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00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赤道印度洋—太平洋地区海气系统的齿轮式耦合和ENSO事件 I.资料分析 被引量:190
1
作者 吴国雄 孟文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470-480,共11页
利用历史观测数据,研究了印度洋海表温度(SST)的季节变化特征,证实赤道印度洋和东太平洋SST年际变化有显著的正相关,指出这种正相关是由于沿赤道印度洋上空纬向季风环流和太平洋上空Walker环流之间显著的耦合造成的。... 利用历史观测数据,研究了印度洋海表温度(SST)的季节变化特征,证实赤道印度洋和东太平洋SST年际变化有显著的正相关,指出这种正相关是由于沿赤道印度洋上空纬向季风环流和太平洋上空Walker环流之间显著的耦合造成的。这两个异常的纬向环流圈之间的耦合形式看起来很象是存在于赤道印度洋和太平洋上空的一对齿轮(简写为GIP),当一个作顺时向变化时,另一个则作反时向变化。文中还证明ENSO事件与GIP的年际异常存在很好的对应关系,暖事件时GIP为反向运转;冷事件时GIP为正向运转;异常的GIP的啮合点位于印尼群岛附近。对80年代以来的ENSO事件的分析表明,每次事件前期异常的GIP的啮合点首先出现在印度洋上空,然后逐渐传入太平洋,引起GIP东侧的大气纬向风u和SST同时发生异常变化。当这种风场和SST的异常变化发展东传到达赤道中东太平洋时,导致ENSO事件最终出现。本文由此指出印度洋上空纬向环流的异常可以通过印度洋和太平洋上空大气系统的齿轮式耦合去影响赤道中东太平洋的海-气相互作用并触发ENSO事件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道 印度 太平洋 海气耦合 齿轮式 厄尔尼诺
下载PDF
太平洋板块俯冲与中国东部中生代地质事件 被引量:155
2
作者 孙卫东 凌明星 +4 位作者 汪方跃 丁兴 胡艳华 周继彬 杨晓勇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2008年第3期218-225,共8页
中国东部至少自侏罗纪开始就一直处于俯冲大洋板块之上,但是有关俯冲板块对其影响程度一直有不同的认识。最近的研究表明,太平洋海山岛链的时空分布显示太平洋板块的漂移方向曾发生多次转折,这些转折与白垩纪中国东部的构造演化和岩... 中国东部至少自侏罗纪开始就一直处于俯冲大洋板块之上,但是有关俯冲板块对其影响程度一直有不同的认识。最近的研究表明,太平洋海山岛链的时空分布显示太平洋板块的漂移方向曾发生多次转折,这些转折与白垩纪中国东部的构造演化和岩浆事件有着密切的时空耦合关系。从时代和力学性质上看,太平洋板块俯冲方向的改变在很大程度上控制着中国东部中生代的盆地演化和郯庐断裂活动等重要地质事件。这些认识为理解中国东部构造演化提供了新的视角,包括岩石圈减薄的机制、郯庐断裂的演化,以及燕山期大规模岩浆活动等。本文重点分析了太平洋板块俯冲与中国东部中生代岩浆活动的对应关系。在125~140Ma太平洋板块向南西方向俯冲,造成中国东部岩石圈减薄,软流圈卸载上涌,发生减压部分熔融;约125Ma,太平洋板块漂移方向发生了大幅度转折,形成安第斯式的俯冲挤压,岩石圈停止减薄和减压部分熔融,出现岩浆宁静期。随着俯冲的深入,到110Ma前后俯冲板块后撤,形成弧后拉张,岩浆活动又重新开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平洋 板块俯冲 中生代 成矿作用 岩浆活动
下载PDF
太平洋年代际振荡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2
3
作者 杨修群 朱益民 +2 位作者 谢倩 任雪娟 徐桂玉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979-992,共14页
作者以太平洋年代际振荡 (PDO)现象为重点 ,系统地回顾了太平洋年代际变率观测、模拟和理论研究的国内外进展。在PDO时空结构方面 ,总结了PDO的基本观测事实 ,在PDO成因方面 ,从海洋大气相互作用观点出发比较了三类PDO形成机制的理论或... 作者以太平洋年代际振荡 (PDO)现象为重点 ,系统地回顾了太平洋年代际变率观测、模拟和理论研究的国内外进展。在PDO时空结构方面 ,总结了PDO的基本观测事实 ,在PDO成因方面 ,从海洋大气相互作用观点出发比较了三类PDO形成机制的理论或假说 ,讨论了现有理论或假说中存在的若干问题 ,并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和需要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作者也简要介绍了东亚及中国气候年代际变化的特征及其和太平洋海表温度异常的联系 ,并讨论了东亚大气环流异常在PDO形成中的可能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平洋 年代际振荡 大气环流异常 变率 年代际变化 海表温度 观测 气候 成因 若干问题
