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东西日晷在清代的发展 被引量:3
1
作者 邓可卉 《中国科技史料》 CSCD 1999年第1期74-80,共7页
面东西日晷是清代发展起来的一种天文计时仪器。梅文鼎在《数理精蕴》中详细介绍了其作图方法,近一百年之后,清代天文学家齐彦槐实际制作了一具面东西活晷。该文根据张作楠著《揣小录》(1820年)中所介绍的齐彦槐的面东西活晷,详细... 面东西日晷是清代发展起来的一种天文计时仪器。梅文鼎在《数理精蕴》中详细介绍了其作图方法,近一百年之后,清代天文学家齐彦槐实际制作了一具面东西活晷。该文根据张作楠著《揣小录》(1820年)中所介绍的齐彦槐的面东西活晷,详细论述了它的制作原理及使用方法,并进一步探讨了它的来源──西方天文学的影响,认为清代出现的面东西日晷是在汇通中西基础上创造完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古代 计时器 天文 日晷
下载PDF
明制浑仪与玑衡抚辰仪之比较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李东生 《中国科技史料》 CSCD 1998年第4期77-83,共7页
明铸浑仪反映了宋至元代浑仪的研究成果,留有其流传沿革的痕迹,玑衡抚辰仪是清代所铸的最后一架大型简化浑仪,两仪相距时间跨度有300余年。该文旨在将两仪在历史渊源、功能结构、刻度划分。
关键词 玑衡抚振 天文 古代
下载PDF
《河图》《洛书》是古天文数字图形——揭开“河洛”文化的秘密 被引量:1
3
作者 韩连武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1993年第1X期51-52,共2页
我于1992年在开封召开的“周易与北宋文化研讨会”上曾演示过一个“直观天文仪”,并有一个“中国神秘文化根系表”。认为中国神秘文化的总根是古“天文”,并由此生出三大文化主干:八卦系统、历法系统、五行系统。其中《河图》《洛书》(... 我于1992年在开封召开的“周易与北宋文化研讨会”上曾演示过一个“直观天文仪”,并有一个“中国神秘文化根系表”。认为中国神秘文化的总根是古“天文”,并由此生出三大文化主干:八卦系统、历法系统、五行系统。其中《河图》《洛书》(下简称“河洛”)也在此根系之内。当时学者尚不注意。这里我将揭开它的秘密,以昭示天下。 “河洛”保留在道家经典《周易参同契》里。“参同契”的秘密全在“天文”,而“河洛”则是用数字图形表示天文的符号系统。道家用天体运动比喻炼“丹”内容,即丹精运行轨迹。 《河图》是表示“斗建”与“日缠”的数字图形,亦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天文状态符号(古人以为太阳绕地球公转)。《河图》分内层外层,内层用“生数”,外层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图》 《洛书》 河洛 数字图形 天文 太阳运动 子午卯酉 道家 神秘文化 天文
下载PDF
汤若望和明清之际的变迁 被引量:1
4
作者 魏若望 辛岩 《国际汉学》 2004年第2期132-144,共13页
"如果一个人想写汤若望的传记,那么他应该同时是一个传教史学家(Missionshistoriker)、数学家、天文学家和汉学家。也许在那些在华传过教的人士中还能找到一个合适的人。"汤若望最重要传记的作者Alfons V(a|¨)th(阿尔冯... "如果一个人想写汤若望的传记,那么他应该同时是一个传教史学家(Missionshistoriker)、数学家、天文学家和汉学家。也许在那些在华传过教的人士中还能找到一个合适的人。"汤若望最重要传记的作者Alfons V(a|¨)th(阿尔冯斯·费特)的这句话指出,为了更全面地评论汤若望(Johann Ada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钦天监 徐元文 杨光先 天文 崇祯帝 庞天寿 化淳 《清史稿》 新王朝 冯道
原文传递
关于简仪的地盘和圆室 被引量:1
5
作者 李迪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CD 1999年第3期256-261,共6页
该文论证了元郭守敬简仪,其下有“地盘”标24个方位,外有圆室,并讨论了圆室的两种可能形式和圆室对观测是否有妨碍的问题。
关键词 郭守敬 王恽 地盘 圆室 天文
下载PDF
光谱分析窥“天机”
6
作者 李良 《天文爱好者》 1995年第2期25-28,共4页
光谱分析窥“天机”李良众所周知,天文学研究主要是以各种天体为对象,即观测研究来自天体的信息。可见光是人们最早、最容易接收到的天体信息。1829年法国人尼普瑟和达盖尔合作发明了照相术。从19世纪40年代开始,由于照相术... 光谱分析窥“天机”李良众所周知,天文学研究主要是以各种天体为对象,即观测研究来自天体的信息。可见光是人们最早、最容易接收到的天体信息。1829年法国人尼普瑟和达盖尔合作发明了照相术。从19世纪40年代开始,由于照相术的发展,人们基本上用不着仅靠眼睛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分析 天文 天体测量
原文传递
经纬仪观测工作平台的建立
7
作者 邓幼俊 陈玲强 《云南天文台台刊》 CSCD 1999年第4期43-47,共5页
本软件项目于1997 年底最后完成。提高了人卫系统各台站观测的自动化程度, 大幅度减少了观测员各种繁琐的数据处理工作。它包括e -mail 收发报, 数据采集和处理, 静态系统差测定等功能, 可应用于人卫系统的各个观测台站。
关键词 经纬观测 工作平台 自动化 天文
下载PDF
射电望远镜的发展和前景 被引量:11
8
作者 吴盛殷 南仁东 《天文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69-176,共8页
