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天章召对”到“神御所在”——宋代天章阁政治职能的演变 被引量:1
1
作者 汪潇晨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9-13,共5页
真宗时期所建天章阁,为宋代宫禁中奉藏君主御集、御物、图籍的诸阁之首。由于仁宗朝以来的着意经营,在天章阁收藏的基础上,设立了侍从、侍讲等从官职名,同时增加了召对、问政、经筵等诸多实政职能,使得北宋天章阁成为内廷议政、延见活... 真宗时期所建天章阁,为宋代宫禁中奉藏君主御集、御物、图籍的诸阁之首。由于仁宗朝以来的着意经营,在天章阁收藏的基础上,设立了侍从、侍讲等从官职名,同时增加了召对、问政、经筵等诸多实政职能,使得北宋天章阁成为内廷议政、延见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南宋初期由于内廷殿阁布局与职能的重新调整,天章阁重建后转以奉藏君主神御以及官方政治档案为主,并创立进奉仪式以显示崇奉之意。同时,随着北宋晚期带职侍从官职名的阶官化,天章阁官从担任实际文职转变为南宋以来的文臣加衔。天章阁的建制与设官、设职的演变,既体现了天章阁在两宋诸阁中的特殊地位,又反映了宋代不同时期内廷殿阁建制的调整与侍从官职能转化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章阁 召对 神御 政治职能
下载PDF
胡瑗与“苏湖教法”
2
作者 刘玉潭 《渤海学刊(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3期96-97,共2页
胡瑗(993—1059年)字翼之,生于江苏泰州海陵,原籍陕西安定,故人称“安定先生”.胡瑗是宋朝的著名教育家,治学刻苦严谨,学识沉潜.1034年至1052年他先后在苏州、湖州(现在浙江吴兴县)两地执教,先任苏州郡学,后兼湖州州学.1052年进国子监... 胡瑗(993—1059年)字翼之,生于江苏泰州海陵,原籍陕西安定,故人称“安定先生”.胡瑗是宋朝的著名教育家,治学刻苦严谨,学识沉潜.1034年至1052年他先后在苏州、湖州(现在浙江吴兴县)两地执教,先任苏州郡学,后兼湖州州学.1052年进国子监任直讲,数年后进天章阁任侍讲兼学正.告老还乡时被为太常博士.他终生从事教育,他的教育思想与实践以及由他缔造的“苏湖教法”,在当时颇享盛名,影响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湖教法 胡瑗 教育思想 郡学 天章阁 太常博士 侍讲 浙江吴兴 备具 科条
下载PDF
风流驸马王都尉 不恋富贵好丹青——王诜书画收藏管窥
3
作者 王碧凤 《书法》 2013年第1期86-89,共4页
宋代以文治国,思想、词赋、书画等都达到中国文化史上的高峰,诗人、书画大家辈出,也由此带动了书画鉴藏和品评风气的兴盛。其中官方的重视是重要的原因。宋代诸帝王多钟情于翰墨丹青,多方搜集古代名迹,'太平兴国(九七六—九八三)间... 宋代以文治国,思想、词赋、书画等都达到中国文化史上的高峰,诗人、书画大家辈出,也由此带动了书画鉴藏和品评风气的兴盛。其中官方的重视是重要的原因。宋代诸帝王多钟情于翰墨丹青,多方搜集古代名迹,'太平兴国(九七六—九八三)间,诏天下郡县搜访前哲墨迹图画'①。内府还设置秘阁、天章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诜 书画收藏 秘阁 鉴藏 书画大家 天章阁 《宣和画谱》 太平兴国 中国文化史 画史
原文传递
试论《武经总要》中的军事技术问题 被引量:3
4
作者 王兆春 《军事历史研究》 1987年第2期195-202,89,共9页
北宋庆历四年(1044年),由天章阁待制曾公亮和翰林学士丁度等人编写的《武经总要》刊印问世了,全书分为前后两集,每集各二十卷。同既往的兵书相比,《武经总要》的最大特色,在于它包容了丰富的军事技术内容,从而成为我国官修的第一部兼有... 北宋庆历四年(1044年),由天章阁待制曾公亮和翰林学士丁度等人编写的《武经总要》刊印问世了,全书分为前后两集,每集各二十卷。同既往的兵书相比,《武经总要》的最大特色,在于它包容了丰富的军事技术内容,从而成为我国官修的第一部兼有军事理论和军事技术的综合性兵书。在前集的第十至十三卷中,用较多的篇幅介绍了军事上的“器械名数,攻取之具,守拒之用”。并绘制了相应的图形,这些图形和文字说明,不但形象而具体地展现了北宋初期的陆战和水战兵器、筑城技术和城战(其中包括攻城和守城战)器械、战船的形制构造,而且也是北宋以前各朝在军事技术上所获成果的缩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经总要 北宋初期 军事技术 曾公亮 筑城技术 天章阁待制 弓弩 丁度 太白阴经 前集
