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析头皮发际区微针系统的理论基础 被引量:7
1
作者 李杰 牛文民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4年第3期9-11,共3页
刘智斌教授和牛文民教授提出的头皮发际区微针系统理论,是以传统经络学说为其重要理论基础,以经络腧穴中的交会穴为出发点,运用中医整体观的思维,并结合藏象学说。该理论多次以中医经典论著为出发点,重现了中医经典。
关键词 头皮发际 内经 微针系统
下载PDF
头皮发际区排针法治疗失眠症160例 被引量:9
2
作者 刘智斌 牛文民 《陕西中医》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16-717,共2页
目的:探索一种治疗失眠症的方法。方法:160例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用头皮发际区排针法,对照组用药物疗法。同时,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80%,对照组为82.5%;治疗前后两组... 目的:探索一种治疗失眠症的方法。方法:160例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用头皮发际区排针法,对照组用药物疗法。同时,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80%,对照组为82.5%;治疗前后两组PSQI评分改变差异均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前后两组PSQI评分差值之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头皮发际区排针法对于失眠症患者的疗效与药物疗法相当,其治疗机理可能与调节大脑神经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睡和睡眠障碍/针灸疗法 头针 @头皮发际区排针法
下载PDF
头皮发际区微针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牛文民 刘智斌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5期56-58,共3页
目的探索一种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方法。方法6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测组用头皮发际区微针法,对照组用口服药物疗法。测定两组月经血前列腺素F2 a(PGF2 a)含量。结果观测组疗效(80.00%)高于对照组(73.33%)。治疗前后两组月经血... 目的探索一种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方法。方法6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测组用头皮发际区微针法,对照组用口服药物疗法。测定两组月经血前列腺素F2 a(PGF2 a)含量。结果观测组疗效(80.00%)高于对照组(73.33%)。治疗前后两组月经血PGF2 a含量改变自身比较均有极显著意义(P<0.01);治疗前后两组月经血PGF2 a含量差值之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头皮发际区微针法对于原发性痛经患者具有确切疗效,其治疗机理与降低月经血中PGF2 a含量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痛经 头皮发际区微针法 前列腺素F2a
下载PDF
头皮发际区微针疗法对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及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牛文民 刘智斌 +1 位作者 杨晓航 王渊 《中医药学报》 CAS 2014年第5期79-81,共3页
目的:探讨头皮发际区微针疗法治疗血管性痴呆(VD)的疗效。方法:80例V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测组用头皮发际区微针疗法,对照组用口服药物疗法。用循环酶法检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的浓度,采用MMSE和ADL量表评定患者的认知功能、社会活... 目的:探讨头皮发际区微针疗法治疗血管性痴呆(VD)的疗效。方法:80例V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测组用头皮发际区微针疗法,对照组用口服药物疗法。用循环酶法检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的浓度,采用MMSE和ADL量表评定患者的认知功能、社会活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两组疗效比较:观测组的总有效率为62.5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55.00%,二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MMSE、ADL量表评分与治疗前自身比较均有显著改善(P<0.01);治疗后,观测组的MMSE、ADL量表评分与对照组相比较改善更为明显(P<0.05);两组血浆Hcy水平治疗后较治疗前自身比较均有显著下降(P<0.01);治疗后,观测组血浆Hcy水平与对照组比较,下降更为明显(P<0.05)。结论:头皮发际区微针疗法对于VD患者具有确切疗效,其治疗机理与降低血浆Hcy水平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头皮发际区微针疗法 同型半胱氨酸
下载PDF
头皮发际区微针法治疗支气管哮喘28例 被引量:6
5
作者 刘智斌 牛文民 《现代中医药》 CAS 2008年第5期69-70,共2页
目的探索一种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方法。方法56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测组用头皮发际区微针法,对照组采用喘康速气雾剂疗法。分别于治疗前后测定肺活量(FVC),第一秒肺活量(FVC1.0),最大呼气流速(PEFR)。结果观测组疗效为(85.73%... 目的探索一种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方法。方法56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测组用头皮发际区微针法,对照组采用喘康速气雾剂疗法。分别于治疗前后测定肺活量(FVC),第一秒肺活量(FVC1.0),最大呼气流速(PEFR)。结果观测组疗效为(85.73%)对照组疗效为(89.27%),两组疗效之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肺功能测定自身比较,FVC、FVC1.0、PEFR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肺功能测定比较,FVC、FVC1.0、PEFR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头皮发际区微针法对于支气管哮喘患者具有确切疗效,其治疗机理与改善肺通气提高肺活量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头皮发际区微针法 肺功能
下载PDF
头皮发际区微针疗法对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及内皮素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牛文民 刘智斌 +1 位作者 杨晓航 王渊 《中医药信息》 2015年第1期73-75,共3页
