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经注》汾水流域诸篇校笺及水道与政区复原 被引量:7
1
作者 李晓杰 黄学超 +1 位作者 杨长玉 吕朋 《历史地理》 CSSCI 2012年第1期34-64,共31页
说明北魏郦道元撰写的《水经注》,是我国古代以水道为纲记载区域地理信息最为著名的典籍。自金代以来,对《水经注》的研究,便不乏著述,并因此而成为一门专门的学问——"郦学",但是这些研究大多集中于版本校勘与文句欣赏方面,... 说明北魏郦道元撰写的《水经注》,是我国古代以水道为纲记载区域地理信息最为著名的典籍。自金代以来,对《水经注》的研究,便不乏著述,并因此而成为一门专门的学问——"郦学",但是这些研究大多集中于版本校勘与文句欣赏方面,被视为《水经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汾水 《水经注》 平阳郡 郦注 皮氏县 中国历史地图集 文湖 中都县 太原 箕城
下载PDF
次赤、次畿縣的成立與唐宋府制變遷 被引量:2
2
作者 齊子通 《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 CSSCI 2015年第1期247-276,313,共31页
次赤、次畿縣是唐代産生的新縣稱謂,對認識唐代地方行政制度演化與唐宋府制變遷具有重要意義。然而這種新縣制具體産生於何時?背景如何?對後世有哪些影響?學界討論迄今並不充分。王鳴盛曾提及次赤縣的出現,但又表示未能詳考(1)。平崗武... 次赤、次畿縣是唐代産生的新縣稱謂,對認識唐代地方行政制度演化與唐宋府制變遷具有重要意義。然而這種新縣制具體産生於何時?背景如何?對後世有哪些影響?學界討論迄今並不充分。王鳴盛曾提及次赤縣的出現,但又表示未能詳考(1)。平崗武夫先生認爲難以確切規定次赤、次畿縣的意義(2)。其他學者要麽存疑不究,要麽對次赤、次畿縣的性質缺乏一致理解(3)。而認識此問題的關鍵在於考察次赤、次畿縣的誕生時間。翁俊雄先生認爲奉先縣爲唐前期唯一的次赤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赤 京兆 江陵 河中 河南 太原 德宗 昭宗
下载PDF
清末太原府的人文生态与中路梆子的发生发展
3
作者 张艳琴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62-68,共7页
借助于文化生态学等理论,对清末太原府的人文生态进行考察后发现,清末太原府的经济、民风、风俗等环境,作为外部因素为中路梆子的产生提供了适宜的土壤。而生存于其中的人的活动是这一剧种产生与发展的内在要素,这主要体现为自乐班和商... 借助于文化生态学等理论,对清末太原府的人文生态进行考察后发现,清末太原府的经济、民风、风俗等环境,作为外部因素为中路梆子的产生提供了适宜的土壤。而生存于其中的人的活动是这一剧种产生与发展的内在要素,这主要体现为自乐班和商业戏班的活动。二者的活动方式虽然有别,但承班者大多热爱戏曲,他们分别构成了中路梆子发展的自发力量和自觉动力。只有当这二者相互促进、相互作用时,中路梆子才能获得长远发展。中路梆子的发生发展史见证了艺术生态各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也展示出了艺术发展的动力及一般性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原 人文生态 中路梆子
下载PDF
如影随形:唐宋之际都城东移与北都转换 被引量:6
4
作者 齐子通 刘安志(指导) 《中国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70-87,共18页
开宝九年宋太祖意欲迁都洛阳,看似涉及政治斗争及经济因素,但从历史进程潜层考量,则是对中国由地方分裂割据向中央集权强势回归的历史回应。迁都洛阳失败,标志着汴州在长达百年中所承担的特殊角色从“积累”到“质变”的完成,冲破了中... 开宝九年宋太祖意欲迁都洛阳,看似涉及政治斗争及经济因素,但从历史进程潜层考量,则是对中国由地方分裂割据向中央集权强势回归的历史回应。迁都洛阳失败,标志着汴州在长达百年中所承担的特殊角色从“积累”到“质变”的完成,冲破了中央集权强势回归对定都洛阳的理论诉求。中晚唐五代与北宋士人对汴州(开封)的评价与城市发展所存在的悖反矛盾,本质上是时代背景差异与汴州(开封)职能差异导致的。五代时期,邺都大名府居于河北重心地位,很大程度上是由中原王朝内部制度因素、地缘政治秩序与中央权力支配关系决定。燕云十六州的割让对邺都大名府地位的影响有一定历史滞后性,至宋代才愈发明显。唐宋之际北都东移,受到中央权力支配,与都城东移存在“如影随形”的关系。其他陪都东移也有类似规律。整体考察唐宋陪都布局变化及其差异,可为宋代之“内向”作一注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阳 开封 太原 大名