原文传递
宋天章阁待制刘瑾与随县知县邹定墓志 被引量:2
5
作者 陈柏泉 《南方文物》 1987年第1期56-59,共4页
一、宋元祐元年天章阁待制刘瑾墓志铭此墓志于1968年出土于永新县。志题“宋故朝奉大夫充天章阁待制真定府路安抚使兼马步军都总管兼知成德军府事兼管内劝农使护军彭城县开国伯食邑七百户赐紫金鱼袋刘公墓志铭并序。”志首署“资政殿大... 一、宋元祐元年天章阁待制刘瑾墓志铭此墓志于1968年出土于永新县。志题“宋故朝奉大夫充天章阁待制真定府路安抚使兼马步军都总管兼知成德军府事兼管内劝农使护军彭城县开国伯食邑七百户赐紫金鱼袋刘公墓志铭并序。”志首署“资政殿大学士正议大夫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护军东平郡开国侯食邑一千一百户吕惠卿撰。承议郎充龙图阁待制知宣州军州事兼管内劝农使轻车都尉南阳县开国子食邑五百户赐紫金鱼袋蔡卞书并篆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章阁待制 内劝农使 马步军都总管 蔡卞 安抚使 朝奉大夫 正议大夫 资政殿大学士 轻车都尉 开国侯
下载PDF
包拯的清官形象简论
6
作者 宋灵恩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0年第4期61-66,共6页
包拯(999—1062),字希仁,庐州(今合肥)人。天圣五年登进土第,累擢天章阁待制,龙图阁学士,权三司使。嘉祐六年迁给事中、正三司使,拜枢密副使。薨于位,赠吏部尚书,谥孝肃。他是北宋中期有名的政治家。 (-)清心直道,刚而不愎。包拯“生于... 包拯(999—1062),字希仁,庐州(今合肥)人。天圣五年登进土第,累擢天章阁待制,龙图阁学士,权三司使。嘉祐六年迁给事中、正三司使,拜枢密副使。薨于位,赠吏部尚书,谥孝肃。他是北宋中期有名的政治家。 (-)清心直道,刚而不愎。包拯“生于草茅,蚤从宦学,尽信前书之载、窃慕古人之为,有竭忠死义之分。确然素守,期以勉循”。可见他从小就读书刻苦,抱负高远,立志为国家尽力。他二十九岁考中进士,初授大理评事,知建昌县,续改监和州税,可是他“以亲老侍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三司使 枢密副使 北宋中期 吏部尚书 给事中 天圣 阁学 天章阁待制 嘉祐 宣徽南院
下载PDF
司马光与王安石变法
7
作者 赵启同 《运城学院学报》 1988年第1期49-55,共7页
司马光(1019年——1086)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宝元进士。北宋仁宗末年任天章阁待制兼侍讲知谏院,神宗时任枢密副使,他坚辞不就,于熙宁三年(1700年)出知永兴州(今陕西西安),次年,退居洛阳。元丰八年(1085... 司马光(1019年——1086)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宝元进士。北宋仁宗末年任天章阁待制兼侍讲知谏院,神宗时任枢密副使,他坚辞不就,于熙宁三年(1700年)出知永兴州(今陕西西安),次年,退居洛阳。元丰八年(1085年)哲宗继位,高太皇太后听政,召他入京主国政,次年任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为相八个月病死,追封温国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仁宗 神宗 枢密副使 哲宗 熙宁 谏院 追封 山西夏县 赵顼 天章阁待制
下载PDF
苏州中学校史概述
8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1986年第3期10-16,共7页