在近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上诞生和成长起来的射电天文学已经走过了66年的历程,作为射电天文学主要探测工具的射电望远镜有了长足的进步,面临21世纪人类社会和自然科学技术包括天文学发展的挑战,射电望远镜及射电天文学将迈出新的步... 在近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上诞生和成长起来的射电天文学已经走过了66年的历程,作为射电天文学主要探测工具的射电望远镜有了长足的进步,面临21世纪人类社会和自然科学技术包括天文学发展的挑战,射电望远镜及射电天文学将迈出新的步伐.从射电天文学和射电望远镜发展的关系、射电望远镜几个主要发展方向和目前水平、自90年代以来逐步勾画而明确起来的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阐明了射电望远镜的发展和前景,以作为我国发展新一代射电望远镜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电望远镜 射电天文 发展趋势 望远镜
下载PDF
清朝前期观象台天文仪器的欧洲化 被引量:2
9
作者 张柏春 《中国科技史料》 CSCD 1999年第3期198-210,共13页
1669~1674年,耶稣会士南怀仁为北京观象台设计制造了六架欧洲式天文仪器,使中国天文仪器的精度达到了空前的水平。1713~1715年,纪理安为观象台添造了一架欧洲风格的地平经纬仪。1745~1754年,戴进贤、刘松龄和他们的中国合作者制造了... 1669~1674年,耶稣会士南怀仁为北京观象台设计制造了六架欧洲式天文仪器,使中国天文仪器的精度达到了空前的水平。1713~1715年,纪理安为观象台添造了一架欧洲风格的地平经纬仪。1745~1754年,戴进贤、刘松龄和他们的中国合作者制造了一架玑衡抚辰仪。它遵循中国浑仪的结构旧制,采用了南怀仁用过的刻度制、零件结构和制造技术,本质上属于复古的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文 欧洲化 清朝观象台 古代天文
下载PDF
简论《周易》卦序及西周王年
10
作者 乔兆坤 《运城学院学报》 2007年第6期17-20,共4页
伏羲八卦,当以二进制数值度阴阳、序春秋;神农氏以八种自然现象为卦名序寒暑推移;黄帝取神农之卦名法伏羲之卦序衍为64卦,奠定了夏商周"三易"的天文学基石。《连山》继"黄帝易"用天干序日、旬月序时节创明堂九宫祀... 伏羲八卦,当以二进制数值度阴阳、序春秋;神农氏以八种自然现象为卦名序寒暑推移;黄帝取神农之卦名法伏羲之卦序衍为64卦,奠定了夏商周"三易"的天文学基石。《连山》继"黄帝易"用天干序日、旬月序时节创明堂九宫祀法;《归藏》取旬月之法而改为干支纪日,首创24节气"四分历"及周祭祀典;《周易》集《连山》与《归藏》,用64卦384爻序闰年白道月相,用72候序黄道晷影,用《周易》64卦名表年中置闰的月令,由此排定了19年7闰及祫禘大享的次序。《周易》64卦先天圆图也就成了一架智能天文仪或多进位制计算机。据此即可编制西周王年表及螺旋大享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皇易 天干旬月 明堂告朔 干支周祭 24节气 白道月相 黄道晷影 年中置闰 智能天文 王年 表及螺旋图
下载PDF
地球仪史话
11
作者 陈继革 《发明与创新(学生版)》 2006年第12期11-11,共1页
关键词 地球 天文 贝海姆
下载PDF
组合式夜视系统
12
作者 顾聚兴 《红外》 CAS 2006年第6期40-40,共1页
美国电子物理学公司生产出一种名为AstroScope(天文仪)9350的组合式夜视系统,其中包含最先进的第三代像增强管,能够把亮度级低于10^-41x的景象变换成明亮的高分辨率图像.一种定制的中继光具能够产生清晰的边到边图像细节而不会有晕光,
关键词 夜视系统 组合式 高分辨率图像 电子物理学 像增强管 图像细节 天文 第三代 光具 中继
下载PDF
夏权民获“优秀专家”称号
13
作者 李建中 《四川教育》 1999年第9期17-17,共1页
最近,南充市一中教师夏权民获得“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称号,受到中共四川省委、省人民政府表彰,享受政府专项津贴.
关键词 优秀专家 地理教学 省人民政府 四川省 南充市 科学研究 突出贡献 专利 教学工作 天文
下载PDF
科技信息
14
《物理教师》 1995年第3期40-40,共1页
●世界首创的多通道太阳望远镜,由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和南京天文仪器研制中心联合研制成功。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 多通道 天文 器研制 太阳望远镜 科技信息 科学家 北京天文 海平面升高 卫星测量
原文传递
GPS同步恒星钟
15
作者 张志武 翟惠生 《陕西天文台台刊》 CSCD 1999年第1期27-30,共4页
主要叙述了利用GPS定时接收机输出的时间信息和一系列电路完成平太阳时-恒星时转换的GPS同步恒星钟的工作原理,以及“平化恒”时差改正的实现方法。
关键词 GPS 单片机 恒星钟同步 接收机 天文测量
下载PDF
水平精度达±1“的自动置平系统
16
作者 陈新如 《光仪技术》 1989年第3期9-11,共3页
关键词 天文测量 基平权 置平系统
全文增补中
一种新型的天文异航仪
17
作者 吴广华 《航海技术》 1989年第5期25-26,24,共3页
关键词 天文导航 船舶 导航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