下载PDF
东亚大陆边缘的板块重建与构造转换 被引量:100
4
作者 李三忠 余珊 +11 位作者 赵淑娟 刘鑫 龚淑云 索艳慧 戴黎明 马云 许立青 曹现志 王鹏程 孙文军 杨朝 朱俊江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5-94,共30页
东亚大陆边缘中新生代期间的动力学演化始终是地质研究的难点和热点,特别是对其大陆边缘性质、类型和演化过程始终不明朗,并存在巨大争论。系统综述了40多年来已有东亚大陆边缘二叠纪以来板块重建的主要方案,特别是近10年来东亚陆缘新... 东亚大陆边缘中新生代期间的动力学演化始终是地质研究的难点和热点,特别是对其大陆边缘性质、类型和演化过程始终不明朗,并存在巨大争论。系统综述了40多年来已有东亚大陆边缘二叠纪以来板块重建的主要方案,特别是近10年来东亚陆缘新的研究成果,侧重探讨了晚三叠世以来东亚大陆边缘类型转换、不同构造域的交接—转换过程。认为东亚陆缘总体经历了三叠纪前的被动陆缘阶段、晚三叠世—早白垩世的大陆岩浆弧发育的安第斯型活动陆缘阶段、早白垩世晚期—始新世的走滑拉分盆地发育的安第斯型活动陆缘阶段和渐新世以来的日本型活动大陆边缘阶段。这对于认识中国东部海域渤海湾、黄海、东海和南海盆地成因具有指导意义。同时,分析了各阶段海—陆分布特征及其变迁规律、板块格局变动过程及其动力学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块构造 东亚 板块重建 太平洋 印度 大陆边缘
下载PDF
厄尔尼诺和反厄尔尼诺事件与西北太平洋台风活动 被引量:88
5
作者 何敏 宋文玲 陈兴芳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7-25,共9页
用统计相关和典型年合成方法分析了厄尔尼诺和反厄尔尼诺事件与西北太平洋台风活动的关系,指出厄尔尼诺年台风活动减少,反厄尔尼诺年台风活动增加,而且台风活动与厄尔尼诺、反厄尔尼诺事件起始和终止时间、强度、台风生成区域有关。... 用统计相关和典型年合成方法分析了厄尔尼诺和反厄尔尼诺事件与西北太平洋台风活动的关系,指出厄尔尼诺年台风活动减少,反厄尔尼诺年台风活动增加,而且台风活动与厄尔尼诺、反厄尔尼诺事件起始和终止时间、强度、台风生成区域有关。利用厄尔尼诺和反厄尔尼诺年台风活动频数的统计特征,及台风频数与海温等要素的时滞相关关系,为台风频数的预测提供了有益的信息。还应用奇异值分解方法,分析了高度场和海温场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厄尔尼诺年海气耦合作用将造成不利于台风发展的环流条件,因此台风偏少,反厄尔尼诺年则出现相反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 厄尔尼诺 反厄尔尼诺 奇异值分解 太平洋
下载PDF
夏季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系统的活动 被引量:78
6
作者 陶诗言 张庆云 张顺利 《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747-758,共12页
文中根据 NCEP/NCAR再分析资料 ,分析了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系统的变化。 5~ 9月由于亚洲夏季风的建立及活动 ,北半球副热带高压系统在 6 0~ 1 2 0°E出现断裂 ,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点平均伸展到 1 2 0°E,其年际变化反... 文中根据 NCEP/NCAR再分析资料 ,分析了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系统的变化。 5~ 9月由于亚洲夏季风的建立及活动 ,北半球副热带高压系统在 6 0~ 1 2 0°E出现断裂 ,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点平均伸展到 1 2 0°E,其年际变化反映了亚洲夏季风的强弱。