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试论太平天国严别男女的原因
- 1
-
-
作者
刘轶
-
出处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2年第2期18-22,共5页
-
文摘
严别男行女行是太平天国的一个突出现象。本文从中国传统的伦理观念和西方基督教中的禁欲主义对太平天国领导人洪秀全的影响,广西“歌婚”习俗的盛行,严酷的战争环境等方面对太平天国严别男行女行的原因进行了探析。
-
关键词
男行女行
太平天日
西方基督教
原道救世歌
战争环境
十款天条
金陵癸甲纪事略
永安州城
定营规条十要
天条书
-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
-
题名试论近代农民的审美情绪
- 2
-
-
作者
康大寿
-
出处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4期52-57,共6页
-
文摘
试论近代农民的审美情绪康大寿近代农民的审美情绪,是指近代农民这一社会群体在对现实生活和客观事物进行审美观照时所具有的一种心理状态,它所反映的是近代农民所普遍带有的一种社会审美心理。自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随着东西方文化的冲突和交融,中国几千年来传统农业...
-
关键词
审美情绪
审美观照
现实生活
审美心理
审美人格
艺术形式
革命斗争
诗歌审美
原道醒世训
天条书
-
分类号
D442.6
[政治法律—政治学]
-
-
题名太平天国和韩国东学农民战争目标比较研究
- 3
-
-
作者
卢在轼
-
机构
北京大学
上海大学历史系
-
出处
《韩国研究论丛》
2007年第2期304-315,共12页
-
文摘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和东学农民战争是中国和韩国近代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战争。从18世纪末起,中国和朝鲜不断地爆发或大或小的农民起义。其中,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和东学农民战争使两国的农民战争达到了高潮。而且,两个农民战争在很多方面有共同之处。首先。
-
关键词
东学农民战争
原道觉世训
太平天日
颁行诏书
近代历史
天命诏旨书
原道醒世训
天条书
农民军
崔济愚
-
分类号
K254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太平军军婚研究
- 4
-
-
作者
华强
-
出处
《军事历史研究》
1991年第3期100-104,共5页
-
文摘
婚姻制度是衡量社会文明的标志之一。太平军军婚制度是衡量太平天国时期社会文明的标志之一。 据资料记载,太平军曾经制定并颁布过有关军婚的若干规定。英人呤唎在《太平天国革命亲历记》一书中称:“洪秀全已经制定了婚姻法”,“过去我曾经保留有太平天国婚姻的全部条文,可惜目前无法找到这些材料来为读者引证”。
-
关键词
龙凤合挥
东王
女馆
婚姻制度
虎穴生还记
忠王
天京事变
九门御林
天条书
秦日纲
-
分类号
E19
[军事—军事理论]
-
-
题名太平军进攻南昌的斗争
- 5
-
-
作者
张琳
-
机构
南昌十中
-
出处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8年第4期96-100,共5页
-
文摘
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势力入侵我国,我国人民、特别是广大农民受到更加沉重的剥削和压榨。我国人民和帝国主义的矛盾、广大农民和清朝封建势力的矛盾空前尖锐,终于在一八五一年汇成全国规模的斗争——太平天国革命运动。洪秀全领导的金田起义爆发后,太平军迅速击溃了清军的围攻和地主团练的骚扰,一举攻克了桂林、长沙,夺取了岳州、武昌,接着顺长江东下,不到三年从广西打到南京,由不满一万人的队伍发展到一百万大军,并建立了太平天国革命政权。一八五三年建都天京(今南京)后,太平军继续北伐,扩大成果;同时沿江西征,准备夺取长江中游地区,以巩固下游,保卫天京。
-
关键词
外国资本主义
西征
罗泽南
江北大营
天条书
江南大营
长江中游地区
胡以晃
南昌城
东王
-
分类号
K2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太平天国的丧礼改革
- 6
-
-
作者
李文海
-
出处
《文史知识》
1984年第11期67-70,共4页
-
文摘
封建统治阶级历来把礼仪看作是维系封建政治关系和伦理关系的重要手段。一切反抗传统封建秩序的斗争也不可避免地要发起对封建礼仪的冲击。太平天国运动当然亦不例外。《贼情汇纂》说太平军'无参拜揖让之礼,凡打躬叩首皆呼为妖礼。''知粗鄙人绳以礼法,则手足无措,故简略之,使其易知易从耳。
-
关键词
封建统治阶级
贼情汇纂
易从
天条书
军次实录
伦理关系
林大椿
杭州将军
戮尸
副都统
-
分类号
K254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太平天国农民领袖的军事伦理思想
- 7
-
-
作者
李妙根
-
出处
《军事历史研究》
1994年第2期174-182,共9页
-
-
关键词
军事伦理思想
两司马
天父诗
江南大营
原道觉世训
李秀成自述
战斗动员
天条书
天京城
贼情汇纂
-
分类号
E092
[军事—军事理论]
-
-
题名闲谈“闱姓”
- 8
-
-
作者
陈华新
-
出处
《岭南文史》
1993年第1期40-40,共1页
-
文摘
“闱姓”乃近代广东较大的一种赌博方式,盛行于满清末年。它以科举考试的考中者的姓氏作为赌博对象,每年所下的赌注达1000余万元。赌局上通官府,下通考生,往往对科试起了左右作用。由于成绩差的考生,一般少人下赌注,赌局便故意提拔差的,出枪手代考,称为“扛鸡”,取无力之鸡,使之“啼鸣”(题名的谐音)之意。成绩优秀的考生,一般下赌注者多,赌局便施以“禁蟹”,取蟹有十足,禁缚后不得伸之意。禁蟹之法有三:一是收买考生临场退试,使猜该姓的赌徒落空;二是收买试场小吏故意把该考生的考卷弄污,使之黜落;三是收买阅卷幕僚,故意压下试卷。
-
关键词
小吏
科试
科举考试
天条书
刘学询
冯自由
仲之
洋务企业
商上
试官
-
分类号
K296.5
[历史地理—历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