目的:探讨头皮发际区微针疗法治疗血管性痴呆(VD)的疗效。方法:60例V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测组用头皮发际区微针疗法,对照组用口服药物疗法。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捡测血浆内皮素(ET)的浓度,采用MMSE和ADL量表评定患者的认知功能、... 目的:探讨头皮发际区微针疗法治疗血管性痴呆(VD)的疗效。方法:60例V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测组用头皮发际区微针疗法,对照组用口服药物疗法。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捡测血浆内皮素(ET)的浓度,采用MMSE和ADL量表评定患者的认知功能、社会活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两组疗效比较,观测组的总有效率为60.0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53.33%,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MMSE、ADL量表评分与治疗前自身比较均有显著改善(P<0.01);治疗后,观测组的MMSE、ADL量表评分与对照组相比较改善更为明显(P<0.05);两组血浆ET水平治疗后较治疗前自身比较均有显著下降(P<0.01);治疗后,观测组血浆ET水平与对照组比较,下降更为明显(P<0.05)。结论:头皮发际区微针疗法对于VD患者具有确切疗效,其治疗机理与降低血浆ET含量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头皮发际区微针疗法 内皮素
下载PDF
头皮发际区微针法结合触骨针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疗效分析
7
作者 董珍珍 周海燕 +1 位作者 邹勇 刘智斌 《巴楚医学》 2023年第1期27-31,共5页
目的:评价头皮发际区微针法结合触骨针法对原发性痛经患者的镇痛疗效。方法:将56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观察组采用头皮发际区微针法结合触骨针法,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法,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视觉模拟评... 目的:评价头皮发际区微针法结合触骨针法对原发性痛经患者的镇痛疗效。方法:将56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观察组采用头皮发际区微针法结合触骨针法,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法,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和伴随症状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留针30 min和治疗结束后1 h,观察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32±1.85 VS 2.46±2.24,P=0.04;0.93±1.39 VS 1.89±1.91,P=0.04)。治疗后各时间点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伴随症状评分明显降低(均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头皮发际区微针法结合触骨针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优于传统针刺方法,并可显著改善伴随症状,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痛经 镇痛效应 头皮发际区微针法 触骨针法
下载PDF
头皮发际区排针法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刘智斌 牛文民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7年第11期2242-2243,共2页
目的:探索一种治疗偏头痛的方法。方法:10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测组用头皮发际区排针法,对照组用传统循经取穴法。测定两组血浆ET和NO值。结果:治疗前后两组血浆ET和NO值改变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或P<0.05);治疗前... 目的:探索一种治疗偏头痛的方法。方法:10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测组用头皮发际区排针法,对照组用传统循经取穴法。测定两组血浆ET和NO值。结果:治疗前后两组血浆ET和NO值改变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或P<0.05);治疗前后两组差值之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头皮发际区排针法对于偏头痛患者具有明显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头痛 头皮发际区排针法
下载PDF
头皮发际微针疗法治疗梅尼埃病临床观察 被引量:4
9
作者 黄山 孙菁菁 赵昱 《上海针灸杂志》 2013年第2期102-103,共2页
目的观察头皮发际微针疗法治疗梅尼埃病的疗效并探讨其相关机理。方法 80例梅尼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用头皮发际微针疗法,对照组用传统循经取穴针刺法。观察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改变。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0.0%,高于... 目的观察头皮发际微针疗法治疗梅尼埃病的疗效并探讨其相关机理。方法 80例梅尼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用头皮发际微针疗法,对照组用传统循经取穴针刺法。观察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改变。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0.0%,高于对照组(75.0%)(P<0.05)。治疗前两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皮发际微针疗法对于梅尼埃病患者具有确切疗效,其治疗机理与改善血液循环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梅尼埃病 血液流变学 头针 头皮发际微针疗法
下载PDF
头皮发际微针疗法治疗面肌痉挛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0
作者 徐利飞 李慧 牛文民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2年第12期1038-1039,共2页
目的:观察探讨头皮发际微针疗法对面肌痉挛的疗效及其相关机理。方法:5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5例。治疗组用头皮发际微针疗法,对照组用传统循经取穴法,测定两组血液流变学改变。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80.00%、对照组72.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 目的:观察探讨头皮发际微针疗法对面肌痉挛的疗效及其相关机理。方法:5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5例。治疗组用头皮发际微针疗法,对照组用传统循经取穴法,测定两组血液流变学改变。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80.00%、对照组72.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比较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头皮发际微针疗法治疗面肌痉挛有确切疗效,其治疗机理与改善血液循环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肌痉挛 头皮发际微针疗法 血液流变学