原文传递
唐大历、元和年间摩尼寺选址原因辨析 被引量:5
5
作者 王媛媛 《西域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3-38,140-141,共6页
陈垣先生在《摩尼教入中国考》一文中,根据唐大历六年和元和二年,回鹘两度请求在中原建摩尼寺事,指出唐代中原摩尼教"先由北而南,复由南而北"的传布路线。笔者分析中原摩尼寺的设立情况,辨释陈先生这一观点,认为回鹘请求在江... 陈垣先生在《摩尼教入中国考》一文中,根据唐大历六年和元和二年,回鹘两度请求在中原建摩尼寺事,指出唐代中原摩尼教"先由北而南,复由南而北"的传布路线。笔者分析中原摩尼寺的设立情况,辨释陈先生这一观点,认为回鹘请求在江南地区建寺多伴随粟特人之商业利益,而在河南,尤其是太原府置寺则更具政治意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尼教 摩尼寺 太原 回鹘 粟特人 回鹘汗国
原文传递
古代交趾物产略考 被引量:2
6
作者 蒋国维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2期43-47,42,共6页
古代交趾(今越南承天以北诸省)境内的经济状况如何?有那些重要物产?古今史家论及不多,史籍记载甚少,今辑《安南志原》(河内发行)有关记述,将散见各书的资料缀合整理,并略加考释如下: 一、矿产类金:《陈书·阮卓传》云:“交趾通日南... 古代交趾(今越南承天以北诸省)境内的经济状况如何?有那些重要物产?古今史家论及不多,史籍记载甚少,今辑《安南志原》(河内发行)有关记述,将散见各书的资料缀合整理,并略加考释如下: 一、矿产类金:《陈书·阮卓传》云:“交趾通日南、象郡,多金……之产,前后使者皆致之。”《安南志略》记载:其黄金,则产于富良、广源等州。按:当时各府、州、县所报,“太原府(地括今太原省、北(氵件)省和高平省的西半部)属金穴十七处,富良县(在今太原市北,今县同)则无。谅山府(地括今谅山省及北江省山洞县)属金穴四处,广源州(地括今高平省广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南志原 交趾 谅山 安南志略 广源州 太原 象郡 市北 陈书 交州记
下载PDF
太谷县阳邑净信寺神庙及其剧场叙论 被引量:2
7
作者 牛白琳 《中华戏曲》 CSSCI 2014年第1期130-152,共23页
太谷县,商时为箕子之国,春秋时晋大夫阳处父邑,故曰阳邑。净信寺所存唐碑中亦有"即此阳邑古城,阳字□□□阳处父望在北平食邑,此城因以字之从"之语。1汉置阳邑县,至隋开皇十八年(598)改曰太谷,延至今日。此地历史上一直属太... 太谷县,商时为箕子之国,春秋时晋大夫阳处父邑,故曰阳邑。净信寺所存唐碑中亦有"即此阳邑古城,阳字□□□阳处父望在北平食邑,此城因以字之从"之语。1汉置阳邑县,至隋开皇十八年(598)改曰太谷,延至今日。此地历史上一直属太原郡或太原府或并州,明清时期仍属太原府。阳邑镇位于太谷县城东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邑 太原 太原 唐碑 功德主 三佛殿 碑廊 中亦 六义 中宪大夫
原文传递
察合台史事四题——卒年、驻地、汉民与投下 被引量:2
8
作者 党宝海 《西域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8-70,157,共14页
察合台的卒年为1242年,很可能是在1242年的年中,比窝阔台晚去世七个月。察合台卒年的确定有助于厘清14世纪史学巨著《史集》各主要抄本编写、修订的先后关系。察合台的驻地忽牙思在今新疆霍城县克干河以东,伊犁河以北。察合台汗国钱币上... 察合台的卒年为1242年,很可能是在1242年的年中,比窝阔台晚去世七个月。察合台卒年的确定有助于厘清14世纪史学巨著《史集》各主要抄本编写、修订的先后关系。察合台的驻地忽牙思在今新疆霍城县克干河以东,伊犁河以北。察合台汗国钱币上的'大斡耳朵'与波斯文史籍的Ulugh-ef为同地,很可能是察合台新建的忽都鲁(Qutlugh)镇。察合台身边不乏汉族官员。在太原府成为察合台的投下封地后,不少当地汉人迁移到察合台直接统治的西域中亚地区。察合台认可了已经掌握太原府行政权力的大家族对当地的治理权。同时,他向当地派遣达鲁花赤等监临官,还派使臣调查当地的艺能之士,征召到他的西域驻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察合台 卒年 忽牙思 大斡耳朵 太原 汉人 投下官员 地方治理 史集抄本关系
