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太古代全球克拉通事件与太古宙-元古宙分界的地质涵义 被引量:34
1
作者 翟明国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19-421,共3页
关键词 克拉通化 太古 太古宙-元古宙 涵义 地质 事件 花岗岩带 早前寒武纪
下载PDF
华北克拉通碎屑沉积岩地球化学:异常太古宙—元古宙界线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赵祖斌 高山 +1 位作者 骆庭川 凌文黎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0年第2期431-439,共9页
分析了华北克拉通新太古代—三叠纪 16个碎屑沉积岩组合样品。与Taylor和McLennan等提出的太古宙—元古宙界线前后沉积岩及上地壳化学组成变化不同 ,新太古代五台群沉积岩具明显负Eu异常 ,相容元素含量很低 ,不相容元素含量较高 ,与典... 分析了华北克拉通新太古代—三叠纪 16个碎屑沉积岩组合样品。与Taylor和McLennan等提出的太古宙—元古宙界线前后沉积岩及上地壳化学组成变化不同 ,新太古代五台群沉积岩具明显负Eu异常 ,相容元素含量很低 ,不相容元素含量较高 ,与典型后太古宙沉积物组成类似。而古元古代沉积岩比五台群显示出异常高的Eu/Eu 值 ,w(Sc) /w(Th) ,w(Cr) /w (Th)比值。青白口纪、寒武纪、石炭纪和二叠纪沉积岩显示正常的后太古宙沉积岩特征。三叠纪沉积岩的Eu/Eu 值 ,w (Sc) /w (Th) ,w(Cr) /w(Th)比值再次显著升高 ,推测与华北和扬子克拉通最终的陆陆碰撞作用有关。因此 ,太古宙—元古宙界线并不一致对应于上地壳演化程度迅速增高。大陆上地壳并非总是向着分异程度提高的方向演化 ,而是部分时期可出现演化程度降低的异常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古宙-元古宙 界线 碎屑沉积岩 地球化学 地层
下载PDF
吉林南部变质岩太古宙—元古宙分界时限的确定及过渡性构造演化 被引量:4
3
作者 孙忠实 邓军 刘雅琴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97-202,共6页
针对吉林南部古老岩石测年数据偏新和太古宙与元古宙之间分界时限的混乱,本文运用Sm-Nd等时线法和锆石U-Pb法将吉林南部变质岩系划分为4个年龄段:前阜平旋回(>2600Ma);阜平旋回第一幕(2600~2500Ma);阜平旋回第二幕(2500~2400Ma);... 针对吉林南部古老岩石测年数据偏新和太古宙与元古宙之间分界时限的混乱,本文运用Sm-Nd等时线法和锆石U-Pb法将吉林南部变质岩系划分为4个年龄段:前阜平旋回(>2600Ma);阜平旋回第一幕(2600~2500Ma);阜平旋回第二幕(2500~2400Ma);阜平旋回第三幕(2400~2350Ma)。阜平旋回第三幕归入太古宙并作为太古宙—元古宙之间分界时限,吉林南部古陆构造环境由活动趋向于稳定,新、老板块沟、弧、盆系统交替,地壳隆起、剥蚀引起K-Ar年龄偏新。该过渡性构造环境和原2500~2350Ma间地质事件归入太古宙将有助于加深对该区地壳演化、板石沟绿岩带铁矿及夹皮沟剪切带金矿化形成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质岩系 太古宙-元古宙 分界时限 构造演化
下载PDF
恒山地区变基性岩墙群的发现及“五台群”绿岩地层的解体 被引量:13
4
作者 李江海 黄雄南 +2 位作者 刘树文 张志强 A.Krner 《中国科学(D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902-910,共9页
