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失能高危老年人躯体功能干预效果及成本效果评价
1
作者 郑俊丽 倪文庆 +4 位作者 刘峥 孙盼盼 郑凯 谢德林 徐健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53-357,共5页
目的评价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性病)自我管理技能及跌倒预防技能科普讲座和八段锦练习对失能高危老年人躯体功能干预效果及成本效果,为开展失能高危老年人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21年3—4月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深圳市170... 目的评价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性病)自我管理技能及跌倒预防技能科普讲座和八段锦练习对失能高危老年人躯体功能干预效果及成本效果,为开展失能高危老年人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21年3—4月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深圳市170名失能高危老年人作为管理对象,根据行政区分为干预组(85名)和对照组(85名),对干预组管理对象定期给予慢性病自我管理技能及跌倒预防技能科普讲座和八段锦练习,对照组管理对象接受所在社区原有医疗卫生服务。干预1年后进行终期评估,将166名基线调查和终期评估均参与者作为研究对象,两组各83名,以躯体功能简易体能测试(SPPB)得分作为结局指标。项目开展期间收集基线调查、随访干预和终期评估的社区成本投入,并计算成本效果比和增量成本效果比。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和χ^(2)检验,采用倍差法评价SPPB得分的干预效果。结果基线调查时,干预组和对照组人口社会学特征,临床检测指标、中心性肥胖率、多病共存患病率和SPPB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干预组和对照组研究对象SPPB得分分别为(8.01±0.77)和(8.15±0.74)分,干预后分别为(9.48±1.07)和(8.28±1.06)分。倍差法分析结果显示,调整混杂因素后,干预使干预组研究对象SPPB得分净提高1.337分,干预组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β_(E)=1.337,P<0.05)。社区开展项目干预组和对照组研究对象总成本分别为704.81和488.19元/人,成本效果比为479.46元/分,增量成本效果比为162.02元/分。结论采取慢性病自我管理及跌倒预防技能科普讲座结合八段锦练习能够改善失能高危老年人躯体功能且符合卫生经济学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能高危老年人 自我管理 八段锦 卫生经济学评价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