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68篇文章
< 1 2 2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及随访研究 被引量:87
1
作者 张清友 杜军保 李万镇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65-169,共5页
目的探讨儿童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POTS)的临床特征、诊断标准及治疗方案.方法以符合诊断标准的28例POTS患儿为研究对象,分析年龄分布、病程及基础血流动力学指标,同时观察其各种临床表现的发生频率及诊治效果.结果诊断为POTS的患儿28... 目的探讨儿童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POTS)的临床特征、诊断标准及治疗方案.方法以符合诊断标准的28例POTS患儿为研究对象,分析年龄分布、病程及基础血流动力学指标,同时观察其各种临床表现的发生频率及诊治效果.结果诊断为POTS的患儿28例,占88例不明原因晕厥或起立后头晕就诊患儿的32%,其中男11例,女17例.男∶女约为1∶1.5.年龄6~16岁,平均为(11.6±2.2)岁,其中6~10岁5例,占18%,10~16岁(包括10岁)23例,占82%.病程为1个月~6年,平均(13.3±19.6)个月,半数以上在6个月以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起立后出现头晕或眩晕、晕厥、胸闷、头痛、心悸、面色改变、视物模糊、倦怠、晨起不适等直立不耐受或直立调节障碍症状,14例伴有恶心或呕吐等消化道症状;在直立试验(先安静平卧10 min,然后直立10 min)或直立倾斜试验(HUT)过程中,POTS患儿最常见的异常表现为在直立或倾斜后10 min内,心率增加≥35次/min,部分患儿心率最大值≥120次/min,出现异常表现的时间平均为5 min左右;但仅有10例的患儿在直立后即出现异常表现,18例患儿需要HUT确定诊断.12例POTS患儿曾被误诊为癫痫或心肌炎,误诊率达43%.经过生活指导治疗及药物治疗的综合治疗后,大多数患儿症状可缓解或消失.结论 POTS常见于学龄期女孩,常见症状为头晕、晕厥或胸闷,HUT为诊断的重要方法,治疗宜选用综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儿 诊断 常见 头晕 体位 心动过速 临床特征 症状 综合措施 综合征
原文传递
前庭性偏头痛:诊断标准——Barany学会及国际头痛学会共识文件 被引量:62
2
作者 华驾略 李焰生 +9 位作者 Lempert T Olesen J Furman J Waterston J Seemungal B Carey J Bisdorff A Versino M Evers S Newman-Toker D 《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 2013年第3期176-178,共3页
本文提供了前庭性偏头痛的诊断标准,由Barany学会前庭疾患分类委员会及国际头痛学会(IHS)偏头痛分类分委员会共同制定。分类包括前庭性偏头痛及很可能的前庭性偏头痛。与IHS的常规程序相同,前庭性偏头痛作为一种新分类,将首先出现在第3... 本文提供了前庭性偏头痛的诊断标准,由Barany学会前庭疾患分类委员会及国际头痛学会(IHS)偏头痛分类分委员会共同制定。分类包括前庭性偏头痛及很可能的前庭性偏头痛。与IHS的常规程序相同,前庭性偏头痛作为一种新分类,将首先出现在第3版国际头痛分类(ICHD-3)的附录中。若积累了进一步的证据,很可能的前庭性偏头痛也许会纳入更晚的ICHD版本中。前庭性偏头痛的诊断建立在反复发作的前庭症状、具有偏头痛病史、前庭症状与偏头痛症状间存在时间上的相关性,并排除其他可导致前庭症状的病因。符合前庭性偏头痛诊断的症状包括不同类型的眩晕及头部活动诱发的头晕伴恶心。症状的严重程度必须为中重度。急性发作的持续时间限于5 min^72 h的时间窗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头痛 眩晕 头晕 前庭 诊断标准 Barany学会 国际头痛学会
原文传递
神经内科眩晕专病门诊患者病因初步分析 被引量:60
3
作者 李斐 王兴国 +4 位作者 庄建华 陈瑛 周晓闻 高博 顾欢欢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1054-1056,共3页
目的总结眩晕专病门诊患者病因分布特点,进一步明确门诊常见眩晕患者病因,以期为眩晕患者的有效诊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至2015年7月上海长征医院神经内科眩晕专病门诊患者资料,对所有患者按照目前公认的诊断标准进... 目的总结眩晕专病门诊患者病因分布特点,进一步明确门诊常见眩晕患者病因,以期为眩晕患者的有效诊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至2015年7月上海长征医院神经内科眩晕专病门诊患者资料,对所有患者按照目前公认的诊断标准进行诊断。结果眩晕专病门诊共诊治各类头晕眩晕患者5348例(排除复诊患者),男女比例1:1.52(男2117例,女3231例),年龄16~93岁。