前言苏州是世界上建城历史最长的城市之一,至今已有2500年;苏州中学及其前身是世界上建校历史最长的学校之一,至今已有951年。校址不变,办学不断,可以成为计算“校龄”的客观标准。苏州中学最早的前身北宋府学,创办于景(礻右)2年(1035... 前言苏州是世界上建城历史最长的城市之一,至今已有2500年;苏州中学及其前身是世界上建校历史最长的学校之一,至今已有951年。校址不变,办学不断,可以成为计算“校龄”的客观标准。苏州中学最早的前身北宋府学,创办于景(礻右)2年(1035年),比创办于1186年的牛津大学还早134年。北宋府学演变为苏州中学的历史过程是:宋仁宗景(礻右)2年,四十七岁的范仲淹以天章阁待制作苏州郡守,捐献南园筑宅之地,兴建府学。首任掌学的是名师胡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州中学 校史 府学 建校历史 天章阁待制 汪懋祖 青云中学 初中部 历史过程 中学教育
下载PDF
刊中报
9
《浙江档案》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25-28,共4页
年初,我们随兰溪市溪西乡文书来到溪西乡黄龙洞村,主要想看看该村档案工作和了解村级领导对档案工作的重视情况。近年来。
关键词 档案工作 档案局局长 刊中报 黄龙洞 市溪 机关档案 单位档案管理 天章阁待制 综合档案室 档案宣传
下载PDF
立论正大 技法高超——司马光《谏院题名记》小析
10
作者 元硕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下旬)》 1993年第5期45-46,共2页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宋朝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人,著名史学家。宋仁宗时考中进士,历任并州通判、开封府推官,官至翰林学士、御史中丞。《谏院题名记》选自《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卷六十六。司马光在宋仁宗末年为天章阁待制兼侍讲...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宋朝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人,著名史学家。宋仁宗时考中进士,历任并州通判、开封府推官,官至翰林学士、御史中丞。《谏院题名记》选自《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卷六十六。司马光在宋仁宗末年为天章阁待制兼侍讲,知谏院,这篇文章是他在这时期写的。谏院,执掌谏诤的机关;题名,将已往谏官的名字题刻于石上。文中指出题名是为了使后世的人给以评论,以督促谏官要公而忘私,正而不阿,立论正大,示戒鲜明。第一段涉古论今,极言谏官责任之重大。“古者谏无官”,从上至下,由官到民,均可进谏,其职不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谏院 谏官 御史中丞 示戒 天章阁待制 著名史学家 古论 山西夏县 侍讲 极言
下载PDF
北宋天章阁待制吴鼎臣墓志考释
11
作者 张卡 吴名岗 侯天霖 《海岱考古》 2021年第1期394-408,共15页
一、发现过程2014年1月,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石庙镇庵里吴村在村西挖水库时,挖出了“宋故天章阁待制吴公墓志铭”志石(以下简称“吴鼎臣墓志铭”)。志盖早在1975年春天出土,志盖平面近方形,盝顶式,长100、宽96、厚22厘米,顶部中间刻“宋... 一、发现过程2014年1月,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石庙镇庵里吴村在村西挖水库时,挖出了“宋故天章阁待制吴公墓志铭”志石(以下简称“吴鼎臣墓志铭”)。志盖早在1975年春天出土,志盖平面近方形,盝顶式,长100、宽96、厚22厘米,顶部中间刻“宋故天章阁待制吴公墓志铭” 12个篆字,现存于惠民县博物馆(图一、图二)。碑石长100、宽96、厚22厘米,共1886字,现藏于滨州市博物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章阁待制 志石 墓志铭 盝顶 山东省滨州市 吴鼎臣 博物馆 惠民县
