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产前超声横断面连续扫查三血管气管上多切面诊断胎儿心血管异常 被引量:23
1
作者 林芸 张雪梅 +1 位作者 冉素真 张晓航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25-729,共5页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横断面连续扫查三血管气管上多切面诊断胎儿心血管异常的价值。方法采用横断面连续扫查三血管气管上多切面方法,观察502胎正常胎儿和521胎异常胎儿的三血管气管上多切面声像图特点。结果由三血管气管切面开始向胎儿头...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横断面连续扫查三血管气管上多切面诊断胎儿心血管异常的价值。方法采用横断面连续扫查三血管气管上多切面方法,观察502胎正常胎儿和521胎异常胎儿的三血管气管上多切面声像图特点。结果由三血管气管切面开始向胎儿头侧移动探头,依次获得三血管气管切面;头臂静脉切面可显示头臂静脉、主动脉横弓;头臂动脉起始段切面可显示头臂动脉、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起始段横断面;双侧锁骨下动静脉切面可显示双侧锁骨下动脉及双侧锁骨下静脉长轴、双侧颈总动脉起始段横断面。502胎正常胎儿三血管气管上多切面均可通过连续扫查获得显示。521胎异常胎儿中,三血管气管上多切面扫查检出头臂静脉异常236胎,头臂动脉异常277胎,心上型肺静脉异位引流7胎,颈位主动脉弓1胎。结论三血管气管上多切面连续扫查有助于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心血管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 超声心动描记术 三血管气管切面 静脉 锁骨下动脉
下载PDF
上胸椎前方手术入路的解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8
2
作者 肖增明 宫德峰 +1 位作者 詹新立 徐房添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83-186,共4页
目的研究上胸椎与其毗邻组织结构的解剖关系,为探讨上胸椎前方手术入路提供参考。方法取20具经防腐处理的尸体标本,模拟上胸椎前路手术,部分劈开胸骨,并分别经不同的血管、神经间隙显露椎体,比较不同的血管、神经间隙入路的暴露范围及... 目的研究上胸椎与其毗邻组织结构的解剖关系,为探讨上胸椎前方手术入路提供参考。方法取20具经防腐处理的尸体标本,模拟上胸椎前路手术,部分劈开胸骨,并分别经不同的血管、神经间隙显露椎体,比较不同的血管、神经间隙入路的暴露范围及其优缺点。观察上胸椎毗邻的血管、神经等组织结构的走行及其与椎体的对应关系。结果头臂干外侧间隙入路(头臂干与右头臂静脉、左头臂静脉根部之间的间隙)95%可显露达T3椎体以下,而头臂干内侧间隙入路(气管食道鞘与头臂干、左头臂静脉之间的间隙)只有45%可显露达T3椎体以下。上腔静脉与升主动脉之间的间隙只能在直视下显露T4,并且视野狭小。右喉返神经在T1,2水平从迷走神经发出,绕过锁骨下动脉斜行走向内上,在T1椎体上缘水平附近走向气管食道沟。胸导管75%在T1椎体到T1-2椎间盘水平入左侧静脉角,约50%最高点达T1水平。左头臂静脉55%平T3椎体水平从上腔静脉发出。主动脉弓主干约80%在T3-4椎间盘水平横过椎体。结论头臂干外侧间隙入路操作简单、显露清楚,可以很容易地显露T3和T4椎体;头臂干外侧间隙与头臂干内侧间隙相比,可多显露0.5 ̄1个椎体。但由于迷走神经穿过此间隙并在此发出心支,所以应注意保护迷走神经。在右侧施行T1,2水平手术时易损伤右喉返神经。在采用左侧入路时应注意胸导管的走行,避免损伤胸导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 解剖学 局部 喉返神经 胸导管 静脉
原文传递
上腔静脉及其主要属支的解剖学观察 被引量:16
3
作者 王湘军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6年第6期732-733,共2页
目的搜集体质资料及心脏插管术的解剖学资料。方法对81具南方人尸体的上腔静脉及其主要属支的长度、直径夹角等情况进行了解剖学观察。结果81具南方人尸体的上腔静脉总长度为(60.84±12.14)mm,心包外段长度为(42.29±8.76)mm,... 目的搜集体质资料及心脏插管术的解剖学资料。方法对81具南方人尸体的上腔静脉及其主要属支的长度、直径夹角等情况进行了解剖学观察。结果81具南方人尸体的上腔静脉总长度为(60.84±12.14)mm,心包外段长度为(42.29±8.76)mm,外径为(17.51±2.99)mm;心包内段长度为(18.43±6.22)mm,外径为(19.21±3.15)mm。左、右头臂静脉长度为(66.89±10.01)mm,和(40.15±8.45)mm,外径分别为(12.61±2.56)mm和(12.17±2.56)mm和(12.17±2.82)mm。左头臂静脉与上腔静脉之间的夹角为128°25′13″±24°25′13″。对上腔静脉主要属支的注入部位及管径也作了观察。结论心脏插管时,经右侧头臂静脉入右心较为短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腔静脉 静脉 心脏插管术