各类头晕眩晕疾病所占比例依次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1902例(35.56%)、慢性主观性头晕1329例(24.85%)、前庭性偏头痛624例(11.67%)、梅尼埃病378例(7.07%)、多感觉性神经病231例(4.32%)、前庭阵发症177例(3.31%)、良性复发性前庭病171例(3.20%)、晕厥前状态66例(1.23%)、后循环缺血57例(1.07%)、前庭神经炎54例(1.01%)、突聋36例(0.67%)、其他原因68例(1.27%)、原因不明255例(4.77%)。结论眩晕专病门诊患者病因初步分析显示,眩晕专病门诊前3位的病因分别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慢性主观性头晕和前庭性偏头痛。其他较为常见的疾病为梅尼埃病、多感觉性神经病、前庭阵发症、良性复发性前庭病。晕厥前状态、后循环缺血、前庭神经炎、突聋伴眩晕相对少见。仍有一定比例患者不能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晕 眩晕 流行病学 回顾性研究
原文传递
头晕评价量表中文版信度和效度分析 被引量:59
4
作者 张祎 刘博 +4 位作者 王拥军 周芸 王蕊 龚敬 彭晓霞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738-743,共6页
目的 探讨头晕评价量表(dizziness handicap inventory,DHI)中文版的信度和效度特征.方法 采用跨文化翻译法将DHI量表翻译成中文版,量表包含有躯体(physical)、情感(emotional)和功能(functional)三个子维度,每个子维度包含7~... 目的 探讨头晕评价量表(dizziness handicap inventory,DHI)中文版的信度和效度特征.方法 采用跨文化翻译法将DHI量表翻译成中文版,量表包含有躯体(physical)、情感(emotional)和功能(functional)三个子维度,每个子维度包含7~9个题目,共25个题目.受试者对每个问题进行打分,按照评分标准将所得分数相加,分别计算三个子维度得分和总分.共有366例确诊头晕患者(男116例,女250例;年龄14~79岁)完成DHI中文版量表测试.使用SPSS 13.0软件对测试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评价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结果 信度检验:总量表及三个子维度评分的内部一致性检验,Cronbachα系数为0.751 ~0.912,重测信度系数为0.877~0.921(P<0.001);效度检验:结构效度检验显示三个子维度与总表之间的相关度为0.815 ~0.934(P<0.001);25个题目在所属三个子维度内部的r值为0.446 ~0.781,明显高于与其他子维度之间的相关性;主成分因子分析:特征根大于1的公因子5个,累计贡献率54.515%,各条目负荷大于0.4.结论 DHI量表中文版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初步用来作为头晕患者自我评估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晕 眩晕 问卷调查 结果可重复性
原文传递
血管源性头晕/眩晕诊疗中国专家共识 被引量:54
5
作者 王武庆 +10 位作者 付蓉 毕国荣 刘鹏 杨怡 吴子明 赵性泉 赵桂萍 施天明 崇奕 梁燕玲 韩军良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53-260,共8页
血管源性头晕/眩晕是指由脑血管病变引起、并以前庭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症候群。对于部分缺乏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的患者而言,其早期确诊仍极具挑战性。为此,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眩晕专业委员会组织专家进行多次讨论,制定本共识,旨在提高临床... 血管源性头晕/眩晕是指由脑血管病变引起、并以前庭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症候群。对于部分缺乏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的患者而言,其早期确诊仍极具挑战性。为此,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眩晕专业委员会组织专家进行多次讨论,制定本共识,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对血管源性头晕/眩晕的早期识别与规范诊疗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 头晕 眩晕 卒中 实践指南
下载PDF
3270例门诊头晕患者的病因分析 被引量:50
6
作者 季伟华 邹静 +2 位作者 李颖 冯智英 李焰生 《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 2009年第1期9-12,共4页
