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形象塑造到意义探寻——读《19世纪歌剧“女性救赎”主题研究》
1
作者 潘孟先 《音乐生活》 2024年第8期82-85,共4页
女性形象作为一种文化符号不约而同地出现在所有关于人和社会的研究中,在人文学科领域最经典的女性形象被刻印在艺术作品中。李晶的《19世纪歌剧“女性救赎”主题研究》作为一本研究歌剧文化形象的著作,跨学科和多维视角是必要的。整本... 女性形象作为一种文化符号不约而同地出现在所有关于人和社会的研究中,在人文学科领域最经典的女性形象被刻印在艺术作品中。李晶的《19世纪歌剧“女性救赎”主题研究》作为一本研究歌剧文化形象的著作,跨学科和多维视角是必要的。整本著作涉及哲学、社会学、艺术学、政治学、历史学、文学等多种视角,聚焦在“女性”与“救赎”这两个不同的文化概念,分析了19世纪歌剧中塑造的女性角色的“牺牲意识”来突出其中蕴含的“救赎”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救赎 李晶 形象塑造 多维视角 人文学科 艺术作品 文化符号 女性角色
原文传递
女性的挣扎与救赎——须一瓜女性主义小说论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向东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1-45,共5页
自称“中性作家”的须一瓜内心其实翻卷着女性主义的激情。她固然不像女性主义写作者徐坤、张抗抗那样刻意塑造“作女”形象、讲述性别寓言,但于不自觉中,她多方面深度接触并探求着女性主义话题的解答,比如弱势人群中埋藏至深的性别压榨... 自称“中性作家”的须一瓜内心其实翻卷着女性主义的激情。她固然不像女性主义写作者徐坤、张抗抗那样刻意塑造“作女”形象、讲述性别寓言,但于不自觉中,她多方面深度接触并探求着女性主义话题的解答,比如弱势人群中埋藏至深的性别压榨,女性自身在性别牢笼建构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瓦解男权文化控制的可能方式等,“在在直逼灵魂”,催人警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主义 须一瓜 性别牢笼 女性救赎
下载PDF
从《漂泊的荷兰人》看瓦格纳歌剧中的“女性救赎”主题 被引量:3
3
作者 李晶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CSSCI 2019年第1期30-42,I0008,共14页
"救赎"作为基督教教义的核心观念,逐步沉淀为西方根深蒂固的文化传统,从外在的宗教仪式转变为艺术上的创作理念,在19世纪歌剧创作中广泛反映和集中体现出来。本文从19世纪与救赎主题相关的众多歌剧中选择瓦格纳的《漂泊的荷... "救赎"作为基督教教义的核心观念,逐步沉淀为西方根深蒂固的文化传统,从外在的宗教仪式转变为艺术上的创作理念,在19世纪歌剧创作中广泛反映和集中体现出来。本文从19世纪与救赎主题相关的众多歌剧中选择瓦格纳的《漂泊的荷兰人》作为研究对象。论文旨在音乐文本分析的基础上探寻文本形态与救赎主题之间的关联,论述"女性救赎"主题如何在瓦格纳歌剧中得以确立并不断发展,理解主题背后所蕴含的创作动机,并进一步阐释主题所体现的时代特征与文化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格纳 漂泊的荷兰人 女性救赎
下载PDF
川端康成小说中“女性救赎”主题解读 被引量:2
4
作者 吴小梅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Z期46-47,共2页
"女性救赎"是川端康成小说中的一个突出主题,一般认为它体现了川端康成赞美女性、崇拜女性的女性情结。本文尝试通过女性主义视角进行不同的解读。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川端文学中的"救赎者"——女性多是被概念化、被... "女性救赎"是川端康成小说中的一个突出主题,一般认为它体现了川端康成赞美女性、崇拜女性的女性情结。本文尝试通过女性主义视角进行不同的解读。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川端文学中的"救赎者"——女性多是被概念化、被置于客体地位的他者,"女性救赎"的背后潜藏着的是男权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救赎 他者 非现实 自然隐喻
