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女娲神话的女权文化解读 被引量:16
1
作者 李祥林 《民族艺术》 1997年第4期49-64,共16页
在男权文化色彩十分浓重的中国神话体系里,女锅神话虽自古相传却被扭曲、消解得支离破碎,以致对其身世之谜历来众说纷纭。本文结合生殖文化原型的演变、两性文化关系的消长和中西文化的参照对比等,通过历史与逻辑的考察辨析,从新的... 在男权文化色彩十分浓重的中国神话体系里,女锅神话虽自古相传却被扭曲、消解得支离破碎,以致对其身世之谜历来众说纷纭。本文结合生殖文化原型的演变、两性文化关系的消长和中西文化的参照对比等,通过历史与逻辑的考察辨析,从新的视角对女娲神话作了一番廓清迷雾的系统梳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娲神话 生殖文化原型 女权文化 解读
原文传递
女娲神话研究史略 被引量:12
2
作者 杨利慧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96-106,共11页
女娲神话研究史略杨利慧女娲是我国神话史上十分显赫的大女神,她除妖治水、补天造人、置制簧的伟大功绩,千百年来在民间广为传诵,在不少地方形成了有关的节日习俗,而且还为后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素材,就是统治阶级的正史,也不能忽... 女娲神话研究史略杨利慧女娲是我国神话史上十分显赫的大女神,她除妖治水、补天造人、置制簧的伟大功绩,千百年来在民间广为传诵,在不少地方形成了有关的节日习俗,而且还为后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素材,就是统治阶级的正史,也不能忽略她①。历来,关于女娲的记载与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娲神话 女娲补天 洪水神话 研究史 闻一多 《伏羲考》 中国神话研究 西南少数民族 人类学 古典文献
下载PDF
朝向神话研究的新视点 被引量:12
3
作者 廖明君 杨利慧 《民族艺术》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4-21,共8页
神话研究特别是女娲神话研究一直是中国学术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杨利慧副教授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连续出版了两部关于女娲神话和信仰的专著,并认为神话学者一方面要开阔胸襟,对各种理论和方法抱着宽容和理解的心态,另一方面要解放思想... 神话研究特别是女娲神话研究一直是中国学术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杨利慧副教授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连续出版了两部关于女娲神话和信仰的专著,并认为神话学者一方面要开阔胸襟,对各种理论和方法抱着宽容和理解的心态,另一方面要解放思想,增强对理论和方法的"自觉意识",积极追随时代的脚步,不断尝试从各种新的艺术思想、新的理论视角和新的研究资料出发,努力推动神话研究的发展。本期"学术访谈"刊发了本刊总编辑廖明君研究员以《朝向神话研究的新视点》为题与杨利慧副教授进行的深入的访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话研究 新视点 朝向 中国神话 女娲神话 连续出版 90年代 集大成者 中后期 新时期 标志性 注意
原文传递
女娲神话的原型意义 被引量:10
4
作者 汪聚应 霍志军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69-173,共5页
远古清渭流域,以秦安陇城为中心的女娲神话传说具有典型的原型意义。对其进行探讨,可以比较切近地还原神话所表达的原生态内容及其流布线索。原始先民对生殖崇拜的集体无意识,积淀为女娲抟土造人神话。炼石补天神话中女娲烧制五彩石补... 远古清渭流域,以秦安陇城为中心的女娲神话传说具有典型的原型意义。对其进行探讨,可以比较切近地还原神话所表达的原生态内容及其流布线索。原始先民对生殖崇拜的集体无意识,积淀为女娲抟土造人神话。炼石补天神话中女娲烧制五彩石补天与大地湾先民烧制陶器的过程属于同一方式,在联结现实世界和神秘世界的方式上,女娲充当了人和神的中介。伏羲女娲兄妹成婚、繁衍人类传说,反映了先民对自己力量的发现和肯定。依据清渭流域以陇城为中心的大量民俗事象,并将汉民族女娲神话传说与少数民族地区女娲神话传说的分布及文化特征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陇城 女娲神话 原型
下载PDF
黄土高原的“女娲崇拜” 被引量:7
5
作者 孟繁仁 《中国文化研究》 CSSCI 1999年第2期109-113,共5页
地处中国北方黄土高原的山西,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摇篮。这里不仅是“三皇”(唐尧、虞舜、夏禹)的帝都(平阳、蒲坂、安邑)所在,而且还有“女娲陵”、“人祖山”、“炎帝陵”、“稷王山”等多位中华民族伟... 地处中国北方黄土高原的山西,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摇篮。这里不仅是“三皇”(唐尧、虞舜、夏禹)的帝都(平阳、蒲坂、安邑)所在,而且还有“女娲陵”、“人祖山”、“炎帝陵”、“稷王山”等多位中华民族伟大先祖人物的活动遗迹。甚至“中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娲神话 黄土高 太行山 女娲补天 远古时期 原始人类 《尚书·禹贡》 山西 神话传说 地质构造