原文传递
王铎书法简评 被引量:2
9
作者 张鑫 《中国书法》 1986年第1期28-29,共2页
明神宗万历二十年的孟夏即公元一五九二年的夏月,王铎——这位明代的书苑巨擘降生于河南孟津。他的先世本是山西太原的望族,自从王铎的十世祖王成始由山西太原府的洪洞移居洛西,遂籍河南。王铎所处的年代正是大明帝国国祚渐衰,危机四伏... 明神宗万历二十年的孟夏即公元一五九二年的夏月,王铎——这位明代的书苑巨擘降生于河南孟津。他的先世本是山西太原的望族,自从王铎的十世祖王成始由山西太原府的洪洞移居洛西,遂籍河南。王铎所处的年代正是大明帝国国祚渐衰,危机四伏的时代。明代社会自中期以来,由于君主独裁体制的极端中央集权,导致了封建主义官僚制度的日益朽腐。统治阶级内部矛盾重重,人民群众在'赋繁役重'的朘剥下被'吸髓饮血',本深火热。这是一个'当日之制度已至山穷水尽',人祸天灾、兵戈频仍的末世,一个悲剧性的时代。然而,却也是一个艺术人才辈出,群星灿烂的时代。明代中叶以来,农业和手工业生产获得了空前的发展,伴之而来的商业经济更趋繁荣。'天下熙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工业生产 王铎书法 明代社会 太原 万历二十年 独裁体制 世祖 官僚制度 行草书 王觉斯
原文传递
《宝贤堂集古法帖》的过去与现在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鸿宾 《文物世界》 1993年第1期68-75,98,共9页
《宝贤堂集古法帖》是明代晋世子朱奇源奉其父晋庄王朱钟铉之命,于弘治二年 (1489年)在太原集刻的十二卷石刻丛帖。“宝贤堂”为朱钟弦堂名,以堂名为帖名,俗称《宝贤堂帖》。又因时隔二百多年后的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太原府知府李叔... 《宝贤堂集古法帖》是明代晋世子朱奇源奉其父晋庄王朱钟铉之命,于弘治二年 (1489年)在太原集刻的十二卷石刻丛帖。“宝贤堂”为朱钟弦堂名,以堂名为帖名,俗称《宝贤堂帖》。又因时隔二百多年后的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太原府知府李叔达 (字清钥)也刻了一套名叫《古宝贤堂帖》的四卷石刻丛帖,其规模、形制、选字等都与这套法帖不同。为区别起见,这套十二卷法帖又名《大宝贤堂帖》、《古宝贤堂帖》,四卷俗名《小宝贤堂帖》。本文所谈的是朱奇源集刻的《大宝贤堂帖》。 晋藩王自明太祖第三子朱(木冈)始封于太原,到世子奇源历时五代,都是崇尚文艺、收藏精富、游心翰墨的书家。朱奇源临仿古法书就“不下万余纸”,其父庄王好博古,喜法书,尝以《绛帖》岁久断脱,令世子奇源采旧所藏古今名人墨迹摹刻以传,号《宝贤堂集古法帖》。这套大型丛帖较北宋庆历、嘉祐(1041年——1063年)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法帖 丛帖 朱钟铉 叔达 十二卷 太原 师旦 刻帖 全帖 大观帖
下载PDF
一件福州城寄太原府挂号官封的故事
11
作者 江宇翔 《集邮博览》 2022年第12期43-45,共3页
官封概述图1是一件1903年福州城经北京中转,寄往山西太原府的挂号官封,贴蟠龙1分和10分各一枚,合计11分。销福州邮政局9月14日大圆戳,另盖有福州城英文挂号副戳、北京9月12日椭圆戳(推测系21日误植),以及太原府邮政局八月初九(9月29日)... 官封概述图1是一件1903年福州城经北京中转,寄往山西太原府的挂号官封,贴蟠龙1分和10分各一枚,合计11分。销福州邮政局9月14日大圆戳,另盖有福州城英文挂号副戳、北京9月12日椭圆戳(推测系21日误植),以及太原府邮政局八月初九(9月29日)方戳,邮程16天。11分邮资可视为3个单位重量(2分×3=6分)信函以及挂号(5分)邮资。然而,考虑当时信笺纸重量,3个单位重量至少20页信笺,再综合考虑官封尺寸,装这么多信笺似乎有些不合理。结合寄件之时正值国家邮政减资时期,11分邮资不排除1个单位重量半价邮资(1分)、挂号回执(各5分)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位重量 太原 福州城 官封 山西太原 邮政局