目的分析门诊头晕患者的病因分布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神经内科头晕门诊2005年4月~2009年1月间3270例连续头晕患者的登记资料,总结患者人口学特征和常见病因。结果女性多见,男女比为1∶1.83;51~60岁年龄段发病最多,占29.3%;精神... 目的分析门诊头晕患者的病因分布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神经内科头晕门诊2005年4月~2009年1月间3270例连续头晕患者的登记资料,总结患者人口学特征和常见病因。结果女性多见,男女比为1∶1.83;51~60岁年龄段发病最多,占29.3%;精神性因素和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在所有病因中最常见,分别占35.8%和28.62%。结论头晕具有多种病因,病史收集是最重要的诊断前提,应加强对精神性因素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晕 眩晕 临床分析
原文传递
6056例住院眩晕病例的临床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48
7
作者 单希征 石丽亚 +8 位作者 王恩彤 孙勍 张清华 高云 戴静 王辉兵 李健 王宁 韩晓阳 《北京医学》 CAS 2019年第1期46-51,共6页
目的总结住院眩晕病例的临床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至2017年12月武警总医院眩晕科住院治疗的眩晕病例,分析其临床流行病学特点。结果共收治6 056例眩晕患者,其中男2 249例(37.1%),女3 807例(62.9%);年龄2~94岁,平均(53.... 目的总结住院眩晕病例的临床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至2017年12月武警总医院眩晕科住院治疗的眩晕病例,分析其临床流行病学特点。结果共收治6 056例眩晕患者,其中男2 249例(37.1%),女3 807例(62.9%);年龄2~94岁,平均(53.3±13.8)岁,以50~59岁者居多(28.7%),其次为60~69岁者(23.2%)和40~49岁者(21.2%)。疾病诊断数6 325例次,其中前庭外周性眩晕4 722例次(74.7%),包括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 BPPV)2 376例次(37.6%)、梅尼埃病(Meniere disease, MD)1 447例次(22.9%)、前庭神经炎(vestibu?lar neuritis, VN)383例次(6.1%)、突发性聋(sudden hearing loss, SHL)伴眩晕277例次(4.4%)等;前庭中枢性眩晕910例次(14.4%),包括前庭性偏头痛(vestibular migraine, VM)528例次(8.4%)等;非前庭性眩晕391例次(6.2%);无确切的疾病诊断者302例次(4.8%)。结论住院眩晕患者中女性占60%以上,50~59岁者占比最大;外周性眩晕、中枢性眩晕和非前庭性眩晕分别占75%、14%和6%,约5%的患者未能获得确切的疾病诊断;BPPV、MD、VM、VN、SHL为5种常见的眩晕疾病,占眩晕例次的7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眩晕 头晕 平衡障碍 住院患者 临床流行病学 病因学
下载PDF
倍他司汀联合利多卡因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管石复位后残余头晕的疗效 被引量:46
8
作者 谢涛 黄流清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65-169,共5页
目的探讨倍他司汀联合利多卡因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管石复位治疗成功后残余头晕的疗效。方法纳入BPPV患者管石复位治疗成功后出现残余头晕58例,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9例。联合治疗组予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利多... 目的探讨倍他司汀联合利多卡因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管石复位治疗成功后残余头晕的疗效。方法纳入BPPV患者管石复位治疗成功后出现残余头晕58例,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9例。联合治疗组予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利多卡因100 mg静脉滴注qd,同时倍他司汀12 mg po tid;对照组仅予倍他司汀12 mg po tid。治疗3周,采用眩晕障碍量表、焦虑和抑郁自评量表评价症状变化;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残余头晕持续时间。结果对照组残余头晕持续时间为(15.1±6.4) d,联合治疗组为(9.8±4.3) d,组间有显著差异(P <0.05)。两组治疗后症状均好转,眩晕障碍量表评分下降,焦虑、抑郁评分下降(P <0.05);治疗3周后,联合治疗组各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 <0.05)。结论倍他司汀联合利多卡因能缩短BPPV患者管石复位成功后残余头晕的持续时间,并能减轻残余头晕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倍他司汀 利多卡因 头晕
原文传递
住院老人睡眠障碍的原因分析 被引量:40
