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46篇文章
< 1 2 1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背俞穴与夹脊穴的关系论背俞功能带 被引量:194
1
作者 崔承斌 王京京 吴中朝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483-486,共4页
目的:证明背俞功能带的存在,为临床实践提供新思路。方法:从背俞穴与夹脊穴的发展源流、作用机理及临床应用方面,探讨同一脊柱水平背俞穴与华佗夹脊穴的同一性。结论:同一脊柱水平上的穴点,具有相同的发展渊源、作用机理和临床功能,从... 目的:证明背俞功能带的存在,为临床实践提供新思路。方法:从背俞穴与夹脊穴的发展源流、作用机理及临床应用方面,探讨同一脊柱水平背俞穴与华佗夹脊穴的同一性。结论:同一脊柱水平上的穴点,具有相同的发展渊源、作用机理和临床功能,从而证明背俞功能带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俞 夹脊 经络研究
下载PDF
腰段夹脊穴的解剖学特征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76
2
作者 姜永霞 程博 +1 位作者 蒋松鹤 楼新法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39-142,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定位下腰段夹脊穴的解剖学特征,为临床进针角度和深度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用男性成人脊柱标本30具,按棘突下旁开1寸、0.5寸及0.3寸3种取穴位置,垂直进针并固定于局部。层次解剖观测进针时所涉及的层次结构及毗邻的重要... 目的:观察不同定位下腰段夹脊穴的解剖学特征,为临床进针角度和深度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用男性成人脊柱标本30具,按棘突下旁开1寸、0.5寸及0.3寸3种取穴位置,垂直进针并固定于局部。层次解剖观测进针时所涉及的层次结构及毗邻的重要血管神经。结果:腰段夹脊穴区,在腰椎棘突下缘旁开1寸处直刺进针,针刺深度为(35.77±5.86)mm,针尖可触及关节突关节及其毗邻的骨纤维管、骨纤维孔,刺激穿行其中的脊神经后内侧支及伴行血管;在腰椎棘突下缘旁开0.5寸、0.3寸处直刺进针,针刺深度均为(32.89±4.79)mm,旁开0.5寸进针,针尖可触及脊神经后内侧支及伴行血管在近椎板骨膜横穿骶棘肌处,旁开0.3寸处进针,针体进入上位脊神经后内侧支的终末支及伴行血管由深层穿骶棘肌、胸腰筋膜裂隙浅出皮下处。结论:腰椎棘突下旁开1寸、0.5寸和0.3寸处均有脊神经后内侧支及伴行血管分布,可将夹脊穴视为棘突下旁开0.3~1寸的穴区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夹脊 针刺方向 针刺深度 解剖学 局部
原文传递
电针夹脊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镇痛时效及对血浆相关因子的干预 被引量:48
3
作者 黄国付 张红星 +1 位作者 张唐法 余芳 《中国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3期1-6,共6页
目的:观察电针夹脊穴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镇痛时效及其对血浆β-内啡肽、一氧化氮和自由基代谢的影响。方法:①选择2003-05/2006-05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针灸科腰椎间盘突出症住院患者68例。均对治疗方案知情同意。... 目的:观察电针夹脊穴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镇痛时效及其对血浆β-内啡肽、一氧化氮和自由基代谢的影响。方法:①选择2003-05/2006-05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针灸科腰椎间盘突出症住院患者68例。均对治疗方案知情同意。按编码随机抽取方法分为2组: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2例。②治疗组:选取突出部位相对应的双侧夹脊、患侧环跳,L4~5配患侧阳陵泉,L5~S1配患侧委中。各穴以触电感向下肢传导为得气征象,并接以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刺激参数均为调频波、刺激强度(恒流输出)为患者所能接受而不引起痛苦的最大强度,一般为10~20mA。1次/d,每次30min,10d为1疗程,疗程之间间隔3d,共观察2个疗程。对照组:参照《针灸学》选取患侧肾俞、大肠俞、秩边、环跳、承扶、殷门、委中、阳陵泉,刺激参数和疗程同治疗组。③采用国际公认的疼痛询问量表进行疼痛综合评定;观察两组的镇痛起效时间、首次治疗后维持时间,并通过目测类比定级法比较治疗开始前、首次治疗后(代表即刻效应)及最后一次治疗前(代表远期效应)的平均疼痛分数;采用杨氏评分法评定疗效。④于入院第2天、治疗1次后、治疗1疗程后及治疗2疗程后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患者血浆β-内啡肽;于入院第2天及疗程结束后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血浆中一氧化氮含量,羟胺氧化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丙二醛含量。结果:68例病例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两组在选词阳性项目数、疼痛分级指数感觉分、疼痛分级指数总分、视觉模拟尺度、疼痛强度上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t=4.52~6.64,P<0.01)。②治疗组的镇痛起效时间短、镇痛维持时间长,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36.63~75.93,P<0.01)。③治疗组首次治疗后疼痛评分下降48%,治疗结束时共下降88%;同时,对照组首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夹脊 椎间盘移位 镇痛 Β内啡肽 一氧化氯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下载PDF