强夏季风年 5 0 0h Pa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位于 3 0°N以北 ,并分裂成两个中心 ,印度低压强 ;弱夏季风年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位于 3 0°N以南 ,表现为北太平洋高压中心向西伸展的高压脊 ,印度低压弱。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季内活动有两种模态 :第 1种表现为副热带高压系统以 2 0~ 3 0 d的周期从北太平洋中部的副热带高压中心一次次地向西扩张到 1 2 0°E以西 ,这类过程大多出现在亚洲夏季风强度偏弱年 ;第 2种模态表现为副热带高压系统以 2 0~ 3 0 d的周期一次次地由东向西扩充时 ,在 1 2 5~ 1 5 5°E停滞 ,这类过程大多出现在亚洲夏季风强度偏强年。江淮流域梅雨的中断和结束与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系统 2 0~ 3 0 d季内振荡有关。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5~ 1 0 d的短期活动受 3 5~ 45°N西风带活动的影响 ,当西风槽在中国沿海和西太平洋地区向南伸展到 3 0°N以南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季 太平洋 副热带高压 年际变化 月变化 大气环流
下载PDF
海湾扇贝和太平洋牡蛎的食物选择性及滤除率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6
7
作者 王芳 董双林 +1 位作者 张硕 王如才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39-144,共6页
于 1996年 8-12月,分别从青岛海洋大学太平角实验基地和胶南市水产养殖研究所采集海湾扇贝和太平洋牡蛎,采用室内实验的方法,比较研究了不同规格的两种贝类对4种不同大小藻类的选择性及水温对其滤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海... 于 1996年 8-12月,分别从青岛海洋大学太平角实验基地和胶南市水产养殖研究所采集海湾扇贝和太平洋牡蛎,采用室内实验的方法,比较研究了不同规格的两种贝类对4种不同大小藻类的选择性及水温对其滤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海湾扇贝和太平洋牡蛎的小口的摄食率随藻类规格的增大而增加;而大贝则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海湾扇贝对中等规格(φ=5.55—5.79μm)的藻类、太平洋牡蛎对小规格(φ=4.35μm)的藻类具有较高的选择性,表明相同条件下两种贝类对海洋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产生不同的影响。在水温对滤除率的影响实验中,当水温从20℃升至26℃时,小贝和成贝的滤除率均随水温的升高而增加;当水温从26℃升至29℃时,海湾扇贝的滤除率略有增加,而太平洋牡蛎的滤除率则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湾 扇贝 太平洋 牡蛎 食物选择性 滤除率
下载PDF
El Nio事件发生和消亡中热带太平洋纬向风应力的动力作用 I.资料诊断和理论分析 被引量:81
8
作者 张人禾 黄荣辉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587-599,共13页
通过资料分析,研究了发生在热带西太平洋海表面西风或东风应力异常与ElNino事件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对应着ElNino事件从发生到消亡的过程,热带西太平洋纬向风应力存在着从西风应力异常到东风应力异常的变化,并且在这... 通过资料分析,研究了发生在热带西太平洋海表面西风或东风应力异常与ElNino事件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对应着ElNino事件从发生到消亡的过程,热带西太平洋纬向风应力存在着从西风应力异常到东风应力异常的变化,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西风应力异常向东传,东风应力异常紧接其后也向东传。