下载PDF
头臂静脉的CT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吕发金 罗天友 +4 位作者 谢鹏 牟君 张志伟 肖智博 方维东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663-1665,共3页
目的探讨左右侧头臂静脉的CT解剖结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无纵隔、锁骨上及腋窝病变的胸部平扫及增强扫描60例,观察左右侧头臂静脉的形态,测量左侧头臂静脉横过主动脉弓或右侧头臂动脉处的短径,右侧头臂静脉汇入上腔静脉前段短径,记录... 目的探讨左右侧头臂静脉的CT解剖结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无纵隔、锁骨上及腋窝病变的胸部平扫及增强扫描60例,观察左右侧头臂静脉的形态,测量左侧头臂静脉横过主动脉弓或右侧头臂动脉处的短径,右侧头臂静脉汇入上腔静脉前段短径,记录静脉注射侧别、有无静脉反流。结果右侧头臂静脉短直,直行向下汇入上腔静脉(100%,60/60);左侧头臂静脉较长,跨过右侧头臂动脉前方者(Ⅰ型)占86.7%(52/60),跨过主动脉弓前方者(Ⅱ型)占13.3%(8/60)。左侧头臂静脉管径明显小于右侧,26.7%出现管腔狭窄,经左侧肘前静脉注射时,8.3%出现明显的静脉反流;右侧头臂静脉管径大于左侧,未发现静脉反流病例。结论右侧头臂静脉形态短直,管径明显大于左侧,未发现静脉反流,在CT增强时采用右侧上肢静脉注射,能达到较好的对比剂强化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静脉
下载PDF
双导向技术引导下三种路径植入输液港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13
5
作者 刘军 陆游 +3 位作者 姜浩 武贝 杜婕 尹国文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7期1332-1335,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超声联合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引导下经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头臂静脉植入输液港的临床应用效果,探讨不同方式的优劣。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至2019年1月江苏省肿瘤医院介入科超声联合DSA引导下植入输液港346例,其中男... 目的对比分析超声联合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引导下经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头臂静脉植入输液港的临床应用效果,探讨不同方式的优劣。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至2019年1月江苏省肿瘤医院介入科超声联合DSA引导下植入输液港346例,其中男162例、女184例,年龄17~83(57±12)岁。按照植入路径分为经颈内静脉(A组)126例,男67例、女59例,平均年龄(52±11)岁;经锁骨下静脉(B组)114例,男52例、女62例,平均年龄(58±10)岁;经头臂静脉(C组)106例,男43例、女63例,平均年龄(60±9)岁;比较3组的一次穿刺成功率、手术时间、置管长度、术后1个月舒适度、非计划拔港率及围手术期、远期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植入输液港,3种路径对比一次穿刺成功率(χ2=1.375,P=0.503)、手术时间(F=0.968,P=0.624)、非计划拔港率(χ^2=1.570,P=0.456)及导管总长度(F=0.821,P=0.44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C组血管内长度最短(F=263.618,P=0.000),且舒适度明显高于A、B组(F=52.248,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夹闭综合征为B组特有并发症(χ^2=6.159,P=0.046),其余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双导向技术引导下3种植入方式均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及安全性,其中经头臂静脉植入的患者术后舒适度更高,并发症发生率更少,可作为优先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 锁骨下静脉 静脉 超声检查 介入性 导管 留置
原文传递
上腔静脉及其主要属支的解剖学观察 被引量:11
6
作者 黄应勋 《卫生职业教育》 2004年第12期103-104,共2页