针刺、中药、西药治疗神经性耳鸣疗效对比研究 被引量:49
4
作者 谭开强 张冲 +1 位作者 刘明雪 邱玲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49-251,共3页
目的:比较针刺夹脊穴与中、西药物治疗神经性耳鸣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针刺组采取针刺颈夹脊穴为主治疗,每次针刺2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中药组采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每日1剂,水煎服,10剂为一疗程... 目的:比较针刺夹脊穴与中、西药物治疗神经性耳鸣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针刺组采取针刺颈夹脊穴为主治疗,每次针刺2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中药组采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每日1剂,水煎服,10剂为一疗程;西药组采用地巴唑、低分子右旋糖苷、丹参片、VitB12,10天为一疗程。3个疗程结束后根据疗效评定标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3组有效率分别为73.3%、40.0%、33.3%,组间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针刺治疗耳鸣有显著疗效,针刺夹脊穴是治疗神经性耳鸣的有效方法,疗效明显优于中西药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鸣/针灸疗法 夹脊 对比研究
下载PDF
电针夹脊穴治疗颈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47
5
作者 唐森 罗湘筠 +3 位作者 石琴大 林亚平 赖琳 何龙 《上海针灸杂志》 2014年第9期840-842,共3页
目的观察电针夹脊穴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予以颈椎功能锻炼作为基础治疗,治疗组采用电针夹脊穴治疗,对照组采用电脑中频治疗仪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 目的观察电针夹脊穴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予以颈椎功能锻炼作为基础治疗,治疗组采用电针夹脊穴治疗,对照组采用电脑中频治疗仪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颈椎病治疗成绩评分、目测类比疼痛评分及血浆β-内啡肽(β-EP)含量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愈显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80.0%和100.0%,对照组分别为53.3%和93.3%,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颈椎病治疗成绩评分、目测类比疼痛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治疗组治疗后颈椎病治疗成绩评分、目测类比疼痛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浆β-EP含量均明显升高(P<0.01),治疗组治疗后血浆β-EP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电针夹脊穴是一种治疗颈型颈椎病的有效方法,其机制可能与提高血浆β-EP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电针 颈椎病 颈型 Β-内啡肽 夹脊
下载PDF
夹脊配合督脉电针治疗脊髓损伤后功能障碍临床观察 被引量:41
6
作者 李晓宁 迟蕾 《上海针灸杂志》 2015年第10期972-975,共4页
目的通过观察夹脊配合督脉电针与传统电针法治疗脊髓损伤后肢体功能障碍的疗效比较,以寻求有效的脊髓损伤后肢体功能障碍的治疗方案。方法将40例脊髓损伤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20例。两组均选用药物... 目的通过观察夹脊配合督脉电针与传统电针法治疗脊髓损伤后肢体功能障碍的疗效比较,以寻求有效的脊髓损伤后肢体功能障碍的治疗方案。方法将40例脊髓损伤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20例。两组均选用药物神经节苷酯及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以夹脊配合督脉电针的方法,对照组以传统针刺治疗。1个疗程、2个疗程后分别采用ASIA运动量表评分、感觉量表评分及MBI能力评定,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双下肢肢体功能障碍的变化,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双下肢肢体功能障碍均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效果(P<0.05,P<0.01)。结论夹脊配合督脉电针治疗脊髓损伤后肢体功能障碍疗效确切,且优于传统针刺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夹脊 督脉 电针 脊髓损伤
下载PDF
针刺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40
7