本文还根据观测资料的分析结果建立了理想风应力,并利用简单热带海洋模式,对热带西太平洋纬向风应力异常及其东传在ENSO循环中的作用进行了动力学分析,指出了它们在ElNino事件发生和消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西风应力异常通过激发出海洋中东传的暖Kelvin波及其在大洋东边界反射产生的暖Rossby波、以及西风应力异常本身东传到赤道东太平洋,引起正的海洋混合层扰动厚度异常,导致了ElNino事件的发生;而异常东风应力则通过激发出东传的冷Kelvin波及其在大洋东边界反射产生的冷Rosby波、以及东风应力异常本身东传到赤道东太平洋,引起负的海洋混合层扰动厚度异常,导致了ElNino事件的消亡。对于热带西太平洋上风应力异常的形式是东部为异常西风应力而其西部为异常东风应力,并且它们同时向东传时,则大洋东部混合层厚度对异常风应力的响应随异常东风和西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纬向风应力 赤道波动 厄尔尼诺 太平洋 热带
下载PDF
太平洋各区海温异常对中国东部夏季雨带类型的共同影响 被引量:64
9
作者 陈烈庭 吴仁广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718-726,共9页
根据1951~1986年的海温资料,作者在对中国东部夏季(6~8月)雨带分布分型的基础上,分析了各雨型与同期和前期各季太平洋(60oN~50oS,120oE~70oW)海温异常的关系。分析表明,对应不同雨型,无论同期... 根据1951~1986年的海温资料,作者在对中国东部夏季(6~8月)雨带分布分型的基础上,分析了各雨型与同期和前期各季太平洋(60oN~50oS,120oE~70oW)海温异常的关系。分析表明,对应不同雨型,无论同期或前期整个太平洋海温距平分布的基本形势都有明显不同的特点,特别是西北太平洋黑潮暖流和热带太平洋赤道冷水带海温的异常。这两个海区的海温变化明显,而且与其周围(西北太平洋呈“>”形,热带太平洋呈“<”形)的海温存在反相的变化。这种结构既反映了海温的纬向热力差异又反映了海温的经向热力差异。指出西北太平洋和热带太平洋各种海温距平不同配置的共同影响,是导致中国东部各种雨带分布类型的一个重要因素。分析还表明,各雨型海温距平的配置有很强的持续性,而且与前期各主要洋流区海温的变异有关。根据前期太平洋大范围海温距平分布的特征和演变的过程以及ENSO预测,可为夏季我国大范围旱涝趋势的长期预报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季 雨带类型 海温异常 共同影响 太平洋
下载PDF
中国东南区新石器文化特征之一:有段石锛 被引量:77
10
作者 林惠祥 《考古学报》 1958年第3期1-23,125-126+131-138,共33页
一、引言 (一)有段石锛是中国东南区新石器文化的重要特徵中国东南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与他地有同有异,其明显的差异之一,是有一种特殊的石器即有段石锛。有段石锛发现在东南区最多,在华北东部还略有少数发现,在华北西部便未曾发现过。... 一、引言 (一)有段石锛是中国东南区新石器文化的重要特徵中国东南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与他地有同有异,其明显的差异之一,是有一种特殊的石器即有段石锛。有段石锛发现在东南区最多,在华北东部还略有少数发现,在华北西部便未曾发现过。因在华北极其罕见,故华北的仰韶文化或龙山文化都不曾涉及这种石器,因此在中国的石器时代考古学中这种石器几乎没有地位;可中在东南一带数省中这种石器却很常见,已经可当做这一带有代表性的石器。这种石器数量难不像普通石锛之多,但在这一地带却处处都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石器文化 大隆 中国东南区 大陵 太平洋 褚岛 考古 研究者 仰韶文化 大平
原文传递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中国崛起过程中的重大挑战 被引量:79
11