原文传递
包祠的印象(游记)
12
作者 许金美 《福建金融》 1990年第12期27-27,共1页
历史名城开封的西南隅,有一个碧波粼粼的大湖,明澈如镜,杨柳盈岸,风光秀丽,这就是著名的北宋东京开封府遗址——包公湖。湖西岸,矗立着一座包公祠,它三面环水,一道可通,建筑雄传,气象庄严,令人肃然起敬。今年五月,我趁去开封市之便,参... 历史名城开封的西南隅,有一个碧波粼粼的大湖,明澈如镜,杨柳盈岸,风光秀丽,这就是著名的北宋东京开封府遗址——包公湖。湖西岸,矗立着一座包公祠,它三面环水,一道可通,建筑雄传,气象庄严,令人肃然起敬。今年五月,我趁去开封市之便,参观了久已盼望的这一中外游客向往的胜地。包公,姓包名拯,字希仁,今安徽合肥市人,死后被谥为“孝肃”(现合肥有明末修建的包孝肃公祠),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宋仁宗时,任监察御史,后任天章阁侍制、龙图阁直学士、官至枢密副史。因此又称他“包龙图”,是著名的清官。龙其是在他任开封知府期间,允许老百姓直接上公堂喊冤,公正廉明,执法如山,勇斗贪官污吏,爱护黎民百姓,兴利除弊,为人民做了许多好事。时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被人们誉为“包青天”。包公祠,占地约1公顷,建筑面积达1800平方米,分大殿,二殿,东西配殿、半壁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枢密 监察御史 直学士 天章阁 龙图 西南隅 历史名城 安徽合肥市 环水 气势雄伟
下载PDF
宋代保管档案典籍的馆阁楼殿
13
作者 舒玉 《档案时空》 1992年第6期38-38,共1页
宋朝是我国古代档案事业发展的鼎盛期之一。统治者重视对历代文化典籍、档案史料的收集和保管,修建了多处馆、阁、楼、殿用于庋藏、校理、缮写图籍和档案,编修史书。比较著名的有三馆、崇文院、秘阁、龙图阁、太清楼、天章阁、宣和殿等... 宋朝是我国古代档案事业发展的鼎盛期之一。统治者重视对历代文化典籍、档案史料的收集和保管,修建了多处馆、阁、楼、殿用于庋藏、校理、缮写图籍和档案,编修史书。比较著名的有三馆、崇文院、秘阁、龙图阁、太清楼、天章阁、宣和殿等。三馆,北宋朝廷藏书、校书、修史处。在宋东京开封(今属河南省)左昇龙门东北,承唐制而设,名分昭文、集贤、史馆,实已合一,俱在崇文院中。太平兴国三年(公元978年),太宗下令大集群书,分贮两廊,以东廊为昭文书库,南廊为集贤书库,西廓分经史子集四部,为史馆书库。凡六库典籍正副本约8万卷。崇文院,北宋王朝重要藏书处。在宋东京开封左昇龙门东北。宋初循旧制辟有三馆,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太宗以为其地狭隘,不足以蓄天下图书、侍天下贤俊,遂命改建,并以三馆新修书库为崇文院,迁贮旧三馆书籍。后王宫失火,延烧而及,书多煨尽。仁宗既新作崇文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崇文院 太平兴国 馆阁 北宋王朝 太清楼 昭文 宣和 档案史料 天章阁 古代档案
原文传递
文彦博相关文献勘误(四)
14
作者 申利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24-124,共1页
《宋会要辑稿·职官》四七之六一:“康定元年六月十六日,河东转运使文彦博言。”(中华书局1957年版,第3448页)“河东转运使”为“河东转运副使”之误。按:文彦博《长平怀古》诗题下注云:“康定元年任河东转运副使入境,题长平驿舍。... 《宋会要辑稿·职官》四七之六一:“康定元年六月十六日,河东转运使文彦博言。”(中华书局1957年版,第3448页)“河东转运使”为“河东转运副使”之误。按:文彦博《长平怀古》诗题下注云:“康定元年任河东转运副使入境,题长平驿舍。”(《文彦博集校注》,中华书局2016年版,第159页)又,《名臣碑传琬琰之集》卷一三《文忠烈公彦博传》云:“为河东转运副使……除尚书户部员外郎、直史馆……迁天章阁待制、转运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运副使 文彦博 宋会要辑稿 天章阁待制 直史馆 中华书局 诗题 长平
下载PDF