作者 余乐 王丽 周仲瑜 《上海针灸杂志》 2018年第4期444-447,共4页
目的观察针刺风池、后溪配合夹脊穴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椎-基底动脉血供异常的影响。方法对4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采用针刺治疗,取风池、后溪穴配合颈夹脊穴,采用常规针刺,治疗前行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治疗1周后再观察患者血流动力学... 目的观察针刺风池、后溪配合夹脊穴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椎-基底动脉血供异常的影响。方法对4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采用针刺治疗,取风池、后溪穴配合颈夹脊穴,采用常规针刺,治疗前行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治疗1周后再观察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及患者眩晕症状的缓解情况,并判断临床疗效。结果患者治疗后基底动脉(BA)血流及双侧椎动脉(VA)的收缩期峰流(Vs)、平均峰流(Vm)较治疗前明显升高,血管搏动指数(PI)及阻力指数(RI)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经过治疗后,眩晕、头痛、颈肩痛等症状明显得到缓解,症状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风池、后溪配合颈夹脊穴可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有效缓解患者颈部眩晕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颈椎病 椎动脉型 夹脊 超声检查 经颅多普勒
下载PDF
齐刺颈夹脊为主治疗颈源性头痛: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38
8
作者 褚慧玲 胡丙成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9-32,共4页
目的:比较齐刺颈夹脊为主与常规针刺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差异。方法:将66例患者随机分为齐刺组和常规针刺组,每组33例。两组取穴相同,均选取颈夹脊穴C1~C7,以及百会、强间、脑空、风池、风府、天柱等头部腧穴。两组头部腧穴均采用常... 目的:比较齐刺颈夹脊为主与常规针刺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差异。方法:将66例患者随机分为齐刺组和常规针刺组,每组33例。两组取穴相同,均选取颈夹脊穴C1~C7,以及百会、强间、脑空、风池、风府、天柱等头部腧穴。两组头部腧穴均采用常规针刺,齐刺组予颈夹脊穴齐刺,常规针刺组予颈夹脊穴直刺25~40mm,每天1次,治疗5次为一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和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简化McGill量表评分变化,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简化McGill量表评分均降低(均P〈0.01),且齐刺组治疗后McGill量表评分与常规针刺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齐刺组愈显率为75.8%(25/33)、总有效率为93.9%(31/33),均优于常规针刺组的57.6%(19/33,P〈0.01)、84.8%(28/33,P〈0.05)。结论:齐刺颈夹脊为主治疗颈源性头痛疗效优于常规针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源性头痛 针刺疗法 齐刺 夹脊 随机对照研究
原文传递
早期针刺督脉穴、夹脊穴干预中风偏瘫痉挛状态临床观察 被引量:36
9
作者 林飞燕 郑武熙 +3 位作者 张文琪 吴有玲 刘志华 滕春光 《上海针灸杂志》 2018年第6期614-618,共5页
目的观察针刺督脉穴、夹脊穴对中风偏瘫痉挛的发生及程度、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90例脑卒中软瘫期患者分为观察组(针刺督脉穴、夹脊穴)、针刺组(常规针刺)及康复组(单纯康复训练),每组30例。观察组针刺百会、... 目的观察针刺督脉穴、夹脊穴对中风偏瘫痉挛的发生及程度、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90例脑卒中软瘫期患者分为观察组(针刺督脉穴、夹脊穴)、针刺组(常规针刺)及康复组(单纯康复训练),每组30例。观察组针刺百会、风府、大椎、陶道、身柱、神道、命门穴及C1-7、T1-3、Ll-5、S1夹脊穴(双侧);针刺组针刺肩髃、曲池、外关、合谷、环跳、风市、足三里、阳陵泉、太冲穴;康复组单纯进行康复训练。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后观察改良的Ashworth分级、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的变化。结果观察组Ashworth分级、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较治疗前得到显著改善(P<0.01),在缓解肌痉挛方面,观察组疗效优于针刺组及康复组(P<0.01)。结论早期针刺督脉穴、夹脊穴干预中风偏瘫痉挛状态比常规针刺和单纯康复治疗疗效显著提高,同时更明显改善偏瘫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中风后遗症 偏瘫 肌痉挛 督脉 夹脊 Ashworth评分 FUGL-MEYER评分 BARTHEL指数
下载PDF
电针腰夹脊穴与膀胱经穴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被引量:35
10