下载PDF
“女性救赎”形象的塑造--以十九世纪六部经典歌剧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晶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88-95,共8页
"救赎"作为基督教教义的核心观念,逐步沉淀为西方根深蒂固的文化传统,从外在的宗教仪式转变为艺术上的创作理念,在十九世纪的歌剧创作中广泛反映和集中体现出来。从十九世纪与救赎主题相关的众多歌剧中选择六部作品进行分析,... "救赎"作为基督教教义的核心观念,逐步沉淀为西方根深蒂固的文化传统,从外在的宗教仪式转变为艺术上的创作理念,在十九世纪的歌剧创作中广泛反映和集中体现出来。从十九世纪与救赎主题相关的众多歌剧中选择六部作品进行分析,依次是贝多芬《费德里奥》、韦伯《魔弹射手》、古诺《浮士德》、贝利尼《诺尔玛》、威尔第《茶花女》以及瓦格纳《漂泊的荷兰人》。通过对作品的戏剧结构、人物关系、核心咏叹调、调性布局、配器手法等方面分析,探寻作曲家在塑造女性"救赎"形象的共性特征,挖掘其形象背后的深层寓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九世纪歌剧 女性救赎 共性特征 文化传统
下载PDF
女性救赎的虚妄——小说《那个人》女性主义视角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清祥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17年第3期55-59,共5页
高长虹小说《那个人》在第一个叙事圈套里,通过对女性优伶、女艺术家"布满了悲苦"的现实生活的不幸遭遇的叙述,讲述了女性不幸的历史,针砭了男权社会和文化对女性的压迫和压抑,对女性不幸的遭遇表达出深深的同情,对男权社会... 高长虹小说《那个人》在第一个叙事圈套里,通过对女性优伶、女艺术家"布满了悲苦"的现实生活的不幸遭遇的叙述,讲述了女性不幸的历史,针砭了男权社会和文化对女性的压迫和压抑,对女性不幸的遭遇表达出深深的同情,对男权社会和文化的虚伪与残忍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在第二个故事叙述里,借小说家谢与同小说虚构的"花之女神",预设了女性冲破男权社会和文化的阴霾而获得救赎的"乌托邦"理想,而"乌托邦"的最后坍塌象征着女性救赎的虚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长虹 《那个人》 女性救赎
下载PDF
悲剧与救赎——谈王安忆“三恋”中的女性救赎之路
7
作者 刘媛媛 《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 2019年第1期60-63,共4页
王安忆的小说"三恋",在描写了性爱的同时,也在向人们揭露出一个个令人叹息的情感悲剧。她用自己独特的视角来关注这些处于情感悲剧里的女性,在悲悯的同时,她更是对女性进行着解救的努力,走出了一条王安忆式的女性救赎之路。
关键词 王安忆 “三恋” 情感悲剧 女性救赎
下载PDF
《妻妾成群》中的季节叙事与女性救赎
8
作者 李晓文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10期66-68,共3页
《妻妾成群》是苏童的代表作之一,讲述了陈佐千一家的悲剧故事,反映了传统中国女性通过屈从或反抗2种截然不同的方式来寻求自我的保护与救赎,却难逃封建家庭束缚与压制的宿命。小说以几位年轻女性的命运映照季节之中的夏之热烈,秋之阴郁... 《妻妾成群》是苏童的代表作之一,讲述了陈佐千一家的悲剧故事,反映了传统中国女性通过屈从或反抗2种截然不同的方式来寻求自我的保护与救赎,却难逃封建家庭束缚与压制的宿命。小说以几位年轻女性的命运映照季节之中的夏之热烈,秋之阴郁,冬之萧瑟,却唯独没有春之希望。这种没有"春天"的生活,隐喻女性救赎还有漫长的路要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妻妾成群》 季节叙事 女性救赎
下载PDF
女性救赎之途——重审《陆犯焉识》中女性价值与知识分子精神困境
9