原文传递
清朝官吏回避制度简述 被引量:1
12
作者 胡月龙 《理论探索》 1987年第4期54-55,共2页
为了使封建的官僚机器正常运转,防止种种弊病,清王朝在对官吏的任用和调动方面,规定了一系列的回避制度。这些制度虽然都是为维护地主阶级利益服务的,但某些做法却不同程度地反映了干部管理的一般要求,有一定借鉴意义。清朝的官吏回避... 为了使封建的官僚机器正常运转,防止种种弊病,清王朝在对官吏的任用和调动方面,规定了一系列的回避制度。这些制度虽然都是为维护地主阶级利益服务的,但某些做法却不同程度地反映了干部管理的一般要求,有一定借鉴意义。清朝的官吏回避制度主要有以下几项。一、本籍回避。这一规定要求:地方上从总督巡抚直到卅县一级的各类官员,都不能在自己家乡所属的省府州县内担任官职。比如,属于山西省籍的人回避担任山西省一级的官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避制度 干部管理 山西人 太原 笔帖式 官僚机构 教职人员 科举考试 高平县 任者
下载PDF
山西太原南窊明代广昌王嫔妃墓
13
作者 原江 程群 +1 位作者 张爱 朱海玉 《大众考古》 2022年第6期16-17,共2页
墓葬所在的南窊村位于太原杏花岭区中涧河乡。墓葬南距明清太原府故城(拱极门)约4.9公里,西南距明广昌王家族墓约0.6公里。自2019年4月3日始,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墓葬(M1)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同时还对周围建设用地进行考古勘探,新... 墓葬所在的南窊村位于太原杏花岭区中涧河乡。墓葬南距明清太原府故城(拱极门)约4.9公里,西南距明广昌王家族墓约0.6公里。自2019年4月3日始,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墓葬(M1)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同时还对周围建设用地进行考古勘探,新发现明代砖室墓1座(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古发掘 太原 砖室墓 考古勘探 家族墓 抢救性 广昌 建设用地
下载PDF
乔致庸和他的后代 被引量:1
14
作者 蔡伟 《北方人》 2006年第6期31-33,共3页
山西祁县县志办主任、晋商研究专家武殿学说,乔家的第一代乔贵发大约是乾隆年间人。乾隆初年,乔贵发为做生意走西口,在包头一个当铺当店员。十余年后乔贵发和秦姓同乡开了一个小字号广盛公。后来生意不景气,广盛公面临破产。但广盛公的... 山西祁县县志办主任、晋商研究专家武殿学说,乔家的第一代乔贵发大约是乾隆年间人。乾隆初年,乔贵发为做生意走西口,在包头一个当铺当店员。十余年后乔贵发和秦姓同乡开了一个小字号广盛公。后来生意不景气,广盛公面临破产。但广盛公的许多生意伙伴认为广盛公东家为人处世不错,不忍看他们破产,相约三年后再来收欠账。三年后,乔贵发不但还清欠款,生意还重新复兴,把广盛公改名为复盛公。这已经是嘉庆年间的事了。这个故事似乎已经奠定了乔家经商重诚信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乔致庸 晋商研究 乾隆朝 山西票号 乔家大院 大德通 太原 山西商人 日升昌 太谷
原文传递
山西地区龙天庙考论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荟 王金平 《寻根》 2016年第5期114-120,共7页
中国境内庙宇众多,诸神共奉,在特定的地域文化下形成了各自独特的祭祀圈和信仰圈。其中,祠庙建筑内容丰富,数量庞大,是民间祭祀和信仰活动的主要场所。龙天庙是祠庙建筑的代表之一,主要分布在山西境内。龙天庙究竟为何庙,所祀何者?有... 中国境内庙宇众多,诸神共奉,在特定的地域文化下形成了各自独特的祭祀圈和信仰圈。其中,祠庙建筑内容丰富,数量庞大,是民间祭祀和信仰活动的主要场所。龙天庙是祠庙建筑的代表之一,主要分布在山西境内。龙天庙究竟为何庙,所祀何者?有人直接将其当作“龙王庙”;也有人将“龙天”一词作“真龙天子”解,认为该庙是祭祀汉文帝刘恒或后汉皇帝刘知远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知远 祠庙 真龙天子 祭法 太原 山西地区 刘恒 介休县志 文帝庙 地域文化
