浓粉香的有情世界,并冠以“千古情人”、“情痴情种”的头衔,又以“意淫”点化出贾宝玉的“感情”是“古今未有”之情。宝玉的情感是博大而精深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贾宝玉
“意淫”
女
儿观
大观园
警幻仙子
女
清
男
浊
林黛玉
曹雪芹
情不情
社会规范
原文传递
“审美性”与“体贴”——论《红楼梦》的女性文化意涵
被引量:
3
2
作者
李艳梅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3期93-103,共11页
《红楼梦》是中国最具性别反省向度的一部小说 ,本文从观察小说大观园女儿国中的群体生命面向的特色 ,以及此中人们之间的关系这两个层面入手 ,并参之以西方女性主义关怀伦理学的观点 ,以呈现女性文化的特色。《红楼梦》所构建的“女性...
《红楼梦》是中国最具性别反省向度的一部小说 ,本文从观察小说大观园女儿国中的群体生命面向的特色 ,以及此中人们之间的关系这两个层面入手 ,并参之以西方女性主义关怀伦理学的观点 ,以呈现女性文化的特色。《红楼梦》所构建的“女性文化” ,呈现了一个“审美”的生命面向 ,此中人的存在或者是从事的活动 ,都带着一种当下的、偶兴的 ,以及充满意趣的审美性。他们也用这样的美感来观照自己与他人 ,所以 ,群聚本身并不明显地通向一个具有如传统儒家价值的目标意义。而也在这样的审美特质上 ,他们彼此之间也发展了一种超越功利性与实用性的“体贴”关系。在这种关系里 ,他们有别於父权的上下名位序列的关系 ,而构作了一个平面网络关系 ,彼此之间互为主体 ,当他们以对方为主体而全心挹注在对方身上时 ,温暖的情谊便在其中流动。《红楼梦》呈现的女性文化对比著男性文化总带有较多的理想色彩 ,因为那是一个超越了名位阶级的人人为主体的平等关系 ,以及不带功利与道德价值判定的审美世界。自然 ,我们也可从中解读出文本中对於传统男性文化的反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
性文化
审美性
体贴
女
清
男
浊
女
性主义关怀伦理学
《红楼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红楼梦》看曹雪芹的思想偏见
被引量:
1
3
作者
傅承洲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9期1-7,共7页
基于《红楼梦》的成就,学界对作者曹雪芹的思想给予高度评价。然曹雪芹在小说中对人物言论、行为和性格的刻画显示,其思想存在明显的偏见。他借宝玉之口说女儿清爽,男子混浊。在《红楼梦》中,女孩个个光彩照人,而男人都是渣滓浊沫。在...
基于《红楼梦》的成就,学界对作者曹雪芹的思想给予高度评价。然曹雪芹在小说中对人物言论、行为和性格的刻画显示,其思想存在明显的偏见。他借宝玉之口说女儿清爽,男子混浊。在《红楼梦》中,女孩个个光彩照人,而男人都是渣滓浊沫。在曹雪芹看来,女性之贵贱,与年龄相关。未出嫁的女孩,像颗无价宝珠;一旦嫁人,就没有了光泽;老了,就成了死鱼眼睛。无论是主子还是仆人,小姐比太太高洁,丫鬟比老妈子聪慧。在曹雪芹的笔下,无论是人品、才学,还是容貌、气质,嫡子卓尔不群,庶出顽劣不堪。按性别、年龄、婚姻和出身来定性清浊、善恶、贵贱、优劣,显然是一种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曹雪芹
思想偏见
女
清
男
浊
老贱少贵
嫡优庶劣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一个“痴狂病”患者的反抗与追求——贾宝玉及其“一生事业”论略
4
作者
陈敬夫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3期49-56,共8页
人要生存发展,大都有自己的一生事业;而为人为己,或崇高,或卑微,唯有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才有可能作出正确评价.《红楼梦》的主人公贾宝玉的“一生事业”,亦当如此.他那“痴狂病”态的独特心理,集中反映了那个病态社会的阶级、历史与现...