作者 单衍丽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987-990,共4页
目的:对比电针与药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差异。方法:将85例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45例)、药物组(40例)。电针组穴取腰夹脊穴以及肾俞、气海俞、关元俞、大肠俞、阳陵泉等,行电针疗法,每日1次;药物组口服附桂骨痛胶囊(每次4粒,每日3... 目的:对比电针与药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差异。方法:将85例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45例)、药物组(40例)。电针组穴取腰夹脊穴以及肾俞、气海俞、关元俞、大肠俞、阳陵泉等,行电针疗法,每日1次;药物组口服附桂骨痛胶囊(每次4粒,每日3次)和布洛芬(每次0.3 g,每日3次)。治疗2周后分别评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电针组有效率为84.4%(38/45),药物组有效率为65.0%(26/40),电针组疗效明显优于药物组(P<0.05)。治疗后两组症状积分均明显下降(均P<0.01),且电针组的积分下降幅度大于药物组(P<0.05,P<0.01)。结论:电针腰夹脊穴和膀胱经穴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优于口服附桂骨痛胶囊和布洛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移位 腰椎 电针 频率 夹脊 针灸效应
原文传递
针刺夹脊穴治疗中风偏瘫痉挛状态临床观察 被引量:32
11
作者 金泽 王琳晶 《上海针灸杂志》 2010年第6期362-363,共2页
目的观察针刺颈、腰部夹脊穴治疗中风痉挛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中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颈、腰部夹脊穴针刺法结合常规针刺法,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法。10d为1个疗程,共治疗4星期。结果治疗组对痉... 目的观察针刺颈、腰部夹脊穴治疗中风痉挛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中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颈、腰部夹脊穴针刺法结合常规针刺法,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法。10d为1个疗程,共治疗4星期。结果治疗组对痉挛状态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能明显改善运动功能水平及生活自理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果表明针刺颈、腰部夹脊穴在改善痉挛状态方面有独特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夹脊 针刺 中风后遗症 偏瘫 痉挛状态
下载PDF
夹脊穴研究进展概述 被引量:33
12
作者 孙伊平 张娇娇 +2 位作者 李婷 吴海瑛 尹晓娜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年第5期1092-1094,共3页
古代文献记载夹脊穴与督脉及足太阳经经气相同,并借此调节脏腑相关疾病,从而发挥其调和气血,平衡阴阳的功效。现代研究表明,针刺夹脊穴能够刺激脊神经的传入和传出神经,发挥其调节植物神经、改善血液循环、镇痛及调节自由基的效应。临... 古代文献记载夹脊穴与督脉及足太阳经经气相同,并借此调节脏腑相关疾病,从而发挥其调和气血,平衡阴阳的功效。现代研究表明,针刺夹脊穴能够刺激脊神经的传入和传出神经,发挥其调节植物神经、改善血液循环、镇痛及调节自由基的效应。临床被广泛应用于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及疑难杂症,其作用机制与脊神经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夹脊 调和气血 平衡阴阳 神经系统疾病
下载PDF
夹脊穴治疗颈椎病的理论与应用 被引量:31
13
作者 安光辉 赵毅 孙鹏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1期129-131,共3页
目的:总结国内近年夹脊穴治疗颈椎病的临床和机制研究,为未来的发展提供依据和思路。资料来源:应用网络http://192.168.50.3/yixueshujuku/chongqingweipu.as-px.检索,检索方法((题名或关键词=颈椎病)(题名或关键词=夹脊穴))(题名或关键... 目的:总结国内近年夹脊穴治疗颈椎病的临床和机制研究,为未来的发展提供依据和思路。资料来源:应用网络http://192.168.50.3/yixueshujuku/chongqingweipu.as-px.检索,检索方法((题名或关键词=颈椎病)(题名或关键词=夹脊穴))(题名或关键词=治疗)全部期刊年=1989-2005),限定语言种类为中文。资料选择:共检索到102篇文献报道,选出80篇有关夹脊穴治疗颈椎病的论文。纳入标准:①文献类型:针灸治疗颈椎病临床研究文献。②干预措施:针灸治疗或针刺配合其他疗法(如药物疗法),并对行针手法,取穴及用针材料不加以区别。排除标准:①针刺作为手术治疗术中及术后镇痛辅助疗法。②动物实验。③综述文献。资料提炼:根据是否使用随机对照的方法筛选出21篇。根据文献所述颈椎病症型分为神经根型颈椎病和椎动脉型颈椎病,未提及分型者则归为颈椎病类。资料综合:在夹脊穴治疗颈椎病的研究中,诊断和评估依据多采用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而文献中有23.8%的研究仍然采用症状来作为标准,为整体综合评估夹脊穴的作用带来了一定难度。在刺激夹脊穴的方式中,以针刺和电针为主要方法,占到85.7%,而2种方法以上的综合刺激占到47.6%。治愈率在60%以下的文献占到52.38%,只有3篇文献其治愈率达到90%以上。21篇文献中,有随访的研究不是很多。目前认为夹脊穴治疗颈椎病的机制主要有:①经络腧穴理论依据。②改善椎动脉的血流循环。③缓解疼痛症状。结论:针刺夹脊穴治疗颈椎病有很好的疗效,治疗前景广阔。循证医学的方法应当引进到临床实验研究中,定位应当规范化,夹脊穴治疗颈椎病的机制研究还有待于深入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针刺疗法 夹脊 综述文献