为搜集体质资料及心脏插管术的解剖学资料,对81具南方人尸体的上腔静脉及其主要属支的长度、直径夹角等情况进行了解剖学观察,结果如下:81具南方人尸体的上腔静脉总长度为(60.84±12.14)mm,心包外段长度为(42.29±8.76)mm,外径... 为搜集体质资料及心脏插管术的解剖学资料,对81具南方人尸体的上腔静脉及其主要属支的长度、直径夹角等情况进行了解剖学观察,结果如下:81具南方人尸体的上腔静脉总长度为(60.84±12.14)mm,心包外段长度为(42.29±8.76)mm,外径为(17.51±2.99)mm;心包内段长度为(18.43±6.22)mm,外径为(19.21±3.15)mm.左、右头臂静脉长度为(66.89±10.01)mm和(40.15±8.45)mm,外径分别为(12.61±2.56)mm和(12.17±2.82)mm.左头臂静脉与上腔静脉之间的夹角为128.25′13″±24.51′30".对上腔静脉主要属支的注入部位及管径也作了观察.心脏插管时,经右侧头臂静脉、上腔静脉入右心较为短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腔静脉 静脉 心脏插管术
下载PDF
右侧头臂静脉入路植入静脉输液港临床应用 被引量:11
7
作者 孙兴伟 白旭明 +5 位作者 程龙 顾星石 原强 荆剑 张健 靳勇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699-701,共3页
目的探讨右侧头臂静脉入路行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TIVAP)植入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5年12月采用BCV入路植入TIVAP共493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37例,女356例;年龄29~78岁,平均(47.3±13.2)岁。总结穿刺成... 目的探讨右侧头臂静脉入路行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TIVAP)植入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5年12月采用BCV入路植入TIVAP共493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37例,女356例;年龄29~78岁,平均(47.3±13.2)岁。总结穿刺成功率及留置过程相关并发症。结果手术成功率为100%,首次穿刺成功率为99%(488/493)。手术时间18~35 min,平均(22.5±8.3)min。术中误穿动脉3例(0.61%,3/493),未见血胸、气胸等严重并发症。术后患者携TIVAP时间为124~986 d,平均(271.1±53.8)d;并发症发生率为2.25%(11/488),包括港穴出血2例,导管相关感染1例,部分血栓形成2例,纤维蛋白鞘形成6例,未见导管异位、断裂、置管相关夹闭综合征(POS)等严重并发症。结论经右侧BCV入路行TIVAP植入,穿刺成功率高,安全可靠,可为临床植入TIVAP提供另一入路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 静脉 颈内静脉 锁骨下静脉 并发症
下载PDF
锁骨下静脉置管术的解剖测量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9
8
作者 李富德 王月莲 《长治医学院学报》 1998年第2期90-92,共3页
在16具尸体上测量了锁骨下静脉、头臂静脉、上腔静脉的长度及口径,对锁骨下静脉的深度和有关结构的体表投影也进行了测量观察。以此结果作为临床操作的依据,经28例临床应用,一次性成功率达72%。
关键词 置管术 锁骨下静脉 静脉 静脉 上腔静脉
下载PDF
改良Trendelenburg体位对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成功率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王新文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14年第2期116-118,共3页
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是血液透析常用的技术,由于右侧颈内静脉较粗,与头臂静脉、上腔静脉几乎成一直线,而且右侧胸膜顶比较低,故临床常选右颈内静脉建立血液透析临时性通路[1-3].正确的体位是颈内静脉穿刺成功的主要因素之一,标准的颈内静... 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是血液透析常用的技术,由于右侧颈内静脉较粗,与头臂静脉、上腔静脉几乎成一直线,而且右侧胸膜顶比较低,故临床常选右颈内静脉建立血液透析临时性通路[1-3].正确的体位是颈内静脉穿刺成功的主要因素之一,标准的颈内静脉穿刺体位应是Trendelenburg体位,它能使患者的颈内静脉达到最大充盈[4],达到提高穿刺成功率的作用.但Trendelenburg体位需要在手术床上进行,目前大多数血液透析中心是在透析床上进行穿刺,而透析床多为二折或者三折床,不可能摆出标准的Trendelenburg体位,如何使患者在三折床上得到较好的体位,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穿刺并发症.我们近年来应用改良的Trendelenburg体位进行右颈内静脉穿刺,并与传统体位进行比较,旨在探究改良的Trendelenburg 体位是否优于传统体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 穿刺成功率 穿刺体位 改良 血液透析中心 右侧颈内静脉 穿刺并发症 静脉