原文传递
民间信仰的恢复与重建——以侯村女娲信仰个案研究为例 被引量:5
6
作者 徐芳 《民俗研究》 2004年第1期82-96,共15页
在以往女娲神话及其信仰的研究中,神话学者、民俗学者往往在大范围搜集资料的基础上,进行以文本为主的比较研究和溯源研究.②对文本进行研究固然重要,可文本形成和变异的具体过程,也值得探讨,尤其是近些年,在全国民间传统重建热潮的带动... 在以往女娲神话及其信仰的研究中,神话学者、民俗学者往往在大范围搜集资料的基础上,进行以文本为主的比较研究和溯源研究.②对文本进行研究固然重要,可文本形成和变异的具体过程,也值得探讨,尤其是近些年,在全国民间传统重建热潮的带动下,与女娲相关的风物、女娲神话及其信仰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和重建,比如河南省西华县思都岗村的女娲城、甘肃省秦安县陇城乡女娲庙会等等.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重建现象?重建的过程是怎样的?重建后呈现出哪些特征?这些问题在国内神话学界、民俗学界尚鲜有问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信仰 女娲神话 侯村女娲 神仙信仰
原文传递
女娲神话的“地母意识”是中国文化的“元意识” 被引量:7
7
作者 孟宪明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6期28-31,51,共5页
女娲神话的“地母意识”是中国文化的元意识。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国家意识、共祖意识、崇母意识、认同意识以及日月神话、土葬习俗等皆源于此。
关键词 女娲神话 地母意识 元意识
下载PDF
女娲神话在羌区的地方认同和当代表述 被引量:6
8
作者 李祥林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6-63,共8页
女娲是中国神话史上的伟大女神,女娲神话在川西北羌族地区亦见流传。当地民间对之有选择的信仰和认同,以及当代羌区对之的文化表述,自有地域环境和族群诉求方面的原因,其作为"地方性知识",也是今天我们研究中国女娲神话不应... 女娲是中国神话史上的伟大女神,女娲神话在川西北羌族地区亦见流传。当地民间对之有选择的信仰和认同,以及当代羌区对之的文化表述,自有地域环境和族群诉求方面的原因,其作为"地方性知识",也是今天我们研究中国女娲神话不应忽视的个案之一。古往今来,羌族村寨中有关女神信仰的文化信息十分丰富,其跟大神女娲的关联亦有待更深入的探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娲神话 羌族文化 民间信仰 当代表述
原文传递
《红楼梦》对“女娲神话”文化嵌合式创新略论
9
作者 魏崇周 《河南财政金融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1-6,共6页
女娲神话起源于中原,并在历史和地域的演变中与当地文化、信仰和习俗相结合,形成了多元的内容。《红楼梦》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补充和改造,将焦点从女娲补天转向补天所用的石头,并与满族的神石崇拜相结合,凸显石头的“灵性”,展现了满族文... 女娲神话起源于中原,并在历史和地域的演变中与当地文化、信仰和习俗相结合,形成了多元的内容。《红楼梦》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补充和改造,将焦点从女娲补天转向补天所用的石头,并与满族的神石崇拜相结合,凸显石头的“灵性”,展现了满族文化的独特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女娲神话 文化嵌合
下载PDF
鄂西北女娲神话的当代传承路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胡玉青 何春晖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6期197-208,共12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要论断,拓宽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新视野,“两个结合”蕴含着科学的理论逻辑、深厚的历史逻辑和开放的实践逻辑。以习近平总书记“两个结合”理论为指导,实地调研...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要论断,拓宽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新视野,“两个结合”蕴含着科学的理论逻辑、深厚的历史逻辑和开放的实践逻辑。以习近平总书记“两个结合”理论为指导,实地调研鄂西北女娲神话资源的文化传承现状,深度访谈非遗传承人,梳理鄂西北女娲神话的地方化再造方式,探索其文化传承的当代路径。文旅融合的资源开发性传承路径,以女娲神话资源为中心,创建中华母亲园,联动武当山旅游线路,实现竹山女娲文化传承;教育传承路径,非遗传承人讲述女娲神话,使其进校园、进乡村社区(景区),实现传承主体以学生主体和本地社区为对象的目的;乡村文化振兴路径,把地域品牌女娲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结合起来,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研究鄂西北女娲神话的历史脉络与传承规律,为乡村文化铸魂,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的精神品格塑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话 女娲神话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下载PDF