下载PDF
夹脊、督脉电针对大鼠脊髓损伤前炎性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0
14
作者 王赛 邹恩苗 +4 位作者 林海燕 屠文展 李江茹 程博 蒋松鹤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89-392,共4页
目的:观察夹脊、督脉不同配穴的电针对脊髓损伤(SCI)后的大鼠前炎性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假模组(n=8)、模型对照组(n=8)、夹脊电针组(n=8)、督脉电针组(n=8)。夹脊电针组、督脉电针组于SCI后0.5h和4h分别在... 目的:观察夹脊、督脉不同配穴的电针对脊髓损伤(SCI)后的大鼠前炎性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假模组(n=8)、模型对照组(n=8)、夹脊电针组(n=8)、督脉电针组(n=8)。夹脊电针组、督脉电针组于SCI后0.5h和4h分别在夹脊与督脉的穴位进行1次电针治疗。SCI后8h,每组8只大鼠行Western-blot检测脊髓IL-1β、IL-6、TNF-α蛋白含量的表达。结果:假模组、夹脊电针组、督脉电针组IL-lβ、IL-6、TNF-α的蛋白含量均低于模型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夹脊电针组、督脉电针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夹脊、督脉电针可以通过抑制SCI后IL-lβ、IL-6、TNF-α3种前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抑制SCI急性期的炎症反应来保护脊髓,减轻损伤的发生,起到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电针治疗 夹脊 督脉 神经保护
下载PDF
电针夹脊穴干预海洛因依赖者稽延性戒断症状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8
15
作者 穆敬平 刘莉 +1 位作者 胡军 徐平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599-602,共4页
目的:研究电针夹脊穴对海洛因依赖者稽延性戒断症状的干预效应。方法:将120例海洛因依赖者随机分为4组:针刺1组(夹脊穴、肾俞)、针刺2组(四肢穴)、模拟组和对照组,采用稽延性戒断症状评分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抑郁自评量表积... 目的:研究电针夹脊穴对海洛因依赖者稽延性戒断症状的干预效应。方法:将120例海洛因依赖者随机分为4组:针刺1组(夹脊穴、肾俞)、针刺2组(四肢穴)、模拟组和对照组,采用稽延性戒断症状评分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抑郁自评量表积分(SDS)观察治疗前、治疗4、8、10周的变化。结果:在治疗4、8、10周,针刺1组、针刺2组的稽延性戒断症状和HAMA、SDS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电针可明显改善稽延性戒断症状,减轻焦虑和抑郁情绪。电针夹脊穴明显优于四肢穴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夹脊 海洛因依赖/针灸疗法 物质禁断综合征/针灸疗法
下载PDF
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被引量:22
16
作者 姚志芳 林源 《上海针灸杂志》 2007年第2期25-26,共2页
目的观察针灸综合疗法与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的差异。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观察组取华佗夹脊穴及腕踝针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取穴电针治疗。结果观察组显效率(77.42%)、总有效率(91.94%)与对照组显... 目的观察针灸综合疗法与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的差异。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观察组取华佗夹脊穴及腕踝针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取穴电针治疗。结果观察组显效率(77.42%)、总有效率(91.94%)与对照组显效率(50.00%)、总有效率(90.74%)比较,显效率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总有效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针灸综合治疗腰突症疗效优于电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移位 夹脊 腕踝针 TDP 电针
下载PDF
针刺五脏夹脊穴对红细胞免疫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6
17
作者 钱伟华 《针灸临床杂志》 1995年第5期30-33,共4页