下载PDF
基于CT评估解剖压迫性左头臂静脉狭窄的解剖学因素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5
10
作者 董俊秀 柯栋 +2 位作者 胡良柱 刘杨东 傅麒宁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21年第6期616-622,共7页
目的探讨解剖压迫性左头臂静脉狭窄的解剖学因素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8年1月—2019年9月有左上肢功能性血透通路(自体动静脉内瘘或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且行胸部增强CT扫描的血液透析患者107例... 目的探讨解剖压迫性左头臂静脉狭窄的解剖学因素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8年1月—2019年9月有左上肢功能性血透通路(自体动静脉内瘘或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且行胸部增强CT扫描的血液透析患者107例作为观察组,2019年7—9月行胸部增强CT扫描的非血透患者758例作为对照组。观测指标:左头臂静脉最小前后径(D1)、胸骨与主动脉弓(或头臂干)之间的最短前后距离(D2)、胸廓前后内径(D3)。分析:(1)D1、D2、D3之间关系;(2)D1、D2与身高、体质量、年龄、性别、高血压病史的关系;(3)左上肢功能性血透通路内瘘存续时间对D1、D2的影响;(4)D1≤2 mm患者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年龄更大、高血压病史者更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性别、身高、体质量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1)观察组D1大于对照组,分别为(8.513±3.337)mm、(7.812±3.176)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D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的D1与D2均呈正态分布、线性相关(r=0.663、0.694,P值均<0.01),与D3均没有明显的线性关系。(2)身高、体质量与D1、D2均无明显的线性关系(P值均>0.05)。男性的D1、D2均较女性大:观察组的D2以及对照组的D1、D2,男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323、2.048、5.721,P值均<0.01)。对照组患者的D1、D2随着年龄增高而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4.025、11.822,P值均<0.01)。(3)患者左上肢功能性血透通路内瘘存续的时间与D1、D2均无线性关系(r=0.471、0.223,P值均>0.05)。(4)D1≤2 mm的患者在两组中比例相当,观察组2.8%(3/107)、对照组3.6%(27/758):观察组3例有左上肢功能性血透通路透析患者均未报告左上肢肿胀症状;对照组中有3例患者在经左侧置入导管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左上肢肿胀症状,其中2例被诊断为深静脉血栓形成。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 静脉狭窄 血液透析 静脉血栓形成 血液透析通路
原文传递
头臂静脉变异1例 被引量:6
11
作者 谢圣彪 孟镔 +3 位作者 陈兵 杨光明 洪敏 宫绪萌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08年第5期366-367,共2页
关键词 静脉 变异 解剖学
下载PDF
胎儿左头臂静脉走行异常的超声诊断及其与染色体异常相关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丁洁 施海建 +1 位作者 梁喜 刘俊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4-87,共4页
目的:探讨左头臂静脉走行异常的声像图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71例胎儿左头臂静脉走行异常的病例,对其声像图进行分析,随访其预后。以同期100例正常胎儿为对照,分析其染色体异常的意义。结果:71例胎儿中,左头臂静脉缺失32例... 目的:探讨左头臂静脉走行异常的声像图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71例胎儿左头臂静脉走行异常的病例,对其声像图进行分析,随访其预后。以同期100例正常胎儿为对照,分析其染色体异常的意义。结果:71例胎儿中,左头臂静脉缺失32例,主动脉弓下头臂静脉27例,左头臂静脉胸腺内走行10例,左头臂静脉食管后走行1例,双头臂静脉1例。其中8例有染色体异常。对照组胎儿有2例染色体异常。异常组不良结局18例,对照组不良结局2例。结论:产前超声筛查能及时发现胎儿左头臂静脉走行异常,判断胎儿预后,为临床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 静脉 产前 超声