多模态视域下的神话呈现、传承与发展研究——以山西女娲神话为例
11
作者 熊威 韩雨霏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16-23,共8页
女娲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始祖,在中国神话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并在中华大地上保持着活态传承及动态发展。山西作为女娲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千百年来积淀了丰富多样的女娲神话资源。聚焦于女娲神话在山西的传承与发展现状,从多模态理论这一... 女娲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始祖,在中国神话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并在中华大地上保持着活态传承及动态发展。山西作为女娲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千百年来积淀了丰富多样的女娲神话资源。聚焦于女娲神话在山西的传承与发展现状,从多模态理论这一视角入手,剖析女娲神话的口头叙事、景观塑造、仪式展演等实践,有助于梳理女娲神话的文化传承谱系,发掘女娲神话的传承与发展动力,推动女娲神话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遵循“朝向当下”的神话学研究路径,需要关注神话当代传承与发展的多模态特征,这不仅有利于全面把握神话的文化语境,也有利于深化拓展神话研究的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娲神话 神话 多模态理论 神话传承
下载PDF
盘古神话探源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鲁昌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92-94,共3页
盘古神话探源王鲁昌(河南财经学院文秘系)一盘古神话始见于三国时期徐整所作《三五历记》: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 盘古神话探源王鲁昌(河南财经学院文秘系)一盘古神话始见于三国时期徐整所作《三五历记》: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古神话 《摩奴法典》 垂死化身 女娲神话 天地开辟 盘古氏 吕思勉 盘瓠神话 印度神话 《淮南子·天文训》
下载PDF
女娲与汉字文化──从汉字的女部字谈古代妇女的地位演变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琳琳 陈兴伟 《浙江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4期46-49,共4页
古老的汉字积淀着深厚的汉文化底蕴,几经蜕变的神话同样折射出一个民族的心路历程。本文以女娲神话的演变为经,以汉字承载的古义为纬,经纬三证,共相发明,并对中国古代妇女文化史的一些问题作出新的阐释。
关键词 汉字 女部字 女娲神话 汉文化 妇女文化史
下载PDF
女娲神话的文学移位 被引量:5
14
作者 宁稼雨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40-143,共4页
按照弗莱《批评的剖析》的观点,在古代作为宗教信仰的神话,在近代已经“移位”即变化成文学,并且是各种文学类型的原型模式。尽管女娲在神话中已经消失,但在繁花似锦的文学百花园和各种文化遗产中却获得了无限生机。当然,神话文学... 按照弗莱《批评的剖析》的观点,在古代作为宗教信仰的神话,在近代已经“移位”即变化成文学,并且是各种文学类型的原型模式。尽管女娲在神话中已经消失,但在繁花似锦的文学百花园和各种文化遗产中却获得了无限生机。当然,神话文学移位的走向和轨迹也要受到各种社会条件的制约和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娲神话 文学类型 移位 《批评的剖析》 宗教信仰 原型模式 文化遗产 社会条件
原文传递
试论楚帛书中雹戏的创世神话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窈姿 《民俗研究》 CSSCI 2007年第4期137-161,共25页
楚帛书出土于湖南长沙东郊的木椁墓中(1942年),内容依主旨分为三篇,其中,雹戏的神话记载于《四时》篇,描述其创世背景与功绩,内容包涵了当时对于宇宙形成的想象与观念。万物的生成和雹戏疏通山陵之作为有密切关系,根据学者的考... 楚帛书出土于湖南长沙东郊的木椁墓中(1942年),内容依主旨分为三篇,其中,雹戏的神话记载于《四时》篇,描述其创世背景与功绩,内容包涵了当时对于宇宙形成的想象与观念。万物的生成和雹戏疏通山陵之作为有密切关系,根据学者的考证,雹戏所施之二气为熏(炅)气与百(仓)气,即热气及寒气相对之气。此种开辟世界的方式与先秦以来古籍中所涉及的伏羲、女娲神话迥异,从楚帛书的结构、内容和性质上来探究,可发觉到其特有的宗教哲学思想,造成雹戏神话独有的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世神话 楚帛书 宗教哲学思想 女娲神话 出土 伏羲
