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头侧混合入路与尾侧入路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围术期指标的观察
1
作者
苏石
何志鹏
+5 位作者
梅相煌
张珂
关小奇
杨靖承
吕佳科
郭伟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24年第4期257-261,共5页
目的观察对比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头侧混合入路与尾侧入路的围手术期指标。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2019年12月—2022年12月长治医学院附属和济医院胃肠外科收治的67例行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的右半结肠癌患者,其中男34例、女33例,年...
目的观察对比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头侧混合入路与尾侧入路的围手术期指标。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2019年12月—2022年12月长治医学院附属和济医院胃肠外科收治的67例行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的右半结肠癌患者,其中男34例、女33例,年龄27~81(60.4±12.7)岁。按手术入路分为2组:头侧混合入路组35例,其中男17例、女18例,年龄27~68(59.3±12.0)岁,尾侧入路组32例,其中男17例、女15例,年龄30~81(61.7±13.5)岁。比较2组患者临床基线资料和围手术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2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肿瘤TNM分期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2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头侧混合入路组手术时间为(155±27)min,短于尾侧入路组的(245±31)min,头侧混合入路组的术中出血量为(53±6)mL,少于尾侧入路组的(90±10)mL: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2.78、3.32,P值均<0.05)。头侧混合入路组和尾侧入路组的术中淋巴结清扫数分别为(16±2)枚和(20±3)枚,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分别为(5.2±0.8)d和(5.5±1.3)d,术后首次进食时间分别为(6.7±0.8)d和(7.2±1.7)d,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11.3±1.9)d和(12.0±3.3)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1.4%(4/35)和18.8%(6/32),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与尾侧入路相比,头侧混合入路在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中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对于患者更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
头
侧
混合
入
路
尾
侧
入
路
围术期指标
原文传递
头侧优先混合入路:腹腔镜右半结肠癌全系膜切除术的新选择
被引量:
13
2
作者
寸晓红
卢婧
+5 位作者
廖新华
仇广林
李徐奇
贾宗良
车向明
樊林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20年第1期46-50,共5页
目的:探讨采用头侧优先混合入路(头侧-尾侧-中间)行腹腔镜右半结肠全系膜切除术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以期为手术入路提供新的选择。方法:收集2017年6月至2019年4月采用头侧优先混合入路施术的39例右半结肠癌患者(研究组),并与同期接受...
目的:探讨采用头侧优先混合入路(头侧-尾侧-中间)行腹腔镜右半结肠全系膜切除术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以期为手术入路提供新的选择。方法:收集2017年6月至2019年4月采用头侧优先混合入路施术的39例右半结肠癌患者(研究组),并与同期接受传统中间入路的44例患者(对照组)进行短期疗效分析。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两组患者性别、年龄、BMI等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标本肿瘤直径、淋巴结清扫数量、中转开腹率、吻合口并发症与术后并发症(切口、肺、泌尿系感染、肠梗阻、出血等)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完全结肠系膜切除的理论,头侧优先混合入路在手术难点处理、提高手术安全性与质量控制、教学推广普及方面具有优势,是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新的入路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右半结肠切除术
腹腔镜检查
头
侧
优先
混合
入
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头侧混合入路与尾侧入路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围术期指标的观察
1
作者
苏石
何志鹏
梅相煌
张珂
关小奇
杨靖承
吕佳科
郭伟
机构
山西长治医学院附属和济医院胃肠外科
长治医学院研究生院普通外科
出处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24年第4期257-261,共5页
基金
山西省教育厅创新项目(2021Y742)。
文摘
目的观察对比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头侧混合入路与尾侧入路的围手术期指标。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2019年12月—2022年12月长治医学院附属和济医院胃肠外科收治的67例行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的右半结肠癌患者,其中男34例、女33例,年龄27~81(60.4±12.7)岁。按手术入路分为2组:头侧混合入路组35例,其中男17例、女18例,年龄27~68(59.3±12.0)岁,尾侧入路组32例,其中男17例、女15例,年龄30~81(61.7±13.5)岁。比较2组患者临床基线资料和围手术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2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肿瘤TNM分期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2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头侧混合入路组手术时间为(155±27)min,短于尾侧入路组的(245±31)min,头侧混合入路组的术中出血量为(53±6)mL,少于尾侧入路组的(90±10)mL: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2.78、3.32,P值均<0.05)。头侧混合入路组和尾侧入路组的术中淋巴结清扫数分别为(16±2)枚和(20±3)枚,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分别为(5.2±0.8)d和(5.5±1.3)d,术后首次进食时间分别为(6.7±0.8)d和(7.2±1.7)d,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11.3±1.9)d和(12.0±3.3)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1.4%(4/35)和18.8%(6/32),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与尾侧入路相比,头侧混合入路在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中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对于患者更安全。
关键词
结肠肿瘤
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
头
侧
混合
入
路
尾
侧
入
路
围术期指标
Keywords
Colon neoplasms
Laparoscopic right hemicolectomy
Cephalic mixed approach
Caudal approach
Perioperative indices
分类号
R735.35 [医药卫生—肿瘤]
原文传递
题名
头侧优先混合入路:腹腔镜右半结肠癌全系膜切除术的新选择
被引量:
13
2
作者
寸晓红
卢婧
廖新华
仇广林
李徐奇
贾宗良
车向明
樊林
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出处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20年第1期46-50,共5页
基金
陕西省重点研究发展基金资助项目(2018SF-044)
文摘
目的:探讨采用头侧优先混合入路(头侧-尾侧-中间)行腹腔镜右半结肠全系膜切除术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以期为手术入路提供新的选择。方法:收集2017年6月至2019年4月采用头侧优先混合入路施术的39例右半结肠癌患者(研究组),并与同期接受传统中间入路的44例患者(对照组)进行短期疗效分析。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两组患者性别、年龄、BMI等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标本肿瘤直径、淋巴结清扫数量、中转开腹率、吻合口并发症与术后并发症(切口、肺、泌尿系感染、肠梗阻、出血等)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完全结肠系膜切除的理论,头侧优先混合入路在手术难点处理、提高手术安全性与质量控制、教学推广普及方面具有优势,是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新的入路选择。
关键词
结肠肿瘤
右半结肠切除术
腹腔镜检查
头
侧
优先
混合
入
路
Keywords
Colonic neoplasms
Right hemicolectomy
Laparoscopy
Prioritized cranial hybrid approach
分类号
R735.3+5 [医药卫生—肿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头侧混合入路与尾侧入路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围术期指标的观察
苏石
何志鹏
梅相煌
张珂
关小奇
杨靖承
吕佳科
郭伟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24
0
原文传递
2
头侧优先混合入路:腹腔镜右半结肠癌全系膜切除术的新选择
寸晓红
卢婧
廖新华
仇广林
李徐奇
贾宗良
车向明
樊林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20
1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