9
作者 李志彬 《广西医学》 CAS 2004年第10期1518-1519,共2页
关键词 睡眠障碍 老年人 住院 治疗 老人 头晕 常见 相应对策 影响 原因分析
下载PDF
慢性脑供血不足头晕患者的护理干预 被引量:40
10
作者 褚彦君 张爱月 +1 位作者 王素蛟 冯涛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3年第21期2375-2377,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脑供血不足头晕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慢性脑供血不足头晕患者72例随机分为2组,实施常规护理患者36例为对照组,实施护理干预患者36例为观察组,比较2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量表评分(HAMA)、抑郁量表评分(HAMD)、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慢性脑供血不足头晕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慢性脑供血不足头晕患者72例随机分为2组,实施常规护理患者36例为对照组,实施护理干预患者36例为观察组,比较2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量表评分(HAMA)、抑郁量表评分(HAMD)、临床疗效、治疗依从性、患者满意度。结果护理后2组HAMA评分、HAMD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头晕发生频率、头晕持续时间均明显减少,且均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治愈率及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治疗依从性均明显提高,且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改善慢性脑供血不足头晕患者的临床病症和心理状况,减少病症发作频率和发作时间,提高治疗依从性和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供血不足 头晕 护理干预
下载PDF
神经内科眩晕/头晕患者的病因分析 被引量:40
11
作者 薛慧 崇奕 +5 位作者 蒋子栋 刘振丽 丁玲 杨淑兰 王林 项文平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1227-1230,共4页
目的总结眩晕/头晕的病因分布及人口学特征,为其诊治提供参考。 方法收集包头市中心医院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9月30日以眩晕/头晕为主诉就诊于神经内科急诊、住院部、门诊及眩晕中心的患者资料,分析总结其病因分布。 结果按照纳入... 目的总结眩晕/头晕的病因分布及人口学特征,为其诊治提供参考。 方法收集包头市中心医院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9月30日以眩晕/头晕为主诉就诊于神经内科急诊、住院部、门诊及眩晕中心的患者资料,分析总结其病因分布。 结果按照纳入排除标准共收集9 200例各类病因的眩晕/头晕患者,男女比例1∶1.8,年龄19~85(53.68±12.46)岁。病因依次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3 148例(34.22%)、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2 006例(21.80%)、脑血管因素导致的眩晕1 463例(15.90%)、前庭神经炎741例(8.05%)、前庭性偏头痛536例(5.83%)、前庭阵发症336例(3.65%)、梅尼埃病187例(2.03%)、药源性眩晕96例(1.04%)、神经系统变性疾病74例(0.80%)、伴有眩晕的突发性耳聋51例(0.55%)、多发性硬化及视神经脊髓炎21例(0.23%)、其他病因22例(0.24%)、病因不明519例(5.64%)。 结论眩晕/头晕为多病因的多学科疾病,最常见的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随着年龄的增加脑血管因素导致的头晕比例增加。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的患者在临床上很常见,临床工作中应该加强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眩晕 头晕 前庭疾病 流行病学
原文传递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脑梗死后焦虑抑郁患者头晕症状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6
12
作者 李岩 于洪波 +1 位作者 李娜 王兴河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401-1403,共3页