下载PDF
头静脉转位联合缩窄术治疗高流量肱动脉-头静脉内瘘患者头静脉弓狭窄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5
13
作者 黄小妹 王银 +7 位作者 肖伟 张艺 高渤 李晶晶 江中涛 叶飞 马卫国 钱淑萍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25-730,共6页
目的:评估头静脉转位贵要(腋)静脉加内瘘缩窄术治疗高流量肱动脉-头静脉内瘘(BCF)患者头静脉弓狭窄(CAS)的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7年6月22例因CAS入院的高流量BCF患者,行头静脉转位贵要(腋)静脉加内瘘缩窄术治疗,观察患者术后2... 目的:评估头静脉转位贵要(腋)静脉加内瘘缩窄术治疗高流量肱动脉-头静脉内瘘(BCF)患者头静脉弓狭窄(CAS)的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7年6月22例因CAS入院的高流量BCF患者,行头静脉转位贵要(腋)静脉加内瘘缩窄术治疗,观察患者术后24 h的超声内瘘血管血流动力学变化,及术后内瘘的初级通畅率及次级通畅率。结果:术前22例患者平均透析时间(73.5±44.4)个月,头静脉弓内径(2.1±0.5)mm,人均接受过(1.9±0.4)次经皮球囊扩张成形术(PTA)治疗。术后24 h,患者肱动脉阻力指数及肱动脉内径较术前无明显变化(均P>0.05),但肱动脉平均血流量及吻合口/静脉流出道内径较术前明显下降(均P<0.05)。平均随访时间21.5个月,术后6、12、24、36个月初级通畅率分别为100%、100%、93.3%、58.3%,较其行PTA时明显升高(χ^2=49.23,P=0.000);6、12、24、36个月次级通畅率均为100%。术后仅有2例出现皮下血肿,无需处理;术后及随访期间无血栓事件发生。结论:静脉转位贵要(腋)静脉加内瘘缩窄术治疗高流量BCF患者CAS安全可控,能获得较好的远期通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 缩窄 病理性 静脉 静脉 血管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静脉回流障碍与短暂性全面遗忘症的相关性 被引量:5
14
作者 韩珂 赵雅琴 +5 位作者 张丰基 钟芷萍 许弘毅 盛文鸯 吴江 胡汉华 《中国卒中杂志》 2016年第7期547-555,共9页
背景颈静脉回流异常被认为是短暂性全面遗忘症(transient global amnesia,TGA)的病因。既往研究报道,Valsalva动作(Valsalva maneuver,VM)期间短暂增高的胸内压或者腹内压主要是通过椎静脉系统上传及通过颈内静脉(internal jugular vein... 背景颈静脉回流异常被认为是短暂性全面遗忘症(transient global amnesia,TGA)的病因。既往研究报道,Valsalva动作(Valsalva maneuver,VM)期间短暂增高的胸内压或者腹内压主要是通过椎静脉系统上传及通过颈内静脉(internal jugular vein,IJV)下传,所以通畅的颈内静脉对短暂增高的颅内压力的释放及脑静脉的回流非常重要。我们假设颈内静脉受压导致的静脉回流障碍是TGA发病机制中的决定性因素。方法本研究是病例对照研究,研究对象为45例TGA者及性别/年龄相匹配的45例健康对照组。利用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包括应用造影剂的增强轴向T1加权成像(contrastenhanced axial T1-weighted imaging,Contrast T1)与时间分辨对比剂动态成像(time-resolved imaging of contrast kinetics,TRICKS)及未应用造影剂的磁共振静脉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venography,MRV),评估双侧颈内静脉与左侧头臂静脉(brachiocephalic vein,BCV)的形态及横窦(transverse sinus,TS)的不对称性,其中颈内静脉被分成上、中及下段。结果相对于对照组,TGA者双侧颈内静脉上段(左侧:37.8%vs 17.8%,P=0.0393;右侧:57.8%vs 15.6%,P<0.0012)及左侧头臂静脉(60%vs 8.9%,P<0.0004)中、重度狭窄/闭塞及横窦发育不良(53.3%vs 31.1%,P=0.0405)的比例显著高。病例组静脉回流的任一部位狭窄/闭塞(包括颈内静脉或者左侧头臂静脉狭窄/闭塞)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91.1%vs 33.3%,P<0.0004)。MRV显示病例组左侧横窦的管径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小([0.31±0.21)cm vs(0.41±0.19)cm,P=0.0290],而Contrast T1显示病例组左侧横窦的管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此结果与回流静脉存在近心端狭窄/闭塞相符。结论头颈静脉回流障碍是TGA的重要发病机制;双侧颈内静脉和(或)左侧头臂静脉狭窄/闭塞及横窦发育不良是导致头颈静脉回流障碍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暂性全面遗忘症 颈内静脉 静脉 横窦发育不良 VALSALVA动作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头臂静脉入路技术在儿童患者静脉输液港植入中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5
