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灵”与“玄武” 被引量:3
1
作者 詹鄞鑫 《文史知识》 北大核心 1989年第7期48-53,共6页
从汉代以后,不论是考古发现的历代墓葬石刻、壁画、瓦当、砖雕、帛画,还是历史流传的占星、相地、占筮等数术,无不充满了有关'四方神兽'的内容。'四方神兽',指的是代表四方神灵的四种动物,称为东方苍龙(图一)、南方朱鸟... 从汉代以后,不论是考古发现的历代墓葬石刻、壁画、瓦当、砖雕、帛画,还是历史流传的占星、相地、占筮等数术,无不充满了有关'四方神兽'的内容。'四方神兽',指的是代表四方神灵的四种动物,称为东方苍龙(图一)、南方朱鸟(或叫朱雀)(图二)、西方白虎(图三)、北方玄武(图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灵 神兽 占筮 数术 参宿 毕宿 西狩获麟 介虫 豢龙氏
原文传递
《诗经》与十二次之“鹑”考释 被引量:2
2
作者 邬玉堂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0年第6期75-78,共4页
《诗经》的三首诗中有三个(实为四个)“鹑”字,或释为“镦(tuán),雕也”;或释为“音纯,鹌鹑鸟”,至今尚无释此三“鹑”字之音义皆同者。古代天文十二次之鹑首、鹑火和鹑尾,分别所属的井鬼、柳星张和翼轸七宿,又恰与“四象”之一的... 《诗经》的三首诗中有三个(实为四个)“鹑”字,或释为“镦(tuán),雕也”;或释为“音纯,鹌鹑鸟”,至今尚无释此三“鹑”字之音义皆同者。古代天文十二次之鹑首、鹑火和鹑尾,分别所属的井鬼、柳星张和翼轸七宿,又恰与“四象”之一的南方朱鸟(亦称朱雀)七宿相同,至今未见释此十二次之“鹑”与《诗经》之“鹑”的音义皆同、朱鸟即为鹑(鹑鸟)的工具书。笔者不揣谫陋,以写此文,有不当之处,请方家不吝赐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鹑火 十二次 鹑之奔奔 《毛传》 鹑尾 七宿 鹑鸟 翼轸 孔疏
下载PDF
唐代变文及其它(下) 被引量:2
3
作者 周绍良 《文史知识》 1986年第1期17-23,共7页
三、因缘(缘起)佛教徒宣扬佛教,在正统上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即讲经,就是释义,申问答辩,以期阐明哲理,是由法师、都讲协作进行的,另外一种是说法,是由法师一人说开示,可以依据一经讲说。
关键词 押座文 唐代变文 讲经 解座文 词文 敦煌变文 因缘记 燕子赋 《高僧传》
原文传递
龟蛇杂谈
4
作者 徐鹏章 《文史杂志》 1989年第5期30-30,共1页
唐朝人段成式在他所写的《酉阳杂俎》中记载了一个故事说:“唐太和八年(公元834年)有一个朱道士游庐山时,正在一条山涧边的石上休息,看见旁边的一块大石上蟠着一条象一团锦缎似的大蛇。一会儿,这条蛇一下就变成了一个大乌龟。后来,朱道... 唐朝人段成式在他所写的《酉阳杂俎》中记载了一个故事说:“唐太和八年(公元834年)有一个朱道士游庐山时,正在一条山涧边的石上休息,看见旁边的一块大石上蟠着一条象一团锦缎似的大蛇。一会儿,这条蛇一下就变成了一个大乌龟。后来,朱道士访问到山上的老者问到这件事时,山上的老者告诉他:‘这是一个神灵,名字叫玄武。’” 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称北方为玄,龟蛇身上的鳞甲为武,所以称北方的神灵为玄武。《文选》注中说“龟与蛇交为玄武”。在中国2000多年前成书的《礼记》中就有这样的记载“行前朱鸟,而后玄武”。还有同时的古籍《书经》中说“宵中星虚,以殷仲秋”。这里所说的虚是指称为玄武的天上北斗七星(指斗、牛、女、虚、危、室、壁七个星宿)中间那个虚星宿。因为北斗星象龟和蛇相缠绕的形状,所以就把它当作北方的神灵来对待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酉阳杂俎》 大乌 朱道 士游 《文选》 《书经》 中星 八年 神话传说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