目的观察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脑梗后焦虑抑郁患者头晕症状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72例脑梗后焦虑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和试验组36例。对照组予以甲磺酸倍他司汀片12 mg,口服,每日1次,共4周;试验组在... 目的观察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脑梗后焦虑抑郁患者头晕症状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72例脑梗后焦虑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和试验组36例。对照组予以甲磺酸倍他司汀片12 mg,口服,每日1次,共4周;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10.5mg,口服,早、午各1次,共4周。比较2组患者头晕评定量表(DHI)、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差异,以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0.56%(29例/36例)和16.67%(6例/36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DHI评分分别为(34.50±15.54),(44.72±20.92)分;HAMA评分分别为(11.89±3.75),(16.83±5.70)分;HAMD评分分别为(13.50±4.70),(19.14±6.4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出现头晕加重1例,口干2例,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8.33%(3例/36例);对照组出现恶心2例,头痛1例,便秘1例,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11.11%(4例/36例)。2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对脑梗后焦虑抑郁患者的头晕症状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 焦虑 抑郁 头晕
原文传递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复位成功后残留症状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34
13
作者 计莉 彭新 +2 位作者 孙勍 饶任东 单希征 《武警医学》 CAS 2016年第7期655-657,共3页
目的分析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耳石症)患者复位成功后残留症状的临床特点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通过对本院收集的37例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28例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12例混合半规管(同侧水平半规管合... 目的分析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耳石症)患者复位成功后残留症状的临床特点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通过对本院收集的37例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28例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12例混合半规管(同侧水平半规管合并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采用SRM-IV型BPPV诊疗系统进行复位,收集复位成功后出现残留症状的临床特点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77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经明确诊断及成功复位后,残留症状的发生率为48.1%(37/77),其中头晕者占27%(10/37),不稳者占16.2%(6/37),颈部不适者占21.7%(8/37),合并两种残留症状者占32.4%(12/37),合并三种残留症状者占2.7%(1/37)。残留症状的发生与复位次数有关,而与发病前存在诱发因素(如劳累及睡眠欠佳)、受累半规管、性别、年龄、病程无关。结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复位成功后仍有残留症状,主要为头晕、不稳及颈部不适。残留症状的发生与患者所需复位次数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残留症状 头晕 不稳 颈部不适
下载PDF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眩晕残障评定量表分析 被引量:34
14
作者 王利一 彭好 +1 位作者 黄魏宁 高波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595-597,共3页