作者 李向阳 《国际经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7-27,4,共11页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是美国"回归亚太"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动机既有经济又有政治方面的考虑,其中遏制中国崛起是一个不容否认的目标。以2011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峰会为标志,TPP已进入实质性谈判阶段。其未来的发展...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是美国"回归亚太"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动机既有经济又有政治方面的考虑,其中遏制中国崛起是一个不容否认的目标。以2011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峰会为标志,TPP已进入实质性谈判阶段。其未来的发展前景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日本及其他东亚国家的立场,至于美国所宣称的亚太自由贸易区协定(FTAAP)现阶段基本上是一个没有实际意义的符号。一旦TPP成为现实,APEC首当其冲将可能会被架空。对中国而言,被排除在TPP之外不仅意味着将受到"排他性效应"的冲击,而且过去十年中国所致力推动的东亚区域经济合作进程有可能因此而发生逆转,这将是中国崛起过程中面临的一次重大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伙伴关系 太平洋 协定 亚太经合组织 中国崛起 东亚国家 经济
原文传递
南海北缘新生代盆地沉积与构造演化及地球动力学背景 被引量:72
12
作者 闫义 夏斌 +3 位作者 林舸 刘宝明 阎贫 李忠诚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53-61,共9页
南海北缘新生代沉积盆地是全面揭示南海北缘形成演化及与邻区大地构造单元相互作用的重要窗口。通过对盆地沉积构造特征分析,南海北缘新生代裂陷过程显示出明显的多幕性和旋转性的特点。在从北向南逐渐迁移的趋势下,东、西段裂陷过程也... 南海北缘新生代沉积盆地是全面揭示南海北缘形成演化及与邻区大地构造单元相互作用的重要窗口。通过对盆地沉积构造特征分析,南海北缘新生代裂陷过程显示出明显的多幕性和旋转性的特点。在从北向南逐渐迁移的趋势下,东、西段裂陷过程也具有一定的差异,西部裂陷活动及海侵时间明显早于东部,裂陷中心由西向东呈雁列式扩展。晚白垩世-早始新世裂陷活动应是东亚陆缘中生代构造岩浆演化的延续,始新世中、晚期太平洋板块俯冲方向改变导致裂陷中心南移,印度—欧亚板块碰撞效应是南海中央海盆扩张方向顺时针旋转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地沉积 地球动力学背景 新生代 南海 北缘 构造演化 构造-岩浆演化 大地构造单元 顺时针旋转 相互作用 形成演化 沉积盆地 特征分析 早始新世 晚白垩世 板块俯冲 碰撞效应 欧亚板块 裂陷 旋转性 中生代 太平洋 活动 邻区
下载PDF
印度洋海温偶极子和太平洋海温异常 被引量:58
13
作者 李崇银 穆明权 潘静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0期1747-1751,共5页
用近百年观测资料分析了赤道印度洋海温(SST)变化,其偶极子型振荡的特征确实存在.这种偶极子型振荡在9~11月最强,而在1~4月最弱;还表现出有年际变化和年代际变化.这个偶极子的正位相型(海温西高东低)一般强于其负位... 用近百年观测资料分析了赤道印度洋海温(SST)变化,其偶极子型振荡的特征确实存在.这种偶极子型振荡在9~11月最强,而在1~4月最弱;还表现出有年际变化和年代际变化.这个偶极子的正位相型(海温西高东低)一般强于其负位相型(海温东高西低).尽管在极个别年赤道印度洋海温偶极子似乎独立于太平洋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 但总体而论,赤道印度洋海温偶极子与赤道太平洋海温偶极子(类似反ENSO模)有很好负相关.联系它们的主要物理过程主要是赤道大气纬向(Walker)环流的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 海温偶极子 太平洋 海温异常 反ENSO模 厄尔尼诺事件 赤道大气纬向环流
原文传递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对热带海温异常响应的研究 被引量:58
14
作者 应明 孙淑清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93-206,共14页