司马光
15
作者 夏至 《史志学刊》 2022年第3期F0003-F0003,共1页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号迂叟,北宋陕州夏县(今山西省夏县)人。一生历仕宋仁宗、宋英宗、宋神宗、宋哲宗四朝,历任天章阁待制并侍讲、永兴军安抚史、端明殿大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和尚书左仆射(宰相)等职。司马光毕生致力于编撰《资...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号迂叟,北宋陕州夏县(今山西省夏县)人。一生历仕宋仁宗、宋英宗、宋神宗、宋哲宗四朝,历任天章阁待制并侍讲、永兴军安抚史、端明殿大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和尚书左仆射(宰相)等职。司马光毕生致力于编撰《资治通鉴》。司马光因与推动变法的王安石政见不同而淡出朝堂,退居洛阳后,殚精竭虑,废寝忘食,全身心地放在《资治通鉴》上。司马光在洛阳的居室十分简陋,为利于专心著书,司马光让人在家中挖了个又大又深的坑,砌成地下室,专为写作之用,美其名曰“壤室”。北宋王得臣著《麈史》记:“熙宁间,王拱辰即洛之道德坊营第,甚侈。中堂起屋三层,上曰朝元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治通鉴》 司马光 天章阁待制 左仆射 王拱辰 端明殿 宋英宗 永兴军
下载PDF
包拯用人刍议
16
作者 张廷安 杨保华 《领导科学》 1987年第1期43-,共1页
包拯在我国历史上,不仅是铁面无私,执法严谨,疾恶如仇,除奸爱民的清官,而且还是一位改革图新,注重吏治,任人唯贤的政治家。仁宗皇祜二年(公元1050年),包拯任天章阁待制知谏院,针对北宋王朝政治腐败的局面,上疏仁宗皇帝,陈述改革图新的... 包拯在我国历史上,不仅是铁面无私,执法严谨,疾恶如仇,除奸爱民的清官,而且还是一位改革图新,注重吏治,任人唯贤的政治家。仁宗皇祜二年(公元1050年),包拯任天章阁待制知谏院,针对北宋王朝政治腐败的局面,上疏仁宗皇帝,陈述改革图新的政治主张。一、用“才”不用“庸”。为推动改革,他坚持要朝廷起用那些敢承担天下重任的“才能之士”,罢斥“持禄取容,妒嫉贤能”的“庸才”,反对任人唯亲,滥用官员。例如仁宗皇帝宠妃的伯父张尧佐,缺德少才,贪求无餍,仗着侄女是皇帝宠妃的关系,先后被仁宗任命为三司使、宣徵使、节度使等要职。包拯一连上了三道本章,指出张尧佐根本不胜任“三司使”这个主管全国财政赋税的官职。有一次,包拯为此事在金殿上与仁宗当面争执,唾沫星竟溅了仁宗一脸。在包拯的再三弹劾下,终于罢黜了张尧佐的“三司使”之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司使 仁宗皇帝 北宋王朝 尧佐 谏院 天章阁待制 政治腐败 上疏 监司 御史中丞
下载PDF
弊绝风清包青天
17
作者 胥嘉 唐伦扬 《中国产业》 1994年第6期34-34,共1页
站在包公墓前,莫名的震颤席卷全身。同所有人一样,包公在我心中也是清官"的理想化身,"包公"两字同清正、廉明、刚直不阿、不畏权势、铁面无私等字眼联在一起,烙印在华夏民族的心理字典上。此刻,我伫立在他的墓前,在合肥,... 站在包公墓前,莫名的震颤席卷全身。同所有人一样,包公在我心中也是清官"的理想化身,"包公"两字同清正、廉明、刚直不阿、不畏权势、铁面无私等字眼联在一起,烙印在华夏民族的心理字典上。此刻,我伫立在他的墓前,在合肥,在"包教肃公墓园",思绪穿过滚滚的历史尘烟,去寻找这位弊绝风清的包青天。包公,姓包名拯,字希仁,庐州(今合肥)人,生于宋真宗咸平2年(公元999年),卒于宋仁宗嘉佑7年(公元1062年,享年64岁,是距今980多年前的历史人物。包拯少年家贫,28岁取进士,首任江西建昌(今江西永修县)知县,后历任知县、知府、监察御使、西北转运使、天章阁待制、开封府知府、枢密副使等职。并出使过契丹,后被封为龙图阁直学士,包拯死后谥号孝肃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章阁待制 枢密副使 龙图 直学士 咸平 历史人物 建炎 建昌 碑表 法服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