15
作者 丁伟 李天宇 +9 位作者 苏维维 李丽 孙兴伟 靳勇 孙飞虎 孙磊 王维涛 徐平 范晨 王卫东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092-1095,共4页
本研究回顾性收集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儿童医院接受静脉化疗的13例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儿的资料,化疗前均采用超声引导下头臂静脉(BCV)入路技术行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TIVAP)植入术,导管头端位置由术中DSA透视... 本研究回顾性收集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儿童医院接受静脉化疗的13例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儿的资料,化疗前均采用超声引导下头臂静脉(BCV)入路技术行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TIVAP)植入术,导管头端位置由术中DSA透视下确认。13例患儿均采用右侧BCV入路,技术成功率为100%,其中12例(92.31%)1次穿刺成功,仅1例需两次穿刺成功。TIVAP留置时间为(678±105)d。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为7.69%(1/13),仅1例患儿出现导管功能障碍,表现为无法抽回血伴推注困难。所有患儿未发生误穿动脉、血/气胸等即刻/早期并发症;随访期间未发生导管相关血栓形成(CRT)、TIVAP相关感染、导管异位/打折等严重/远期并发症。本研究初步表明,超声引导下穿刺BCV这一新的入路技术在患儿TIVAP植入中是简单可行、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 超声引导 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 可行性 安全性
原文传递
产前超声心动图诊断左无名静脉走行异常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佳 邓学东 +3 位作者 潘琦 马建芳 殷林亮 张俊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4期263-266,共4页
目的:探讨左无名静脉(Left innominate vein,LINV)走行异常产前超声心动图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33例LINV走行异常胎儿产前超声心动图三血管观及三血管气管观LINV走行及与周边组织的关系进行观察,总结分析LINV走行异常的产前超声心动... 目的:探讨左无名静脉(Left innominate vein,LINV)走行异常产前超声心动图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33例LINV走行异常胎儿产前超声心动图三血管观及三血管气管观LINV走行及与周边组织的关系进行观察,总结分析LINV走行异常的产前超声心动图特征。结果:本研究33例胎儿LINV均未走行于胸腺后方、主动脉弓上方,其中18例胎儿走行于主动脉弓下,合并法洛四联症3例,合并右位主动脉弓1例,合并室间隔缺损1例;12例胎儿走行于胸腺内;2例胎儿走行于胸腺前;1例胎儿走行于气管后。结论:LINV走行异常在三血管观及三血管气管观具有特征声像图表现,产前超声心动图诊断LINV走行异常对生后心脏介入手术或心外手术方式的选择有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 超声心动描记术 超声检查 产前
下载PDF
上腔静脉及其主要属支的解剖学观察 被引量:4
17
作者 殷嘉孟 姚岳波 余汝堂 《温州医学院学报》 CAS 1991年第2期78-80,77,共4页
