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爱玛的女权主义意识及其社会背景的探讨(英文) 被引量:4
1
作者 郑淑芳 《海外英语》 2011年第8X期10-10,12,共2页
英国女作家简·奥斯汀(1775-1817)以其创作的《爱玛》享誉英国文坛,同时也让她在世界文学史中占有无可取代的独特地位,该文旨在突破传统的思考角度,主要分析女主人公的女权主义的意识,通过对爱玛反叛性格和对至高无上的爱情的追求... 英国女作家简·奥斯汀(1775-1817)以其创作的《爱玛》享誉英国文坛,同时也让她在世界文学史中占有无可取代的独特地位,该文旨在突破传统的思考角度,主要分析女主人公的女权主义的意识,通过对爱玛反叛性格和对至高无上的爱情的追求来分析她的女权主义意识,分析了爱玛女权主义意识产生的社会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玛 女权主义意识 反叛性 爱情
下载PDF
女权主义:从意识、话语到行动——以韩国女权主义运动为例
2
作者 HEEWON MIN(闵熙媛) 《海外文摘》 2019年第23期13-14,共2页
近年来女权主义运动在韩国风起云涌。韩国的女权主义运动是如何先从网络上开始来形成女权主义意识,又如何形成女权话语并且将其形成为实际行动,女权主义如何由网络活动扩张到线下活动,这些运动与一般社会运动的区别是什么,这就是本研究... 近年来女权主义运动在韩国风起云涌。韩国的女权主义运动是如何先从网络上开始来形成女权主义意识,又如何形成女权话语并且将其形成为实际行动,女权主义如何由网络活动扩张到线下活动,这些运动与一般社会运动的区别是什么,这就是本研究的主要内容。本研究使用过程追踪法(process-tracing methods)这一分析方法。在研究中,女权主义社区的出现可以理解为,给以前不太容易进行女权运动的女性提供了一系列新的政治行为的选择和机会。因此,本研究通过追查在网上形成的女权主义社区,然后这些社区活动又扩张成为线下社会运动的过程,探索女权意识和女权话语如何形成而如何扩张到现实的女权主义行动、如何使韩国女权运动发生了新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社区 女权主义意识 女权主义话语 女权主义运动 韩国
下载PDF
琐事颠覆男权:论《琐事》中的女权主义意识 被引量:1
3
作者 王若兰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5期77-80,共4页
美国著名剧作家苏珊.格莱斯佩尔的独幕剧《琐事》展示了男人和女人在舞台空间上的隔阂,本文从女权主义理论的角度出发,解构两性语言行为的根本差异、两性对话语权的操控差异以及两性之间自由与压迫的对立这几个二元对立的关系,暴露出男... 美国著名剧作家苏珊.格莱斯佩尔的独幕剧《琐事》展示了男人和女人在舞台空间上的隔阂,本文从女权主义理论的角度出发,解构两性语言行为的根本差异、两性对话语权的操控差异以及两性之间自由与压迫的对立这几个二元对立的关系,暴露出男性信息交流方式的局限性和女性感情交流的优点,剧中的两位女性正是通过关注男人们所不齿的"琐事"与女主角无声的言说颠覆了男性的权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颠覆男权 女权主义意识 Male 女权主义理论 两性 男人和女人 语言行为 舞台空间 女性 男性 交流方式 根本差异 感情交流 二元对立 女主角 剧作家 局限性 话语权 格莱斯 独幕剧
下载PDF
清教背景下霍桑在《红字》中的女权主义意识探析 被引量:2
4
作者 甘洁盈 《科技信息》 2011年第16期I0132-I0133,共2页
从某种程度上讲,霍桑是美国早期的女权主义者。小说《红字》则体现了他的女权主义意识。正是由于霍桑的女权主义意识,促使了他在《红字》中塑造了一个反叛女性。小说女主人公海丝特是霍桑女性主义思想的产物。本文通过在特定的宗教背景... 从某种程度上讲,霍桑是美国早期的女权主义者。小说《红字》则体现了他的女权主义意识。正是由于霍桑的女权主义意识,促使了他在《红字》中塑造了一个反叛女性。小说女主人公海丝特是霍桑女性主义思想的产物。本文通过在特定的宗教背景———清教的影响下,对海丝特的女性意识进行了探析,从而揭示了霍桑在《红字》中的女权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教社会 霍桑 海丝特 女权主义意识
下载PDF
“提高觉悟”之歌:析卡特的童话《血腥密室》之改写与叙述策略 被引量:2
5
作者 吴颉 胡全生 《当代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5-81,共7页