利用多年的观测资料 ,研究了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对热带海温异常的响应及其相互作用过程。着重研究冬、夏季西太平洋副高对同期及前期不同海域 (特别是赤道东、西太平洋以及印度洋海域 )海温异常的响应 ;用SVD方法分析了夏季副热带高压... 利用多年的观测资料 ,研究了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对热带海温异常的响应及其相互作用过程。着重研究冬、夏季西太平洋副高对同期及前期不同海域 (特别是赤道东、西太平洋以及印度洋海域 )海温异常的响应 ;用SVD方法分析了夏季副热带高压与前冬、前春及同期各月全球海温的最佳耦合模态。在对比研究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异常时其垂直环流变化的基础上 ,进而研究海气相互作用对副热带高压影响的物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热带高压 海温异常 垂直环流 海气耦合 太平洋
下载PDF
中国东部郯庐断裂带构造模式讨论 被引量:55
15
作者 徐嘉炜 朱光 《华北地质矿产杂志》 1995年第2期121-134,共14页
郯庐断裂带是世界上具有数百km位移的最大的大陆走滑断层之一。作者评论了当前研究者提出的将其作为大陆内平移断层、地缝合线-边界转换断层、大陆内转换断层以及碰撞嵌入构造等四种模式。从断裂带的形态与规模,两侧地块的可对比性... 郯庐断裂带是世界上具有数百km位移的最大的大陆走滑断层之一。作者评论了当前研究者提出的将其作为大陆内平移断层、地缝合线-边界转换断层、大陆内转换断层以及碰撞嵌入构造等四种模式。从断裂带的形态与规模,两侧地块的可对比性,晚侏罗世至早白垩世的平移时间,北突的苏北地块为碰撞后左行平移的结果,以及断裂尾端附近大别山带的压缩等,作者认为郯庐断裂带为西北环太平洋边缘内侧的平移断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郯庐断裂带 构造模式 平移断面 太平洋
下载PDF
西北太平洋爆发性气旋的诊断分析 被引量:60
16
作者 李长青 丁一汇 《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180-190,共11页
本文对一年中26个西北太平洋爆发性气旋形成的大尺度条件做了统计研究。结果表明:海洋上空大气层结的不稳定、高空急流出口区北侧的动力辐散,冬季副高位置偏北时其西侧的强暖平流以及中低层的强斜压区等都是气旋急剧发展的有利因素。 另... 本文对一年中26个西北太平洋爆发性气旋形成的大尺度条件做了统计研究。结果表明:海洋上空大气层结的不稳定、高空急流出口区北侧的动力辐散,冬季副高位置偏北时其西侧的强暖平流以及中低层的强斜压区等都是气旋急剧发展的有利因素。 另外,本文利用完全的ω-方程和Sawyer-Eliassen次级环流方程对1983年1月6—9日发生在西北太平洋上的一次爆发性气旋做了诊断分析,得到:(1)大尺度加热是使气旋强烈发展的主要物理因子;积云对流加热也是重要的物理因子。(2)温度平流是使前两者起作用的先决因子,它对气旋的初期发展起了某种启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平洋 气旋 天气学 温带气旋
下载PDF
东亚西太平洋巨型裂谷体系岩石圈与软流圈结构及动力学 被引量:52
17
作者 蔡学林 朱介寿 +3 位作者 曹家敏 严忠琼 阳正熙 洪学海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2年第3期234-245,共12页
笔者根据地震面波层析成像结果,对欧亚大陆及西太平洋岩石圈和软流圈速度结构进行了研究,发现东亚至西太平洋间存在一巨型低速异常带,结合构造地质学、地幔岩石学、地球化学及其他地球物理特性的研究,确认该区存在巨型裂谷体系。该巨型... 笔者根据地震面波层析成像结果,对欧亚大陆及西太平洋岩石圈和软流圈速度结构进行了研究,发现东亚至西太平洋间存在一巨型低速异常带,结合构造地质学、地幔岩石学、地球化学及其他地球物理特性的研究,确认该区存在巨型裂谷体系。该巨型裂谷体系的岩石圈和软流圈三维Vs速度结构与太平洋洋中脊、大西洋洋中脊和印度洋洋中脊及其邻区的岩石圈和软流圈地震Vs速度结构十分相似,而与东太平洋边缘现代板块俯冲带的岩石圈与软流圈Vs速度结构有显著差异。在进一步论述该区动力学特征后认为,该巨型裂谷体系是中生代中晚期以来岩石圈整体主动伸展变形,大型裂陷盆地形成,岩石圈强烈拆沉减薄,以及软流圈物质上涌加热引起的。边缘海是在大陆裂谷系形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导扩张期为中渐新世至中中新世(32~13Ma),这些边缘海在17~15Ma后停止扩张,因而未能将所有边缘海和洋中脊联通。据此划分出4期构造变形动力学演化阶段,现今东亚至西太平洋间大陆裂谷、边缘海与沟弧体系是新生代中晚期以来,邻区各板块构造相互作用叠加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型裂谷体系 巨型地震低速异常带 地震层析成像 岩石圈 软流圈 地幔岩 东亚大陆 太平洋 地球动力学