原文传递
晋商乔致庸
16
作者 克念 《同舟共进》 2021年第8期68-74,共7页
在2006年的电视剧《乔家大院》中,乔致庸到省城参加太原府乡试,家中噩耗传来:内蒙包头高粱霸盘,长兄乔致广心急猝死。乔致庸临危受命肩负起整个家族的命运。这个故事的确有着事实依据,也的确发生在包头,只是主角并非乔致庸的大哥,而是... 在2006年的电视剧《乔家大院》中,乔致庸到省城参加太原府乡试,家中噩耗传来:内蒙包头高粱霸盘,长兄乔致广心急猝死。乔致庸临危受命肩负起整个家族的命运。这个故事的确有着事实依据,也的确发生在包头,只是主角并非乔致庸的大哥,而是其二儿子乔景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乔致庸 太原 《乔家大院》 事实依据 长兄 电视剧 包头
下载PDF
金朝河东北路辖区的进士述论
17
作者 李静平 《沧桑》 2011年第6期25-29,共5页
金朝作为少数民族的政权对中国的历史也产生了相当的影响,尤其是山西影响更为深刻。今山西地域分别属于金之西京路(包括近内蒙古一部分),河东北路(包括近陕西一部分)辖太原府,河东南路(包括近河南一部分),本文仅对太原府周围之河东北路... 金朝作为少数民族的政权对中国的历史也产生了相当的影响,尤其是山西影响更为深刻。今山西地域分别属于金之西京路(包括近内蒙古一部分),河东北路(包括近陕西一部分)辖太原府,河东南路(包括近河南一部分),本文仅对太原府周围之河东北路范围的士人做论述。河东北路辖区籍贯的士人,经过严格的公平竞争程序后登第,充实到官员队伍中,有些进士作出了无与伦比的贡献,成为一代名臣,促进了金国的汉化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朝 河东北路 太原 进士
下载PDF
晋阳古城城垣考
18
作者 张德一 张继清 《沧桑》 1994年第3期59-62,共4页
晋阳古城,即今太原市南郊区古城营村一带,历史上为我国北方的名城重镇。曾名晋阳、太原、并州、北京、北都,西京……。北齐高洋父子,唐代李渊父子,后唐李存勖,后晋石敬瑭,后汉刘志远以及北汉刘崇都是从晋阳起家,进而夺取天下的。故晋阳... 晋阳古城,即今太原市南郊区古城营村一带,历史上为我国北方的名城重镇。曾名晋阳、太原、并州、北京、北都,西京……。北齐高洋父子,唐代李渊父子,后唐李存勖,后晋石敬瑭,后汉刘志远以及北汉刘崇都是从晋阳起家,进而夺取天下的。故晋阳又有“龙城”之称。宋太平兴国四年(979),赵光义三下河东灭北汉。云:“参商不并立”,惧怕这龙兴之地再有真龙兴起,争夺天下。炬焚晋阳,继而引汾水灌之。至今远隔千年,古迹荡尽,史料散佚,对晋阳古城的城垣布局,范围大小,人们莫衷一是,众说纷云,各持己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阳城 太平兴国 石敬瑭 元和郡县志 李存勖 汾水 李渊 北都 太原 龙兴之地
下载PDF
影像志
19
《世界博览》 2020年第23期92-93,共2页
太原府城外的砖厂。太原在明代地处军事防御缓冲要地,政治、军事地位大幅提升。太原府城几经战乱,凋败残破,曾被修缮扩建,扩建后城墙周长24里,高3丈5尺,四方共开8座城门。
关键词 太原 军事防御 影像志
原文传递
汾河原上想三唐
20
作者 马斗全 《中国老年》 2021年第6期42-43,共2页
多年前,我曾有绝句一首:"诗家旗鼓阵堂堂,南壮蒲州北晋阳。长使汾河原上月,水流云卷想三唐。"那是因为,每读唐诗,总想到唐代诗坛以山右(注:山西)诗人为多,且多著名诗人。蒲州,即蒲州河东郡。晋阳,一说为太原古称,唐之并州太... 多年前,我曾有绝句一首:"诗家旗鼓阵堂堂,南壮蒲州北晋阳。长使汾河原上月,水流云卷想三唐。"那是因为,每读唐诗,总想到唐代诗坛以山右(注:山西)诗人为多,且多著名诗人。蒲州,即蒲州河东郡。晋阳,一说为太原古称,唐之并州太原府。汾水南北贯穿山西,从太原以北流入河东(山西西南部地区)境后,于汾阴后土祠旁入黄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诗坛 诗家 太原 河东郡 晋阳 蒲州 唐诗 绝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