构造填图及剖面研究揭示了恒山中南部“绿岩带”实为变基性岩墙群强烈剪切、构造置换的产物,它们明显侵入于新太古代灰色片麻岩内及高压麻粒岩区.恒山高压麻粒岩区产状平缓,向南逐渐被产状陡立变基性岩墙群侵位.变基性岩墙的侵位明显晚... 构造填图及剖面研究揭示了恒山中南部“绿岩带”实为变基性岩墙群强烈剪切、构造置换的产物,它们明显侵入于新太古代灰色片麻岩内及高压麻粒岩区.恒山高压麻粒岩区产状平缓,向南逐渐被产状陡立变基性岩墙群侵位.变基性岩墙的侵位明显晚于高压麻粒岩相变质事件,形成于伸展构造环境并经历后期走滑剪切变形.锆石同位素年龄研究表明,恒山中南部的变基性岩墙侵位于(2499±4)~(2512±3)Ma之间,并经历后期构造-热事件的影响.恒山南部-五台山区新太古代末期变基性岩墙群的发现,进一步证实这一时期华北中北部经历伸展构造热事件,提供了划分太古宙/元古宙界限的构造-岩浆活动事件标志,及华北与其他大陆早期构造演化对比的基本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基性岩墙群 伸展构造 同位素年龄 构造样式 太古宙-元古宙界线 恒山地区 变质岩 绿岩带
原文传递
五台山区太古宙/元古宙界线划分及其地球演化意义 被引量:9
5
作者 李江海 牛向龙 +1 位作者 钱祥麟 田永清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09-418,共10页
太古宙/元古宙界线代表地球演化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如何准确标定和划分这一界线对认识早期演化历史具有重要意义。区域构造及同位素地质年代学研究表明,华北克拉通新太古代构造演化明显滞后于欧美澳等克拉通,成为有利于建立太古宙/元古... 太古宙/元古宙界线代表地球演化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如何准确标定和划分这一界线对认识早期演化历史具有重要意义。区域构造及同位素地质年代学研究表明,华北克拉通新太古代构造演化明显滞后于欧美澳等克拉通,成为有利于建立太古宙/元古宙界线的关键地区。山西五台山区保留了较完整的新太古代-古元古代地层记录。先前研究主要依据该区地层、区域构造、叠层石记录进行界线划分,并对界线争议较多。本文在五台山区长期野外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磨拉石沉积、同构造花岗岩、裂解环境相关玄武岩的综合探讨,建议这一界线划分在东冶亚群与豆村亚群之间。初步的同位素年龄制约表明,这一界线的时代介于2549±22Ma到2450±10Ma之间,与早期大陆克拉通伸展裂解、隆升剥蚀相关,并涉及岩石圈、水圈、大气圈性质的重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古宙/元古宙界线 绿岩带 前陆盆地 大陆裂解 五台山
下载PDF
太古宙—元古宙过渡分界及成矿动力体制转换 被引量:6
6
作者 邓军 孙忠实 +3 位作者 王建平 王庆飞 王喜臣 燕长海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87-96,共10页
太古宙与元古宙之间分界时限较窄、测年数据偏新和混乱 ,极大遏制了地球早期基础地质的深入研究 .通过太古宙与元古宙分界标志和过渡标志的确定 ,将太古代—元古代间动力体制转换类型划分为 4种 :挤压体制向扩张体制转换 ;垂直运动与水... 太古宙与元古宙之间分界时限较窄、测年数据偏新和混乱 ,极大遏制了地球早期基础地质的深入研究 .通过太古宙与元古宙分界标志和过渡标志的确定 ,将太古代—元古代间动力体制转换类型划分为 4种 :挤压体制向扩张体制转换 ;垂直运动与水平运动间转换 ;水平主压应力场转换 ;地幔柱体制向板块构造体制转换 .太古代与元古代间动力体制转换产物主要为真核生物、放射性元素、岩浆、矿产 ,各自形成时限可达 (3~ 5 )× 10 8a .太古宙与元古宙之间分界不应以单一年代划分 ,而是一个渐变过渡的界线 ,可初步确定在 2 .2 0~ 2 .80Ga之间 .太古宙—元古宙界线的划分应与地球动力学和构造体制等重大事件相联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动力体制 太古宙元古宙 地球动力学 成矿作用 岩浆 垂直运动
下载PDF
大别山地区约2.5Ga花岗质岩石的发现——扬子基底太古宙—元古宙之交陆壳的直接证据
7