我们以日本大耳白兔为材料,进行针刺五脏夹脊穴(五脏背俞相对应的夹脊穴)对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实验研究,检测了针刺前和连续针刺三天后2、4、8、24小时的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和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结果发现针后都比针前... 我们以日本大耳白兔为材料,进行针刺五脏夹脊穴(五脏背俞相对应的夹脊穴)对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实验研究,检测了针刺前和连续针刺三天后2、4、8、24小时的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和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结果发现针后都比针前高,并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0.001),持续效应达24小时以上,表明针刺五脏夹脊穴也能增强红细胞免疫功能。本文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 夹脊 红细胞 免疫功能 针刺疗法 五脏
下载PDF
穴位注射颈夹脊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0
18
作者 张唐法 张红星 +2 位作者 王小丽 毛红蓉 黄国付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2期116-118,共3页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颈夹脊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其中治疗组采用穴位注射颈夹脊穴方法,对照组采用颈椎牵引方法,6 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颈夹脊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其中治疗组采用穴位注射颈夹脊穴方法,对照组采用颈椎牵引方法,6 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在疼痛评分及综合疗效评定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穴位注射颈夹脊穴比颈椎牵引方法能更好地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穴位疗法 水针 夹脊
下载PDF
以电针颈夹脊穴为主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疗效观察 被引量:26
19
作者 何虹 张伟 +3 位作者 朱俊平 彭红霞 王雪 廖锡敏 《上海针灸杂志》 2018年第8期852-855,共4页
目的观察电针颈夹脊穴为主配合吞咽康复训练与单纯吞咽康复训练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康复中临床疗效的差异。方法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对照组(35例),观察组脱落1例。两组患者均在病情稳定后行吞咽康复训练,观察组吞咽康复训... 目的观察电针颈夹脊穴为主配合吞咽康复训练与单纯吞咽康复训练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康复中临床疗效的差异。方法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对照组(35例),观察组脱落1例。两组患者均在病情稳定后行吞咽康复训练,观察组吞咽康复训练前接受针刺治疗,选穴以颈_(2-6)夹脊穴为主,配风池、廉泉,电针选断续波,频率5 Hz,留针30 min,每日1次,连续治疗5 d后休息2 d,2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于治疗前及治疗1周、2周、4周后分别根据洼田吞咽能力评定记录吞咽能力分级,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周、2周后,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以电针颈夹脊穴为主配合吞咽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安全、有效,且疗效优于单纯吞咽康复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并发症 电针 夹脊 断续波 吞咽障碍 康复训练
下载PDF
夹脊电针治疗大鼠脊髓损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1
20
作者 楚佳梅 范文双 《中医药学刊》 2003年第3期407-408,共2页
夹脊电针上下连接电极能够在脊髓内产生较强的电场,用于治疗脊髓损伤,其机理可能为通过产生拮抗内生性损伤电流而阻止Ca2+内流,稳定膜结构,增加线粒体酶活性,阻断脊髓继发性病变,保护脊髓神经轴突的退变,促进神经轴突再生。目的:探讨夹... 夹脊电针上下连接电极能够在脊髓内产生较强的电场,用于治疗脊髓损伤,其机理可能为通过产生拮抗内生性损伤电流而阻止Ca2+内流,稳定膜结构,增加线粒体酶活性,阻断脊髓继发性病变,保护脊髓神经轴突的退变,促进神经轴突再生。目的:探讨夹脊电针治疗脊髓损伤的机理。方法:采用Wistar大鼠为受试对象,以改良的Allen’s法造成T11-T12脊髓撞击伤模型,术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夹脊电针治疗,观察两组急性期伤区脊髓组织含水量及组织总钙含量动态变化和术后4周大鼠瘫肢运动功能及组织形态学(包括形态计量学)变化。结果:治疗组在神经功能、生化、组织形态学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二者之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夹脊电针能明显减轻脊髓损伤早期继发性病理损害,并能有效促进损伤后中枢神经的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夹脊 电针治疗 大鼠 脊髓损伤 实验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