作者 徐志强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16年第5期7-10,共4页
严歌苓的长篇小说《陆犯焉识》以家族史的个体化叙事展现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思想经历和历史境遇,借女性救赎反思大历史中知识分子的精神困境。女性在小说中闪现着独特的人性之光,成为社会激烈动荡时代知识分子自我救赎的另类力量。这... 严歌苓的长篇小说《陆犯焉识》以家族史的个体化叙事展现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思想经历和历史境遇,借女性救赎反思大历史中知识分子的精神困境。女性在小说中闪现着独特的人性之光,成为社会激烈动荡时代知识分子自我救赎的另类力量。这种救赎本身是在知识分子无力主宰历史与政治命运时对爱情、亲情、自由等人性和价值的回归,既是自我发现与拯救,又是对政治、社会的被动逃避,同时还是作者出于女性视角对历史叙事意义的策略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犯焉识》 女性救赎 知识分子 精神困境
下载PDF
殖民语境下女性的自我救赎——论哈萨克斯坦长篇小说《阿荷碧蕾克》
10
作者 热宛·波拉提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20年第6期45-50,共6页
长篇小说《阿荷碧蕾克》以20世纪初哈萨克斯坦殖民背景下女性命运为基底,再现了主人公阿荷碧蕾克历经创伤的生命史及其寻求精神救赎的历程。小说将女性的流难历程与民族的历史命运交织在一起,呈现出哈萨克斯坦在社会转型时期的变迁图景。
关键词 朱苏普别克·阿依玛乌托夫 阿荷碧蕾克 哈萨克斯坦小说 创伤书写 女性救赎
下载PDF
中国式恋母情结的两张面孔——论“美加净”广告和《满城尽带黄金甲》、《夜宴》的恋母情结
11
作者 蒋建梅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5-26,共2页
中国式恋母情结的两张面孔是:女性救赎主题及继母与继子乱伦主题。受传统文化影响,中国男性潜意识的恋母情结通过两性关系中的女性救赎主题来表现。在意识层面表达对母亲的情感时,绝不会牵涉到两性关系。文学和影视文本中女性救赎主题... 中国式恋母情结的两张面孔是:女性救赎主题及继母与继子乱伦主题。受传统文化影响,中国男性潜意识的恋母情结通过两性关系中的女性救赎主题来表现。在意识层面表达对母亲的情感时,绝不会牵涉到两性关系。文学和影视文本中女性救赎主题与后母与继子(或叔母与侄子)的乱伦主题其实就是中国男性恋母情结的真实面孔。从传统历史文化中母亲"神化"原型的影响与制约、女性主义视角下男性焦虑的性别转移策略及后殖民主义语境下民族文化身份意识的焦虑等角度,可以对中国式恋母情结进行充分的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恋母情结 女性救赎 母亲“神化”原型 性别转移 民族文化
下载PDF
川端康成女性救赎观发展探微
12
作者 贺聪 《语文学刊》 2016年第6期45-46,56,共3页
川端康成在小说创作中塑造了一系列身份各异的日本传统女性形象,在作家眼中,女性不仅是美和纯真的化身,还具备能够撵走邪恶念头的精神救赎力量。当女性由单纯的少女逐渐成熟并丰满为具备生之力量的母亲,作家依靠女性救赎日本国民精... 川端康成在小说创作中塑造了一系列身份各异的日本传统女性形象,在作家眼中,女性不仅是美和纯真的化身,还具备能够撵走邪恶念头的精神救赎力量。当女性由单纯的少女逐渐成熟并丰满为具备生之力量的母亲,作家依靠女性救赎日本国民精神的救赎观也同时经历了一段曲折的发展路程。本文基于作品,简要分析作家女性救赎观的形成及演变,并据此探索其存在价值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端康成 精神救赎 女性救赎
下载PDF
论新时期情爱小说中的女性救赎模式
13
作者 黄玉梅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9-,共1页
本文以作家路遥、张贤亮、王朔的小说为范本,分析了新时期的情爱小说中女性救赎的两种模式,并探讨了隐藏在情爱救赎模式背后的深层文化根源。
关键词 新时期 情爱小说 女性救赎 模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