81具南方成人尸体的上腔静脉总长度为60.84±12.14mm,心包外段长度为42.29±8.76mm,外径为17.51±2.99mm;心包内段长度为18.43±6.22mm,外径为19.21±3.15mm。左、右头臂静脉为66.89±10.01mm和40.15±8.45... 81具南方成人尸体的上腔静脉总长度为60.84±12.14mm,心包外段长度为42.29±8.76mm,外径为17.51±2.99mm;心包内段长度为18.43±6.22mm,外径为19.21±3.15mm。左、右头臂静脉为66.89±10.01mm和40.15±8.45mm,其外径分别为12.61±2.56mm和12.17±2.82mm。左头臂静脉与上腔静脉之间的夹角为128°25′13″±24°51′30″。上腔静脉主要属支的注入部位及管径也作了观测。心脏插管时,经右侧头臂静脉、上腔静脉入右心较为短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腔静脉 静脉 解剖学
下载PDF
硬脑膜动静脉瘘合并动脉瘤伴左侧头臂静脉变异一例
18
作者 陆东生 范衍 +4 位作者 桂建康 刘春林 黎嘉俊 李祉岑 宫崧峰 《中华脑血管病杂志(电子版)》 2023年第2期130-135,共6页
目的探讨头臂静脉变异者的硬脑膜动静脉瘘的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由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血管病区收治的临床诊断为硬脑膜动静脉瘘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介入手术静脉入路和术中超声引导下颈总静脉穿刺等方法栓塞硬脑膜动静... 目的探讨头臂静脉变异者的硬脑膜动静脉瘘的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由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血管病区收治的临床诊断为硬脑膜动静脉瘘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介入手术静脉入路和术中超声引导下颈总静脉穿刺等方法栓塞硬脑膜动静脉瘘。结果通过右股静脉穿刺和静脉途径入路时,导丝到达头臂静脉区时发现导丝无法到达左侧头臂静脉,无法通过头臂静脉途径上行至病变区域,考虑左头臂静脉变异;术中使用超声引导下颈静脉穿刺置管成功栓塞硬脑膜动静脉瘘,术后复查上下腔静脉CT血管造影,检查提示左侧头臂静脉变异(左侧头臂静脉直接回流至右心房)。结论头臂静脉变异的病例极为罕见,当需要通过静脉途径入路进行介入治疗时,术前需完善上下腔静脉CT血管造影检查或上下腔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根据检查结果能更好地指导手术,降低手术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脑膜动静脉 动脉瘤 静脉
原文传递
左头臂静脉畸形一例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文 王政国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01年第1期50-51,共2页
关键词 静脉畸形 血管异常 静脉 CT扫描
下载PDF
头臂静脉CTV在动静脉内瘘术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
20
作者 殷慧康 夏云宝 吴琼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16年第12期82-84,87,共4页
目的 :探讨头臂静脉CT静脉造影(CT venography,CTV)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术前对目标静脉通畅状况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美国通用公司64排128层螺旋CT机对48例需要行内瘘术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行CTV检查,扫描范围从腕... 目的 :探讨头臂静脉CT静脉造影(CT venography,CTV)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术前对目标静脉通畅状况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美国通用公司64排128层螺旋CT机对48例需要行内瘘术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行CTV检查,扫描范围从腕关节至头臂静脉汇入上腔静脉处,扫描完毕后将采集到的数据通过ADW4.4版本软件处理,并分析左上肢静脉及头臂静脉的通畅状况。所有患者在行CTV检查后当天加做血液透析1次。结果:48例患者顺利完成检查,过程中未发现任何相关并发症。所有患者均获得符合诊断要求的靶血管图像,其中发现无名动脉压迫左侧头臂静脉致管腔重度狭窄5例,左侧头臂静脉血栓形成致管腔轻度狭窄1例。42例头臂静脉通畅患者均成功实施左前臂头静脉-桡动脉端侧吻合术,术中血管充盈佳、搏动明显,可闻及血管杂音。34例患者4周后造瘘血管成熟,4例3周后成熟,造瘘血管可用,成功率90.5%。6例头臂静脉狭窄患者行右前臂动静脉造瘘术,术后造瘘血管均成熟可用,成功率100%。结论:头臂静脉CTV是一种无创、准确、全面的内瘘术前评估方法,可以为血管通路建立方式的选择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V 血液透析 内瘘术 静脉 内瘘术前评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