女权主义第二次浪潮汹涌之际,出现了女权主义改写的童话,与此相随的是盛行"提高觉悟"。本文以此背景为考量,试析童话改写之典型—卡特的《血腥密室》。本文认为,通过稍事修改情节,重笔塑造具有女权意识的女性人物,采用第一人... 女权主义第二次浪潮汹涌之际,出现了女权主义改写的童话,与此相随的是盛行"提高觉悟"。本文以此背景为考量,试析童话改写之典型—卡特的《血腥密室》。本文认为,通过稍事修改情节,重笔塑造具有女权意识的女性人物,采用第一人称叙述视角,卡特巧妙地颠覆了渗透于佩罗《蓝胡子》中的男权意识,谱写了一首高唱"提高觉悟"的女权主义之歌:它似乎在说,只有通过自己的诉说,妇女才能"对反驳或挑战父权制意识形态的话语进行编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吉拉·卡特 《血腥密室》 童话改写 女权主义意识 叙述策略
原文传递
爱玛的女权主义意识及其产生的社会根源 被引量:1
6
作者 肖学农 周雪英 《小说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2期58-59,共2页
文章通过对奥斯丁女权意识在其作品《爱玛》中的展示以及女权意识产生的社会根源的分析,充分肯定奥斯丁的社会成就,同时倡导女性独立自主,加强社会融入性。
关键词 女权主义意识 父权文化 社会融入性 女性主义批评
下载PDF
《理智与情感》中的女权主义意识
7
作者 左靖 《芒种(下半月)》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31-132,共2页
简·奥斯丁的著名作品《理智与情感》中,埃丽诺、玛丽安是性格迥异的两姐妹,当她们面临理智与情感的选择时,做出了不同的抉择,得到了不同的情感经历。本文通过对埃丽诺、玛丽安情感经历的分析来探析她们的女权主义意识。
关键词 简·奥斯丁 《理智与情感》 女权主义意识
原文传递
生态叙事与女权意识的觉醒——《红楼梦》的生态思想论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张砚宸 王全权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3期98-110,共13页
位列中国四大名著之首的《红楼梦》,长期以来都是学界研究的热点。在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日益受到关注的今天,从生态学的视角来欣赏这部文学巨著,发现其蕴含了大量朴素的生态意识。首先,大观园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生境系统。大观园的整体... 位列中国四大名著之首的《红楼梦》,长期以来都是学界研究的热点。在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日益受到关注的今天,从生态学的视角来欣赏这部文学巨著,发现其蕴含了大量朴素的生态意识。首先,大观园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生境系统。大观园的整体布局,充分考虑到了人工建筑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性,自然与人文景观组成了互融共存之境。通过木石前盟的神话建构,阐释了人类与自然万物之间的同源性;园中主要人物性格与其居所环境安排之间的紧密关联以及人物命运走向,都体现了居者性格与行为同自然风貌之间的相互形塑与影响,实现了《红楼梦》中人、情、景的有机统一。其次,通过对大观园内外政治生态系统的深刻描画,《红楼梦》展现了一个由鲜明的等级层次以及复杂的社会关系所形成的高度互利共生的生态群落体系。阶层间的关系有竞争、排斥、种间互助和寄生。处在顶级层次的统治者,不断富集生态资源,巩固自己的生态位,防止次级阶层的僭越。处于次级阶层的群族一方面想方设法与更高级群落争夺生态位,另一方面在自己的亚文化生境里寻找领袖快感和自我认同。处于最低级层次的群族,在自我保护与相互排挤中生存,以摆脱"被吃"的危险。群落演替不是回到原初状态,而是进行生态资源的再分配,为个体完成社会层次的跨越提供了可能,增强了生态系统内部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使整个系统趋近动态的平衡。最后,《红楼梦》突破了传统的男权统治逻辑,代表了早期生态女权主义意识的觉醒。对女性在德、才、能等方面的塑造与赞美,成为促进女性解放的前兆。《红楼梦》对自然与政治生态环境的描述和阐释,是现代生态思想在文学领域的萌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大观园 生态思想 政治生态 生态女权主义意识
下载PDF
海明威矛盾生态女权意识探源 被引量:1
9
作者 彭雅英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1期71-73,共3页