人要生存发展,大都有自己的一生事业;而为人为己,或崇高,或卑微,唯有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才有可能作出正确评价.《红楼梦》的主人公贾宝玉的“一生事业”,亦当如此.他那“痴狂病”态的独特心理,集中反映了那个病态社会的阶级、历史与现实的新旧因子的多重关系,呈现出多向、多侧面、多层次的复杂性格特征.要认识贾宝玉,也就不能不着重剖析他“一生事业”的具体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贾宝玉
狂病
反抗与追求
论略
女
清
男
浊
晴雯
大观园
黛玉
个性自由
体贴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贾宝玉的女儿观
被引量:
13
1
作者
楼霏
出处
《红楼梦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05-227,共23页
文摘
贾宝玉是曹雪芹满怀激情、呕心沥血精心塑造的人物形象,是《红楼梦》人物系列中性格最复杂亦最难理解的典型形象,也是我国小说史上最独特、最有魅力的艺术典型。 曹雪芹将贾宝玉置身于一个珠环翠绕、脂浓粉香的有情世界,并冠以“千古情人”、“情痴情种”的头衔,又以“意淫”点化出贾宝玉的“感情”是“古今未有”之情。宝玉的情感是博大而精深的。
关键词
贾宝玉
“意淫”
女
儿观
大观园
警幻仙子
女
清
男
浊
林黛玉
曹雪芹
情不情
社会规范
分类号
I207.411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审美性”与“体贴”——论《红楼梦》的女性文化意涵
被引量:
3
2
作者
李艳梅
机构
台湾南华大学
出处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3期93-103,共11页
文摘
《红楼梦》是中国最具性别反省向度的一部小说 ,本文从观察小说大观园女儿国中的群体生命面向的特色 ,以及此中人们之间的关系这两个层面入手 ,并参之以西方女性主义关怀伦理学的观点 ,以呈现女性文化的特色。《红楼梦》所构建的“女性文化” ,呈现了一个“审美”的生命面向 ,此中人的存在或者是从事的活动 ,都带着一种当下的、偶兴的 ,以及充满意趣的审美性。他们也用这样的美感来观照自己与他人 ,所以 ,群聚本身并不明显地通向一个具有如传统儒家价值的目标意义。而也在这样的审美特质上 ,他们彼此之间也发展了一种超越功利性与实用性的“体贴”关系。在这种关系里 ,他们有别於父权的上下名位序列的关系 ,而构作了一个平面网络关系 ,彼此之间互为主体 ,当他们以对方为主体而全心挹注在对方身上时 ,温暖的情谊便在其中流动。《红楼梦》呈现的女性文化对比著男性文化总带有较多的理想色彩 ,因为那是一个超越了名位阶级的人人为主体的平等关系 ,以及不带功利与道德价值判定的审美世界。自然 ,我们也可从中解读出文本中对於传统男性文化的反省 。
关键词
女
性文化
审美性
体贴
女
清
男
浊
女
性主义关怀伦理学
《红楼梦》
Keywords
feminine gender
aestheticism
compassion
feminist caring ethics
分类号
I207.411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红楼梦》看曹雪芹的思想偏见
被引量:
1
3
作者
傅承洲
机构
中央民族大学文学院
出处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9期1-7,共7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文人与明清白话小说”(18FZW021)。
文摘
基于《红楼梦》的成就,学界对作者曹雪芹的思想给予高度评价。然曹雪芹在小说中对人物言论、行为和性格的刻画显示,其思想存在明显的偏见。他借宝玉之口说女儿清爽,男子混浊。在《红楼梦》中,女孩个个光彩照人,而男人都是渣滓浊沫。在曹雪芹看来,女性之贵贱,与年龄相关。未出嫁的女孩,像颗无价宝珠;一旦嫁人,就没有了光泽;老了,就成了死鱼眼睛。无论是主子还是仆人,小姐比太太高洁,丫鬟比老妈子聪慧。在曹雪芹的笔下,无论是人品、才学,还是容貌、气质,嫡子卓尔不群,庶出顽劣不堪。按性别、年龄、婚姻和出身来定性清浊、善恶、贵贱、优劣,显然是一种偏见。
关键词
《红楼梦》
曹雪芹
思想偏见
女
清
男
浊
老贱少贵
嫡优庶劣
Keywords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CAO Xueqin
prejudice of thought
fresh girls and turbid boys
noble youngsters and low oldsters
sons born of the legal wives over illegitimates
分类号
I207.41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个“痴狂病”患者的反抗与追求——贾宝玉及其“一生事业”论略
4
作者
陈敬夫
出处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3期49-56,共8页
文摘
人要生存发展,大都有自己的一生事业;而为人为己,或崇高,或卑微,唯有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才有可能作出正确评价.《红楼梦》的主人公贾宝玉的“一生事业”,亦当如此.他那“痴狂病”态的独特心理,集中反映了那个病态社会的阶级、历史与现实的新旧因子的多重关系,呈现出多向、多侧面、多层次的复杂性格特征.要认识贾宝玉,也就不能不着重剖析他“一生事业”的具体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关键词
贾宝玉
狂病
反抗与追求
论略
女
清
男
浊
晴雯
大观园
黛玉
个性自由
体贴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论贾宝玉的女儿观
楼霏
《红楼梦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5
13
原文传递
2
“审美性”与“体贴”——论《红楼梦》的女性文化意涵
李艳梅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从《红楼梦》看曹雪芹的思想偏见
傅承洲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22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一个“痴狂病”患者的反抗与追求——贾宝玉及其“一生事业”论略
陈敬夫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6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