原文传递
从濮阳西水坡45号墓看"骑龙升天"神话母题 被引量:4
16
作者 陈江风 《中原文物》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65-71,共7页
从濮阳西水坡45号墓看"骑龙升天"神话母题陈江风一、从"中华第一龙"谈起七、八十年代以来,河南大学中文系师生的中原神话调查,在张振犁先生锲而不舍的努力下,获得了大量第一手材料,取得了令人信服的成就。河南地处中原,得天... 从濮阳西水坡45号墓看"骑龙升天"神话母题陈江风一、从"中华第一龙"谈起七、八十年代以来,河南大学中文系师生的中原神话调查,在张振犁先生锲而不舍的努力下,获得了大量第一手材料,取得了令人信服的成就。河南地处中原,得天独厚,她是国家版图的心脏,民族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水坡 女娲神话 神话母题 伏羲 华夏民族 汉画像 生殖崇拜 兄妹成婚 中华第一龙 北极
原文传递
论中国古代创世神话所彰显的民族文化精神 被引量:2
17
作者 胡安莲 闫孟莲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116-118,共3页
各民族的先民们都曾对天地的形成、人类的起源做出过神话的解释,这种解释不仅体现出一个民族的个性,也体现出其文化精神。中国古代的原生创世神话和后起的体系创世神话都展示出勇于牺牲和甘于奉献的伟大品格,体现崇尚道德、注重伦理的... 各民族的先民们都曾对天地的形成、人类的起源做出过神话的解释,这种解释不仅体现出一个民族的个性,也体现出其文化精神。中国古代的原生创世神话和后起的体系创世神话都展示出勇于牺牲和甘于奉献的伟大品格,体现崇尚道德、注重伦理的个性特征,从而表现出鲜明的民族文化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辟神话 盘古神话 女娲神话 民族精神
下载PDF
伏羲神话、女娲神话与盘古神话是三个不同的神话谱系——盘古神话来源问题研究之七 被引量:2
18
作者 蓝阳春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23-129,共7页
源于黄河上游地区的伏羲创制八卦、定阴阳、兴婚姻嫁娶之礼制、开渔猎畜牧之先、造书结绳记事的神话,源于我国北方的女娲补天、搏土造人的神话和源于华南珠江流域的盘古开天辟地、化生万物和兄妹结婚再造人类的神话,本是三个起源地、始... 源于黄河上游地区的伏羲创制八卦、定阴阳、兴婚姻嫁娶之礼制、开渔猎畜牧之先、造书结绳记事的神话,源于我国北方的女娲补天、搏土造人的神话和源于华南珠江流域的盘古开天辟地、化生万物和兄妹结婚再造人类的神话,本是三个起源地、始创民族和内容都不同的神话谱系。后来,随着盘古神话的北传,后人将盘古神话的内容移植或融入伏羲或女娲神话之中,形成次生形态且与其原初内容相矛盾的神话。盘古神话永远是中国的第一神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古神话 伏羲神话 女娲神话 神话谱系
下载PDF
女娲神话原型的多重转换象征——论贾宝玉形象的独特性
19
作者 杨旸 杨朴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3年第1期77-84,共8页
贾宝玉形象来源于女娲补天神话的多重转换:女娲炼石——“宝玉”——神瑛侍者——贾宝玉,这种多重转换标志了贾宝玉形象的独特性。曹雪芹通过神话的多重转换象征,把女娲补天精神转化到贾宝玉形象之中,又通过“石头记”神话的石头——“... 贾宝玉形象来源于女娲补天神话的多重转换:女娲炼石——“宝玉”——神瑛侍者——贾宝玉,这种多重转换标志了贾宝玉形象的独特性。曹雪芹通过神话的多重转换象征,把女娲补天精神转化到贾宝玉形象之中,又通过“石头记”神话的石头——“宝玉”与“宝玉”——“石头记”二元对立结构,象征了贾宝玉人生回归的原型。女娲补天神话的多重转换象征和“石头记”二元对立结构,是曹雪芹对贾宝玉形象的整体构思和整体结构;这个整体构思和整体结构所表现的思想意义,融不进“宝玉”向一僧一道要求到红尘“乐享”内容;“宝玉”乐享内容显然是后加进去的。脂砚斋对“石头记”的艺术表现有精彩绝伦之论,但是,脂砚斋并没有理解到曹雪芹运用女娲补天神话对“石头记”的原型意义,也没有理解到贾宝玉形象是女娲神话原型的多重转换象征及其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娲神话 贾宝玉 原型
下载PDF
从导游词底本看女娲神话的当代传承——河北涉县娲皇宫五份导游词历时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杨泽经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5期7-12,共6页
现代口承神话传承研究是神话学朝向当下的重要体现,导游是口承神话的重要承载者。娲皇宫导游词经历了从简洁至详细,从表层至深入,从书面至口语,从偏重文本到强调语境的动态变化。导游词里蕴含着丰富的女娲神话知识,经不断增补后,底本神... 现代口承神话传承研究是神话学朝向当下的重要体现,导游是口承神话的重要承载者。娲皇宫导游词经历了从简洁至详细,从表层至深入,从书面至口语,从偏重文本到强调语境的动态变化。导游词里蕴含着丰富的女娲神话知识,经不断增补后,底本神话叙事愈加有史料依据,成为神话当代传播与传承的重要媒介。导游词底本尽管有繁简、表述之差异,但具有很强的内在稳定性。神话传统在当下并未断裂,它以更合适的渠道获得传承,导游的讲述便是其中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游词底本 女娲神话 口承神话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