研究指出,海明威作为美国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作品中体现的生态女权主义已经为众多学者认可。然而,就如他的矛盾人生一样,他的生态女权主义意识也是充满矛盾和冲突的。这种矛盾的生态女权观的产生并非偶然,与其家庭背景、个人经历及当... 研究指出,海明威作为美国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作品中体现的生态女权主义已经为众多学者认可。然而,就如他的矛盾人生一样,他的生态女权主义意识也是充满矛盾和冲突的。这种矛盾的生态女权观的产生并非偶然,与其家庭背景、个人经历及当时的社会背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这种矛盾的生态女权观的形成是海明威对自然和女性不断感悟的体现,同时也让他的作品呈现不同的而又一致的风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明威 矛盾生态女权主义意识 女性 自然
下载PDF
《宠儿》中的生态女权主义意识
10
作者 刘星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2007年第6期83-86,共4页
《宠儿》作为托妮.莫里森的最杰出的代表作,被誉为美国黑人历史的一座纪念碑.在小说中,不仅女性和自然有着紧密的联系,个人、自然与社区的发展也密不可分.从生态女权主义的角度看,《宠儿》从身体、自然和地方三个方面体现了生态女权主... 《宠儿》作为托妮.莫里森的最杰出的代表作,被誉为美国黑人历史的一座纪念碑.在小说中,不仅女性和自然有着紧密的联系,个人、自然与社区的发展也密不可分.从生态女权主义的角度看,《宠儿》从身体、自然和地方三个方面体现了生态女权主义意识.小说中的生态女权主义意识有助于提倡男女平等,消除种族与阶级歧视,同时也为解决生态危机和精神危机提供了良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宠儿》 生态女权主义意识 身体 自然 地方
下载PDF
海明威生态女权主义意识的矛盾性
11
作者 彭雅英 《长沙大学学报》 2016年第3期116-118,共3页
生态女性主义是由女性主义与生态学思想结合产生的,它将"自然歧视"与"性别歧视"联系起来,揭示男人与自然、女人与自然以及男人与女人之间的关系。海明威的生态女权主义意识在多部作品中得到体现,但他的生态女权主... 生态女性主义是由女性主义与生态学思想结合产生的,它将"自然歧视"与"性别歧视"联系起来,揭示男人与自然、女人与自然以及男人与女人之间的关系。海明威的生态女权主义意识在多部作品中得到体现,但他的生态女权主义意识有其矛盾性和复杂性。一方面,他热爱尊敬自然和女性,也能怜悯和体恤二者在父权制度下所受的压迫;另一方面,他又受人类中心主义和男权主义的影响,热衷于征服女性和自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明威 生态女权主义意识 矛盾性 复杂性
下载PDF
赛珍珠女权主义创作意识形成探微 被引量:6
12
作者 周卫京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3期66-72,共7页
赛珍珠是一位女权主义运动的先行者。她的女权主义创作意识是在她反抗中西父权制文化的压抑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它孕育于她不同寻常的童年,在美国女子学院的平权教育和反帝、反封建的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发展起来,最后在家庭困境和婚... 赛珍珠是一位女权主义运动的先行者。她的女权主义创作意识是在她反抗中西父权制文化的压抑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它孕育于她不同寻常的童年,在美国女子学院的平权教育和反帝、反封建的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发展起来,最后在家庭困境和婚姻危机的催化下突现于世。就其诞生时间来说,它先于西方女权主义运动40年,因而极具超前意识和先锋派风格。它是跨阶级、跨种族、跨文化的,因而对男权中心文化的抗争和颠覆更具普遍性和历史性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赛珍珠 女权主义思想 女权主义创作意识
下载PDF
独幕剧《琐事》中格拉斯佩尔的女权主义意识
13
作者 李娜 《雪莲》 2015年第8Z期30-30,共1页
格拉斯佩尔的独幕剧《琐事》以女性人物为中心,描写了两性之间的矛盾,揭示了男权社会中女性被压迫的地位,折射出女性懵懂的自我意识的觉醒以及如何通过被动的,消极的抵抗来发出自己的声音,彰显出了格拉斯佩尔的女权主义意识。
关键词 格拉斯佩尔 独幕剧《琐事》 女权主义意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