目的:观察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治疗前后的眩晕残障评定量表(DHI)分数,探讨DHI对BPPV诊断和治疗的指导价值。方法:选取经变位试验确诊为BPPV的患者72例,手法复位治疗前填写DHI量表,给予相应手法复位治疗,1周后复诊,再次填写DH... 目的:观察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治疗前后的眩晕残障评定量表(DHI)分数,探讨DHI对BPPV诊断和治疗的指导价值。方法:选取经变位试验确诊为BPPV的患者72例,手法复位治疗前填写DHI量表,给予相应手法复位治疗,1周后复诊,再次填写DHI量表,并进行变位试验检查。比较BPPV患者治疗前后的DHI分值,包括总分数DHIT、功能性分数DHIF、情绪性分数DHIE和躯体性分数DHIP,并比较治疗后有残余头晕患者与无残余头晕患者的DHI分值。结果:72例BPPV患者治疗后的DHI分值(DHIF,DHIE,DHIP和DHIT)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下降,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残余头晕组与无残余头晕组的DHIF、DHIE和DHIT都有统计学差异(P<0.01),而DHIP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BPPV经手法复位后,患者的眩晕残障程度可以大幅度减轻。残余头晕患者的头晕症状主要以功能性和情绪性为主,与器质性没有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眩晕 眩晕残障评定量表 头晕
原文传递
头痛、头晕的颈源性病因 被引量:29
15
作者 闵合明 王绍祥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SCD 1994年第2期91-93,共3页
头痛、头晕的颈源性病因闵合明,王绍祥综述张谭澄校临床上许多疾病伴有头痛、头晕症状,传统医学着重强调颅内原因,然而,绝大多数头痛、头晕病例与颈部疾患关系密切、本文着重就其颈源性病因作一综述。了解颈源性病因之前,先复习一... 头痛、头晕的颈源性病因闵合明,王绍祥综述张谭澄校临床上许多疾病伴有头痛、头晕症状,传统医学着重强调颅内原因,然而,绝大多数头痛、头晕病例与颈部疾患关系密切、本文着重就其颈源性病因作一综述。了解颈源性病因之前,先复习一下颈部的神经解剖与脑干及三叉神经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痛 头晕 颈源性 病因
下载PDF
眩晕领域应重视精神心理性眩晕 被引量:32
16
作者 吴子明 孙新宇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006-1008,共3页
眩晕在10岁以上人群中的患病率超过3%,其中约20%与精神因素相关,眩晕与精神因素的交互影响有其解剖学和生理学的基础。器质性眩晕症患者中40%~60%伴有精神症状或心理障碍,包括焦虑、抑郁、躯体化障碍和人格障碍等。眩晕/头晕... 眩晕在10岁以上人群中的患病率超过3%,其中约20%与精神因素相关,眩晕与精神因素的交互影响有其解剖学和生理学的基础。器质性眩晕症患者中40%~60%伴有精神症状或心理障碍,包括焦虑、抑郁、躯体化障碍和人格障碍等。眩晕/头晕可能是器质性眩晕症的症状,也可能是器质性眩晕伴发的精神心理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眩晕 头晕 焦虑 抑郁
原文传递
伴有眩晕或头晕的突发性聋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29
17
作者 刘博 韩德民 +11 位作者 张祎 李永新 龚树生 陈秀吾 孟曦曦 唐俊翔 向杰 姜学钧 杨宁 田颖 惠莲 冯帅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63-467,共5页
目的探讨伴有眩晕/头晕症状的突发性聋(以下简称突聋)患者的临床特点和药物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单盲法进行临床多中心研究,收集年龄18-65周岁,病程2周以内并未经任何相关医疗处理的突发性聋患者,按照听力曲线分为低... 目的探讨伴有眩晕/头晕症状的突发性聋(以下简称突聋)患者的临床特点和药物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单盲法进行临床多中心研究,收集年龄18-65周岁,病程2周以内并未经任何相关医疗处理的突发性聋患者,按照听力曲线分为低中频下降型、中高频下降型、平坦下降型和全聋型四种类型。每种类型分别采用四种不同的治疗方案,根据统一设计的随机表,随机选取其中一种方案进行治疗。随访4周,对伴有眩晕/头晕症状的突聋患者的疗效以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7年8月至2011年10月,全国33家医院按标准共纳入符合条件的突发性聋患者1024例,其中296例(28.91%)伴有眩晕/头晕症状,男126例,女170例,平均年龄为(41.2±13.5)岁。在不同听力曲线突聋分型中,全聋型的眩晕/头晕发生率最高(44.93%),往下依次为平坦下降型(25.87%)、中高频下降型(21.28%)和低中频下降型(18.54%)。经规范治疗后,突聋患者所伴发的眩晕/头晕症状基本都能消失,各组听力也均有明显提高。