作者 王开 赵天宇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31-1248,共18页
华南由扬子和华夏地块组成,是构建东亚大陆的主要前寒武纪块体之一。扬子地块包含了华南所有已知的太古宙岩石单元,它们规模相对局限且零散分布于地块的不同部位,但碎屑和捕获/继承锆石指示了区域上太古宙地壳的广泛存在。现有的碎屑和... 华南由扬子和华夏地块组成,是构建东亚大陆的主要前寒武纪块体之一。扬子地块包含了华南所有已知的太古宙岩石单元,它们规模相对局限且零散分布于地块的不同部位,但碎屑和捕获/继承锆石指示了区域上太古宙地壳的广泛存在。现有的碎屑和捕获/继承锆石数据均指示扬子地块以约2.7 Ga和约2.5 Ga为主的太古宙地壳物质组成,对应全球大陆地壳快速生长与初始克拉通化的最重要阶段。然而,目前扬子地块仅有约2.7 Ga岩石的报道,约2.5 Ga岩石则相对缺乏,导致其基底地壳成分及克拉通化过程认识的不足。大别造山带是中生代扬子地块向北与华北板块俯冲、碰撞的产物,卷入并保留了大量扬子地块的前寒武纪基底,并以变质杂岩或地体的形式出露于大别山的不同部位。笔者等从大别山地区前寒武纪变质杂岩中识别出具不同岩性特征的约2.5 Ga花岗岩质岩石,报道了它们的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孝昌地区两个糜棱岩化黑云母花岗岩的测年结果分别为2479±17 Ma和2497±20 Ma,宿松杂岩地区两个花岗质片麻岩偏钾质,年龄分别为2491±15 Ma和2516±26 Ma。结合区域地质证据,认为大别山地区可能存在较为广泛的约2.5 Ga地壳。这提供了约2.5 Ga扬子基底地壳的直接证据,太古宙—元古宙(Ar—Pt)之交应是扬子地块原始克拉通形成与演化的重要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古宙元古宙(Ar—Pt)之交 锆石 花岗岩 大别山 扬子地块 华南
下载PDF
西藏尼玛县牛山日干配错组沉积岩中碎屑锆石的U-Pb定年及意义 被引量:4
8
作者 侯恩刚 陈耀飞 +1 位作者 高金汉 王根厚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97-209,共13页
羌塘地块作为近年地质研究的热点,其构造属性及是否存在太古宙—元古宙基底等问题一直存在争议。文中采用LA-ICP-MS锆石U-Pb法对西藏荣玛牛山上三叠统日干配错组碎屑锆石进行年代学研究,结果表明:(1)日干配错组沉积岩中最年轻碎屑锆石... 羌塘地块作为近年地质研究的热点,其构造属性及是否存在太古宙—元古宙基底等问题一直存在争议。文中采用LA-ICP-MS锆石U-Pb法对西藏荣玛牛山上三叠统日干配错组碎屑锆石进行年代学研究,结果表明:(1)日干配错组沉积岩中最年轻碎屑锆石年龄为(215±2)Ma,表明日干配错组的最大沉积年限为该时间,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可将其沉积时代限定为晚三叠世诺利期—瑞替期。(2)年龄介于(580±6)^(212±2)Ma,峰值为(298±2)Ma,表明在晚古生代早期受古特提斯洋发育早期地壳减薄伸展阶段岩浆活动影响,冈瓦纳古陆为其物源区;峰值为(442±3)Ma,表明在中古生代受加里东期扬子板块和华夏板块碰撞、拼合而形成的岩浆活动的影响,物源区为扬子大陆周缘;只获得1颗锆石650~500Ma年龄,表明源区基本未受到泛非运动岩浆活动的影响。(3)碎屑锆石出现相对少量介于(1 091±6)^(757±6)Ma的年龄,表明在中—新元古代受格林威尔—晋宁构造岩浆-热事件的影响,物源区与羌南地块一致。(4)日干配错组沉积岩碎屑锆石测年得到大量介于(3 214±7)^(1 380±15)Ma年龄值,占总量的近60%,峰值为(1 875±5)Ma和(2 531±6)Ma,表明羌塘地块受元古宙羌塘结晶基底主期构造-热事件和太古宙末全球超大陆拼合事件影响显著,且羌塘地块存在太古宙—元古宙基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尼玛县牛山 日千配错组 碎屑锆石定年 沉积时代 物源 太古宙元古宙基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