下载PDF
6月西太平洋副高脊线的年际变化及其对华南降水的影响 被引量:48
18
作者 梁建茵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1994年第3期274-279,共6页
用1951—1991年6月份500hPa位势高度资料取得了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位置资料序列,分析了脊线位置的变化。分析结果发现副高脊线位置与500hPa位势高度场、海面温度等关系密切。脊线位置具有显著的32年、5.... 用1951—1991年6月份500hPa位势高度资料取得了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位置资料序列,分析了脊线位置的变化。分析结果发现副高脊线位置与500hPa位势高度场、海面温度等关系密切。脊线位置具有显著的32年、5.3年、3.2年和2.3年振荡周期。6月份副高脊线偏北(南)华南降水偏少(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高脊线位置 年际变化 华南 降水 太平洋
下载PDF
赤道东太平洋海温与中国温度、降水的关系 被引量:50
19
作者 董婕 刘丽敏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25-28,共4页
根据 1 95 1~ 1 998年北太平洋海温和中国温度、降水资料 ,统计分析了春、夏、秋、冬四季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厄尔尼诺及拉尼娜事件和中国温度、降水的关系 ,结果表明 :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厄尔尼诺和拉尼娜事件与中国温度、降水有一定关... 根据 1 95 1~ 1 998年北太平洋海温和中国温度、降水资料 ,统计分析了春、夏、秋、冬四季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厄尔尼诺及拉尼娜事件和中国温度、降水的关系 ,结果表明 :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厄尔尼诺和拉尼娜事件与中国温度、降水有一定关系 ,其中与温度冬季关系较好 ,与降水秋季关系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温 温度 降水 太平洋 赤道
下载PDF
甘肃河西走廊沙尘暴与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之间的遥相关分析 被引量:43
20
作者 尚可政 孙黎辉 +2 位作者 王式功 杨德保 巩敏莹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39-243,共5页
春、夏季甘肃河西走廊沙尘暴发生次数与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之间遥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春、夏季河西走廊沙尘暴发生次数与前二年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的负相关最好,时间过远或过近,相关性反而较差。利用前期的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可... 春、夏季甘肃河西走廊沙尘暴发生次数与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之间遥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春、夏季河西走廊沙尘暴发生次数与前二年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的负相关最好,时间过远或过近,相关性反而较差。利用前期的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可以较好地预报出河西走廊春季沙尘暴发生的多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西走廊 沙尘暴 海温 遥相关 太平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