其中伴有眩晕/头晕的低中频下降型患者听力疗效最好,总有效率可达94.74%(痊愈率68.42%);其次为平坦型,总有效率为80.76%(痊愈率22.12%);而中高频下降型和全聋型的效果相对较差,总有效率分别为70.00%(痊愈率10.00%)和65.32%(痊愈率5.65%)。各型突发性聋伴有晕与不伴晕患者的听力恢复总有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是不伴眩晕/头晕的全聋型与中高频下降型突聋患者的痊愈率明显高于伴有眩晕/头晕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各型突发性聋均有一定比例的患者伴发眩晕/头晕,尤以全聋型为著。伴有眩晕/头晕的全聋型及中高频下降型突聋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觉丧失 突发性 眩晕 头晕 随机对照试验 药物疗法
原文传递
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患者残余头晕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9
18
作者 王兆霞 张新江 +1 位作者 刘斌 李华东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527-530,共4页
目的研究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benignparoxysmalpositionalvertigo,BPPV)患者治愈后残余头晕的发生率和持续时间以及残余头晕的危险因素。方法连续性前瞻性收集确诊的284例BPPV患者,在颗粒复位后随访3个月,统计患者残余头晕的发... 目的研究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benignparoxysmalpositionalvertigo,BPPV)患者治愈后残余头晕的发生率和持续时间以及残余头晕的危险因素。方法连续性前瞻性收集确诊的284例BPPV患者,在颗粒复位后随访3个月,统计患者残余头晕的发生率和持续时间;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其残余头晕的危险因素。结果(1)284例被确诊的BPPV患者纳入研究,其中55.63%(158/284)在治愈后有残留头晕症状。245例患者完成了3个月的随访,30d残余头晕率为13.67%(38/278),60d残余头晕率为9.29%(25/269),90d残余头晕率为7.75%(19/245)。残余头晕组的平均年龄(岁)明显大于无头晕组(61.46±9.38与56.93±7.62,t=2.121,P=0.015)。此外,女性残余头晕的发生率稍高于男性[62.41%(88/141)与37.59%(53/141),X2=7.984,P=0.005]。(2)对残余头晕患者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治疗前眩晕的持续时间是残余头晕的独立危险因素(OR=2.988,95%C/1.688~5.292,P=0.000)。结论(1)BPPV颗粒复位后一半以上的患者残留有头晕症状,多在1个月内自然消失。(2)手法复位治疗前眩晕的持续时间是眩晕后头晕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眩晕 头晕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人工肝血浆置换疗法用于妊娠急性脂肪肝治疗一例分析 被引量:27
19
作者 宋岩峰 黄惠娟 +2 位作者 郝岚 江艺 胡还章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636-637,共2页
关键词 治疗 乏力 人工肝血浆置换 妊娠急性脂肪肝 疗法 头晕 出院 月经
原文传递
良性发作性变位性眩晕经颗粒复位治疗后残留症状分析 被引量:27
20
作者 冯智英 李颖 +2 位作者 季伟华 邹静 李焰生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368-1371,共4页
目的观察良性阵发性变位性眩晕(BPPV)经颗粒复位治疗成功后残留头晕症状的特点,并分析可能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486例BPPV患者的临床特征,在颗粒复位治疗成功后对患者随访3个月,观察残留头晕症状的特点和持续时间,分析相关因素。... 目的观察良性阵发性变位性眩晕(BPPV)经颗粒复位治疗成功后残留头晕症状的特点,并分析可能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486例BPPV患者的临床特征,在颗粒复位治疗成功后对患者随访3个月,观察残留头晕症状的特点和持续时间,分析相关因素。结果 486例患者中,男性167例(34.4%),女性319例(65.6%),平均年龄(56.9±12.9)岁,平均病程(9.1±8.4)d。其中,281例(57.8%)患者在颗粒复位成功后残留头晕症状,平均持续时间为(27.27±23.32)d(2~90d)。女性、病程长及复位次数≥3次者易残留头晕症状。结论尽早及有效的颗粒复位治疗可减少残留头晕症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阵发性变位性眩晕 颗粒复位法 头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