下载PDF
头皮发际微针疗法治疗梅尼埃病40例 被引量:3
11
作者 徐利飞 牛文民 《江西中医药》 2012年第5期58-59,共2页
目的:探索头皮发际微针疗法对梅尼埃病的疗效及其相关机理。方法:80例梅尼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测组用头皮发际微针疗法,对照组用传统循经取穴法。测定两组血液流变学改变。结果:观测组疗效80.00%高于对照组75.00%。治疗前两组血液... 目的:探索头皮发际微针疗法对梅尼埃病的疗效及其相关机理。方法:80例梅尼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测组用头皮发际微针疗法,对照组用传统循经取穴法。测定两组血液流变学改变。结果:观测组疗效80.00%高于对照组75.00%。治疗前两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比较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头皮发际微针疗法对于梅尼埃病患者具有确切疗效,其治疗机理与改善血液循环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尼埃病 血液流变学 头皮发际微针疗法
下载PDF
头皮发际区微针疗法对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及乙酰胆碱酯酶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牛文民 刘智斌 +1 位作者 杨晓航 王渊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2期147-149,共3页
[目的]探讨头皮发际区微针疗法治疗血管性痴呆(VD)的疗效。[方法]80例V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用头皮发际区微针疗法,对照组用口服药物疗法。用改良Ellman比色法检测血浆乙酰胆碱酯酶(Ach E)的活性,采用MMSE和ADL量表评定患者... [目的]探讨头皮发际区微针疗法治疗血管性痴呆(VD)的疗效。[方法]80例V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用头皮发际区微针疗法,对照组用口服药物疗法。用改良Ellman比色法检测血浆乙酰胆碱酯酶(Ach E)的活性,采用MMSE和ADL量表评定患者的认知功能、社会活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两组疗效比较: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62.5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55.00%,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MMSE、ADL量表评分与治疗前自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的MMSE、ADL量表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改善更为明显(P<0.05);两组血浆Ach E水平治疗后较治疗前自身比较均有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血浆Ach E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升高更为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皮发际区微针疗法对于VD患者具有确切疗效,其治疗机理与升高血浆Ach E水平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头皮发际 微针疗法 乙酰胆碱酯酶 认知功能
下载PDF
头皮发际区微针疗法对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及C反应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牛文民 刘智斌 +1 位作者 杨晓航 王渊 《北京中医药》 2014年第5期327-330,共4页
目的探讨头皮发际区微针疗法治疗血管性痴呆(VD)的疗效。方法将60例VD患者随机分为观测组、对照组2组。观测组选取头皮发际区特定穴点,采用毫针手法操作;对照组口服吡拉西坦片。2组治疗时间均为12周。分别于治疗前后用散射比浊法测定血... 目的探讨头皮发际区微针疗法治疗血管性痴呆(VD)的疗效。方法将60例VD患者随机分为观测组、对照组2组。观测组选取头皮发际区特定穴点,采用毫针手法操作;对照组口服吡拉西坦片。2组治疗时间均为12周。分别于治疗前后用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浆C反应蛋白(CRP)水平,采用MMSE和ADL量表评定患者的认知功能、社会活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观测组总有效率为60.00%,对照组为53.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MMSE、ADL量表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测组MMSE、ADL量表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血浆CRP水平治疗后较治疗前自身比较均有显著下降(P<0.01);治疗后,观测组血浆CR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下降更为明显(P<0.05),结论头皮发际区微针疗法对于VD疗效确切,其治疗机理与降低血浆CRP含量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头皮发际 微针疗法 C反应蛋白
下载PDF
头皮发际区微针疗法对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及丁酰胆碱酯酶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牛文民 刘智斌 +1 位作者 杨晓航 王渊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14年第5期482-483,521,共3页
目的:探讨头皮发际区微针疗法治疗血管性痴呆(VD)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80例V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用头皮发际区微针疗法,对照组用口服药物疗法。采用硫代丁酰胆碱法检测血浆丁酰胆碱酯酶(BuChE)的活性,采用MMSE和ADL量表评定患... 目的:探讨头皮发际区微针疗法治疗血管性痴呆(VD)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80例V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用头皮发际区微针疗法,对照组用口服药物疗法。采用硫代丁酰胆碱法检测血浆丁酰胆碱酯酶(BuChE)的活性,采用MMSE和ADL量表评定患者的认知功能、社会活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62.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5.00%,二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MMSE、ADL量表评分与自身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改善(P<0.01);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两组血浆BuChE水平治疗后较自身治疗前均有显著降低(P<0.01);观察组血浆BuChE水平降低更为明显(P<0.05)。结论:头皮发际区微针疗法对于VD患者具有确切疗效,其作用机理与降低血浆BuChE水平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头皮发际 微针疗法 丁酰胆碱酯酶 认知功能
下载PDF
头皮发际区排针法治疗老年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智斌 牛文民 《现代中医药》 CAS 2008年第2期43-44,共2页
目的探索一种治疗老年突发性耳聋的方法。方法采用头皮发际区排针法治疗老年突发性耳聋患者并检测血液流变学改变。结果老年突发性耳聋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有显著改变与对照组相比有极显著差异(P<0.01),老年突发性耳聋患者针刺治疗前... 目的探索一种治疗老年突发性耳聋的方法。方法采用头皮发际区排针法治疗老年突发性耳聋患者并检测血液流变学改变。结果老年突发性耳聋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有显著改变与对照组相比有极显著差异(P<0.01),老年突发性耳聋患者针刺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有明显改变(P<0.05)。结论头皮发际区排针法治疗老年突发性耳聋的效果是确切的,其治疗机理与改善血液循环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突发性耳聋 头皮发际区排针法 血液流变学
下载PDF
头皮发际区微针疗法对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及载脂蛋白E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牛文民 刘智斌 +1 位作者 杨晓航 王渊 《针灸临床杂志》 2014年第8期1-3,共3页
目的:探讨头皮发际区微针疗法治疗血管性痴呆(VD)的疗效。方法:60例V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测组用头皮发际区微针疗法,对照组用口服药物疗法。用ELISA法捡测血浆中载脂蛋白E(ApoE)的浓度,采用MMSE和ADL量表评定患者的认知功能、社会活... 目的:探讨头皮发际区微针疗法治疗血管性痴呆(VD)的疗效。方法:60例V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测组用头皮发际区微针疗法,对照组用口服药物疗法。用ELISA法捡测血浆中载脂蛋白E(ApoE)的浓度,采用MMSE和ADL量表评定患者的认知功能、社会活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两组治疗效果比较:观测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60.00%和53.33%,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测组和对照组MMSE、ADL量表评分与治疗前自身对照均有明显改善(P<0.01);观测组治疗后的MMSE、ADL量表评分较对照组变化更为显著(P<0.05);两组血浆ApoE水平治疗后较治疗前自身比较均有显著下降(P<0.01);治疗后,观测组血浆ApoE水平与对照组比较,下降更为明显(P<0.05)。结论:头皮发际区微针疗法对于VD患者具有确切疗效,其治疗机理与降低血浆ApoE含量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头皮发际 微针疗法 认知功能 载脂蛋白E
下载PDF
头皮发际区排针法治疗梅尼埃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牛文民 刘智斌 《现代中医药》 CAS 2008年第3期71-72,共2页
目的探索一种治疗梅尼埃病的方法。方法64例梅尼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测组用头皮发际区排针法,对照组用传统循经取穴法。测定两组血浆内皮素(ET)和一氧化氮(NO)值。结果观测组疗效(87.50%)高于对照组(81.25%)。治疗前后两组血浆ET... 目的探索一种治疗梅尼埃病的方法。方法64例梅尼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测组用头皮发际区排针法,对照组用传统循经取穴法。测定两组血浆内皮素(ET)和一氧化氮(NO)值。结果观测组疗效(87.50%)高于对照组(81.25%)。治疗前后两组血浆ET和NO值改变自身比较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血浆ET和NO差值之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头皮发际区排针法对于梅尼埃病患者具有确切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尼埃病 头皮发际区排针法 内皮素 一氧化氮
下载PDF
头皮发际区微针疗法治疗眩晕50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媛 赵锦梅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1年第5期53-54,共2页
目的探索一种治疗眩晕的方法。方法 50例眩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测组用头皮发际区微针疗法,对照组用口服药物疗法。结果观测组总有效率(80.00%)高于对照组(73.33%)。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头皮发际区微针疗法对于... 目的探索一种治疗眩晕的方法。方法 50例眩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测组用头皮发际区微针疗法,对照组用口服药物疗法。结果观测组总有效率(80.00%)高于对照组(73.33%)。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头皮发际区微针疗法对于眩晕患者具有确切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眩晕 头皮发际区微针法 临床报道
下载PDF
头皮发际微针疗法治疗化疗后末梢神经炎34例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闫启明 牛文民 贾松松 《国医论坛》 2012年第5期20-21,共2页
目的:探索头皮发际微针疗法对化疗后末梢神经炎的疗效及其相关机理。方法:将68例化疗后末梢神经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用头皮发际微针疗法,对照组用口服药物疗法。测定两组血液内皮素(ET)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含量改变。结果:... 目的:探索头皮发际微针疗法对化疗后末梢神经炎的疗效及其相关机理。方法:将68例化疗后末梢神经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用头皮发际微针疗法,对照组用口服药物疗法。测定两组血液内皮素(ET)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含量改变。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5.30%,高于对照组的79.40%(P<0.05);治疗前两组血液ET和CGRP含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血液ET和CGRP含量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头皮发际微针疗法对于化疗后末梢神经炎具有确切疗效,其治疗机理与改善血液循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疗后末梢神经炎 内皮素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头皮发际微针疗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